历史玉米期货价格
1. 为什么玉米期货价格在涨现货就不涨那
首先来说下目前玉米期货涨的原因
1受最近美盘玉米期货大涨,带动国内的多头投机性增加。
2美盘的上涨一部分是由于受欧洲及美国炎热干燥的天气担忧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受美盘小麦期货上涨的推动。
国内的玉米期货具有一定的投机性,不过目前的价位已经处于历史相对高位。
国内主力借美盘上涨拉高期货,具有一定的不可持续性。
1玉米远月1101合约下个产季 目前预期是基本可以达到国内的供需平衡,没有减产的预期,也就没有大幅上涨的基本面。
2国家的调控政策,玉米作为一个基本的农作物,也不可能让你疯炒。
3期货反映的是对价格的预期,现货主要考虑销售,目前现货的利润已经处于历史相对高位。高位接盘的人少,也就是说即使提高价格,也是有价无市。
4 进口的压力,国家可以利用进口来调控国内价格,也是一些炒家有所忌惮。
2. 玉米期货历史价格走势
上涨
3. 玉米期货历史最低价
2004年10月8日,最低价为1116,但此价格不太具备参考价值,因为那个时候预玉米期货才上市几天
4. 为了国内玉米期货价格走在历史高位,而cbot玉米却处于历史地位
玉米是一个我国相对来说自给自足的品种 主要是我国自产自销,可是, 面对国外对国内农产品的不断入驻, 国内的玉米很有可能以后跟着国外的盘子走了。
5. 请问期货玉米的历史最高行情是多少
大连期货交易所玉米合约曾于2008年7月11日上摸至历史最高价2050元/吨
6. 玉米期货的交易手续费是怎么收的
玉米期货的交易费用为交易所按照固定每手2元收取,不同期货公司在这个基础上额外增加不等金额。一般均为4元左右。
一、玉米期货的手续费计算公式:期货公司收取客户的手续费 = 交易所费 + 期货公司佣金
二、玉米期货的含义
1、玉米与豆粕是重要的饲料原料,其中玉米在配合饲料中所占比重可达到60%左右,其价格波动对于饲料企业影响很大。
2、运用玉米期货,可以有效利用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功能来引导玉米产地的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3、还能吸引社会游资分担产业风险,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对于提高我国在国际玉米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玉米供求预测分析
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有玉米播种面积、技术应用、产业政策、市场价格等;影响玉米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人口数量、饲料需求、市场价格、工业发展等。
通过两方面的因素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我国玉米仍保持基本自给。我国的能源、技术、生产能力可以保证玉米的基本自给,不会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玉米进口国。
2)供给不足将是长期趋势,这是由我国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基本发展状况及供给能力提高的限制共同决定的。
3)我国玉米价格将进一步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与国际市场价差逐渐缩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四、期货价
1、概述
价格发现是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在此通过分析我国玉米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我国玉米期货与CBOT玉米期货价格之间的相关性,来考察我国玉米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发挥。
2、玉米期货的选取
玉米期货合约都有到期日,价格不是长期连续的。为了克服期货价格的不连续性,在此选取玉米期货主力合约的连续月价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出这一期间我国玉米期货价格的走势。在国际市场中,CBOT是世界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在国际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依同样的方法选取CBOT玉米期货价格进行分析更具有代表性。
3、现货价格的选取
与期货价格选取时间相对应,现货价格选取每月末现货市场中大连港二等黄玉米的平舱价、吉林(长春)二等黄玉米的出库价。
4、期货与现货价格
对玉米现货与期货价格作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二者保持着一致的变动趋势,现货价格的增减幅度小于期货价格的变动幅度。经过相关性检验,大连港现货与期货价格相关系数为0.94,长春现货与期货价格相关系数为0.91,前者相关性更强,在同一时点价差更小。相关性分析可得出玉米期货市场运行效率较高,能够充分发挥其价格发现功能。
5、期货分析
大连与CBOT的玉米期货价格相关系数为0.93,相关性较高。可见,我国玉米期货市场与世界发达期货市场相比较,市场功能发挥比较充分,实现了与国际市场接轨。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我国玉米期货品种不仅实现了与现货市场的联动,而且与国际主流市场高度相关。玉米期货交易不仅使现货市场融入了未来因素,也给国内市场融入国际因素。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品种价格发现功能有效,为玉米期现货市场交易各方提供了有效的避险工具。
五、合约规则
1、国家标准变脸
2009年3月2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新的《玉米》(GB 1353-2009)和《大豆》(GB 1352-2009)等国家标准,新标准已于2009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大豆标准中,主要修改项目有11项,玉米标准7项。在新的大豆国家标准中,对原标准适用范围进行了修订,调整不完善粒分类和归属,对大豆分类进行了修改;对质量指标进行了修订,提出了高油大豆、高蛋白大豆的质量指标,增加了判定规则标签要求等;新标准以完整粒率作为定等指标,杂质、水分、色泽气味为限制指标。大豆异色粒指标调整为类别控制指标,即类别控制指标为≥95%。
在新的玉米国家标准中,主要调整了等级级数、修改了容重测定方法,增加了水分大于18%的玉米容重测定等方法,调整了不完善粒指标,增加了检验规则和标签标识要求等。新国标依然以容重作为定等指标,不完善粒、杂质、水分、色泽气味为限制指标。互混指标没有改变,但调整为类别指标,即类别控制指标为大于等于95%。
2、系统修改合约相关规则
由于新国家标准相关条款为强制执行内容,故现行的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和玉米期货合约质量标准等规则需要进行相应修改,从而响应政策要求,与新国标相衔接。从这次修改可以看出,新的合约相关规则在执行国家新标准同时兼顾对原期货合约相关规则的继承,考虑了现货贸易和行业惯例,扩大了商品可供交割量,利于促进市场功能的发挥。
本次国家新国标及新期货合约从形式上看修改较大,但对市场的实质影响都不大。如现行的期货合约质量标准与新国标并没有冲突,大豆新老国标定等指标“纯粮率”与“完整粒率”指标可以通过公式相互转换,玉米新老国标定等指标“容重”的测定也可按相应数值进行换算,其换算出来的部分商品在级别上虽有差异,但在期货交割时升贴水标准与原合约规则升贴水标准基本相当。同时,为保持市场的稳定性和价格的连续性,修改后的合约质量标准自新挂牌合约开始执行,已挂牌合约仍旧执行原规则,符合“老粮老办法,新粮新办法”的行业通行做法,避免了因合约规则的修改而给市场带来震动。鉴于包装物标签标识为新国标强制执行标准,故与现货商品流通相统一,新注册的标准仓单自2009年9月1日新国标生效时执行。
7. 玉米价格创历史新高,玉米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玉米价格创历史新高,玉米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我认为有这些:
1、多次的自然灾害,比如台风等,造成了玉米收获期延迟,无法及时的上市,造成市场的断供;
2、玉米现在的收割成本比较高,花的费用大,所以企业提升了玉米出售的成本,造成了价格的上涨;
3、现在市面上对于玉米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就算提升了玉米的价格也有企业花钱收购;
4、还有一点就是要说道期货价格,资本炒作造成了玉米价格持续升高。
玉米价格持续升温一定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我们国家也算是玉米生产的大国了。主要是玉米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家禽家畜的饲料需求量很大。供需关系,有需求哪怕价格高他也能卖掉。
玉米价格的不断上涨不是单纯一方面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玉米在我们国家来说种植面相对还不够广,还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供求关系才是是玉米上涨的主要原因。玉米的价格基本来说还是涨了不少,希望明年可以多种植一些玉米,让玉米的价格也稍微降降温。
8. 我们的玉米能卖到多少钱以后玉米还能涨钱吗
多位玉米深加工企业负责人这样说,政策托高玉米价格,造成企业原料成本提高,导致企业产品没有竞争力,生产有了亏损,国家就应该补贴。而最终实践中形成这样一个现象:保护农民利益——提高玉米价格——给深加工企业补贴,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玉米价格严重脱离市场,而玉米深加工企业也必须依赖政策补贴才能生存。
“国家应该采取措施让生产归生产,市场归市场,更注重发挥市场在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引导生产、调节供求。”中储粮吉林分公司购销计划处处长宋海河表示。
“农产品和玉米深加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患上了‘补贴依赖症’,必须实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破解玉米及部分农产品的两难局面。”刘笑然说。由于国家库存高,用粮企业依赖性增强,原来饲料企业库存保持3至4个月,玉米深加工企业库存保持5至6个月,而现在加工用量状态被打破,饲料企业随买随加,贸易企业纷纷退市,不再存粮,深加工企业也仅有一周的加工量。
据中新网报道,全国秋收已近收官。作为秋收主要作物,今年玉米的产量将再度提升,但迎来丰收的主产区农户们却高兴不起来。《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河北、吉林等省采访获悉,目前玉米收购价格明显低于往年,严重挫伤粮农种粮积极性,甚至有土地流转种粮大户开始毁约弃租。同时,玉米库存持续高企,不断蚕食深加工行业的利润。多位专家指出,玉米等几大主粮目前在价格形成机制上存在诸多积弊,需要加速完善和改革当前的临储政策,用市场之手来解决问题。
玉米量增价跌伤农心
“现在价格太低了,想等一等再卖。”河北省成安县辛义乡东霍村农户李庆说,今年玉米价格太低,压缩了他大部分的利润,“赔本倒是赔不了,但是利润没了。”
眼下河北的秋粮大部分收获完毕,秋种工作正有序进行。记者在河北采访了解到,农户反映今年玉米长势良好,产量稳中有升,但价格却节节走低。以新玉米为例,价格从刚上市的1.1元/斤左右已经下降到目前的0.8元/斤左右,价格明显低于往年,也低于农民预期,农户出现惜售情况。基层农户还反映,种粮比较效益本来就低,又遇今年粮价大跌,农户利益受损严重。这导致种粮大户不得不调整种植结构,缩减种植面积,种粮积极性降到冰点。
还有一些种粮大户说,玉米价格低迷,但是并没有企业趁机收购。因为在企业看来,玉米价格还将继续走低,目前有价无市,买的不愿买,卖的不愿卖。
邯郸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分析称,按照目前的价格行情,农户一亩地一年纯收入在300元,大户由于存在规模效应,收入在500元至600元,种粮比较效益本来就低,今年低迷的玉米价格还将导致农民收入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遭到打压。
对于后市价格,多位种粮大户表示不乐观,价格有可能持续偏弱,种粮大户有减少大田作物种植面积的打算。
邯郸种粮大户李波流转土地5000亩,他说,今年玉米价格偏低,刨除各种成本,仅仅保本,本来有扩大流转土地面积的打算,面对现在的价格行情,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此外,为维持运转,他打算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目前流转的土地中有百分之二十种植蔬菜,明年打算将这一比例提高到百分之三十。
业内人士分析称,由于流转大户种植成本居高不下,每年的租金压力普遍较大,加之缺少贷款抵押物,目前大户的资金链普遍吃紧,已经出现毁约弃租现象。普通农户看到种粮效益低,更不愿意种地,农民不收种,大户退租退不了。
成安县农业局副局长张书廷说,今年玉米价格如此低,近年来少见,种粮比较效益本来就低,又遇粮贱伤农年景,各方需要慎重考虑如何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政策性粮食大量积压仓库爆满
此前国家发改委、粮食局、财政部、农发行联合发文,公布本年度玉米收储价格。其中挂牌收购价1元/市斤,比去年平均价1.12元/市斤下降10.7%,这一决定的宣布导致玉米期货市场价格也应声而落。
据悉,从2008年开始,国家在东北地区推行玉米临时储备政策。在当年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临储政策对于保护农民种植积极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由于过去我国临储玉米价格只涨不跌,该政策的负面影响愈来愈显著,粮食库存问题逐渐激化。
据测算,截至目前我国临储玉米结余量在1.5亿吨水平,由于大豆、棉花、杂粮等种植区域向玉米转移愈发明显,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我国新季玉米产量有望达到2.32亿吨,再创历史新高。而国家交易中心今年拍卖情况显示,本年度至今累计拍卖成交玉米量仅为586万吨,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000万至3000万吨规模。
中储粮吉林分公司购销计划处处长宋海河告诉记者,目前分公司辖区各种性质粮食严重超负荷。“泄库泄不下去,深加工能力严重开工不足,饲料用粮也大幅减少,再加上低成本的替代品增多,造成粮食库存主要是玉米的仓库爆满。”
据了解,虽然今年吉林省出台了针对粮食加工企业的扶持补贴政策(企业每加工一吨玉米中央财政补贴100元/吨,地方财政再补贴50元/吨),但由于价差远远超过补贴幅度,政策成效不明显,竞价拍卖成交量低,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
自5月上旬开始,国家已经连续12周向吉林省投放临储玉米拍卖指标,虽然今年国家将临储拍卖时间较上年提前近两周左右,但总成交量仅为135.44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75%以上。“成交量低直接反映出当前市场需求疲软,享受补贴后的企业仍然亏损,很难有拍卖的兴趣。”中国粮食协会玉米分会副秘书长刘笑然说。
从吉林省情况看,饲料、深加工企业严重亏损,酒精加工企业亏损600元至800元/吨,淀粉加工企业亏损100元至300元/吨,多数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
不仅消费不足,今年以来国家一直没有安排跨省移库,导致腾仓倒库一直没有渠道,出现了库存爆满,销不动、调不出、储不下现象。“估计今年玉米产量至少3000万吨,目前分公司和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已经没有空余仓容,加上租库收购人员有限、委托收购风险隐患多,大量积压的粮食将出现管不了、管不好的问题。”宋海河说。
宋海河告诉记者,目前中储粮吉林分公司库存量大,点多面广,有2430万吨粮食露天储存,露天货位多达4万余个,特别是有的库点利用非标准仓储粮,缺少机械通风、电子检温等功能,缺乏储粮经验,极易出现粮堆发热、结露、生虫、生霉甚至坏粮情况,还有的企业消防、防雷设施不符合要求,存在一定的安全生产隐患。
9. 玉米期货交易时间玉米连续是什么意思
玉米期货交易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其中10:15--10:30为交易所中间休息 ,下午13:30--15:00。
期货连续是合约中成交量最大的合约的K线连成的,也就是说哪个合约的成交量最大,期货连续上的K线就是这个合约的K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