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行情 » 棉花期货价格指数

棉花期货价格指数

发布时间: 2021-08-26 14:11:00

㈠ 纽约棉花期货指数

那是因为10月份没有合约成交,成交量是0 所以就没有开盘价 最高最低价 也没涨跌价格 所以也就没有最新价了 也就是期货价格显示都是0 一旦有成交了 那就会有价格显示了

㈡ 2008年棉花的价格会上涨吗

2008年棉花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上涨或下调

在2008’中国棉业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国际棉花贸易洽谈会上,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史建伟通过图表向代表直观地展示了国内棉花市场近年来的运行走势情况。
从2001年-2008年的七、八年时间里,国内棉花市场价格经历了几次大的起伏。2004年春节后不长的时间内,国内棉花价格指数一度达到17400元/吨的高位,后即出现暴跌。 2007年8月下旬,棉花价格短期内达到了近三年来同期最高。随后,2007年9月30日,棉花价格指数跌至本年度最低12990元/吨。国庆节后棉花价格止跌上涨,到10月下旬上涨了近600元/吨。从去年10月至今,价格在13500-13800元/吨之间小幅波动,市场保持相对稳定,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变化幅度不到7%,而纽约期货价格变化幅度是60%。
分析后市,史建伟认为棉价很难出现大幅度变化,根本原因就是需求不足。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现在的市场经过了近几年的波动挫折以后已经变得更加理性化。二是国家为了防止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所采取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包括从紧的货币政策、出口退税率降低、滑准税进口政策、贷款利率提高等等,加上人民币升值、各种要素价格上涨等因素,使得棉花产业链下游的承受力下降,同时还贷压力又使得上游企业难以长期支撑。
纽约棉花期货价格可能拉动国内价格涨跌,但是国内的因素将起到主导决定的作用。他预计,2007年度棉花价格将保持相对稳定水平,大幅度上涨或下跌的可能性都不大。

㈢ 今年的棉花价格怎么样

7月初,河北、山东、河南等小麦主产区的冬小麦已收割完毕。河北正定县农民曹永芳没有像往年一样,着急把新收的麦子卖掉,他计划等价钱再涨些再卖。 “今年新麦涨到了1斤1.04元,去年1斤才八毛多,这些天应该还会再涨。” 曹永芳说。他希望这样能弥补减产带来的损失。 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最先是今年四五月间从蔬菜开始的,随后绿豆、大蒜等小宗农产品价格出现暴涨。游资炒作被认为是上一轮价格上涨的主因。针对此,国家出台调控政策,试图惩罚囤积企业,打击投机行为。调控政策尚在执行,水稻、玉米、小麦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却纷纷走高。 与此同时,作为纺织工业原料的棉花价格也一路高歌猛进。中国棉花协会信息部主任王爱芳告诉本刊记者,自2009年秋季至今,国内棉花价格已创出十年来高点。 业界不少专家认为,小麦、棉花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一方面是正常补涨;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是游资利用市场供应偏紧的预期,进行短期炒作的结果。 价格一路走高 棉花价格早在2009年秋季开始逐渐上涨。据王爱芳分析,“截至目前,与2008-2009年度平均价格比较,棉花价格上涨了30%,同期涨幅则达到40%-50%,是十年来历史最高点”。 根据中国棉花网发布的最新信息, 7月6日,国内现货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18383元/吨,相比去年底已上涨了近4000元。 作为纺织工业的原材料,国内棉花95%用于纺纱,棉花从籽棉、皮棉到纱线,最后织布、印染、成品、出口,有着广泛的上下游产业链条,目前原材料的涨价正不断向下游传导。 河北省石家庄市华特纺织有限公司经理赵兰宁指出,棉花价格拉动棉纱价格上涨,目前棉纱的价格与春节后相比上涨了约三分之一。 “4月的时候就感觉纱的价格往上窜,当时囤了一些,但成本太高,也仅够两个月用的。”重庆经营纱线生意的小李透露。 随着棉花、棉纱等原料成本大幅上涨,作为下游产业链的纺织企业、服装加工业日益感到成本上涨的压力。中国棉花协会最新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持续走高的棉纱原料价格让下游面料服装企业利润减少,不少织造企业选择停工放假,而服装企业在接订单的时候也更为谨慎。 “棉纱价格涨得太离谱,但棉布涨价空间有限,我们担心价格一旦掉下来风险太大,从春节后我们已经不再生产棉布,专营价格相对稳定的涤纶布了。”赵兰宁告诉本刊记者,“专营棉布的工厂,也只保留了少量的织机生产棉布,用来维持客源,其余的也改为生产其他布料。” 做布料出口的天津市某外贸公司销售人员透露,由于生产成本上升、汇率波动加之销售不佳,现在的出口纺织企业已经缩小了规模,“不到2007、2008年规模的50%”。 与棉花价格上涨相似,小麦一改夏收前价格走低的常态。据中国面粉网数据,山东聊城市场的小麦收购价开秤即0.96元/斤,其后麦价一路走高,目前农民直售价在1元/斤,个体粮商收购价在1.01元/斤,面粉企业收购价在1.02元/斤。 在河北、安徽、江苏等小麦主产区,小麦价格均一路上涨,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跨省抢购小麦风潮。“但即便如此,收购企业还是买不到足够的麦子,农民普遍有惜售心理。”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中期研究院棉花分析师何泳涛说。 短缺与炒作并存 在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看来,棉花与小麦等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坚挺,是在上述产品基本供应偏紧和预期供应减少情况下,吸引社会资金大量入市,有很大的人为操纵因素。 总体上,服装纺织业复苏带动了对棉花的需求。随着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的回暖,2010年一季度以来,中国纺织产业平稳运行,增加值同比增长13.4%,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且内销市场持续旺盛。 但棉花的供应并未跟上。在金融危机中纺织品服装的需求急剧萎缩,导致棉花需求下降,棉花市场大起大落,2008-2009年度棉花平均价格仅为12159元/吨,为近几年来的最低价,严重打击了棉农的积极性;加之农资价格上涨、人工费用增加都抬高了棉花的生产成本,2009年棉花种植面积、产量双双下降。同时,棉花进口量以往占国内产量三分之一份额,目前也大幅下降;且受天气因素影响,市场预期今年新棉上市时间将推迟,市场短期缺口较大。 基于此,棉花价格的上升可理解为供需关系变动所致。但棉花交易网发布的信息认为,按照2009年度棉花收购价格,棉花成本应该在15400元左右,目前销售到18000元以上且始终在高价位上达四个月之久,实属罕见。 “行业内部明显感觉到今年棉花价格上涨太快。”王爱芳指出,其他行业都在涨价,棉花价格是上涨最晚的,价格上涨如此“离谱”,可能是游资“以前炒房地产,现在转而看中了棉花”。 何泳涛在长期观察中发现,虽然整体需求很大,但中间的贸易商备货的积极性较大,而纺织、服装下游产业需求则较稳定。虽然棉花价格走高,但现货市场成交较冷淡,观望气氛浓。 他认为,由于成本较高,加上人民币升值预期,纺织、服装等下游产业一般担心价格高位下跌后,储存过多导致亏损,所以倾向于边用边进货,慢慢消化。但中间贸易商转手风险较小,不排除他们囤积的可能。 “有专门倒货的中间商赚发了!”赵兰宁一直感叹,“如果当初一看到价格上涨,立马多购进一些就好了”。 入市资金充裕 供求关系的变化也使小麦价格出现了上涨空间。据农业部农情调度信息,2010年夏粮总产将超过2460亿斤,接近2009年水平。其中,冬小麦产量2170亿斤以上,比2009年增加近20亿斤。 但马文峰分析说,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和对农户的访谈,粮食并没有像官方公布的那样增产,而且由于今年的极端天气,大部分地区单产降了10%。但是因为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就全国而言,减产大概是100万吨。 减产增加了涨价预期,市场主体纷纷入市高价收粮。万达期货研究员丁孙亚认为,中储粮、中粮集团和华粮等托市主体大规模购粮,也进一步带动市场其他主体的跟风抢购,促进了小麦价格上涨。 不过,农业部种植业司有关负责人指出,中国粮食连续六年增产,今年在面对极端天气等不利因素下,夏粮产量接近去年水平,加之库存量充足,小麦供求关系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因此,粮价上涨,短时期内可能是受市场上其他外在因素影响。 长期以来,中国实行低粮价政策,再利用最低收购价和各种补贴的方式补贴农民。北京大学教授卢峰认为,价格上涨反映了市场的信号,市场主体抢购的背后,表明小麦的稀缺性在增加。他指出,价格上涨的根源则在于,是前期宏观经济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带动绿豆、大蒜等小众农产品价格上涨后,后发刺激大宗农产品价格补涨。 马文峰则认为,随着化肥、种子等生产成本上涨,农民一亩地的利润不过100元上下,加上各种补贴能到200元,利润太低,加上劳动用工成本上涨,农民对价格不满意,产生惜售心理,因而助长了供应的紧张。 他进一步分析,货币发行过多必然促使物价上涨。今年以来物价整体上涨,其中水稻上涨了15%、玉米上涨20%、蔬菜上涨30%、油上涨30%,小麦涨幅只有10%,是上涨最低的。“其实就是宏观总需求的问题,票子发得太多了,资金没处去。”马文峰断言。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远鸿认为,不论是绿豆、大蒜等小宗农产品还是小麦、棉花这些大宗农产品,都具有一定刚性需求,便于储存,有利于短期炒作。 他指出,炒作者一般利用局部地区供求短期失衡、极端天气等机会,进行炒作。因为农产品相对工业产品而言,受天气影响大,但恢复需要一定的周期,炒作者一般借助这个时间差进入。 王远鸿也认为,小麦、棉花等大宗农产品上涨,主要还是在整体资金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国家限制“两高一资”项目,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股市低迷,社会资金投资渠道受到挤压,部分资金选择小麦、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炒作获利。 政策难调控 未来价格走势如何?农业部种植业司有关负责人指出,以往的价格上涨往往是中间商获益颇丰,但粮农收益有限。未来价格调整要防止大起大落,保持市场稳定。 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张红宇则强调,粮棉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与供需矛盾、劳动力等成本上涨不无关系,但也不排除流动性过剩造成的游资炒作。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稳步的恢复性上涨对农民增收有力,但也要通过调控等手段,将价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马文峰分析,粮价后期还会继续上涨,但由于政府有较为充足的粮食储备,即使小麦减产,但供需紧平衡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不会出现大幅快速上涨可能。且有关部门在调研后,已经暂停了中储粮的托市收购政策,自7月以来,小麦价格开始稳步运行。 但棉花的调控并不像小麦一样容易。6月以来,由于棉花价格的快速上涨,国家发改委两次宣布增加棉进口配额,同时抛储60万吨的预案也获批准,交易规则已经完成,如果市场需要,随时可以启动。 政策发出后,市场一度担心国家对棉花进行调控,因此棉花期货下跌调整,但是随着信息的逐步消化和纺纱利润高企,棉花需求旺盛,棉花现货价格持续上涨,棉花期货价格逐步企稳回升,强势依旧。 何泳涛认为,在国家棉花储备量仅有150万吨的情况下,虽然已经批准抛储60万吨,但60万吨仅是市场一个月的需求量,调控市场能力有限。他指出,在当时市场上传言政府要抛储时,对价格有一定的影响,价格迅速降低了1000块钱,从1.7万元降到了1.6万元,但是随后证实60万吨后,市场看涨趋势又恢复,于是价格又重新上涨。 中国棉花协会调查报告也指出,由于政策面悬而未落,市场逐步消化利空消息,下游纱线市场量、价变化不大,进一步支撑棉花价格。“现在60万吨的抛出价格和时间还没有定,如果到时候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也可能会对市场有一定的压制。”何泳涛说,“但如果加上天气和新疆棉的影响,后期主体合约仍可能会在高位震荡。” 马文峰指出,棉花价格的上涨最终蔓延到产业链终端,还是由棉农和终端的消费者埋单。他估计,到明年春季,日用纺织品的价格将上涨20%左右。 王远鸿认为,因为棉花、小麦都不是终端消费品,可能对CPI影响有限。 也有学者认为,过高的棉价需要在终端消化后或难于消化时才能反馈到前沿。他担心,一些小厂恐因成本过高而停产,一些大厂有可能因出口订单价格和新近过高的原料价格差距过大而亏损。

㈣ 棉花期货价格指数怎么计算的

这个不太会啊 你要问专业人士了

㈤ 谁能提供关于棉花期货的历史啊!!我又急用~~~

国内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uture/quotes/CF1101/nc.shtml
国际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uture/CT/quote.shtml

㈥ 有哪位高人知道 期货软件中的棉花连续、棉花指数、棉花连续都是什么

主力合约是不一定的,根据特定时间的最大持仓量合约来选定的,而棉花连续就是指棉花的全部主力合约的图形机械的链接到一块,棉花指数不是机械的链接,而是有做加权平均,要分析期货和现货的关系需要使用棉花指数。全手码,希望帮到楼主,谢谢。

㈦ 近期棉花价格走势是怎样

2006/2007棉花年度,国内棉花价格基本呈现了小幅度稳步上升的走势特征。近期,期货和电子撮合棉拐头向上,且涨速较快,同时内棉价格摆脱了维持三个月徘徊不前的局面,升速也同步加快。美棉期货价格指数也正在冲击历时3年的上箱体重压力区61美分。后市棉花价格将走向何方,笔者试作如下分析。

一、当前棉价上升的主要推动力来源于全球棉花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2006/2007棉花年度全球棉花总体上仍然是供求基本平衡的格局,美国农业部的预计数据是,供给2541.2万吨,需求2668.1万吨,期末库存1227.7万吨。从国内棉花的消耗情况来看,棉花年度的前期主要是消耗内棉,这主要是由以下三点原因造成的:一是政策性因素,滑准税下的配额下发时间比较靠后。二是市场因素,在已过的棉花年度,内外棉价对比使得内棉持续拥有价格优势,所以不可避免地造成前期内棉消耗是主导、后期外棉消耗是主流的局面。这里面其实隐含着一个“定价权”的问题,价格的概念从广义上说,是买卖双方“商定”的,价格的形成是供求双方的行为“配合”出来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是平等的,但是商业行为中,总有一方占据居高临下的优势地位,另一方被潜在因素制约,显示出更加刚性的交易要求,这是定价权的实质。三是进口潜力释放的过程就是结构性供求矛盾消化的过程,也是价格上升的过程,释放的结束就意味着棉花价格由结构供求关系回归基础供求关系。

二、2007/2008棉花年度全球棉花供需存数据分析

据美国农业部(USDA)2007年6月产量预测方面,2007/2008年度全球棉花产量2523.2万吨。较本年度的2541.2万吨减少0.7%,其中,中国675万吨,较本年度的672万吨微幅变动;美国409.3万吨,较本年度的470万吨减少13%;印度489.9万吨,较本年度的468.1万吨增加4.6%。消费预测2774.1万吨,较本年度的2668.1增长4%。期末库存1115.4万吨,较本年度的1227.7减少9%。从2006/2007棉花年度数据和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以下三点,第一,全球棉花的期末库存量处于相对高水平。第二,全球棉花总体供求基本平衡,这个基本面仍然支持全球棉花价格均衡运行,不支持价格暴跌,同样不支持单边性暴涨。第三,近三年的年度消费生产比继2005棉花年度产生拐点后今年继续呈现递增态势,预示期末库存趋于逐步减少的量变状态,而且速度加快。市场有了这种预期,棉花价格就会易涨难跌,大涨小落。

三、本棉花年度供求状况

本棉花年度国内供求呈现如下特征:第一,前期纺织用棉以内棉为主,新疆棉运销内地的速度明显快于往年。第二,棉花进口处于低水平,纺织品出口处于高水平。根据海关数据,截止到2007年4月本棉花年度我国累计进口外棉133.68万吨,大大低于上一个棉花年度同期的269.09万吨,降幅高达50.3%(棉花进口月线统计如左图)。截止到4月底,本棉花年度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966.67亿美元,高于上年同期的801.67亿美元,增幅为20.6%(纺织品服装出口额月线统计如左图)。以上数据为本棉花年度中后期棉价走强埋下了伏笔。

郑州棉花期货回归现货价以后伴随着仓单减少继续上升势头

四、棉花年度后期进口因素的影响

按照目前的纱产量增长速度来预计,则今年棉花需求量将在1100万吨,棉花进口潜力在380万吨左右。从目前的棉花配额发放政策来看,滑准税下的配额下发的累计数显然是考虑了国家储备轮出轮进的因素。棉花的缺口经济运行状态是长期的,市场对进口因素已经作了准备和反映,这是前期国内棉花价格并没有因为进口迟缓而大幅上扬的主要原因。当前的快速上行也是对前期上涨因素的厚积薄发。进口并不意味着棉花价格的下跌,反而可以成为一个可以预期的利好,原因是国际棉花价格的影响在棉花年度后期的重要性增加,影响力加大。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另外两方面的制约力量,一是2007年滑准税税则虽然强调了内外棉价的联动,美棉在68美分和41美分之间税率的滑动机制对进口棉成本受外棉影响的熨平作用是相当强烈的,这个区间在当前汇率下,美棉上升1美分便会提高进口成本100元/吨左右,当然也折射出68美分(期货近交割月63美分)是一个关键的政策分水岭,当然也是关键技术阻力位。二是宏观调控,本年度有关部门可用于棉花价格调控的政策措施是丰富的,包括直接调节供求关系的国家储备轮入轮出政策,政策调控的时空分寸对应的是棉价的波动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力度。

五、需求分析——关于纺织形势

2007年纺织品出口增速从去年的25%左右回落到今年的15%,以及纺织服装出口占全国贸易顺差的比重大幅下降的背景是本币的趋势性升值以及出口退税率调整。为进一步控制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减少贸易摩擦,经国务院批准,2007年6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商同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这一政策政策调整降低了包括服装在内的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从出口增长构成上看,数量增幅下降,价值增幅提高,折射出竞争力和出口产品附加值在提高,出口增长方式在转变。应当看到纺织品价值水平的提高,是单位产能耗棉量减少的过程,这个过程也逐步呈现趋势性。

关于消费的提振, 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和支持政策以及农产品价格的上升提振了农村消费,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健全对刺激内需将逐步产生推动力。作为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内需会逐步增强,成为拉动纺织经济的后续力量。

㈧ 中国棉花价格指数计算方法他与棉花现货,期货价格有何联系

国家棉花价格指数(即CNCotton指数)是每个工作日内地7大区域市场(包括冀鲁豫地区、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北方地区、新疆及兵团)棉花现货成交价格的平均值,于当日下午发布。为便于与国际通用的北欧到岸价(A、B指数)比较,特设CNCotton A、B指数,分别代表当日229级、328级内地市场成交均价。
CNCotton指数是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对国内棉花及棉纺织企业实际成交价格进行跟踪汇总得出,与当日发布的《国内主要地区现货价格行情》配合使用,可比较全面反映当日国内主要地区棉花平均成交价格水平。
由于棉花价格指数涵盖地区较广泛,连续性比较好,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全国现货价格平均水品。通过对棉花价格指数的分析及观察,可以掌握棉花现货的走向,与期货每日报价共同对比可以计算期现价差,通过价差的变化可以进行相关的套保、套利等操作。由于期货现货价格相互影响,棉花价格指数也成为影响期货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㈨ 棉花今天上午期货价格是多少钱一吨

棉花期货(CF1705)上午(2016年12月12日)的价格是:开盘15800元/吨,先下落至最低15665元/吨,上冲至最高16115元/吨,上午收盘在16035元/吨。

㈩ 什么期货软件有棉花2010和2011年期货价格走势

看期货一般就文华财经和博易嘛,历史数据都能看到并且导出的。文华有棉花期货指数,博易的只有棉花连续,也就是只有近月合约连续价格。建议用文华的棉花指数,要不你就自己挑主力合约分段采集数据。

热点内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晚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3 浏览:396
阿坝小金县橡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0 浏览:908
楚雄大姚县豆一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4:02 浏览:736
做期货能在网上开户吗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591
安庆宜秀区早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377
正确的原油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9:41 浏览:39
达州市纤维板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11 浏览:310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白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07 浏览:883
上海外盘期货哪里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4:10 浏览:448
香港日发期货开户网站 发布:2021-12-16 12:24:09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