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理论与实务感受
① 什么是期货投资理论与实务
问的我一头雾水
② 期货市场中的几个名次解释一下
其实你说的应该是"头寸"吧,相当多人语误成"寸头"的
头寸是金融行业常用到的一个词,在金融、证券、股票、期货交易中经常用到。其实是就是余额的意思。
举例来说:
外汇头寸——是指外汇银行所持有的各种外币帐户余额状况,即外汇银行 的外汇买卖的余缺状况。外汇银行买入的外汇大于其卖出的外汇时,外汇 头寸出现多头(Long Position),亦称为超买(Overbought);外汇银 行买入与卖出的外汇相等时,外汇头寸平衡,被称为轧平或持(Square Position);外汇银行买入的外汇小于其卖出的外汇时,外汇头寸出现空头或缺(ShortPosition),亦称为超卖(Oversold)。外汇银行所持有的各种期限的各种外币加总计算的净余额称为总头寸(Overall Position)。
头寸作为一种市场约定。期货合约买方处于多头(买空)部位,期货合约卖方处于空头(卖空)部位。 在期货交易中建仓时,买入期货合约后所持有的头寸叫多头头寸,简称多头;卖出期货合约后所持有的头寸叫空头头寸,简称空头。商品未平仓多头合约与未平仓空头合约之间的差额就叫做净头寸。
另附上一篇关于这个语误的文章
“寸头”的思考
林伟
作为一名在期货市场的理论与实务领域跌滚爬打四年多,熟悉期货又自称是“我们期货人自己的律师”的我,前不久在代理一个期货纠纷案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件令我啼笑皆非的事。这事发生在我代理的这桩期货纠纷案开庭后,当时我将写好的代理词送给本案的承办法官,在交流中该法官向我了解有关“寸头”问题,一下子搞得我莫名其妙。
何为“寸头”?在我的印象中,“寸头”与我们理发时所剃的平头应该是同一个概念。而我与法官交流的是本桩期货纠纷案所涉及到的相关的期货知识,怎么突然冒出一个“寸头”来?因此,无论法官怎么说,我就是弄不明白。于是,法官就以半开玩笑的口气诘问我:“林律师,你在期货市场呆了三、四年,怎么连‘寸头’都不知道?”最后还是经法官大面积的言语揭示,我才最终弄明白,法官所称的“寸头”实际上就是“头寸”的意思,法官只不过是将其颠倒过来读而已。据我了解,就是这个法官,在所在的法院里办期货案可是出了名的。因此,我当时很迷惑他用“寸头”是怎么跟律师和当事人交流的。后来经过与该法官的几次接触,他的一句一个“寸头”使我最终明白,其他律师和当事人是把法官口中的“寸头”当作“头寸”来与法官进行交流的。再后来,又因其他期货案与其他法官接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法官也将“头寸”说成“寸头”,我也见怪不怪地明白了他们的意思。
然而,我无论经怎么琢磨都觉得把“头寸”说成“寸头”不是那么一回事。再细究一下,觉得这不只是一个小小的口误,而是值得我们警惕的问题。我们知道,法律上对那些常识性的知识通常是以裁定的形式直接确认其事实的真实性的,以平息没有合理根据的无谓争议,从而确保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因此,对于这些常识性知识能说明的事实案件,当事人是无需寻找证据证明的。但是,如果就连一位办过大量期货纠纷案的法官也一直将“头寸”错读成“寸头”,那他又如何能弄清楚“头寸”这一概念的真正含义。如果连决定一个案件成败关键的常识性概念的含义都弄不明白,那他又如何能保证其判决的合法公正,如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实际上,这几年我接触到的类似的怪事不在少数,这说明我们在期货知识的宣传普及上仍然存着大量的盲区,同时市场的规范化发展也要求我们与司法机关作更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推动执法者来了解和正确认识期货市场。只有这样,《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相关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期货市场才能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③ 学完期货理论的收获
抄了一篇^_^
====================
送期货新手的忠告——期货10年
做期货已经10年了,尽管现在已经拥有属于自己的两家公司,很多人见面便以“总”相称,但我自己知道,我的职业始终是一名期货投资人!
最近一位故友带着儿子来访,他是知道我做期货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因为时下黄金期货上市,他想让他的孩子学点期货知识以后以期货为生,我只是给他粗略的讲了一点,最后我奉劝他还是不要做的好,非要做的话,还是在股市里先摔打一下吧!
他们走了之后,我静静的坐下来,品着去年明前的狮峰龙井,一段段尘封的往事,10年的期货人生,让我难以平静!在期货市场里,每天有多少新人带着梦想而来,而又有多少战友带着无限的悔恨离开,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我只想告诫那些刚刚入市的新人们,一个期货人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入市以前首先应该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市场:期货市场是一个负和游戏,如果没有新资金进入的话,那么他的资金只能越玩越少,而你挣的钱则是别人输的钱,因为这个市场不像股市,不能增值,因此这里有个铁打的规律,那就是挣钱的人永远比输钱的人少,而你要想生存下去的话,只能做少数人——少数的强者;
其次,你的对手是谁,也就是说你要挣谁的钱,你知道吗?我告诉你,他们是现货商,做套保,对品种和政策有着透彻的理解,并且手上有现货,由于套保机制,他们轻易不会赔钱;还有就是机构,他们有着大笔的资金和强大的智力资源,他们可能会赔钱,但他们仍然是无比的强大;第三是生存下来的投资人,既然能够生存下来,自有他们生存的道理,他们的生存经验是市场新手所无法比拟的,而且他们也是经过时间证明,能够挣钱的人;剩下来的就是市场的新手,大多以中小散户为主,这部分人是市场的主体,更是赔钱人群的主体,而我所见过的大部分入市新手,他们都是各界的精英,因为他们有资本,有阅历,有思想,不服输,否则一般人很少听说有贸然进入期货市场的,即使误打误撞的进来,生存周期能够超过1年的已经算是很了不起了;
第三,关于学习的误区,做期货大概没有科班出身的人,也没有这样的培训机构,很多市场新手想通过一个指标或是一位高人的指点,短时间之内就能通向成功之路,这无异于痴人说梦,根本行不通,西方期货行业已经有百多年的历史,科学发达的今天仍然没有一套稳定盈利的数学模型,这是一门建立在经验之上的科学,如不经历市场的严格和长期的考验,根本不能成功,来找我的那位友人的儿子,想要我的交易系统,我说我完全可以给你,没什么,但你拿着他很难挣钱,这只是一个工具,就像武林高手手中的刀剑,新手拿着他,未必能够防身,而高手即使手中没有刀剑,仍然杀敌于无形,因此拿到工具和功夫上身这是两码事,没有两三年的刻苦磨练,想在期货市场长期稳定的盈利,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四,成长的历程。这个历程应该分成两个部分,首先是学习的历程,其次锻炼的历程,这两者缺一不可;
在学习的历程中,大约需要1~2年的过程,可能有些人会更长,但只要你能坚持,一般能够通过。首先是要看上三五本过于期货的书籍,好书至少要读上两遍或更多,慢慢来不怕慢,不要怕不懂,但要学习,例如至少学习30个以上的指标和所有基础理论,然后上手做三五个月的模拟盘,以便入门,这之后要准备一些资金,大约20万左右吧,最好分成4份,最少也要分成两分,这时你拿其中一份可以开户了,等你第一份资金爆仓之后,再注资,再开始一轮新的学习和操作,如此反复,直到你形成自己的交易系统为止,这一阶段会有80%的人掉队,也许你能坚持下来,这时我要问你一个问题,那30多个指标你还记住几个?如果你回答,基本忘光了,那么恭喜你了,你可以继续了!。也许你上来鄙视所谓的交易系统,这没什么,但殊途同归,最后,你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经过试验证明能够盈利的交易规则,这种规则细节上每人都不同,甚至区别很大,但重要的是合适于你的操作;在这之后,你的帐户余额就会象盘整时期的曲线一样,上下波动,而你会在这一时期,不断的修改自己的交易规则,使其日臻完善,同时你可能在这一时期已经尝到了盈利的滋味了,我再次恭喜你,你的智商经受住了考验,这一阶段你毕业了!
下一历程是对你情商的考验,也是最容易与成功失之交臂的时期,这个时期可能长,可能短,有人终生不能逾越。这个历程又分成3个阶段,每个阶段相互渗透,彼此相连,让你在痛苦和希望中挣扎!
第一阶段克服心中的恐惧和贪婪,尽管有了好的交易系统,但在人性中有着很难克服的两种情节那就是恐惧和贪婪,他们时刻左右着你,让你欲罢不能,每天冰火两重天,你在天堂和地狱的过山车上煎熬着,这种滋味很难受,只有经过的人才能体会,在电影《甲方乙方》里有句名言,“英雄就不是一般人”,的确,想在这个市场里站住脚的人,那肯定就不是一般人!想克服这些人性中的弱点就要在盘中不断的磨练,不断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锻炼自己,达到忘我之境界;
第二阶段遵守纪律,这点听起来很容易,规则是你自己建立的,自己遵守自己的纪律有什么难的,你错了,据个例子,也许你有点胖,想减肥,也许你想戒烟,等等,那就给自己一个命令吧!从现在起,每天6:30起床,6:45跑步,3000米,早点是营养食谱,多一两少一两都不行,晚上10点睡觉,早一分晚一份都不行,因为突然戒烟对人体有不良反应,因此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各抽一只烟,多一颗少一颗都不行……老兄,你试试,你要能坚持两年以上,每天雷打不动,我佩服你,说了这么多无非想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遵守纪律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到了那个阶段,你自然会明白,其实这比克服恐惧和贪婪要难的多!
当经过了上述两个过程,我再次恭喜你,你已经挣钱到了麻木的状态了,你的帐户余额在飞速增长着,甚至连你自己都不相信,以为这是在做梦,但你确实做到了!这时悄然间最后一个也是最艰难的关口摆在了你的面前,也许你并不知晓,如果你不能逾越这个关口,你将再次面临“game over!”此时你的经验注意和无休止的自我膨胀,也许会将你的帐户打回原点,克服这一人性的弱点,我送你一副良药——低调处理你的财务,时刻记住期货是一个风险巨大的行业,永远对市场怀有一种敬畏的感觉,并且只把期货当作一种养家户口的职业,而你只是这浩瀚的市场中微不足道的一员!
新来的朋友,你的路还很漫长,期货人生才刚刚开始,祝君好运!
2008年1月10日
④ 谁对“我国股票市场和商品期货市场的联动性”有研究分享一下观点看法吧
这个分析要全面的话工作量可能比较大。不同时段的相关性表现不一样,你可以试试打开一个文华软件,在文华加权(7186)的页面叠加上证指数,观察他们的历史运行走势。也许能给你一个直观的感受。
但是,不同的指数运行的走势对同一事件的反应灵敏度不同,股票和商品期货毕竟不是同一类品种。股票更多的受到货币的供给因素以及市场的参与氛围影响,而商品期货价格波动更多的和市场需求和供应角度紧密相连,两个品种有着不同的属性和使命,制度建设的完善程度和利用这一市场的人群的能力和目的也不一样。
说的有点多,希望能有帮助。
如果你要截图,M我发给你。
⑤ 金融理论与实务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如何写好心得体会和读书笔记 这种是活动记录而不是心得总结.基本来说用处不大.我基本看了每一个参加活动的写的心得体会,有自己内容的不超过30%,心得不再多而在于你感悟或理解了哪点.原来写的一篇写心得的心得.我们在读书听培训演讲后写的心得体会和读书笔记是个人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帮助我们将显性的知识转换为隐形的知识以指导我们更好的去实践.博学之后是审问和慎思,而心得正好兼顾了审问和慎思的双重功能.写心得是很好的知识的吸收和转换的过程.对于写心得如何达到应有的效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实践.审问之 写心得最没有效果的就是将培训的内容或书上的内容原封不动的照搬或摘录过来.要写好心得首先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理解的话语重新来叙述你学到的内容,通过这种复述可以加深对你看到或听到知识的理解.复述完成后就要考虑整个内容上是否有不清楚地方,如果存在不清楚的地方还需要重新回过头来搞清楚和明白.我们在平时培训中的发问也需要基于这个思路,对于演讲者讲的内容要通过提问题的方式进行细化和明晰,对于我们关注的课程即使演讲者再出色,我们也应该能够提出自己关注的问题来.慎思之 审问的过程往往是在培训过程中或读书的过程中顺带完成的,而慎思的过程则需要花费更多更多的时间.慎思的重点是我们新学到的内容要和我们的原来的知识结合起来,要和我们过去的实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显性的知识才能够转换为隐性的知识.同时慎思的过程一定是一个批判吸收的过程,知识的实践一定不能脱离了实践,环境和我们自身的各种特点.慎思的过程就是要搞清楚哪些是适合自己的知识,哪些虽然适合他人但是不一定适合自己.而这个过程正好是明辩之的过程,吸收知识的过程一定是辨证的和批判的.写作模式 心得的写作模式没有固定的方法,只要达到了有所思,有所悟,就算达到了目的.写心得的过程正好也是我们归纳整理已有知识的一个过程,只有把自己的知识体系整理清楚了,后面的实践和知识应用才可能灵活.1.我听到或读书读到了什么内容?2.这句话用你理解的方式进行复述.3.原来是否有该观点类似的知识.4.原来是否有基于该观点的相关实践.5.该知识或观点好的方面或待需要进一步论证方面.6.该观点对自己后续工作和生活的指导意义.
⑥ 《期货市场教程》(第八版)与第七版的区别
第七版我淘宝上买了,第八版淘宝上没有的,因为快而且便宜,适合习题册一起买的。后来我在官网上又买了第八版,为了放心毕竟今年改了新教材!内容还没怎么看,但是页数就差蛮多,第七版380页,刚收到的第八版有500页。
⑦ 证券与期货是学什么
证券与期货学什么,这里所说的证券一般是指基础金融产品,如股票、债券、基金、权证,而期货是一种金融衍生品,一般是以实物商品、基础金融产品或它们的指数为标的物的合约买卖,比如大豆期货合约、股指期货合约,因此我国就有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
⑧ 初入外汇和期货市场看那几本书最好请问关于这方面谁出的书好
期货推荐书目
很多人问期货如何入门和提高需要读哪些书籍,这里我们向读者介绍一些经典的书籍。书籍分为:
1.入门知识理论系列
2.技术分析系列
3.大师故事经历系列
4.交易系统、数学模型设计系列
5.投资理论系列
入门知识理论系列这方面的书现在最多,读者都可以找到,基本的理论都可以通过这些书籍学到,但是最为推荐的是一本[香港]刘梦雄【期货决胜108篇】 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 ,语言通俗幽默,介绍了经纪人开发客户和客户刚入门的不少的故事。
技术分析入门系列这方面的书也很多,但是垃圾也很多,期货行业内最经典就是美国约翰.墨菲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作者约翰墨菲是美国市场技术分析家,这本书是美国纽约金融学院教材,被誉为当代市场技术分析的圣经,书中集各种市场技术分析理论和方法之大成,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各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长处、短处以及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把它们取长补短地配合使用的具体做法,同时,一身兼有优秀教材、权威工具书、实用操作指南三大特色,对于系统的学习技术分析的方法很有好处。还有一本是名字很相似的[美国]史瓦格写的【期货交易技术分析】 。作者史瓦格是【投机智慧】英文原版的作者,书中蕴含着他是如何成为当今顶尖权威投资专家之一的内在原因。只有到你实际使用碰到了问题的时候,翻看此书时才有体会,后面的第五篇才是精华。适合有相当水平的期货操作者学习的,更注重实战的分析技术,提高投资者的实战应用分析水平。
大师故事经历系列书是最不嫌多的,笔者也收藏了很多,像前面介绍的【投机智慧】和它的续集【华尔街点金人】,还有【操盘建议】【股票大师回忆录】【投资智慧论语】《专业投机原理》等等,以及很多索罗斯的系列的【金融炼金术】等,从这些大师的经历吸取营养是期货入门的最好最快的方式,就像在学校学习历史课。
交易系统、数学模型设计系列最为推荐的是原任国内股票市场管理“泰和基金”的嘉实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留美金融博士波涛写的【系统交易方法】,书中介绍电脑程序交易系统由理论向实战转变过程的心得及国际上五位著名大师的交易系统。还有就是国外介绍国内流行的数量分析的【金融数学模型】【经济数学模型】【应用数量经济学】等,但是这些数学模型书都要求有比较好的高等数学基础。
投资理论系列方面的书有系统的介绍投资理论的【投资学】,是风靡美国1999年的投资学教材,看了这本书会是使你开阔了整个在投资行业的视野,整个人都提升了一个档次。还有就是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夏普【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以及【投资组合管理理论】【用VaR度量市场风险】等。
上面介绍了五个系列的书籍,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相应的书籍,正如牛顿在别人赞扬他的伟大成就时所说的“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们希望介绍的书籍能使投资者更好掌握投资技巧和提高自己的投资分析水平,少向市场交学费。
⑨ 谁能帮我写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本书的收获与心得。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贸易工作的复杂性,变化性,灵活性,困难性,也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外贸工作者应加盖具备的基本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可能有许多环节的操作,是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虽然一笔进出口业务也没完成,但每天都有新收获,可以说是受益匪浅,这也令我感到非常的满意。我也逐步意识到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和其独有的特点:国际贸易既是一项经济活动,也是涉外活动的一个方面;它属于跨国交易,情况错综复杂;受国际局势变化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面临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大,线长面广,中间环节多;商战不止,竞争异常激烈。所以,作为从事国际经贸的人员,不仅必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而且还应具备开拓创新的能力、驾驭市场的能力和善于应战与随机应变的能力。
基于以上要求,结合本次实习的情况,我总结了自己今后学习这门课程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学习方法:
1.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以前学过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实务》都是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情况脱节较大,实际操作起来和想象中的出入很大,很不习惯。因此要充分利用好类似的机会,多做一些实际的操作,充分理解和掌握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机会的话还应多去海关、进出口公司等参加实习,或者参观询问,了解情况,提高业务水平。
2.加强商务英语的学习
国际贸易中的绝大多数信息的发布、交流、磋商、谈判、单证、文件等都是以英语为主,而且都是非常专业和正式的英语。所以今后还得在英语的学习上下功夫,把基本的英语技能掌握好,提高双语沟通的能力,进而在专业的商务英语、外贸函电、商务谈判等课程中能更好的去深入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尽量不使语言成为交流的障碍,避免因为对语言的造诣不深,而在出口贸易的过程中蒙受损失。
3.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了解
国际贸易实务作为综合性很强的一门专业课,和其他相关学科联系很紧密,需要我们去多多了解掌握。比如价格学、商品学、物流学、保险学和法学等。我们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补充,充分掌握和贸易相关的知识,使我们在做起贸易工作来能对各种流程应付自如,提高效率。
4.要踏实做事,按部就班,不能投机取巧
做贸易讲究的是诚信,所以要求我们真诚待人,认真对待每一个客户。每一件事都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不能耍小聪明,投机取巧。工作时提前安排,按照一般的流程按部就班,踏踏实实,优质高效的完成。
5.注重培养良好的心里素质
贸易人员要求具有非常良好,非常过硬的心里素质。因为贸易过程的复杂和风险是无法估量的,要有充分的心里准备,同时还要有相应的备选解决方案。贸易人员要做到有耐心,有信心,有恒心,有真心。同时还要做到严谨仔细,责任心强,勇于承担责任。
综上所述,从事国际贸易活动,要求贸易人员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具有很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刻地了解到了外贸实务操作的困难,也学到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应该怎么做。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吧欠缺的这些只是和技能尽快掌握,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⑩ 期货交易心得及总结
期货交易心得及总结:
1、从对交易的理解角度:有了上面的理论认识,距离实现还差很远,概念怎么落地,就牵扯到对交易的理解,开始也分析了,我认为决定交易表现的几个参数:胜率、盈亏比、最大连续亏损次数(最大回撤幅度)。
2、从胜率(或交易次数)来看:这种视角有种天然优势,就是单个品种一年下来机会就很少,首先应该和基本面有关,一个品种不可能每年都有好机会的,甚至有的品种几年也没机会,比如这两年的有色,其次有了机会,多空博弈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看出结果
3、从盈亏比来看:最简单的提高方法是合理控制止损范围,止损越小,盈亏比就越大,这个就需要根据每个品种的性格特质去做合理的控制和调整,因为大行情不能每年都有,如果想在某个品种在一个合理的,不是特别大的幅度中取得高盈亏比,合理控制止损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4、所以在胜率和盈亏比的关系里我倾向于采取合理控制止损的模式去提高。当然这会带来一些负面问题,比如刚止损或者刚平推,价格又朝开仓的方向运行了,如果放大止损不仅不会止损,还会止盈,或者还有其他一些问题
5、从控制最大连续亏损次数(最大回撤幅度)来看:结合上面提到的交易频率和胜率、盈亏比,以及对历史所有交易结果的统计,我的最大连续亏损次数是五次,而且根据我的资金管理,把交易风险金分配在20次,每笔止损金额相同,这样分析影响我的最大回撤幅度的因素不是连续止损,而是未达到盈亏比没有止盈。
(10)期货市场理论与实务感受扩展阅读:
综上所述,交易策略能不能长期有效,我的看法是看我们采用什么角度理解市场。如果从最基本的量、价、时、空的元素去理解,是可以做到长期有效的,当然,表现的形式也很多,我的这种观察模式只要一直有人参与市场。
这种观察角度是一直会有效的,如果参与者很大比例集中于同一种交易思路,我认为机会是有,但越来越难做,毕竟都在进化,对方犯错的机会和漏洞就会越来越少,但真的走到这一步可能需要经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