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花卉期货市场
❶ 花卉植物有期货交易例子吗
1,国内期货交易所没有花卉品种,见下列附表
2,有关于建立花卉期货品种的呼吁,
学者的如《我国设立花卉期货产品刍议》,民间的如洛阳网民建议开办洛阳花卉期货交易所。
3,倒是有从事变相期货交易的活动,但是违法的,案例“青州花卉变相期货交易”
4,目前国内4家期货交易所,3家商品期货,1家股指期货,上市品种20多个:
1,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铜,铝,锌,螺纹钢,线材,天然橡胶,燃料油
2,大连商品交易所:黄大豆,棕榈油,豆粕,豆油,玉米,聚氯乙烯(PVC),聚乙烯(塑料)
3,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棉花,小麦,菜籽油,早籼稻,精对苯二甲酸(PTA)
4,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沪深300指数期货等
❷ 鲜花适宜进入期货交易所吗
牡丹花会不管是洛阳市还是国家级的,也不管规模有多大,每年只有一次,短短一个月,尽管是以花为媒经济唱戏,但却没有充分利用洛阳花卉的经济优势和地域优势,花卉的经济贡献份额在洛阳微乎其微。因此,建议洛阳开办花卉期货交易所,建成中国的花卉交易中心。
首先,花卉是有花期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价格变动比较大,最适合通过期货交易稳定价格,调节供需,而牡丹花会又恰好是唯一的国家级节会,在洛阳开办花卉交易所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
其次,洛阳位于天下之中,公路铁路航空交通便利,尤其是航运净空条件全国最好,能够保证全国各地的花卉快速集中并且发送,东西南北的花卉都很容易从洛阳这个花卉交易中心得到。
最后,洛阳具备开办花卉交易所的天时地利人和。洛阳花城不仅人人爱花,家家养花,而且还拥有全国最大的市内植物园。建议把龙门大道至隋唐遗址植物园之间的建筑,包括企业、住宅和安乐镇政府全部拆迁,与植物园连成一片,真正建成隋唐大遗址保护中心和洛阳的中央公园,在安乐镇政府的原址建设花卉交易所和牡丹花会永久会址。
❸ 荷兰用什么期货软件
这个问题适合去荷兰的网站问问,国内应该没什么人做荷兰市场的。
❹ 看看荷兰的花卉市场是怎么卖花的,彻底震惊了
具体怎么样??
❺ 郁金香为什么被荷兰人定为国花急急急急急急急呀呀呀呀呀呀...
荷兰的冬季更显得漫长难捱,并非严寒冷冽的气候,而是当时严重的饥荒。为了生存,许多人只得以郁金香的球茎为食以度过此艰苦时期,所以现在荷兰人非常珍爱郁金香,并奉为国花。今日在荷兰,色彩缤纷娇艳的郁金香,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
❻ 荷兰的花卉产业为什么这么发达优势体现在哪些地方
荷兰的花卉产业为什么这么发达?优势体现在哪些地方?
今天在知乎日报上看到这个话题,仔细看了答案不是很满意,觉得可以做些补充。之前学过Michael Porter的微观竞争经济学,有个案例就是关于荷兰花卉产业,去荷兰的拍卖市场实地参观交流过,行业内的人也认识几个。翻了下之前的笔记,这里共享下。文章由HBS的案例总结而来,较长,可选择性阅读。
1.荷兰概况
荷兰是北海边的一个小国,人口大概1700万,与德国和比利时接壤。荷兰在国际贸易方面有很悠久的历史。截至2009年,荷兰是世界上第22大的经济体,人均GDP全球第9,达到$41,367。荷兰的物流网络非常发达。就业市场受教育水平很高,大概33%的人有高等教育学历。荷兰对于国际企业的税收有特别优惠,较欧洲平均水平要低,荷兰的企业监管标准在世界上非常领先。在荷兰做贸易非常容易,她是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和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成员国。荷兰第三产业占比GDP 73%,主要集中在物流,商业服务,银行和保险等。石油和天然气在2008年荷兰出口额占比9.4%,荷兰是世界上第三大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商和欧洲第二大的出口商。鹿特丹是非常重要的国际石油转运中心。荷兰是传统农业国家,农业贡献了 2%的GDP和3%的就业,但在总出口额中占比17%。
2.花卉产业
在鲜花交易市场的鲜花已经被采摘过,很容易腐烂,保鲜期为5-8天,主要交易的花卉有玫瑰(rose),康乃馨(carnations)和菊花(chrysanthemums)。花卉经过精心培育,以提高其品质,各种经过多代选择的花卉能很好的满足不同客户群的需求。每个鲜花工厂的生命周期大概是3年,而每种花的成长周期则各不相同。鲜花的收割,评级和包装一般都是手工完成。一旦经过采摘,鲜花非常容易腐烂。鲜花在运输过程中有盒子保护,有各种不同尺寸的盒子能保证鲜花在运输过程中不至于损伤,此外,高度发达的物流系统能控制运输时的温度,让鲜花经过拍卖行,仓库,零售商或者超市最终呈现到消费者面前时依然光鲜亮丽。
消费者购买鲜花用于做礼物,婚礼/丧礼等特殊场合,也作为室内装饰或者公众场合的修饰。鲜花价格根据其稀缺程度、质量和季节波动很大,富裕的国家人均鲜花花费很高,荷兰在这项上排名第三,仅次于挪威和瑞士。50%以上的鲜花通过花店售出,虽然目前互联网只占鲜花销售的1%,但是发展迅猛,潜力巨大。
全球主要花卉生产国有荷兰、哥伦比亚和美国。而主要的出口商则是荷兰、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肯尼亚。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鲜花进口国,其次是英国、美国、荷兰和法国。荷兰通过拍卖会的形式大量进口鲜花再出口到欧洲或者世界其它国家。
3.荷兰花卉产业集群
提到荷兰鲜花就不得不提到郁金香,这种花在1570年从土耳其进口到荷兰,在1610到1637年间繁荣的郁金香泡沫中,牛顿作为接盘侠损失惨重。早期荷兰的鲜花主要出口到德国、法国、英国和俄罗斯,两个鲜花交易市场(Bloemenlust and Centrale Aalsmeerse Veiling) 在1912年由鲜花种植商和中间交易商集资建成。随着欧洲整体的经济状况提升,鲜花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到在20世纪60年代,荷兰拍卖的鲜花经由卡车运送到欧洲各国,各个欧洲主要的鲜花出口商纷纷开始在荷兰建立机构,截至2009年,KLM(荷兰皇家航空)每天运送超过 10,000磅鲜花到美国。
早在20世纪50年代,荷兰就开始在鲜花种植上和其它国家建立联系。在鲜花的生产和创新上荷兰人一直处在领先地位,如特别的物流管理和鲜花运输(1972),人工照明(1978),温室气候控制(1983),机械种植和收割(1985)。
荷兰的鲜花,包含再出口的话,在2009年占到全球鲜花出口额的60%和欧洲的66%。超过90%的鲜花被出口到德国,法国,丹麦,芬兰等国家。相对来说,在有自己鲜花生产的国家,如西班牙和意大利,荷兰鲜花在当地的市场份额较低,分别只有20%和29%。荷兰产的郁金香和集合花占到全球出口额的100%,而玫瑰也占到24%。
3.1 鲜花种植商
截至2007年,荷兰有大概3,770名鲜花种植商,他们能提供不同品种、质量和价格的鲜花。这些种植商们联合起来整合鲜花的市场营销和销售,从2003年到2007,荷兰鲜花的产值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达到56亿欧元。
大部分鲜花种植商都是荷兰鲜花协会(Dutch Flower Council)会员和荷兰鲜花种植研究协会(Dutch Flower Grower’s Research Groups)的成员。荷兰政府也积极参与到鲜花种植的环境保护工作中,以维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供应商
荷兰是世界上鲜花花种培育和供应的领导者,也是世界级鲜花培育组织的集散中心,在这里各种新品种被源源不断地培育出来。
3.3 拍卖行
Plantion和FloraHolland拍卖行交易超过20,000个品类的鲜花,而且每天有1,200到1,500个新品类被引进进来。荷兰鲜花拍卖的交易量每年增长迅速,相应的拍卖基础设施也在不断投资建设中。
鲜花拍卖行是一个让批发和零售商集中购买鲜花的市场,在这里鲜花被大量打包出售并重新分装给零售商或者终端客户。大量的鲜花包装好后被集中运送到拍卖中心,通过机器自动分装,然后打包成小的包装用于展示和拍卖。
据估计大概80%的荷兰鲜花是通过拍卖形式卖出,而在荷兰鲜花拍卖会中卖的的鲜花占全球鲜花交易的40%。
代表两大拍卖行的是荷兰鲜花拍卖协会(The Dutch Association of Flower Auctions)。该协会为鲜花行业知识共享、供应链合作、市场交流、政策法规影响等方面提供平台。
3.4 物流
鲜花经过销售后会被运送到目的地。截至2008年,荷兰有693家鲜花出口公司,物流费用占到鲜花拍卖价格的20%。鲜花运送到目的地后会被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
3.5 研发
Wageningen的国际植物研究中心是一个在鲜花培育和生物种植方面享有盛名的研究机构,能为荷兰的鲜花产业提供很好的创新支持。
4. 竞争对手
截至2009年,有超过10个国家每年鲜花出口额超过1亿美金。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肯尼亚是西半球崛起的三个鲜花供应商。而中国生产和消费鲜花的能力也与日俱增,有望成为这个市场上的有力竞争者。
哥伦比亚是全球第二大的鲜花生产商,仅次于荷兰,其主要市场是美国。哥伦比亚出口的鲜花中物流费用占到最终鲜花价格的75%到80%。
在1998到2008年间,厄瓜多尔每年鲜花出口额已13%的速度增长,达到了5.66亿美金,其主要出口国家有三个:美国 (72%), 俄罗斯 (10%)以及荷兰(6.7%)。同哥伦比亚一样,厄瓜多尔的鲜花物流费用也占到70%到85%之间。这点同荷兰经营了差不多一个世纪的物流运输网络无法相比。
截至2008年,70%的肯尼亚鲜花生产企业为荷兰种植商所有,而鲜花产业是肯尼亚第三大外汇来源,仅次于旅游业和茶业。肯尼亚的鲜花被运送到欧洲,通过荷兰的拍卖网络卖往世界各地。联同荷兰农业部,Wageningen大学和肯尼亚农业部早在1994年就建立了学生交换项目。
尽管现在中国鲜花只占到全球1%出口额,但是增长迅速,中国生产的鲜花90%流向了北京和上海。据统计,早在2007年,中国就拥有全球最大的鲜花种植基地,占地72,700公顷的温室和 224,600公顷室外种植地。昆明的鲜花市场和荷兰的拍卖行也有过合作。
未来挑战
荷兰鲜花市场面临价格上升和环境方面的挑战。在2006到2008年间,天然气的价格涨了一倍,而这个是荷兰鲜花产业一个重要的供应。
此外,越来越多的拍卖行客户只希望使用部分拍卖行的系统而非整套服务,如物流系统服务。荷兰外的一些批发零售商也开始越过拍卖行,直接和鲜花种植商接触,越来越多的交易在网上发生。
荷兰鲜花产业下一步应该走向何处?是更关注于产业的增值服务:如物流支持和品种培育,还是进行本土生产以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呢?
参考资料:
The Dutch Flower Cluster (NOVEMBER 15, 2013), MICHAEL E. PORTER, JORGE RAMIREZ-VALLEJO, FRED VAN EENENNAAM,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来源:知乎www.hu.com
❼ 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是否还做着期货市场
郁金香泡沫当时指的是现货的交易,那时候资本市场还不太完善,没有期货的说法,股票那时候还没有完全流行。
❽ 荷兰的花卉产业为什么具有竞争优势
百年以上的种殖培育历史…能不强?(荷兰_花卉之国
)
❾ 荷兰建成最大鲜花交易市场原因
鲜花除在本国销售外,绝大部分销往国外。全国共有11亿平方米的温室用于种植鲜花和蔬菜,花卉出口占国际花卉市场的40%-50%。在鲜花旺季,每天都有飞机将鲜花送往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约有500家专门经营鲜花的出口商。荷兰的花市很多,比比皆是,较大的有13个,阿姆斯特丹附近的阿斯梅尔花市是世界最大的花卉市场。该花市平均每天卖出600多万份剪花和盆花,其中80%销往国外。每年4-6月份,天天都有装载郁金香等鲜花的冷藏车和飞机,直抵纽约、巴黎、伦敦等大城市。花给荷兰带来的经济效益,还表现在鲜花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如世界最著名的郁金香展览园地“哥根浩夫”公园,每年4-5月份,吸引了欧洲各国前来赏花的游客达8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