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籼稻期货价格的技术分析
⑴ 早籼稻期货的早籼稻的品种介绍
早籼稻指的是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大,角质粒较少。早籼稻期货合约的主要内容与小麦期货较为接近:交易单位为20吨/手;报价单位为元(人民币)/吨;最小变动价位为1元/吨;每日价格波动限制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3%及《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易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5%;最高交易手续费为2元/手(含风险准备金);采取实物交割的方式于指定交割库进行交割。
⑵ 早籼稻期货的相关知识
稻谷,在植物学上属禾本科稻属普通栽培稻亚属中的普通稻亚种。它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水稻的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2,在商品粮中占一半以上。产区遍及全国各地。
普通栽培稻可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籼稻粒形细长,长度是宽度的三倍以上,扁平,茸毛短而稀,一般无芒,即使有芒也很短,稻壳较薄,腹白较大,硬质粒较少,加工时容易出碎米,出米率较低,米质胀性较大而粘性较弱。粳稻则粒形短切,长度是宽度的1.4-2.9倍,茸毛长而密,芒较长,稻壳较厚,腹白小或没有,硬质粒多,加工时不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高,米质胀性较小而粘性较强。
无论籼稻或粳稻,根据大米淀粉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粘稻与糯稻两类。粘稻米淀粉中含直链淀粉10-30%,其余为支链淀粉,米质粘性小而胀性大,其中粳稻米的粘性又大于籼稻米。糯稻米淀粉则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米质胀性小而粘性大,其中粳糯米粘性最大。此外,粘稻米和糯稻米的色泽不同,粘米胚乳呈半透明状(腹白除外),米质硬而脆,糯米胚乳则是蜡白色不透明(但阴糯半透明状),米质疏松。
籼稻或粳稻,根据其生长期长短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类。早稻的生长期90-125天,中稻的生长期为125-150天,晚稻的生长期为150-180天。由于生长期长短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同一类型的稻谷的品质也表现出一些差别:早稻米一般腹白较大,硬质粒较少,米质疏松,品质较差,而晚稻米则反之,品质较好。 此外,根据栽种地区土壤水分的不同,又分为水稻和陆稻(早稻)。水稻种植于水田中,需水量多,产量高,品质较好;陆稻则种植于旱地,耐旱性强,成熟早,产量低,谷壳及糠层较厚,米粒组织疏松,硬度低,出米率低,大米的色泽和口味也较差。
在我国粮油质量国家标准中,稻谷按其粒形和粒质分为三类:
第一类:籼稻谷,即籼型非糯性稻谷。根据粒质和收获季节又分为早籼稻谷和晚籼稻谷。
第二类:粳稻谷,即粳型非糯性稻谷。根据粒质和收获季节又分为早粳稻谷和晚粳稻谷。
第三类:糯稻谷,按其粒形和粒质分为籼糯稻谷和粳糯稻谷两类。 稻谷经砻谷机脱去颖壳后即可得到糙米。
糙米属颖果,它的表面平滑有光泽。在糙米米粒中,我们把米粒有胚的一面称腹白,无胚的一面称背面。糙米米粒表面共有五条纵向沟纹,背面的一条称背沟,两侧各有两条称米沟。糙米沟纹处的皮层在碾米时很难全部除去,对于问一品种的稻谷,沟纹处留皮越多,可以认为加工精度越低,所以大米加工精度常以粒面和背沟的留皮程度来表示。有的糙米在腹部或米粒中心部位表现出不透明的白斑,这就是腹白或心白。腹白和心白是稻谷生长过程中因气候、雨量、肥料等不适宜而造成的。 糙米由果皮、种皮、外胚乳、胚乳及胚所组成。果皮包括外果皮、中果皮、横列细胞和管状细胞,总厚度约10微米。种皮极薄,厚度约为2微米,结构不明显,有的糙米种皮内含有色素而呈现颜色。外胚乳是粘连在种皮下的簿膜状组织,厚度l、2微米,与种皮很难区分开来。胚乳是米粒的最大部分,包括糊粉层和淀粉细胞。糊粉层细胞中充满了微小的糊粉粒,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不含淀粉。淀粉细胞中充满了淀粉粒。胚位于米粒腹面的基部,呈椭圆形,由胚芽、胚茎、胚根和盾片组成,盾片与胚乳相连接,种子发芽时分泌酶,分解胚乳中的物质供给胚以养分。
糙米再经加工碾去皮层和胚,留下的胚乳,即为食用的大米。
⑶ 早籼稻期货
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8个主产区
不是每个商品都可以上市的,作为期货合约的商品需要满足很多条件:例如,价格波动剧烈,易于储存,不轻易被垄断等等,估计上市应该在郑州交易所上市,时间还需等待官方消息!~~~~期待它早日上市!~
⑷ 早籼稻期货的早籼稻期货对现货商影响
近几年,国内外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企业如何制定经营计划,依据什么掌握商品价格的运行趋势,以什么方式来回避价格波动的风险是很多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确实比以前大,这给企业制定经营计划增添了难度。不过,自从有了早籼稻期货后,公司积极参与期货交易,通过保值业务操作,为企业扩大规模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另外,期货市场为企业争夺粮源,规避库存风险,扩大市场渠道也提供了有力支持。如在2010年晚稻收购期间,市场通胀预期强烈,加上晚稻遭遇寒露风减产,晚稻上市初期公司就加大了收购规模,当时高企的市场价格也确实令企业胆战心惊,但利用期货市场卖出保值,企业的收购规模反而较往年扩大了。
期现货结合经营为企业稳定收益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有期货工具帮助企业掌握粮源,很多时候公司经营比没有参与期货交易的企业占有优势。在企业生产和计划安排方面,通过利用期货市场实现了优化组合。企业的大米加工及贸易在一年的各时段已能够做到均衡分布,而不再是停留在以往的“下半年加工忙不完,上半年无粮可加工”的状态。通过在期货市场各合约上的进行保值操作,企业既保证了加工原粮的供应,又为产品争得了定价空间。
⑸ 早籼稻期货的早籼稻期货合约草案
郑州商品交易所早籼稻期货合约
最小变动价位 1元/吨
每日价格波动限制 上一交易日结算价±4%及《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易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合约交割月份 1、3、5、7、9、11月
交易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北京时间 法定节假日除外) 上午9:00-11:30下午13:30-15:00
最后交易日 合约交割月份第10个交易日
最后交割日 合约交割月份第12个交易日
交割品级 基准交割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稻谷》(GB1350-1999)三等质量指标及《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割细则》规定的早籼稻。替代品及升贴水:见《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割细则》。
交割地点 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
最低交易保证金 合约价值的5%
最高交易手续费 2元/手(含风险准备金)
交割方式 实物交割
交易代码 RI
证监会批准早籼稻期货在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上市,具体日期是2009年4月20日。
⑹ 早籼稻的价格特征
1、早籼稻的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波动比较频繁
由于价值较低,用途广泛,不仅作为主要储备用粮,而且工业属性较强,2004年起购销市场又完全放开,早籼稻价格不仅受国家政策、早籼稻供需格局等基本面因素影响,也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收购市场竞争、与其他大宗农产品的比价、种植成本和收益、物流运输成本、国际市场价格以及天气、自然灾害和农民惜售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从而成为稻谷中一个比较活跃的品种,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波动频率较高。
1996年开始,由于连年丰收,供大于求,早籼稻的价格不断走低,从1996年的1700元/吨左右,一直跌至2000年9月的800元/吨左右,跌幅达50%以上。尤其是从2003年以来,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国内早籼稻价格反复波动。2004年起,我国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早籼稻购销市场主体明显增加,竞争非常激烈。同时,由于早籼稻的需求方主要是各级粮食储备、规模消费单位口粮以及米粉加工,粮食储备受政府计划约束相对比较稳定,但作为单位口粮和米粉加工的价格需求较具弹性,导致早籼稻的价格波动有所增大,继2003-2004年40%左右的大幅波动之后,2005-2006年在国家最低收购价的主导下波幅明显减小,但2006年底-2007年又展开一轮大幅上涨,2006年与2007年价差达300元/吨,波幅约21.4%。
早籼稻价格波动也比较频繁。以全国主要早籼稻产区江西九江为例,早籼稻出库价格从2003年6月份的920元/吨,涨至12月的1260元/吨,2004年3月份则涨至1760元/吨,之后逐步下跌,2005年最低跌至7月份的1320元/吨,2006年的水平基本持平,而2007年8月又涨至最高1760元/吨以上,进入9月,随着中籼稻的逐步上市,早籼稻收购价格9月底普遍回落至1600元/吨附近。随后在国际稻米价格的带动下,早籼稻价格出现一轮快速上涨,一直涨到2008年收购季节的1900元/吨左右。
2、早籼稻价格受政策影响较大,但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价格独立性也较强
2004年以来,国家政策对稻谷价格的支持力度较大,呈现明显的政策托市效果。2005年,自7月28日正式启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收购预案之后,托市效果明显,早籼稻由未启动之前的62-65元/百斤迅速抬升至70元/百斤,拉动早籼稻市场价格上扬5-8元/百斤,基本回升到政策底价之上。政策收购控制大部分粮源,集中拍卖又调控了市场供给,稳定了销售价格。
2006年,最低收购价政策公布较早,由于政策明朗,农民心中有数,低价不卖,加上各类主体积极入市收购,竞争相对往年激烈,加上受灾减产等因素影响,导致早稻收购价格高开高走,同比提升3-6元/百斤。 2007年,南方新产早籼稻市场价格在国家政策底价保障、多元化收购主体积极入市、农民惜售、灾害频繁以及物价飞速上涨的支撑下,上市之初价格即高开高走,收购价由开秤之初的73-74元/百斤涨到77-78元/百斤,个别地方甚至达到了88元/百斤。到8月底各地收购价格相继达到最高点,多在85~88元/百斤之间,创出历史新高,致使最低收购价预案未能启动。因此,尽管政策价格成为市场行情的主导价格,但诸多因素的影响,推动市场行情提升,也导致政策价格相应提高,并且将影响后市市场行情走势。
2008年,受国家政策底价保障、多元化收购主体积极入市、农民惜售、灾害频繁导致产量下跌以及物价上涨、国际米价暴涨等因素的支撑,早籼稻收购价格继续高开高走,开秤价格普遍在1900元/吨左右,比2007年的1500元/吨高出约27%,一些销区则达到2100元/吨的历史高点。在收购期结束后以及消费的淡季,早籼稻价格则明显回落。
3、早籼稻价格季节性规律比较明显 由于农产品生产具有周期性特点,因而农产品市场也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一般来说,3、4月份早籼稻加工企业正在消耗库存,采购比较弱,早籼米消费也处于淡季,价格比较低迷;6月份左右,由于青黄不接,价格开始回升;7、8月份处于早籼稻销售旺季,但由于收购竞争激烈,往往价格相对较高,出现反季节行情;9、10月份中晚籼稻上市后,早籼稻价格开始逐步回落;在年底前后的消费旺季,早籼稻价格又开始新一轮上涨。由于每年供需具体情况不完全一样,偶尔也会因为供给严重下降而出现反季节行情。
⑺ 稻谷期货的稻谷期货——早籼稻
早籼稻指的是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大,角质粒较少。
早籼稻期货合约的主要内容与小麦期货较为接近:交易单位为10吨/手;报价单位为元(人民币)/吨;最小变动价位为1元/吨;每日价格波动限制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3%及《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易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5%;最高交易手续费为2元/手(含风险准备金);采取实物交割的方式于指定交割库进行交割。
⑻ 早籼稻期货受益股票有哪些
【答案】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国家提高稻谷的最低收购价,农户的收益会增加,有利于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扩大稻谷的种植规模,B正确;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影响,在市场中形成,A说法错误;C题目侧重于价格变动的影响,选项与题意不符;D不是经济学依据,与题意不符。考点: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⑼ 期货的早籼稻 价格怎么那么低今天收盘是2600多。就是说每吨的价格如此。每斤稻米才有1块6
比你算得还便宜,2600/2=1300,每斤1.3元。早籼稻口感很差,不受欢迎,价低是正常的。
⑽ 早籼稻期货的早籼稻期货标准化合约
交易品种 早籼稻 交易单位 10吨/手 报价单位 元(人民币)/吨 最小变动价位 1元/吨 每日价格波动限制 上一交易日结算价±3%及《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易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合约交割月份 1、3、5、7、9、11月 交易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北京时间 法定节假日除外)
上午 9:00-11:30 下午 1:30-3:00 最后交易日 合约交割月份的倒数第七个交易日 交割日期 合约交割月份的第一个交易日至倒数第五个交易日 交割品级 基准交割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稻谷》(GB1350-1999)三等及以上等级质量指标及《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割细则》规定的早籼稻。替代品及升贴水见《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割细则》。 交割地点 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 最低交易保证金 合约价值的5% 交割方式 实物交割 交易代码 ER 上市交易所 郑州商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