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动力煤期货价格的因素
『壹』 影响煤炭行业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及影响程度分析
煤炭行业本事是强周期性行业,与宏观层面的状况、煤炭行业的供需基本面等因素息息相关。
不过具体到煤炭行业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变动,煤价能否超预期,将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具体到煤炭价格,又可以根据上市公司不同的煤炭种类,诸如动力煤、炼焦煤、无烟煤等,上市公司在不同煤种价格上涨超预期的情况下,有更好的利润空间。
除了煤价,上市公司未来是否有资产注入,成长性是否比较快,也是值得关注的。河南、贵州、山西等地的煤炭企业并购重组,将是当时一些大型煤企股票上扬的机会。
比如贵州省内的唯一龙头企业--盘江股份;山西省内的西山煤电、潞安环能未来都有大股东资产注入的预期,也参与了山西省的小煤矿整合工作。
大概就是这些,具体的因素可以参考 券商的 行业分析报告。如有需要,可以给参考一些最新的年度分析报告
股市的涨跌实属正常,但是投资者对股价的上涨和下跌都表现出非常复杂的心态,上涨时认为上涨的不够,下跌时非常恐慌,认为跌得害怕,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股价波动呢?
一、价值分析影响股价的长期走势
产出和投入之比所形成的价值,即通过价值思维的分析,判断出的股价的产出与投入比,决定着股价的长期走势,
二、基本面分析影响股价的中期走势
基本面分析即宏观经济的分析,也就是经济形势的好坏,增长速度的高低、快慢,影响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的运行态势
技术分析是对于股价的长期上涨和下跌所形成的技术图表的调整,到了一些关键的技术位,就会出现获利回吐或技术反弹,这些都是短期走势,虽然这些是频繁发生,但不会影响中长期走势
『贰』 今年煤炭价格大涨的原因有哪些
据国家海关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煤炭进口量仅有67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635万吨,降幅为47.6%,与今年1月份相比,减少980万吨,降幅为59.2%。676万吨的进口量为2009年4月份以来月度进口最低水平。
从分煤种来看,今年2月份,无烟煤、炼焦煤、动力煤以及其他煤进口量分别为105万吨、199万吨、171万吨以及201万吨,与1月份相比分别减少132万吨、359万吨、197万吨以及291万吨,降幅分别为55.7%、64.3%、53.5%和59.1%。与煤炭进口大幅回落相比,2月份我国煤炭出口量则出现了明显回升。2月份煤炭出口量为17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4万吨,增长8.5%,与今年1月份相比,增加33万吨,增长23.1%。176万吨的进口量仅次于去年9月份的186万吨,位列去年2月份以来第二出口高位。出口、进口一升一降共同导致今年2月份煤炭净进口量降幅更大。据测算,2月份我国仅实现煤炭净进口500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649万吨,降幅达56.5%,与今年1月份相比,减少760万吨,降幅更是达到了60.3%。
2月份煤炭进口量大幅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有自然因素和节日因素的影响。2月份我国迎来春节假期,煤炭需求会出现一定的季节性下滑,这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致使煤炭进口出现下滑,此外,2月份只有28个工作日,如果按照30天算的话,2月份煤炭进口量肯定会在700万吨以上。即便如此,与1月份 1656万吨的煤炭进口量相比,降幅仍在50%以上,与2010年月均煤炭进口1385万吨相比,下降幅度之大可谓也一目了然。事实上,2月份煤炭进口量的下降早在笔者意料之中,笔者早在之前已经多次判断今年2-3月份煤炭进口量会下降。
认为煤炭进口会出现下降,一方面是基于对前期国内外煤价走势的对比分析,另一方面是基于对目前我国煤炭进口特点的把握。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国际煤价持续震荡上扬,进入今年以来仍然保持高位运行态势,而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以秦皇岛煤价为代表的国内煤价从去年12月开始则进入了小幅缓慢回调通道。也就是从去年12月份开始,国内外煤价价差不断缩小,今年年初开始甚至出现了国内外煤价倒挂的情况,并且价格倒挂态势日益严重,进口煤的价格优势逐步消失。分别来自环球煤炭平台和秦皇岛港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末,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格为105.77美元/吨(FOB,下同),折合人民币703元/吨,与当时秦皇岛港60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FOB,下同)相比,每吨基本相差157元/吨之多,可以说价格优势十分明显。随着12月份国内秦皇岛煤价开始小幅回调,而澳大利亚动力煤价格继续上行,两者价差快速缩小。据测算,到了12月底,二者价差已经缩小至每吨8元。今年1月第一周,澳大利亚煤价终于成功超过秦皇岛煤价,国内外煤价开始倒挂, 1月份二者到过最严重时,澳大利亚煤价曾经高出秦皇岛煤价每吨60元以上。由于今年以来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格为代表的国际煤价持续高位震荡,而国内秦皇岛动力煤价格持续表现疲软,因此,今年以来,国内外煤价始终处于倒挂态势。
通过前面分析可知,从去年12月份开始国内外煤价已经快速缩小,刚刚进入今年1月份之后,国内外煤价就出现了倒挂的情况。之所以1月份煤炭进口量仍然高达1656万吨,2月份煤炭进口量却急剧下降至676万吨,这与当前我国煤炭进口特点有着密切关系。由于我国煤炭资源保障能力较强,之前我国长期处于煤炭出口国地位,长期煤炭进口量都很小,我国企业和资本走出去的脚步也相对较慢,在国外的权益煤炭产量极少,仅有兖州煤业和中国神华等极少数的煤炭企业在国外有少量的权益资源。因此,受国内外价格变化影响较小的、长期相对固定的煤炭进口量相对较少。2009年以来煤炭进口量的大幅增长主要是受益于国际市场煤炭供求形势相对较为宽松,国际市场煤炭价格相对较低,进口煤有着一定的价格优势,参与和从事煤炭进口的多是国内东南沿海地区的中小用煤企业和中小贸易商,签订的也都是期限较短的准现货合同。这种情况下煤炭进口极易受国内外煤炭价格变化的影响,由于进口合同期限较短,煤价上涨会导致短期进口合同数量大幅下降,因此一般在国内外煤价出现明显变化一个月之后,煤炭进口量会有所反应。煤炭进口量这种规律性的变化之前笔者已经多次提到过,并进行过一定的实证分析。
虽然,2-3月份煤炭进口量的下降早在预料之中,但是,是实话,下降幅度如此之大还是有点超出了笔者的预料。
随着中国成为煤炭净进口国,中国进口对国际煤价的影响不断扩大,中国进口增加会带动国际煤价走高,相反,中国煤炭进口下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国际煤价走低。2月份以来,虽然经历了一定的震荡调整,但是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回落势头,目前,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格仍然在130美元/吨左右,处于近两年多以来较高水平。所以,笔者并没有想到2月份煤炭进口环比降幅会达到50%以上。
2月份,我国煤炭进口量出现了巨大降幅,但是,国际煤价却仍然在高位运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去年年末今年年初澳大利亚遭遇罕见洪涝灾害导致煤炭出口受阻有一定关系,同时也与国际油价持续上扬、国际市场流动性过剩、美元长期贬值趋势持续存在等因素有关。
虽然日本地震短期内降低了煤炭消耗,但是福岛核电机组爆炸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增加火电出力时间,增加电煤需求,地震对国际煤炭市场的利空影响可能仅限于极短时期内。由于未来一段时期内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可能会促使国际油价继续震荡上扬、国际市场流动性依然较为充裕,因此,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国际煤价仍然可能会高位运行。
假如未来几个月国内煤价仍旧保持平稳的话,国内外煤价倒挂态势可能会继续持续下去,未来几个月煤炭进口量或许会持续处于目前相对较低水平。在当前处于春季相对用煤淡季之时,煤炭进口量低位运行对国内煤炭市场的影响可能还相对较小,当进入5月份逐步迎来夏季用煤高峰之时,煤炭进口量如果仍继续低位运行,给国内煤炭市场带来的影响势必会加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国内煤价走高。
为了防止未来几个月煤炭进口持续低位运行导致夏季用煤高峰期间出现供求偏紧,从而加大国内煤价上行压力,有关部门应该尽早从保障供给、疏通运输、合理控制需求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叁』 国际煤炭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
煤炭价格双轨制长期存在的影响
2003年以前,全国煤炭订货会是煤炭交易的主要方式,国家来一直以行政手段来干预煤炭价格,在计划经济时期,它为煤炭生产调节和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作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健全与完善,沿袭多年的煤炭订货会改为煤炭产运需衔接会,鼓励煤炭供需双方自主衔接,依法签订合同,但是政府还是要通过发布衔接原则和框架方案,指导产运需衔接,实际上煤炭交易价格并没有真正完全实现市场化,仍然存在价格“双轨制”,重点合同和非重点合同煤炭价格仍然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阻碍了煤炭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也引发了煤炭价格的上涨。
在煤电矛盾突出的时候,有关部门便会出台电煤限价措施,以减轻电力成本上涨带来的发电企业亏损,而煤炭企业对煤价预期要高于国家限定的价格,不愿与电厂签订长期合同,限价措施出台后,普遍出现以次充好、不签合同现金交易等现象来规避限价。因为重点合同煤价格低且不能参与市场化,造成了非重点合同煤炭价格的一路走高。限价不仅不能达到控制电煤成本的目的,反而加剧了供需矛盾,也使得价格无法准确反映供求关系。另外因为重点合同和非重点合同煤炭价格存在较大差异,也为权力寻租留下了空间,引发了一系列腐败问题。
2.2 政府调控手段不当的影响
2013年煤炭价格完全实现市场化,根据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2013年上半年我国工业能量在消耗总量方面一直都是处于上升的状态,和去年这个时候相比,其消耗的总量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增长,单位产值的耗能量也一直居高不下。但是从煤炭行业来看,相关用户对煤炭需求量却在不断减少,煤炭价格一路下行,煤炭销售陷入了瓶颈时期,很多煤炭商家纷纷采用降价促销的手段与同行竞争,导致煤炭的价格一直处于盲目下跌的状态。通过相关信息的分析可得,造成这一奇怪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过去煤炭价格的无序疯狂上涨,导致了煤炭投资蜂拥而至,无论地方政府还是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纷纷斥巨资进入煤炭行业,使得煤炭产能在短期内急速上升,并且在这个时候,国际市场上形成的过剩煤炭资源又以低廉的价格不断转销至中国市场,这就使造成我国煤炭出现了过剩的情况,而价格是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的,当煤炭产品供过于求时,这种情况就只能导致煤炭价格的盲目下跌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不正常的情况,还是归结于过去煤炭行业的投资热潮,受利益驱动,很多企业包括部分电力企业纷纷进入煤炭行业,相关部门没有预见到这种盲目一窝蜂投资所带来的后果,造成了现在煤炭产能严重过剩,引发了煤炭价格大幅下跌。
2.3 物流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经济不发达的晋、蒙、陕、新、宁等省区,它们的煤炭资源总量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80%以上;而我国经济最发达,需要能源最多的东南沿海和京、津、冀等省区煤炭资源量却仅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10%不到。如此不均衡的生产及消费地区分布,决定了我国“西煤东运”、“铁路、公路、海运以及内河等多种方式混合运输”的总体物流格局,从而决定了煤炭物流在煤炭行业长足发展过程的重要战略地位。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西煤东运的主要方式是铁路运输,铁路运输经济、快捷、安全且受天气干扰小,但是受制于铁路运力不足的影响,普通用户根本无法获得足够的运力,而且铁路运费以外还存在各种名目的收费。每年到大秦铁路集中检修期间,煤炭价格就会上升,在能源短缺、迎峰度夏等关键时期,铁路车皮就更加紧张,中间环节的运作费用也会大幅增加,更加助推了煤炭价格的上涨。
由于我国煤炭物流运输距离长,物流环节复杂以及各种名目的收费繁多等原因,造成煤炭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煤炭物流成本已经占到消费价格的40%以上。铁路运输的煤炭主产区晋、蒙、陕的煤炭到达秦皇岛港的转运成本已经达到200元/吨,加海运费到达广州港的煤炭价格比飘洋过海的进口煤价格还要高70元/吨,可见我国煤炭物流成本之高,极大地影响了煤炭价格。
2.4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的影响
2011年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制定了环渤海价格指数并定期发布,神华、中煤等大型煤炭企业纷纷将动力煤市场销售价格与环渤海动力煤价格实行联动。2013年煤炭价格市场化以后,多家煤炭企业纷纷将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作为定价的依据。但通过长时间的研究,笔者发现以环渤海价格指数作为定价的依据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价格指数在数据收集时间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如环渤海动力煤数据采集的时间基准是上周二到本周二,发布日期是本周三,这就说明本期采集的数据信息含有本期发布之前两期的市场信息,数据采集时间跨度太大,会引起数据的滞后,尤其在遇到周三是节假日的情况下会相应顺延一周发布,这就使得数据滞后更严重。通过对环渤海煤炭交易数据分析可得,价格指数滞后于煤炭实际的离岸价格,并且滞后的时间也比较长,一般为两个星期左右,在煤炭价格上升的阶段,其价格指数也比煤炭实际的离岸价格要低,而当煤炭的价格处于下降的阶段时,煤炭价格的指数又比煤炭实际离岸的价格高。
其次,价格指数的信息来源于市场实际成交价格和企业报价,如果企业单纯以指数价格作为定价依据,如果指数下降,企业定价下降,将促使指数进一步下降,反之亦然,这将使企业定价和指数价格形成循环往复,指数价格对于实际成交价格起到了助涨或者助跌的作用。
最后,在环渤海的动力煤价格指数样本上,代表性规格品在分类标准的设置方面过于单一,仅仅是把热值作为样本的分类标准。但实际上,煤炭除了热值方面不同之外,其硫份或者是灰份的不同对煤炭的质量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在实际的煤炭交易过程中,在价格的形成方面却忽视了这部分因素所造成的煤炭在成交时所形成的价格差异,对市场价格会形成误导,造成价格波动。
『肆』 期货基础知识:影响动力煤期货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供求关系、经济周期、政府政策、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季节性因素、心理因素、金融货币变动因素
『伍』 动力煤期货为啥老跌
现在的宏观经济下,这些产能过剩的行业下跌是大势,目前还没有走好的条件。
『陆』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动力煤期货大跌
是你自己看错想当然的原因
动力煤最近一直在涨
不知道就大跌了
现在动力煤是最高点
一手动力煤交易费4块,日内很合适
『柒』 哪几个最主要因素会影响动力煤的价格
首先是产地煤的供应
其次是产地到港口或者电厂的汽车和火车的运费,以及运载能力
再次就是电厂的每日消耗和库存
『捌』 为什么动力煤期货在不断上涨,而煤炭股票不涨
首先股票和期货的上涨动力不同,股票受大势的驱动以及公司层面的经营影响也很大。不单是成品价格上涨就能决定股票价格的上涨,而期货不同的是,他参考的唯一价格就是现货。另外期货合约受时间限制,炒作会在一定的时间内,所以现货价格上涨了期货肯定要跟着上涨不会拖太长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