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大豆期货价格
① 2005年11月黄豆价格
黑龙江海论市伦河镇护抡村黄豆1.20元/斤
② 什么是大豆期货
跨市场套利,几乎就不可能是个人可以实现的,这中间的影响因素太多,你完全没办法一一分析到位.
③ 大豆期货的价格因素
1、 国际、国内大豆供需情况
2、大豆季节性供应: 大豆季节性供应:北方春大豆十月份收获,但由于刚收割的大豆含水份较高,运往南方销区易变质,不易储存,需要晒晾后才可外运,故大宗外运要比农民上市迟一个月左右。同时,粮食部门或其它粮食经营单位根据当年产量丰歉及价格变动趋势会有囤积或急售现象,给贸易市场价格带来难以预测的变化。但基本规律是,供应充足或产量较多的年份,11-1月市场大豆较多,以后月份相对较少;供应短缺或生产量相对减少时,11-1月份市场大豆相对较少,以后月份供应相对均匀,这是囤积的作用引起的。
大豆季节性需求:大豆一年四季都有消费,而且消费量较大,近几年消费需求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需求的季节性已越来越不明显。一般在7-9月大豆的需求量相对较大 大豆价格季节性变化:11月由于新豆开始上市,价格不断下降,到1月份由于新豆继续上市,价格下降到最低,此后价格开始逐渐回升,正常年份每月以3%左右的速度上升;若减产年份,9-11月份大豆价格上升较多。所以大豆贸易最关键的月份是当年9月至次年1月份,交易量大,价格变化也大,若不了解大豆的产需情况,风险也最大,同时,这几个月份对全年大豆价格起着主导作用,标志着价格变动趋势。
3、 大豆相关产品
4、 国家政策和地方性法规。各种政策和法规可区分为主产国政策、主要消费国政策、国内政策和国内主产区政策。
④ 期货中大豆玉米等它们的单位价格是怎样定的,是一吨多少钱吗,最少买多少呢,
期货中的品种上市的时候是根据实际价格,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定的价格,上市以后价格时刻在变化,是根据买卖交易时,买卖双方的力量强弱在涨跌。期货中是按1吨来算价格的,但是在交易时,大豆玉米按“批”为单位,1批=10吨最少买卖1批
⑤ 期货价格的基本信息
期货市场的公开竞价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脑自动撮合成交方式,另一种是公开喊价方式。在中国的期货交易所中,全部采用电脑自动撮合成交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期货价格的形成必须遵循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所谓价格优先原则,是指交易指令在进入交易所主机后,最优价格最先成交,即最高的买价与最低的卖价报单首先成交。时间优先原则,是指在价格一致的情况下,先进入交易系统的交易指令先成交。交易所主机按上面两个原则对进入主机的指令进行自动配对,找出买卖双方都可接受的价格,最后达成交易,反馈给成交的会员。期货价格中有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结算价等概念。在中国交易所中,开盘价是指交易开始后的第一个成交价;收盘价是指交易收市时的最后一个成交价;最高价和最低价分别指当日交易中最高的成交价和最低的成交价;结算价是指全日交易加权平均价。 首先,需要了解美国农业部的组成以及主要职能。美国农业部由各类国家股份公司,如农产品信贷公司、联邦机构和其他机构组成,是直接负责农产品出口促销的政府机构,它集农业生产、农业生态、生活管理,以及农产品的国内外贸易于一身,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实行一体化管理。其中,最直接和利益相关的就是负责农产品出口促销,一言以蔽之,负责销售美国国内农产品。如果确认了这一点,就可以毫无疑问地得出,美国农业部发布数据的初衷至少需要达到顺利以及高价销售国内农产品的目的。
其次,从大豆这个品种来分析美国农业部是如何达到其目的的。美国大豆一般在4月底种植,9月份开始收割上市,新年度大豆可能在8月份上市前就开始签订出口销售合同,而销售价格往往是通过CBOT期货市场来确定。所以美国农业部8月份公布的供需数据就异常关键。根据历年情况,我们发现美国农业部8月数据往往是利多期货价格的。由于8月份是大豆生长的关键期——灌浆期,这时候天气对大豆的生长异常关键,可以炒作的题材很多,比如亚洲锈病孢子、干旱、后期霜冻等。所以美国农业部在8月份调低单产和产量的做法是冠冕堂皇的,从而调低对新年度期末结转库存的预测,间接拉动价格,为美国大豆高价出口打下伏笔。
对价格有决定性影响作用的是期末结转库存数据,发现,在7年中,除了2004年,其他6年期末库存预测数据8月份预测都较7月份减少。其中2002年减少幅度最大,从627万吨减少到421万吨。
而期末库存的减少主要就是通过变动产量来达到。分析8个年度美国农业部8月报告对产量的调节,我们发现,除了2007/2008年没有变动和2003/2004年缺乏数据以外,其他6个年度8月份都调低了预测,而在9、10月份往往再进行上调。比如在2002年,产量预测减少幅度达到8%,从7784万吨减少到7153万吨。另外,产量变动,在8月份一般主要针对单产变动,对面积的变动相对较少,比如在2008/2009年度单产小幅下降0.9%,在2006/2007年,单产从40.7蒲式耳/英亩减少到39.6蒲式耳/英亩,减少幅度达到2.7%。
在美国农业部如此调整预测数据后,期货市场确实应“声”变化,CBOT大豆市场往往在8月份不是迎来反弹就是延续上涨。比如在2008年,CBOT大豆期货在7月份迎来了历史性的高点后下跌,而美国农业部8月12日公布的月度报告则使行情止跌反弹,8月报告配合后期天气的炒作使CBOT大豆11月合约价格从116美分上涨到1374美分,反弹幅度达到17%。
作为期货市场参与者,我们在了解美国农业部的意图和公布报告的规律后,才可以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地调整我们的投资策略。 经济学中有个基本定律称为“一价定律”。意思是说两份相同的资产在两个市场中报价必然相同,否则一个市场参与者可以进行所谓无风险套利,即在一个市场中低价买进,同时在另一个市场中高价卖出。最终原来定价低的市场中因对该资产需求增加而使其价格上涨,而原来定价高的市场中该资产价格会下跌直至最后两个报价相等。因此供求力量会产生一个公平而有竞争力的价格以使套利者无从获得无风险利润。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远期和期货价格的持仓成本定价模型。该模型有以下假设:
期货和远期合约是相同的;
对应的资产是可分的,也就是说股票可以是零股或分数;
现金股息是确定的;
借入和贷出的资金利率是相同的而且是已知的;
卖空现货没有限制,而且马上可以得到对应货款;
没有税收和交易成本;
现货价格已知;
对应现货资产有足够的流动性。
这个定价模型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期货合约是一个以后对应现货资产交易的临时替代物。期货合约不是真实的资产而是买卖双方之间的协议,双方同意在以后的某个时间进行现货交易,因此该协议开始的时候没有资金的易手。期货合约的卖方要以后才能交付对应现货得到现金,因此必须得到补偿来弥补因持有对应现货而放弃的马上到手资金所带来的收益。相反,期货合约的买方要以后才付出现金交收现货,必须支付使用资金头寸推迟现货支付的费用,因此期货价格必然要高于现货价格以反映这些融资或持仓成本(这个融资成本一般用这段时间的无风险利率表示)。
期货价格=现货价格+融资成本
如果对应资产是一个支付现金股息的股票组合,那么购买期货合约的一方因没有马上持有这个股票组合而没有收到股息。相反,合约卖方因持有对应股票组合收到了股息,因而减少了其持仓成本。因此期货价格要向下调整相当于股息的幅度。结果期货价格是净持仓成本即融资成本减去对应资产收益的函数。即有:
期货价格=现货价格+融资成本-股息收益
一般地,当融资成本和股息收益用连续复利表示时,指数期货定价公式为:
F=Se^(r-q)(T-t)
其中:
F=期货合约在时间t时的价值;
S=期货合约标的资产在时间t时的价值;
r=对时刻T到期的一项投资,时刻t是以连续复利计算的无风险利率(%);
q=股息收益率,以连续复利计(%);
T=期货合约到期时间(年)
t=时间(年)
考虑一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3个月期货合约。假设用来计算指数的股票股息收益率换算为连续复利每年3%,标普500指数现值为400,连续复利的无风险利率为每年8%。这里r=0.08,S=400,T-t=0.25,q=0.03,期货价格F为:
F=400e^(0.05)(0.25)=405
我们将这个均衡期货价格叫理论期货价格,实际中由于模型假设的条件不能完全满足,因此可能偏离理论价格。但如果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那么实证分析已经证明实际的期货价格和理论期货价格没有显著差异。
⑥ 我有点不懂11月厂子卖出的2030元/吨的大豆合约怎么来的感觉进入牛角尖了,求点拨
其实就是多头套期保值。11月份需要100吨大豆,9月份为了防止价格上涨,买进11月份大豆期货,然后11月份把那个期货卖掉。
这样:现货市场:每吨亏损 40元
期货市场,每吨盈利 40元
最后其实,就是用2010元/吨的价格在11月份买了100吨大豆。
⑦ 大豆期货最接近现货市场价的应该看哪一栏数据
一般看近月的就可以了,现在是2月,就看1003的,农产品期货包括大豆国内只有单数的合约也就是只有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的报价,看临近的这月份就可以了
⑧ 什么季节是大豆期货的低谷主要什么因素影响
如何分析农产品期货的季节性行情
农产品的共性就是具有固定的一年一度的播种、生长和收获季节性周期,也恰恰是农产品这种特有的季节性供求关系变化使得其价格波动在每年的一些特定时期内同向运动的趋势性十分明显。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这种季节性特征把农产品走势大体分为:播种生长阶段、收获季节、销售淡季和销售旺季等几个不同阶段。又因为期货价格是现货价格的指引,它们的基本面影响因素是一致的,走势基本是联动的,因此,下面我们以几个品种为例,从季节性影响因素这个角度分别对其期货价格走势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拿大豆品种来说,根据自然规律从每年的4月开始,北半球的大豆主产国开始播种,当年9月份开始收割。从10月份开始,南半球的大豆主产国又开始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从这一种植生长周期可以总结出,每年的7、8月份属于全球大豆的供应淡季,大豆青黄不接,消费需求旺盛,因此价格多是高企;而每年的11月份左右是全球大豆的供应旺季,现货供应充足,价格多处年内低谷,这一规律从上图CBOT大豆行情长期走势中不难得到验证。
仔细观察以上CBOT和DCE大豆近年来季节性走势图,首先我们可发现,国内外大豆价格的相关性很强,纠其原因主要是:2000年以来人们膳食结构的调整使得我国大豆需求激增,国产大豆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消费。加之进口大豆出油率高,使得进口大豆数量出现大幅增长,导致国内外大豆价格走势联动性增强;其次,我们还可以发现:2000年至今,每年因季节性而形成的的阶段性高点多出现在5月-8月,主要是因为每年3-5月是销售旺季,而7、8月份又是供应淡季,这样高点出现在这期间就不足为奇;9-11月份进入大豆收获季节,受供应压力影响价格多处年内低点,产量确定后,随着消费的增加,库存的减少,价格有开始抬头趋涨。不过,每年二月份多是过节时期,市场交投清淡,谷物价格通常盘跌。这些规律都很好验证了大豆价格的季节性波动趋势。目前正处于8月份,正是供应淡季,又由于目前国内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严重干旱,国内大豆减产基本定局,而美国大豆产区近期天气也是十分炎热干燥,大豆天气行情再度显现,在大豆收获季节来临前,有望走出一波上涨行情。因此依据这一特点可以估计在9--11月份供应压力前大豆可能会形成一个短期高点。
接着再看玉米品种,玉米与大豆的生长周期相差无几,从上图可发现玉米最明显的特征是仲夏到收获期间价格多是走跌。由于新年度玉米产量不确定性的影响,7月份的价格往往达到年内最高价格。即使在7月份中期之前价格开始跌落的年份,如果收获前景可观,价格仍可持续走低。每年10月正值收获季节,由于大量玉米集中上市,市场供应压力最大,价格往往会跌到一年中的最低水平。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持续不断的消费,玉米库存量也越来越少,而价格也随着变化。农业部前期发布的《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5 年)》(以下称《规划》),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要按照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积极发展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和气化燃料,适度发展能源作物的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确定发展重点和产业布局。这对前期国内利用玉米发展燃料乙醇的炒做泼了一盆冷水,玉米期价也因此 从1700元/吨上方连续回落至1500元/吨以下。由于过渡打压后,近期的东北农作物用地发生干旱灾害,导致玉米期价产生了"反季节"的上涨行情,但于8月10日将有"吉林省2007年轮换地方储备粮竞价销售交易会",届时将销售轮出省级储备玉米10万吨,这对于玉米期价将是一个压力。在供应季节来临前玉米产生大幅度反弹的行情较小,上涨空间有限。
最后转到国内外小麦品种上,以北半球冬小麦为例,其播种时间为10月上旬(寒露后)至下旬,收获期在5月下旬至6月初。小麦有两个明显的季节倾向:其中之一就是冬末到收获季节来临之前的春季这一时期惯于下跌。多数年景,小麦价格在1、2月份因资金回拢影响都会经历季节性疲弱期。又因每年冬麦上市后的7月份一般为小麦的供应旺季,价格多处年内最低点;另一个趋势就是从收获季节的低点到秋季或者冬初小麦消费逐渐进入旺季,价格倾向于上涨,春节左右因消费带动价格到达年内高点。在今年的六、七月份新麦集中上市压力下,强麦期价产生了一个季节性低点,随后变于七月底产生了强劲的上涨。
综观以上三个品种的季节性因素对价格变化的长期影响作用,尽管活跃的期货交易可以削弱较明显的价格运动趋势,但特定时节的价格同向波动趋势仍然十分明显。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农产品的价格趋势主要是受供给和需求两个基本面因素影响。而农产品的生长周期又是有季节性的,这样每年从作物播种到收获前夕,由于旧年度作物的库存量与新年度作物的产量存在不确定性,作为具有预测效应的期货交易往往容易随着市场对天气、病虫害等因素的炒作而大幅波动;其后随着收获季节到来农产品每个品种的新年度产量情况逐渐明了,必然市场就开始面临季节性的供应压力,若是丰产年头供应压力则最重,价格也最弱。若是减产年头则价格很容易走出反季节性上涨行情;新粮上市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期货价格对需求、库存等因素的反应越来越敏感,其趋势性也越来越明显,尤其进入消费旺季,市场的供需矛盾不断得到深化,此时市场人气越来越旺,持仓量迅速增加,期货价格往往最强,当然其中也不乏对新概念题材的炒作。因此,季节性因素是我们在制定农产品操作计划时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分析上述几个品种价格的季节性走势是建立在对各品种长期数据统计的基础之上的,尽管其整体体现出了农产品由供求主导的季节规律性,但其中不时也存在偶然现象。例如2003年大豆收获季节的反季节上涨,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大量进口美豆,而恰恰美豆又大幅减产,一时间美国大豆库存消费比创20几年来历史新低,处于那种供求严重失衡状态,市场充满了对未来供不应求的预期,季节性收获压力完全被抹煞,导致价格在收获季节一路狂飙。此外,一些国家的政治、经济等突发因素,还有一些新概念题材的影响也容易导致价格的反季节性走势。这就提醒我们,在分析相关农产品走势时,也不能只简单地依据其季节性走势来操作,其他阶段性的因素也需要时时加以关注并能做出客观评估。
总之,在世界范围大的供求基本平衡的前提下,农产品的季节性特征表现突出,当大的供求面严重失衡时,季节性特征往往容易被淹没,价格很容易走出反季节性行情。季节性特征是农产品的固有属性,进行季节性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价格短期内的发展趋势,但要把握其长期走势还必须同时兼顾其它大供求面的影响因素。
⑨ 黑龙江现在大豆价格及今后走势
国际基本面消息:10月27日信息 美国农业部公布每周作物生长报告中显示,截至10月25日当周,大豆生长优良率为65%、收割率为44%。 美国农业部公布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4,377.8万蒲式耳。 农业咨询机构Celeres称,截至10月23日,巴西大豆播种完成20%;五年同期平均播种进程为12%。 10月26日,阿根廷大豆现货价格下跌,其中,罗萨里奥港大豆价格下跌20比索至每吨960比索。 10月26日,印度大豆期货市场价格上涨,其中,11月大豆合约上涨2%,成交在每100公斤2193卢比。 巴西Safras预计该国2009年大豆播种面积为2,280万公顷;2008年大豆种植面积为2,170万公顷。 10月27日,河南部分地区大豆市场价格上涨,其中,永城地区毛粮收购价上涨0.05元/斤左右至1.85元/斤左右。 10月27日,黑龙江地区大豆市场价格稳中有涨,其中,友谊油厂大豆收购价上调20元/吨至3,600元/吨。 10月27日,黑龙江北部地区大豆市场价格平稳, 其中,五大连池地区大豆村屯收购价格为3.44元/公斤。黑龙江绥化部分地区大豆市场价格持平,其中,北林地区商品豆收购价3.62元/公斤-3.66元/公斤。黑龙江青冈地区大豆市场价格平稳,大豆收购价格3.60元/公斤。黑龙江东南部地区大豆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其中,密山地区大豆收购价格为3.65元/公斤。黑龙江东北部地区大豆市场价格基本平稳,其中,伊春地区大豆村屯收购价格为3.50元/公斤。 10月27日,国内部分港口进口大豆分销价格稳中有涨,其中,天津港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格3,900元/吨。 省内行情:10月16日信息 绥化大豆收购价格行情 青冈地区粮点商品豆收购价1.84-1.86元,过4.0筛子,较周初1.83元上调2分左右,贸易商出货情况良好,但收购不理想,主要是农民受国储继续收购影响,价格预期增高,因此普遍惜售。 绥化张唯地区粮点商品豆收购价1.83元,过4.0筛子,价格相对平稳,粮点收购量不大,主要是农民受减产预期影响,多数观望,惜售心理加重。 鹤岗大豆收购价格行情 宝泉岭地区新豆已批量下市,整体收割进度在70%左右,粮点商品豆收购价1.72元,过2.0筛子,价格较周初小副上涨2分左右,日收购50吨,粮点多数在观望,仅有一家在收购。另据贸易商反映,今年新豆质量较好,豆瓣少,虽然前期受灾严重,但后期长势良好,不过产量可能要明显减少,当地九三油厂尚未收购。 哈尔滨大豆收购价格行情 依兰县地区:村屯毛粮收购价1.71-1.72元/斤,粮点毛粮收购价1.75-1.76元/斤,商品豆2.0清选收购价1.79元/斤,基本与前期持平。据悉,当地大豆收割进度接近尾声,但今年大豆质量一般。 巴彦县地区:粮点过4.0商品豆收购价1.8元/斤,最高能够达到1.82元/斤,水分要求14.5以内,较前期有所下滑,村屯毛粮视水分不同收购价1.7-1.75不等。据悉,由于农户对当前价格不认可,粮点日收购量有限。 鸡西大豆收购价格行情 鸡西地区:粮点毛粮收购价1.75元/斤左右,村屯毛粮收购价1.72元/斤。据悉,当地大豆收割进度较慢,大豆上市量较少。 牡丹江大豆收购价格行情 宁安地区粮点商品毛粮收购价1.80元,村屯价1.78元,清选1.86,价格相对偏高,当地减产比例较大,预期在30%以上,农民惜售严重,贸易商普遍观望,放缓收购进度。 国内行情:10月27日信息 报价单位 产地 价格 ( 元 / 吨 ) 哈尔滨 国产 3660 油厂价 沈阳市 国产 3700 油厂价 石家庄 国产 3720 油厂价 扎兰屯市 进口 3580 进厂价 秦皇岛 进口 3960 进厂价 济南市 国产 3840 成交价 东莞市 进口 3880 成交价 成都市 国产 3920 成交价 西安市 国产 3920 成交价 分析省内大豆市场的现状,导致大豆价格回暖的主要原因有: 一、省内油厂大豆库存不足,且油厂为了充实豆油库存不得不大量收购大豆。由于节后省内油厂豆油库存偏低,且部分企业三级豆油已经断货,与此同时省内一级豆油价格有小幅上调,因此豆油压榨企业纷纷加快生产进度。虽然节后豆油市场购销清淡,但很多油厂认为后期的豆油价格将会继续走强。在油厂大面积复工的带动下,以及较高的生产积极性的影响下,大豆的需求自然与日俱增。 二、国储收购政策为大豆价格反弹提供支撑。据了解,现在第三批大豆收储尚未大规模开展,因此农户对于粮库的期待比较高。受国储库即将大量收购大豆的影响,油厂收购大豆将会面临困难。此举在一定程度上逼迫油厂调高大豆收购价格。但由于国储年后还未大量收购大豆,因此各地大豆价格继续维持稳定,很多豆农对后期大豆价格看涨的信心较大。 三、国内外干旱天气为产区大豆价格反弹提供信心,而进口大豆价格缩小与国产大豆价差成为推动国内大豆消费的关键。近期国内外干旱比较严重,尤其南美地区,持续干燥天气造成粮食作物产量下调,因此给国内大豆价格带来利好,增强了竞争力。受天气干旱的影响,进口大豆到港价格不断上升,目前到我国港口价格为 3500元/吨~3700元/吨之间,与国储大豆收购价格差不断缩小。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产区部分大豆正在暗中集中到一部分大户手中,因此后期油厂收购的进度和力度仍要受到国家政策和美盘走势的影响。与此同时,国际原油价格、美豆库存和南美天气条件的变动都继续影响国内产区的供求关系,但有权威机构发表预测说2月份大豆市场仍然利多。在产区豆农心中,第三次大豆收储进展成为农户是否出手大豆的关键。 在美盘大豆强势上攻和我国第四批大豆收储政策的联合发力下,黑龙江产区大豆价格不断上扬,市场需求也不断放大。据黑龙江大豆协会统计,截止5月26日省内大豆行情稳中有升,油厂和贸易商收购积极,油厂报价上调2-5分/斤,涨至1.74元/斤-1.80元/斤。农户手中余粮所剩不多,短期内大豆价格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现货需求积极 粮源有限 受国内油粕行情好转的影响,产区油厂的开工积极性有了显著提高。产区油厂因担心后期无豆可榨因此提价收购。其中26日龙江福开机报价3540元 /吨,阳霖3480元/吨,佳木斯吉庆开机3500元/吨,以及九三在鹤岗地区优质豆收购价为3520元/吨、油豆收购3360元/吨。与此同时,销区食品企业的积极入市收购也为产区大豆市场涨价提供条件。据了解目前产区形成国储、油厂、食品企业 “三足鼎立”的市场状态,三方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展开激烈的竞争,其中油厂的大豆收购价格从4月底均价1.65元/斤上涨到如今的1.75元-1.80元 /斤,豆油价格的大幅攀升为油厂的压榨利润提供保证。 按照黑龙江第四批大豆收储100万吨的指标,黑龙江大豆余粮将基本售罄。但由于受油脂压榨利润大幅回升的影响,油厂积极的入市收购行为增加了黑龙江大豆市场活跃度。其中油厂和国储库的市场粮源之争使得油厂不断提高大豆收购价格,而农户的惜售心理也给各收购主体增加收购难度。据笔者调查了解,佳木斯、鹤岗、密山、宝清等地农户普遍反映大豆余粮均不多,且余粮分布零散,没有出售大豆的农户还是在观望市场变化,期望价格继续走强。而也有农户表示现在对于高质量大豆的需求较强,要想卖上好价还是得提高大豆质量。 产量因素助推豆价上涨 近日阿根廷农业联盟称,受严重干旱影响该国2008/09年度大豆产量预计减少至3050万吨,这远低于其之前预估的5000万吨。与此同时,市场预期美国大豆的剩余量将不足1亿蒲(折合272万吨),使豆类获得支撑。国际大豆可供应量的减少,使得国际大豆价格呈现涨势,并向我国国储大豆收购价靠拢,进而有利于我国国产大豆的市场销售。 国内方面,产区严重的干旱问题成为大豆涨价的又一推动力。今年,省内大豆播种面积减少近20%左右,大豆产量降低成必然。而现阶段省内持续的干旱已经影响了大豆的出苗情况,为后期大豆市场供应量减少埋下伏笔。结合国内外大豆产量的降低,而又要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大豆需求,大豆后市价格看涨成为部分贸易商普遍的共识。因此,贸易商和加工企业加大补库力度来应对后期可能出现的粮源紧张。 进口豆价格上扬 国产豆需求增加 截止26日,国内部分港口进口大豆分销报价稳中有涨,均价在3600元/吨-3650元/吨。市场可供分销数量依然不多,据悉目前仅有小型粮商手中有少量货源。而有关专家表示,现在进口大豆成本上升得非常快,已经高于国储收购价了。目前进口大豆的到厂价格已经达到4000元/吨,而国产大豆则大概是3800元/吨左右,进口大豆已经无利可图。此外,由于下游需求不旺,贸易商的出货情况并不好。进口大豆价格上升,为国储大豆顺价销售提供支撑,后期国产大豆也将会重新被市场所认可。 来自市场的消息称,中国计划从下个月开始减少从美国进口大豆的数量,转而增加从巴西进口大豆的数量。与此同时,我国进口大豆数量也将逐渐减少,一方面是6、7、8月是饲料消费淡季;另一方面是国储大豆的抛售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并且进口豆与国产豆差价缩小,国产大豆市场需求趋于正常。 据中期期货分析师表示,大豆盘面从 5 月 4 日至 5 月 20 日之后形成旗形标志,这是典型的看涨形态,从技术的角度,我们认为大连大豆主力合约仍有上涨的空间,但是毕竟因为上扬的空间有限,同时美盘有可能随时就面临挑头下挫. 国内产区大豆现货市场在美豆持续反弹及政府收储减少流通货源的影响下,产区油厂增加备货量,贸易商入市热情提高,内外价差回归理性吸引外省采购量增加,产区大豆现货价格稳步上扬。 8月10日,黑龙江东北部地区大豆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其中,宝清地区大豆村屯收购价格为3.34-3.36元/公斤。 综合媒体8月10日消息,8月10日,黑龙江东北部地区大豆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其中,鹤岗地区毛粮收购价格3.45元/公斤,农民惜售心理浓厚,成交清淡,收购主体以观望为主。 伊春地区大豆收购市场稳定,村屯收购价格为3.40元/公斤。 双鸭山地区大豆收购价格平稳,其中宝清地区大豆村屯收购价格为3.34-3.36元/公斤,油豆收购价格为3.40元/公斤;饶河地区商品豆收购价格3.40-3.42元/公斤。 黑龙江东北部地区大豆市场价格基本平稳,其中,伊春地区大豆村屯收购价格为3.50元/公斤。 综合媒体10月14日消息,10月14日,黑龙江东北部地区大豆市场价格基本平稳,鹤岗地区毛粮收购价格3.45元/公斤,农民惜售心理浓厚,成交清淡,收购主体以观望为主。 伊春地区大豆收购市场平稳,村屯收购价格为3.50元/公斤。 双鸭山地区大豆收购价格走高,其中宝清地区大豆收购价格为3.40-3.44元/公斤,为村屯收购价格,当地部分农户对大豆销售有观望心态,多数地区尚未出现贸易商收购行为。 今后走势很难确定,如果真的摸的准的话,那买期货要比买实际大豆要盈利的多。所以,日后的走势,也只能持观望态度。
⑩ 大豆期货会像股票一样停牌吗复盘后有涨跌幅限制吗
你理解错了!期货是合约到期以后就按合约期限终止了!五月中旬应该是合约到期了!而十一月下旬开盘时应该是新合约上市,而不是你所说的复盘!五月的合约只会成为历史合约!价位当然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