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期货市场如何掌握定价权
❶ 具体说一下国家如何通过期货市场争夺定价权
一般来说,一个期货市场的价格经常被业界作为定价依据,就可以认为有定价权了.
定价权的争夺也应该从两个大方面考虑:
1、市场的成交量.成交量越大越容易实现实体企业需要的价格发现和套报功能;
2、实体产业和市场的配合,在贸易中采取以期货价格为基础的定价模式,比如基差定价
❷ 我国期货市场上对哪些品种有定价权聚乙烯有吗
这个不好说。即使说基金属没有定价权,比如今年的行情 铜铝锌还是明显弱于外盘,有时风险偏好更容易被股指影响。橡胶,现在基本日胶的影响更多的只是早盘开盘的那个缺口,午盘影响小多了。螺纹国内定价权比较大吧,聚乙烯和外盘原油套利分析一下,个人认为15分钟级别的关联并不大。希望对你有帮助
❸ 期货隔天跳空如何把握
跳空的原因主要有三:
1、我国商品期货定价权的缺失
目前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主要还是在美国、欧洲的期货市场,我国的商品期货价格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跟随型的走势。
2、我国商品期货交易时间的限制
美国很多期货品种每天交易时间在20小时以上,如原油期货每天只休市45分钟,因此一个交易日内不管涨跌多少第二天的价格是连续的。而我国的商品期货每天只有4小时左右的交易时间,晚上时间又恰恰是美国和欧洲交易活跃的时刻,如果对方市场价格涨跌较大,就容易造成我们第二天开盘价格的跳空。
另外,中西方节假日制度的不同,更是加剧了价格跳空的幅度。
3、我国商品期货价格实行结算价制度
我国商品期货实行结算价制度,收盘价和结算价一般是不同的,很可能是相差较大的,比如一个交易日内某个品种价格一直是高位运行,而尾盘突然来了个利空,价格就会迅速下跌,甚至跌到跌停板,由于结算价算的是当天所有成交量的平均价,很可能还是涨的,而第二天如果利空依然存在那么就肯定跳空低开了。
❹ 什么期货定价权
(1)期货合约本身是不标明价格的。
(2)期货定价权的实质应该是指;通过期货合约争夺标的物的定价权。
(3)现在一般认为中国急需获得的定价权:
一为大宗原材料的定价权。如:石油;铁矿石;大豆等。
二为我国股指期货的定价权。如新华富时A50指数。
(4)目前发达国家在全世界贸易和金融格局中占尽优势,英美两国的原材料期货市场主导了全球石油、金属、大豆等大宗原材料的定价权。“纽约石油”、“伦敦铜”和“CBOT大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并一直成为全球石油、铜和大豆现货交易的定价基准。
(5)我国作为原材料进口和消费的第一大国,应该来决定这些商品的价格,力争成为全球大宗原材料的交易中心和定价中心,掌握大宗原材料市场竞争的主场权和话语权。
(6)而这些标的物的价格定价中心争夺;必须依赖于我国自己设立的期货合约。
❺ 我国在金属期货市场是不是没有定价权,不能走出自己的独立行情,只能跟着外盘走
目前金属期货市场上,伦敦金属期货市场是目前全球主导的定价中心。其次是纽约,然后就是上海。
至于行情的独立性问题,这个应该具体商量。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基本上是一个连续的(具体你可以参考连续金融市场。如果说你的行情过于独立的话,那么有两种情况:一是,你是一个封闭的市场,这样子,你最后肯定得消亡;另外一个就是,在一个连续的,开放的的环境下,由于你的行情独立,那么外资就可以进行套利,最后也会赚走你很多钱的。。。
❻ 如何获得定价权
定价权问题比较复杂,简单来说除市场参与者的市场交易量会影响定价能力外,还和市场竞争状态有很大关系,比如在完全竞争市场买方(掌握下游需求方)在定价方面占优势,在寡头市场卖方(掌握上游资源方)在定价方面占有优势。获得大宗商品定价权的最基本方法是,在期货市场资金充裕的前提下认清市场竞争状态,相应的向现货市场的供端或需端进行资本渗透,透过产业链掌握强势资源,从而通过期货和现货互相呼应,获取议价优势。
❼ 为什么说期货市场有利于一国争夺国际定价权期货市场在这里都能做些什么
期货市场的功能概括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价格发现,一个是套期保值。价格发现是通过建立在期货价值能够充分反映相关的供求信息,而且逐渐形成接近于未来某一特定时间的现货均衡价格过程。我们学经济学,学市场理论,学价格形成机制的理论都学到了均衡价格。它一定是未来商品的未来价格,所以期货价格有一个预测性。它最重要的是预测未来供求关系的生成趋势,所以期货更多的是预测未来价格的走势,说到价格发现功能提供了两个,一个是比较均衡合理的现货价格,因为期货市场是高度竞争的市场,所以它形成的均衡价格是最合理的。再一个,它区别于现货市场的功能是现货市场只能提供供求关系,而期货市场则提供的是未来的价格趋势,为什么会有期货市场就在于它对于价格发现有独特的功能,而现货市场不具备这样的功能
利用期货市场争夺国际重要商品定价话语权。争夺国际重要商品定价话语权是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有效利用国际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需要我国衍生品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增加更多的衍生产品,发挥我国市场、消费大国的优势;要扩大重要商品的交易规模,形成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权威价格,影响国际价格的形成;要逐步开放期货市场,使中国期货市场成为重要商品的国际期货交易中心,让国际资源在中国的期货市场上按照“中国价格”、“中国规则”、“中国标准”进行交易,成为重要商品的定价中心,争得在国际市场上的发言权。
❽ 如何把握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节奏,逐步增强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定价
关于市场影响力,对指定商品的交易量占该商品市场总交易量的比重越大者影响力自然就越大。换言之: 钱(货)越多者影响力越大。
定价权问题比较复杂,简单来说除市场参与者的市场交易量会影响定价能力外,还和市场竞争状态有很大关系,比如在完全竞争市场买方(掌握下游需求方)在定价方面占优势,在寡头市场卖方(掌握上游资源方)在定价方面占有优势。获得大宗商品定价权的最基本方法是,在期货市场资金充裕的前提下认清市场竞争状态,相应的向现货市场的供端或需端进行资本渗透,透过产业链掌握强势资源,从而通过期货和现货互相呼应,获取议价优势。
关于我国定价权方面的思考:
掌握大宗商品定价权者可以通过对市场进行有利于自己的价格激励从而可能获得高额的资产收益和资源红利,因此每一个实体都希望能够掌握自己所经营商品的市场定价权。在竞争定价权的过程中,国力和供需两端的资源优势这些硬件是必要非充分条件,是远远不够的。其贸易模式、社会关系成本、社会激励制度、政策对个体利益的保护 等很多软件往往起到重要作用,而这些软条件往往是由于国家体制决定的(1. 比如稀土问题上我国定价权的丧失,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政策和贸易商之间,贸易商和贸易商之间的三者利益未能达成统一,形成博弈上的囚徒困境。 2.虽然我们在价值观上鼓励勤劳致富,但是社会激励制度却鼓励投机。比如很多工厂主甚至卖厂炒房追求高收益和低风险,比如近年的金融类专业的报考人数节节攀升就如当年的计算机和通讯专业,比如很多人盲目炒股期待超预期回报,比如创业板的高发行价让很多老板把包装公司上市圈钱而非把企业做好当成终极目标,比如股指期货的门槛...一套健康公允的市场制度都尚待改善,保证红色资本安全收益的优先级尚凌驾于民生之上,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从何谈起)。以目前我们的软件状态,基本上无法稳定有效获取定价权,而我们的体制问题是很多人心知肚明但即使是最高层也无力改变的。所以预计现状在短期内(5-10年)不会有明显改观。这个问题在此不展开。
一孔之见难免有失偏颇,望对楼主的问题能稍有帮助。
❾ 关于商品期货定价权。把握商品期货的定价权对本国经济和企业有什么好处
...又是一个大范围,简单来说你控制的商品期货定价权,那全球的这种商品的期货交易当属你是老大。把握好了这个剩余问题就不用说了吧,定价权都是你的,做这种商品交易肯定往自己有利的方向定价。
❿ 为什么说原油期货推出,中国就有定价权了
只是走出争夺定价权的第一步,能不能实现,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