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价格的组成
Ⅰ 期货快速下跌或上涨是由什么原因构成的
影响期货价格下跌或上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商品的供给因素
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和某一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或卖者愿意并可能提供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决定一种商品供给的主要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生产技术水平、其他商品的价格水平、生产成本、市场预期等等。
第二商品的需求因素
商品市场的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和某一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所愿意并有能力购买数量。决定一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消费者预期的影响等等。商品市场的需求量通常由国内消费量、出口量和期末商品结存量三部分构成。
第三经济波动周期
商品市场波动通常与经济波动周期紧密相关。期货价格也不例外。由于期货市场是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联的开放市场,因此,期货市场价格波动不仅受国内经济波动周期的影响,而且还受世界经济的景气状况影响。
第四金融货币因素
商品期货交易与金融货币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利率的高低、汇率的变动都直接影响商品期货价格变动。利率调整是政府紧缩或扩张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利率的变化对金融衍生品交易影响较大,而对商品期货的影响较小。期货市场是一种开放性市场,期货价格与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紧密相联。汇率的高低变化必然影响相应的期货价格变化。
第五自然因素
因为自然因素的变化,会对运输和仓储造成影响,从而也间接影响生产和消费。
第六投机和心理因素
当期货价格上涨时,投机者买进合约,市场需求增多,期价进一步上涨;当期货价格下降时,投资者卖出合约,当价格下降时再补进平仓获利,而大量投机性的抛售,又会促使期货价格进一步下跌。当市场信心足时,价格上涨可能性大;反之,价格下降可能性大。
第七政治、政策因素
期货市场价格对国际国内政治气候、相关政策的变化十分敏感。国际因素包括:国际国内政治局势、国际性政治事件的爆发及由此引起的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各种国际性经贸组织的建立及有关商品协议的达成、政府对经济干预所采取的各种政策和措施等。政策因素包括:农业政策、贸易政策、食品政策、储备政策等。
Ⅱ 期货合约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发个螺纹的合约文本看着更直观
1.合约文本
上海期货交易所螺纹钢期货标准合约
交易品种 螺纹钢
交易单位 10吨/手
报价单位 元(人民币)/吨
最小变动价位 1元/吨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 不超过上一交易日结算价±3%
合约交割月份 1~12月
交易时间 上午9:00~11:30下午1:30~3:00和交易所规定的其他交易时间
最后交易日 合约交割月份的15日(遇法定假日顺延)
交割日期 最后交易日后连续五个工作日
交割品级 标准品:符合国标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HRB400或HRBF400牌号的φ16mm、φ18mm、φ20mm、φ22mm、φ25mm螺纹钢。
替代品: 符合国标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HRB335或HRBF335牌号的φ16mm、φ18mm、φ20mm、φ22mm、φ25mm螺纹钢。
交割地点 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
最小交割单位 300吨
交割方式 实物交割
交易代码 RB
上市交易所 上海期货交易所
文本左侧的就是组成要素
Ⅲ 商品期货市场是如何构成的
答:一、商品期货市场的构成
商品期货市场基本上是由四个部分组成,即
1、期货交易所;
2、期货结算所;
3、期货经纪公司;
4、期货交易者(包括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
二、商品期货市场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1、调节市场供求,减缓价格波动;
2、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3、促进该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
4、有助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Ⅳ 期货交易的市场构成
期货交易市场由期货交易主体、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和期货结算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现代市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小编为你介绍。
发达国家期货市场及其结构和功能已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律化。我国尚处于试点、起步阶段,有关政策法规正在不断完善之中。
期货交易市场参与者亦称期货交易者,根据参与交易的动机,可分为套期保值者和投机套利者。套期保值者指通过在期货市场上买卖与现货市场数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来抵消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的企业或个人。套期保值者有两个主要的共同点:
(1)他们都必须在现货市场上操作,买进或卖出实物商品或金融商品;
(2)利用期货市场转移和回避价格风险。
在期货交易市场中,参与套期保值的主要是产品生产者和使用者以及经营者。
他们进入期货交易市场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一种理想的保值手段,因而总希望价格能够平稳,这与投机者不同,投机者则希望价格波动频繁以便捕捉获利机会。
Ⅳ 期货市场的组织结构包括()
期货市场不一定就有现货交割。。。。。
比如 金融期货
Ⅵ 期货价格的基本信息
期货市场的公开竞价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脑自动撮合成交方式,另一种是公开喊价方式。在中国的期货交易所中,全部采用电脑自动撮合成交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期货价格的形成必须遵循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所谓价格优先原则,是指交易指令在进入交易所主机后,最优价格最先成交,即最高的买价与最低的卖价报单首先成交。时间优先原则,是指在价格一致的情况下,先进入交易系统的交易指令先成交。交易所主机按上面两个原则对进入主机的指令进行自动配对,找出买卖双方都可接受的价格,最后达成交易,反馈给成交的会员。期货价格中有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结算价等概念。在中国交易所中,开盘价是指交易开始后的第一个成交价;收盘价是指交易收市时的最后一个成交价;最高价和最低价分别指当日交易中最高的成交价和最低的成交价;结算价是指全日交易加权平均价。 首先,需要了解美国农业部的组成以及主要职能。美国农业部由各类国家股份公司,如农产品信贷公司、联邦机构和其他机构组成,是直接负责农产品出口促销的政府机构,它集农业生产、农业生态、生活管理,以及农产品的国内外贸易于一身,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实行一体化管理。其中,最直接和利益相关的就是负责农产品出口促销,一言以蔽之,负责销售美国国内农产品。如果确认了这一点,就可以毫无疑问地得出,美国农业部发布数据的初衷至少需要达到顺利以及高价销售国内农产品的目的。
其次,从大豆这个品种来分析美国农业部是如何达到其目的的。美国大豆一般在4月底种植,9月份开始收割上市,新年度大豆可能在8月份上市前就开始签订出口销售合同,而销售价格往往是通过CBOT期货市场来确定。所以美国农业部8月份公布的供需数据就异常关键。根据历年情况,我们发现美国农业部8月数据往往是利多期货价格的。由于8月份是大豆生长的关键期——灌浆期,这时候天气对大豆的生长异常关键,可以炒作的题材很多,比如亚洲锈病孢子、干旱、后期霜冻等。所以美国农业部在8月份调低单产和产量的做法是冠冕堂皇的,从而调低对新年度期末结转库存的预测,间接拉动价格,为美国大豆高价出口打下伏笔。
对价格有决定性影响作用的是期末结转库存数据,发现,在7年中,除了2004年,其他6年期末库存预测数据8月份预测都较7月份减少。其中2002年减少幅度最大,从627万吨减少到421万吨。
而期末库存的减少主要就是通过变动产量来达到。分析8个年度美国农业部8月报告对产量的调节,我们发现,除了2007/2008年没有变动和2003/2004年缺乏数据以外,其他6个年度8月份都调低了预测,而在9、10月份往往再进行上调。比如在2002年,产量预测减少幅度达到8%,从7784万吨减少到7153万吨。另外,产量变动,在8月份一般主要针对单产变动,对面积的变动相对较少,比如在2008/2009年度单产小幅下降0.9%,在2006/2007年,单产从40.7蒲式耳/英亩减少到39.6蒲式耳/英亩,减少幅度达到2.7%。
在美国农业部如此调整预测数据后,期货市场确实应“声”变化,CBOT大豆市场往往在8月份不是迎来反弹就是延续上涨。比如在2008年,CBOT大豆期货在7月份迎来了历史性的高点后下跌,而美国农业部8月12日公布的月度报告则使行情止跌反弹,8月报告配合后期天气的炒作使CBOT大豆11月合约价格从116美分上涨到1374美分,反弹幅度达到17%。
作为期货市场参与者,我们在了解美国农业部的意图和公布报告的规律后,才可以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地调整我们的投资策略。 经济学中有个基本定律称为“一价定律”。意思是说两份相同的资产在两个市场中报价必然相同,否则一个市场参与者可以进行所谓无风险套利,即在一个市场中低价买进,同时在另一个市场中高价卖出。最终原来定价低的市场中因对该资产需求增加而使其价格上涨,而原来定价高的市场中该资产价格会下跌直至最后两个报价相等。因此供求力量会产生一个公平而有竞争力的价格以使套利者无从获得无风险利润。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远期和期货价格的持仓成本定价模型。该模型有以下假设:
期货和远期合约是相同的;
对应的资产是可分的,也就是说股票可以是零股或分数;
现金股息是确定的;
借入和贷出的资金利率是相同的而且是已知的;
卖空现货没有限制,而且马上可以得到对应货款;
没有税收和交易成本;
现货价格已知;
对应现货资产有足够的流动性。
这个定价模型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期货合约是一个以后对应现货资产交易的临时替代物。期货合约不是真实的资产而是买卖双方之间的协议,双方同意在以后的某个时间进行现货交易,因此该协议开始的时候没有资金的易手。期货合约的卖方要以后才能交付对应现货得到现金,因此必须得到补偿来弥补因持有对应现货而放弃的马上到手资金所带来的收益。相反,期货合约的买方要以后才付出现金交收现货,必须支付使用资金头寸推迟现货支付的费用,因此期货价格必然要高于现货价格以反映这些融资或持仓成本(这个融资成本一般用这段时间的无风险利率表示)。
期货价格=现货价格+融资成本
如果对应资产是一个支付现金股息的股票组合,那么购买期货合约的一方因没有马上持有这个股票组合而没有收到股息。相反,合约卖方因持有对应股票组合收到了股息,因而减少了其持仓成本。因此期货价格要向下调整相当于股息的幅度。结果期货价格是净持仓成本即融资成本减去对应资产收益的函数。即有:
期货价格=现货价格+融资成本-股息收益
一般地,当融资成本和股息收益用连续复利表示时,指数期货定价公式为:
F=Se^(r-q)(T-t)
其中:
F=期货合约在时间t时的价值;
S=期货合约标的资产在时间t时的价值;
r=对时刻T到期的一项投资,时刻t是以连续复利计算的无风险利率(%);
q=股息收益率,以连续复利计(%);
T=期货合约到期时间(年)
t=时间(年)
考虑一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3个月期货合约。假设用来计算指数的股票股息收益率换算为连续复利每年3%,标普500指数现值为400,连续复利的无风险利率为每年8%。这里r=0.08,S=400,T-t=0.25,q=0.03,期货价格F为:
F=400e^(0.05)(0.25)=405
我们将这个均衡期货价格叫理论期货价格,实际中由于模型假设的条件不能完全满足,因此可能偏离理论价格。但如果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那么实证分析已经证明实际的期货价格和理论期货价格没有显著差异。
Ⅶ 期货价格的构成
期货价格是指交易成立后,买卖双方约定在一定日期实行交割的价格。期货交易是按契约中规定的价格和数量对特定商品进行远期(三个月、半年、一年等)交割的交易方式。其最大特点为成交与交割不同步,是在成交的一定时期后再进行交割。由于市场行情瞬息万变,商品市场价格经常变动,而期货交易是按事先约定的价格进行清算的,交割时的市场价格常常与成交价格不一致,从而使买卖双方一方受益一方受损。
期货交易的诞生是以1898年美国成立芝加哥奶油和蛋商会为标志,当时进行期货交易的商品基本上是农产品。以后商会改名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进行期货交易的商品越来越多,一些国家股票、债券、外汇等金融产品也加入期货交易行列。在价格趋涨时,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在价格趋跌时,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在正常情况下,由于期货要负担较多的仓储费、保险费和利息,其价格一般比现货价格高。
Ⅷ 期货涨跌与价格的关系
期货价格涨跌的根本原因是有主力或大资金的参与,期市投资要与主力共舞,一定要知道一个重要的观念:红K线是用金子画出来的,绿K线是用期货单打下来的。简单地说,期货价格的涨跌只不过是供给和需求间的关系而已,金钱与期货之间寻求到的供需平衡点就是期货价格。
期货涨跌与价格是没有关系的,价格只是做为商品的报价,而涨跌却是市场的反应,期货价格会涨,是因为买盘比卖盘多而且积极,反之也是一样的道理。
Ⅸ 期权价格包括哪些方面的价值构成
相关释义:
期权价值
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美式期权比欧式期权有“提前行使权利”的优势,所以投资者也多付近1.5%的期权费。在价内的期权比在价外的期权要贵,因为概率在发生作用。当投资者买进期权(无论是买权还是卖权)时,实际上他们是在买一定时间内希望会发生作用的概率。买权反映价格上动的概率,卖权反映价格下动的概率。期权的价值主要是由以下两种价值组成的:
期权价值=内涵价值+时间价值
期权的内涵价值,指的是期权价格中反映期权敲定价格与现行期货价格之间的关系的那部分价值。就多头期权而言,其内涵价值是该现行期货价格高出期权敲定价格的那部分价值。如果期货价格低于或等于敲定价格,这时期权的内涵价值就为零,但不可能为负值;就空头期权而言,其内涵价值是该现行期货价格低于期权的敲定价格的那部分值。如果期货价格高于或等于敲定价格,这时,期权的内涵价值为零。空头期权的内涵价值同样不能为负值。
期权的时间价值指的是期权的时间价值。例如,一笔多头期权的期权价格为9,敲定价格为78,当时的期货价格为75,那么,该笔期权的内涵价值为3,即78—75,而时间价值为6,即9—3。期权的时间价值既反映了期权交易期内的时间风险,也反映了市场价格变动程度的风险。在期权的有效期内,期权的时间价值的变化是一个从大到小、从有到无的过程.一般而言,期权的时间价值与期权有效期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内涵价值:期权的实际价值,即概率。
时间价值:期权投资者为投资期权而进行融资的成本。
如果现货价格=$27 1/2,9月的American Online Put@3O=$3 1/8,那么,3 1/8=21/2+5/8( OV=IV十TV);
9月的America Online Put@25=$1/2,那么,1/2=l/2(OV=TV);
10月的Aericar Online Put@25= $13/8,那么,13/8=13/8(OV=TV)。
可以看出,价内的期权至少等于它的内涵价值;价外的期权只有时间价值,而且时间越长,价值越大,因为融资需要的成本也越高。
Ⅹ 期货合约组成要素
如下图所示,我们以螺纹钢为例,对期货合约各要素进行详细解读。
(1)期货交易单位
买卖1手期货合约代表的标的物的数量。
如螺纹钢期货合约的交易单位为“10吨/手”。在进行期货交易时,只能以交易单位的整数倍进行买卖,即按手数买卖。
(2)期货合约价值
是指每手期货合约代表的标的物的价值。
期货合约价值=交易单位 × 合约最新价 / 结算价 / 建仓价
(合约的市场最新价值取合约最新价;对于投资者来说,日内交易取建仓价,持仓过夜取结算价,计算出的合约价值是计算其手续费与保证金的基础)
如1手螺纹1801合约的市场最新价值为:10吨/手(交易单位)×3747(合约最新价)=37470。
(3)期货报价单位
每计量单位的货币价格,元/吨。
国内大多数期货品种的计量单位都是吨,个别品种特殊。黄金为克,白银为千克,鸡蛋为500千克,胶合板&纤维板为张,金融期货都为点。
(4)期货最小变动价位
合约每计量单位报价的最小变动数值。在期货交易中,每次报价的最小变动数值必须是最小变动价位的整数倍。
比如螺纹钢期货的最小变动价位是1元,最新价是3747,那么投资者往上报价只能是3748、3749、3750等,必须1元1元的加报,而不能报价3747.5、37478.5。
最小变动价位×交易单位,就是该合约价值的最小变动值(也即通常所说的期货盘面上,1手某期货合约每一跳资金变动多少)。
例如1手螺纹钢期货合约的最小变动值是1元/吨×10吨=10元。
(5)期货涨跌停板幅度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又称涨跌停板)是指期货合约在一个交易日中的交易价格不得高于或者低于规定的涨跌幅度,超过该涨跌幅度的报价将被视为无效,不能成交。
涨跌停板幅度是计算每个交易日涨跌停价的依据,涨跌停价=昨结算价*(1±涨跌停板幅度)。
如果还是想要自行计算,那么需要注意的是,交易所官方期货合约里的涨跌停板幅度都不能作为计算依据,官方数据都是合约刚上市时固定的标准,但涨跌停板幅度后期会有变动,官方合约则未做修改。
最新涨跌停板幅度,可通过以下任一种方式获取:①以交易所实时公布的结算参数为标准;②交易软件进入具体合约行情界面,按F10。
(6)期货最低交易保证金
期货交易中,买卖双方必须按照其所买卖期货合约价值的一定比率缴纳保证金,用于结算和保证履约。交易所根据合约特点设定最低保证金标准,并可根据市场风险状况等调节保证金水平。
(7)期货交易时间
由交易所统一规定,交易者只能在规定的交易时间内进行交易。
(8)期货最后交易日
指某一期货合约在合约交割月份中进行交易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过了这个期限的未平仓期货合约,必须按规定进行实物交割或现金交割。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品种客户都能在最后交易日进行交易。由于篇幅问题,这里不再赘述。欢迎私~
(9)期货交易代码
每个期货品种都有其唯一的代码,如螺纹是RB。
剩下的都是交割要素,自然人是不能参与商品期货交割的,这里也就不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