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大豆期货价格行情
㈠ 期货市场价格以哪个城市物价挂钩
期货期权交易可以很赚,但也会血本无归,风险极大,主要得益于保证金制度,因为是以买卖合约为交易手段,所以只需要交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即可完成合同的设立、交易,而保证金比例一般在5%~30%这个区间。
假设保证金比例为10%,即只需1000元可以交易1万元的标的,而标的波动1%,我实际收益波动100/10=10%,标的价格往上涨了10%,我本金就翻倍了,而若往下跌了10%,我本金直接归零。
所以说期货交易风险还是挺大的!
对于市场来说,我们可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去说明这个问题:
就像2018年的苹果涨价,背后有明显的人为期货操纵影子。实际上果农并没有怎么获利,获利的是中间商,期货商,销售商。所以2018年各个城市都大量出现水果连锁店,因为他们提前发现了商机。
垄断带来的利润是极高的,付出代价的是一般消费者。就像这次大豆销售,美国不卖了,买巴西大豆,价格反而涨了。就是因为这种需求反而推高了期货价格,同时巴西大豆也是被美国跨国公司控制的,不剪你羊毛就是浪费时间。
为了避免大宗粮食价格失控,国家是有基本收购价的。否则今天恐怕连粮食都要被炒到很高,都吃不起米面不说,对工业影响也极大。金融如果不能为实体服务,只会让所有人陪葬。
㈡ 大豆期货的国际状况
根据美国农业部1月11日公布的全球油籽供求预测,全球12/13年度油籽产量预测为4.658亿吨,较上月预测增加280万吨。全球大豆产量预计2.694亿吨,上调170万吨,其中美国和巴西产量增加仅部分被阿根廷产量下调抵消。
因巴西种植面积和亩产增加,预测巴西大豆产量增加150万吨至纪录水平8250万吨。由于中部种植区雨水过多,亩产下调,预测阿根廷大豆产量为5400万吨,较上月预测减少100万吨。美国大豆出口销售量持平于13.45亿蒲式耳,12/13年大豆期末库存预计在1.35亿蒲式耳,较上月预测增加500万蒲式耳。
下面图表是USDA2006-2012年度全球大豆供需报告图表(单位:百万吨)。从图表中可以看到,大豆产量与消费量自2008年以来总体在上升,大豆产量与消费量呈交替超越格局,需求量上升较为平稳。预计12/13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26941万吨,高于消费量。预计期末库存为5946万吨,较去年有所上升。预计全球大豆供给超过需求。从国际需求供给状况来看,不支持大豆价格大幅上涨。
㈢ 巴西和阿根廷在大豆市场正在提升存在感吗
日媒称,巴西和阿根廷在大豆市场正在提升存在感。两国的产量比10年前增加5成。尤其是巴西,其产量可匹敌世界最大生产国美国。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南美产的大豆被视为替代美国产的供应来源,正成为期货市场的交易对象。
据报道,成为大豆国际价格指标的美国芝加哥市场期货价格在中国时间3月29日晚间的盘前盘后交易中,降至1蒲式耳10.18美元。比月初下降5%。背景是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的钢铁和铝的进口限制措施。
其实,在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之前,就出现了显示南美存在感的事件。2月,大豆行情在1个月时间里上涨6%。
报道称,往年被称为大豆的“二月小息”,经常呈现价格下跌趋势。这是由于冬季补贴结束,同时美国农户为了确保资金而出售手头的谷物而容易造成的影响。
不过,今年则基本呈现单边上涨态势。主要是因为阿根廷的减产。此前预计产量达到5400万吨,但有预测认为,由于生长期的干燥气候,将降至4700万吨。
日本Green County公司的代表大本尚之表示,“即使是美国产大豆生长期之外的时期,影响南美产大豆收成的气候也不容忽视”。美国产收获之后的11月至第二年3月成为气候影响行情的新的时期的可能性正在提高。
报道称,日本企业也将推动供应企业的多样化。日本大陆稻米公司的代表茅野信行表示,“油分增加,品质也保持稳定。已开始选择比美国产更低廉的产品”。或许有必要从扩大原料采购渠道这一角度重新思考南美大豆的增产。
㈣ 豆油期货价格行情受什么影响最大
(一)豆油的供应情况
1、大豆供应量:豆油作为大豆加工的下游产品,大豆供应量的多寡直接决定着豆油的供应量,正常的情况下,大豆供应量的增加必然导致豆油供应量的增加。大豆的来源主要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国产大豆,另一部分是进口大豆。
(1)国产大豆供应情况。我国的东北及黄淮地区是大豆的主产区,收获季节一般在每年9-10月份,收获后的几个月是大豆供应的集中期。近年来我国大豆产量维持在1600万吨左右,其中有接近半数的大豆用于压榨。
(2)国际市场供应情况。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近年来我国每年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进口的大豆都超过2,000万吨。
2、豆油产量:豆油当期产量是一个变量,它受制于大豆供应量、大豆压榨收益、生产成本等因素。一般来讲,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豆油的产量与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反向关系,豆油产量增加,价格相对较低;豆油产量减少,价格相对较高。
3、豆油进出口量: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豆油的消费量逐年增加,其进口数量也逐年抬高,豆油进口量的变化对国内豆油价格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2006年以后,随着进口豆油配额的取消,国内外豆油市场将融为一体。这样,豆油进口数量的多少对国内豆油价格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
4、豆油库存:豆油库存是构成供给量的重要部分,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供应量的紧张程度。在多数情况下,库存短缺则价格上涨,库存充裕则价格下降。由于豆油具有不易长期保存的特点,一旦豆油库存增加,豆油价格往往会走低。
(二)豆油的消费情况
1、国内需求状况:我国是一个豆油消费大国。近年来,国内豆油消费高速增长,保持了12%以上的年增长速度。
2、餐饮行业景气状况:目前,我国植物油生产和消费位居全球前列。近年来,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外就餐的人数不断增加,餐饮行业的景气状况对豆油需求的影响非常明显。
(三)相关商品、替代商品的价格
1、大豆价格:大豆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豆油的生产成本。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型压榨企业选择进口大豆作为加工原料,使得进口大豆的压榨数量远远超过国产大豆的压榨数量。从而使豆油价格越来越多地受到进口大豆价格的影响。大豆压榨效益是决定豆油供应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大豆加工厂的压榨效益一直低迷,那么,一些厂家将会停产,从而减少豆油的市场供应量。
2、豆油与豆粕的比价关系:豆油是大豆的下游产品,每吨大豆可以压榨出大约0.18吨的豆油和0.8吨的豆粕。豆油与豆粕的价格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根据多年的经验,多数情况下豆粕价格高涨的时候,豆油价格会出现下跌;豆粕出现滞销的时候,大豆加工厂会降低开工率,豆油产量就会减少,豆油价格往往会上涨。
3、豆油替代品的价格:豆油价格除了与大豆和豆粕价格具有高度相关性之外,菜籽油、棕榈油、花生油、棉籽油等豆油替代品对豆油价格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豆油价格过高,精炼油厂或者用油企业往往会使用其他植物油替代,从而导致豆油需求量降低,促使豆油价格回落。
(四)农业、贸易和食品政策的影响
1、农业政策:国家的农业政策往往会影响到农民对种植品种的选择。如近年来国家通过调整相关产业政策引导农民增加大豆播种面积,从而直接增加了国产大豆产量。2004年5月1日以后,我国实行了新的植物油标准,提高了对植物油的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要求,新增了过氧化值和溶剂残留指标检验。这些政策对豆油价格都构成了一定的影响。
2、进出口贸易政策:从历年的情况看,国家进出口贸易政策的改变对于我国豆油进出口总量有着较大的影响。例如:1994年国家税务总局对进口豆油关税税率进行调整,关税税率从20%调减至13%,同时花生油、棕榈油等其他植物油的关税税率也出现不同程度下调,导致了豆油等植物油进口量大增,豆油的供应量快速增加。
3、食品政策:近几年,随着禽流感、疯牛病及口蹄疫的相继发生以及考虑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了新的食品政策。这些新的食品政策通过对食品、餐饮行业的影响进而影响了豆油的消费需求。
㈤ 豆油期货的国际供求
根据美国农业部2012年2月8日公布的全球油籽供求预测,全球12/13年度油籽产量预测为4.669亿吨,较上月预测增加110万吨。全球大豆产量预计2.695亿吨,略微上调10万吨,其中巴西大豆产量上调量略超过阿根廷产量下调量。
因巴西中西部适宜的气候,预测巴西大豆产量增加100万吨至纪录水平8350万吨。由于近几周持续干旱,下调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测阿根廷大豆产量为5300万吨,较上月预测减少近100万吨。
预计美国12/13年大豆压榨量上调1000万蒲式耳,达到16.15亿蒲式耳。由于大豆压榨量上升,豆油产量上调,大豆期末库存预计为1.25亿蒲式耳,下调1000万蒲式耳。
由于销售好于预期,美国豆油出口量较上月上调1.5亿磅,预计美国12/13年度豆油出口量为23亿磅。用于甲基脂的豆油消费量没有变化,尽管市场年度第一季度用量相对较低,未来几个月使用量会扩大。美国豆油期末库存上调1.25亿磅,预计为16.65亿磅。
下面图表是USDA2007-2012年度全球豆油供需报告图表(单位:百万吨)。从图表中可以看到,豆油产量与消费量自2008年以来一直在上升,豆油产量与消费量大致相同,但全球豆油总供给超过消费量。预计12/13年度全球豆油产量为4341万吨,较上月预测下调1万吨。预计消费量为4362万吨,较上月预测下调5万吨。预计期末库存为332万吨,较上月预测上调6万吨。上年度全球豆油期末库存382万吨,是近五年最高的,预计全球豆油供给超过需求。
㈥ 为什么国内的豆类期货会跟着美豆涨跌
你好,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美豆价格走势对国际大豆价格有着较大的影响。
㈦ 问一问别的都涨价。黄豆为什么不涨价
进入2019年,大宗商品价格开始从去年底的颓势中反弹,一季度原油涨幅高达30%以上,贵金属、基本金属也从低位中拉升;铁矿石价格疯狂飙升,引发以螺纹钢为主的黑色系商品价格集体上涨;受检修、停产等因素影响,自3月下旬之后,化工类商品价格快速抬升;虽然在这一轮涨幅中,农产品涨势稍显和缓,但是自去年以来菜籽油甚至棕榈油也有不错的涨幅,近日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棉花期货价格持续上涨,虽然认定市场已经反转还为时尚早,但无论从幅度还是势头来看,也可以表述为强势反弹。
当然,造成当前大豆价格下跌的因素还有很多,但是商品市场变化瞬息万变,显示出来基本面信息也已反映于当前价格之中,对于未来价格趋势判断,还需要不断观察和验证。
㈧ 2015年期货 大豆行情会上涨吗
CBOT大豆:
昨天美国USDA报告并未调减全球大豆产量,丰产压力使得美豆价格继续承压下跌,美豆主力合约收盘跌约1%。USDA2月报告调减美国大豆库存至3.85亿蒲式耳和巴西大豆产量100万吨,同时调增阿根廷大豆产量100万吨。全球大豆库存由于美国库存减少而降低至89.26百万吨。全球大豆产量由于相互抵消并未调减,丰产压力仍存,美豆价格冲高回落。同时由于原油走软,美元坚挺进一步加大大宗商品压力。巴西农户借汇率优势积极卖出大豆。建议继续关注北美和南美豆类需求,南美天气,出口报告和USDA农业展望论坛。
DCE豆粕:
昨日国内豆粕跟随美盘震荡,主力合约几乎不变收盘。整体豆类现货价格不变,5月和9月压榨利润继续回升,已小有盈利。开机率虽因部分油厂胀库停机而有下滑,节前备货使得走货较好,豆粕库存压力仍存。资金面方面,5月合约主力空头小幅减持多头小幅增持,9月空头大幅减持。节前交投减弱,建议观望为佳,谨慎投资者空单建议逢低平仓,后期建议继续关注美豆进口到港情况、油厂库存与油厂开机率。
㈨ 巴西大豆玉米 基差坚挺,什么是期货中所讲的基差
基差
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的
现货价格
与该商品在
期货市场
的
期货价格
之差,即:基差=现货价格一期货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