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行情 » 新股发行对期货市场的反应

新股发行对期货市场的反应

发布时间: 2021-07-19 09:21:58

Ⅰ 新股上市对大盘走势有何影响大神们帮帮忙

新股上市对股市的影响:
一、 从理论分析,恢复新股发行是比较大的利空。

理论上认为,恢复新股发行,将明显增加股票的供给。而从阶段性看,股票价格的运动是受供求关系决定的。当股票供大于求的时候,股票价格将要下跌,当股票供不应求的时候,股票价格就上升。
而恢复新股发行,将增加股票供应。所以,对股票价格运动是明显的利空。由于新股发行已经暂停了七个月,有三十多家已经批准上市的公司,没有上市。有相当多的公司在急切等待上市。可以预计,恢复新股发行后,将有相当多的新股要上市。
所以,市场有理由相信,这是比较大的利空。
市场上也有不少的投资者,很担心新股发行会给市场带来不少的下跌,也纷纷在做空,或者先出来观望。
二、近期市场反应,与理论分析明显不同。
但是,近期的盘面走势与理论分析是截然不同的。
5月25日公布将恢复新股发行后,上证指数就不断上升,还突破了前期的高位,上证指数今天还创了这一轮上升行情的新高2828点。
而这几天,公布新股发行随时重启后,包括今天大盘的走势,也仍然是强势、高位震荡洗盘。完全没有把马上要恢复发行新股,看作是利空消息对待。相反还有利空出尽是利好的明显迹象。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面对理论分析的重大利空,与行情不断走好的实际情况。
有人认为是:管理层为了保证恢复新股发行的顺利进行,会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对冲其不利的影响。
有人认为是:恢复新股发行,只是影响大盘的供求关系,并不影响中国经济复苏的步伐,所以不怕。
也有人认为是:大资金才是决定性的,大资金要把大盘做上去,再大的利空,也可以当成是利好来炒。
我们万隆证券网认为,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
恢复新股发行是比较大的利空,是理论分析的结果。而实践中,我们明显地看到:大盘是不断上升的,并且有要加速的明显迹象。
所以,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从盘面出发。要敢于放弃传统的、明显与当前实际不符的理论分析。要敢于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根据大盘不断上升的强势,放弃空头思想,大胆地做多。
四、建议投资者以技术分析为主。
在理论分析明显与当前实践不符的情况下,建议投资者以技术分析为主。当技术面发出买入信号的时候,应该敢于买入。
从盘面看,大盘的加速上升,很可能就是在:新股发行正式开始的时候。

Ⅱ 股票和期货有啥关系吗

期货和股票都是金融工具,它们是独立存在,但期货有发行价格的功能,期货价格涨跌会领先于股票价格反应,当期货价格上涨时,相关股票也会上涨,当期货价格下跌时,相关股票也会下跌。

股票涨跌主要还有由供求关系、资金量、业绩、政策、消息等多方面因素决定;期货涨跌由供求关系、相关商品价格、政策等因素决定。
应答时间:2021-04-1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Ⅲ 股指期货推出一年以来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股指期货对股市的影响 股指期货作用于股市,可以影响股市短期走势,但不能决定股市中长期方向,股市中长期走势始终都是以宏观经济发展的状况来决定的,只有国民经济不断走强,股市才可能真正走强,其他任何的短期题材与消息,都只能对股市形成局部影响或短期影响,包括股指期货在内。首先,对于股指期的实质必须有清晰的认识。股指期货是一款基于股市的金融衍生产品,是建立在股市基础之上的,与股市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与股票是有本质区别的。股指期货是一种合约,自身是没有价值的,合约一到期,其使命也就结束了,而形式上它之所以有价格,那是对应沪深300股票指数的价格,在各方的“博弈”之下,形成的一个“虚拟”价格,而并不是实实在在的价格,因为,“沪深300指数”本身就是一组“数”,数字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因而,没有价值的价格,实质上就是人们头脑中的一个“概念”,打个比方吧,大家都有照镜子的经验吧,股指期货指数与沪深300股票指数就是镜子中的“影像”,而不是实实在在的实物,在这一系列联系之中,那个“实实在在”的实物就是“沪深300股票指数对应的那300支股票的全部股票”,这个是真的有价格的,因为那300支股票的价值就是“300支股票的全部股票”,假如你拥有这些“全部股票”的话,那么,无疑,你将是这个世界上古今中外任何时代、何何地方“绝对”的“首富”,因为,那代表着你拥有中国效益最好的300家企业,其价值不菲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股指期货指数,是一组“数据”,其价格与价值只是“水中月、镜中花”,而股票却是实实在在有价格和价值的,其所代表的价格与价值就是上市企业的“全部财富”。当然,这个“全部财富”指的是“普通股”股东权益的“全部”,而不包括优先股与“债权”的资产部分,这是另外一个论题,在此不予多述。我在上一小段中所要讲的“实质”区别其实是这样的,由于股票是有价值的,因而股票的价格最终仍然是由这一“价值”决定的,这符合一般商品价值与价格的经济规律,符合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价格始终围绕价值呈现波浪起伏变化,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的内在实质,因此,股票的价值取决于上市公司创造财富的能力,而股票的价格则是短、中、长期各种综合因素作用下的结果,股票的价格可以因为“股市本身的运行状态”而产生与价值不相符的“价位”,但是,其基本走势却一定是受“价值”决定的,即受“创造利润”与“社会贡献”、“历史使命”等决定的,而不是其他,而股指期货呢,正是“股市运行轨迹”的另一种“再现”,只不过,由于法律法规的因素,对入场门槛进行了限制和入场者可以利用“杠杆”的原因,才使股指期货市场更加的高深莫测、剧烈波动,如果用战略战术理论来形容股市与股指期货市场的话,那么,股市无疑就是战略方向的长远规划,而股指期货市场则无疑是具体战役的决斗,是风火硝烟、刺刀见红的过程,这里再一次论证了股市与股指期市的辩证关系,股市决定了中长期方向,而股指期市反作用于股市,起到缩短和延长短期波动的作用,至于股指期市是到底是怎样发挥这一作用的,这就是我前面所指的实质之所在了,股指期市通过对沪深300指数未来走势的看法不同,从而形成“博弈”,形成期指的上下“剧烈”波动,请注意我这里的用词,正是这个“剧烈”,道出了股指期货的实质,股市是基于宏观经济的走势而向前运行,而股指期指是基于股市的运行状况进行“资本”的拼杀,股市里的一点小小的波动,在股指期市里可以造成“天翻地覆”的动荡,很多时候,都给人一种趋势将要转变的“意象”,不过,也仅仅只是一种意象而矣,并不是真的会“转变”,但正是这种“多变性”,更加增添了股市“模棱两可”、“是是而非”、“神秘莫测”的韵味,或者是“魔咒”,这也是股指期市反作用于股市的一种情况,再用一句话来概括,股市是经济发展状况的“展现”,而股指期市是金融资本“博弈”的“展现”,是不管经济发展好与坏,都可以“生财”的“道具”,哪怕经济倒退十年,所有股票再次缩水两倍,所有的股票投资者都成为“输家”,而在股指期货市场里,只要你“买对了方向”,那么,你还可以成为“赢家”,这便是股市与股指期市的实质区别之所在。这里似乎只是一句话,当然,这一段话也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明确了“实质”的所指到底是什么,隐约中,我用了一个很意思的词,那就是博弈,股票可以投资,但股指期货则只能是“博弈”,请大家斟酌。
其次,搞清楚股指期货是怎样“反作用”于股市的。股指期货是股市的一种金融衍生品,是建立在股市基础之上的,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但是,股指期货到底是怎样反作用于股市的,大部分的人们却不甚明了,至少,在我国、在股指期市推出刚好一年的现阶段,是这样的,当然,当思考这个问题的人们越来越多时,逐渐地,“问题”可能会不再成为问题,不过,现在仍然是一个值得大家“搞清”的问题。股指期市的基本走势决定于股市,因为,股指期市自己是没有方向的,它的方向源自于股市,但是,由于股指期市的特殊因素(比如,股指期市的参与者都是真正的大老板或者“武(股)林高手”,股指期货的标的对象是股市中效益最佳的300支股票,股指期市开盘早于股市,收盘晚于股市等等),使股指期市短期走势有提前股市“进程”的情况,因而,有引领股市短期走势的“态势”,特别是大盘风向处于或临近变盘的阶段,更显出股指期市的这种“引领”效应。股指期市加剧了股市上下波动的“幅度”,延长了“即定趋势”的“波长”,因而形成单日内上下震荡大起大落、在波段走势上推高上涨高度、加深下跌力度、延长盘整及涨跌周期时间的特征,使股市呈现出与未推出股指期货前“不太一致的走势特征”,比如,按经验或者相关股市“法则”,本该涨到位了的,出现“涨后再涨”的情况,本该跌到位了的,出现“跌后再跌”的情况,而盘整周期的延长,更是表现得相当明显,使一个完整的股票波段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用一句股市行话来说,就是“助涨助跌”,但我理解的这种“股指期货现象”,却不仅止于助涨助跌。第三,股指期货推出一年以来,带给了股市哪些重要影响。2010年4月19日,我国正式推出股指期货这一金融衍生品,伴随着融资融券业务的先后推出,它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愈趋成熟,向与国际运行了一两百年的成熟市场接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我国金融、证券业向前展的又一坐“里程碑”。股指期货是个新事物,从国家到个人投资者,都没有成功运作的亲身经验,需要接受新形势下新的洗礼,因而,市场主力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便充分学习、利用国外成功经验,对我国A股市场进行了一次“现形教育”,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那可谓是“血的教训”,因为,2010年4月19日之后,随着我国股指期货的正式推出,便吹响了新一轮大跌、深跌、狂跌的号角,使人们来不及“闪躲”,便被一剑刺中了心脏,虽没有到达“一剑锁喉”的地步,但已然是伤痕累累、奄奄一息了。这便是股指期货从推出那日起便“反作用”于股市的“罪证”,当然,事后许多专家、学者仍然在研究这一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声音莫过于——此轮下跌的“罪魁祸首”其实并不是股指期货,而是股市自身确实有下跌的需求,只不过,适逢股指期货的推出,人们便把所有责任都推在了“股指期货”的身上而已。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早在2010年初,国家便开始加大对房市、楼市炒作的“打压”力度,先后发出多道“金牌令剑”,但是楼价、房价依然高企,股价也仍然“我行我素”,表现了相当的抗跌性,更有著名基金经理王亚伟先生的极力“做多”,让许多人对未来、对股指期货的推出,充满了幻想,正是这种“市场大部分人充满幻想”的理由,让主力庄家找到了“冤大头”,从而开启新一轮“筹码的兑换”,因此,现在可以明白,依据股市自身运行的“法则”,确实已到了“满城尽戴黄金甲”、“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地步,而真真不是股指期货“惹的祸”。但在我们看来,这也并不能成为“股指期货”推卸责任的充分理由,因为,不管主动,还是被动,就算是被主力庄家利用,也改变不了“随着股指期货正式推出......便开启了新一轮下跌之旅”的事实,因而,股指期货对于此轮股市的走势形成了“事实的影响”,这便是“反作用”。2010年5月,在股指期货4月合约到期交割日,股市出现“期指交割日效应”,造成当日股市大跌。这又是股指期货“反作用”于股市的“又一罪证”。2010年6月后,股指期货“交割日效应”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作为一款股市衍生品,回归了正常的“股市因子”功能。在日常的看盘中,应当重视股指期货作为影响股市短期走势这一“重要因子”的作用,特别是股市风向有可能出现“转变”之时,更要注重对股指期货及沪深300指数走势的关注。当然,股指期货对股市的反作用也并不是全部都是负面的,前面说过,股指期货具有助涨助跌的功效,因而,自2010年7月2日大盘见底后,开启新一轮上涨走势以来,在2010年底能到达3000点之上的高位,这里面便应该给股指期货也记上一功,而在2010年5月至6月、8月至9月、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这几个阶段的较长时期的横盘,也应算上股指期货的“一笔”,至于这个“一笔”,应当是“一笔功”还是“一笔过”,那就要因人而议了,因为,有些人在横盘市中赚了钱,而有些人在横盘市却不赚钱、甚至亏了钱,但不管怎么样,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这都应当算上股指期货的“一笔”,因为,有股指期货推出之后,每一次的横盘,都显得那么“矜持”,请注意我这里的用词,“矜持”而不只是“持久”,是另有一层意思在其中的,这里不多说,我的意思就是,这些个助涨助跌,亦或“矜持”,都有股指期货的——反作用。以上便是股指期货在推出之后给股市形成影响的一个“梗概”,当然,并不能完全涵盖所有,只能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了,内中更有丰富的“血肉”,仍有待于诸友体会!最后,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那便是——股指期货是一款金融衍生产品,源于股市,却与股市有着本质的区别,建立在股市基础之上,对股市形成反作用,特别是对股市短期走势,更具有“引领功效”! 备注:本人在此交流的目的,是希望各位朋友交朋友、谈体会、共学习、促进步,如果大家能在交流中有所领悟、有所提高,那便是我之初衷了,如果你体会了,那我上面的话,便自然也是你的了!

Ⅳ 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期货市场反应的是某种产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预测该产品的紧缺与过剩预期,而其价格也会随着该产品的紧缺与过剩预期而变化,股票市场是经常发展的晴雨表,反应的是预期经济发展的好坏情况,而其股价也会随着预期的好坏而提前反应即涨跌当某种资源供大于求时,其价格就会往下走,反之就会上涨,股票价格也会随资源价格的波动而波动

Ⅳ 发新股对市场行情影响大吗

发新股对市场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新股发行的连续涨停和冻结资金会影响股市下行,这要看整体股市流通盘货币总量和场外资金投入变化。
2,新股发行会刺激次新股板块全线进入普涨,2014年大盘股经历多年套牢后拉升也释放了更多流动资金,
和机构随国家战略从新布局产业机构,沪港通,申港通,制造业强烈要求国际化市场竞争,
或者A股对外全部开放,或者T+0模式实施等很多有刺激作用的因素,股市不会如08年--12年那样寂静,资本市场活跃度会更强,
全球黄金,石油,期货,等很多金融经济贸易因素的大幅波动,都会传导给股市,哪国股市活跃哪国吸引的外资就多,
但是同时股市的波动也会加大,所以传统平稳的多空战并不会适应新的股市,变化性更强;
总体感觉2015股市是会有很大波动中上升趋势,大小散户都是风险很大的,即使机构也会失误很多,因为随时都可能有更大的资本入市,
2015感觉保守投资者更适合长线,,短线操作难度极大
3,对传统打压建仓的机构,公募,私募基金等会是更大的考验和警告,因为熊市的操作模式对散户有效,
但对于牛市做空吸筹的模式风险是很高的,千亿盘的蓝筹都能瞬间涨停,谁还能知道这些资本会瞬间在哪个股爆发,,
4,如果T+0实施,股市单日成交量还会被放大,也许惊呼的就不是单日万亿了,但相对A股总市值也没有值得惊呼的
5,新股发行也许就是空头冻结时期,也正是股市快速拉升时期,这样的情况也不是不可能

Ⅵ 请教股票和期货的关系

期货与股票的关系:

理论上,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是两个独立的市场,但期货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所以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会提前于股票指数反应,商品期货会领先于股票版块的反应。

期货与股票的涨跌关系主要影响是让股票市场投资者有一个对冲风险的平台工具;

股指期货可以做空,开盘比股票早15分钟,收盘比股票晚15分钟都让投资者有足够的机会和时间去对冲风险。

期货是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因此股指期货的涨跌肯定是领先于股市的涨跌,未来的行情可以借助股指期货来判断。做空机制也让股市投资者多了一个对冲的工具。

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因此,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货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后,一个月之后,三个月之后,甚至一年之后。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支股票背后都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时,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或作价抵押,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Ⅶ 新股发行对股指的影响

新股上市对股市的影响:
一、 从理论分析,恢复新股发行是比较大的利空。
理论上认为,恢复新股发行,将明显增加股票的供给。而从阶段性看,股票价格的运动是受供求关系决定的。当股票供大于求的时候,股票价格将要下跌,当股票供不应求的时候,股票价格就上升。
而恢复新股发行,将增加股票供应。所以,对股票价格运动是明显的利空。
由于新股发行已经暂停了七个月,有三十多家已经批准上市的公司,没有上市。有相当多的公司在急切等待上市。可以预计,恢复新股发行后,将有相当多的新股要上市。
所以,市场有理由相信,这是比较大的利空。
市场上也有不少的投资者,很担心新股发行会给市场带来不少的下跌,也纷纷在做空,或者先出来观望。
二、近期市场反应,与理论分析明显不同。
但是,近期的盘面走势与理论分析是截然不同的。
5月25日公布将恢复新股发行后,上证指数就不断上升,还突破了前期的高位,上证指数今天还创了这一轮上升行情的新高2828点。
而这几天,公布新股发行随时重启后,包括今天大盘的走势,也仍然是强势、高位震荡洗盘。完全没有把马上要恢复发行新股,看作是利空消息对待。相反还有利空出尽是利好的明显迹象。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面对理论分析的重大利空,与行情不断走好的实际情况。
有人认为是:管理层为了保证恢复新股发行的顺利进行,会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对冲其不利的影响。
有人认为是:恢复新股发行,只是影响大盘的供求关系,并不影响中国经济复苏的步伐,所以不怕。
也有人认为是:大资金才是决定性的,大资金要把大盘做上去,再大的利空,也可以当成是利好来炒。
我们万隆证券网认为,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
恢复新股发行是比较大的利空,是理论分析的结果。而实践中,我们明显地看到:大盘是不断上升的,并且有要加速的明显迹象。
所以,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从盘面出发。要敢于放弃传统的、明显与当前实际不符的理论分析。要敢于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根据大盘不断上升的强势,放弃空头思想,大胆地做多。
四、建议投资者以技术分析为主。
在理论分析明显与当前实践不符的情况下,建议投资者以技术分析为主。当技术面发出买入信号的时候,应该敢于买入。

Ⅷ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对股市有何影响

在近日召开的2009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明确表示,将深入推进发行制度改革。坚持市场化导向,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强化各主体责任,完善价格形成和股票承销机制。新股发行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市场基础性制度,能否建立起一个合理而完善的发行制度,不仅关系到股市能否正常地发挥其投融资功能,更关系到股市能否真正为实体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当前新股发行制度中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缺乏合理的市场化定价机制,这不仅对市场的稳定运行造成较大影响,同时也造成上市企业的良莠不齐。目前虽然新股发行有询价制度,但对询价人的认购情况没有强制性的限制,使得询价阶段机构投资者报价与实际投资需求相脱节,询价制度基本流于形式。

在这样的环境下,打新的收益率被提升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位置,所谓的"新股不败"由此而来。由新股发行带来的高定价、高市盈率、高溢价不仅推高了我国股市的整体风险,也正是这样的收益率以及极低的风险程度,使得大量的资金一窝蜂地囤积在一级市场,严重打乱了整个市场的正常资金流动秩序。回想当年中国石油IPO,3.3万亿元的资金冻结在一级市场;而在股市低迷时上市的中国南车,其冻结资金量也达到了2.2万亿元。如此大量的资金出现无规律地流动性紧缺,对市场的冲击自然不小,这也造成了一旦有新股IPO,市场往往会出现大跌的情况。另外,由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价格存在巨大价差,有些公司为了上市不惜一切代价。上市后第一年盈利,第二年亏损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公司甚至连最后一块遮羞布也不要,上市后直接出现亏损。这显然不利于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发行制度对于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不足。从申购渠道来说,机构拥有战略配售、网下申购与网上申购三条途径,而个人投资者只能参与网上申购。而从中签所需要的资金来看,机构也占有更大的优势。以中国南车为例,理论上保证中1000股需要动用资金80.74万元。而在此之前IPO的中国石油保证中签的资金需要86万元,而中国神华则高达155万元,这对于一般的中小投资者来说,是很难承受的数字。而想要成为一个成熟市场,在监管上就应该重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目前过于向机构倾斜的发行制度,显然不利于股市的良性发展。

既然目前新股发行制度存在着缺乏合理市场化定价机制以及对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不足的缺陷,那么未来的制度改革就应该格外的注意这两个方面。具体来说,有这样几个措施可以考虑。

首先,加强发行时的审核,改进目前的询价制度。监管部门不仅要对保荐机构研究报告制作、路演推介组织以及信息披露等提出监管要求,认真核实每一个上市公司的资质,也要对询价对象的资格和报价行为加强监管,应该对询价对象的申购情况做出一定的限制,例如定价过低时限制其购买比例;对于那些询价过程中报价高于发行定价却未申购,或是报价与申购行为不相符的机构做出严肃的处理等等。以敦促这些询价对象遵循诚信原则,改进自身的询价工作。

其次,通过增加首发可流通数量的方法来缩小一二级市场之间巨大的溢价差距。目前吸引巨量资金参与打新的原因,主要在于巨大的无风险套利空间。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单靠完善询价机制很难完全解决,毕竟资本是要追逐更大的利益,想要询价机构做到一二级市场价格接轨是不可能也是不合理的。所以就需要从供需两方面入手,通过提高首发股的流通比例,来稀释一部分市场泡沫,减少市场整体的风险。

最后,要进一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在现有基础上提高网上配售比例,加大回拨力度。同时可以做一些新的尝试,比如在超额网上申购时,首先满足中小散户的投资需求;无论资金量大小,每一个有效账目都配送一定额度的股票等等倾向于中小投资者的申购方法。只有让更多的中小投资者能够在新股发行中获得利益,才能更好的消除市场对于IPO的恐惧心理,维护股市健康稳定运行。只有建立起一个合理完善的新股发行制度,才能从源头上改善整个股市的环境。

热点内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晚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3 浏览:396
阿坝小金县橡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0 浏览:908
楚雄大姚县豆一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4:02 浏览:736
做期货能在网上开户吗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591
安庆宜秀区早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377
正确的原油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9:41 浏览:39
达州市纤维板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11 浏览:310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白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07 浏览:883
上海外盘期货哪里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4:10 浏览:448
香港日发期货开户网站 发布:2021-12-16 12:24:09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