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行情 » 粘胶短纤期货价格行情

粘胶短纤期货价格行情

发布时间: 2021-07-15 16:08:37

Ⅰ 粘胶短纤期货走势图

你好,期货上面没有粘胶短纤这个品种,有涤纶短纤。
涤纶短纤期货是2020年10月12日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上市两个交易日均以涨停价收盘。

Ⅱ 大牛股董秘朋友圈怒怼券商分析师,这是发生了什么

网传一张截图显示,三友化工董秘公开谴责国泰君安研究所化工组散布谣言。

截图显示,该董秘对国泰君安研究所化工组连发两问,称“您组鞠姓研究员说三友化工比西部某粘胶企业成本高1500元,您调研过吗?核实过吗?按您这逻辑,三友化工早已经破产了。” “段海峰组长您在500人的群里,散布三友化工纯碱限产30%的谣言,您调研过吗”。

并且,该董秘愤怒表示搞研究要公允、客观,保持基本的基业操守,“我不想动您饭碗,但可能您已经触碰了我的底线”。

而另一家公司中泰化工,今年一度涨超100%,最近股价调整,从12.55元/股跌至9.86元/股,调整幅度超20%。

Ⅲ 2016纺织行业趋势如何

2015年纺织市场总体呈现弱势。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纺织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多数产品价格创历史新低,其中棉花、腈纶、锦纶创5年新低;粘胶短纤、PTA产业链产品更是创下了近
10年的新低;仅有粘胶产业链在涨,分别为人棉纱、粘胶短纤。剩余商品均呈下跌态势,跌幅居前三位的分别为丙烯腈、腈纶短纤、氨纶。


  • 棉纺市场:目标价之后价格快速下探


2015 年以来,由于行业政策不断优化、去库存周期开启、棉花质量下滑、进口纱冲击等原因,棉花价格处于底部震荡,其中供需失衡问题是导致其价格下降的重要原因。从美国农业部(USDA)12月份公布的美国棉花供需平衡表中可以看出,2015年度中国期末库存量在1416万吨,但是消费量仅有708万吨,库存消费比高达200.06%。同时下游纱线近几年随着进口纱抢占市场及需求不旺,价格也持续下调。


  • 化纤市场:处在“寒冬期”


织造和服用领域的需求持续低迷,氨纶、锦纶的跌幅还在进一步扩大,丙烯腈产能增速过快,过剩局面加剧,该产业链由上一年的榜首直接降至2015年的榜尾,尤其像PTA产业链价格多在5000元/吨以下的低位震荡运行,4月份两次爆炸事故短期提振行情,但也仅是“昙花一现”,价格不断刷新历史低位。截至目前我国PTA产能过剩约1500万吨,在此背景下落后产能退出、新增产能投放缓慢、行业维持较低开工率现象突出。上游国际原油价格加速下跌,美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最低更是跌至34.53美元/桶,加剧了PTA行业的困境。下游方面聚酯受成本低位传导、自身供应过剩、需求持续低迷等影响价格整体走低。


  • 粘胶短纤:否极泰来


粘胶短纤自2015年3月初创下近10年新低触底反弹后,历时7个月累计上涨3000元/吨,上涨幅度超过26%。主要原因还是粘胶短纤供应格局改善,经过近几年的调整,粘胶短纤产能增速从2013年开始放缓,2015年增速更是低至5.2%。而且2015年环保约束越发严格,供给面明显下降,3月关停涉及产能20余万吨,约占2015年总产能的5%。


  • 2016年纺织行情仍将继续下探,但总体会略好于2015年。


当前我国纺织行业处于低速增长期。2015年1~11月,纱的产量为3661.8万吨,同比增长4.8%;布产量为643.1万吨,同比增长2.7%;化学纤维产量为4422.4万吨,同比增长12.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为11953.5亿元,同比增长10.1%。但是出口方面仍难看到明显回升,据海关统计,2015年11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约219.82亿美元,同比减少9.71%,环比减少7.07%。其中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86.68亿美元,同比减少9.21%,环比减少5.88%;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33.14亿美元,同比减少10.03%,环比减少7.83%。


化纤行业2016年注定又将是深度调整的一年。未来在产能上将会有新的变化,比如增速已明显回落,“十三五”期间,中国化纤产量的年均增速目标将由“十二五”期间的9.2%调整为3.6%。近日,中央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提到去产能,部分化纤产品将进入淘汰落后产能阶段。


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不排除2016年纺织行业部分商品价格再创历史新低,终端需求依旧不旺,工厂经营困难、原料价格波动风险、人工成本走高、资金短缺等问题长期困扰企业,多数维持低库存生产,关、转、限、停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东南亚优势显现,订单大量向外转移。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全面放开二胎、“一带一路”等名词将会给2016的纺织行业注入新鲜血液,政策拉动需求升级,是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

Ⅳ 2011年的棉花价格会下降吗为什么

后期会下跌。现在看涨差不多赶紧卖。

Ⅳ 7D三维化纤棉11月中旬价格幅度是多少!适合在这段时间进货吗

2007年,我国棉花价格呈现在波动中小幅上涨的走势,新棉集中收购期收购价格高于上年同期。受供求关系及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预计2008年棉花价格水平将呈现上涨态势。 一、2007年棉花价格运行情况 (一)棉花收购价格呈平稳上升走势,集中收购期平均价格大幅高于上年同期。前三季度328级棉花收购价格在每50公斤(下同)580元到620元范围内波动,平稳中小幅上涨。在新棉集中收购期,第一阶段,9月份新棉开秤后,价格低开低走,月初主产区328级籽棉新棉收购价格平均为629元,较上年同期低 7.71%,之后一路下降,到9月底价格降至610.76元。第二阶段是从10月初到11月中旬,价格由降转升、持续上涨,11月中旬为642.96元,达到本年度新棉收购最高价格水平。第三阶段是从11月到年底,价格呈现总体平稳、略有下降态势,12月下旬为619.87元,比上年同期上涨16.02%。9-12月份新棉收购价格平均为628.09元,较上年同期上涨7.60%。全年棉花平均收购价格为609.87元,较上年下降 2.82%。 (二)现货销售价格波动较大。10个省区市棉纺企业到厂价格呈现上涨、回落、走高、调整状态,1-3月逐月走高,4月份有所回落,5月份开始价格反弹,8 月份达到今年以来最高价位后,9-12月份价格水平稳中小幅波动、略有下降。12月份,10个省区市棉纺企业328级、229级棉到厂均价分别为 13614元/吨、14074元/吨,较年初分别上涨7.04%、7.05%;其中8月平均价格分别为14191元/吨、14511元/吨,是全年的最高价位。 (三)期货价格在波动中走高。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价格在波动中走高,其中次近期合约收盘价格由年初的13500元/吨上涨到12月份的14440元/ 吨,较年初和上年同期分别上涨6.96%、3.36%。国际市场棉花期货价格上涨幅度大于国内市场,其中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31日次近期合约收盘价格为 69.57美分/磅,较年初和去年同期分别上涨24.48%、22.07%。 二、2008年棉价走势分析及预测 受成本上升、国内外棉花供求情况及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预计2008年我国棉花价格总水平在波动中上涨,但价格大幅上涨和走低的可能性都较小。 (一)2007/08年度国内棉花产量仍保持较高水平,但种植成本仍会继续增长。国内外权威机构预测,2007/08年度我国棉花丰产的可能性较大,中国棉花协会预计全国棉花总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产量处于历史较高水平;美国农业部在2008年1月份发布的报告称,中国棉花产量为751.2万吨,虽然比 12月的报告数据有所调减,但仍高于上一年度。受农资等价格上涨的影响,今年棉花种植成本仍会保持增加态势。有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每亩棉花种植成本预计为930.8元,较上年度上涨7.07%,其中,种子费增加6.21%,化肥费用增加3.12%,农药费用增加2.79%,租赁作业费用增加 1.97%,人工成本费用增加10.57%,土地费用成本增加5.39%。 (二)国内棉花需求增长速度开始趋缓。我国棉纺织业逐渐显现出增长放缓的特征。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年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150.7亿美元,同比增长20.9%,比上年回落8个百分点,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561亿美元,增长15%,比上年回落3.7个百分点。2008年仍将继续保持这种放缓的态势。中国纺织品进口商会预测,受国际贸易环境、能源和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预计2008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将减缓到15%左右,对棉花需求不会有大的突破。此外,纺纱配棉比例大幅下降也是棉花需求下降的原因之一。2007年我国化纤总产量可能突破2100多万吨,而且仍以15%以上的增幅递增,特别是粘胶短纤、涤纶短纤产能的增长尤为突出,相应的纺纱棉配比例趋于下降,如果按照2007年化纤产量推算,国内企业纺纱配棉比在55%以下,低于以往60%以上的比例。 (三)国际市场棉价呈现上升趋势,对国内市场价格有一定的支撑作用。近几年,国际棉花库存随着产量增加而呈现上升局面,2004- 2007年棉花的期末库存都维持在1000万

Ⅵ 目前粘胶短纤下跌,有人了解上游的情况吗

上游棉短绒保持相对稳定行情,市场购销拉锯。棉籽原料价格下跌,但棉油、棉粕、棉壳下跌基本抵消了原料下跌幅度,加之油棉厂开工率不足,棉短绒产出量有限,厂家持价出货。因下游化纤厂、精制棉厂因环保问题开工不足,采购棉短绒量有限,且进口棉短绒价格便宜,冲击国内棉短绒行情,市场购销均不理想,限制棉短绒行情发展。未来棉短绒涨跌两难,仍将以稳定为主,局部小幅波动局面运行。

Ⅶ 08年棉花收购价格比去年是涨还是降了求大神帮助

2007年,我国棉花价格呈现在波动中小幅上涨的走势,新棉集中收购期收购价格高于上年同期。受供求关系及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预计2008年棉花价格水平将呈现上涨态势。 一、2007年棉花价格运行情况 (一)棉花收购价格呈平稳上升走势,集中收购期平均价格大幅高于上年同期。前三季度328级棉花收购价格在每50公斤(下同)580元到620元范围内波动,平稳中小幅上涨。在新棉集中收购期,第一阶段,9月份新棉开秤后,价格低开低走,月初主产区328级籽棉新棉收购价格平均为629元,较上年同期低 7.71%,之后一路下降,到9月底价格降至610.76元。第二阶段是从10月初到11月中旬,价格由降转升、持续上涨,11月中旬为642.96元,达到本年度新棉收购最高价格水平。第三阶段是从11月到年底,价格呈现总体平稳、略有下降态势,12月下旬为619.87元,比上年同期上涨16.02%。9-12月份新棉收购价格平均为628.09元,较上年同期上涨7.60%。全年棉花平均收购价格为609.87元,较上年下降 2.82%。 (二)现货销售价格波动较大。10个省区市棉纺企业到厂价格呈现上涨、回落、走高、调整状态,1-3月逐月走高,4月份有所回落,5月份开始价格反弹,8 月份达到今年以来最高价位后,9-12月份价格水平稳中小幅波动、略有下降。12月份,10个省区市棉纺企业328级、229级棉到厂均价分别为 13614元/吨、14074元/吨,较年初分别上涨7.04%、7.05%;其中8月平均价格分别为14191元/吨、14511元/吨,是全年的最高价位。 (三)期货价格在波动中走高。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价格在波动中走高,其中次近期合约收盘价格由年初的13500元/吨上涨到12月份的14440元/ 吨,较年初和上年同期分别上涨6.96%、3.36%。国际市场棉花期货价格上涨幅度大于国内市场,其中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31日次近期合约收盘价格为 69.57美分/磅,较年初和去年同期分别上涨24.48%、22.07%。 二、2008年棉价走势分析及预测 受成本上升、国内外棉花供求情况及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预计2008年我国棉花价格总水平在波动中上涨,但价格大幅上涨和走低的可能性都较小。 (一)2007/08年度国内棉花产量仍保持较高水平,但种植成本仍会继续增长。国内外权威机构预测,2007/08年度我国棉花丰产的可能性较大,中国棉花协会预计全国棉花总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产量处于历史较高水平;美国农业部在2008年1月份发布的报告称,中国棉花产量为751.2万吨,虽然比 12月的报告数据有所调减,但仍高于上一年度。受农资等价格上涨的影响,今年棉花种植成本仍会保持增加态势。有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每亩棉花种植成本预计为930.8元,较上年度上涨7.07%,其中,种子费增加6.21%,化肥费用增加3.12%,农药费用增加2.79%,租赁作业费用增加 1.97%,人工成本费用增加10.57%,土地费用成本增加5.39%。 (二)国内棉花需求增长速度开始趋缓。我国棉纺织业逐渐显现出增长放缓的特征。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年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150.7亿美元,同比增长20.9%,比上年回落8个百分点,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561亿美元,增长15%,比上年回落3.7个百分点。2008年仍将继续保持这种放缓的态势。中国纺织品进口商会预测,受国际贸易环境、能源和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预计2008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将减缓到15%左右,对棉花需求不会有大的突破。此外,纺纱配棉比例大幅下降也是棉花需求下降的原因之一。2007年我国化纤总产量可能突破2100多万吨,而且仍以15%以上的增幅递增,特别是粘胶短纤、涤纶短纤产能的增长尤为突出,相应的纺纱棉配比例趋于下降,如果按照2007年化纤产量推算,国内企业纺纱配棉比在55%以下,低于以往60%以上的比例。 (三)国际市场棉价呈现上升趋势,对国内市场价格有一定的支撑作用。近几年,国际棉花库存随着产量增加而呈现上升局面,2004- 2007年棉花的期末库存都维持在1000万吨以上的高水平上,但这种格局将在今年有所变化。据美国农业部估计,近五年全球棉花产量的峰值出现在 2006/07年度,全球产量为2657.8万吨,期末库存的峰值也出现在上年度,达到1327.3万吨。而在2007/08年度,由于需大于产,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认为,本年度全球棉花产需缺口136万吨,而库存为1175万吨,较上年度下降10.37%;本年度国际市场棉花价格为67美分/磅,比上年度高8美分。 同时不容忽视的是,近两年来,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产品价格都出现大幅上涨现象,无论国际还是国内棉花价格已经被低估。棉花和其他农产品比价关系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棉价继续上涨。 三、几点建议 为促进今年棉花生产,努力保持棉花价格在一个相对合理、稳定的水平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棉花生产、需求及价格监测,保证统计数据的相对准确性,为进一步做好宏观调控奠定坚实基础。2006/07年度棉花产量修正幅度较大,如有关部门将棉花产量由650万吨上调到770万吨,上调幅度达到120万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中国植棉地域辽阔且比较分散,统计起来相对困难等。但统计数据出现的这种误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后势的判断和宏观调控的政策实施。对需求的判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棉花生产、需求数量方面的监测,并通过一定的手段来验正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性,为做好宏观调控和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二、密切关注棉花市场、行业、价格,警惕阶段性、结构性价格大幅上涨。从供求基本面情况看,棉花价格应该是保持稳步上涨的态势,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但我们所面临的供求关系不仅有全局的,还有局部的,不仅有静态的,还有动态的。去年市场普遍认为国内供求之间存在几百万缺口,潜在需求十分强劲,但后来事实证明,理论性质的缺口,未必能成为事实,而阶段性和结构性供求变化,才会对价格产生实在的影响力。需要警惕的是一旦这种变化在某个阶段被放大,市场反应往往超过预期。具体来看,近期持续缩减的进口、原料库存的低位徘徊一旦达到质变,将可能带动棉花价格急速飙升。 三、关注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利用各种调控手段,努力保持棉花价格不出现大幅波动。近年来,国家通过配额、收储、关税等多种手段调控市场,对保持棉花供求总量平衡、维护价格基本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今年我国棉花产业面临的问题与以往有所不同,主要是整个经济环境有所变化,包括目前出现的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压力和预期、从紧的货币政策、人民币可能进一步升值等,对我国棉花产业链将有较大的不确定影响。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完善、发展现有的政策调控手段,努力保持棉花价格不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

Ⅷ 湖北宜化股票后市如何

短线应该还有几元钱

Ⅸ 经济危机对化工行业的影响

如果没有这场全球性的金融灾难,恐怕谁也不能理解近一个月来化工市场诸多产品价格发生的戏剧性骤变。
8月下旬至10月初,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国内浓硝酸市场主流价格由4100~4200元/吨的历史高点,陡然降落至1700~1800元/吨,每吨回落了2400元,月落幅度高达42.86%,令人瞠目。这还不是最绝的,最绝的当属硫酸,短短的1~2个月里,国内硫酸的价格由8月份的2400元/吨直线下降至10月初的400元/吨,2400元货值的产品每吨就落掉了2000元,月落幅度竟达166.7%,跌幅之大不仅是惊心动魄,还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的急速蔓延,世界性经济危机也迅速向我国化工领域传导,以硝酸、硫酸等“三酸两碱”化工基础原料为代表的产品市场行情急剧下滑,价格一落千丈。短短1~2个月,遍数国内化工所有产品,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从历史价格的高位进行跳水,于此同时,上述化工化肥所有的产品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产品涨库、销售困难,被迫减产或停产的现象。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对化工行业的影响开始显现,三季度我们关注的重点公司业绩增速大幅放缓。假发龙头瑞贝卡对美欧的出口收到影响,全年的业绩增长减少到20%;而ML材料龙头广东榕泰由于下游出口减少,导致公司全年增长50%的预期落空。
上一周,国际原油价格在大幅度下跌后出现了反弹,WTI原油价格上周五收于67.81USD/barrel,一周累计涨幅7.38%;Brent原油价格收于65.1 USD/barrel,一周累计涨幅5.58%,国际天然气价格微跌了0.95%;乙烯、石脑油价格跌幅依然较大,单周跌幅分别为28.57%、22.3%。
化肥、农药:上一周,国内尿素价格跌至1850元/吨,一周跌幅为5.13%,草甘膦价格再度出现了下跌,单周下跌12.9%,国内钾肥价格下跌了1.15%,磷肥价格则保持不变。
两碱:上一周,PVC及电石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乙炔法PVC下跌了5%,乙烯法PVC价格则下跌4.76%,电石价格下跌5.56%;纯碱价格下跌3.13%;烧碱价格则保持不变。
化纤:上一周,化纤产品原料继续下跌,对二甲苯下跌了11.54%,PTA下跌15.79%,PET切片下跌15.33%,PA66切片微跌了5.24%,PA6下跌了8.95%,粘胶短纤下跌1.61%,PTMEG的价格微跌了1.61%,氨纶40D价格则没有变化。
醇醚:上一周,醇醚价格下跌幅度较大,甲醇单周跌幅14.89%,二甲醚价格下跌15.56%。
橡胶:上一周国内丁苯橡胶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单周跌幅达11.43%,天然橡胶价格则微跌了0.68%。
似乎一夜之间,每一个行业的下游几乎都没有了需求,化工产业链上因需求锐减而倒塌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像一场急性瘟疫,迅速向上游传导,一块压倒另一块:MDI需求减少导致苯胺需求减少,苯胺需求减少导致硝酸需求减少,硝酸需求减少导致液氨需求减少,液氨需求减少最终导致原料煤炭需求减少;另一链条:全球性粮价和原油价格大跌,导致国际国内市场化肥需求下降,化肥需求下降导致化肥企业减产,化肥企业减产导致合成氨生产负荷降低,合成氨负荷降低最终也导致原料煤炭需求降低。

热点内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晚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3 浏览:396
阿坝小金县橡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0 浏览:908
楚雄大姚县豆一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4:02 浏览:736
做期货能在网上开户吗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591
安庆宜秀区早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377
正确的原油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9:41 浏览:39
达州市纤维板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11 浏览:310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白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07 浏览:883
上海外盘期货哪里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4:10 浏览:448
香港日发期货开户网站 发布:2021-12-16 12:24:09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