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期货市场建设
① 现在投资建个小规模养猪场,国家有什么优惠政策
农业部发布了实施家庭农场育种计划的指南。这些意见鼓励农民适当扩大其业务规模并发展家庭农场。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也发布了《关于做好稳定生猪生产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工作的通知》,为符合条件的农场补贴50W至500W¥。简而言之,猪供不应求,鼓励农民养猪。
鼓励龙头企业建立繁殖基地,发展订单生产,开展一体化综合经营。积极引导农民市场营销合作组织发展,鼓励运销大户,销售,加工,流通企业领导市场营销合作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实施“互联网+生猪”发展战略,促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的融合,互联网与产业的融合,屠宰企业与零售终端之间的直接联系,积极推进生猪和生猪产品的期货上市和电商平台的建设,以及扩大生猪和产品电子交易规模。鼓励龙头企业,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和经纪人建立社会服务组织,以多种方式和层次形成社会化服务体系。
② 要推出一个新的期货商品,如何写其市场策划
以今年即将出台的生猪期货为例
可以阐述其前景和意义:
推出生猪期货有益于生猪产业链的发展:
如何把养猪风险降到最低?何时国内的养殖、饲料、食品等行业能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利润?生猪期货的上市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生猪期货的推出有益于生猪养殖业的稳定和规模化发展
生猪价格波动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市场形势好、养猪效益高的时候,养殖户就蜂拥而上,养殖规模快速膨胀。而养猪效益下滑时又一哄而散,空栏罢养。这是因为现货价格对供求的引导具有滞后性,养殖户无法对市场做出正确的预期,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是生猪现货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期货具有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的功能,发挥生猪期货的此种功能,可以帮助生猪养殖者通过期货交易行情,及时了解未来的生猪市场价格走势,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饲养周期,从而降低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引入生猪期货交易后,养殖户可以利用期货市场锁定养猪利润,防止价格大幅波动对养猪利润造成不利影响,这样才能够保证养殖户有合理稳定的养殖利润,真正提高他们的养殖积极性,使得市场上的生猪得到长期稳定的供应。
另外,从整体来看,我国生猪养殖的集中度并不高,散养模式长期占主导地位,规模化养殖水平较低。部分原因是由于农民增收渠道多元化,而养猪利润不稳定,养殖户不愿意扩大产业或无经济能力扩大。生猪期货的上市将促使生猪养殖方式由散养和小规模养殖向大规模化发展。一些大集团已开始行动,如中粮集团拟筹资97亿元,在湖北建设50万头种猪养殖基地,生猪健康养殖和加工分别达到每年1000万头,配套建设育种、疾控和食品研发三个中心,带动中国生猪产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该项目也将使湖北成为全国最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生猪现代健康养殖基地。
二、生猪期货的推出有益于饲料企业的发展
1985年生猪价格放开后,生猪价格波动剧烈,近年来波动周期明显缩短,一般周期为2至3年,有时甚至一年,这一状况即不利于养殖业的稳定发展,也影响到与养殖业关系密切的饲料业的发展。这几年更由于疫情、原料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国内饲料产业连受重创,约有5000家中小型饲料企业因微利或亏损已停产。目前,在国家鼓励生猪养殖的现状下,根据农业部最新调查显示,国内生猪生产正在恢复,生猪存栏率上升,养殖业持续回暖,预期对饲料的需求也将增加。而生猪期货上市后,会使生猪饲养处于稳定并可锁定利润,饲料企业也可借此生猪养殖春风得已发展,并可根据期货市场行情来做出预期判断,调整生产力度。而且,一些有能力的大饲料企业由于具有规模优势和资本实力,也在向下游种猪培育、养殖和加工渗透,如作为国内最大的猪饲料生产企业,新希望集团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涵盖饲料、育种、养殖、屠宰、深加工、销售一体的养猪体系。[NextPage]
三、生猪期货的推出有益于肉类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
生猪价格由于养殖分散,缺乏相应的价格发现机制,价格往往大起大落,这极为不利于生猪加工企业的生产。推出生猪期货,可为相关企业提供价格风险管理工具,猪肉加工商、贸易商通过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可以提前锁定其销售或采购价格,有效应对市场化条件下猪肉价格波动,回避猪肉价格变动所带来的风险,保证企业收益的稳定。
近年来,我国生猪屠宰深加工业发展迅速,双汇、雨润、金锣等大型屠宰加工企业纷纷扩大规模,投建新厂,不仅屠宰深加工能力增强,而且生猪屠宰、冷冻冷藏及检验技术也进步较快。但是,我国屠宰及肉制品行业集中度低,有较大的整合空间。我国猪肉加工企业双汇发展(000895行情,股吧)、大众食品(金锣)、雨润食品的加工能力占规模以上企业加工能力不足10%,而美国猪肉三强企业的加工能力占全国的50%以上,2005年,双汇、金锣、雨润等3家行业龙头企业屠宰生猪占我国生猪屠宰总量的4%不到,而美国前三家肉类加工企业总体市场份额已超过65%。我国的生猪屠宰加工业急需进行结构调整、资源整合。而且,在生产分散,现货市场不统一的情况下,生猪期货并不能充分发挥发现价格的功能,只有通过资源整合,扩大规模才能更好的发挥生猪期货的作用。
贸易企业也在向多元化发展,如河南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河南省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外经贸企业之一,进出口总额连年居河南首位,是河南供港活猪唯一的业务主管单位。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发挥整体经济与技术优势,建立起集团自己的生猪养殖基地,带动生猪、饲料、机械、屠宰加工相关产业链条的发展。生猪期货的推出,使这类企业可以通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和套期保值锁定远期价格,还将有助于形成全国性的生猪价格,通过高效率的期货机制迅速传导到全球各地,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生猪贸易中的“话语权”。
③ 市场点评:指数冲高回落,继续维持震荡走势
重点推荐
国家统计局:未来投资有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国网公司发布“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建设任务 投资规模近250亿元
市场点评
市场点评:指数冲高回落,继续维持震荡走势
农林牧渔:新发地现新冠病毒,对农业板块影响几何?
新股提示
1、 甘李药业,申购代码732087,申购价格63.32元;
期货情报
金属能源:黄金392.34,跌0.36%;铜46440,跌0.39%;螺纹钢3546,跌0.42%;橡胶10515,跌0.43%;PVC指数6275,涨0.08%;郑醇1721,跌0.06%;沪铝13390,涨0.41%;沪镍102630,涨1.19%;铁矿757,跌0.26%;焦炭1942.5,跌0.21%;焦煤1172,跌0.04%;原油297.9,涨1.78%;
农产品:豆油5632,跌0.53%;玉米2125,跌0.05%;棕榈油4906,涨0.00%;棉花11870,跌0.54%;郑麦2512,涨0.80%;白糖4992,跌0.50%;苹果8167,跌0.97%;
汇率:欧元/美元1.1333,涨0.09%;美元/人民币7.0828,跌0.04%;美元/港元7.7505,跌0.00%。
(以上期货数据来自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
重点推荐
1、国家统计局:未来投资有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丁勇解读2020年1-5月份投资数据时表示,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经济社会秩序有序恢复,在一系列稳投资政策的作用下,投资项目建设持续加快,投资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高技术产业、社会领域投资增速均由负转正。2020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6.3%,降幅比1-4月份和一季度分别收窄4.0和9.8个百分点。
丁勇表示,随着稳投资政策的显效发力,投资新开工项目继续呈现向好态势,1-5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7.9%,增速比1-4月份加快6.8个百分点。从相关指标看,5月份工程机械产品产销两旺,挖掘、铲土运输机械和混凝土机械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2.1%和42.2%,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68%。这些情况均表明未来投资有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点评:基建类股由于今年两会财政刺激政策低于预期,2会以来走势普遍疲软。随着投资相关数据的好转,预计与基建投资相关的工程机械、水泥等公司中期业绩仍将有不错表现,中报披露前或是此类公司较佳短线介入时机。
(投资顾问 蔡 劲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 S0260611090020)
2、国网公司发布“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建设任务 投资规模近250亿元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6月15日(下称“国网公司”)在京举行“数字新基建”重点建设任务发布会暨云签约仪式,面向社会各界发布 “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建设任务,并与华为、阿里、腾讯、网络等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国网公司方面介绍,“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建设任务包括电网数字化平台、能源大数据中心等项目,“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建设任务,聚焦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领域,以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为重点,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2020年总体投资约247亿元,预计拉动社会投资约1000亿元。公司与华为、阿里、腾讯、网络4家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公司所属17家省电力公司及5家直属单位与属地政府、相关企业及科研院所共37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建设能源领域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构建互利共赢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国网公司高度重视“新基建”,今年4月将年度投资计划由4186亿元调增至4600亿元,重点向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数字新基建”等领域倾斜。
点评:真金白银的投入,将给国网公司旗下涉及“数字新基建”业务的上市公司带来实在收入。预计相关个股短期将有活跃表现机会。
(投资顾问 蔡 劲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 S0260611090020)
市场点评
1、市场点评:指数冲高回落,继续维持震荡走势
周一两市大盘指数冲高回落,震荡整理,市场总成交金额较前一交易日略微放大。两市合计成交7595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出27.35亿元。具体来看,沪指收盘下跌1.02%,收报2890.03点;深成指下跌0.53%,收报11192.3点;创业板指上涨0.58%,收报2219.55点。
盘面上看,防疫概念股、网红经济概念股、云游戏概念股和次新股等表现强势,免税概念股出现比较大的分化,科技股则普遍走低。尾盘指数再次走弱,多数题材概念股出现炸板现象,资金抱团防疫板块。
走势上看,两市指数冲高回落报收日内最低点,市场人气受到打击。此外,防守板块的上涨表明市场偏好转向谨慎,预计短期指数将维持震荡整理的概率较大。操作上,建议半仓滚动操作为好,建议关注基本面情况较为稳定、中报业绩预期较好的消费类股和股价所处位置不高的有色金属类股。
(投资顾问 杨冬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15080007)
2、农林牧渔:新发地现新冠病毒,对农业板块影响几何?
北京新冠病毒再发,集中于新发地,且在新发地市场发现阳性样本,其中在三文鱼切割案板上也发现了新冠病毒。根据专家分析:新冠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β冠状病毒属,而β冠状病毒属只会感染哺乳动物,很难感染鱼类;三文鱼可能只是作为一种附着的载体或介质,病毒在加工、运输链条上存活并导致传播。
点评:如若证实此次新发地的新冠病毒是由进口水产品带入,那么未来进口水产品及肉类产品将受到影响,国内蛋白价格或因此而上涨,建议关注生猪养殖板块以及禽板块的个股机会。(投资顾问杨冬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15080007)
④ 求:湖北成为生猪期货交割地是否会对地方经济产生影响,会产生什么影响
生猪期货上市后,饲养户、加工企业和贸易商可以在期货市场上选择合适的时机卖出或买入期货合约,将销售或购买价格事先锁定在相对理想的水平,从而规避现货价格周期性波动的风险。以饲养1000头生猪的大型饲养户为例,每头猪养到100公斤,饲养成本在700元左右,在无法确定未来价格走势的情况下,饲养户可以提前利用生猪合约进入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到生猪出栏时,不管当时的市价是多少,饲养户仍能按生猪合约的价格卖掉这1000头生猪,饲养户的风险将因此得到规避,生猪销售也因此走向全国,而当某一地区出现生猪售价过低的情况时,可以通过全国市场使价格得到平衡。
而另一方面,由于生猪期货合约是标准化合约,对用于交易的商品在质量、规格、数量等方面均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对不同等级的商品明确了不同的交易价格,“优质优价”必将引导饲养户加快生猪品种改良和科技饲养的进程,从而促进生猪饲养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⑤ 建造养猪场有无税收优惠政策
这个养的猪的战术应该是没有的吧,现在老百姓的
⑥ 股价下行业绩承压,新希望出栏目标能够如期实现突破吗
中国养猪网讯(记者金梦)2020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受新冠+非瘟双疫情影响,生猪供给大部分时间处于偏紧状态,猪价一度同比翻倍,生猪养殖企业鼠年交了金猪运,盈利大多表现靓丽,且不少企业已经在继续扩大养殖产能。
与此同时,业内也相应传出对上市猪企扩张“脚步”的质疑声,尤其当下随着生猪产能的恢复,我国生猪价格进入下行猪周期,不少头部猪企的股价和市值连续下跌,难道说上市猪企的“牛皮”真的是吹过头了吗?我们以新希望为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希望仍然处于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有多大的视野,就有多大的胸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企业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让中国农牧企业跻身于世界前列,才是新希望的“新”希望。
⑦ 猪肉价格有没有可能恢复到10元以下
进入腊月门,连农村人都觉出了今年的情况不同:猪肉、牛肉、羊肉、蔬菜等,价格全面上涨,连创新高,前天老家农村大集上,猪肉价格30元/斤了,而且备年货的采买时间,提前了至少半个月!
比如备年货割肉,除了灌制香肠外,往年怎么也要进入腊月下旬,一般腊月二十三辞灶后,农村大集才开始热火朝天,割肉炸货准备过大年。今年刚进入腊月门,农村大集就出现了“抢”新屠宰牛羊猪肉的人,不少都是城里人特意赶过来采买。
其三,生猪期货上市,成为封杀猪肉大幅下跌空间的利器。养猪企业和屠宰企业,都可以通过生猪期货市场控制平衡远期价格走势,卖出或买进,从而确保生猪周期价格小幅度震荡。期货就是调节现货价格的杠杆,生猪期货推出后,正常情况下,周期涨跌区间会趋稳,除非出现行业性的突发情况,才可能有大波动的几率。
总之,有了这三大因素垫底,等于彻底封锁了猪肉价格下跌空间,想再回到10元/斤的时代,几率几乎为零。
⑧ 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由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一) 商品期货
商品期货是指标的物为实物商品的期货合约。商品期货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农产品期货、金属期货和能源期货等。
1. 农产品期货。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诞生以及1865年标准化合约被推出后,随着现货生产和流通的扩大,不断有新的期货品种出现。除小麦、玉米、大豆等谷物期货外,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随着新的交易所在芝加哥、纽约、堪萨斯等地出现,棉花、咖啡、可可等经济作物,黄油、鸡蛋以及后来的生猪、活牛、猪腩等畜禽产品,木材、天然橡胶等林产品期货也陆续上市。
2. 金属期货。最早的金属期货交易诞生于英国。1876年成立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开金属期货交易之先河。当时的名称是伦敦金属交易公司,主要从事铜和锡的期货交易。1899年,伦敦金属交易所将每天上下午进行两轮交易的做法引入到铜、锡交易中。1920年,铅、锌两种金属也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工业革命之前的英国原本是一个铜出口国,但工业革命却成为其转折点。由于从国外大量进口铜作为生产资料,所以需要通过期货交易转移铜价波动带来的风险。伦敦金属交易所自创建以来,一直生意兴隆,至今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期货价格依然是国际有色金属市场的晴雨表。目前主要交易品种有铜、锡、铅、锌、铝、镍、白银等。 美国的金属期货的出现晚于英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以来,美国经济从以农业为主转向建立现代工业生产体系,期货合约的种类逐渐从传统的农产品扩大到金属、贵金属、制成品、加工品等。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成立于1933年,由经营皮革、生丝、橡胶和金属的交易所合并而成,交易品种有黄金、白银、铜、铝等,其中1974年推出的黄金期货合约,在70-80年代的国际期货市场上具有较大影响。
3. 能源期货。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的石油危机,给世界石油市场带来巨大冲击,石油等能源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直接导致了石油等能源期货的产生。目前,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能源产品交易所,上市的品种由原油、汽油、取暖油、天然气、丙烷等。
(二) 金融期货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经济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所取代,利率管制等金融管制政策逐渐取消,汇率、利率频繁剧烈波动,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期货市场。1972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设立了国际货币市场分部(IMM),首次推出包括英镑、加拿大元、西德马克、法国法郎、日元和瑞士法郎等在内的外汇期货合约。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市国民抵押协会债券(GNMA)期货合约,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推出利率期货合约的交易所。1977年8月,美国长期国债期货合约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市,是迄今为止国际期货市场上交易量较大的金融期货合约之一。1982年2月,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开发了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合约,使股票价格指数也成为期货交易的对象。至此,金融期货三大类别的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均上市交易,并形成一定规模。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欧洲和亚洲的期货市场,金融期货交易占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金融期货也成为交易的主要产品。 金融期货的出现,使期货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改变了期货市场的发展格局。世界上的大部分期货交易所都是在20世纪最后20年诞生的。目前,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金融期货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且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 期货期权
20世纪70年代推出金融期货后不久,国际期货市场有发生了新的变化。1982年10月1日,美国长期国债期货期权合约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市,为其他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交易开辟了一方新天地,引发了期货交易的又一场革命。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现的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都具有规避风险,提供套期保值的功能。但期货交易主要是为现货商提供套期保值的渠道,而期权交易不仅对现货商具有规避风险的作用,而且对期货商的期货交易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规避风险的作用。相当于给高风险的期货交易买了一份保险。因此,期权交易独具的或与期货交易结合运用的种种灵活交易策略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目前,国际期货市场上的大部分期货交易品种都引进了期权交易方式。
应当指出的事,在国际期货市场发展过程中,各个品种、各个市场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可以说,目前国际期货市场的基本态势是商品期货保持稳定,金融期货后来居上,期货期权方兴未艾。期货期权交易的对象既非物质商品,又非价值商品,而是一种权利,是一种“权钱交易”。期权交易最初源于股票交易,后来移植到期货交易中,发展更为迅猛。现在,不仅在期货交易所和股票交易所开展期权交易,而且在美国芝加哥等地还有专门的期权交易所。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权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