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对于期货市场的影响
Ⅰ 生猪期货交易已于1月5号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对于猪肉市场会带来哪些影响
1月8日,我国首个活体交割的期货品种——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作为首个活体交割期货品种,生猪期货上市后备受市场关注。
决定猪肉价格的主要因素是供需,生猪期货上市并不会直接影响生猪供需基本面。目前,我国猪肉需求相对稳定,但供给受新冠肺炎疫情、养殖利润、政策导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国内猪肉供需基本面,最终决定猪肉价格走向。
那么,当前国内猪肉供给和价格情况怎样呢?目前我国生猪生产明显恢复,但总体仍处于供给偏紧的状态。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8月份至11月份,全国生猪出栏环比、同比均有所增长。但是,2020年1月份至11月份,定点屠宰企业累计屠宰生猪14198万头,同比下降了19.6%。虽然供给尚未完全恢复到常年水平,但中央储备肉投放力度显著加大。2020年仅10月份和11月份没有投放冻猪肉,全年累计投放冻猪肉38次,合计67万吨。其中,12月30日投放20066吨,成交11241吨。2021年1月7日又投放了2万吨冻猪肉。(数据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期受消费季节性回升、冻品流通受阻等因素影响,全国猪肉价格明显上涨。从周价看,生猪和猪肉集贸市场价格分别从2020年11月份第4周和12月份第1周开始回升,已经分别连续上涨6周和5周。2020年12月份最后一周,全国生猪每公斤均价为34.8元,累计上涨17.8%,同比上涨3%;猪肉价格为每公斤51.65元,累计上涨12.8%,同比微涨0.8%。
对1月8日生猪期货正式挂牌交易以后全国猪价的走势,可从供需两方面进行分析。从消费看,春节是传统消费旺季,但2020年12月份以来猪价上涨抑制了部分消费需求。从供给看,截至2020年11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已连续6个月增长,生猪存栏同比已连续5个月增长。春节是出栏高峰,预计随着前期补栏生猪的陆续出栏,供给将有明显改善。综合判断,预计2021年春节猪价接近上年春节水平,上涨空间有限。
生猪期货上市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国内生猪供需基本面,但期货套期保值为养殖、屠宰、贸易等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了规避价格风险、保值增值的渠道。所谓期货套期保值,就是经营者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提前进行买卖操作,预先锁定价格,以规避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因此生猪现货企业为了防止现货价格下跌带来风险,所以会在期货市场做空生猪期货锁定利润,这也是连续几天生猪期货下跌的一个因素。有消息称国内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牧原、温氏、正邦科技、新希望、正大都将进场参与生猪期货交割业务
生猪养殖周期比较长,从母猪受孕到仔猪长大出栏,一般需要10个月左右时间。在漫长的养殖周期内,疫病、供需、饲料价格等诸多方面都充满着不确定性,导致未来生猪出栏时价格可能大幅偏离预期
Ⅱ 今年猪瘟影响面积有多大
全国范围都受到了影响,很多地区发现病毒以后把本地的猪都杀光处理掉。
Ⅲ 生猪期货上市一段时间了,对市面的猪肉价格影响有多大呢
受消费季节性反弹和冷冻产品流通受阻等因素的影响,全国猪肉类价格大幅上涨。 随着大连商品交易所原始猪期货的正式上市,许多人担心期货会放大猪肉的价格波动。 对此,专家表示,决定猪肉价格的主要因素是供求关系。 目前,我国对猪肉的需求相对稳定。 尽管供应仍然紧张,但未来价格上涨的空间有限。 我国第一个实时交割期货品种盛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 原始猪期货对国内猪肉类价格和猪周期的影响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期货会影响猪价格的方向吗? 它将对整个行业产生什么影响? 在相关热点话题上,《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行业专家学者。
所谓期货套期保值,是指经营者将期货合约作为未来现货市场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品。 他们提前进行买卖操作并提前锁定价格,以避免市场价格出现较大波动的风险。 出生猪繁殖周期比较长。 从怀孕猪到婴儿猪的成长,通常大约需要10个月的时间。 在漫长的繁殖周期中,疾病,供求关系,饲料价格等诸多方面充满不确定性,导致未来产量的价格猪可能大大偏离预期。 使用盛猪期货的工具,当盛猪期货的价格适中时,育种公司可以在期货市场上预售相同数量的盛猪期货,以提前锁定利润。 同时,原始猪期货还可以帮助屠宰和加工环节提前购买,以防止将来原始猪的价格非理性上涨。 记者从大连商品交易所获悉,木园,温氏,正邦科技,新希望,正大等国内领先的猪育种公司将全部进入市场,参与猪期货交割业务。
Ⅳ 墨西哥猪瘟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现如今,全球都在关注着疫情,而且相关国家都已经采取了一些必要和必需的措施来防止疫情的蔓延和扩散。对于你说的这一问题,我觉的你提的很好,就我们现在所了解的信息来看,目前这对中国国内的影响不是很大,而且很有限,但是这之前国内暴发的手足口疾病来讲,这次的流感疫情总体来讲来时形势很严峻,而且对于全球来讲不是很乐观。这是健康问题。对于你提到的市场影响,我想大家都了解市场供求理论,那就是“供过于求”和“公不应求”,虽然在这一问题上,普通的大众想法和看法,必然是猪肉行情价格走高,当然应该也可以这样理解。但是,我想大家还有吧主你应该知道,在我们国内,政府是扩大内需的,而且还保障民生等问题,一些涉及到老百姓根本利益的问题,国家对此是比较关注并且适当时候会使用宏观手段进行调控的。所以鄙人姑且认为,诸如食用油、粮食(蔬菜)价格和猪肉等在价格上并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但是窄幅震荡或许难免。呵呵,以上是鄙人的一些不成熟观点,不足之处还敬请大家指导!
Ⅳ 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猪价上涨体现了什么经济知识
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效益,供求关系原理
Ⅵ 最新猪瘟会引起经济连锁反应吗 ,,,,
猪瘟疫情在肉品批发行业引发了连环反应。黄焖鸡、正新鸡排等以鸡肉为主的餐饮店都已在承受鸡肉价格上涨的压力,据《餐饮老板内参》报道,琵琶腿、冻翅中、鸡爪等产品批发价过去一个月出现10%-30%的价格上浮。
白羽鸡上市公司圣农食品发布了涨价通知,称因受到非洲猪瘟影响,猪产品产量减少,作为替代品的鸡产品销量上升;与此同时,大量小型养殖场因环保原因关闭、加上北方天气转凉、养殖成本升高,造成了整体毛鸡产量变低。“我司计划对现有在售的圣农系列产品价格上调10%以上。”
相对应地,猪肉价格正在走低。
11月26日,界面新闻记者走访北京新发地肉品交易市场时发现,鲜猪肉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白条猪(宰杀好的整猪)价格已经往下掉了,前几天还是8块5(1斤),这两天已经8块以下了。”一名商户告诉界面新闻,在批发环节,一公斤1元的波动已经算是比较大的波动幅度了。最近他和相邻的几个同行,均有不同程度的客户损失。“我这儿有很多单位食堂的客户,最近好几个都不来买猪肉了,说食堂改吃鸡肉了。”
有猪肉批发商称,因猪瘟正在流失客户。摄影:赵晓娟
一位生猪行业专家对界面新闻分析称,国家限制生猪跨省调运引发价格差异,比如上海、广东等南方省份生猪产量少而调运无法满足,肉价可能会出现上涨;相反,东三省、河南、山东等生猪大省的生猪调不出,则会出现价格下跌。从消费层面看,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带来的消费阴影,消费者可能对猪肉消费的需求降低,继而造成鸡鸭鱼、牛羊肉等其他肉类的上涨。
这种涨价趋势,在新发地鸡肉批发区确实表现得很明显。一名商户说,除内脏外,鲜鸡肉各个部位的价格最近都在大幅度上涨,琵琶腿、鸡小胸等部位每斤有2-3元的价格涨幅,这是鲜鸡肉批发商家最近一年来遇到的较高的价格区域。羊肉、牛肉也有小幅度的上涨,但两名牛羊肉批发者告诉界面新闻,猪肉和牛羊肉的价差较大,猪瘟只是一小部分原因,涨价的主要原因还是冬季本身就是牛羊肉品的销售旺季,火锅类餐饮和家庭聚会增多都为这类商品制造了销售机会和价格上涨空间。
新发地牛羊肉批发商。摄影:赵晓娟
不过,在零售终端大卖场里,这种价格变化趋势似乎来得没那么快。在界面新闻记者走访的永辉超市和京客隆里,以鲜鸡小胸为例,一份(450-500克)的价格在15-16元左右,甚至比10月份的价格还低了1元。家乐福方面表示,鸡肉、猪肉在北京卖场的价格都比较平稳。北京第三大超市品牌“超市发”的董事长李燕川告诉界面新闻,超市发与肉品供应商都是提前签订的采购协议,价格相对稳定,门店也未收到肉品大幅涨价的通知。
Ⅶ 生猪期货上市获批,对于生猪产业有何意义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展生猪期货交易,生猪是我国最有价值的农副产品,市场规模近万亿元,养猪产业链以养猪为中心,涉及许多行业,例如饲料加工,兽用疫苗,屠宰,食品加工,物流,零售和餐饮,引进生猪期货是我国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但是生猪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受产业链成熟度的影响,中国仍处于美国大规模发展的初期,仍然需要低成本,高效率,整个周期中的高速扩展和全产业链扩展,投资建议引入生猪期货将有助于该行业拉平熨烫周期并提高估值,但是就我国当前的行业成熟度而言,公司仍然需要依靠降低成本和整个产业链的延伸来跨越周期,我们继续强烈建议我们带头稳定地实现非洲猪瘟的预防和控制,继续以迅速的速度增长,并优化成本,封闭式工业农业领导者正面临着粮食方面定居农业的未来发展。
Ⅷ 非洲猪瘟对2019年猪价有何影响
影响很大。
因为现在对养猪业,构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会导致价格上涨。
Ⅸ 日本的猪瘟情况对当地出口猪肉带来了什么影响
可能会导致出口量下降,因为猪瘟很多猪会死掉,导致产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