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油期货市场份额
1. 什么是中国石油期货的发展
中国在1993年,曾相继开办了上海石油交易所、北京石油交易所,并在广州联交所挂牌交易石油期货。其中,上海石油交易所推出的标准期货合约有4个品种。1994年以后,国家对期货市场进行清理整顿,这几个石油期货市场先后停止交易。2001年以来,我国期货市场进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上海期货交易所确立了以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燃料油期货为突破口建立我国石油期货市场的目标。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于2004年4月上旬,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燃料油期货品种,并于8月25日开始上市交易。上海燃料油期货上市的最初几年,交易活跃,价格影响力不断提升,经济功能逐步发挥。2009—2010年,单日总成交量曾高达百万手,单日总持仓量达几十万手。但随着燃料油政策环境和消费结构的改变,燃料油期货市场活跃度有所下降。
图9.1纽约商品交易所
2. 为什么上市仅一周的上海原油期货,交易量会达千亿
原油期货还不够火爆
主要散户门槛比较多
后期估计会越来越活跃,毕竟是最重要的商品期货
而且这个品种交易机会多
波动一下就是100,而一手的费用才20块钱
有意做期货原油可以交流比较
3. 什么是石油期货市场
石油期货是指由交易所统一制定的、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品质的石油的标准化合物,是期货交易的一个品种。期货交易通常并不涉及实物所有权的转让,而只是期货合约所有权的转移。
石油期货市场是在石油现货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78年11月,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推出2号取暖油、6号重质燃料油合约,把交割地选在纽约港,一举成功,开创了石油期货的先河。
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伦敦洲际交易所是石油期货运作比较成功的期货交易所。其他石油交易所还包括新加坡交易所、日本东京工业品交易所和迪拜商品交易所等。
(1)纽约商品交易所。成立于1827年,是世界上经营金融商品、铂金系列金属产品和石油产品期货的最大交易所。1978年,纽约商品交易所首次成功上市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份能源期货合约——取暖油期货合约。1983年,该交易所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原油期货合约。此后它成为世界能源期货期权交易的最主要场所(图9.1)。
(2)伦敦洲际交易所。其前身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成立于1980年,是继美国之后发展起来的。由于伦敦是欧洲石油贸易的中心之一,以及伦敦的期货交易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等原因,使得国际石油交易所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能源交易所。2001年6月,国际石油交易所被美国洲际交易所收购,成为美国洲际交易所的全资子公司。
(3)新加坡交易所。其前身为新加坡黄金交易所,成立于1978年。新加坡是世界主要的石油转运和炼油中心,其独特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庞大的炼油能力,使它成为世界石油交易的一个热点,成为亚洲地区和世界上重要的能源交易中心之一。
(4)东京工业品交易所。日本的石油期货起步较晚,至1999年才推出第一个石油期货合约。但后来发展较快。
石油期货贸易具有三大功能:价格发现功能、套期保值功能和转移风险功能。
4. 燃油期货的背景
参与期货交易的有大庆原油、93#汽油、0#柴油和250#燃料油等四种上市期货品种。在一年多的交易期间里,上海石油交易所的总交易量达2500万吨,占当时全国石油期货市场份额的72.1%以上,还一度成为继伦敦、纽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石油交易所。
1993年,上海推出石油期货交易,当时参与期货交易的有大庆原油、90#汽油、0#柴油。
三个上市期货品种,在一年多交易时间里,上海石油交易所的总交易量达2500万吨,占当时全国石油期货市场份额的70%以上,还一度成为继伦敦、纽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石油交易场所。
1995年国家对石油实行后,石油期货逐步退化了原有的功能,石油期货交易随后被告停。
2001年10月,上海期货交易所成立货开发小组,并于同年11月正式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一份洋洋数万言的关于恢复石油期货交易的申请报告上海期交所给自己制定的石油期货计划是,将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燃料油交易开始,配合国家石油政策调整,然后逐步扩大到各个主要石油产品,是反映燃油市场的重要指标。
预计2009年上半年国际原油期价表现为弱势震荡,不排除下破25美元的可能,夏季到来及经济可能的回升将带动价格出现强有力的反弹。如果原油价格下跌至25美元,根据燃料油与原油最低比值37倍核算,完税后的燃料油期货价格在1800元左右,为2004年上市以来最低。
5. 上海原油期货市场对手价是什么意思
对手价是对方挂单的价格;成交价是指最新的成交价格,
如果你想快速成交,就用对手价。
6. 全球原油期货市场有哪些
一、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的轻质低硫原油即“西德克萨斯中质油”期货市场;
二、迪拜商品交易所的高硫原油期货市场;
三、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市场;
四、新加坡交易所(SGX)的迪拜酸性原油期货市场。
根据美国《油气杂志》的数据,截至2007年年底,全球石油探明剩余可采储量为1824.24亿吨,同比增长1.1%,储采比为50.4年。沙特阿拉伯拥有的探明可采储量雄踞全球之首,达到365.41亿吨,约占全球的20%,储采比为84年。2007全球原油产量为36.18亿吨,前5位的产油大国依次为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美国、伊朗和中国。
(6)上海石油期货市场份额扩展阅读
2013年,石油期货市场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能源市场的运行具有深远影响。从实践和运行历史看,期货市场的产生和运行对环境有着特殊要求。成熟和规范的市场经济体系,是石油期货市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一是市场竞争和开放程度较高,供求信息充分,现货市场发达;
二是经济体系比较开放,不存在严格的价格和进出口管制;
三是期货交易所所在地区的金融市场开放,期货标价货币在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
四是期货市场所在国家或地区法律法规健全,对期货市场的监管切实有效。
7. 中国原油期货为何在上海起步
2018年3月26日,期待已久的原油期货终于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交易。作为首个国际化的期货品种,原油期货的上市,无论对于中国期货市场还是金融市场全面开放来说,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里程碑式的事件。
上海坚持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金融改革创新开放先行先试和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为重点,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进一步巩固了以金融市场体系为核心的国内金融中心地位,初步形成了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
只有当货币成为国际货币时,才能成为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而原油期货的推出,将助推人民币完成向定价货币、交易货币的转变,同时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巩固。
建立以人民币结算的原油期货市场,将使人民币的国际交易结算功能在实体经济领域和金融市场中得到进一步延伸,从而大幅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力,推进其国际化进程。原油期货上市意义重大,不仅为中国原油贸易提供了风险对冲和套期保值工具,而且将扩大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中的影响力。
8. 上海石油期货与美国石油期货有超过一倍的价差可以做套利么
可以的。
这叫做跨市场套利。
尽管上海原油的合约标的与美国原油的标的有一定差异,但共同点占主导,差异可忽略,尤其是在当前巨大价差的情况下。
但是当您操作的时候就会看到,您的上海卖单无法成交,因为市场看法一致,完全趋同的时候,出现了流动性枯竭。全场没有买家。
这个时候,没有开夜盘的劣势更助长了市场的流动性缺失。
谁成交,就相当于中了彩票,跑道快的有可能捞几张。
所以,短的机会难兑现。中长期的波动又有不确定性,哈。
但是,您的看法完全正确,如果建仓成功,后面就是价差缩小时,找机会出场了。您就完成了一次套利交易。
这里严格的说,你需要在上海成交的同时,在美国市场买入同样数量的原油期货,两个市场的仓同时平,才是教科书式套利。
套利注重的同时双向开仓,平仓是锁定价差,重在锁定。不管下一步两个市场如何演绎,价差缩小时,就可以获利。
9. 一般期货公司现在上海原油保证金率多少
国内的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原油差不多3万人民币一手左右,国际期货原油,差不多1000美元一手
10. 石油期货的建设体系
在上海期交所推出燃料油期货后,国内企业十分重视回归到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进行交易。燃料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成功上市以来,中国期货市场从此诞生了首个石油期货品种,并获得了各类企业和广大投资者的广泛欢迎。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执行总裁马文胜认为,在燃料油期货推出后,上海定价中心地位已初步形成。例如,在国际原油及燃料油大幅上涨的时候,上海燃料油价格并没亦步亦趋,涨幅远小于国际市场,说明国内市场定价中心地位已经初步形成,并不是“影子”市场,国内企业第一次占据了一定的主动地位,有效地避免了盲目跟风带来的风险。
燃料油期货的成功上市与平稳运行极大地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而最近的中航油事件则进一步表明,尽快建设中国石油期货体系已愈显迫切。 其实,早在中航油事件爆发之前,新加坡燃料油纸货市场就经常发生国际能源巨头逼仓中国企业的情况,经常令中国进口商出现亏损。因此,燃料油期货在上海的推出,受到了广州华泰兴、深圳协孚等燃料油企业的广泛欢迎与积极参与。
此次,中航油事件再次警示人们,海外衍生品市场风浪巨大,国内企业进行境外衍生品交易往往会因交易场所处于海外、交易对手实力强大而处于不利地位。而事实说明,加快建设中国自己的石油期货体系将能改变这种不利局面。
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姜洋指出,“中航油事件”表明,对于中国这样的石油消费大国来说,建立属于自己的石油期货市场体系并借此融入国际石油定价体系,已经迫在眉睫。在分析“中航油”事件时,姜洋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国企业在海外衍生品市场上与跨国公司较量,就像是一场50公斤级对100公斤级的拳击赛。对手在自己制定的比赛规则下熏陶了多年,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缺乏经验和实力的中国企业才会输得这么惨。
中国经济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注定了中国同时会成为国际石油投机商们最感兴趣的对象。如果拥有自己的石油期货市场,就会循序渐进地推进市场的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注意保护自己的企业。实际上,利用属于自己的衍生品市场提高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期货交易中已经得到了清晰的反映。
在国际能源署(IEA)及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日前在纽约联合举办的“国际油价及交易行为研讨会”上,与会代表高度重视中国燃料油期货上市以及中国市场对国际油价的影响,IEA行政副主任William.ramsay认为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燃料油期货合约,对中国石油行业乃至世界石油市场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外同行还对交易所的燃料油期货合约和市场组织、管理工作表示赞赏,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Mr.Robert评价,“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燃料油期货合约能够在刚上市之初有这样平稳和活跃的交易,在新上市期货合约中是非常成功的”。 中国石油需求量增长迅速,自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年进口原油7,000多万吨,花费近200亿美元,前年由于国际油价上涨多支付了数十亿美元。我国石油供求和价格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承受的风险越来越大,国内企业对恢复石油期货交易的呼声很高。其实我国在石油期货领域已经有过成功的探索。1993年初,原上海石油交易所成功推出了石油期货交易。后来,原华南商品期货交易所、原北京石油交易所、原北京商品交易所等相继推出石油期货合约。其中原上海石油交易所交易量最大,运作相对规范,占全国石油期货市场份额的70%左右。其推出的标准期货合约主要有大庆原油、90#汽油、0#柴油和250#燃料油等四种,到1994年初,原上海石油交易所的日平均交易量已超过世界第三大能源期货市场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015年6月6日,中国金融机构宣布,计划于年内启动人民币原油期货交易,这是向国际市场发出的相当重要的信号。 截至,中海油收购尼克森获批。此次收购是我国最大的一起海外收购案。2005年中海油拟以185亿美元要约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最终以失败告终。所谓好事多磨,中海油收购加拿大能源公司一事在历经5个多月后,终于尘埃落定。
业内研究员认为,拿下加拿大石油巨头对中海油而言是巨大的利好消息,不仅能够促进其油气产量的大幅增加,还能够帮助其有效拓宽海外市场。尼克森丰富的油气资源开采设备、研发中心、销售网络、管理人才一直是中海油“垂涎”的,在页岩气、油砂方面丰富的开采经验更是中海油“梦寐以求”的。
同时,中海油此举对于保障国内能源安全有重大意义。中海油石油产量将直逼中石化,“三足鼎立”的态势在石油业更加凸显,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两头并举的做法将加速国内石油巨头的发展速度。传统能源仍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起到主导作用,石油的地位更是其他能源无可替代的,中海油这一举动将为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的完善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过,中海油的海外扩张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我国在国际原油价格中的话语权尚值得观察。毕竟,国际原油价格才是影响世界石油行业的决定性要素,这一指标长期被欧美国家所把持,华尔街通过资本市场对石油价格的控制更是成为制约我国石油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建设石油期货市场的步伐应当加快,相关理财市场应尽快完善,期货与现货市场并举势在必行。
期货领域的成功实践,为今后开展石油期货交易提供了宝贵经验。
石油作为一种和经济息息相关的资源类商品,其争夺和竞争的核心归根到底还是对市场和价格控制。当前油价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除了资源稀缺性之外,一方面是控制了世界上大部分石油资源的国际垄断资本操纵价格的垄断行为愈演愈烈;另一方面是国际投机资本在兴风作浪。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竞争,我们需要参与到现货、期货、产权等多层次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去,需要通过大量、反复交易去主动影响价格,需要通过建立期货储备来维护我国的石油安全、减轻短期油价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冲击,需要了解、掌握国际市场的竞争规律、价格变动规律,需要有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企业主体。因此,在我国的石油战略中,建立中国自己的石油期货市场,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利用市场化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石油经济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据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公告,从2013年1月1日,纳税人以原油或其他原料生产加工的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呈液态状(沥青除外)的产品,按规定征收消费税。以石脑油1元/升或是燃料油0.8元/升的税率进行征收。业内人士分析,受此新政影响最大的应属民营加油站了,因为民营加油站大多使用调和油,主要是因为调和油的批发价远低于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的油品价格(大约能相差500元-1500元/吨)。而因征收消费税使调和油增加的成本无疑将被转嫁至民营加油站。民营加油站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只有将增加的税费再转嫁给广大的消费者,油价或将再次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