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目前运行情况
❶ 股指期货已经正式运行了吗,代码是什么
还未正式启动,不过可以事前做好功课。推荐一个关于股指期货的文章合集,想必对大家有所帮助。
股指期货
http://www.goomj.com/zt/gzqh/gzqh01.htm
❷ 股指期货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今年才推出的 做股指期货 目前来看 保证金在18%左右 具体也差不到哪去 但是经过我的观察,瞬间波动有时候比较大,一不留神很可能就亏损一笔,当然也可能是赚一笔,呵呵。现在股指期货还是发展的初级阶段,相信等成熟以后会推出迷你股指期货。你可以用股指期货为你的 股票做套期保值,以度过股市不好的行情。相信股指期货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❸ 股指期货现状如何呢能不能评论下,字数多点的
股指期货自2010年4月16日上市以来,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从股指期货这4个月的运行情况看,市场运行平稳,基差合理并趋于稳定,参与者普遍显示出成熟理性的特点,盲目炒新的现象并未出现。可见,交易所和期货公司实施的严格风险控制制度取得一定的实效,保证了整个市场的平稳运行。伴随着市场的起伏,借助股指期货进行风险管理的理念也开始得到投资者的普遍认同。此外,由于参与者较为成熟和理性,配合交易所和期货公司的投资者教育及风险管理,市场并未出现异常的“到期日效应”。总体来看,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股指期货价格始终围绕现货价格,基差合理且趋于稳定。
股指期货上市以来,股指期货当月合约成交较为活跃,占市场总成交量的近九成,符合国际成熟市场的基本特征。跟踪研究显示,股指期货价格始终围绕现货价格波动,期现价格拟合度较好,基差一般保持在2%以内,多数时间不足1%,据CBOE董事总经理郑学勤表示,这是国外成熟市场很多年后才能达到的水平。进一步研究显示,主力合约期现价差的最大值出现在上市初期,但也仅为100点左右,而绝大部分时间的价差都在-10~30点区间波动,整体呈现出“逐步收窄、趋于稳定”的态势。
二、投资者表现比较成熟理性,未出现炒新现象。
由于股指期货推出之前,证监会、中期协、交易所和各期货公司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者教育工作,加上中金所实行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股指期货开户并没有出现蜂拥而至的非理性情况,开户速度始终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由此可见市场并未出现 “盲目炒新”现象。截至2010年7月15日,股指期货累计开户数超过4.1万,日均参与交易的客户数约1.3万。开户投资者以有多年商品期货和股票市场经验的投资者为主,资金使用率低,交易行为比较理性。
三、严格的风险控制制度取得实效。
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股指期货市场比较,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面值较大、保证金比例较高、风险控制制度较为严格。股指期货运行4个多月以来的表现,证明了这些制度较好地起到了防范风险的效果。面对较大的现货市场行情,分级结算制度执行稳定,没有发生会员结算风险,也没有出现客户穿仓等现象。
四、到期交割平稳,未出现所谓的“到期日效应”。
从到期交割的合约数量来看,到期交割量不大,5月合约交割640手,6月合约交割1394手,7月合约交割1245手。从到期交割价格表现看,合约最后2小时到期合约的价格、沪深300指数的价格均未出现异常,期货价格走势平稳,始终围绕最后结算价微幅波动,到期合约最终收盘价与交割结算价收敛度好,期现基差基本没有套利空间,未出现所谓的“到期日效应”。此外,股指期货的成交量与持仓量之比也逐渐趋于合理,显示市场短线炒作的比例有逐渐减低的态势,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经过4个月的关注和参与,投资者开始用理性和逐渐成熟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投资,除了投机交易,机构参与者更多地是将股指期货作为风险管理工具来管理股票资产,或引入股指期货进行全新的资产配置。
展望未来,虽然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还有待改善,但股指期货这4个月的平稳运行确实为中国金融期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CIS)
表1 沪深300股指期货交割情况
交割 收盘价与交割 偏差率 交割量
结算价偏差
第一次交割 + 0.34点 + 0.01% 640手
(IF1005)
第二次交割 - 0.70点 - 0.03% 1394手
(IF1006)
第三次交割 + 0.21点 + 0.008% 1245手
(IF1007)
转自和讯网。。。
❹ 股指期货在中国的前途
首先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股指期货的推出是迟早的事情。
期货一直都存在于投资的市场,只是在国内很少有人关注。
股指期货的推出是为了给股市中的人们一个规避风险的途径,因为股指是可以做空的,这样就可以规避大盘在下跌中造成的损失。
当然,他也一定会成为另一个投机工具。
同时,中国的期货市场一直没有金融期货的介入,倒是中国的期市一直都很低迷,股指期货的推出会促进中国金融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推出的初期不排除会有大资金恶意炒做的可能,但是很快这个市场就会归于平稳。
希望我说得够全面,还有什么想知道,可以给我留言~
❺ 股指期货推出一年以来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股指期货对股市的影响 股指期货作用于股市,可以影响股市短期走势,但不能决定股市中长期方向,股市中长期走势始终都是以宏观经济发展的状况来决定的,只有国民经济不断走强,股市才可能真正走强,其他任何的短期题材与消息,都只能对股市形成局部影响或短期影响,包括股指期货在内。首先,对于股指期的实质必须有清晰的认识。股指期货是一款基于股市的金融衍生产品,是建立在股市基础之上的,与股市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与股票是有本质区别的。股指期货是一种合约,自身是没有价值的,合约一到期,其使命也就结束了,而形式上它之所以有价格,那是对应沪深300股票指数的价格,在各方的“博弈”之下,形成的一个“虚拟”价格,而并不是实实在在的价格,因为,“沪深300指数”本身就是一组“数”,数字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因而,没有价值的价格,实质上就是人们头脑中的一个“概念”,打个比方吧,大家都有照镜子的经验吧,股指期货指数与沪深300股票指数就是镜子中的“影像”,而不是实实在在的实物,在这一系列联系之中,那个“实实在在”的实物就是“沪深300股票指数对应的那300支股票的全部股票”,这个是真的有价格的,因为那300支股票的价值就是“300支股票的全部股票”,假如你拥有这些“全部股票”的话,那么,无疑,你将是这个世界上古今中外任何时代、何何地方“绝对”的“首富”,因为,那代表着你拥有中国效益最好的300家企业,其价值不菲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股指期货指数,是一组“数据”,其价格与价值只是“水中月、镜中花”,而股票却是实实在在有价格和价值的,其所代表的价格与价值就是上市企业的“全部财富”。当然,这个“全部财富”指的是“普通股”股东权益的“全部”,而不包括优先股与“债权”的资产部分,这是另外一个论题,在此不予多述。我在上一小段中所要讲的“实质”区别其实是这样的,由于股票是有价值的,因而股票的价格最终仍然是由这一“价值”决定的,这符合一般商品价值与价格的经济规律,符合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价格始终围绕价值呈现波浪起伏变化,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的内在实质,因此,股票的价值取决于上市公司创造财富的能力,而股票的价格则是短、中、长期各种综合因素作用下的结果,股票的价格可以因为“股市本身的运行状态”而产生与价值不相符的“价位”,但是,其基本走势却一定是受“价值”决定的,即受“创造利润”与“社会贡献”、“历史使命”等决定的,而不是其他,而股指期货呢,正是“股市运行轨迹”的另一种“再现”,只不过,由于法律法规的因素,对入场门槛进行了限制和入场者可以利用“杠杆”的原因,才使股指期货市场更加的高深莫测、剧烈波动,如果用战略战术理论来形容股市与股指期货市场的话,那么,股市无疑就是战略方向的长远规划,而股指期货市场则无疑是具体战役的决斗,是风火硝烟、刺刀见红的过程,这里再一次论证了股市与股指期市的辩证关系,股市决定了中长期方向,而股指期市反作用于股市,起到缩短和延长短期波动的作用,至于股指期市是到底是怎样发挥这一作用的,这就是我前面所指的实质之所在了,股指期市通过对沪深300指数未来走势的看法不同,从而形成“博弈”,形成期指的上下“剧烈”波动,请注意我这里的用词,正是这个“剧烈”,道出了股指期货的实质,股市是基于宏观经济的走势而向前运行,而股指期指是基于股市的运行状况进行“资本”的拼杀,股市里的一点小小的波动,在股指期市里可以造成“天翻地覆”的动荡,很多时候,都给人一种趋势将要转变的“意象”,不过,也仅仅只是一种意象而矣,并不是真的会“转变”,但正是这种“多变性”,更加增添了股市“模棱两可”、“是是而非”、“神秘莫测”的韵味,或者是“魔咒”,这也是股指期市反作用于股市的一种情况,再用一句话来概括,股市是经济发展状况的“展现”,而股指期市是金融资本“博弈”的“展现”,是不管经济发展好与坏,都可以“生财”的“道具”,哪怕经济倒退十年,所有股票再次缩水两倍,所有的股票投资者都成为“输家”,而在股指期货市场里,只要你“买对了方向”,那么,你还可以成为“赢家”,这便是股市与股指期市的实质区别之所在。这里似乎只是一句话,当然,这一段话也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明确了“实质”的所指到底是什么,隐约中,我用了一个很意思的词,那就是博弈,股票可以投资,但股指期货则只能是“博弈”,请大家斟酌。
其次,搞清楚股指期货是怎样“反作用”于股市的。股指期货是股市的一种金融衍生品,是建立在股市基础之上的,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但是,股指期货到底是怎样反作用于股市的,大部分的人们却不甚明了,至少,在我国、在股指期市推出刚好一年的现阶段,是这样的,当然,当思考这个问题的人们越来越多时,逐渐地,“问题”可能会不再成为问题,不过,现在仍然是一个值得大家“搞清”的问题。股指期市的基本走势决定于股市,因为,股指期市自己是没有方向的,它的方向源自于股市,但是,由于股指期市的特殊因素(比如,股指期市的参与者都是真正的大老板或者“武(股)林高手”,股指期货的标的对象是股市中效益最佳的300支股票,股指期市开盘早于股市,收盘晚于股市等等),使股指期市短期走势有提前股市“进程”的情况,因而,有引领股市短期走势的“态势”,特别是大盘风向处于或临近变盘的阶段,更显出股指期市的这种“引领”效应。股指期市加剧了股市上下波动的“幅度”,延长了“即定趋势”的“波长”,因而形成单日内上下震荡大起大落、在波段走势上推高上涨高度、加深下跌力度、延长盘整及涨跌周期时间的特征,使股市呈现出与未推出股指期货前“不太一致的走势特征”,比如,按经验或者相关股市“法则”,本该涨到位了的,出现“涨后再涨”的情况,本该跌到位了的,出现“跌后再跌”的情况,而盘整周期的延长,更是表现得相当明显,使一个完整的股票波段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用一句股市行话来说,就是“助涨助跌”,但我理解的这种“股指期货现象”,却不仅止于助涨助跌。第三,股指期货推出一年以来,带给了股市哪些重要影响。2010年4月19日,我国正式推出股指期货这一金融衍生品,伴随着融资融券业务的先后推出,它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愈趋成熟,向与国际运行了一两百年的成熟市场接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我国金融、证券业向前展的又一坐“里程碑”。股指期货是个新事物,从国家到个人投资者,都没有成功运作的亲身经验,需要接受新形势下新的洗礼,因而,市场主力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便充分学习、利用国外成功经验,对我国A股市场进行了一次“现形教育”,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那可谓是“血的教训”,因为,2010年4月19日之后,随着我国股指期货的正式推出,便吹响了新一轮大跌、深跌、狂跌的号角,使人们来不及“闪躲”,便被一剑刺中了心脏,虽没有到达“一剑锁喉”的地步,但已然是伤痕累累、奄奄一息了。这便是股指期货从推出那日起便“反作用”于股市的“罪证”,当然,事后许多专家、学者仍然在研究这一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声音莫过于——此轮下跌的“罪魁祸首”其实并不是股指期货,而是股市自身确实有下跌的需求,只不过,适逢股指期货的推出,人们便把所有责任都推在了“股指期货”的身上而已。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早在2010年初,国家便开始加大对房市、楼市炒作的“打压”力度,先后发出多道“金牌令剑”,但是楼价、房价依然高企,股价也仍然“我行我素”,表现了相当的抗跌性,更有著名基金经理王亚伟先生的极力“做多”,让许多人对未来、对股指期货的推出,充满了幻想,正是这种“市场大部分人充满幻想”的理由,让主力庄家找到了“冤大头”,从而开启新一轮“筹码的兑换”,因此,现在可以明白,依据股市自身运行的“法则”,确实已到了“满城尽戴黄金甲”、“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地步,而真真不是股指期货“惹的祸”。但在我们看来,这也并不能成为“股指期货”推卸责任的充分理由,因为,不管主动,还是被动,就算是被主力庄家利用,也改变不了“随着股指期货正式推出......便开启了新一轮下跌之旅”的事实,因而,股指期货对于此轮股市的走势形成了“事实的影响”,这便是“反作用”。2010年5月,在股指期货4月合约到期交割日,股市出现“期指交割日效应”,造成当日股市大跌。这又是股指期货“反作用”于股市的“又一罪证”。2010年6月后,股指期货“交割日效应”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作为一款股市衍生品,回归了正常的“股市因子”功能。在日常的看盘中,应当重视股指期货作为影响股市短期走势这一“重要因子”的作用,特别是股市风向有可能出现“转变”之时,更要注重对股指期货及沪深300指数走势的关注。当然,股指期货对股市的反作用也并不是全部都是负面的,前面说过,股指期货具有助涨助跌的功效,因而,自2010年7月2日大盘见底后,开启新一轮上涨走势以来,在2010年底能到达3000点之上的高位,这里面便应该给股指期货也记上一功,而在2010年5月至6月、8月至9月、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这几个阶段的较长时期的横盘,也应算上股指期货的“一笔”,至于这个“一笔”,应当是“一笔功”还是“一笔过”,那就要因人而议了,因为,有些人在横盘市中赚了钱,而有些人在横盘市却不赚钱、甚至亏了钱,但不管怎么样,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这都应当算上股指期货的“一笔”,因为,有股指期货推出之后,每一次的横盘,都显得那么“矜持”,请注意我这里的用词,“矜持”而不只是“持久”,是另有一层意思在其中的,这里不多说,我的意思就是,这些个助涨助跌,亦或“矜持”,都有股指期货的——反作用。以上便是股指期货在推出之后给股市形成影响的一个“梗概”,当然,并不能完全涵盖所有,只能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了,内中更有丰富的“血肉”,仍有待于诸友体会!最后,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那便是——股指期货是一款金融衍生产品,源于股市,却与股市有着本质的区别,建立在股市基础之上,对股市形成反作用,特别是对股市短期走势,更具有“引领功效”! 备注:本人在此交流的目的,是希望各位朋友交朋友、谈体会、共学习、促进步,如果大家能在交流中有所领悟、有所提高,那便是我之初衷了,如果你体会了,那我上面的话,便自然也是你的了!
❻ 股指期货现在是否已推出
1、 股指期货没有推出,目前的都是中金所的股指期货模拟盘 IF0812也是模拟盘
股指期货的价格是根据沪深300股票计算的,是以2004年12月31日作为基点
沪深300指数
沪深300指数是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选取300只A股作为样本编制而成的成份股指数。
沪深300指数样本覆盖了沪深市场六成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沪深300指数是沪深证券交易所第一次联合发布的反映A股市场整体走势的指数。它的推出,丰富了市场现有的指数体系,增加了一项用于观察市场走势的指标,有利于投资者全面把握市场运行状况,也进一步为指数投资产品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具体你看这个网站
介绍很详细的
http://qi.hexun.com/upload/stepbystep/step1_1.html#1_5
❼ 股指期货目前开户人数
截至4月15日,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累计开户23.3万户,已占全国期货市场总开户数的30%。
客户开户必须以真实身份办理股指期货开户手续,股指期货开户对象分为个人户和法人户。
个人开户必须出示身份证原件,并且提供复印件,签署时需提供相应的居住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
法人户开户需出示营业执照与税务登记证的副本原件、法人身份证原件及其授权书、开户授权人身份证原件。国有企业或者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还需要出示主管部门或董事会批准进行期货交易的文件等。上述证件、文件要求留存复印件。
按照中国证监会的现有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成为期货经纪公司客户:
1、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
2、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期货交易所、期货保证金安全存管监控机构和期货业协会的工作人员;
3、证券、期货市场禁止进入者;
4、未能提供开户证明文件的单位;
5、中国证监会规定不得从事期货交易的其他单位和个人。
❽ 股指期货目前是指哪个指数
基本概念:指数期货引是指以指数作为基础资产的期货合约,如股指期货。 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解释:指数期货 index futures;stock index futures。亦作:股票指数期货。名。用复数。一种以证券市场的指数,如标普指数、恒生指数为行权品种的期货合约。交易时合约双方同意承担股票价格波动所引发的涨跌,把股票指数按点位换算成现金单位,以交易单位乘以股价指数计算出合约的标准价值。股票指数期货的最大特点为同时具备期货和股票的特色。
风险
首先,国内证券投资者缺乏期货投资风险意识。在扩大了期货市场容量的同时也扩大了期货市场的风险规模。而国内投资者却缺乏准备,风险意识不足。他们习惯证券现货交易,缺乏期货交易的常识和风险控制意识,在模拟股指期货交易中就已经出现很多投资者习惯交易现货月合约、习惯满仓交易,这将带来交割和保证金方面的风险。
其次,股指期货风险与商品期货风险不同。股指期货推出后,期货公司在承受原有风险的同时,还将面对一些股指期货特有的风险:
一是管理风险。
二是交易风险。
三是技术风险。
四是股指期货系统性风险。
❾ 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投资三种模式
玉兰花盛开的时节,股指期货终于破茧而出,成功上市交易。
根据中登公司数据,2009年底A股账户市值在100万元以上的有127.6万户。这部分投资者可能是未来股指期货的主要参与群体,假设这个群体中有50%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那么未来参与股指期货的人数有望超过50万。
虽然潜在投资者众多,但不少人对这一新鲜事物依旧感到陌生。
综合来看,股指期货主要为投资者带来三种交易模式:投机、套期保值和套利。这三种模式,主要参与群体不尽相同。一般而言,直接买卖股指期货进行投机交易者,主要是一些风险承受能力强、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个人投资者及部分私募基金,他们也是市场上最活跃的分子;而利用套保和套利交易的投资者,多为机构投资者。
针对不同的交易模式,《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综合多家券商及期货公司观点,为投资者汇总了股指期货的投资步骤。
利用市场涨跌进行投机交易
所谓投机,是指根据对市场的判断,把握机会,利用市场出现的价差进行买卖从中获得利润的交易行为。股指期货的投机交易则是指直接通过股指期货价格的变动进行获利。该交易是单边持仓投机。
据银河期货此前统计,从国际市场股指期货运行状况来看,单边投机交易在各国股指期货交易中占有50%~70%不等的份额,既是主要的投资方式,也是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来源。当投资者对市场后市趋势有明显的上涨和下跌的判断时,就可以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单边投机交易。
如果投资者预测后市将上涨时可买进股指期货合约;预测后市将下跌时可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前者称为多头投机,后者称为空头投机。
例如:某年1月,某投机者根据综合判断后市市场仍存在上行空间,于是开仓买入1手3月份的股指期货合约。其买入沪深300价为2800点,每指数点位价值300元,则其买入合约价值为2800×300=840000元,按照15%的保证金计算,则其使用的保证金为840000×15%=126000元。到了2月1日,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上涨至3000点,投资者在该价位卖出合约平仓。其交易结果为(3000-2800)×300=60000元,其此次投机收益率为60000/126000=47.62%。同期沪深300涨幅仅为7.14%。
相反,投资者认为股指未来会下跌,可以卖出某一月份的股指期货合约,股指下跌后在低位买入平仓并获得差价。
可见,利用股指期货保证金、双边交易等制度,投资者可以以小博大,在短期内获得高额收益率。
需要提醒投资者:单边投机交易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杠杆作用能显著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收益率,但如果投资者误判市场,也会遭遇杠杆作用带来的巨大风险。
利用套期保值对冲市场风险
股指期货因高杠杆和T+0的交易规则,往往被市场认为是投机工具。事实上,期货产生的根源来自于套期保值,而套期保值交易也是股指期货最根本的交易模式之一。
套期保值就是通过使用股指期货交易与一定规模的股票现货组合进行对冲,从而规避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如果期货头寸能够较好地与现货匹配,套期保值交易能够消除现货市场的大部分系统性风险。
套期保值可分为6个流程:套保目标设定;择时套保;建仓合约的选择;动态调整期货头寸;展期策略;结束套期保值。
以下是利用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案例:某投资者股票账户上有4万股股票A,每股50元,市值200万元,此时沪深300指数涨到3300点,投资者非常担心大盘涨得过高,但手上股票代表的上市公司A基本面良好,估值较为合理,且未来有重组预期,卖出可能会失去重大机会。
此时,投资者可以利用股指期货来对冲大盘下跌的风险。投资者用30.60万元的保证金(按15%计算),在3400点价位开仓两手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如果一个月后,大盘出现调整,沪深300指数跌到2800点,股票A也受大盘拖累,下跌到40元,此时股票账户上亏损(50-40)×4=40万元,而股指期货上盈利(3400-2800)×300×2=36万元,合计只亏4万元,如果没进行股指期货套期货保值,亏损将达到40万元。
如果一个月后,大盘继续盘升到3500点,上市公司A重组实现涨到70元,股票账户上将盈利(70-50)×4=80万元,股指期货亏损(3500-3400)×300×2=6万元,合计盈利74万元。这样,投资者短期不用卖出股票,就规避了大盘可能下跌带来的风险。
为了更精确的套期保值,投资者需要根据组合的β值来调整套期保值买入合约的数量。
利用期现套利实现无风险套利
所谓套利,就是利用股指期货定价偏差,通过买入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成份股并同时卖出股指期货,或者卖空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成份股并同时买入股指期货,来获得无风险收益。
就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现状而言,股指期货上市后可行的套利策略包括:期现套利、跨期套利和结算套利。其中,期现套利将是股指期货推出初期最受欢迎的策略。
简单来说,股指期货期现套利的流程可以分为如下几步:第一,确定期货定价模型,根据自身资金规模、成本确定套利上下边界;第二,根据指数历史走势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确定业务的最大仓位;第三,确定现货部分的构造方法与交易模式;第四,确定期间止盈止损条件;第五,随时关注期现组合风险敞口,对现货异常情况进行调整。其中,最基本的是要计算套利区间上下边界,以确定能否套利。
例如:某年1月12日沪深300指数的点位为3535.4点,3月合约收盘价4140点,假设年利率r=5%,年红利q=3%,那么套利区间是多少?是否存在套利机会?
首先计算1003合约的理论价格:F=Se(r-q)(T-t) =3547.2。
然后计算套利成本Tc(包括期货买卖双边手续费、股票买卖手续费及印花税、借贷理查成本等),计算结果为50.2,则无套利区间为[3497,3597.4]。
1月12日3月份远期合约4140点完全大于无套利区间上限,存在巨大的套利空间,操作上可以买入成份股同时卖出3月份远期合约实现套利。
❿ 股指期货从2010年推出后
股指期货自从2010年4月16日上市运行以来,运行基本平稳,而且期货和现货指数的拟合度很好。每个上市合约在交割日的运行也很平稳,基本符合监管层的预期。现在的成交量也平稳,但是比刚上市的前几个月略降。
现在股指期货的问题是,参与者基本都是散户,且新增开户数越来越少,且市场中大多数客户以投机和套利为主,机构客户入市的寥寥无几。
如果想要充分发挥股指期货市场的功能,还需要机构投资者加大研发力度和参与力度,也需要相关的监管层加大步伐,大力引导和支持机构投资者通过股指期货市场做套期保值,充分发挥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功能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