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市场四大天王
㈠ 硬币里的四大天王是指的哪些硬币
硬币界的“五大天王”是指1979年、1980年、1981年的5分,1980年的2分、1981年的1分币,如今一枚1981年版1分币,现在市价高达1,400元,足足升了14万倍,专家提醒在收藏的时候一定要假货。据常州晚报2月16日报道,1分钱买块糖果,2分钱一包洋火,5分钱就能吃上一根炸得松脆的油条,小小的分币承载了几代人的回忆,而如今它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不过,就投资收藏而言,现在却是收藏正当时。正如圈里的收藏行家所言,别看,硬币个头和面值都小,可蕴含的价值却不小。搞了几十年钱币收藏的徐正强说,硬币收藏的价值关键在于,一些品种定期发行后不再存续,升值空间巨大。诸如一枚1981年版1分币,现在市价高达1,400元,与本身面值相比,足足升了14万倍。歌坛流行“四大天王”,硬币界追捧“五大天王”喜欢听歌的人都知道,香港歌坛的“四大天王”经久不衰。收藏硬币的人同样不会陌生硬币界的“五大天王”。与歌坛“四大天王”不同,这硬币界的“五大天王”却是越久越值钱。据圈里人介绍,这“五大天王”分别是1979年、1980年、1981年的5分,1980年的2分、1981年的1分币。大约三四年前,这样一套的市价不过1,000多元,可现在没4,000元根本拿不下来。不仅整套价值了得,单枚的价格也不低,除上面提到的1981年1分外,同年出的5分,其价格也在1,000元以上,其它几枚的价格则大都在五六百元左右。丁金林说:“这些硬币之所以价格坚挺,关键是其发行量少,收集全一套相当不容易。”更有甚者见收集太过困难,干脆搞起了造假的勾当。据了解,目前,俗称“五大天王”的硬币市场已出现不少假货,收藏者在收藏的时候一定要留个心眼。从1955年到1992年,不同年份的1分、2分、5分硬币共有75种,除“五大天王”有较大升值空间外,1955年、1957年的1分,1992年的1分、2分币同样值得关注。此外,1993年到2000年间,我国又发行了8套精装硬币,内装1、2、5分,1、5角和1元。其中1、2、5分不参与市场流通,目前也是投资热点。86版精制套装币成币市“宠儿”据了解,中国人民银行在1980年发行了第二套硬币,面值分别为1、2、5角和1元(俗称长城币),配合第三套纸币流通。这套硬币从1980年到1986年共发行了7种不同版本,每年4枚,共28枚。徐正强说,这套硬币制造成本高,发行量少,双数年份只发行了少量精制套装币作为纪念品出售或赠送外国友人,并没有在市面上流通,所以成了精品,每套价格都在千元以上。特别是1986年,一共只发行了660盒精制套装币,属极稀品,就连很多行家也没有见过其庐山真面目,现在每套市价已冲破3万元。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由于专业知识和手头资金相对有限,可关注1994年和2000年版的1元。“像我手里这枚牡丹图案的1元就是2000年出的,当时只制造了20万枚作为收藏品出售,没在市面上流通,正是收藏的好时机。”和人民币纸币收藏相比,硬币收藏也具有入门简单,投资风险小等特点,行家提醒市民在收藏过程中最好成套、成体系收藏,不必刻意追求珍稀品种。那些发行量小,流通时间短的硬币,在时间的积淀中同样会有厚报。
㈡ 中国香烟的四大天王分别是那几个牌子
中国香烟的四大天王:黄鹤楼、中华、玉溪、芙蓉王。
一、品牌“黄鹤楼”
1、商务休闲:湖南中烟芙蓉王品牌所传播表现就是一种高尔夫商务休闲文化,它是专为商务精英量身打造的品牌,它塑造出沉稳典雅、充满自信、挥洒自如、不断创新的现代精英们的鲜明品牌个性,体现出浓厚的情感因素。
2、成功文化:芙蓉王一直将品牌文化定位于成功,通过对成功的渴望,对成功的体验,对成功的追求,来演绎芙蓉王品牌的成功文化,体现出浓厚的品牌情感因素。正如芙蓉王的品牌理念——“传递价值,成就你我”,在喻示着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着力于价值的传递,就是把成功的价值和成功的文化传递给广大消费者。
资料拓展:
近年来,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的统一部署下,中国烟草行业得到了整体快速发展,在此进程中四大天王无可否认的起到了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四大天王自身也从当初的单只产品逐渐发展成羽翼丰满的四大家族,既丰富了中式卷烟的内涵,也推动全行业工业企业加快了中式卷烟的品类构建和创新。
参考资料:网络——华溪楼王
㈢ 一版币四大天王
牧马一万真钱品相好要几百万。
㈣ 请问四大天王的详细资料
四大天王就生在古印度著名的须弥山腰,那里耸立着一座犍陀罗山,此山有四山峰,称须弥四宝山,山高三百三 十六万里。"四宝所成,东面黄金,西面白银,南面琉璃,北面玛瑶。四天王各居一山。”四大天王是各护一方世界,说须弥山四面;东 胜神洲、南瞻部洲,(中国在此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故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四大天王各有九十一子,辅佐四大天王守护 空间十方。即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以及上下方。
据记载:四大天王手下各有八位大将,辅助管理所属山河、森林,以及地方上的小神。众大将中居首位者是韦驮,专门保护出家人,因此 备受僧尼尊崇。
四大天王名称是:
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主守东方,据称他能护扶国土,故称东
方持国天王。“多罗吒”,乃梵文译音,“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他住须弥山黄金棰是主乐神,故手持琵琶,表明他要用音乐 来使众生皈依佛教。
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甲胄,手仗宝剑,他住须弥山琉璃埠。“毗琉璃”梵文
译音,即意“增长”,据说他能率诸鸠般荼、薜荔等主守南方浮提洲。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
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白色,穿甲胄,手中缠绕一龙。“毗留博叉”梵文译音,意为 “广目,'。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扶人民,他住须弥山白云量,为群龙领袖,故手缠一龙,也有称赤索,看有人不信佛教,就 用赤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
4.北方多闻天王, 名毗沙门,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又称宝幡)左手握神鼠——银鼠。“毗沙门”梵文译音,意即“多闻"。“多闻”比喻福、德 ,闻于四方。他住须弥山水昌盛,手持宝伞,用以制服魔众,护持众生财物。
四大天王中,最得意者是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据说他与吉祥天女是夫妻,(一说是兄妹),在古印度他是佛教中的一位主司施福护财善 神,又各施财天王,在印度古神话中,他既是北方的守护神,又是一位“大财神爷",故在四大天王中他的信徒最多。中国敦煌壁画中的 毗沙门画像:画他渡海布道之际,常常散下金银财宝。
四大天王在中国寺庙里,不但形象被彻底汉化,皆为中国古代虎将打扮,而且将四神赋予中国式寓意。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奉太上 元始之命,敕封魔四兄弟道:“今特敕封尔为四大天王之职,辅弼西方教典,立地水火风之相,护国安民,掌风调雨顺之权,永修厥职, 毋忝新纶。',大概受此敕封,古印度的佛教护法神,就成中国式的护法神了。
据清·霍灏《通俗篇》载:寺内四大金刚各执一物,俗谓“风调雨顺”四字;执剑者,风也;执琵琶者,调也;执伞者,雨也;执龙者, 顺也。风调雨顺,预祝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之意。而四大天王之塑像,却被造神者塑成横眉怒目、凶猛威武形像,说明佛教护法神之庄严 可畏。
㈤ 四大天王分别是谁
四大天王分别是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黎明(排名不分先后)。
四大天王于1992年被命名,此后受到大众广泛的认可,影响力迅速波及整个大中华地区和亚洲,风靡至今。
四大天王作为香港演艺界代表,参加过众多官方重要活动,包括1993年人民大会堂义演,1997年香港回归人民大会堂晚会,2007年香港回归十周年晚会等,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
四大天王代表着追星族现象的巅峰。四大天王垄断了香港90年代最受欢迎男歌手奖,共举办超过1600场个人演唱会,唱片正版销量破一亿张。
(5)中国期货市场四大天王扩展阅读
四大天王将香港娱乐业推向了最高峰:
因为四大天王,中国内地诞生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追星族,歌迷们开始为偶像做出许许多多狂热举动。
各式各样的明星周边产品开始在市场上出现并热销,四大天王的唱片,磁带、海报、贴纸、卡片均被抢购,而四人的穿着、发型、声线等都被无数人模仿,内地人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港台流行文化对生活造成的强大冲击。
四大天王创造了香港娱乐史上最辉煌的流行元素,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四大天王”的出现造成了香港歌坛的垄断局面,也制约了香港娱乐界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发展。但无可否认的是这种垄断也正是香港娱乐圈黄金时代的象征,“四大天王”将香港娱乐业推向了最高峰。
㈥ “四大天王”指
天庭四大天王是:
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
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甲胄,手仗宝剑,
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白色,穿甲胄,手中缠绕一龙。
北方多闻天王, 名毗沙门,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又称宝幡)左手握神鼠——银鼠。
娱乐圈四大天王是:刘德华,黎明,张学友,郭富城
俺们村的四大天王是:大虎,二牛,大胖,狗子
㈦ 请问中国企业战略四大天王是哪四个人
中国企业战略四大天王概述
企业战略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企业管理总体框架中,战略管理由于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的特点,把握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发展战略设计,那么这个组织就没有灵魂,就不可能聚合与铸就一支能征善战之师,就不可能有前途。中国企业已经进入“战略制胜”的时代!因此,《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是各高校MBA、EMBA、商学院的核心课程,也是各种总裁班、高管班的核心课程。而企业在管理咨询需求中,企业战略规划的需求也是最为迫切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管理咨询中,国内涌现出一批企业战略领域的专家,他们为企业家传道授业解惑、出谋划策,帮助企业发展,为中国企业成长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最为突出的四位专家是清华大学的刘冀生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的郎咸平教授、北京大学的赖伟民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徐二明教授。刘冀生、郎咸平、赖伟民、徐二明被公认为中国企业战略管理教学、研究、咨询的四大领军人物,称为“中国企业战略四大天王”。
刘冀生
中国著名战略管理专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伟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暨首席战略顾问,原国家经贸委企业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外管理》杂志社编委,山东省济南市政府顾问,国内某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等职。
刘冀生教授还是国家经贸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培训班、全国独立董事培训班、清华大学总裁班的《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主讲教授。曾在英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等地的著名大学访问研究及讲学,截至目前已培养出近150名硕士和博士,在战略管理方面有着精深的造诣,在学术界和企业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影响力。主要著作有《企业经营战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案例》《企业经营学》《中国企业文化——现在与未来》《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等。
郎咸平
在大众心目中,郎咸平是位观点鲜明而且具有世界级学术成就、在中国博得极高知名度的大师级学者,有中国经济的“铁榔头”、中国股市的“郎旋风”之称。
郎咸平1956年出生于台湾,父亲是个军人。1986年,他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以创世界纪录的两年半时间连拿金融学硕士和博士学位。郎咸平曾经执教于多家知名的商学院,其中包括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最高学术级别的(首席)教授和长江商学院金融学讲座教授。曾担任世界银行公司治理顾问,深交所公司治理顾问,亚洲开发银行的中国银行改革治理顾问,香港政府财经事务局公司治理项目顾问。
2003年以来,郎咸平把主要精力转向企业战略研究,为企业高管人士进行“公司治理与企业战略”剖析,被称为“中国民营企业教父”。近期在全国举办了多场《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企业战略突围》讲座,在各地引起轰动。
赖伟民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企业商学院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企业战略》课题组组长,中国企业联合会特聘专家,清华大学客座教授。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主持和参与了《GSP系统开发》、《动态经济模型研究》、《制药版ERP的开发与研究》等多个省级、国家级项目。近期发表的《浦东机场怎么回事》、《当危机见底,我们如何布局》、《后危机时代的机遇与战略选择》等文在国内经济学界有较大影响。
赖伟民教授曾经在多家知名企业任高管,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实战经验。访问调研了数千家企业,建立了大量的研究模型。并且担任多家企业的管理顾问,实际操刀企业的战略规划、营销策划和制度建设。多年来,赖伟民教授一直担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总裁班《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主讲教授,全国财务总监、人力资源总监、市场总监、职业经理人等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主讲专家,并多次在国家银河培训工程、国家653培训工程及各类大型论坛、研讨会担任主讲嘉宾。赖教授在全国演讲授课数千场,学识渊博,实战经验丰富。全国各地十万余名学员在现场接受过赖教授的思想,大量企业家因为参加了赖教授的课程,使自己的企业走出困境,实现财富倍增。赖教授善于把创新性理论思想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和大家一起完成把管理思想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的蜕变过程。
徐二明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第十届校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第三届校务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现代企业研究会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副召集人,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工商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商学院院长。
徐二明教授多年从事战略管理、组织理论、国际管理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主持研究过《制度合法性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研究》(70972127)、《创业企业集群中组织场对创新与绩效的影响研究》、《不同行业群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的相关性研究》等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课题、《网络经济下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国家社科和多项省部级课题。撰写了《企业战略与创新》、《企业战略管理》、《国际企业管理概论》等多部专著与案例集,以及在国内外重要杂志与学术会议上发表过数十篇学术论文,还在《经济日报》撰写过专栏。徐教授曾荣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等多个奖项。
徐二明教授被国内浙江大学等十余所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并先后在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at Buffalo)、斯克兰顿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cranton)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Australia)、日本国立九州大学以及香港理工大学任教。
㈧ 古代理财"四大天王"都是谁
范蠡:多元化投资的“暴发户”
这位老兄是春秋时期的人物,出身贫贱,但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快就成为暴发户了,后人尊称为“商圣”。具体他是什么时候开始真正成为富豪的,这一点没有找到确切的资料来证明。不过,他“三迁定陶”开始,应该是一个节点。
当时他助越灭吴之后来到了齐国,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耕作的同时,兼营副业(捕渔、晒盐),很快积累了数千万家产。随后,他又涉及了皮革业和制陶业。用今天的话讲,他是跨界经营,多元化投资。
多元化的指导思想,一个好处就是风险的摊分,不会吊死在一棵树上。我们投资理财也应该如何,但有些人看到哪个产品高收益,结果是蜂拥而上,重仓再重仓,这种思想要改改了。
白圭:索罗斯的前辈
这位哥们也是一个厉害的角色,战国时期的人物,《汉书》中评价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他最让人熟知的就是他那套“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主张,当时他也是受到了前辈范蠡的影响的。
白圭是一个市场型的投资者,他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这听起来感觉很像索罗斯的“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的调调,看来投资界的厉害角色,都是善于拨开迷雾,懂得辩证看事看物的。
他的思想,可以用在现在投资那些权益类理财产品上,“人弃我取”,就是别人不愿问津时,就趁机买进,“人取我予”则是当自己手中的货价格大涨时,就趁机卖出。炒股也要这样,把握好时机,获取最佳收益。
吕不韦:擅长挖掘潜力股的操盘手
在投资理财这个江湖,很多人都是喜欢大家热炒的东西,股市高的时候炒股,楼市高的时候炒楼,比特币高的时候炒比特币,大宗商品高的时候搞搞大宗商品,结果死都不知道怎么死,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如果是吕不韦,他不会这样干的。很多人知道他是当年秦国的宰相,但可能没多少人知道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商人。他的投资思想是:不跟潮流,集中精力挖掘潜力股,然后低买高卖,赚取巨额利差。
当然了,这种方式是很考验个人的投资眼光的,但人家宰相大人就有这种魄力和眼光,吕不韦很适合在这个年代搞搞股权投资,或者当风投基金的操盘手。不过这种投资方式意味着在高收益中伴随着高风险。
事实上,他作为天使投资人,最成功最精彩的一次投资,就是看中了嬴子楚这个当时的“垃圾股”。吕不韦一见到嬴子楚就萌生了“奇货可居”的念头,最后这位天使投资人,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资源运作,成功地让嬴子楚上位了,当年的垃圾股变成了秦国一哥,宰相大人当然也是名利双收了。
不过就像上面讲的,这种方式也是高风险的,前提是你要懂行,对趋势要懂得把握和判断,要不然,各种看起来牛逼的冲动行为,一掷千金,最后会傻逼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那些待价而沽的物品,比如艺术品古玩之类的,还有各种创业项目。不过安心贷小编认为,安心贷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项目,不知道现在吕不韦在哪里?
苏轼:勒紧裤腰带也是理财方式
很多人经常抱怨,就那么点钱月月花光,怎么理财。要么就说,我那么点钱怎么理财。这种心态,都有一个心理上的预设,那就是理财只是有钱才能理财,或者有很多钱才能理财。
这种心理如果让我们的大文豪知知道,他可能会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疑凝噎。”你们没钱理财就了不起啊,难道不会学着勤俭节约吗,赚钱不行,省钱总可以吧。
是的,我们的大文豪文学成就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泰山,但赚钱能力一般般,不知道文人是不是都这样。他一生惨遭政治迫害,被朝廷贬了很多次,实在没什么钱了,所以他的理财很传统很朴素:禁止生活中各种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当年他老人家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那点公务员收入实在少得可怜,所以他开始实施量入为出的策略。
我们的大文豪怎么搞的呢?他把每月的俸禄分成30份,用绳子串起来挂在房梁上,强制每天最多用一份,杜绝任何的铺张与浪费,而每天没用完的钱便用竹筒装起来。不仅如此,他还通过衙门弄到数十亩废弃的荒地,带领全家人在城东开荒种地,真正做到了开源节流。
看看,人家艰苦奋斗,量入为出,但还是撑住了,最终他在贫寒的环境下,懂得释放压力,多次免费旅游,在黄州城外的赤壁山上游览,然后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
对了,他带领全家人在城东开垦荒地,最后有了一个雅号:东坡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