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期货价格影响因素
㈠ 影响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平衡转化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乙苯脱氢是可逆吸热反应,低温时转化率很低,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力有关,随着温度升高,压力降低而增大。
工业上采用水蒸气作惰性气体稀释气,降低原料气分压。
㈡ 到底是什么原因令苯乙烯价格继续上涨
苯乙烯与丙烯酸酯共聚物在水中的分散体,具有高粘度、高触变性的乳液,粒径微细,粘结力强,耐老化性优良,稳定性佳。用本品配制的涂料,不添加触变剂,即有一定的触变性,因而涂料具有优良的贮存稳定性和施工性,改善了涂料的耐水性、耐碱性以及耐擦洗性。主要用于涂料、油漆、密封胶、耐洗碗、弹性腻子等
㈢ 请给我查一下苯乙烯期货都是什么原料生产什么用的
查一下苯乙烯期货都是什么原料生产什么用的。
㈣ 影响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平衡转化率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平衡转化率的因素有哪些
乙苯脱氢是可逆吸热反应,低温时转化率很低,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力有关,随着温度升高,压力降低而增大.
工业上采用水蒸气作惰性气体稀释气,降低原料气分压.
㈤ 苯乙烯溶液聚合的哪些影响因素
温度、催化剂种类、催化剂数量、升温速率、其他参加聚合反应的物料因素(投料比、竞聚率等)、搅拌效果、反应时间、甚至压力也可能产生影响。
㈥ 苯乙烯价格同比上涨88.78%!会影响到哪些物品的价格
会影响到塑料行业的发展和价格,比如儿童玩具等企业的塑料制品将会大大提高价格。目前整个行业的基本发展情况来看,塑料价格的增加,说明了这个行业进入到了一个比较快速的发展阶段当中。由于需求量大,相关产品的价格自然就会有所上浮。 具体原因其实就是因为前一阵子春节期间的疫情问题,所有的塑料行业都搁置了一年,导致很多需求量减小,家人人们都在家中蜗居,没有什么需求,也不敢购买外来物品,在最近疫情有所解决,得到了有效的管控后,人们对于塑料的需求又有所提升,这就导致塑料的原材料苯乙烯价格上涨。
塑料用品的价格升高也说明了我国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人们对于塑料用品也需求量比较大,社会发展良好,在疫情过后经济持续回暖,这也表明了我国正在一个更好的势头发展。
㈦ 为什么苯乙烯的价格每天都在变化,根据什么来变的
市场经济,国家不会统一定价,定了也不一定所有人都会听。所有人都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市场定价的原则是供需关系。
主要取决于生产苯乙烯原料价格和它的用途所能产生的效益浮动。
㈧ “苯乙烯”属于职业危害因素吗
“苯乙烯”属于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由于行业的多样性,不同行业在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也不一样,但根据其来源不同,可分为三类:
(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1)有毒物质,如铅、汞,乙烯生产过程中,有苯、甲苯、乙基苯、苯乙烯等毒物;生产丁苯橡胶过程中有丁二烯、苯乙烯、高芳烃油、亚硝酸钠、过氧化二异丙苯等几十种。
(2)生产性粉尘,如炼油生产过程中,有石油焦粉尘,使用催化剂硅酸铝粉(粉尘状)等;催化剂生产过程中,有金属粉尘、水泥粉尘等,此外,还有石棉尘、煤尘等。
2.物理因素
(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3)噪声、振动。
(4)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微波、激光。
(5)电离辐射,如X射线、放射性同位素仪表产生的丫射线等。
3.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毛上的炭疽杆菌、蔗渣上的霉菌等。在石化行业少见。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过程是指生产过程的劳动组织、操作体位和方式以及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比例等。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有:
①大检修或抢修期间,易发生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②精神紧张;自动化程度高,仪表代替了笨重的体力劳动和手工操作,也带来了精神紧张问题。③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职工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④个别系统或器官过分紧张,如视力紧张等;⑤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生产环境可以是大自然的环境,也可以是按生产过程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人工环境,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
①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②房屋建筑或布置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③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的环境污染,如氯气回收、精制、液化岗位产生的氯气泄液,有时造成周围10~20m环境的 污染。
在实际生产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常不是单一存在的,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联合存在,常可加重对职工健康的影响。
㈨ 苯乙烯价格多少
截至2020年,苯乙烯企业报价均价7450.00元/吨,较2019年初(1月1日)苯乙烯报价8066.67元/吨,大幅下跌,跌幅7.64%;较去年同期价格下跌9.51%。
2019年上半年,苯乙烯价格稳步上涨,至6月中旬左右价格达到一波小高峰,价格在9016.67元/吨附近,较年初1月1日上涨11.78%。
注意事项:
1、从上游原材料来看,价格影响因素众多,原油价格波动只是其中之一。从近几年的走势上看,苯乙烯价格与原油价格相关性在0.73。
2、纯苯及乙烯单体作为苯乙烯的直接原料,主要影响苯乙烯的生产成本,同时影响装置是否能正常开工。
㈩ 苯乙烯的不利影响
交联剂对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后产品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实际中应用得最多的交联剂就是苯乙烯,与聚酯的共聚反应活性高,且用苯乙烯做稀释剂的树脂固化速度快、粘度较低,便于施工。固化后的产物电性能也比较好,但耐热性较差,实践证明,苯乙烯对固化后的产品性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探讨苯乙烯对固化产物性能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1 混溶及其反应活性
1.1 苯乙烯与聚酯的混溶
苯乙烯一方面在聚酯中做为交联剂使用,另一方面也起到稀释的作用。适当的稀释过程有助于得到高质量的产品,一般稀释温度不超过95cI=。反之就会影响产品的一系列性能,甚至凝胶不能使用。苯乙烯中含的聚合物应尽可能的少,苯乙烯中含有聚合物也会影响苯乙烯与聚脂的混溶性。如苯乙烯中含有聚合物较多,要将其蒸馏后再使用,并加入阻聚剂,使苯乙烯中阻聚剂的含量在(5一l5)×10I6之间,苯乙烯中常用的阻聚剂是对苯二酚和对叔丁基邻苯二酚。
1.2 苯乙烯的活性
从苯乙烯的结构中可以看出,它与其它不饱和单体比较,活性较大。研究化学性通常用最高放热温度来度量,通过放热曲线的研究可以定性的判断反应后产物性能的好坏。从放热曲线可以看出(图略),苯乙烯与聚酯反应的放热温度最高,故其反应活性也较大,生产出的不饱和聚酯性能也很好。另外,放热峰温度也与苯乙烯在树脂中的含量有关。放热峰温度随着苯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也随着不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大。
2 苯乙烯含量的影响
2.1 对固化产物机械性能的影响
固化物的性能不仅决定于树脂分子链结构,而且也与参加交联反应的单体结构及数量有关。对于浇铸树脂,弯曲强度随着苯乙烯量的增加而减少,而对于玻璃纤维增强的层压制品,弯曲强度随着苯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抗张强度随着苯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直到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也就是说,加入适量的苯乙烯可使其抗张强度达到最大值。一般模压塑料用的树脂,苯乙烯含量在30% 一40%左右为最佳。在苯乙烯用量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地增加苯乙烯的量对机械性能是有利的。这是因为固化物即可交联完全。又有利于提高机械性能,降低收缩率,减小树脂的粘度,便于使用。
2.2 对电性能的影响
苯乙烯含量对固化产物电性能的影响是很显著的。苯乙烯含量过高或过低对电性能都是不利的。苯乙烯含量在30%一50%之间往往可获得较高的综合电性能。
2.3 对吸水性的影响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吸水性主要取决于聚酯分子链的结构、树脂的酸值、羟值等,但与苯乙烯含量也有一定的关系。总的来说,固化产物的吸水性通常是随着苯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减少的。
2.4 对固化产物耐化学性的影响
影响固化产物耐化学性的一个因素是分子链结构,如间苯二甲酸型聚酯就比较耐化学腐蚀。而影响固化产物耐化学性的另一个因素就是稀释剂的类型和含量。用苯乙烯做为交联剂的聚酯,随着苯乙烯含量的增加,提高了交联密度使其能更有效的阻止化学溶剂的“进攻”。
苯乙烯的沿革
液态碳氢化合物的芳香族有机化合物,因易发生聚合反应而倍受瞩目,苯乙烯则是用来制造塑料、树脂、橡胶等由单分子体构成的大分子物质的,同时也可用于制造聚脂和乳胶漆。
纯净的苯乙烯透明、无色、易燃、略带毒性,沸点为145,冰点为-30.6。它的方程式是C8H8,早在1850年人们就已知道苯乙烯不与天然树脂发生反应但要发生聚合作用。但直到19世纪30年代,它才被应用于工业生产,苯乙烯是通过对乙苯进行除氢作用而生成的(乙苯是汽油中提取的乙烯和苯的化合物)。德国法本公司和美国陶氏化学公司于1937年采用乙苯脱氢法进行了苯乙烯工业化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生产合成橡胶的需要,产量迅速扩大。战后,由于苯乙烯系塑料的发展,苯乙烯产量直线上升,并出现了一些其他的生产方法。例如:1966年,美国哈康公司开发了乙苯共氧化法;70年代初,日本等国采用萃取精馏从裂解汽油中分离苯乙烯,制得的苯乙烯量取决于乙烯生产的规模。1981年,世界苯乙烯装置的总能力达17.13Mt,其中90%以上采用乙苯催化脱氢法制造的。
在不受辐射的催化剂的作用下,苯乙烯迅速生成一种广泛用于模压制品的塑料,聚苯乙烯,它还可以与丁二烯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异分子聚合物,即合成橡胶,还有一些单分子体(如氯乙烯)可与苯乙烯发生共聚反应,生成化聚苯乙烯质量更好的塑料或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