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行情 » 大学期货市场学论文

大学期货市场学论文

发布时间: 2021-04-08 14:20:57

A. 求有关期货市场论文及近三年的相关参考文献!!

有关期货市场论
我知道如何安排
我来帮你

B. 期货市场选修课关于套期保值的论文

你好的!
① 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
② 并且大部分的院校都有免费的接口!
③ 如果真没有免费的接口,那就网络知道悬赏求助下载吧!
④ 要是要外文的论文准备翻译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谷歌学术】
⑤ 需要什么语言的论文直接就用相应的语言搜索!100% 能找到类似的!
⑥ 至于翻译,可以直接谷歌翻一下,弄完在自己缕缕就可以了!
⑦ 要是计算机类的代码什么的到CSDN或者51CTO下载!

【友情提示】==================论文写作方法===========================

{首先就不要有马上毕业,最后一次花点钱就得了的想法}

① 其实,原创的论文网上没有免费为你代谢的!谁愿意花时间给你写这个呢?难道你在空闲的时间原以为别人提供这种毫无意义的服务么?所以:还不如自己写。主要是网上的不可靠因素太多,万一碰到骗人的,就不上算了。
② 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这个很可能老师已经给你确定了】,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
③ 通读一些相关资料,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看看别人都从哪些方面写这个东西!
④ 参照你们学校的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接着要将提纲给你们老师看看,再修改。等老师同意你这个提纲之后,你就可以补充内容!
⑤ 也可以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
⑥ 最后,到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检测【这里便宜啊,每一万字才1块钱】,将扫红部分进行再次修改!
⑦ 祝你顺利完成论文!

【WARNING】=========================================================
[Ⅰ] 如果确认找人代笔,交押金的要慎重考虑!
[Ⅱ] 淘宝交易的话,一定看好他的打款时间,有的设定为【3天】,到期之后人家自然收到钱!
[Ⅲ] 希望用我的回答能让童鞋们多个心眼!

C. 期货论文怎么写

可以从期货行业的政策抑制,发展方向上去做文章。尤其CPI狂飙的时候中央觉得是期货作怪,抑制了好一段时间,其实都是不正确的方法

D. 关于期货论文`~~

农产品很好啊
关键在于切入点,不要泛泛而谈,找个比较具体的问题研究,这样也比较容易

提示一下:比如可以写农产品的季节性问题,或者基于种植面积的跨品种套利,或者是基于贸易的跨市套利!

E. 您好,我是一名本科生,在准备一篇名为《期货价格波动的因素分析》的论文。

你这个是要做系统的啊,不仅仅是期货吧,单纯了解期货的话,买一本蓝皮的期货市场分析(英语书大小,很厚的),基本每个期货公司的入门必备。
如果,你给我个最佳答案的话,可以考虑把我硕士的论文《期货市场风险控制¥……%&……》给你借鉴一下,嘿嘿

F. 求关于期货的论文(回答好的我加100分)

开玩笑
100分就想换期货公司的交易记录
别妄想了
我建议你可以改做期货某一个品种的历年大盘走势k图
然后来作为你论文的题目
否则估计你连论文都写不 出来

G. 高分求有关期货方面的论文一篇,选修课作业交的。谢谢了

浅析股指期货在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摘 要:近年来,开放式基金在我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我国的证券市场尚缺乏股指期货等常用避险工具,这使得我国开放式基金的风险规避存在很大的缺陷。随着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的正式成立, 股指期货也即将推出。本文分析了开放式基金的特点及风险、股指期货的功能,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股指期货在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开放式基金;股指期货;风险管理

199O年代以来,基金行业出现快速增长。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开放式基金也成为中国基金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截至2006年11月,我国已有开放式基金249 只,远远超出了封闭式基金54只的数量,以开放式基金为主要代表的规范化的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金融创新品种,开放式基金会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但随着开放式基金在我国的深入发展,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国际经验和中国封闭式管理基金公司运作的实践证明:基金是高风险行业,如果没有严谨、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开放式基金的发展面临很大风险。随着2006 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的正式成立,股指期货也将推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研究股指期货来防范开放式基金的风险,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开放式基金的特点及风险

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发行总额不固定,基金单位总数随时增减,投资者可以按基金的报价在国家规定的营业场所申购或者赎回基金单位的一种基金,购买或赎回基金单位的价格按基金资产净值计算。

(一)开放式基金的特点

开放式基金是与封闭式基金相对的一种基金类型,其特点是相对于封闭式基金而言的。

1. 基金规模的不固定性。封闭式基金有一个封闭期,封闭期内基金份额固定不变,即使运作成功也无法扩大基金份额。开放式基金的份额是变动的,一般在基金设立三个月或半年后,投资人随时可以申购新的基金单位,也可以随时向基金管理公司赎回自己的投资。因而,管理好的开放式基金,规模会越滚越大;而业绩差的开放式基金,规模会逐渐萎缩,直到规模小于某一标准时被清盘为止。

2. 基金期限的不预定性。封闭式基金通常有固定的存续期,当期满时,经基金持有人大会通过并经监管机关同意可以延长存续期。而开放式基金没有固定的存续期,如果基金的运作得到基金持有人的认可,就可以一直运作下去。

3. 交易价格依基金单位资产净值而定。封闭式基金的买卖发生在证券二级市场上,其转让价格在交易市场随行就市,受股市行情、基金供求关系及其他基金价格拉动的共同影响。而开放式基金的交易价格由基金管理者依据基金单位资产净值确定,每个交易日公布一次。投资者不论申购还是赎回基金单位,都以当日公布的基金单位资产净值成交。这一价格不受证券市场波动及基金市场供求的影响。

4. 交易方式的特殊性。封闭式基金一般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或以柜台方式转让,交易在基金投资者之间进行,只是在基金发起接受认购时和基金封闭期满清盘时交易才在基金投资者和基金经理人或其代理人之间进行。而开放式基金的交易则一直在基金投资者和基金经理人或其代理人(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的营业网点)之间进行,基金投资者之间不发生交易行为。

5. 净资产的信息披露更公开化。封闭式基金不需要按日公布资产净值,一般隔一定时间(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是每一周)公布一次,基金管理公司不直接受理基金的申购与赎回。而开放式基金应由基金管理公司每日公布资产净值,并按资产净值为基础确定的交易价格每日受理基金的申购与赎回业务。

(二)开放式基金的风险

开放式基金虽然有专家理财、分散风险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开放式基金毫无风险。开放式基金主要面临以下风险:

1. 流动性风险。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是指基金资产不能迅速转变成现金,因而不能应付可能出现的投资者赎回需求的风险,具体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资产流动性不足,不能及时满足投资者的赎回要求而导致的支付风险;二是不能按正常价格吸纳资金而导致的经营风险;三是所持资产的变现过程中由于价格的不确定性而可能遭受的损失。

2. 申购、赎回价格未知的风险。开放式基金的申购数量、赎回金额以基金交易日的单位资产净值加减有关费用计算。投资人在当日进行申购、赎回基金单位时,所参考的单位资产净值是上一个基金交易日的数据,而对于基金单位资产净值在自上一交易日至交易当日所发生的变化,投资人无法预知,因此投资人在申购、赎回时无法知道会以什么价格成交,这种风险就是开放式基金的申购、赎回价格未知的风险。

3. 系统性风险。基金投资具有分散风险的功能,但由于股票、债券市场等存在固有的风险,开放式基金也难免出现亏损。如当开放式基金投资于股市时,上市公司的股价不但受其自身业绩、所属行业的影响,更会受到政府经济政策、经济周期、利率水平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从而使股票的价格表现出一种不确定性。特别是当基金所投资的市场出现突发事件时,无论是一般投资者还是基金管理公司,都可能面临较大的风险。

4. 非系统性风险。开放式基金面临的非系统性风险包括许多方面,主要有市场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管理风险以及经营风险等。

5. 不可抗力风险。即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发生时给基金投资人带来的风险。

二、股指期货的功能

股指期货是指在交易所进行的以某一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由交易双方订立的,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以约定价格进行股价指数交割结算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股指期货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避系统性风险

股票市场的风险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股票投资组合来分散和抵消,而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则是无法用投资组合回避的。特别是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尚不成熟,系统性风险在全部风险中占的比重很高,因此迫切需要股指期货这种避险工具与持有的股票仓位进行套期保值交易,以消除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保持稳定的收益率。

(二)价格发现功能
由于股指期货合约交易频繁、市场流动性很高、交易成本低、买卖差价小,瞬时信息的价值会较快地在期货价格上得到反映。从市场整体看,股指期货比股票现货更接近于完全竞争的有效市场,股指期货价格的变化往往领先于股票价格的变化,并预示着股票价格的发展趋势。当股指期货价格与股票价格发生偏离时,或者不同期限的股指期货价格发生偏离时,投资者可以计算出错误定价的程度,在锁定价差的情况下套取低风险收益。大量的套利交易将使市场的错误定价迅速得到纠正,从而使股指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功能。

(三)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股指期货的双向交易机制使机构投资者无论在股价上涨还是下跌时均可进行交易,以避免资金在股价下跌时的闲置;股指期货的杠杆效应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股指期货的高流动性,使得在股指期货市场建立相应金额的头寸要比在股票市场简单快捷得多,而且可避免由于大量资金进出引起股价大幅波动而增加交易的执行成本。

(四)进行组合投资,分散投资风险

国外的机构投资者常常在股票、债券与期货间进行有效投资组合,以分散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股指期货常被作为基金构造指数化投资组合的重要工具。基金可以借助一个股指期货合约和国库券多头头寸的投资组合,来实现对股价指数的捆绑,取得与股价指数一致的收益率。实证分析表明在原有的股票、债券组合中加入部分期货,能在同样的期望回报率水平上有效降低风险。

三、股指期货在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股指期货交易的实质,是投资者将其对整个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的预期风险转移至期货市场的过程。在开放式基金的风险管理中,股指期货的主要作用表现如下:

(一)规避开放式基金的系统性风险

开放式基金理想的运作环境是规模大、流动性强、成熟度高、投资者理性的证券市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不足20年,市场投机性强、波动频繁,给开放式基金带来了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另外,我国的股市没有卖空机制,基金管理者无法进行反向操作,一旦进入熊市,基金将面临更大的系统性风险。股指期货可以作双向交易,是规避系统性风险比较有效的工具。当股市上涨到一定幅度而出现掉头向下的迹象时,或者基金管理人想暂时锁定已有的收益时,他们可以不必抛售股票,只要在股指期货市场卖出一定数量的期货合约。如果股市果真下跌,其所持有的股票会有损失,但所持有的股指期货合约可以盈利。等到股市跌势比较稳定时,平掉股指期货空单,以股指期货做空的盈利抵补股票的损失;同样在股市跌势将止转向上升时,开放式基金可以先在股指期货市场建适量多仓,然后可以在股票市场稳步选股购入,这时即使购股成本会有所上升,也可以用股指期货多单的盈利来弥补,最终达到低成本建仓的目的。上述操作方法可以使开放式基金有效地规避系统性风险,保持收益的稳定性。

(二)控制流动性风险,应付兑付压力

开放式基金购赎自由的特性,要求基金资产保持充分的流动性:有足够的现金流,满足支付需要;或保证资产及时变现弥补资金之不足。但流动性和盈利性往往是对立的,如果基金管理人仅仅考虑流动性风险,保证了资金的安全,而使其收益率下降,那么开放式基金依然会面对赎回的压力。流动性与盈利性是开放式基金管理人面临的一个“两难选择”,基金管理人偏顾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引发危机。股指期货在缓解这一矛盾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面对兑付压力时,基金管理人可以先在股指期货市场上卖出期货合约作为股票现货的替代品,当股票现货卖出后,再将股指期货空头合约平仓。

(三)优化投资组合,提高投资收益率

我国目前的投资基金一般只局限于股票市场,投资品种单一。股指期货可以丰富开放式基金的投资品种,从而优化资产组合,提高收益率。

(四)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股指期货的双向交易机制使基金无论在股价上涨还是下跌时均可进行交易,以避免资金在股价下跌时的闲置;股指期货的高流动性,可避免大资金进出对股价的冲击;股指期货的杠杆效应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股指期货市场建立相应金额头寸的速度要比股票市场快得多。

(五)与国际市场接轨,提高竞争力

股指期货作为金融创新工具,在国际资本投资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特别是进入19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国际投资日益广泛,机构投资者对于套期保值工具的需求猛增,这使得近10年来股指期货的数量增长很快,己经成为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中最具活力的金融工具。我国开放式基金如果能运用股指期货等各种衍生工具,一方面可以提高资金运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参与全球衍生品市场的竞争。

参考文献:

[1]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2]刘炜:《证券投资基金的系统性风险和股指期货的发展》,《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第9期。

H. 跪求一篇市场学论文3000字

怎么和我要交的论文要求一模一样啊?你天津科大的吧?

I. 乔娟的学术成果

1. 乔娟、李秉龙、康敏《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与现货市场关系研究》著作,华夏英才基金资助出版,31.5万字,科学出版社ISBN,该著作同时被列入“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2008年6月
2. 乔娟、李秉龙《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著作,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53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ISBN(该著作同时被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中国经济问题丛书)2006年8月。该著作于2008年获得第十五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三等奖;该著作于2008年获得“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 李秉龙、乔娟、王可山《WTO规则下中外农业政策比较研究》著作,20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2006年3月
4. 李秉龙、张立承、乔娟、曹宏民《中国农村贫困、公共财政与公共物品》著作,30万字;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出版,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2004年
5. 颜军林、乔娟、陈劲松《中国农业竞争力研究》中的“中国柑桔国际竞争力”,著作,2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2003年,通讯著作
6. 乔娟《中国肉类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著作,中华农业科教基金资助出版,20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2002年11月。该著作于2004年12月获得农村发展研究专项基金2004年首次评奖,“专著类”提名奖
7. 李秉龙、乔娟《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著作,20万字;辽宁人民出版社ISBN1996年
8. 《农业经济学》(第2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45.5万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2009年1月,参编2万字(第四章农产品期货市场)
9. 《农业标准化知识读本》“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农”知识读本丛书,编著,18.2万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2009年6月,主编1/2(乔娟、周云龙)
10. 《市场营销学》营销学系列教材,编著,40.6万字;清华大学出版社ISBN2008年4月,主编2/2(陆娟、乔娟)
11. 《市场营销学》21世纪高等农业院校经管类系列教材,编著,45万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2005年3月,主编1/3
12. 《畜牧业经济管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编著,45万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2003年,副主编2/8
13. 《市场营销学》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编著,30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2003年,副主编2/8
14. 《现代期货市场学》编著,50万字;经济管理出版社ISBN2003年,参加
15. 《市场营销学》编著,20万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2000年,独立主编
16. 《市场营销学》本校教材,编著,20万字;1998年,2/3
17. 《市场学原理与农产品贸易》编著,20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1995年,参编 1. 国际生物质能源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探索与争鸣》43-45,2009(2),通讯作者
2. “中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探讨”《中国畜牧杂志》23-26,2008年第44卷第8期
3. “中美棉花期货与现货价格传导关系比较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87-93,2008,13(2),通讯作者
4. “中国玉米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的实证分析”《农业技术经济》31-37,2008.2,通讯作者
5. “中美棉花期货市场功能比较分析”《价格月刊》67-70,2008.4,通讯作者
6. “中国豆油期货市场功能的实证分析”《技术经济》79-84,2008.4,通讯作者
7. “质量投资模型下的安全食品生产实体决策行为分析”《技术经济》74-77,2008年第27卷第5期,通讯作者
8. “国际垄断对中国大豆进口影响的实证分析”《技术经济》69-73,2008第27卷第6期
9.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农业展望》38-40,2008.6,第二作者
10.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历程、现状及前景”《农业展望》38-42,2008.3,通讯作者
11. “肉牛产业加速下滑急需出台扶持政策”《中国畜牧杂志》6-9,2008年第44卷第10期,第四作者
12. “消费者乳品购买行为与支付意愿分析——以北京市居民为例”《中国食物与营养》31-34,2008.7,第三作者
13. “中国实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重要性与限制因素分析”《中国畜牧杂志》10-13,,2007年第43卷第6期
14. “国有农场财务危机预警定量分析系统的构建”《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7.2,通讯作者
15. “中美棉花期现货市场价格之间传导关系的实证分析”《中国物价》23-26,2007.10,通讯作者
16. “食品安全: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购买意愿和行为研究——北京市消费者调查” 《2007年中国青年农经学会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0,通讯作者
17. “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7.3,通讯作者
18. “中国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7.4,通讯作者
19 “农户社会资本及其对借贷行为的影响”《乡镇经济》2007.12,通讯作者
20. “中国实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重要性与限制因素分析”《中国禽业导刊》2007.4
21. “世界小麦的生产与贸易”《生命世界》2007.9,通讯作者
22. “中国大豆进出口与豆油、豆粕进出口关系的实证分析”《农业展望》,通讯作者
23.“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旋律”《农业工程技术新农村建设专辑》2007.6,第二作者
24. “东北大豆优势产区国际竞争力分析”《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7,通讯作者
25.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现货市场条件探讨”《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6.3
26. “中国大豆市场竞争性实证分析:1998~2004”《中国农村经济》2006.2,通讯作者
27. “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现货市场条件分析” 2006年全国中国青年农经学会论文集《新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0
28.“贸易政策调整与中国大豆进口”《新疆农垦经济》2006.5,通讯作者
29. “构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制约因素及建议”《理论探讨》119-120,2006.6,通讯作者
30.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畜产食品的安全问题”《饲料科技与经济》2006.10
31.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与监管”《中国牧业通讯》2006.21,18-22
32. “解读“7+1”模式”《饲料科技与经济》2006.6
33. “我国实施畜产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限制因素及对策探讨” 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饲料经济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2006.12
34.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与监管” 第九次全国畜牧业经济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畜牧业经济理论与实践》2006.10
35. “论农业产业带建设与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农业经济导刊》2005.4
36. “The theories, methods and demonstration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for China’s meat procts”,《百年农经》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9月
37. “我国生鲜食品超市业态成长的限制因素与对策分析”,《财贸经济》2005.9,通讯作者
38. “新“零售之论”理论与生鲜食品零售业态演化”,《财经科学》2005.9,111-117,通讯作者
39. “中美棉花价格比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和谐社会与农村发展》(287-293)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10月,通讯作者
40. “中国大豆国际贸易与国内市场价格关系的实证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5.11,通讯作者
41 “中国大豆竞争力国际比较” 《世界农业》2005.9,通讯作者
42. “进口冲击下的中国大豆产业发展对策”,《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3,通讯作者
43. “中国豆粕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实证分析”,《中国畜牧杂志》2005.6,通讯作者
44. “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世界农业》2005.2,通讯作者
45.“生鲜食品超市的业态成长:限制性因素与对策分析”,《产业经济研究》2005.4,通讯作者
46. “中国优势奶牛产业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以黑龙江A县和山西B县为例”,《新疆农垦经济》2005.3,通讯作者
47. “中国鲜苹果在其主要出口市场上的竞争状况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9,通讯作者
48. “我国苹果在其主要进口国或地区的竞争状况分析”,《北方果树》2005.5,通讯作者
49. “中国家禽业发展中的信用问题及建议”,《中国禽业导刊》2005.12,第三作者
50. “中国大豆期货市场运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调研世界》2005.1,通讯作者
51. “论农业产业带建设与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农业经济问题》2004.12
52. “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国际比较分析”《中国粮食经济》2004.9,通讯作者
53. “中国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探讨及相应对策”,《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8
53. “中国水禽肉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4.7-8
54. “中美小麦成本和价格比较及其原因分析”,《农业科技管理》2004.4,通讯作者
55.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运行效果分析”,《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气象出版社2004.9,通讯作者
56. “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国际比较分析”,《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8,通讯作者
57. “比较优势与山西省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3,通讯作者
58. “WTO规则下国际农业政策的发展趋势”,《调研世界》2004.9,第三作者
59. “中国禽肉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及对策分析”,《中国禽业导刊》2004.11,第三作者
60. “The theories, methods and demonstration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for China meat procts”,《中国、欧盟、以色列持续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宣读,中国北京》2004.3
61. “中国肉类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探索 交流 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6
62. “中国鸡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分析”,《探索 交流 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6,第二作者
63. “肉类产品质量安全分级系统的国际比较”,《中国畜牧报?东方畜牧周刊》2003.1第66期
64. “畜产品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畜牧业经济管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3
65. “中国猪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分析”,《加入WTO后的两岸农业—投资与贸易》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7,第二作者
66. “中国奶类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3.12
67.“中国牛肉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小康社会与农民、农业、农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0
68. “中国鸡肉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1世纪展望》韩国光州?全南发展研究院2003.12
69. “结构调整要效益优先——各省市区主要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分析”,《农民日报》第八版2003.11,第三作者
70. “中国鸡肉国际竞争力分析”,《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3.7
71. “中国鸡肉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韩农产品贸易与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宣读》2003.10
72. “中国柑桔鲜果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2.11
73.“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调研世界》2002.10
74. “中国柑桔鲜果国际竞争力分析”,《WTO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9,通讯作者
75. “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分析”,《WTO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9,通讯作者
76. “中国猪肉与世界主要出口国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中国畜牧报?东方畜牧周刊》2002.01
77. “国外农业财政政策与农业金融环境比较研究”,《世界农业问题研究(第四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第二作者
78. “中国猪肉国际竞争力变动分析”,《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气象出版社2002.1
79. “中国大豆为何陷入困境”,《调研世界》2001.10
80. “中国主要家畜肉类产品国际竞争力变动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1.7
81. “中国主要新鲜水果国际竞争力变动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0.12
82.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发达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的改革”,《调研世界》2000.7,第二作者
83. “中国农产品期货交易不断萎缩的原因探析”,《调研世界》2000.1
84. “论我国水资源的经济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湖南地图出版社1999.7
85.“简析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选择”,《农业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9.5
86. “论棉花产销市场化及其政策选择”,《调研世界》1999.5,第二作者
87. “对我国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调研世界》1999.3
88. “论全国统一粮食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中国粮食经济》1998.8
89.“论全国统一粮食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食品安全与比较优势》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7
90. “发育全国统一粮食市场的意义与对策”,《农业科研经济管理》1998.2
91. “影响我国统一农产品市场发育的成因与对策”,《学习与探讨》1998.1
92. “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滞后是农民负担加重的根本原因”,《农业经济问题》1997.10,第二作者
93. “培育和发展全国统一农产品市场的思考”,《农业现代化研究》1997.5
94. “论农业教育与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转移”,《农业经济问题》1997.10,第二作者
95. “论农业税收与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转移”,《调研世界》1997.5,第二作者
96. “论农业教育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流淌”,《市场经济与区域发展》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第二作者
97. “论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其向农业的经济利益转移”,《调研世界》1997.2,第二作者
98. “论棉花产销政策的改革与市场体系的建立”,《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第二作者
99. “棉花产销必须实行市场趋向的政策”,《调研世界》1996.2,第二作者
100. “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经济纵横》1996.3,第二作者
102. “发展我国粮食期货交易的障碍与对策”,《粮食科技与经济》1996.1
103.“论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与提高对策”,《辽宁省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104. “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农业经济》1995.10,第二作者
105. “初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农业经济》1995.5,第二作者
106.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思考”,《农经理论研究》1995.2
107. “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迈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第二作者
108.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合作制”,《经济纵横》1995.2,第二作者
109. “市场经济与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110. “农业政策执行中的失真问题”,《经济纵横》1994.9,第二作者
111. “论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农经理论研究》1994.2
112. “辽宁省农村经济股份化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初步探索”,《农业经济》1993.11
113. “粮食经营市场化与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3
114.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粮食储备”,《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3,第二作者
115. 关于国家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的思考”,《农业经济》1993.2,第二作者
116. “海城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查”,《农业经济》1992.5
117. “试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12
118.“试论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12 ,第二作者
119. “浅谈增加农业投入及其对策”,《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1.3
120. “联邦德国农业中的合作社”,《农业经济》1991.2,第二作者
121. 李秉龙、乔娟“棉花产销必须实行市场趋向的政策”,《调研世界》1996.2,CSSCI
122. 李秉龙、乔娟“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经济纵横》1996.3
123. 乔娟“发展我国粮食期货交易的障碍与对策”,《粮食科技与经济》1996.1
124. 乔娟“论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与提高对策”,《辽宁省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125. 李秉龙、乔娟“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农业经济》1995.10
126. 李秉龙、乔娟“初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农业经济》1995.5
127. 乔娟“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思考”,《农经理论研究》1995.2
128. 李秉龙、乔娟“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迈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129. 李秉龙、乔娟“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合作制”,《经济纵横》1995.2
130. 乔娟“市场经济与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131. 李秉龙、乔娟“农业政策执行中的失真问题”,《经济纵横》1994.9
132. 乔娟“论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农经理论研究》1994.2
133. 乔娟、李秉龙“辽宁省农村经济股份化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初步探索”,《农业经济》1993.11
134. 乔娟、李秉龙“粮食经营市场化与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3
135. 李秉龙、乔娟“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粮食储备”,《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3
136. 李秉龙、乔娟“关于国家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的思考”,《农业经济》1993.2
137. 乔娟“海城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查”,《农业经济》1992.5
138. 乔娟、李秉龙“试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12
139. 李秉龙、乔娟“试论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12
140. 乔娟“浅谈增加农业投入及其对策”,《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1.3
141. 李秉龙、乔娟“联邦德国农业中的合作社”,《农业经济》1991.2

热点内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晚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3 浏览:396
阿坝小金县橡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0 浏览:908
楚雄大姚县豆一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4:02 浏览:736
做期货能在网上开户吗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591
安庆宜秀区早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377
正确的原油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9:41 浏览:39
达州市纤维板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11 浏览:310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白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07 浏览:883
上海外盘期货哪里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4:10 浏览:448
香港日发期货开户网站 发布:2021-12-16 12:24:09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