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小麦期货价格
⑴ 今日小麦期货价格行情大幅上涨,农产品期货怎么玩
小麦期货目前不适合操作,可以关注玉米大豆的机会
⑵ 小麦期货历史现货价格在哪儿查
看期货软件,下载文华行情软件,里边有小麦指数,就可以看到小麦的历史数据啦。但是你需有账号才可以,如果你认识期货经纪人可以为你申请一个,或者开户。
⑶ 15年新小麦保护价格查询
在农产品收储政策过渡的时期,2015年小麦收购的政策走向备受关注。据国家发改委10月16日消息,为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2015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比较效益、国际市场价格和粮食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15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8元,保持2014年水平不变。
我国小麦市场2006年开始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从2008年至2014年国家已经连续7年提高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国标三等白麦收购价由2006年的0.72元/斤提高至2014年的1.18元/斤,调整幅度在0.03-0.11元/斤,累计提价幅度63.89%,这反映了国家在政策上稳幅提高农产品价格,保证农民种粮收益的导向。
⑷ 小麦期货的小麦影响价格变动因素
1、硬冬白小麦期货定位
郑州商品交易所硬冬白小麦期货合约的交割标准品是国标(GB1351-1999)二等硬冬白小麦。小麦按国标分九个种类,硬冬白小麦是其中的一类。
2、优质强筋小麦期货定位
优质强筋小麦期货的一等品可以与加拿大小麦接轨(说明:中国每批小麦内在品质的一致性不如进口麦),二等稍差一点。美麦的质量总体上不如加麦。 硬冬白小麦和优质强筋小麦两个合约的交割标准不同(详见本资料第二部分),合约交割标准的每一项都很重要,它直接影响仓单数量。
1、硬冬白小麦期货合约交割标准
硬冬白小麦执行的是国家标准,其质量指标中除容重、水分由仪器检验外,其余指标由人工检验,操作较方便,交割仓库检验人员经专业训练后可以掌握检验技术,所以入库前经仓库预检或入库时仓库抽检合格,码垛后一般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2、优质强筋小麦期货合约交割标准
优质强筋小麦执行的是企业标准(高于GB1351-1999国家标准),在制定标准时参考了国家推荐标准(GB/T 17892-1999),更重要的是贴近现货市场的发展和面粉加工企业的要求。
特别说明:在两个合约的运行中,发现强麦仓单品种大部分与硬麦品种是重叠的。表现在价格上,收购时二者大多是一个价,但销售环节是两个价,而且价差有扩大的趋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二者都是优良品种种出的小麦,即现货意义上的优质小麦。在每年6月份收获后(冬小麦)至8月底收购期间,小麦后熟期还没有过,内在品质还不稳定,加之检验成本高,所以收购方无法确定内在品质,也就无法给农民一个高价。但过了后熟期,品质稳定了,内在品质高的,就可以卖一个好价。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达到强麦标准、硬麦标准和达不到硬麦标准的,会形成不同档次的价格。达到不同的标准,与种子、田间管理、当地的土壤情况和气候都有关系。有了期货价格信号后,当地粮食部门会因地制宜引导农民调整小麦品种结构。一旦小麦品质提高了,农民的期货价格意识提高了,收益自然提高。 1、硬冬白小麦产量、流通量及标的物量
中国的小麦产量很大,占世界小麦产量的四分之一,但由于是农业大国,农民的口粮存量也是很大的,真正的流通量并不是非常大,硬冬白小麦的流通量和合格量也是有限的。以下是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以2003年产量为准所做的测算,供参考。
2、优质强筋小麦产量、流通量及标的物量
近几年,在我国小麦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的同时,我国优质小麦的种植面积增长很快,2000年(即1999年冬小麦和2000年春小麦,以下同)比1999年增长98%,2001年比2000年增长22.6%。2001年种植面积391万公顷,2002年种植面积达到535万公顷,产量2105万吨。2003年估计达到2630万吨。 1、硬冬白小麦需求量
全国硬冬白小麦产量约2900万吨,硬冬白小麦中达到中筋小麦标准的是需求量最大的,年消费量大约在2500万吨左右。
2、优质强筋小麦需求量
优质小麦需求量呈刚性增长,2000年食品加工小麦需求总量为1800万吨,比1999年增加80万吨,占当年小麦需求总量的15.7%。据估算,2002年全国加工面包一年需要高强筋小麦360万吨,加工饺子粉和方便面配麦需用强筋小麦1150万吨,加工饼干和糕点需用弱筋小麦600万吨,三项共计2110万吨,此外还有其它各种用途的专用粉末计算在内。 天气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非常大,美国的期货投资家们除了关注农业部的供需报告外,最热衷的莫过于天气因素了。我国冬小麦种植时间为10月上旬(寒露后)至下旬,小麦生育期为230天,收获期在5月下旬至6月初。冬小麦生长期大约在8个月左右;春小麦播种期为3月底(4月初),收获期为8月底(9月初)。在此期间气候因素、生长情况、收获进度都会影响小麦产量,进而影响小麦价格。因此,可以说天气决定产量,天气决定价格。
相对于硬冬白小麦来说,优质强筋小麦的品质受气候影响更大。优质强筋小麦品质在不同区域和年度间差异主要是气候条件不同引起,从而影响达标产量。 我国小麦库存比较庞大,最高时达到1亿多吨。近几年由于小麦连续减产,生产与消费出现缺口,库存量消耗比较大,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国产优质强筋小麦年度库存量较少,90年代中期进口的国储小麦(加麦和美麦等)相对较多,且以优质强筋小麦为主。由于存放时间较长,陈化和质量下降,国储进口小麦价格也较低,价格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从近年情况来看,国家每年抛售的国储进口小麦对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价格影响较大。
期末库存量是分析期货价格变化趋势最重要的数据之一。如果当年年底存货增加,则表示当年商品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期货价格就可能会下跌;反之,则上升。影响需求的因素还有消费者的购买力、消费者偏好、代用品的供求、人口变动、商品结构变化及其它非价格因素等。从季节因素来说,优质强筋小麦季节性价格波动有一定规律性。每年的双节和季节末是价格较高时期。 我国粮食政策的变化对小麦价格具有潜在的影响。
随着小麦价格市场化程度和国际化程度提高,小麦价格主要由市场调节,政策对小麦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小。影响优质小麦价格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国家对进口小麦储备的增减或抛售方面。 郑州小麦期货是目前交易的农产品期货中最大的品种,其价格走势有很强的规律性,一般来说,小麦的长期走势(三至五年)由宏观经济形势及粮食总供求关系决定;中期走势(一至两年)主要受年度产量预期、库存量变化以及相关农业政策、进出口政策的影响;短期走势(三至五个月)受季节性波动周期的影响比较大。
小麦价格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规律。一般的,每年冬麦上市后的七月份为小麦的供应旺季,价格最低。从九月份开始,小麦消费进入旺季,现货价格稳步上升,春节左右,小麦消费进入高峰期,小麦价格也抵至年内高点。春节过后价格逐步回落,在四五月份青黄不接时,价格会略有反弹,随后一直回落到六七月份的低价区,如此循环往复。当然,受其它因素影响,这一规律也会有所变化,比如近年4、5月份小麦产区常常进行陈化粮、库存小麦的拍卖,制约了这一期间小麦价格的回升。 优质强筋麦品种一等交割品可以与国际接轨,随着我国进出口量的增加,外盘对优质强筋麦期货的影响会逐渐增大。
美国有三家交易所交易小麦期货,其品种分别为: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合约标的物交割等级:二号软红冬麦、二号硬红冬麦;二号褐色北部春麦以及等值的二号北部春麦。替代品的差价由交易所制订。CBOT软红冬和硬红冬麦交割品湿面筋绝大部分达不到郑州商品交易所强筋小麦标准,替代品可以达到。
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MGE)合约标的物交割等级:二号或以上北部春麦,蛋白质含量为13.5%或以上。13%蛋白质含量可以按贴水进行交割。MGE交割品可以达到郑州商品交易所强筋小麦标准。
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合约标的物交割等级:二号硬红冬麦。如交割等级为二号,按合约价执行;如为一号,则升水1.5美分/蒲式耳;如为三号,则贴水3美分/蒲式耳。KCBT硬红冬麦湿面筋绝大部分达不到30%,不符合郑州商品交易所强筋小麦标准。
美国期货市场小麦价格
美国三家交易所的期货价格走势比较一致,大家可以参考MGE期货价格,也可以参考CBOT期货价格。 在期货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方向会对价格行情产生较大的影响,小麦市场也同样存在,投资者在进行小麦期货交易过程中,同样应该注意机构投资者的方向。因为机构投资者往往会长时间、大单量参与某一个品种,而且他们往往关注所参与品种的中、长期趋势,投资者在分析价格走势时应予注意。
⑸ 2015国家小麦收购价格
《关于公布201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14]2302号)2014年10月16日印发,规定2015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8元,保持2014年水平不变。
⑹ 2015年粮食价格是多少钱一斤
一、最新
山东小麦价格行情
分析参考
2011年2月16日小麦价格最新行情
山东省德州市粮食局2010年本地产2级白小麦到厂价2100元/吨,特一粉平均出厂价2820元/吨。
临沂国家粮油批发市场2级白小麦出库价格210元/吨,3级白小麦出库价格2080元/吨,特制一级小麦粉出厂价格2760元/吨。
济南3等普通白小麦进厂价格2160元/吨。济宁济南17平均出库价格2360元/吨。
二、近期小麦价格走势分析:小麦期货节后频创新高
北方地区近日降水仍不能有效缓解旱情,小麦价格继续发飙。昨日郑麦期货再度刷新历史高点,强麦主力合约最高触及3110元/吨。昨日收盘,强麦主力合约
1109报3081元/吨,涨幅2.39%。而强麦上周涨幅为5%、玉米期货周
度涨幅为2.1%。“如果在小麦生长最重要的3月至5月仍然久旱不雨,则将与去年同期相比减产1000万吨左右;若雨水正常,则减产200万吨左右。”北
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表示。马文峰认为,去年中国冬小麦产量为1.1亿吨。夏粮对水的需求没有秋粮要求高。冬小麦生长阶段中,只有四次主要
的需水灌溉期,本身较为耐旱。2月下旬我国冬小麦将陆续进入返青期,小麦返青时期能否得到充足的水分补给,将是决定今年小麦能否获得丰收的关键。
相关统计显示,2月9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先后出现两次降水过程。2月9日至10日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南部、苏皖北部部分地区,
华北、黄淮大部地区降水量不足10毫米;2月12日至13日的降水主要集中在石家庄以北地区,尤其是河北北部、北京等冬小麦非主产区。北方大部地区降水量
不足5毫米,山东、河南大部分地区均无有效降水。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2月13日12时,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8省冬小麦受旱面积达10824万亩,其中严重受旱面积2390万亩,冬小麦受旱面积占8省播种面积的39.6%。
值得注意的是,小麦价格的上涨,引发市场各方对于关联农产品价格上涨预期增强。相关统计显示,自2010年12月份至今,黑龙江省储大豆共举行
了10次竞价交易,累计计划销售179.5万吨,实际成交22.6万吨,成交率为12.6%。成交情况上,从全部流拍到成交率逐步上升,成交量持续放
大,2月11日黑龙江地储大豆拍卖成交率上升至74.13%,这主要由于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格抬高至4250元/吨-4300元/吨。
业内人士指出,农产品价格在小麦的带动下,将出现整体上扬。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种粮成本持续上升,其上升幅度远超同期最低收购价格的上升幅度。
这意味着,农村种粮收益可能在趋于下降。在2010年多种杂粮价格翻番,其在今年可能与小麦、水稻、玉米等主粮竞争种植面积和投入的情况下,加上气候异
常,三大主粮继续增产难度较大。
当前,美国农业部最新月度报告已连续下调全球农产品生产消费预估值。2010/2011年预计全球粮食总产量为21.78亿吨,消费量为22.40亿吨,库存量为4.26亿吨;数据相比上月继续下调,生产量下调313万吨,消费量下调18万吨,库存量下调544万吨。
频发的异常气候和偏低的市场库存成价格上涨有力推手,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出现连续普遍上涨。统计显示,进入2011年以来,国际市场棉花价格涨27.87%、糙米价格涨幅达18.85%、玉米价格涨幅14.74%;国内小麦价格涨10.80%、白糖价格涨5.45%。
⑺ 小麦期货价格与农民手中粮食有什么关系
农民手里的粮食想卖高一点的价格,国家粮食局希望粮食价格稳定,不要大起大落,期货上的小麦也是这种情况。
⑻ 小麦现货价格
自5月21日起正式国家启动小麦托市收购预案。与去年托市收购预案相比,今年国家提高了托市小麦收购价格,其中白小麦每市斤提高0.05元,红小麦、混合小麦每市斤提高0.03元。
今年托市收购小麦预案明确规定,200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水平,白小麦(标准品,下同)每市斤0.77元,红小麦、混合麦每市斤0.72元。执行区域为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小麦主产省,其他小麦产区是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由省级人民政府自主决定。预案适用时间为2008年5月21日至9月30日。在此期间,当小麦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格时,由中储粮总公司和有关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公司(或单位)按照最低收购价格,在上述小麦主产区挂牌收购农民交售的小麦。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要求,新粮上市后,各级政府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引导和鼓励各类粮食经营和加工企业履行收购义务,积极入市收购新粮。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的承储企业应积极入市收购新粮用于轮换。
周三郑麦冲高回落,小幅回荡。主力合约强麦1月以2114开盘,冲创新高2119后展开回荡,日内低点2096,尾盘以2104报收。成交量224106手,持仓量增加4062手,为123068手。
今年我国夏粮将迎来第五个丰收年,有望连续五年增产丰收。但由于最低收购价格的上调,对现货价格形成支撑。
收储竞争及比价关系提振麦价走强
今年收购主体将增加,竞争会相对激烈。由于有托市收购任务的收储企业有稳定的收购费用和储蓄补贴,不用承担价格风险和银行利息,成本优势明显,其采购价比托市收购价高出180多元/吨。面粉加工企业也积极参与收购,以降低购粮成本。粮食经纪人由于看好市场,只要以托市价格收到小麦,得到稳定的利润是有保证的。收购企业的竞争提升了小麦价格。
玉米、小麦的比价失调值得引起关注。小麦与玉米都可以作为饲料,其间存在着很强的比价关系,目前小麦与玉米的比价处于较低位,大致为1:1.09左右。目前小麦上市在即,且由于市场对玉米工业化需求不断增加,南方大量出现用小麦替代玉米用做饲料的现象,小麦留存比去年增加。如果玉米再继续向上扩展空间,则小麦的上涨空间必将被打开。
最后,从盘面看,小麦期货价格在横盘整理9周后于周二突破盘局,短期来看期价已经走出了区间振荡格局。后期成本、政策等利多因素将对小麦价格走势形成重要影响,预计后市有麦价仍有一定上涨空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⑼ 2015小麦为什么一直掉价
受供需面相对宽松且政策支撑乏力等利空因素影响,2014年小麦市场整体呈现弱势下行的走势,仅在三季度新麦集中收购期出现过一波反季节的上涨,强麦指数全年累计跌幅9.6%。2015年小麦价格能否摆脱2014年的颓势、走出趋势性的上涨行情呢?我们认为至少前者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首先,2015年小麦像2014年那样继续增产增质的可能性较小。一方面,由于2015年最低收购价格维持2014年政策不变,小麦种植效益下降,小麦播种面积预计稳中有落。另一方面,由于今年暖冬天气,小麦遭受冻害和干旱的风险加大。一个是小麦涨势良好的黄淮南片麦区,小麦旺长和遭遇冬春冻害的风险明显加大。一个是小麦出苗情况不好、年降水量只有500~600毫米的黑龙港流域和山东德州、菏泽等地,小麦在暖冬期间遇到干旱胁迫的风险增大。
其次,小麦消费缺乏新的增长亮点,但维稳为主。一方面,弹性较大的小麦饲用需求或继续维持基本用量,难有突破性的增长。鉴于玉米、豆粕这些饲料原料供给相对充裕,与二者相比,小麦价格毫无优势可言,预计这一状态在2015年也很难发生转变。另一方面,由于面粉整体销售情况持续不乐观,小麦制粉需求增长乏力,估计和2013、2014年一样维持4%的消费增速。
然后,最为不给力的应该算政策面。201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结束了七连增,步入零增长,长期以来一直对小麦价格起到强劲支撑的政策面今年开始松动,不过考虑到棉花、大豆收储政策已由直补取代,小麦零增长的收储价格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至少还有个政策底存在。
最后,从全球范围来看,粮食供应创下历史最高水平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复返,小麦供应可能不会再度出现过剩。因为2015年除了俄罗斯小麦产量受到持续干燥及寒冷天气的威胁外,头号生产国欧盟的小麦收成也可能下滑。此外,俄罗斯由于卢布大幅贬值限制谷物出口的政策,也将进一步增加国际小麦供给压力,这或对国内小麦价格带来些许支撑。
综上,虽然政策支撑乏力且消费端增长并无亮点,但国内小麦产量的不确定性及国际小麦供需坏境的改变有可能成为2015年小麦价格恢复增长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