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市场交易情况
『壹』 股指期货为什么会增加股票市场的交易量
开展股指期货交易后,由于吸引了大批套利者和套期保值者的加入,股市的规模和流动性都有较大的提高,且股市和期市交易量呈双向推动的态势。股指期货推出后不但不会分流现货市场资金,造成股票现货交易清淡、行情低迷,反而会加大股票现货市场规模、增加市场流动性,是更好地繁荣和推动股票现货市场发展的有效手段。虽然现有投资者需要对自身的资产组合进行重新配置,可能减少对现货市场的投资比例,但在股指期货推出的初期,由于潜在风险较大、进入门槛较高、交易规模有限,主力机构大规模分流的现象不会出现,不会对现货市场运行构成较大影响。而从中长期看,股指期货将会对场外资金形成吸引效应,使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交易量均显著增长。如香港1986年推出恒生股指期货后,股票交易量当年就增长了60%,之后股票交易量继续不断增加,到2000年上半年,香港股票交易金额达到17566亿港元,比恒指期货推出前同期香港股票交易金额增加近50倍。
短线客的数量肯定会增加的.1+1>1
出自:
『贰』 股指期货对市场的影响
(一) 股指期货推出前的市场影响及机会
1. 股指期货概念股面临交易性机会
股指期货正式推出前,市场可能会结合股指期货推出进程对股指期货概念股进行炒作,股指期货概念股存在交易机会。
2. 沪深300 权重指标股将迎来走强契机
股指期货上市前,由于机构需要通过权重股而取得股指期货“话语权”,通常在推出前市场出现抢筹行情,标的指数的权重股被机构提高配置比例,例如沪深300 权重股:万科A、苏宁电器、民生银行、中国石化、中信证券、招商银行、中国联通、中国神华、交通银行、中国石油等。
3. 封闭式基金面临巨大套利机会
封闭式基金的高折价率现象在我国证券市场已经存在很久,股指期货正式推出之日将是套利空间消失之时。
(二) 股指期货推出后对股票市场总体影响
1. 不改变股票市场长期运行态势
从统计上看,影响股票价格总水平的因素很多,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当时市场环境、公司盈利和资金供给等等。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长期以来的实践,以及基于严谨的实证研究都支持这样一种观点:最终并不是期货决定现货,而是现货决定期货价格,期货市场价格是由基础市场决定的。股指期货推出后,现货市场并不会因此而违背现货市场自身价格水平决定的基本原则。
美国:美国推出股指期货后,吸引了大量的场外资金,对于美国股市的发展具有长期推动作用。
日本:投资者除非发现有明显的套利机会,否则投机交易仍占有市场的大部,特别是在市场波动幅度较大时,有迹象显示,所谓避险者也会加入投机交易,以抓住行情波动带来的机会,这使得日本的指数期货交易量大大超过现货市场交易量。
香港:香港1986 年推出恒生指数期货后,股票交易量当年增长了60%。随后股票交易量不断增加,据统计,在2000年上半年,香港股票交易金额已达到17566亿港元,比恒生指数期货推出前的交易金额增加了50倍。
其他新兴国家:韩国、台湾和印度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后,无论短期、长期,虽然现货交易量是增长的,但交易量增长率并未发生显著变化。期货上市对现货市场交易量增长率没有显著影响。
2. 短期可能有波动
短期来看,投资者受各种心理的影响,可能会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投资者预期推出股指期货后成分股需求增加,会提前买入成份股,引发市场短期上涨。一方面,期现套利的投资者可能在期指溢价过高时“买入现货、卖出期货”套利,导致成份股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推出股指期货后,与指数相关的产品增加,成份股需求增加。投资者预期股指期货的推出将带动指数成份股的投资机会,可能会提前买入沪深300 成份股,特别是权重股,从而有可能推动股票市场的上涨。从海外推出股指期货市场的短期表现来看,股指期货推出前后市场走势有所改变,除日本和印度外都是先涨后跌。但是,如果短期上涨过多,偏离价值,市场则可能下跌。
韩国在股指期货推出后的1年,波动率略微增加,之后韩国的波动率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台湾在推出股指期货后,现货市场的波动率变化不显著;印度在推出股指期货后的三年内,现货市场的波动率不断降低,之后进行了调整。
所以,股指期货的推出后这三个亚太地区的现货市场短期内波动率并没有很大的变化,而更长期的波动率变化其实并不一定是由股指期货引发。
3. 对现货市场资金影响有限
股指期货的较高门槛决定了市场资金抽离有限。由于股指期货的门槛较高,一张合约的保证金近20万元,这将大大限制大量散户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而机构参与股指期货又有严格的管理,以基金公司为例,做多合约价值不准超过10%,老基金须经过持有人大会表决同意,所以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资金抽离有限。
『叁』 股指期货现状如何呢能不能评论下,字数多点的
股指期货自2010年4月16日上市以来,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从股指期货这4个月的运行情况看,市场运行平稳,基差合理并趋于稳定,参与者普遍显示出成熟理性的特点,盲目炒新的现象并未出现。可见,交易所和期货公司实施的严格风险控制制度取得一定的实效,保证了整个市场的平稳运行。伴随着市场的起伏,借助股指期货进行风险管理的理念也开始得到投资者的普遍认同。此外,由于参与者较为成熟和理性,配合交易所和期货公司的投资者教育及风险管理,市场并未出现异常的“到期日效应”。总体来看,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股指期货价格始终围绕现货价格,基差合理且趋于稳定。
股指期货上市以来,股指期货当月合约成交较为活跃,占市场总成交量的近九成,符合国际成熟市场的基本特征。跟踪研究显示,股指期货价格始终围绕现货价格波动,期现价格拟合度较好,基差一般保持在2%以内,多数时间不足1%,据CBOE董事总经理郑学勤表示,这是国外成熟市场很多年后才能达到的水平。进一步研究显示,主力合约期现价差的最大值出现在上市初期,但也仅为100点左右,而绝大部分时间的价差都在-10~30点区间波动,整体呈现出“逐步收窄、趋于稳定”的态势。
二、投资者表现比较成熟理性,未出现炒新现象。
由于股指期货推出之前,证监会、中期协、交易所和各期货公司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者教育工作,加上中金所实行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股指期货开户并没有出现蜂拥而至的非理性情况,开户速度始终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由此可见市场并未出现 “盲目炒新”现象。截至2010年7月15日,股指期货累计开户数超过4.1万,日均参与交易的客户数约1.3万。开户投资者以有多年商品期货和股票市场经验的投资者为主,资金使用率低,交易行为比较理性。
三、严格的风险控制制度取得实效。
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股指期货市场比较,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面值较大、保证金比例较高、风险控制制度较为严格。股指期货运行4个多月以来的表现,证明了这些制度较好地起到了防范风险的效果。面对较大的现货市场行情,分级结算制度执行稳定,没有发生会员结算风险,也没有出现客户穿仓等现象。
四、到期交割平稳,未出现所谓的“到期日效应”。
从到期交割的合约数量来看,到期交割量不大,5月合约交割640手,6月合约交割1394手,7月合约交割1245手。从到期交割价格表现看,合约最后2小时到期合约的价格、沪深300指数的价格均未出现异常,期货价格走势平稳,始终围绕最后结算价微幅波动,到期合约最终收盘价与交割结算价收敛度好,期现基差基本没有套利空间,未出现所谓的“到期日效应”。此外,股指期货的成交量与持仓量之比也逐渐趋于合理,显示市场短线炒作的比例有逐渐减低的态势,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经过4个月的关注和参与,投资者开始用理性和逐渐成熟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投资,除了投机交易,机构参与者更多地是将股指期货作为风险管理工具来管理股票资产,或引入股指期货进行全新的资产配置。
展望未来,虽然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还有待改善,但股指期货这4个月的平稳运行确实为中国金融期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CIS)
表1 沪深300股指期货交割情况
交割 收盘价与交割 偏差率 交割量
结算价偏差
第一次交割 + 0.34点 + 0.01% 640手
(IF1005)
第二次交割 - 0.70点 - 0.03% 1394手
(IF1006)
第三次交割 + 0.21点 + 0.008% 1245手
(IF1007)
转自和讯网。。。
『肆』 为何股指期货每天的交易量那么大,而A股交易量那么少呢
呵呵,这个是相对来说的,你可能还没做过期货,所以不了解其中的奥秘。
成交量,A股是全额交易,就是说每天1000亿交易额,那就是1000亿,是实打实的,现在还处在熊市当中,交易量也少,大牛市的时候,每天的交易量都快3000亿了。而且是T+1操作。
而股指期货就不一样,他是保证金交易的,一般保证金交易15%左右吧,别看他每天交易额都好几千亿,其实真正的钱要只是15%左右啦,还有一个就是股指期货是T+0操作,每天可以买卖很多次,一百次都可以,这里又要打折扣,其实真正的资金没几百亿啦。
股市就不同了,好多都是长线投资,持有几年不动的,资金规模是以万亿来计的,两者不可相提并论。别单纯看成交量。
『伍』 如何看股指期货行情
每日行情表揭示了当天股指期货的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最后成交量、涨跌幅度、结算价、未平仓合约数量,此外还有当时最可能成交的几笔委托单的价格与数量。
这些资讯除了让投资者了解当天行情外,还可以让投资者据此进一步判断行情可能的多空走向。前面我们已经对这些指标进行过介绍,这里再强调一遍:
1、开盘价
开盘价是交易日上午9点15分开盘的时候撮合出的第一笔成交价格。
最高价和最低价
从上午9:10到下午3:15的全程交易时间内成交的最高价格就是行情表上的最高价,最低价则是交易时间内成交的最低价格。
2、收盘价
收盘价是下午3点1 5分最后所撮合的成交价,在当日的交易时间内,由于尚未收市,当日收盘价没有出现,行情表中一般显示的都是昨日的收盘价——“昨收”。
3、涨跌幅度(点数)
涨跌幅度(点数)是当日最后成交价减去前一交易日结算价,得出的数值,涨跌点除以前一日交易的最后成交价,所得出的比值就是涨跌幅度。
4、结算价
某合约当天的成交价格按照成交量的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价格,它是反映保证金账户当天盈亏的价格。同样地,当日的结算价要等收盘后才会显现。
5、成交量
成交量是指交易日当日所有成交数的总和。
5、未平仓量
未平仓量也叫持仓量,是所有尚未平仓头寸的加总。未平仓量是判断市场日后走势和活跃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未平仓量很大,预示后市会比较活跃,如果未平仓量寥寥无几,即使成交量很大的话,很可能意味着本轮行情的结束。
『陆』 如何查询股指期货总成交金额
交易软件上一般会有总成交额的汇总。
交易所发布的实时行情信息中,有“成交量”和“总持仓”栏目。“总持仓”的含义上面已经解释,而“成交量”是指当日开始交易至当时的累计总成交数量。
凡是成交,必定是有买进也有卖出的,而且两者在数量上是绝对相等的。以单边计算,比如,有人出价以1300点买进10张沪深300指数期货,同时有人出价以1300点卖出10张沪深300指数期货,10手单子成交,则成交量就是10手,而以双边计算,则成交量就是20手了。显然,双边计算是将成交双方的数量加起来统计的。
同样,“总持仓”的双边统计也是将多空双方的未平仓数量加起来计算的。在境内期货市场,“成交量”和“总持仓”都是按双边统计的,而在境外,基本上都是按单边统计的。
『柒』 如何看待股指期货市场
股票现货市场交易对象是上市公司股票,一笔交易完成后,股票从卖方账户划转至买方账户,对于买方来说,持仓会增加,对于卖方来说,持仓会减少,包括融资融券在内的各类交易行为对市场持仓量的影响为零,股票现货市场持仓总量始终与股票流通总量相等,也不存在空头持仓的概念。
在股指期货市场上,买卖对象是一种标准化合约,除了合约执行价格随行就市外,其它条款保持固定,交易实质是基于标准化合约之上的权利义务,而不是证明财产归属的有价证券。股指期货市场的持仓就是指尚未进行对冲了结的合约头寸,如果是合约买方,就是多头持仓,如果是合约卖方,就是空头持仓。由于期货合约没有发行量的限制,只要市场参与者能够达成新的交易,理论上股指期货持仓量可以无限放大。
从股指期货市场整体看,多头、空头持仓必然相等,这是因为合约要达成交易的话,买卖双方缺一不可,因此,股指期货市场上任何一笔交易完成时,多空持仓都会出现相同数量、相同方向的变化,开仓交易会使多空持仓同量增加,而平仓交易则会使多空持仓同量减少,不可能发生多空持仓总量不等的情况。
既然全市场多头持仓和空头持仓必然相等,那么我们经常听到的空头持仓大增,或者净空头持仓增加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是把部分持仓量居前的会员——通常是前20大席位——的多空持仓量单独列出来进行比较的结果。例如,2013年11月15日收盘后,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持仓量88962手,这意味着主力合约多头持仓和空头持仓都是88962手,而多头持仓居前的20大会员共计持有62834手多仓,空头持仓居前的20大会员共计持有72374手空仓,这样就可以计算出当日主力合约净空头持仓是9540手。多空持仓结构变化主要就体现在净空头持仓的变化上。
『捌』 为什么最近股指期货成交量巨大
上个星期连续几天股指期货相对于沪深300都是处于一个贴说状态,显示出市场对于股指期货的后市还是比较谨慎的,多空双方都没有绝对的优势,所以也出现了伴随着成交量增大,但持仓量却持续减少的情况,近期期指的日内波动剧烈,提高了日内短线投资者的参与积极性,所以成交量比较大。
『玖』 股指期货的交易是如何进行的
股指期货交易时间和股票现货市场交易时间是不一致。
目前沪深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09:30-11:30,13:00-15:00(节假日除外)。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征求意见稿)中,将沪深300指数期货的交易时间设计得比证券交易时间稍长些,为09:15-11:30,13:00-15:15(最后交易日除外)。
早开盘迟收盘的交易时间安排,便于期货市场更充分地反映股票市场信息,方便投资者根据股票资产及价格情况进行投资策略的调整,也便于套期保值业务的开展。
因此,投资者要注意,股指期货交易时间与股票现货市场不一致。股票现货交易收盘后,股指期货的投资者仍然要盯盘,继续关注股指期货市场的情况,了解自己的持仓和价格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