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拉尼娜玉米期货价格走势
Ⅰ 2021年会有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吗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周期性的自然现象,一般情况而言,大约每隔7年出现一次。但是随着气候的改变,厄尔尼诺的现象出现规律也在发生改变,所以如今这个“大约每隔7年出现一次”的规律性已经不具有过高的参考价值了,也就是说气候的演变正在改变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规律,已经是“正常变得不正常”,这意味着什么?气候真的不正常了?
综合情况来说,2021年再次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不大,2019年,2020年都已经连续出现了,这已经属于异常的情况,如果2021年厄尔尼诺再次出现,那地球真的是没有正常气候可言,一切都被人类所改变完,到时候极端气候现象更加多,更加频繁也就没有什么争议了。
Ⅱ 拉尼娜现象升级,今年可能是60年来最冷冬天,种、养殖户是不是要遭殃了
如果说真的遇到最冷冬天,那么种植户、养殖户肯定会有所损失,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应该能够感觉的到,今年的冷空气来临的似乎比较早,所以众人也就为今年冬天寒冷与否产生了一定的担忧和讨论!
拉尼娜现象简单地说拉尼娜现象:也被称之为反厄尔尼诺现象,一般往往是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之后,极大程度上社会迎来“拉尼娜现象”。他们两者之间恰好是一个相反的过程,拉尼娜现象指的是气温大幅度降低,并且带来寒冷、干旱;厄尼诺现象指的是大量雨水、气温持续升高!同样“瑞雪兆丰年”,十月份的天气,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希望是一个好的兆头。天气反常的出现,那么就提醒我们对于自然环境还是需要引起重视,必须营造可持续性生存的环境,要为子孙后代造福!
根据权威数据统计显示:2008年冬天持续的低温天气,对于公众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农作物受灾面积更是达到了1100多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00亿……
Ⅲ 拉尼娜或持续到2021年!今年有特大雪灾吗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之下,我国可以说出现“特大雪灾”最让人记忆犹新的就是2008年,2008年就算是广东,广西等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温,所以波及范围十分的广。而导致这次大范围的雨雪过程原因。
根据气象专家介绍,应归因于与拉尼娜(反圣婴)现象有关的大气环流异常,所以导致了这次的气候极端性现象出现,而最近大家又在讨论2020至2021年冬天我国是否一样有特大雪灾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综合情况来说,从气候变化的影响角度来说,我国2020至2021年冬天出现“特大雪灾”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大家不用过于担心,虽然同样有拉尼娜现象的出现,但是地球升温可能也足以应对它的降温了,后期如果出现变动,我们也将持续跟进观察。
Ⅳ 拉尼娜即将达到巅峰,南方或迎来雨雪天,广东在这次大降温行列中吗
元旦期间,我国很多地区都迎来了冷空气到来,没想到还没有一个月的时间,冷空气即将再度来袭,一冷一热让大家有点疑惑,实际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和拉尼娜的到来有关系,拉尼娜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变化,本月拉尼娜或达到巅峰,严重的话还会改变一个季节气候,所以这是为什么元旦期间全国各地都迎来了冷空气,时隔一个月的时间冷空气再度来袭,气象学家表示或许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近一段时间即将迎来降雪、降雨,当然广东除外。
今年是不是冷冬一直饱受大家热议,拉尼娜的到来影响了我国整个地区气候。至于未来广东会何时迎来降雨还有待考究,所以大家不要过于着急,当然对于广东和福建未必是一个好消息,降雨来临之前大家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和保暖。
Ⅳ 拉尼娜现象已达顶峰但影响仍在持续,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2020年至2021年的拉尼娜现象已在2020年10月至11月达到了顶峰,是一次中等强度事件。
“拉尼娜”一词来自西班牙语--La Nina,是“小女孩、圣女”的意思,它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所谓的“拉尼娜现象”就是指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而且,南方在干旱,北方在升温,这都是很反常的气候现象。
“拉尼娜”是在厄尔尼诺年之后对气候的矫正过度现象。拉尼娜现象不必然导致拉尼娜事件,更不一定会出现拉尼娜年。
Ⅵ 今年冬天会很冷吗2020到2021
现在已经降温了,今年冬天应该是会冷的,北方跟南方都会很冷的
Ⅶ 拉尼娜时隔9年再次形成,对全球粮食经济有何影响
可能扰乱全球粮食生产,推高粮食价格。潜在的干早和洪水将给从东南亚到南美的一系列农产品带来冲击。
Ⅷ 江苏2021初雪已发货,鼠年的末期江苏为何会频发雨雪天气
今年十月至今,地球赤道中东地区中国太平洋冷海温不断发展趋势提升,预估中后期将再次保持拉尼娜情况,并于冬天做到最高值,产生一次弱到中等水平抗压强度的拉尼娜事件。该恶性事件很有可能不断到2020年春天。在大部分拉尼娜年成熟期冬天,亚欧中高纬大气环流经整体观很有可能增加,危害在我国(包含亚洲地区)的强冷空气主题活动比长期更为经常,在我国中北部地域平均气温较长期当期稍低的几率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并不是推动全球和区域气候格局的唯一因素。没有两次拉尼娜事件或厄尔尼诺事件是相同的,它们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可能随时间和其他因素而变化。
Ⅸ 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不是全球变暖么,怎么又出来寒冬了
今年的气温降得有点快,中秋节时就迎来了大降温,很多人在旅游景点处见证了2020年冬的第一场雪,而突然的降温,让很多人猝不及防,只好匆匆穿上衣服。此次的气温下降,让很多人为此怀疑,也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是拉尼娜现象,但很快官方就辟谣,此次的降温并非拉尼娜引起的,而60年最冷只是谣传罢了。
不过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其中指出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今年预计中等到强,且将会持续到2021年,全球多个地区都会受影响。
但是拉尼娜≠冷冬!
从国际上来看,拉尼娜事件对大豆的生产也会带来影响,总得来说盛产期气候比较干旱,亩产可能会下滑,对玉米的影响也很大,有50%的概率会让玉米产量下跌,也会让甘蔗的亩产降低,国际原糖价格上涨。
Ⅹ 一旦拉尼娜带来寒潮降温,哪些农作物将会深受冻害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拉尼娜现象。什么是拉尼娜现象?事实上,根据网络词条的解释,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 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然后是小麦。冻害较轻麦田,麦株主茎及大分蘖的幼穗受冻后,仍能正常抽穗和结实,但穗粒数明显减少。冻害较重时,主茎、大分蘖幼穗及心叶冻死,其余部分仍能生长。冻害严重的麦田,小麦叶片、叶尖呈水烫一样地硬脆,后青枯或青枯成蓝绿色,茎秆、幼穗皱缩死亡。
最后是柑橘。叶片受害,局部出现形状大小不一的塌陷斑,后期极易感染炭疽病;严重者,整片叶片凋萎,纵卷,赤褐色,多数脱落。枝梢受害变黄,部分落叶的叶痕褐色,流胶,最后枝梢枯死。严重冻害时,枝干和大枝条裂皮或枯死,以至于树干皮层腐烂,地上部死亡,幼树全株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