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业期货市场
『壹』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和<<日本蜡烛图技术>>
这两本书都是垃圾,没必要看,如果只是出于一时的兴趣,翻一翻《日本蜡烛图技术》就行了,没必要进一步深思其变化莫测的道理。如果准备进行股票投资,千万不要被其前言介绍的内容所迷惑。
股票分析理论分为针锋相对的两派:技术分析理论和基本分析理论。由于技术分析就是图表分析,也就是股票价格走势图分析,直观明了、简单易懂,所以被股市的绝大多数投资人所接受,但是这种理论忽视了一个重大事实,就是股票是由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投资凭证,研究股票的根本应该是研究上市公司的事实,而不是公司股票的价格走势。所以,基本分析理论才是股票研究的唯一正确理论方法,基本分析理论就是指导我们如何分析公司的好坏,它才是股市成功的理论基石。
『贰』 谁有当年日本经济危机后的期市表现资料!请提供过我!赏分!谢谢!
以下为日本经济危机后的期市表现 为了防止泡沫的继续扩大,日本开始提高利率,由2。5%提升到6%,收缩贷款。 1.1989年12月,东京交易所最后一次开市的日经平均股指高达38915点,在1990年10月份日经指数已跌破20000点,1992年4月1日东京证券市场的日经平均指数跌破了17000点,日本股市陷入恐慌,8月18日降至14309点,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股票大跌 2.房地产开始大跌 3.企业因为下列原因,不停倒闭 (1)利率上升造成的企业成本提高 (2)股票和房地产,古董文物的大幅下跌,造成民众资产大幅缩水引起消费下降。消费下降后---引起产能过剩---企业破产----企业破产后裁员引起消费继续下降---产能继续过剩引起企业继续破产,进入恶性循环 (3)对赌造成的日本企业巨大亏损。 (4)泡沫经济引起的人工工资上涨。 (5)贷款难度加大 4.银行坏账大量增加。银行贷款意愿下降----造成企业贷款困难---继续倒闭---银行坏账继续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从此日本进入长期的经济低迷,消费直到今天也不振作。 外国金融机构在日本赢利的主要手段 1.日圆升值汇率差。在日圆升值以前用美圆兑换日圆,在日圆升值后用日圆兑换回美圆-----赚日圆升值的钱 2.在日本股票,房产泡沫形成过程中,低进高抛-----赚泡沫资产的钱 3.在日本汇率高涨后,借来日圆兑换成美圆,在日圆汇率下跌后,再用美圆兑换成日圆还以前的贷款---赚日圆贬值的钱 4.和日本企业对赌,因为在泡沫中的日本,狂热的认为日本经济很好,房屋和股票不可能下跌。所以外国资金就和日本对赌,外国资金却都赌日本经济会跌,房屋,古董文物,企业效益等所有日本狂热的东西会下降。如果下跌,日本企业就亏钱,结果日本大亏------对赌日本泡沫破灭
『叁』 日本农业的基本经营形式是什么
1、专注力。日本农业生产的专业分工十分明确。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产业特色,一个农户有一个农户的主导产品,优势互补,相互依存,共同构建起了日本农业经济的整体框架。
2、生态理念。日本对资源保护高度重视,且卓有成效,在耕地保护方面更是这样。在日本,耕地保护不仅体现在“量”的维持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质”的保护上。在日本农村,人们可以看到,所有刚翻耕过的耕作层均呈深褐色,土壤团粒结构良好,土质细而均匀,像海绵一样。
3、物联网的秘密。截至目前,全日本已有一半以上农户选择使用农业物联网技术,这不仅大幅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效率与流通效率,也有助解决农业劳动人口高龄化和劳动力不足等问题。
4、发展机器人农业。日本使用机器人带来的效果有3个:1)工作效率提高;2)减少成本与开支,从而提高产品的利润;3)提高农产品品质,防止人为对农产品的污染。
5、注重产品包装。日本农副产品品质优良。无论是大路货,还是新优品种,都是色泽亮丽,规格统一,令人赏心悦目。
6、建立信任营销关系。日本农产品在流通方面,主要采取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结合的办法,即成立产销联合组织,其主要优势在于使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建立“面对面的相互信赖”关系。
7、体验式农业。
8、多渠道销售。
1)直销:以产销联合体为主要销售形式;
2)宅配:以专业流通配送到户为主要销售形式;
3)配送:以生协为运作主体,以配送为主要销售形式;
4)专柜:大卖场、超市与有机农场进行订单销售;
5)专卖店:以连锁专卖店的形式进行销售;
6)食品加工厂:食品加工厂与有机农场进行订单销售。
9、标准化赚钱
高端、高价是日本农产品的特色。比如日本的天价西瓜,一个西瓜拍出3.1万元。这种西瓜如何能卖出高价呢?标准化!高端的日本西瓜是北海道特产的“田助西瓜”。这种西瓜种植过程非常严格,先播种发芽,再送往温室栽培,白天和夜晚的室温都必须严格控管,100天后收成,西瓜甜度不足11度,就会被销毁。
『肆』 日本主要的农业分布
日本农业发展的特点
1、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生产处于停滞或下降状态。
1994年,日本的耕地面积为508.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3.5%。其中,水田占54.3%,旱地占45.7%,灌溉面积24.3万公顷。耕地利用率从1983年的104.8%下降到1993年的100%。1999年日本的耕地为487万公顷,都府县每家农户平均拥有的耕地面积不足1.2公顷,北海道每家农户平均拥有的耕地面积也仅为16.2公顷,和欧美的大规模经营相差甚远,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1984年日本大米丰收,农业总产值创历史最高纪录,达11.7万亿日元,后来产值连年下降,1989年以后,因蔬菜、水果、牛肉等价格上升,产值下降有所扭转。1993年因大米严重歉收,农业总产值降到10.56万亿日元。
2、规模经营小且兼业农户比重增大。日本的农户中,专业农户只占16%,其余84%为兼业农户。在兼业农户中,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第一兼业农户”占14%,以非农收人为主的“第二兼业农户”占压倒多数,达70%。日本农业以小规模经营为主,但是经营3公顷以上的农户在增加,耕地向较大农户集中的趋势也日益明显,骨干农户的旱地大规模化尤为显著。此外,以销售为目的的协业(合作)经营体的水田规模的扩大也很显著,平均每个经营体的耕地是农户的19倍。通过农地的流动使土地集中和扩大规模,是日本政府1992年制定的农业“新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
『伍』 日本农业特点
日本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水稻种植业。有以下特点:
1、小农经营。亚洲的水稻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由于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
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3、机械化水平低。
4、水利工程量大。
5、科技水平低。
(5)日本农业期货市场扩展阅读:
日本的自然环境
1、位置: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陆地面积约37.8万平方公里,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72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因此被称为“千岛之国”。
2、气候:
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具有海洋性特征,所处位置受到季风及洋流交汇的影响,因此也降雨充沛。
3、地形:
多山,山地成脊状,把国土面积分为成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因为日本群岛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剧烈,国内多火山。
4、水文:
以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集中且降水量多,流量少,冬季则小。
『陆』 为什么日本早期期货市场消失了,美国则成为了现代期货市场的发源地
期货交易有利有弊,美国一直想主掌世界大权,金融市场蛋糕这么大,当然不能让别的国家抢去,美国在金融经济上一直
『柒』 农民如何利用期货市场
从理论上讲,农民与商业性的公司一样,能够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来分散农产品价格风险。例如,在存在期货市场的条件下,农民在播种小麦的同时,可以预先在期货市场上卖出与他预计的小麦产量数量相等的小麦期货合约。如果收获季节小麦价格下跌,农民在期货市场上的收益将能完全或部分弥补在现货市场上的损失。
一、 美国期货市场十分发达,农产品期货品种丰富,粮食生产者、加工者以及中间商都积极参与期货市场
美国农民参与期货市场的方式有多种,大的农场主资金实力雄厚,信息来源充足,可以直接参与期货市场,但大多数农民则是通过合作社的形式间接参与期货市场。据统计,美国目前有近2000个谷物合作社,控制了国内谷物销售量的60%。农民一般预先和合作社签订合同,将粮食按某一约定价格销售给合作社,合作社则通过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
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来看,农民直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比例并不高,最近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不到10%的生产者用套期保值管理他们的价格风险。为什么期货市场作为一种有效的价格风险管理方式而农民却很少使用呢?
(一)风险管理具有多种替代手段
农民有许多途径管理农业风险。他们能够调整财务结构而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实际上,生产者大多数根据经营规模、对资源的控制程度等使用多种不同的策略和工具。
1.组织化经营。组织化经营是对付不确定性的一种制度安排,农业企业化(组织化),不但可以节约交易费用,也使不确定性减少。建立农业契约一体化组织(公司+农户),一方面可以稳定订单企业的原料收购,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同时也将农户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借贷风险转嫁给订单企业,双方在契约组织关系的互动中,获得双赢的结局。这种风险转移方式是把风险内在化,即在组织化经营的成员内部进行分配,但市场价格的风险依然在组织内存在。
2.分散化经营。市场主体在面对农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风险,为保障未来收益,往往采取分散化经营的方式。农民多元化经营和金融工具的管理有些相似,如共同基金的管理人一般同时持有多种股票,分散和限制了持有单一股票的风险。多元化的策略只能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农业保险。农业保险的基本原理是分担风险、分担损失。即由处于同等风险条件下的多数未遭受损失的投保人均摊少数遭受损失的经济损失。农业保险方式的主要困难在于,农业风险具有大面积同时发生,风险损失大等特点,保险公司承保困难。另外,由于农户规模较小,对保费支付存在困难。
(二)通过合作组织分散风险
合作社由农民自发创立,自愿参加,并且由农民自己控制。合作社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农民销售粮食,回避价格风险。美国玉米有70%由农业合作社代农场主销售,美国最大的谷物销售合作组织谷物联盟收购的玉米就占美国玉米产量的45%。农场主并不直接进行期货市场交易进行风险回避,而是通过中介组织和粮食收储公司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他们间接地利用期货市场价格信息,来指导生产,以避免生产失误而带来的风险。
(三)农民生产规模的限制
除了部分规模比较大的农场主以外,直接进行期货交易的农民比较少。这是因为他们缺少卖出一份期货合约所必需的农产品数量,必需的基础条件(如硬件、网络系统、期货知识等),以及进行交易所需要的资本金。
(四)期货市场仍存在风险
大多数农场主认为,参与期货交易的套期保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现货市场上的价格风险,但是他们仍然会面临期货交易中的基差风险、保证金和追加保证金的风险,由于生产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交易者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交易头寸差异的数量风险等。
二、我国农民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的难点和对策
农民可以进入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转移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的风险,以获取稳定的收益。通过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农民的利益受到保护。我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已逐渐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市场功能也得到了较好的发挥。许多有远见的生产者已经认识到期货市场的作用,积极参与和利用期货市场,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根据国外的经验,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的发挥还远远不够,农民对期货市场的直接利用还需要作出很多的努力,关键是农业中介组织的发育。
(一)有效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是农民价格风险转移的需要
应该说,我国广大农民是需要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目前,我国大部分粮食品种已经放开价格,棉花也逐步实现市场化改革,市场经济活动无不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尤其是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受天气影响很大,天灾减产无收,丰收了粮多价贱愁卖,市场价格波动给农民的利益造成了很大风险。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农民将面临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竞争,价格波动将更加剧烈。
(二)制约我国农民直接使用期货市场的原因
1.农民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而小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同集中而大宗的期货交易方式相矛盾。现阶段这种主体分散、规模小、对市场信息了解程度低、交易费用高的状况,决定了我国广大农民只能直接进入初级农贸市场,不可能直接进入较高层次的粮食批发市场,更不用说进入期货市场做套期保值交易。
2.农民偏低的文化层次同期货交易的专业性相矛盾。我国有数亿农业人口,文盲比例较高,总体上文化程度较低。我国多数农民尚未达到初中文化程度,难以理解期货市场的运作机理和交易方式,更不用说亲自操作了。
3.传统的小农意识同开放的期货大市场相矛盾。我国广大农民的观念守旧,商品意识不强,难以适应现代化的期货市场的要求。
(三)农民利用期货市场的途径
农民是农产品现货市场的主体,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农民进入期货市场,就很难说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育是完善的。但是,在今后较长的时间内要使一定数量的农民直接从事期货交易是不现实的。农民利用期货市场的关键是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参与期货市场,从而解决小生产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1.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美国、日本都有农民合作社,为农民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提供了便利条件。我国农民无论从知识层次上,还是资金实力上,都不具有直接参与期货市场的条件。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农业发展的特点,鼓励农民成立各种不同类型的农民合作组织,由农民自己经营管理,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合作社可以帮助农民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并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和有价值的建议。
2.开展“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公司+农户”就是实力雄厚的农产品收购企业在生产前以期货价格为依据与农民签订远期收购合同,农民通过订单,把价格风险转移给订单企业,从而化解农民可能面临的风险。但是在“公司+农户”或定单农业模式的运行过程中,签约的企业却承担着巨大的经营风险。而期货市场则可以为订单企业提供一种对所签订的合同进行套期保值的可能,通过期货市场的运作企业可以把价格风险分散、转移给众多的市场投机者,期货市场可以成为订单农业中价格风险的最终“出口”。这就需要大力培养农产品流通企业运用期货市场的能力。随着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近几年出现的各类流通合作组织和代理商,可以为农民架起通向期货市场的桥梁。
你可以百渡里搜套期保值,必须要先搞懂套期保值。
『捌』 日本的农业等经济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农业
只有12%日本土地是可耕地,为了弥补此缺点日本使用系统化耕作零碎地。使得日本有世界最高的精密农业成果也就是单位土地产量世界第一,达到粮食自给率50%只用了56000km²;(1400万英亩)农地。农业在日本是高补助与保护产业,鼓励小规模耕作,而不是美国的大规模耕作。尤其稻米是高保护产业,订定了超高490%关税阻挡外国米1988年之前还限制进口配额7.2%总消耗量以下。新规则公布后关税更提高到778%。但是小麦、黄豆之类还是和外国购买,日本也是欧盟最大的粮食出口对象。日本是世界第二大渔业国于1989年还曾创下1190万吨渔获,从1973年石油危机后,深海鱼在日本不受欢迎。浅海鱼占50%总量养殖鱼则占33%以上,最受欢迎的有沙丁鱼、金枪鱼、螃蟹、牡蛎、秋刀鱼、鲔鱼和日本鰤鱼。日本至今依然有世界最大渔船船队和全球15%的渔获量占有率。
外贸
外贸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方针。“入关”后,日本开始取得和其他缔约方同样的平等地位。按照关贸总协定中的最惠国待遇的基本原则,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进行自由贸易,为日本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创造了有利的国际市场条件。此后,日本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亚洲国家和欧盟国家。日本财政年度从当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主要进口商品有:原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食品、原材料等;主要出口商品有:汽车、电器、一般机械、化学制品等。主要贸易对象是中国大陆、美国、东盟、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德国等。日本对华出口减少,是造成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2年9月份,日本对华出口同比减少14.1%。从口红到汽车,众多日本品牌无一幸免。其中,日本汽车对华出口同比减少44.5%,汽车零部件也下降了17.5%。中日贸易对中日局势的反应最为敏感,最新的贸易数据更是进一步揭示了领土争端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两国关系恶化将会重创日本经济。但日本《朝日新闻》刊发评论文章却认为,日本对华出口减少将会影响中国的就业,同时,在华企业员工的实际收入也会减少。
2014年,日本海外净资产增加13%,达到366.9万亿日元(约合3万亿美元)。至此,日本已经连续24年为全球最大债权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