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行情 » 我国利率期货市场的发展

我国利率期货市场的发展

发布时间: 2021-06-08 19:27:08

㈠ 我国金融期货目前有什么新的发展动向吗目前发展外汇期货相对于发展利率期货有什么优势不要网上的

国债期货要上市的.暂时不会有外汇期货的.外汇期货前提是人民币自由汇率

㈡ 我国发展过利率期货吗老师说曾经有过但目前暂停了,但我怎么找不到证据呢急用,勿灌水,谢谢

我国曾经有过国债期货,国债因为信用风险很低,几乎只受利率变化的影响,所以可以当做利率衍生工具来用。你们老师说的,十有八九是指国债期货。

㈢ 国际期货市场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简单,明确)

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由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规模不断扩大过程。 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诞生;随着现货生产和流通的扩大,不断有新期货品种出现。最早的金属期货交易所诞生在英国伦敦,1876年成立;1933年,纽约商品交易成立,1974年推出黄金期货合约,在70~80年代的国际期货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的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市场带巨大的冲击,石油等能源产品的价格剧烈波动,直接导致了石油等能源期货的产生。 1972年5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设立了国际货币市场部分(IMM)首次推出外汇期货合约。1975年10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利率期货合约。1982年2月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推出综合指数期货合约,使股票价格指数也成为期货交易的对象。 1982年10月1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了长期国债期货期权合约,为其他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交易开辟了新天地引发了期货交易的又一场革命。目前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权交易所。

㈣ 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一、期货市场的发展过程
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由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一)商品期货——标的物为实物商品的期货合约。
1、农产品期货: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诞生以及1865年标准化合约被推出。
1. 谷物期货——小麦、玉米、大豆
2. 经济作物——棉花、咖啡、可可
3. 畜禽产品——黄油、鸡蛋、生猪、活牛、猪腩
4. 林产品 ——木材、天然橡胶
2、金属期货:1876年成立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开金属期货交易之先河。当时的名称是伦敦金属交易公司,主要从事铜和锡的期货交易。
1.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国际定价权)、锡、铅、锌、铝、镍、白银
2. 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黄金(1974年推出,国际定价权)、白银、铜、铝
3、能源期货:原油、汽油、取暖油、丙烷
1. 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
2. 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
(二)金融期货
目前,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金融期货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1、外汇期货(第一种金融期货)
1972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设立了国际货币市场分部(IMM),首次推出外汇期货合约。
2、利率期货
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上市国民抵押协会债券(GNMA)期货合约,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率期货合约。
1977年8月,美国长期国债期货合约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上市,是迄今为止国际期货市场上交易量较大的金融期货合约之一。
3、股指期货
1982年2月,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开发了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合约。
(三)期货期权
1. 1982年10月1日,美国长期国债期货期权合约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上市。
2. 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都具有规避风险、提供套期保值的功能,但期货交易主要是为现货商提供套期保值的渠道,而期权交易对现货商、期货商均有规避风险的作用。
3. 目前,国际期货市场上的大部分期货交易品种都引进了期权交易方式。
4. 目前国际期货市场的基本态势是:商品期货保持稳定,金融期货后来居上,期货期权(权钱交易)方兴未艾(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
5.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权交易所。
二、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趋势
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市场经济货币化、金融化、自由化、一体化(电子化的结果)的发展趋势,利率、汇率、股价频繁波动,金融期货应运而生,使国际期货市场呈现一个快速发展趋势,有以下特点:
1. 期货中心日益集中——国际中心:芝加哥、纽约、伦敦、东京;区域中心:欧洲大陆、新家坡、香港、韩国
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体现在交易品种增加,交投活跃,成交量大,辐射面广,影响力强等方面。
1. 市场规模不断壮大
2. 全球交易量增长速度非常快;
3. 交易量呈现加速增长现象;
4. 全球期货、期权交易量的迅猛增长主要来自于美国以外的交易所。
5. 金融期货的发展势不可挡
2006年全球期货、期权交易量中,金融期货、期权的比例高达91%,商品期货、期权的比例仅为9%。
1. 期权交易后来居上
2000年,全球期权(现货期权和期货期权)交易总量第一次超过了期货交易的总量。
在期货交易中,无论时买进还是卖出期货,其面临的高风险与高收益是对称的,即买卖者可能大赢也可能大亏。然而,在期权交易中,两者得到了分离。
1. 联网合并发展迅猛(原因:1经济全球化2竞争日益激烈3场外交易发展迅速)
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期货交易所。
1. 交易方式不断创新——公开喊价和电子化交易
2. 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3. 改制上市成为潮流——其形成根源是竞争。
2000年底,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成为美国第一家公司制交易所。
其他改制的著名交易所:香港交易及结算有限公司,纳斯达克。

㈤ 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简史(分为哪几个阶段)

由中国期货协会编制的09年新版期货市场教程中,将我国期货市场20年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1、理论准备与试办(1987-1993)
介绍此阶段,必须介绍期货市场发展的原因,即中国期货市场建立的背景——产生的原因是,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沿着两条主线展开,即价格改革和企业改革。

农产品价格的搞活,使得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此时,政府需要一个市场手段来防范农产品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因此一批学者提出了简历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设想。

1988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体改委、商业部等部门根据中央领导的只是,组织力量开始对期货市场的研究,并成立了期货市场研究小组,系统的研究了国外期货市场的现状和历史。组织人员到国外期货市场进行考察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期货市场理论知识。

1990年10月12日,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进期货交易机制,作为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市场正式开业,卖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

1991年6月10日,深证有色金属交易所宣告成立,并于1992年1月18日正式营业,同年5月28日伤害金属交易所成立,1992年我国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成立。

2、中国期货市场的清理整顿时期(1993-2000)

93年国务院发表了《关于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开始了第一次整顿。最终确定15家交易所为试点交易所。1998年,国务院又开始了第二次整顿,将15家交易所合并压缩为3家。

此次整顿,使得我国期货市场监管架构基本确立。使得我国期货交易所得到治理。使得期货经纪公司得到治理。对违规事件进行了处理。

3、中国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2000-今),表现有以下几点,你可参考:

01年,全国人大批准的十五规划,第一次提出了“稳步发展期货市场”,为我国期货市场长达七年的清理整顿画上了句号。
03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六届三中全会,将关于期货市场的发展方针写入了党的会议决议。
规范发展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相机出台.《期货从业人员管理办法》、《期货经纪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期货从业人员职业行为准则》.....

我国期货交易量呈现恢复性增长并连创新高,相关数据,你可查阅相关资料。
我国期货市场,不断有新产品推出
钢材、早籼稻、PVC.....是近期推出或将要推出了

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成立(2006年5月18日)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成立(2006年9月8日0

相关资料,你可以在查查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㈥ 利率期货的发展前景

从“十二五”规划中可以看出政府正加大对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视,努力建设一个产品序列齐全、功能完备、具有相当规模的债券市场体系。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政府部门将积极配合减少行政管制、鼓励金融制度与工具的创新,并且会在信息披露、信用评级、会计、税收等方面进行制度和体制改革。当前中国期货与债券市场正处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开展利率期货交易的条件正在逐步形成。
首先,利率期货可以对冲系统性风险,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前期因欧美国家流动性泛滥引发全球通胀水平迅速上升,对新兴经济体造成较大伤害,各国政府多次通过调高基准利率等货币手段应对通胀,全球整体利率波动明显加大,造成借贷双方都面临很大的利率风险,对企业的资金链形成很大压力。在国内市场,利率期货的适时推出可以为广大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一个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对于企业稳定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利率期货的套保功能可以提高债券市场的活跃度。目前国内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不够合理,国有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持有大部分国债与银行间债券,这就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垄断。在缺乏有效避险工具的情况下,这些机构投资者宁愿采取长线持有的策略,因此难以在市场变动时产生分歧而达成交易,导致整个债券市场流动性较差。推出利率期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种局面,由于期货市场采用保证金交易并引进做空机制,一方面使得现有投资者在利率变动时可以主动规避风险,而不是采取被动持有的策略;另一方面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投机者进入债券市场,改变债券现货市场投资者分布不均的局面,扩大债券需求,改善债券流动性,促进利率期限结构趋向合理,进而推动债券市场不断发展成熟。
再次,利率期货将推动利率市场化目标尽快达成。现货交易方式决定了我国的国债交易具有以下局限性:一是交易成本相对于期货过高,市场对利率的反应不如期货灵敏;二是由于现货市场分割,形成的国债收益缺乏权威性和指导性;三是现货交易形成的收益率只能反映当前时点上不同期限的利率,无法对未来时点的利率水平进行合理预测,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利率体系。如果有了一个集中交易的国债期货市场,其在交易过程中形成的收益率就是市场利率,并通过期货和现货之间的套利活动,促进现货市场形成一个统一的基准市场利率,逐步形成一个从短期到长期的完整的国债收益率体系,为金融市场提供重要的收益率曲线信号,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发挥相应的作用,同时给国家判断金融形势和进行金融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最后,利率期货还可以有效降低政府宏观调控的成本。利率期货价格走势的前瞻性能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和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而且利率期货的敏感性与延伸性能够缩短中央银行通过金融市场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距离,有助于提高公开市场的操作效果。

㈦ 如何促进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健康发展

第一,要优先发展简单产品,降低监管难度;第二,可优先发展场内衍生品市场,比如股票利率期货和期权、汇率期货和期权等,从而为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慢慢积攒有益经验,因为场内交易有着非常严格的监管与交易体系以及保证金政策等很多制度保障,会比较安全;第三,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为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第四,加强金融衍生品的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的研究,并建立透明的市场环境;第五,提高金融机构对金融衍生品的研发和定价能力,通过自行制定的人民币衍生品的合理报价,提高我国金融行业的服务效率,从而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㈧ 2000年后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概况

WTO后中国期货市场:现状、问题和对策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投资者,无论是商品生产者还是需求者,无论是证券市场的参与者还是外汇市场的参与者,都迫切地需要规避价格风险的手段,这给中国的期货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而入世后资本市场的开放将使中国期货市场直接面对国内外游资的冲击,市场发展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改进?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市场是否能承受住入世的冲击,是否能把握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取得跨越式发展。

一.期货市场发展现状

2001年对中国人来说是喜庆的一年:北京申奥成功、男足首进世界杯、中国正式加入WTO,等等;2001年对中国期货市场来说也是喜庆的一年:经过六年的规范整顿之后,市场出现了恢复性增长,交易额和交易量比2000年增长近一倍,期货市场在沉静多年后逐步重新受到社会和投资者的关注。尽管从交易量来看市场似乎已经走出了低谷,在政府重拳规范治理后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不易,但要说市场信心已完全恢复还为时尚早,从图1可以看到由于期货市场各类风险事件频发,市场起伏跌宕,要想达到或超过1995年的历史高位,市场还得先在质上给投资者更大的信心。

资料来源:2001年及以前的统计数据来自《中国证券期货年鉴》,1995-2001,2002年数据来自郑州商品交易所研发部。

期货市场和其它资本市场一样,其基本功能发挥情况和与国际市场的联系程度将决定它是否能在国际化过程中经受住考验。下面分别考察上海铜、大连大豆和郑州小麦三个市场在不同阶段的表现情况1。

1. 期货和现货价格关系

商品期货市场基本功能的发挥取决于期货和现货价格关系,下列图表说明了各个市场的情况。

图2和表一说明上海铜期货市场的走势和现货市场非常紧密,这表明期铜市场起到了很好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功能。从各阶段看,第二阶段期货、现货价格相关性比其他两阶段差,第三阶段的相关系数较前两阶段都高,说明上述两个功能的发挥越来越好。

图2 沪铜期货、现货价格走势表 1 沪铜期现货价格相关系数时间区间 总区间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相关系数 0.9704 0.9598 0.9307 0.9822
资料来源:上海期货交易所,其中期货价格为三月合约日收盘价,现货价1993年-1998年2月23日采自国家物资信息中心,之后采自安泰科《中国金属通报》时间区间 1993.03.01-2001.12.28

从图3看出,连豆市场期现货价格相关性较好,但表2表明从1996年3月到2001年1月间虽然二者总的相关性不错,为0.8288,但期间变化很大,1999年为0.7181,1999年后只有0.1092。而2000年9月到2001年8月二者的相关系数也不超过0.5。这说明大豆期货市场基本功能发挥不是很好。

图 3 连豆期货现货价格关系 表 2.连豆期货现货价格相关系数时间区间 总区间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相关系数 0.8388 0.7181 0.1092/<0.5①

资料来源:大商所市场部。大豆现货价格为吉林玉米批发市场、黑龙江粮油批发市场的每周现货价的算术平均价,期货价格为每周各合约结算价加权平均价。

分析图4和表3,发现1996年以前郑麦市场功能发挥比其他市场好,相关系数为0.97,但1996年以后就远不及其他两个市场,尤其是1999年以后相关系数仅为0.19,市场完全没有发挥其基本功能。

图 4 郑麦期货现货价格关系 表 3 郑麦期现货价格相关系数时间区间 总区间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相关系数 0.838931 0.9720 0.8559 0.1892

资料来源:郑商所研发部。时间为1994年1月到2001年12月,期货价格为郑商所小麦交割月价格的每旬平均值,现货价格为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小麦车板交货价。

从以上分析得出,国内三个交易所在价格发现这一基本功能上表现各异。沪铜无论是总的情况还是各个阶段表现最好,期货现货价格相关性强,市场运行平稳,连豆和郑麦总区间和前两个阶段表现还好,但第三阶段很差。

2. 国内外市场关系

从图5和表4可得,沪铜从上市以来一直和全球最大的金属期货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保持着非常好的相关关系,沪铜价格不仅很好的反映了国内市场的供需情况,而且反映了国际市场的供需状况,这说明沪铜市场和国际联系紧密,是一个相对开放的,较成熟的市场。

图 5 上海和LME三个月合约价格关系

表 4 上期所和LME期货价格相关系数

时间区间 总区间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相关系数 0.9542 0.9193 0.9128 0.9449

资料来源:上期所信息部,时间为1993.03.31-2002.02.28

由于缺少相关详细数据,对连豆国内外关系的分析引用大商所研发部的资料,不能分阶段对比。从图6和表5中看出,连豆与全球最大的农产品期货市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联系比较紧密,相关系数达到0.85左右,这说明作为中国大豆期货价格很好的反映了国际期货价格,能同时反映国内外的供需状况,是一个较成熟的市场。

图 6 大商所和CBOT的S0109合约价格走势对比

表5 大商所与CBOT各合约相关系数统计表

合约
S0109
S0111
S0201
S0203

相关性
0.913
0.917
0.805
0.794

资料来源:大商所研发部,他们研究的是几个代表性合约2000年到2001年与CBOT对应合约的相关情况。

从图7和表6可得,郑商所期货价格和国际期货价格的相关性不是很好,尤其是第三阶段,相关系数仅为0.053,而且郑商所小麦价格一直比CBOT高,这一方面说明小麦期货作为最大的在交易期货品种,和国际的联系不紧密,市场开放度不够,不能反映国际市场的供需状况;同时也说明我国小麦现货市场和国际市场存在差距,由于小麦是最大的粮食品种之一,国家和地方存在一定的保护政策,使得各地的现货市场以及国内外的现货市场出现分割,造成信息流和物质流不能同步,从使市场间长期维持较大差价,资源不能被有效配置。

图 7 郑商所和CBOT近交割月合约价格走势对比

表6 郑商所和CBOT期货价格相关系数

时间区间 总区间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相关系数 0.4530 0.5806 0.6357 0.0534

资料来源:郑商所研发部。时间区间为1993年6月到2001年12月,数据由刘少华老师提供。

通过以上分析,从和国际市场的相关性角度来看,沪铜市场比较成熟,而且在不断进步,连豆市场稍差,郑麦市场则几乎和国际市场不相关。结合期现货关系分析,可以认为在规范程度和市场功能发挥程度方面,沪铜最成熟,连豆次之,郑麦最后。

二.中国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

虽然两次治理整顿使中国期货市场从无序到初步规范化发展,虽然中国期货市场在2001年出现了六年来的首次恢复性增长,但以上结果表明中国期货市场离规范和成熟还很远,市场存在以下问题:

1.市场法制不健全,市场信用不够。中国期货市场已经经过了12年的发展了,但“期货法”始终不能推出,和证券市场相比,期货市场的立法和执法都严重滞后了。

2. 现货市场不发达,国内缺少大型的规范的现货批发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也不够,削弱了期货市场基本功能发挥的效果。当代的经济越来越全球化,这就要求市场的价格不仅要能反映国内市场的供求情况,而且还要能反映国际市场的供求状况。成熟的现货市场和远期市场是期货有序市场发展的必要条件[46],只有成熟的现货市场才能形成有代表性的现货价格,只有成熟的远期市场才能培养人们的套保意识,只有有了具有代表性的现货价格和良好的套保意识,期货市场才能很好的发挥其基本功能。

3. 期货市场中品种结构不合理,缺少金融期货等衍生品,限制了期货市场的规模扩张。现在交易的12个品种中只有小麦和铜属于大品种,但因交割标准的限制,实际符合标准的现货量也不是很大,这使得现货大户或资本大户有力量操纵市场价格。从国际的经验来看,金融市场最终主角是金融衍生品,包括股指期货、汇率期货、利率期货和相关的期权,而这些产品中国市场都没有。

4. 融市场开放程度不够。我国利率和汇率都没有实现市场化,金融行业对境外资本又一直采取禁入态度,所以限制了国内外游资的流动性,造成市场缺血。

三. 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应对WTO后市场地挑战,笔者认为中国期货市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 加强市场法制建设,完善市场监管和自律体系。一方面要尽快出台《中国期货法》和相关法规,完善法制建设,另一方面则要建立行业自律体系,加强行业职业道德建设。

2. 加强粮食和相关产业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发达的现货市场。首先在对农产品的补贴上政府可以考虑借鉴发达国家差价补贴或是帮助农民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等经验来替代定价收购。这样一是能使我国农业政策和世界接轨,适应加入WTO以后逐步开放市场的挑战;二是能使我国现货市场的价格更全面的反映整个市场的供求状况,有利于现货市场的完善和形成权威的现货价格信号,从而为期货市场提供正确的信息。其次要加快粮食批发市场整合步伐,建设现代的大型粮食批发市场。

3. 培养理性的市场主体,保证期货市场健康发展。我国现阶段从事期货经纪业务的公司大多刚达到证监会要求的资本底线,严重限制了公司各项业务的开展。要借鉴证券市场发展的经验,在市场规则的指导下培育大型的期货公司和专业投资集团,以保证期货市场快速理性的发展。在发展现有投资机构的同时,考虑建立期货投资基金,为期货市场增资。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不是缺少资金,而是缺少有效的投资方式,国际资本市场和国内股票市场发展的经验表明,建立投资基金可以加快市场完善的步伐。

4. 开发和恢复上市更多的期货品种,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我国现在新品种上市还是审批制,不能由市场说话,应该参照国际经验,引入核准制,让市场决定期货品种的存亡。即使暂时保留审批制,经过多年的治理整顿,当年造成风险事件的主客观环境都已得到改善,应该顺应市场需要,尽快推出这些期货品种,以适应加入WTO后各行业面临的国内外竞争。

5. 加快资本市场的整合和开放步伐,为中国资本市场在国际中争取一席之地。我国资本市场不仅和国外有割裂,就是国内的各个市场,也有非常严格的限制。股票市场、利率市场、期货市场和保险市场等等几乎互相隔绝,尤其是期货市场和其他市场之间更是如此。一方面要放松对资金自各市场间流动的限制,包括在国内外市场间的流动的限制,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本的效率;另一方面要开发联系各个市场的金融产品,现阶段主要是推出金融期货,如股票期货、股指期货和利率期货等,为资金流动提供渠道。只有有了充分的市场流动性和多样的投资工具后,才能吸引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只有有了规范运作的市场环境和适度的规模,中国资本市场才能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㈨ 金融期货的发展前景

2010年4月16日,首批4个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挂牌交易,这意味着我国金融期货在沉寂了近15年后再次登上资本市场舞台。
长期以来,我国股票市场盈利模式单一,投资者买入股票,只有股票价格上涨,投资者才能赚钱。缺乏做空机制也使得国内股票市场操纵之风盛行,庄家和一些大的机构利用自己的资金和信息优势,拉抬股价使股票价格长期偏离其正常的价值范围,这会导致股市系统性风险积聚,加大股票投资者面临的风险。股指期货在丰富投资者资产组合的同时,也防止了系统性风险的积聚,股指期货提供了一个内在的平衡机制,促使股票指数在更合理的范围内波动。
股指期货上市以来,期现指数波动的一致性以及成熟的成交持仓比充分反映了成熟市场的特性。投资者开户参与率自初期的50%上升至当前的89%,标的指数波动率的环比降幅创历史新高,期间各合约运行平稳,到期交割日效应从未发生,种种现象表明国内金融期货市场正在稳步向前发展。 我们从“十二五”规划中可以看出政府正加大对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视,努力建设一个产品序列齐全、功能完备、具有相当规模的债券市场体系。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政府部门将积极配合减少行政管制、鼓励金融制度与工具的创新,并且会在信息披露、信用评级、会计、税收等方面进行制度和体制改革。当前中国期货与债券市场正处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开展利率期货交易的条件正在逐步形成。
首先,利率期货可以对冲系统性风险,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前期因欧美国家流动性泛滥引发全球通胀水平迅速上升,对新兴经济体造成较大伤害,各国政府多次通过调高基准利率等货币手段应对通胀,全球整体利率波动明显加大,造成借贷双方都面临很大的利率风险,对企业的资金链形成很大压力。在国内市场,利率期货的适时推出可以为广大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一个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对于企业稳定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利率期货的套保功能可以提高债券市场的活跃度。目前国内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不够合理,国有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持有大部分国债与银行间债券,这就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垄断。在缺乏有效避险工具的情况下,这些机构投资者宁愿采取长线持有的策略,因此难以在市场变动时产生分歧而达成交易,导致整个债券市场流动性较差。推出利率期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种局面,由于期货市场采用保证金交易并引进做空机制,一方面使得现有投资者在利率变动时可以主动规避风险,而不是采取被动持有的策略;另一方面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投机者进入债券市场,改变债券现货市场投资者分布不均的局面,扩大债券需求,改善债券流动性,促进利率期限结构趋向合理,进而推动债券市场不断发展成熟。
再次,利率期货将推动利率市场化目标尽快达成。现货交易方式决定了我国的国债交易具有以下局限性:一是交易成本相对于期货过高,市场对利率的反应不如期货灵敏;二是由于现货市场分割,形成的国债收益缺乏权威性和指导性;三是现货交易形成的收益率只能反映时点上不同期限的利率,无法对未来时点的利率水平进行合理预测,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利率体系。如果有了一个集中交易的国债期货市场,其在交易过程中形成的收益率就是市场利率,并通过期货和现货之间的套利活动,促进现货市场形成一个统一的基准市场利率,逐步形成一个从短期到长期的完整的国债收益率体系,为金融市场提供重要的收益率曲线信号,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发挥相应的作用,同时给国家判断金融形势和进行金融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最后,利率期货还可以有效降低政府宏观调控的成本。利率期货价格走势的前瞻性能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和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而且利率期货的敏感性与延伸性能够缩短中央银行通过金融市场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距离,有助于提高公开市场的操作效果。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汇率改革后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我国迫切需要有效管理汇率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工具。国际上流行的汇率对冲工具有外汇远期合同、掉期和外汇期货,而我国的人民币汇率衍生品只有远期和掉期,将来外汇期货的上市只是时间问题。根据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在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人民币自由兑换不再是一个空想,如果没有大的不确定性发生,未来5年人民币将基本成为可兑换货币。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后,汇率将更加稳定,中国资产也成为更重要的金融工具,届时对外汇期货的需求将呈爆发式增长。

㈩ 中国推出利率期货的意义

首先,利率期货将为商业银行提供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

近年来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利率风险正逐步成为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以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风险管理水平,并不能很好地应对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挑战,而开展利率期货交易则可以极好地规避利率风险,从而确保商业银行更好地安全经营。从这个角度上讲,推出利率期货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股指期货。股指期货的最终标的物是股票,股票仅仅是以间接提供流动性的方式保障资本市场融资的正常进行。而利率期货则直接影响到所有有融资或者放贷需求的大型机构和公司,如银行、非银行金融企业、有贷款需求的生产企业等。银行贷款业务直接决定了市场的流动性,因而利率期货较股指期货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更为直接,需求也更加广阔。

其次,利率期货有利于培育期货业的机构投资者群体。

利率期货市场与期指市场相比,有套保需求的资金量更大,套保资金会掌控利率期货市场,占据重要角色。多方、空方都有旗鼓相当的自然需求,因此不需要过多的投机资本金来弥补空白。利率期货本身的性质决定它不会是一个投机浓重的品种。而这正符合中国证监会和期货业协会着力培育期货业的机构投资者群体的需求。

第三,利率期货的推出将对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

利率市场化一直是我国金融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2000年以来,我国由开放外币贷款利率开始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但在一个仅有现货的国债市场上,要真正形成完整合理的利率体系是十分困难的。这是由于在现货交易的局限之下,国债现券交易具有种种缺点和不足,例如交易成本高,对市场反映不敏感;市场分散,形成的利率缺乏权威性;利率仅能反映当前市场状况,而无法对未来的利率水平进行预测等。

而国债期货作为利率期货的一个主要品种,其在交易中形成的利率,则超越了地域的限制,是真正由市场形成的利率。并且不同期限的国债期货交易价格则代表了不同期限的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形成了国债现券难以完成的完整的利率体系。另外,在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规避其中带来的风险显得愈加迫切,而利率期货则极好地迎合了这一需求。

第四,有助于提高国内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国际化,外资银行进入国内的市场限制逐步取消。国内银行即将在同一水平线上同外资银行展开全面的竞争。但面对更加复杂的市场,长期处于温室环境下的国内银行明显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在当前环境下开展利率期货交易,可以为国内银行提供避险工具,丰富其风险管理的经验,从而有效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第五,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利率市场上的话语权。

目前中国有人民币国际化的诉求,而创造一个国际化的人民币债券市场、创造以人民币主导的收益率曲线、建立利率期货,可以帮助中国在不降低人民币“含金量”的前提下,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

由以上种种理由可以得知,开展利率期货的必要性毋庸置疑。而目前我国是否具备了足够成熟的环境来将这种新的金融产品推向市场呢?答案是肯定的。

正像文章所曾提到的,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正以放开大额外币存款利率为第一步,逐步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如今经过十几年的利率改革,我国在利率水平、利率结构和利率机制的调整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从宏观经济环境上看,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稳定,政府的金融监管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已初具规模,商品期货已发展超过十年,股指期货也推出了近一年,积累了足够的监管经验。而从微观环境上看,我国的国有企业、商业银行已经具备了对于利率市场化所带来风险的承受能力,在市场环境中对于利率的敏感性正在不断增强,而内部管理体系也日趋完善。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上看,美国和日本都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完成之前建立和发展了国债期货市场。国债期货市场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之中,正是建立利率期货市场的良好时机。

热点内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晚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3 浏览:396
阿坝小金县橡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0 浏览:908
楚雄大姚县豆一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4:02 浏览:736
做期货能在网上开户吗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591
安庆宜秀区早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377
正确的原油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9:41 浏览:39
达州市纤维板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11 浏览:310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白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07 浏览:883
上海外盘期货哪里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4:10 浏览:448
香港日发期货开户网站 发布:2021-12-16 12:24:09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