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内期货价格
Ⅰ 炒期货如此艰难吗
一、期货不难
商品期货的波动都有其内在规律,大部分品种都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其价格随着季节变化而波动。
1、关于商品期货的季节性
商品期货主要分这几个大类:农产品、农副、软商品、黑色、化工品、有色和贵金属。
(1)农产品、农副、软商品主要是农业种植生长出来的,有固定的播种、生长、收获周期,季节性最强;
(2)黑色系以建材为主,其他品种配合建材生产需求,所以季节性主要围绕建材,而建材由于气候原因导致,如北方冬季无法开工,也呈现比较强的季节性;
(3)化工品种有些是配合农产品使用的,如农膜之类,跟随农产品,其季节性也比较强;还有一些跟建筑之类相关比较密切的,比如PVC,其季节性情况跟黑色比较接近。
(4)有色和贵金属,这两大类的价格波动跟经济周期比较密切,但其开采、运输和需求仍然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2、为了进一步研究期货价格的季节性,把期货历史数据整理成5个图表,统计和用途说明:
(1)季节性走势图:把每日收盘价连起来,周末、节假日等无交易数据的数值等于上一个交易日,每年形成一条线,形成季节性收盘价走势图,可以更直观地发现季节性;当前价格在历史和今年的百分位,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当前价格的相对水平;
(2)季节性持仓走势图:统计方式同上,形成季节性持仓量走势图,可以直观对比每年持仓的季节性变化;
(3)收盘价连续走势图:把每日收盘价连起来,方便横向对比当前价格在历史价格的相对位置;新增当前价格在历史和今年的百分位,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当前价格的相对水平;
(4)高低点统计表:把每个月的高低点以及对应的日期统计出来,从数据上面发现季节性趋势走势;
(5)月、旬涨跌幅统计:统计每月、旬的涨跌幅情况,并根据历史统计涨跌幅、涨跌比例形成季节性策略推荐。(备注:实际操作应结合当年度的基本面和宏观面情况。)
3、季节性数据的应用
以锡为例:
每年的1、7、9、12月上涨的概率很高,其中1月份目前保持上涨概率100%,今年1月份涨幅超过10%,是2021年1月份的涨幅第一名。
每年的3、8、10、11月下跌的概率很高,其中3月份目前保持下跌概率100%,今年能否继续保持呢?拭目以待。
棉花指数K线图
5、复制难
即使有人做到了一波大行情,暴富了,可是很多经验往往都是不可复制的,不单单是别人无法复制,就连自己都无法复制。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即使再相似的行情,背后的推动因素都有不同,其节奏、幅度也各不相同。这也就导致:这么多年下来,大胜一次的传奇人物不少,但是能当常胜将军的几乎没有。
比如:“浓汤野人”林广袤,在2010年前后的那一波棉花行情中,多空双吃,爆赚20亿,但也在之后的2015年棉花交易中巨亏。
“农民哲学家”付海棠,在2010年的棉花行情中,也赚到了1个“小目标”,但之后也连亏好多年,只剩下1500万,凭着2016年供给侧改革的大行情,东山再起。
6、研究难
想要认真研究期货,需要研究的内容非常多,总的可以归纳为宏观面、基本面和技术面。
宏观面——定总基调,确定多空大方向
基本面——筛选供需矛盾的品种
技术面——把握进出场时机
只有以上三者达到“三位一体”:宏观面、基本面和技术面共振,才可能准确得捕捉到大行情。
但以上看似短短几句话,执行起来太难了。
对于宏观面的判断,不同的经济学家都会有很大的分歧,更别说普通的交易者。
基本面分析倒是比较容易一些,但是无法准确把握行情的启动时间,有的品种低位趴着3-4年,即使有好的交易系统也无用武之地。
技术面看似最简单,但需要一定的天赋,因为有很多是不可量化的因素,不同的人把握的程度不一样,最终的结果也不一样。
三、其他
大部分人在交易的前期、不断地试错、验证过程中,就把本金亏没了,彻底离开了这个市场。或许你的方法是对的,也可能赚大钱,但市场已经跟你没关系了。
那么寻找交易的圣杯是否有其他路径呢?方法倒是也有不少:
1、团队协作,不同的人研究不同的领域,当遇到机会时,增加人手深入研究;
2、降低收益期望,只赚自己认知的钱,大行情往往会超出人的认知,只赚自己认知内的钱,做自己能把握的行情胜率还是比较高的。
3、套利对冲,采用套利对冲的方式,对冲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单边的波动太难把握,涨跌难把握,比较不同合约之间的强弱关系。
对于普通散户来说,要清楚自己的定位,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如果是对套利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最近写的《期货套利系列》文章。
《期货套利入门系列》的第1、2篇为套利基础知识,内容为电子书截图。
1、期货套利入门第一篇:套利交易的基本概念
2、期货套利入门第二篇:套利机会的发现
第3、4篇是个人的经验总结,已经了解套利的人,可以直接查看第3、4篇。
3、期货套利入门第三篇:季节性套利实战
4、期货套利入门第四篇:资金管理方法
《期货套利进阶系列》是套利交易的一些常识,很多做套利交易的人也未必都懂,可以看看。
1、期货套利进阶第一篇:下单软件和交易通道
2、期货套利进阶第二篇:标准套利和保证金优惠
Ⅱ 期货交收价格
就和我交易收割他的书价格也是可以的,很多的期货他收价格的时候是在尾盘的时候就可以。
Ⅲ 关于期货买卖和价格的问题!
股指期货简介
股票指数是用来反映样本股票整体价格变动情况的指标。而股票价格的确定十分复杂,因为人们对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的判断以及未来盈利前景的看法并不相同。悲观者要卖出,乐观者要买进。当买量大于卖量时,股票的价格就上升;当买量小于卖量时,股票的价格就下跌。所以,股票的价格与内在价值更多的时候表现为一致,但有时也会有背离。投资者往往会寻找那些内在价值大于市场价格的股票,这样一来,就使股票和股票指数的价格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总体来说,影响股票指数波动的主要因素有:
(1)宏观经济及企业运行状况。
一般来说,在宏观经济运行良好的条件下,股票价格指数会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在宏观经济运行恶化的背景下,股票价格指数往往呈现出下滑的态势。同时,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与股票价格指数也密切相关,当企业经营效益普遍不断提高时,会推动股票价格指数的上升,反之,则会导致股票价格指数的下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功能。
中国的股票市场已经诞生16年,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基本保持持续较快的发展。但是中国的股市特别是自2001到2005年则处于萧条期,有不少人据此认为,中国的股市与经济没有关系,并且为此产生了许多的理论解释。2005年下半年至2006年的指数飙升逐渐地改变了人们的这一看法。随着股权分制改革的逐步完成,随着“清欠”、“新会计准则”、“两税合一”等一系列法规制度的完善和实施,相信中国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功能也会越来越突出。
传统的周期理论认为,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时期,企业盈利多,股息高,股票则上涨;在经济危机时期,企业生产萎缩,股息下降,股价则下跌;在经济萧条时期,股价渐有转机;在进入复苏时期后,股价又开始反弹。所以,股票价格的变动,一般是与经济周期相适应的。不过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周期已经不像以往那样明显,而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经济发展也有其新特点,投资者要注意区别和把握。
在主要的经济指标中,除了GDP增长率以外,国际贸易收支良好,有利于股指上涨。因为贸易收支上升,表示本国经济竞争力相对为强,同时货币供给量增加。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则股指上涨。实际可支配收入作为经济成长指标,表明国内需求将随国民收入上升而增加,只要没有引发通货膨胀的压力,就是对经济有利。存贷比率的变化对股指也有影响。存贷比率是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之比。一般来说,存贷比率过高或过低对经济都不利。非农业就业人口增加,表示就业人口大都从事工业产业或服务业,象征经济景气活络,对股市利多。同时失业率上升代表经济成长缓慢或走下坡路, 对股指不利。同样,零售销售额增长表明经济景气活络, 对股市有利。但要留意将来政府可能采取紧缩政策。
另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国的经济也会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尤其在我国,对外贸易额在改革开放以来连年快速增长,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因此分析我国的股指期货走势,也必须关注世界经济的整体形势。比如,关注美国道琼斯指数、香港恒生指数、日经225指数等。当然,随着中国经济和股市总规模的增长,人民币的缓慢升值,沪深300指数走势的独立性也会越来越明显。
(2)利率、汇率水平的高低及趋势。
通常来讲,利率水平越高,股票价格指数会越低。其原因是,在利率高企的条件下,投资者倾向于存款,或购买债券等,从而导致股票市场的资金减少,促使股票价格指数下跌;反之,利率水平越低,股票指数就会越高。因为利率太低使存款和购买债券无利可图,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转而投向股票市场,从而拉动股票价格指数的上升。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的通货膨胀、货币汇价以及利率的上下波动,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这对期货市场带来了日益明显的影响。但最近几年,西方国家往往在银行利率上升时,股票市场依然活跌,原因是投资者常常在两者之间选择:银行存款风险小,利率较高,收入稳定,但不灵活,资金被固定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挪作它用,并且难以抵消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而股票可以买卖,较为灵活,风险虽大,但碰上好运,可获大利。所以,在银行利率提高的过程(原来较低)下,仍然有一些具有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热心于股票交易。有关汇率的讨论基本与利率相仿,即本币的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而有关人民币的升息、升值对股市的影响则要综合起来加以分析。
(3)资金供求状况与通胀水平及预期。
当一定时期市场资金比较充裕时,股票市场的购买力比较旺盛,会推动股票价格指数上升,否则,会促使股票价格指数下跌。比如目前国内大量的外汇储备,导致货币供给量增加,通常会导致股指价格上涨。当然,资金过于充裕,也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再如政府支出增加,通常也会推动股票价格指数的上升。因为政府支出增加,将使国内资金充裕。同样,社会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对股指也有影响。通常,货币供应量增加,社会一部分闲置资金就会投向证券交易,从而抬高股价;相反,货币供应量减少,社会购买力降低,股价也必然下跌。由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大而导致的通货膨胀,在一定限度内对生产有刺激作用,因为它能促进企业销售收入和股票投资名义收益的增加,所以在银行利率不随物价同比例上升的条件下,人们为了保值,将不再热心于存款,而转向投资股票。但是,如果通货膨胀上升过猛,甚至超过两位数,那么将造成人们实际收入下降和市场需求不足,加剧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最终使股票价格下跌。
为何通货膨胀率水平特别高,可能导致股市下跌呢?由于通货膨胀的压力,提高利率可能增加股票卖压。再如原油价格特别高,也可能对股指不利。由于石油为目前工业界最主要的能源,因此油价上升即反映工业界成本提高,企业预期收益降低。一般来说,股市上涨黄金价格下挫。因为投资者普遍对经济前景看好,资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资火爆,金价则下降。当然金价的高低更多地与美元汇率有关系。所幸的是中国目前GDP增长率在10%以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2%以内,是名副其实的高增长、低通胀。而最近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将为经济稳步成长提供动力。
(4)指数编制方法。
股票价格指数的波动虽然与宏观经济的变动紧密相关,但也与编制方法存在一定的联系,特别是成分指数的变动与所选择的样本公司关系十分密切。比如根据沪深300指数的编制原则,当成分股进行分红派息等活动时,指数不进行人为调整,任其自然回落。因此在年报中报集中期或者一些权重比较大的股票如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宝钢等在分红派息时会对股指产生影响。由于一些个股在指数中所占权重较大,当其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时,价格可能出现异动,从而改变其流通市值影响股指走势。根据沪深300指数编制原则,成分股原则上每半年调整一次,一般为1月初和7月初实施调整,调整方案提前两周公布。每次调整的比例不超过10%。样本调整设置缓冲区,排名在240名内的新样本优先进入,排名在360名之前的老样本优先保留。最近一次财务报告亏损的股票原则上不进入新选样本,除非该股票影响指数的代表性。另外,对一些权重大的股票,如中国银行在上市第十一个交易日进入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更换一般提前两周公布。
(5)突发政治安全事件。
股票价格指数的波动,不仅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且受许多突发事件,诸如战争、政变、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等的影响。与其他因素相比,突发事件对股票价格指数的影响有两个特点:一是偶然性。即突发事件往往是突如其来的,因此相当多的突发事件是无法预料的。二是非连续性。即突发事件不是每时每刻发生的,它对股票价格指数的影响不像其他因素那样连续和频繁。国家政局稳定使人民对国内经济发展有信心,并使国家国际形象提升,能够吸引国外资金,国家公债发售信用佳,股指表现好。
(6)经济金融政策。
出于对经济市场化改革、行业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等,国家往往会出台变动利率、汇率及针对行业、区域的政策等,这些会对整个经济或某些行业板块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沪深300成分股及其指数走势。股份公司常常向银行借款,随着借款额的增多,银行对企业的控制也就逐渐加强并取得了相当的发言权。在企业收益减少的情况下,虽然他们希望能够稳定股息,但银行为了自身的安全,会支持企业少发或停发股息,因而影响了股票的价格。税收对投资者影响也很大,投资者购买股票是为了增加收益,如果国家对某些行业或企业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那么就能使这些企业的税后利润相对增加,使其股票升值。会计准则的变化,不会实质性地影响股份公司的内在价值,但是会使得某些企业账面上的盈余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影响投资者的价值判断。
分红政策也会对股指价格带来一定的影响。投资者之所以购买股票,是因为它能带来不低于存款利息的红利(而非中国投资者普遍关心的价差收益)。股份公司发行股票的数量,不是取决于它的实际资本拥有量,而是取决于股息的派发量。股息越高,购者越踊跃,股票的价格也越高。但是,股息的增加又取决于企业收益的增长。如果企业发行股票的数量增加了,而增资后的利润却未同步增长,股息将无法维持原有水平,股票价格也会随之下降。欧美国家的一些企业,为了不断发展业务,使企业收益日益增长,把公司的净利润大部分或全部留下,以扩大资本积累,用于生产和经营,只发放少量股息或不发放股息。并且,国家在税收制度上也积极支持。由于企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股票即使不发或少发股息,对投资者也仍有很大的吸引力。过去在分红问题上,中国流通股股东往往与非流通股股东矛盾对立,不过随着股权分置问题的基本解决,以及其他制度的完善,相信股东们的利益会相对趋于一致。
(7)重大发现、发明。
重大发现对于股价和指数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大的油田、天然气、各种矿藏等的发现。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时期,新产品的开发显得越来越重要,股价也会受到他们的强烈冲击。新产品从开发完成至股价下跌这段时间,可分成三个阶段:当消息传出以后,成了热门话题,此时股价自然会上扬,尤其一旦有人使用投机手段,则更容易暴涨。但经过一段时间股票已经成为人们争相投资的对象,而这种新发明要普及化,需要很长时间,届时新产品还销不出去的话,股价便会下跌。假如最终某个新发明能够提高公司的业绩和利润率,股价会上涨;若没有预期的效果,则跌幅很大。因此,股票交易者必须关注这个规律,牢牢掌握股价波动的主动权。
以上只是就理论上单一因素的变化对指数的影响的一般结论,事实上,许多因素通常是相互交织甚至是矛盾的,这时运用基本分析法,需要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揭示未来指数的发展方向。
Ⅳ 关于期货价格
期货价格是反映的远期价格
套期保值是为了现货商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的
意思就是指你所拥有的商品 未来要卖出 或 你要在未来买进商品 但你又不知道未来价格的波动趋势如何 现在的价格你又能接受 做个套期保值就有意义了
如 你未来要卖出某商品 现在价格式10000 你担心他在未来会跌价 那么相对你就有所损失 那么这时候你做期货里 卖出同样多的同种商品 做个保值
未来价格下跌后 你现货卖出有所亏损 期货卖出的合约平仓后 就有所盈利
这样形成一个 盈亏对冲 达到保值的作用
未来买入商品 也一样的道理
不知道明白吗
还不明白 再问我吧
Ⅳ 期货的价格
期货价格是市场上更广泛的人对远期合约价格的预期,是未来市场价格的一个预期。现货价格是反映目前的供需情况产生的价格。
拿大豆期货来讲,目前有1309 1311 1401 1405 1409 1501的合约。1309的最新价格是4748.这个最近合约的价格肯定和现货价格相差很小。而1401合约最新价格是4606,说明现在的市场对未来大豆的价格预期是跌的。1501最远的合约价格只有4547!
总的来讲,期货价格不决定大豆价格,因为价格是变的,能够决定大豆现货价格的只有目前的供需情况。期货价格只是反映了未来的一个价格预期。可以给相关现货商做一个指引。
因为即便现在1501合约是很低的价格,但如果一旦出现了某些事件,比如突然间一个国内非常非常大的大豆仓库被烧了,那么很显然期货价格就会涨起来,现货也会慢慢涨起来,但期货价格反映最快。
Ⅵ 期货价格怎么算
(1)计算浮动盈亏。就是结算机构根据当日交易的结算价,计算出会员未平仓合约的浮动盈亏,确定未平仓合约应付保证金数额。浮动盈亏的计算方法是:浮动盈亏=(当天结算价-开仓价格)x持仓量x合约单位-手续费。如果是正值,则表明为多头浮动盈利或空头浮动亏损,即多头建仓后价格上涨表明多头浮动盈利,或者空头建仓后价格上涨表明空头浮动亏损。如果是负值,则表明多头浮动亏损或空头浮动盈利,即多头建仓后价格下跌,表明多头浮动亏损,或者空头建仓后价格下跌表明空头浮动盈利,如果保证金数额不足维持未平仓合约,结算机构便通知会员在第二大开市之前补足差额,即追加保证金,否则将予以强制平仓。如果浮动盈利,会员不能提出该盈利部分,除非将未平仓合约予以平仓,变浮动盈利为实际盈利。
(2)计算实际盈亏。平仓实现的盈亏称为实际盈亏。期货交易中绝大部分的合约是通过平仓方式了结的。
多头实际盈亏的计算方法是:盈/亏 =(平仓价-买入价)X持仓量X合约单位-手续费。
空头盈亏的计算方法是:盈/亏=(卖出价-平仓价)X待仓量X合约单位-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