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行情 » 中国期货市场的风险测度

中国期货市场的风险测度

发布时间: 2021-05-22 03:19:42

期货市场风险高吗

在投资界有这么一句话,‘股票是小学,期货期货是中学,外汇是大学,,所以期货产品是自带杠杆品种,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投资经验和高超的投资手法,建议你不要盲目进场。

Ⅱ 期货交易的风险分析

1、经纪委托风险。客户在选择和期货经纪公司确立委托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2、流动性风险。由于市场的流动性较差,期货投资很难迅速、及时的成交所产生的风险。这样的风险通常会在投资者建仓和平仓过程中表现最为明显。3、强制平仓风险。期货投资的执行是由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分级进行的每日结算制度。在结算过程中,由于公司依照交易所提供的结算结果每天都得面对投资者的盈亏情况做出结算,因此当期货价格波动很大、保证金未能在规定期限补足的时候,交易者就有可能面临强制平仓的风险。4、交割风险。期货合约都是有期限的,当合约到期之时,全部尚未平仓合约都要进行实物交割。所以说,不准备进行交割的投资者要在合约到期之前把手中尚未平仓合约及时的平仓,以免承担交割责任。5、市场风险。投资者在期货投资当中,最大的风险来自市场价格的波动。这样的价格波动给客户带来交易的盈利或者是损失的风险。由于杠杆原理的作用,此风险是放大了的,投资者要注意随时防范。

Ⅲ 期货市场风险巨大,一般个人投资者慎入,那么期货市场的风险表现为哪些方面

你好
所谓的期货风险大,真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误解。期货的杠杆并不是风险大的原因。不会用杠杆,滥用杠杆,过度使用杠杆才是风险大的真正原因。对于不善于控制风险的人来说,别说期货了,股票风险也很大,p2p风险也很大,甚至买房都有风险。
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Ⅳ 期货市场的风险有哪些特征

期货市场风险的特征:
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这种客观性一方面体现了市场风险的共性,就是说,在任何市场中,都存在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期货市场风险的客观性也来自期货交易内在机制的特殊性。
2.风险因素的放大性

期货市场的风险与现货市场的风险相比具有放大性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原因:

(1)相比现货价格,期货价格波动较大、更为频繁。

(2)期货交易具有“以小博大”的特征,投机性较强,增加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3)期货交易是连续性的合约买卖活动,风险易于延伸,引发连锁反应。

(4)期货交易量大,风险集中,盈亏幅度大。

(5)期货交易具有远期性,未来不确定因素多,预测难度大。

3.风险与机会的共生性

期货交易存在着获取高额利润的可能,即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

4.风险评估的相对性

实际收益是一种客观存在,而预期收益的评估则根据不同的交易主体、不同的交易成本、不同的客观条件而有所不同,因此,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风险具有一定的主观意识,具有相对性。

5.风险损失的均等性

对于所有参与期货交易的双方来说,期货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都是客观存在的、均等的。

6.风险的可防范性

期货市场风险的产生与发展存在着自身的运行规律,根据历史资料、统计数据对期货市场变化过程进行预先测定,对期货市场风险进行防范,达到规避、分散、减弱风险的目的。

Ⅳ 期货市场的风险

风险管理与控制是交易所的首要任务
纵观国际期货市场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风险管理是期市组织者和管理者不可回避的问题,期市不同发展阶段都面临着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艰巨任务。震惊国际金融界和期货界的英国巴林银行破产案、日本大和银行国债案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1.风险管理的成因与表现
风险管理是包括交易所、经纪公司等社会方方面面极为关注的一个话题。风险来自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总的来讲,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指同期货市场正常运作过程中一般情况相联系的那些风险,其集中表现为价格波动的风险。价格波动是市场经济最基本而又重要的一种风险。从期货市场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来看,又可分为管理风险、操作风险、代理风险、技术风险和政策风险。
2.风险控制系统的设计
风险控制系统的设计应坚持一般原则与具体情况相结合这里所说的一般原则是指国际期货行业在长期实践中已经摸索出来的一些稳定成型的东西,比如保证金制度、逐日盯市、涨跌停板制度和头寸限制制度等。在中国期货市场及交易所的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具体情况是采用计算机集中动竞价交易。
交易系统的风险管理
1.资金风险管理
从交易所实行的结算制度来看,郑交所会员的资金进入市场后分成两块,一块是必须存放在交通银行郑商所支行作为会员的自有帐户;另一块划入交易所在交通银行郑商所支行的结算准备金帐户,这部分资金决定了会员当日交易可开仓的数量,是交易所给予会员头寸的依据。交易所对会员保证金帐户的资金进行控制,同时对会员自有帐户上的资金变动进行及时的了解和掌握。
2.涨跌停板制
指期货合约在一个交易日中的成交价格不能高于或低于以该合约上一交易日结算价为基准的某一涨跌幅度,超过该范围的报价将视为无效,不能成交。在涨跌停板制度下,前交易日结算价加上允许的最大涨幅构成当日价格上涨的上限。称为涨停板;前一交易日结算价减去允许的最大跌幅构成价格下跌的下限、称为跌停板。因此,涨跌停板又叫每日价格最大波动幅度限制。
3.强制平仓制
当会员单位因不能如期追加保证金,持仓量超过最高允许持仓数或发生其他违反交易所规定的行为,对市场安全运行构成威胁,交易所将以市场价格强制平仓。
结算系统的风险管理
1.保证金制度
所谓保证金制度,就是按期货交易所规定,期货交易的参与者在进行期货交易时必须存入一定数额的履约保证金。履约保证金是用来作为确保买卖双方履约的一种财力担保,其额度通常为合约总值的5-10%。保证金水平随市场交易风险大小而调整,在价格波动较大要求较高的保证金水平,而在价格波动较小时要求的保证金水平较低。
2.每日结算制度
所谓每日结算制度,亦即每日无负债制度,逐日盯市制度,是指在每个交易日结束之后,交易所结算部门先计算出当日各期货合约结算价格,核算出每个会员每笔交易的盈亏数额,借以调整会员的保证金帐户,将盈利作记入帐户的贷方,将亏损记入帐户的借方。若出现保证金帐户上贷方金额低于维护保证金水平,交易所就通知该会员在限期内缴纳追加保证金。以达到初始保证金水平,否则,就不能参加下一交易日的交易。这种结算方式又称为逐日盯市。

Ⅵ 期货市场有哪些风险

你好,期货交易的风险:
(1)市场风险。由于保证金交易具有杠杆性,当出现不利行情时,股价指数的微小变动就可能会使投资者遭受较大损失。价格波动剧烈的时候甚至会因为资金不足而被强行平仓,遭受重大损失。
(2)操作风险。由于交易系统出现技术故障或投资者出现操作失误,都可能造成损失。
(3)强行平仓风险。期货交易实行由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分级进行的每日结算制度。在结算环节,由于公司根据交易所提供的结算结果每天都要对交易者的盈亏状况进行结算,所以当期货价格波动较大、保证金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补足的话,交易者可能面临强行平仓风险。
(4)交割风险。期货合约都有期限,当合约到期时,所有未平仓合约都必须进行实物交割。不准备进行交割的客户应在合约到期之前将持有的未平仓合约及时平仓,以免于承担交割责任。

Ⅶ 期货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小老头罗杰斯同志曾在他的《热门商品投资》里面提到过大家对期货风险的认知问题。他的书中写到,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诸如谁谁的小舅子做期货把本金亏光,或者谁谁的大姨投资商品暴赚多少的故事呢? 是,期货的高杠杆特点,决定了商品的价格波动会给我们的投资带来巨大波动,这也是期货市场独有的魅力。但问题是,我们必须用这样巨大的杠杆来操作吗?是谁用枪指着我们的头说,你非得用1万元的本金来做10万元的生意吗?我认为,没有。这显然是一个资金管理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用2万、5万,甚至足额的保证金来进行商品投资,当然,这样就意味着资金的利用效率会大幅降低。这里面的尺度,实际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我们在商品投资上的成败。 看到过那么多投资者在期货市场上的风云变迁,也曾经和一些成功、失败者交流过,慢慢发现,在期货市场,判断,只是成功的一个要素,虽然是很重要的要素,但决不是唯一的。如果我们能对商品运行趋势做出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那也只能是把我们往通向成功的道路上狠狠推了一把,至于能否走好,还需要其他要素的助力。那么,决定能否从商品投资中盈利的要素还有哪些呢?个人认为,资金的管理以及及时的止损、对自己状态(也就是所谓运气)的清醒认识,都是取得盈利的必不可少的要素。 资金管理,直接决定了我们能够承受风险的能力。对于我来说,如果充分利用期货的杠杆,是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可能我只会选择做1比5的杠杆甚至更低。以个人而言,我觉得轻仓去投资的好处是,可以忽略掉很多短线的波动风险。对价格的中期判断,相对短线的波动规律来说,更容易把握一些。那么,如果说我使用的杠杆过大,既便判断准确了中期的走势,也很可能在短线的波动中被消灭。而如果轻仓去把握自己相对确定的中期机会,则可以不用太过于去理会短线的波动,以时间去验证自己判断的准确。 但也有很多投资者不认同,他们认为,进入这个市场,就要做好承受这个风险的准备,否则,根本就没必要做期货投资。另外,他们觉得,进行高杠杆交易的时候,在做好承受风险准备的同时,随时准备在判断出问题的时候进行止损以控制风险。应该说,这也是期货投资中控制风险的一个必要手段。对于资金的管理,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会一样,这不重要,关键是我们在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首先要想到的就是自己准备投入多少、能够承担多大的风险,这样,可能自己的心理会更稳定一些。 止损的重要性,对股票来说,可能远没有在期货投资中那么重要。期货这个投资品种,出现之本源,就是生产商或者贸易商为了回避远期价格波动所进行的对冲。也就是说,既便是直接掌握着商品基本信息的生产商、贸易商,也对商品的价格波动心里没底。那么,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凭什么就能自信的认为自己掌握着价格波动的密钥呢?当然,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就此认为价格波动是神秘到无法掌握的地步,只是,我们的判断,是不是也需要随时根据市场的情况进行修正呢?当市场走势已经证明自己的判断出现了问题,或者说起码是阶段性与市场走势不吻合的时候,是不是需要为了控制更大的风险而止损一下呢?即便后来的事实证明可能不止损更好,但我总觉得,不让风险扩大到影响你继续在这个市场做游戏的筹码,保证本金安全,始终应该是投资的要务。 对自己状态的清醒认识,更是我觉得能够在这个市场立足的关键。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有段时间,自己的运气特别好、判断特别准,但也总会有段时间,不论如何努力,自己的判断总是会出问题。这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运气问题。对于运气,自己无法去把握,但可以把握的是对自己的认识。当发现自己处于阶段性低迷的时候,似乎不进行操作是更好的办法。 进行商品投资,确实与证券投资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是不是真的就“动物凶猛”到我们普通人“生人勿近”的地步呢?我认为好像不是这样。在有了对自己承受风险能力的清醒认识后,把握好投资的头寸,为什么不可以去验证一下自己对商品价格的判断力呢?(秦风)

Ⅷ 期货市场风险的预测和度量.VAR方法

一、VaR风险测量方法 风险测量的模型主要有两大类:参数模型和非参数模型。参数模型包括分析法的各类模型,利用了灵敏度和统计分布特性简化了VaR,但由于对分布形式的假定和灵敏度的局部特征,分析法很难有效处理实际金融市场的厚尾性和大幅度波动的非线性问题,因而会产生测量误差以及模型风险。非参数法包括历史模拟法和Monte Carlo模拟法,相对分析法来说,模拟法可以较好地处理非正态问题,是一种完全估计,可有效处理非线性问题。 1.参数法 分析法是VaR计算中最为常用的方法,它利用证券组合的价值函数与市场因子间的近似关系、市场因子的统计分布(方差-协方差矩阵)简化VaR的计算。分析法根据证券组合价值函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Delta-类模型和Gamma-类模型。其中,Delta-类模型识别的是线性风险,Gamma-类模型可识别凸性风险,例如组合中含有期权类的衍生品。本文将采用Delta-类模型中的Delta-正态模型与Delta-GARCH模型进行分析。 2.非参数法 (1)历史模拟法 最简单而又直观的方法就是历史模拟法,其核心就是根据市场因子的历史样本变化模拟证券组合的未来损益分布,用给定历史时期上所观测到的市场因子的变化,来表示市场因子的未来变化。然后,根据市场因子的未来价格水平对头寸进行重新估值,计算出头寸的价值损益变化。最后,在历史模拟法中将组合的损益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得到损益分布,通过给定置信度下的分位数求出VaR。 (2)Monte Carlo模拟法 由于分析利用了统计分布特征,如果市场存在厚尾性和大幅度波动的非线性问题,则风险测量偏差会比较大。Monte Carlo模拟是反复模拟决定金融工具价格的随机过程,每次模拟都可以得到组合在持有期末的一个可能值,然后进行大量的模拟,那么组合价值的模拟分布将收敛于组合的真实分布,然后根据置信度得到VaR。

Ⅸ 期货市场风险的特征有哪些

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这种客观性一方面体现了市场风险的共性,就是说,在任何市场中,都存在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期货市场风险的客观性也来自期货交易内在机制的特殊性。

2.风险因素的放大性

期货市场的风险与现货市场的风险相比具有放大性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原因:

(1)相比现货价格,期货价格波动较大、更为频繁。

(2)期货交易具有“以小博大”的特征,投机性较强,增加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3)期货交易是连续性的合约买卖活动,风险易于延伸,引发连锁反应。

(4)期货交易量大,风险集中,盈亏幅度大。

(5)期货交易具有远期性,未来不确定因素多,预测难度大。

3.风险与机会的共生性 期货微操盘

期货交易存在着获取高额利润的可能,即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

4.风险评估的相对性

实际收益是一种客观存在,而预期收益的评估则根据不同的交易主体、不同的交易成本、不同的客观条件而有所不同,因此,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风险具有一定的主观意识,具有相对性。

5.风险损失的均等性

对于所有参与期货交易的双方来说,期货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都是客观存在的、均等的。

6.风险的可防范性

期货市场风险的产生与发展存在着自身的运行规律,根据历史资料、统计数据对期货市场变化过程进行预先测定,对期货市场风险进行防范,达到规避、分散、减弱风险的目的。

Ⅹ 期货投资风险的两个指标

在期货交易中,我们都需要了解一定的期货知识,同时也要了解它所具有的风险,测度期货投资风险的两个指标如下:
一是测度预期风险的指标,称为预期风险率(或称预期收益率);二是测度围绕预期风险值的离差的指标。

1、预期风险率的计算
将风险与价格波动联系起来看,它可能产生两个方向的变动,即上升或下降。因此,涨与跌两个方向的波动程度,是判断合约风险程度的最主要和最简单的指标。预期风险率一般按以往的统计资料进行计算。
设某一合约每年(或每月)交易的最高价和最低价分别为S1,So,其每年(或每月)的风险率(也可称为价差比率)为Ri,有:Ri=[2(S1-So)/(S1+So)]*100%
投资者还可以通过统计资料算出每一个风险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或概率,由此算出该股指期货合约交易的预期风险率。预期风险率计算公式可以有两种方式。
(1)如果每一种风险发生的概率是相等的,那么,预期的风险率就等于全部风险率之和除以风险种数
(2)如果已经知道某一合约交易的各种风险出现的概率,那么无论其结果发生的概率是否相等,预期风险率就等于全部风险率之和与其发生概率的乘积
预期风险率的计算结果为衡量期货交易的风险性提供了公平的指标。用价差比率来衡量期货投资风险,强调了一点,即风险是期货合约价格上下波动的程度。正因为其价格能够上下波动,因此其风险的另一面也就是利润。
2.离差的计算
在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仅仅靠预期风险率一个指标来衡量期货交易的风险大小并进行投资决策是不够的,投资者还必须考虑实际情况偏离预期情况的风险,即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实际风险率可能高于、低于或等于预期风险率。实际风险率高于或低于预期风险率的现象被称为围绕预期风险率的波动。这种波动程度越大,投资者的风险也就越大。因此,合约的实际风险率围绕预期风险率的波动程度实际上成为衡量期货交易的第二个风险指标。
一般用方差或标准差来测度这种波动程度大小。方差和标准差的意义本质上是相同的。若某项投资的风险方差或标准差越大,说明实际风险率围绕预期风险率波动的程度越大,投资者按预期风险率进行投资决策的风险越大。
由于准确的实际风险率很难得到,实际中常采用较短时期的价差比率如每周价格变动比率或3日价格变动比率来代替实际风险比率。

热点内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晚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3 浏览:396
阿坝小金县橡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0 浏览:908
楚雄大姚县豆一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4:02 浏览:736
做期货能在网上开户吗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591
安庆宜秀区早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377
正确的原油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9:41 浏览:39
达州市纤维板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11 浏览:310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白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07 浏览:883
上海外盘期货哪里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4:10 浏览:448
香港日发期货开户网站 发布:2021-12-16 12:24:09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