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期货市场套保案例
1. 求期货后续培训——玉米期货交易策略案例分析答案~~~
一般如果进入期货公司上班了,公司会进行相关培训的,对于案列分析这块,期货公司会有专业的老湿224-386.65+35给出相关的案列分析建议的
2. 玉米期货的玉米期货
1.1 年成交量在诸多农产品品种中保持前列
玉米是CBOT最早的交易品种,也是最重要、最成熟的交易品种之一,很受投资者的青睐。20世纪70年代之前,玉米期货在CBOT总成交量的比例在5%~30%内大幅波动;70年代以后,玉米交易量所占比例逐渐上升并保持稳定在30%~40%内窄幅波动,玉米期货也在此期间确立了CBOT农产品品种中的领先地位。
1.2 CBOT玉米期货价格走势稳定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对一个成熟的期货市场而言,其价格走势的理想状态是活跃而不失平稳。根据1992年以来CBOT玉米的年内价格波动情况分析,玉米期货价格最低为192.25美分/蒲式耳,最高为382美分/蒲式耳,价差近1倍。同时,其价格走势又不失稳健,在1992-2001年的10年间,玉米年内价格波动幅度最高为125.5美分/蒲式耳,最低为8.39美分/蒲式耳。相对其他品种,玉米价格的年内变化相对平缓。
1.3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具有高度相关性,玉米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得到良好发挥
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相关性是衡量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选取1991年9月-2002年10月CBOT 3月期合约的月末收盘价和美国玉米的现货价格,并经过严格的统计分析,CBOT玉米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相关系数为0.875,这表明二者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1.4期货合约成为玉米及其相关产业进行保值的重要工具
根据美国期货监管机构CFTC的统计,CBOT玉米期货一半以上的交易来自玉米及其相关产业的保值交易,如农场主、养殖厂等。这表明CBOT玉米期货市场拥有了相当可观的市场规模,而且其流动性以及价格发现功能发挥良好,得到了有关现货企业的认可和青睐。 CBOT玉米期货市场的发展与其良好的外部市场和政策环境是分不开的,发达的玉米现货市场、美国政府的市场化玉米产业政策及美国政府对玉米期货市场的主动利用,保障了美国玉米期货的持续和稳定发展。
2.1 美国是全球玉米生产、消费和贸易中心
美国是世界上玉米产量最大的国家,玉米播种面积占世界玉米总面积的1/4,总产接近世界总量的1/2,贸易量占全球贸易量的2/3。这一现状决定了美国玉米现货商对于玉米价格的敏感性要比其他国家强得多,使美国玉米期货市场具有世界上最广泛的客户基础和巨大的影响力,这是影响美国玉米期货市场持续活跃的根本因素。
2.2 美国玉米产业具有完善的检验体系和仓储运销体系
美国粮食检验实行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体系。完善的质量监督、行业组织和运销体系构成了美国玉米现货市场高效合理运作的基础,市场参与各方可以各司其职,管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在此基础上,CBOT可以从容面对一些在国人看来是较难处理的问题,直接沿用现货市场的标准和通行做法,而不必通过期货市场来规范现货市场秩序、矫正现货市场的一些不合理做法,只需做好期货市场的本职工作。
2.3 美国玉米加工产业发达
美国生产的玉米多数用于生产配合饲料,用作饲料的谷物中玉米约占90%,每年饲料工业消耗的玉米大约占玉米总产的60%左右。美国中西部玉米带的几十个州是美国饲料的主产区,同时这些地区的畜牧业也非常发达。在美国,玉米除了主要用于饲料工业外,在食品及轻工等行业也广泛应用。美国玉米加工利用的特点是规模大、品种多、产品附加值高,已开发的玉米加工产品达数千种。在消费产品中玉米作为原料或配料每加工一次,都增加了玉米的经济价值;提供和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增加了生产商、运输服务商、零售商及供应商的收入。 美国政府放开玉米产业政策是CBOT玉米期货市场成功运作的重要保证。CBOT玉米期货市场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与美国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息息相关;CBOT玉米期货市场的发展也为美国政府利用玉米期货市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3.1 美国政府支持自由竞争的玉米市场
二战后由于美国实行政府指导价,降低了套期保值的需求,减少了吸引投机者的价格波动,如1948-1965年,玉米价格由政府支持价格和存货管理政策主宰,此期间的玉米期货交易量大幅下降。美国政府已经逐渐取消政府干预粮食价格的行为,偶尔采用控制库存的方式实行支持价格,玉米现货市场是一个近乎完全竞争的市场,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为玉米期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2 美国政府加强玉米产业政策的支持
由于美国玉米生产具有较大的波动性,经常出现过剩问题,因此,美国粮食政策在玉米生产方面的基本目标是限制生产,同时对农民实行收入支持,使其保持一个稳定的收入水平。例如,1983年实行的玉米休耕计划就是一种实物形式的直接补贴。这一措施在补贴农民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政府大量玉米库存的负担。1996年4月美国颁布了新的农业法案,废除了实施多年的农产品保护价格和生产不足补贴,取消了玉米休耕计划,并规定从1996年开始逐步减少,直至2002年完全取消政府对农民的直接补贴,从而使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与农产品价格及农民生产计划脱钩,给予农民更大的生产决策权,使农业生产更加依赖于市场。新法案的实施改变了美国原有种植结构,1996年新法案实施当年,美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就比上年扩大了13%。
3.3 美国政府对玉米期货市场的利用推动了美国玉米期货市场的持续发展
美国政府一开始对于初期农产品期货市场也是持否定和不认可态度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政府对于期货市场的认识是负面的,甚至企图禁止和控制。其后经过近50年的发展,期货市场的合理性才为美国政府所认识,政府对于期货市场的政策开始松动。如在套期保值的规定方面,1968年赦免的范围放宽至相关产品的套期保值,数量增加至一年的生产需求。1976年赦免的范围再次放宽:允许通过小麦期货为未来的面粉需求做套期保值,通过玉米期货为未来玉米加工产品做套期保值,通过玉米期货为出售玉米种子和甜玉米做套期保值以及通过成品期货为原材料头寸做套期保值。从发展情况看,只要交易者以持有现货为运作基础,就可以不断得到套期保值的机会。
在对期货市场功能有了一定认识后,美国政府开始加强了对玉米期货市场的利用,主要是通过以下两条途径进行:第一是直接利用。政府部门在制定宏观政策时,将期货价格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如美国政府在确定土地休耕和农产品补贴政策时,就重点参考了CBOT相关产品的价格。第二是间接利用。主要是指政府及有关组织进行宣传时,向农民及有关各方从正面宣传期货市场。 期货 期权
交易单位 5000蒲式耳一个CBOT期货合约交易单位(5000蒲式耳)
最小变动价位 每蒲式耳1/4美分(每张合约12.50美元) 每蒲式耳1/8美分(每张合约6.25美元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每蒲式耳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易日结算价各10美分(每张合约500美元),现货月份无限制 每蒲式耳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易日结算权利金各10美分(每张合约500美元)
敲定价格 每蒲式耳10美分的整倍数
合约月份12、3、5、7、9 12、3、5、7、9
交易时间 上午9:30-下午1:15(芝加哥时间),到期合约最后交易日交易截止时间为当日中午 同期货
最后交易日交割月最后营业日往回数的第七个营业日 距相关玉米期货合约第一通知日至少5个营业日之前的最后一个星期五。
交割等级以2号黄玉米为准,替代品种价格差距由交易所规定
合约到期日 最后交易日之后的第一个星期六上午10点(芝加哥时间) 4.1 合理的合约设计
4.1.1 玉米期货合约
设计完全符合期货运行规律的基本要求,符合合约标的物——玉米的生产经营特点,而且期货合约的设计也能够有效满足期货交易者进行套期保值和风险投机的实际需要。例如,合约规格为5000蒲式耳,这与玉米现货的主要运输工具——驳船的运输容量一致;CBOT合约月份的设置参考了美国玉米作物生长周期;合约周期的延长参考跨年度保值的需求;合约交割标准品替代品的设计及升贴水数值的确定充分考虑到美国玉米现货市场的质量分布状况及现货实际等。
4.1.2 玉米期权合约
CBOT的玉米期货市场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与CBOT完善的玉米产品设置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1985年,CBOT成功推出玉米期权合约交易,有效地强化了玉米期货合约在CBOT农产品期货市场中的地位,为期货投资者提供了更有效的保值工具,使保值更加精准;同时,玉米期权这种更具金融色彩的衍生工具的推出,吸引了更多的玉米产业外的投资者参与,也有效地促进了玉米期货交易规模的扩大。CBOT玉米期货与期权市场的相互配合和促进,有效地保证了玉米交易规模在CBOT农产品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4.2 科学合理的交易交割制度和自律监管体系是CBOT玉米期货市场发展的重要保证
经过50余年的发展,CBOT形成了一套适合玉米期货交易的合理的交易交割规则和自律监管体系,为玉米的期货交易创造了良好的交易环境,促进了玉米期货市场的发展。
CBOT在制定交易和交割制度时,充分考虑到美国玉米现货贸易,制定了相对宽松的制度,如与现货习惯完全一致的沿依力诺依河装运单交割体系、近交割月不加收保证金并放开涨跌停板等制度,以适应市场参与者对于期货市场的需要,使期货市场始终处于低成本的运行状态,直接促成了玉米期货交易的高度活跃性。美国玉米市场在15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发展起一套完善而科学的监管体系,如大户报告制度、市场准入制度以及稽查等制度,保证了玉米期货交易的公平、公正和公开性,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增强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面对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以及中国国内饲料企业的国际化浪潮,我们更应该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东西。“师夷长技以制夷”,愿我们的饲料企业在改革的大潮中,快速成长为以科技和资金为基础,以现代金融工具为翅膀的现代先进企业。
3. 关于粮食收购方面的案例
贸易企业利用早籼稻期货案例分析 早籼稻贸易企业作为早籼稻产业链上的中间环节,一边连接市场,一边连接农户,既承受着稻谷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又面临着资金运转不畅的困境,可谓“本大利小,危机并存”!早籼稻期货的上市,将为早籼稻贸易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提供更多的选择,一方面,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可以为贸易订单提供价格参考,另一方面,利用期货套期保值可以有效地回避贸易环节中的价格波动风险。本文重点论述早籼稻贸易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如何针对不同风险制定套期保值策略。 推荐阅读 ·《孙子兵法》期货道
·多空的诀窍和忌讳 国内大豆利好数据虚高 国储拍卖再遭冷遇 豆市等待指引 市场供应宽松 棉价逐步回落 成品油价当调未调再遭质疑 国储580万吨玉米定向销售 钢价继续下跌空间有限 [国内期货行情][持仓分析系统] 一、早籼稻贸易企业的现状和面临的经营困难1.早籼稻贸易企业的经营模式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粮食收购市场完全放开,早籼稻贸易企业在整个稻谷产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早籼稻经营活动中的一支生力军。它们一边连接市场,一边连接广大农户,是粮食收购、存储和贸易加工环节中重要的参与力量。早籼稻贸易企业的构成也从以前单一的国有和国有控股粮食企业转变为国有为主、民营为辅、个体积极参与的多种类型并存发展的格局。早籼稻贸易企业的一般经营模式为:现货市场(采购)—贸易企业(存储)—现货加工企业或者消费者(销售)。2.早籼稻贸易企业面临的风险和实际需求早籼稻作为重要的粮食商品,既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又和广大农民的利益密切相关,因此,早籼稻价格既受自身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又极大地受制于国家相关粮食政策的约束。早籼稻收购市场也因此出现了“国家最低价收购”、国储拍卖和轮出“顺价销售”。在价格弹性与政策空间的相互影响中,早籼稻贸易企业赚取的利润空间相对有限,而承受的市场波动风险则较为明显。收购环节:2004年国家开始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同时粮食收购市场完全放开,收购主体多元化,早籼稻收购市场竞争加剧,呈现出中储粮、地方储备、经营加工企业和个体粮商等多家收购的竞争局面,部分地区出现了抢购粮源的情况。在这个环节,如果出现货源紧张、收购时间短的情况,贸易商将面临收购量不足、收购成本提高的风险。存储环节:稻谷在存储过程中对仓库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如占库容量大、通风条件好、运输方便等),而长期存储还会造成一些损耗和霉变,所以存储环节既占用了大量资金,又存在潜在的额外损失。销售环节:如果需求疲软或者国储大量拍卖和轮出,高价收购的早籼稻将面临跌价和销售不畅的风险。贸易机会:正常年份,由于早籼稻收购周期短,导致贸易周期相应较短(3—5个月),大部分贸易商在其他时间缺少商机,大量资金闲置。因此,需要利用期货市场进行远期贸易,延长贸易周期。二、早籼稻贸易企业利用期货管理风险的案例分析1.利用早籼稻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制定贸易计划由于期货价格综合反映市场的预期,期货市场形成的价格具有权威性和前瞻性。利用期货价格走势能够指导贸易计划,安排相应资金。如果早籼稻期货价格是上涨趋势,贸易商就可以正常地购销,中间跌价风险小,因此有必要尽早筹措收购资金,加大收购量,积极联系买家。同理,如果期货价格表现疲软甚至下跌,贸易商就需要尽可能地与买方签署好供货合同,约定相对有利的销售价格,在现货采购环节根据合同量采购,降低大量采购带来的价格下跌风险。2.在收购量难以提高的情况下实现“虚拟采购”在上文中提到,由于市场收购主体增多、收购竞争激烈,稻谷在某些年份会出现货源紧张的情况,导致短期内收购价格大幅上涨,同时竞相抢购也使贸易商很难采购到足够货源,这时合理利用期货市场进行买入套期保值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5月份某早籼稻贸易企业与南方某大米加工厂签署了在9月份以1950元/吨价格为其供货1万吨的合同。该贸易企业在签署合同后根据现货市场情况和期货价格走势综合分析,判断当年7月份早籼稻上市后价格有大幅上涨的可能,若以1950元/吨供货,在扣除收购成本及相关费用后,利润有限甚至亏损。因此,该企业总经理做出决策,在9月合约上以2030元/吨的价格买进1万吨早籼稻,这时现货价格为1840元/吨。到了8月份,早籼稻大量上市,货源紧张,收购竞争激烈导致现货收购成本达到0.97元/斤,折合1940元/吨,这时,企业一边在现货市场以0.97元/斤的平均价格采购以满足给大米加工厂的供货,一边在期货合约上以平均2130元/吨的价格卖出平仓1万吨。套期保值效果如下:本案例较好地说明:预期价格上涨情况下,贸易商通过买入套期保值投资策略可以有效锁定采购成本,满足购销合同的需要,实现理想贸易利润。3.在价格趋跌时通过卖出套保管理库存,提高资金效率对许多大型经营性粮食购销企业来说,如果库存过高,一方面需要付出高额存储成本,另一方面会大量占用资金,影响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因此,通过适当卖出套期保值与现货交割相结合,可以有效解决这一困难。某早籼稻主产区县粮食购销企业与南方大型米粉厂签署了在来年3月份以1950元/吨价格供货2万吨的销售合同,该企业预计未来现货价格平稳或者有下跌的风险,决定对库存进行保值,其在期货上以2050元/吨价格卖出9月合约2万吨并进行现货交割。在未来有两种方式补回合同约定的现货:一种是在来年3月份合同履行之前,随行就市、以现货价格买进现货履约,另一种是在价格平稳或者下跌的情况下,买进来年3月份合约交割提货交付米粉厂。在以上案例中,现货价格小幅下跌,我们对来年3月份合约的库存进行保值,现货节省成本=10万元×1+20万元×1=30万元;仓储节省费用=135万元×0.2×1+165万元×0.2×1=60万元(不考虑期货交割成本,期货交割后,节省仓储费用,按照每天0.2元/吨·天计算)。资金利息=2050元/吨×2×4.86%×150/365(按照半年期贷款利率4.86%计算,节省天数为150天)=81.89万元。整个过程中累计节省费用、成本171.89万元,折合节省成本85.95元/吨,相对价值2000元/吨的现货,回报高达4.3%。第二种卖出近期交割,买进远期交割提货的情况一般是在近期价格较远期价格高,而且市场稳中趋升时才会采用,否则通过现货补库是最理想的选择。4.现货销售不畅,通过卖出套保回避下跌风险某购销企业有现货收购成本为1850元/吨的早籼稻1万吨,但行情不好,销售迟迟签不了合同,由于担心市场价格下跌,于是在11月合约上以2050元/吨价格卖出套期保值1万吨。到了10月份,现货价格跌至1820元/吨,期货价格同步跌至2000元/吨,该企业卖出现货,买进期货平仓。
4. 为什么要建立玉米期货市场
市场价格信息是否真实、准确直接影响生产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和经营效益。在期货市场产生以前,生产经营者主要依据现货市场价格进行决策。但现货价格很分散、信息零散、片面,准确性低,而且滞后,因此,用现货市场价格指导经营决策容易造成失误。相比之下,玉米期货市场价格具有真实性、预期性、连续性和权威性等特点,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未来价格走势。
期货交易是由现货交易发展而来的。目前,美国、日本以及南美和南非等12个玉米主产国都有玉米期货交易,其中芝加哥交易所的玉米期货成交量最大,是世界玉米期货的定价中心。我国玉米期货现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交易。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有密切关系,一般而言,期货价与现货价走势一致,期货价与现货价随着合约到期日的来临趋向一致。
5. 求期货后续培训玉米期货交易策略案例分析答案
这个没有
玉米一块七的费用
非常低的
6. 套期保值的案例有什么
1. 套期保值的概念:
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准备以后售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商品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
2. 套期保值的基本特征:
套期保值的基本作法是,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对同一种类的商品同时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买卖活动,即在买进或卖出实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同等数量的期货,经过一段时间,当价格变动使现货买卖上出现的盈亏时,可由期货交易上的亏盈得到抵消或弥补。从而在“现”与“期”之间、近期和远期之间建立一种对冲机制,以使价格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3. 套期保值的逻辑原理:
套期之所以能够保值,是因为同一种特定商品的期货和现货的主要差异在于交货日期前后不一,而它们的价格,则受相同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影响和制约,而且,期货合约到期必须进行实货交割的规定性,使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还具有趋合性,即当期货合约临近到期日时,两者价格的差异接近于零,否则就有套利的机会,因而,在到期日前,期货和现货价格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在相关的两个市场中,反向操作,必然有相互冲销的效果。
2010年11月2日,一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制定一份LLDPE的套期保值方案,该公司是中国石化旗下的子公司,主营中国石化的各品种聚丙烯和聚乙烯产品,年销售量近3万吨。作为中间贸易商既要承担上游的原料价格购买风险又要承担下游的原料销售价格风险,急需相应的套保方案为企业保驾护航。收到申请后,笔者通过对当时宏观经济环境、LLDPE产业链及供需基本面因素深入分析后,为其出具了一份LLDPE卖出套保方案。方案中表示:当时由流动性充裕推动的上涨连续性不强,后续力度值得怀疑。而目前塑料价格已处高位,后市一旦出现回落走势,其下方的空间也较大,建议其在目前的位置,要考虑适当建立套期保值头寸,以规避现货价格波动可能为企业带来的损失。计划书发出后,LLDPE继续强势冲高,很快就进入方案中的建仓区域,随后在11月9日加速赶顶14280元后即开始快速回落。11月底便达11640一带。 该例中,由于现货价格大幅下跌,本应令企业的库存蒙受较大的损失,但由于于该企业及时在期货市场上为公司的库存建立了卖期套期保值,所在LLDPE价格大幅下跌的过程中,不但避免了库存的现货因价格下跌而带来的损失,还获得了768000元的额外收益,套期保值的效果非常理想。应该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套保操作都能获得额外的收益。
7. 商品期货是如何交易的说详细点儿,最好举一个好的例子,有奖哦
楼主您好!
我是期货从业人员,下面从套期保值和风险投资两个角度给您解释下商品期货的交易过程:
(一)套期保值:
1.买入套期保值:(又称多头套期保值)是在期货市场中购入期货,以期货市场的多头来保证现货市场的空头,以规避价格上涨的风险。
例:某油脂厂3月份计划两个月後购进100吨大豆,当时的现货价为每吨0.22万元,5月份期货价为每吨0.23万元。该厂担心价格上涨,于是买入100吨大豆期货。到了5月份,现货价果然上涨至每吨0.24万元,而期货价为每吨0.25万元。该厂于是买入现货,每吨亏损0.02万元;同时卖出期货,每吨盈利0.02万元。两个市场的盈亏相抵,有效地锁定了成本。
2.卖出套期保值:(又称空头套期保制值)是在期货市场出售期货,以期货市场上的空头来保证现货市场的多头,以规避价格下跌的风险
例:5月份供销公司与橡胶轮胎厂签订8月份销售100吨天然橡胶的合同,价格按市价计算,8月份期货价为每吨1.25万元。供销公司担心价格下跌,于是卖出100吨天然橡胶期货。8月份时,现货价跌至每吨1.1万元。该公司卖出现货,每吨亏损0.1万元;又按每吨1.15万元价格买进100吨的期货,每吨盈利0.1万元。两个市场的盈亏相抵,有效地防止了天然橡胶价格下跌的风险。
(二)风险投机:
1.利用某一品种价格的波动进行投机操作
(a)买空投机
例:某投机者判断7月份的大豆价格趋涨,于是买入10张合约(每张10吨),价格为每吨2345元。後果然上涨到每吨2405元,于是按该价格卖出10张合约。获利:
(2405元/吨-2345元/吨)X10吨/张X10张=6,000元
(b)卖空投机
例:某投机者认为11月份的小麦会从目前的1300元/吨下跌,于是卖出5张合约(每张10吨)。後小麦果然下跌至每1250元/吨,于是买入5张合约,获利:
(1300元/吨-1250元/吨)X10吨/张×5张=2,500元
2.套利
(a)利用相关品种的价差套利。
(b)利用不同期货市场上同一品种的价差套利。
利用同一品种不同交割月的价差套利。
(d)利用现货与期货的价差套利。
有问题欢迎追问^_^
8. 搜索到一个期货套期保值的案例如下:看了之后觉得有2个问题没有弄懂,请达人赐教
哈哈。又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
第一个问题:首先你要明确一下,套保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住盈利,而不是为了扩大盈利。
农场主预计会跌,那就会跌了??别人凭什么也跟他一样的想法??你这个例子中,农场主预计会跌,后来果然跌了,但是,请注意,如果后来期货涨了呢??
第二个问题:你混淆了一个概念,这个时候农场主的买入行动,只是为了平仓,而你却误解成了是买入开仓。你这个第二个问题问的太混乱了,你还是去看看期货的而基本概念吧。第二个问题中你还问了一个小问题,就是期货到期价格会与现货相同对吧,这个你说的是对的,但是这个到期的时间是很明确的,一般来说九月份的合约只有到了九月份交割的那一天基本才会与现货价格齐平
补充一下,期货市场上很多人并不是根据现货价格来买卖的,做短线的人,有的才不管你什么跟什么,哪怕是期货合约到期的最后一天的最后几秒,照样会有人买入或者冒出,赚两个点就跑,所以你的担心是多余的,呵呵
不知道有没有把你说的更糊涂
9. 2014年玉米期货如何进行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对于开户所需资料
1、经年检有效的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2、 经年检有效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 原件及复印件(加盖公章);
3、税务登记证(国地税)复印件(加盖公章);
4、银行开户许可证复印件(加盖公章);
5、法人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加盖公章) ;
6、开户代理人身份证原件及合同中出现相关人员的有效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加盖公章)
7、签署《期货经纪合同》(包括:《期货交易风险说明书》、《客户须知》、《开户申请表》(机构)、《期货经纪合同》、《开通银期转账业务协议书》(如办理银期业务需签署)、《期货交易委托代理人授权书》)和单独打印使用的《客户资信调查表》;
8、印鉴卡原件(被授权的资金调拨人本人签字留样、公章);
9、公章、法人名章。
影像资料:
开户代理人正面大头照及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的扫描件
然后根据的资质情况进行买入或者卖出套期保值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