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期货市场基本面分析6
㈠ 关于鸡蛋期货的问题
【标准合约】
交易品种 :鲜鸡蛋
交易单位 :5吨/手
报价单位 :元(人民币)/500千克
最小变动价位 :1元/500千克
涨跌停板幅度 :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5%
合约月份 :1、2、3、4、5、6、9、10、11、12月
交易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下午13:30~15:00
最后交易日 :合约月份第10个交易日
最后交割日 :最后交易日后第3个交易日
交割等级 :大连商品交易所鸡蛋交割质量标准
交割地点 :大连商品交易所鸡蛋指定交割仓库
最低交易保证金 :合约价值的8%
交割方式 :实物交割
交易代码 :JD
上市交易所 :大连商品交易所
【交易规则】
鸡蛋期货交易风险管理办法
(一)保证金制度
鸡蛋期货合约的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5%。新开仓交易保证金按前一交易日结算时交易保证金收取。交易保证金实行分级管理,随着期货合约交割期的临近和持仓量的增加,交易所将逐步提高交易保证金比例。
鸡蛋期货合约持仓量变化时保证金收取标准:
交易时间段 交易保证金比例
交割月份前一个月第十个交易日 合约价值的10%
交割月份第一个交易日 合约价值的20%
合约月份双边持仓量(N) 交易保证金比例
N≤8万手 合约价值的5%
N>8万手 合约价值的7%
(二)涨跌停板制度
鸡蛋合约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4%,交割月份的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6%。
(三)限仓制度
限仓是指交易所规定会员或者客户可以持有的,按单边计算的某一合约投机头寸的最大数额。同一客户在不同期货公司会员处开有多个交易编码,各交易编码上所有持仓头寸的合计数,不得超出一个客户的限仓数额。
不同时期鸡蛋期货限仓比例持仓限额:
期货公司会员 非期货公司会员 客户
单边持仓量 ≥1.5万手
交易时间段\限仓单位 % 手 手
合约一般月份 25% X N 300 300
交割月前一个月第一个交易日起 25% X N 100 100
交割月前一个月第十个交易日起 25% X N 30 30
交割月份 25% X N 5 5
交易所可以根据期货公司会员的相关情况调整其持仓限额比例,办法另行公布。
鸡蛋期货交割有关规定及流程
(一)交割基本规定
1. 鸡蛋期货合约的交割采用实物交割方式。
2. 客户的实物交割须由会员办理,并以会员名义在交易所进行。
3. 个人客户不允许交割。
4. 最后交易日闭市后,所有未平仓合约的持有者须以交割履约,同一客户号买卖持仓相对应部分的持仓视为自动平仓,不予办理交割,平仓价按交割结算价计算。交易所按“最少配对数”的原则通过计算机对交割月份持仓合约进行交割配对。
5. 增值税发票的流转过程为:交割卖方客户给对应的买方客户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客户开具的增值税普通发票由双方会员转交、领取并协助核实,交易所负责监督。
(二)标准仓单管理
1. 标准仓单生成包括交割预报、商品入库、检验、指定交割仓库签发及交易所注册等环节。
2. 卖方发货前,必须到交易所办理交割预报,并交纳30元/吨的交割预报定金。
3. 为了保障卖方入库前有足够的库容,卖方货主应在到货3个自然日前将到货方式、数量、时间通知指定交割仓库。
4. 鸡蛋入库时,货主应提供防疫证、来自非疫区证明和车辆消毒证,并将三证提交仓库保管。
5. 商品收发重量以指定交割仓库检重为准。在入库时,卖方应将重量损耗部分以实物或货款的形式提交给交割仓库,出库时,交割仓库转交买方。
6. 入库商品质量由货主委托交易所指定的质检机构检验。其中,卫生指标在出库时根据买方意愿选择性检验。
7. 指定交割仓库对入库商品验收合格后报交易所。
8. 交易所收到完整的报送材料后,由指定交割仓库给会员或客户开具《标准仓单注册申请表》。
9. 会员或客户凭《标准仓单注册申请表》到交易所办理标准仓单注册手续。
10. 鸡蛋期货仓单最早生成日期规定为合约月份首个交易日,仓单注册日距检验报告出具日期不应超过2个交易日。
11. 为了保证鸡蛋质量的可溯源性,鸡蛋期货标准仓单不允许交易和转让。由于鸡蛋存在卫生指标不合格的风险,因此,鸡蛋期货的仓单也不允许用于质押和冲抵。
12. 标准仓单交到交易所后,不清退卖方交割保证金。
13. 鸡蛋期货的标准仓单在每个合约月份最后交割日的后一个交易日内全部注销。交易所注销鸡蛋标准仓单时,结清相关费用,并为货主开具《提货通知单》,货主必须在《提货通知单》开具后3个交易日内到指定交割仓库办理提货手续。
14. 鸡蛋期货出库采取不留样制度,货主对鸡蛋质量有异议的,应在发货日当天提出,向交易所书面说明需要复检的质量指标,并由交易所选择指定质检机构到场检验。
厂库仓单的注册、注销等环节的相关规定参照仓库仓单和我所其他品种厂库仓单规则执行。
(三)交割方式及流程
鸡蛋交割包括非标准仓单期货转现货交割(以下简称期转现)和进入交割月后的一次性交割两种方式。
1. 期转现
期转现指持有同一交割月份合约的交易双方通过协商达成现货买卖协议,并按照协议价格了结各自持有的期货持仓,同时进行数量相当的货款和实物交换,鸡蛋期货仅允许非标准仓单期转现。鸡蛋品种非标准仓单期转现的期限为该合约上市之日起至最后交易日倒数第四个交易日(含当日)。
时间 流程 注意事项
申请日 买卖双方提出期转现申请, 收取交易手续费,三个交易日
11:30之前 并提交《期转现申请表》。 内审批。
批准日 对合格的买卖申请方的对 每个交易日结束后,交易所将
结算时 应持仓按协议价格予以平 当日执行的期转现有关信息予
仓,产生的盈亏记入当日 以公布。平仓记入持仓量,不
平仓盈亏。 记入结算价和交易量。
批准日 货款交收和货款支付由交 交易双方应在现货交易结束后
结算后 易双方自行协商确定,交 向交易所提交货物交收和货款
易所对此不承担保证责任。 支付证明。交易所有权对交易双
方的现货行为进行监督和核查。
2. 一次性交割
一次性交割指在最后交割日,卖方把标准仓单、买方把货款全部交到交易所,由交易所一次性集中完成期货合约所载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了结买卖双方到期未平仓合约的交割形式。
(四)交割地点
鸡蛋指定交割仓库分为基准交割仓库和非基准交割仓库,包括仓库和厂库。河南、河北、山东、辽宁等产地设为基准交割地,湖北、江苏等产地以及北京、上海、广东等销地为非基准交割地。交易所可视情况对指定交割仓库进行调整。指定交割仓库名录由交易所另行公布。
(五)交割费用
1. 交割手续费为1元/吨
2. 仓储费为6元/吨·天
3. 每天损耗费为重量的0.2%
4. 出入库费用为60元/吨
【影响因素】
(一)宏观环境及政策影响
宏观环境以及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进出口政策的调整,农产品收储政策等均会对鸡蛋价格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二)供给对价格的影响
鸡蛋产量的变动、生产规模的变化以及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均影响着鸡蛋的供给,进而影响鸡蛋价格。
(三)需求对价格的影响
鸡蛋需求量的变化影响供求关系,进而引起鸡蛋价格的变化。影响需求的长期因素主要有:①人口数量的变化;②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③鸡蛋商品本身的价格、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④消费者的收入水平;⑤消费者的饮食习惯;⑥消费者未来消费的倾向等。影响需求的季节性因素主要有:①学校假期或开学;②重大节日备货;③农民工季节性大规模流动等。
(四)成本因素
鸡蛋的成本包括蛋鸡的饲料成本,雏鸡费以及其他成本,其中饲料成本和雏鸡费占总成本的75-90%。饲料成本占总支出的 60-70%,是决定鸡蛋价格的主要因素。
(五)天气因素及运输成本的影响
天气变化会影响到鸡蛋储运情况,直接关系到鸡蛋价格的变化。同时,国际油价的波动影响运输成本,进一步对鸡蛋价格产生影响。
(六)其它影响因素
除了以上因素之外,疫病,进出口数量变化等均会对鸡蛋价格产生影响。
㈡ 鸡蛋期货的可行性
(一)有明确的行业标准,可以实现标准化
农业部的NY5039《无公害鸡蛋--鲜禽蛋》和原国内贸易部的SB/T10277《鲜鸡蛋》(现划归商务部)都对鲜鸡蛋品种进行了界定,对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产品检验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都有明确规定,农业部还发布了NY/T1758《鲜蛋等级规格》,通过哈夫单位等指标对鸡蛋进行明确分级。以SB/T10277和NY/T1758为基础,合理增加NY5039中关于病菌含量的检验指标,可以实现对鸡蛋品种的标准化。
鸡蛋的新鲜度容易随时间发生变化。在常温条件下,新鸡蛋存储6天就会发生明显变化,存储25天就会出现散黄现象。研究表明,通过鸡蛋的气室高度、比重、蛋黄指数(蛋黄高度/蛋黄直径)、哈夫单位等指标都可以检验出这种变化,尤其是哈夫单位,是国际上检验鸡蛋新鲜度的常用指标。在中国已有的行业标准中,哈夫单位、蛋黄指数、每10个鸡蛋的蛋重指标以及鸡蛋的气室高度等指标都已经纳入到鸡蛋的分级中,可以客观评定鸡蛋新鲜度。
(二)市场规模适中,可供交割量充足
根据国家统计局禽蛋产量数据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2008年至2010年,中国鸡蛋的平均产量约为2357万吨。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价格数据,2008年至2010年间,我国鸡蛋的平均价格为7965元/吨,粗略计算,近几年中国鸡蛋的市场规模超过1800亿元。
中国鸡蛋的商品化率很高,除部分散养农户出产的鸡蛋用于自身消费外,规模养殖场的鸡蛋都通过市场化方式销售。我国蛋鸡养殖数量超过2000只的养鸡场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0%,约为1410万吨,市场规模达1120亿元。若以SB/T10277《鲜鸡蛋》中的标准设计交易标的,则我国规模蛋鸡养殖厂生产的鸡蛋都可用于交割,仅养殖量1万只以上的养鸡场产量就达到570万吨,可供交割量充足。
(三)市场竞争较为充分,不存在垄断
中国鸡蛋市场在生产、消费、贸易等方面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充分,不存在垄断。从生产方面看,河南省是中国鸡蛋产量最大的省份,产量仅占全国的14.1%,产量最大的前10个省合计占全国总产量的78.7%,蛋鸡养殖量超过1万只的养鸡场约有3万家,最大的企业产量不足全国总产量的0.5%,前10家养鸡场产量不足全国的5%。
从消费方面看,家庭和餐饮企业消费量超过中国鲜鸡蛋总消费量的80%,难以形成垄断。从贸易方面看,中国鸡蛋行业的四种贸易模式都带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也难以形成全国性的垄断贸易商。
(四)价格波动大,地区间相关性高
鸡蛋价格的影响因素较多,雏鸡、饲料、疾病防治、其他畜产品的替代作用、季节因素、天气、疫情等都对鸡蛋价格产生很大影响。因此,鸡蛋的价格波动较大且比较频繁。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全国鸡蛋月平均价格数据,2000年1月至2011年8月间,中国鸡蛋平均价格在4.66元/公斤到10.64元/公斤之间波动,均值为6.72元/公斤,标准差为1.43元/公斤,单月最大涨幅超过15.5%,
最大跌幅为8.6%。中国鸡蛋地区间价格关联度较高,以鸡蛋输出量最大的河南、河北、山东、辽宁和输入量最大的广东、北京、上海、广西等地的平均价格为例,四个输出省份平均价格间的相关系数都超过0.98,输出省份与输入省份、输入省份与输入省份平均价格间的相关系数也都超过0.94,中国鸡蛋价格走势联动非常明显。
(五)不存在重大潜在风险和政策性障碍
鸡蛋在出售和运输时不需要进行强制性检疫。《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只有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种蛋在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时,货主应当按照规定向输入地卫生监督机构申请检疫,检疫合格后方可出售,对普通食用或其他用途的鸡蛋,并没有强制性检验要求,在我国的行业标准中,也没有关于鸡蛋强制检疫的相关规定。
鸡蛋具有明确的行业标准,质量判定方法明确,新鲜度可以用哈夫单位等理化指标判断,不存在重大潜在风险。鸡蛋行业进入门槛低,散养农户和小零售商在行业中仍然占有一定比例。与鸡蛋行业相关的国家部委和行业协会包括卫生部、农业部、商务部、中国畜牧业协会等,有关国家部委都制定了各自的行业标准对鸡蛋行业进行规范,鸡蛋的生产、销售、检疫、贸易和流通等方面对开展期货交易都不存在重大政策性障碍。
(六)国际期货市场有成功先例
鸡蛋是国际上较早开展期货交易的品种之一,也是期货发展历史上一个非常成功的品种,美国和日本等国家都曾开展过鸡蛋期货交易。
1874年,一些供货商在芝加哥组建了农产品交易所,进行鸡蛋等商品的远期交易。1898年,黄油和鸡蛋经销商退出农产品交易所,组建了芝加哥黄油和鸡蛋交易所,1919年芝加哥黄油与鸡蛋交易所正式更名为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CME成立后,鸡蛋开始成为期货品种进行交易,1966年,CME在原来冷藏鸡蛋品种的基础上增加了鲜鸡蛋品种。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鸡蛋期货进入最鼎盛的时期,成为交易量仅次于大豆和小麦的全球第三大期货品种。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由于美国鸡蛋现货市场发生变化,大型养鸡场直接向大型超市供货,价格和供给逐渐固定,产业客户避险需求降低。在这种背景下,1982年CME撤销了鸡蛋品种。
1999年,日本的中部商品交易所上市了鸡蛋期货,采取现金交割方式。2010年,由于交易萎缩停止交易。中国鸡蛋行业正处于从散养和小规模养殖向大规模养殖发展的过程中,养殖数量在500只以下的蛋鸡养殖户数占比高达96.8%,而美国养鸡场的规模一般在30万至100万之间。
因此,中国鸡蛋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非常适宜且非常需要开展期货交易。美国近百年的鸡蛋期货市场运作经验,能够为我国鸡蛋期货合约的设计提供宝贵的借鉴,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设计符合我国鸡蛋行业特点的期货合约。
㈢ 是蛋价好转的预兆吗今天鸡蛋期货6
没有啊
鸡蛋期货今天还是在跌
现在鸡蛋期货资金关注不够
没什么交易,也一直空头趋势
鸡蛋期货一手6块多的费用
做期货可以比较下
㈣ 期货基本面分析
基本分析法是根据商品的产量、消费量和库存量(或者供需缺口),即通过分析期货商品的供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来解释和预测期货价格变化趋势的方法。基本面分析主要分析的是期货市场的中长期价格走势,即所谓大势,并以此为依据中长期持有合约,不太注意日常价格的反复波动而频繁地改变持仓方向。 经济学的名言是:从长期看,商品的价格最终反映的必然是供求双方力量均衡点的价格。所以,商品供求状况对商品期货价格具有重要的影响。基本因素分析法主要分析的就是供求关系。商品供求状况的变化与价格的变动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商品价格与供给成反比,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价格上升。商品价格与需求成正比,需求增加,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供给和需求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影响商品价格变化,一方面,商品价格的变化受供给和需求变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商品价格的变化又反过来对供给和需求产生影响:价格上升,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供给减少,需求增加。这种供求与价格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使商品供求分析更加复杂化,即不仅要考虑供求变动对价格的影响,还要考虑价格变化对供求的反作用。 在现实市场中,期货价格不仅受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而且还受其他许多非供求因素的影响。这些非供求因素包括:金融货币因素、政治因素、政策因素、投机因素、心理预期等。因此,期货价格走势基本因素分析需要综合地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一)期货商品供给分析 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和某一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或卖者愿意并可能提供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决定一种商品供给的主要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生产技术水平、其他商品的价格水平、生产成本、市场预期等等。 商品市场的供给量则主要由期初库存量、本期产量和本期进口量三部分构成。 1、期初库存量 期初库存量是指上年度或上季度积存下来可供社会继续消费的商品实物量。根据存货所有者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生产供应者存货、经营商存货和政府储备。前两种存货可根据价格变化随时上市供给,可视为市场商品可供量的实际组成部分。而政府储备的目的在于为全社会整体利益而储备,不会因一般的价格变动而轻易投放市场。但当市场供给出现严重短缺,价格猛涨时,政府可能动用它来平抑物价,则将对市场供给产生重要影响。 2、本期产量 本期产量是指本年度或本季度的商品生产量。它是市场商品供给量的主体,其影响因素也甚为复杂。从短期看,它主要受生产能力的制约,资源和自然条件、生产成本及政府政策的影响。不同商品生产量的影响因素可能相差很大,必须对具体商品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便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其可能的变动。 3、本期进口量 本期进口量是对国内生产量的补充,通常会随着国内市场供求平衡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进口量还会受到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差、汇率、国家进出口政策以及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二)期货商品需求分析 商品市场的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和某一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所愿意并有能力购买数量。决定一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消费者预期的影响等等。 商品市场的需求量通常由国内消费量、出口量和期末商品结存量三部分构成。 1、国内消费量 国内消费量主要受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或购买能力、消费者人数、消费结构变化、商品新用途发现、替代品的价格及获取的方便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变化对期货商品需求及价格的影响往往大于对现货市场的影响。 2、出口量 稳定的进口量虽然量值大但对国际市场价格影响甚小,不稳定的进口量虽然量值小,但对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很大。出口量是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销往国外市场的数量,它是影响国内需求总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其变化应综合考虑影响出口的各种因素的变化情况,如国际、国内市场供求状况,内销和外销价格比,本国出口政策和进口国进口政策变化,关税和汇率变化等。例如,我国是玉米出口国之一,玉米出口量是影响玉米期货价格的重要因素。 3、期末商品结存量 期末结存量具有双重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商品需求的组成部分,是正常的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平衡短期供求的作用。当本期商品供不应求时,期末结存将会减少;反之就会增加。因此,分析本期期末存量的实际变动情况,即可从商品实物运动的角度看出本期商品的供求状况及其对下期商品供求状况和价格的影响。 (三)经济波动周期 商品市场波动通常与经济波动周期紧密相关。期货价格也不例外。由于期货市场是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联的开放市场,因此,期货市场价格波动不仅受国内经济波动周期的影响,而且还受世界经济的景气状况影响。 经济周期一般由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构成。复苏阶段开始时是前一周期的最低点,产出和价格均处于最低水平。随着经济的复苏,生产的恢复和需求的增长,价格也开始逐步回升。繁荣阶段是经济周期的高峰阶段,由于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张超过了产出的增长,刺激价格迅速上涨到较高水平。衰退阶段出现在经济周期高峰过去后,经济开始滑坡,由于需求的萎缩,供给大大超过需求,价格迅速下跌。萧条阶段是经济周期的谷底,供给和需求均处于较低水平,价格停止下跌,处于低水平上。在整个经济周期演化过程中,价格波动略滞后于经济波动。这些是经济周期四个阶段的一般特征。 比如,在本世纪 60 年代以前西方国家经济周期的特点是产出和价格的同向大幅波动。而 70 年代初期,西方国家先后进入所谓的"滞胀"时期,经济大幅度衰退,价格却仍然猛烈上涨,经济的停滞与严重的通货膨胀并存。而 80-90 年代以来的经济波动幅度大大缩小,并且价格总水平只涨不跌,衰退和萧条期下降的只是价格上涨速度而非价格的绝对水平。当然,这种只涨不跌是指价格总水平而非所有的具体商品价格,具体商品价格仍然是有升有降。进入 90 年代中期以后,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如韩国、东南亚国家等,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一些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下滑。但是,全球经济并没有陷入全面的危机之中,欧美国家经济持续向好。因此,认真观测和分析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点,对于正确地把握期货市场价格走势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周期阶段可由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值的高低来判断,如 GDP 增长率,失业率、价格指数、汇率等。这些都是期货交易者应密切注意的。 (四)金融货币因素 商品期货交易与金融货币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利率的高低、汇率的变动都直接影响商品期货价格变动。 1、利率 利率调整是政府紧缩或扩张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利率的变化对金融衍生品交易影响较大,而对商品期货的影响较小。如 1994 年开始,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大幅度提高利率水平,提高中长期存款和国库券的保值贴补率,导致国债期货价格狂飙,1995 年 5 月18 日,国债期货被国务院命令暂停交易。 2、汇率 期货市场是一种开放性市场,期货价格与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紧密相联。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比较必然涉及到各国货币的交换比值-汇率,汇率是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交换的比率。当本币贬值时,即使外国商品价格不变,但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价格将上升,反之则下降,因此,汇率的高低变化必然影响相应的期货价格变化。据测算,美元对日元贬值 10%,日本东京谷物交易所的进口大豆价格会相应下降 10%左右。同样,如果人民币对美元贬值,那么,国内大豆期货价格也会上涨。主要出口国的货币政策,如巴西在 1998 年其货币雷亚尔大幅贬值,使巴西大豆的出口竞争力大幅增强,相对而言,大豆供应量增加,对芝加哥大豆价格产生负面影响。 (五)政治、政策因素 期货市场价格对国际国内政治气候、相关政策的变化十分敏感。政治因素主要指国际国内政治局势、国际性政治事件的爆发及由此引起的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各种国际性经贸组织的建立及有关商品协议的达成、政府对经济干预所采取的各种政策和措施等。这些因素将会引起期货市场价格的波动。在国际上,某种上市品种期货价格往往受到其相关的国家政策影响,这些政策包括:农业政策、贸易政策、食品政策、储备政策等,其中也包括国际经贸组织及其协定。在分析政治因素对期货价格影响时,应注意不同的商品所受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如国际局势紧张时,对战略性物资价格的影响就比对其他商品的影响大。 (六)自然因素 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条件、地理变化和自然灾害等。期货交易所上市的粮食、金属、能源等商品,其生产和消费与自然条件因素密切相关。有时因为自然因素的变化,会对运输和仓储造成影响,从而也间接影响生产和消费。例如,当自然条件不利时,农作物的产量就会受到影响,从而使供给趋紧,刺激期货价格上涨;反之,如气候适宜,又会使农作物增产,增加市场供给,促使期货价格下跌。因此,期货交易必须密切关注自然因素,提高对期货价格预测的准确性。 (七)投机和心理因素 在期货市场中有大量的投机者,他们参与交易的目的就是利用期货价格上下波动来获利。当价格看涨时,投机者会迅速买进合约,以期价格上升时抛出获利,而大量投机性的抢购,又会促进期货价格的进一步上升;反之,当价格看跌时,投机者会迅速卖空,当价格下降时再补进平仓获利,而大量投机性的抛售,又会促使期货价格进一步下跌。 与投机因素相关的是心理因素,即投机者对市场的信心。当人们对市场信心十足时,即使没有什么利好消息,价格也可能上涨;反之,当人们对市场推动信心时,即使没有什么利空因素,价格也会下跌。
㈤ 鸡蛋期货为什么今年9月到11月还有趋势性上涨行情 基本面是什么样子的呢
七八月天气炎热,9月到11月的产量也是从供给不足到均衡的过程。
㈥ 鸡蛋期货为什么容易被逼仓
没有绝对不能逼仓的品种,像鸡蛋的逼仓主要就是出现在不易交割上,鸡蛋的保质期、储藏成本和运输范围相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