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行情 » 石脑油期货价格

石脑油期货价格

发布时间: 2021-05-15 13:57:10

㈠ 石脑油裂解价差是什么

石脑油裂解价差:裂解是出自原油提炼过程,裂解价差是指原材料和产品的价格差。由于石脑油属于原油与乙烯直接的中间品,故其裂解价差包括2个方面,即原油裂解成石脑油的价差,石脑油裂解成乙烯的价差。
由于精炼裂解过程中原料和产出比是固定的,在利润扩大的激励下,炼油厂就会扩大产能,从而买入更多的原油,生产出更多的石脑油,从而原油的需求增加,导致原油价格走高,石脑油的供给增加,导致其价格的下降,最终使得差值减小,直至合理水平。
炼油厂的利润空间缩小,甚至亏损,炼油厂就会减小产能,甚至停产。从而减少原油的买入量,甚至将库存的原油卖出,减少石脑油的产量,从市场中买入石脑油来履行前期的销售合同。这样,市场中原油的供给增加,导致原油价格走低,石脑油的供给减少,导致其价格的上升,最终使得差值增大,直至炼油厂的利润空间重新打开。
由于炼油厂的存在,以及他们在期货市场上裂解套保的操作,使得原油和石脑油的裂解价格的波动变化存在一个理论上的合理区间内。当这个合理水平被打破时,就会有精炼厂作出相应的操作,从而推动裂解利差向正常水平回归。

㈡ 原油和石油的区别

1、延伸不同:

“原油”是特指从地层中取出、未经任何提炼的黑色或深棕色的稠厚、有粘性的油状物质,它除了叫“原油”外,也可以称之为“石油”。当“原油”送交炼油厂去加工炼制后,得到的新的物质,仍可以叫做“石油”,更确切地说,是“石油产品”,但习惯上不能再被叫做“原油”或“原油产品”了。

“原油”的外延窄,它仅指从地层中取出,未经任何加工提炼的原始状态的“石油”;而“石油”的外延较宽,从地层中取出的可燃油状物质在加工前后,我们都可以叫它“石油”,只是加工后的石油产品,根据它们的特征与用途,人们给出了更为确切的名称,诸如“汽油”、“柴油”、“润滑油”、“沥青”等等,以便区分之。

2、定义不同

原油:就是从地下或海底直接开采的未经处理、分硫、提纯的石油。

石油:是天然气和人造石油及其成品油总称。

3、成分不同

原油是烷烃、环烷烃、 芳香烃和烯烃等多种液态烃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粘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

(2)石脑油期货价格扩展阅读:

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

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㈢ 石油期货的建设体系

在上海期交所推出燃料油期货后,国内企业十分重视回归到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进行交易。燃料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成功上市以来,中国期货市场从此诞生了首个石油期货品种,并获得了各类企业和广大投资者的广泛欢迎。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执行总裁马文胜认为,在燃料油期货推出后,上海定价中心地位已初步形成。例如,在国际原油及燃料油大幅上涨的时候,上海燃料油价格并没亦步亦趋,涨幅远小于国际市场,说明国内市场定价中心地位已经初步形成,并不是“影子”市场,国内企业第一次占据了一定的主动地位,有效地避免了盲目跟风带来的风险。
燃料油期货的成功上市与平稳运行极大地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而最近的中航油事件则进一步表明,尽快建设中国石油期货体系已愈显迫切。 其实,早在中航油事件爆发之前,新加坡燃料油纸货市场就经常发生国际能源巨头逼仓中国企业的情况,经常令中国进口商出现亏损。因此,燃料油期货在上海的推出,受到了广州华泰兴、深圳协孚等燃料油企业的广泛欢迎与积极参与。
此次,中航油事件再次警示人们,海外衍生品市场风浪巨大,国内企业进行境外衍生品交易往往会因交易场所处于海外、交易对手实力强大而处于不利地位。而事实说明,加快建设中国自己的石油期货体系将能改变这种不利局面。
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姜洋指出,“中航油事件”表明,对于中国这样的石油消费大国来说,建立属于自己的石油期货市场体系并借此融入国际石油定价体系,已经迫在眉睫。在分析“中航油”事件时,姜洋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国企业在海外衍生品市场上与跨国公司较量,就像是一场50公斤级对100公斤级的拳击赛。对手在自己制定的比赛规则下熏陶了多年,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缺乏经验和实力的中国企业才会输得这么惨。
中国经济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注定了中国同时会成为国际石油投机商们最感兴趣的对象。如果拥有自己的石油期货市场,就会循序渐进地推进市场的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注意保护自己的企业。实际上,利用属于自己的衍生品市场提高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期货交易中已经得到了清晰的反映。
在国际能源署(IEA)及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日前在纽约联合举办的“国际油价及交易行为研讨会”上,与会代表高度重视中国燃料油期货上市以及中国市场对国际油价的影响,IEA行政副主任William.ramsay认为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燃料油期货合约,对中国石油行业乃至世界石油市场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外同行还对交易所的燃料油期货合约和市场组织、管理工作表示赞赏,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Mr.Robert评价,“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燃料油期货合约能够在刚上市之初有这样平稳和活跃的交易,在新上市期货合约中是非常成功的”。 中国石油需求量增长迅速,自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年进口原油7,000多万吨,花费近200亿美元,前年由于国际油价上涨多支付了数十亿美元。我国石油供求和价格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承受的风险越来越大,国内企业对恢复石油期货交易的呼声很高。其实我国在石油期货领域已经有过成功的探索。1993年初,原上海石油交易所成功推出了石油期货交易。后来,原华南商品期货交易所、原北京石油交易所、原北京商品交易所等相继推出石油期货合约。其中原上海石油交易所交易量最大,运作相对规范,占全国石油期货市场份额的70%左右。其推出的标准期货合约主要有大庆原油、90#汽油、0#柴油和250#燃料油等四种,到1994年初,原上海石油交易所的日平均交易量已超过世界第三大能源期货市场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015年6月6日,中国金融机构宣布,计划于年内启动人民币原油期货交易,这是向国际市场发出的相当重要的信号。 截至,中海油收购尼克森获批。此次收购是我国最大的一起海外收购案。2005年中海油拟以185亿美元要约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最终以失败告终。所谓好事多磨,中海油收购加拿大能源公司一事在历经5个多月后,终于尘埃落定。
业内研究员认为,拿下加拿大石油巨头对中海油而言是巨大的利好消息,不仅能够促进其油气产量的大幅增加,还能够帮助其有效拓宽海外市场。尼克森丰富的油气资源开采设备、研发中心、销售网络、管理人才一直是中海油“垂涎”的,在页岩气、油砂方面丰富的开采经验更是中海油“梦寐以求”的。
同时,中海油此举对于保障国内能源安全有重大意义。中海油石油产量将直逼中石化,“三足鼎立”的态势在石油业更加凸显,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两头并举的做法将加速国内石油巨头的发展速度。传统能源仍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起到主导作用,石油的地位更是其他能源无可替代的,中海油这一举动将为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的完善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过,中海油的海外扩张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我国在国际原油价格中的话语权尚值得观察。毕竟,国际原油价格才是影响世界石油行业的决定性要素,这一指标长期被欧美国家所把持,华尔街通过资本市场对石油价格的控制更是成为制约我国石油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建设石油期货市场的步伐应当加快,相关理财市场应尽快完善,期货与现货市场并举势在必行。
期货领域的成功实践,为今后开展石油期货交易提供了宝贵经验。
石油作为一种和经济息息相关的资源类商品,其争夺和竞争的核心归根到底还是对市场和价格控制。当前油价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除了资源稀缺性之外,一方面是控制了世界上大部分石油资源的国际垄断资本操纵价格的垄断行为愈演愈烈;另一方面是国际投机资本在兴风作浪。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竞争,我们需要参与到现货、期货、产权等多层次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去,需要通过大量、反复交易去主动影响价格,需要通过建立期货储备来维护我国的石油安全、减轻短期油价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冲击,需要了解、掌握国际市场的竞争规律、价格变动规律,需要有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企业主体。因此,在我国的石油战略中,建立中国自己的石油期货市场,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利用市场化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石油经济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据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公告,从2013年1月1日,纳税人以原油或其他原料生产加工的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呈液态状(沥青除外)的产品,按规定征收消费税。以石脑油1元/升或是燃料油0.8元/升的税率进行征收。业内人士分析,受此新政影响最大的应属民营加油站了,因为民营加油站大多使用调和油,主要是因为调和油的批发价远低于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的油品价格(大约能相差500元-1500元/吨)。而因征收消费税使调和油增加的成本无疑将被转嫁至民营加油站。民营加油站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只有将增加的税费再转嫁给广大的消费者,油价或将再次上涨。

㈣ pta期货看外盘哪个

PTA的上游是石脑油(轻油)石脑油的上游是原油,如果只是简单的外盘关联,纽约原油就可以,如果要高关联度,可以看石脑油的行情(石脑油的行情不是太好找)

㈤ 北海布伦特轻质原油

★☆严禁盗版☆★¤『如果对答案满意请给五星答案谢谢合作』¤布伦特原油出产于北海的轻质低硫原油,同样是基准品质,被广泛交易,有别于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合约。这只是一个石油交易的平台,它能集中地反映出当今世界石油的价格动向。相关资料请查看 http://focus.jrj.com.cn/gjyj.html★☆严禁盗版☆★¤『如果对答案满意请给五星答案谢谢合作』¤

㈥ 我想了解自2000年到现在的石油股价涨幅情况

由于美伊战云密布,加上委内瑞拉发生罢工,国际油价在元月21日一举创

出两年来新高,达到每桶31.21美元,二月原油期货合约同时飙升,一举突破

了每桶35美元的大关。而欧佩克前主席曾警告说,如果美国打响伊拉克战争而

伊拉克又放火烧毁其油田的话,国际原油价格可能会升至每桶100美元。

油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一是欧佩克增加的产量不足以填补委内瑞拉出口锐

减造成的供应缺口;二是市场担心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将影响来自中东地区

的原油供应。只要这两个因素存在,2月份油价就可能涨到每桶35美元或更高

,而一旦美国对伊动武,油价可能会超过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创下的每桶40美

元。

国内产油股企业股价已经闻风而动,元月21日,辽河油田揭竿而起,一度

涨停,中原油气和石油大明也紧紧跟随。元月24日,石化股发力, 上海石化

以涨停报收,扬子石化也有6%以上的涨幅。

那么,国际油价上涨的时间会持续多久?国内成品油价格会否大幅上涨?

相关上市公司所受影响有多大?

大多分析人士都认为,一季度国际油价将持续目前每桶30元左右的价格。

一方面,欧洲与北美目前正处冬季,原油需要量较大,另一方面,由于伊拉克

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各国都在加大石油储备量,因此,原油价格短期

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一旦战争暴发,油价很可能出现瞬间冲破每桶40元的情

形。

不过,这种局面不可能持续太久,欧佩克决定从2月1日起,除伊拉克外的

10个成员国将每天增产原油150万桶,使日产最高限额从2300万桶增加到2450

万桶,不过,这对稳定国际油价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现代的战争特点是

准备充足,时间不长,比如在海湾战争期间,国际油价仅在很短的时间报价达

到了40美元/桶,很快就回落到正常水平,而在伊拉克和科威特战争期间,国

际油价也在10多美元/桶之间徘徊。这是因为产油国目前的协调能力很强,能

够在战争期间控制价格。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国际油价目前应处于其波

动周期的顶部。

至于国际油价走势对国内油价的影响,有分析人士认为,国内油价爆涨可

能性不大,根据以往的经验,即使美伊战争爆发,国内油价也未必跟随暴涨,

如在海湾战争期间,国际油价达到每桶40美元,国内油价也没有很强的反应,

在伊科战争期间也没有出现国内油价暴涨的局面。

这是因为尽管石油价格已经和国际接轨,但是目前还属于国家可调控管理

范围。

翻开近3年来国内汽柴油价涨跌记录,发现90号汽油零售价最低时为2.29

元,最高时为3.10元。跌幅最大时达两位数,为10.7%,而涨幅最大时仅为9%



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因为国内已建立分步到位的汽柴油价涨跌调控机制,

且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原油和成品油库存已控制在1000万吨左右。如果开

春美伊开战,国内汽柴油价也只可能跳“小步舞”———逐步、小幅调整。

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在相关的上市公司中,原油开采企业将成为国

际油价上涨的最直接受益者,如中原油汽、石油大明、辽河油田,中国石化由

于有70%的利润来源于原油开采,今年一季度业绩也将受益。另一方面,原油

价格上涨,会使国内的炼油厂和石化厂感觉到成本压力,因为原油是作为原料

,如果不将这种成本转移出去的话,这些炼油厂和石化厂的利润空间就会减少

。从这种角度来说,炼油与石化类上市公司所受的影响,充满了不确定性。

(水 木)(证券时报)

美伊战争对油价影响深远

“美国攻伊”是“打击庄家” 翻开1979年以来的世界油价走势图,可以

发现一个现象,这就是近25年来世界油价的几次大起大落,都与伊拉克有着直

接的关系。 为了谋求对海湾地区———这个“世界油库”的支配权,

伊拉克先是在1980年9月发动了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之后又在1990年8月

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危机”。这两次大规模的战争,与目前正在发生的“

美伊危机”,无一例外地造成世界油价的巨幅波动。如果把“世界油价”当作

一只股票,那么伊拉克无疑是其中最出名的“庄家”。

今后3年油价重心下移 如果美国战胜并控制了伊拉克,世界石油市场的

力量对比将发生根本改变,可能形成OPEC、美国利益集团(包括伊拉克、英国

等)与俄罗斯(包括前苏成员)三强各占37%、20%与15%的局面。在美国的

控制下,如果伊拉克的原油日产量每增加150万桶/天,OPEC在世界石油市场的

份额就将下降2个百分点, OPEC成员为了稳定各自的石油收入,可能选择“价

格战”。(李 晨)

石油石化股闻风而动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李晨

慎买石油股

欧美市场石化股的走势,不会简单重现于国内股市。

从市场环境分析,国内股市目前尚处于熊市之后的平衡市,整体略微偏弱

;与此同时,国际石油价格高于30美元/桶,继续大幅上涨的空间有限,因为

就算上涨到40美元/桶以上,价格变化率也就30-40%,根据对英美市场的历

史表现分析,在“高位上涨段”买入石油股,就算油价仍有30-40%的涨幅,

油股指数的收益率水平也比较低,并且风险比较高。所以,在目前原油价格处

于30美元/桶以上的高位时,应慎买石油股。

石化股影响各异

中原油汽、辽河油田、石油大明作为原油开采企业,将直接受益于油价上

涨,其近期的股价也有提前反应的迹象。但由于原油价格上涨,中下游石化产

品的价格亦会上涨,其对石化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原油价格与中下游石化

产品的价差变化上。

数据显示,原油价格高时,价差水平未必低;而原油价格低时,价差

水平未必就高。

目前,国内石化企业基本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单纯炼油的企业,如茂名

炼厂、石炼化、锦州石化等;一类是纯化工业务的企业,如齐鲁石化等;还有

一类就是综合石化,即有炼油又有化工,比如上海石化、扬子石化等。

对于单纯的炼油企业而言,影响其效益的关键是,原油与成品油价格的价

差,一般可以通过将成品油出厂价,按不同油品产量进行加权平均,减去原油

成本,得出炼油价差。国内炼油价差在2002年逐季走高,预计2002年炼油股业

绩将有明显提升,大炼厂将更为明显,比如茂炼转债,2002年中期为-0.044

元/股,三季度为0.06元/股,全年预计为0.20元以上,上升态势明显。值得注

意的是今年1月份,由于原油价格上涨,而国内成品油价格未作调整,炼油价

差环比下降明显,可见油价上涨对炼油企业的影响可能较为负面,当然炼油业

同比仍增长了18%,可继续谨慎看好。

对于纯化工业的企业,影响其效益的关键是石脑油与中下游石化产品的价

差,石脑油,又名化工轻油,是炼油的产品、但却是化工的主要原料。各主要

石化产品与石脑油的差价在2002年下半年以来,逐季增长明显,2003年1月,

继续保持明显增长的态势,所以,目前可看好纯化工业务的盈利前景。值得注

意的是,齐鲁石化主营产品聚乙烯(HDPE、LDPE等)的化工价差在2002年2季

度冲高后,3、4季度持续下降,预计2002年公司业绩将可能出现亏损,但是

2003年1月,聚乙烯等产品的价差水平迅猛增长,预计公司2003年盈利将有明

显改观。

对于综合类石化企业,2002年主要得益于炼油价差的上涨,业绩普遍出现

大幅增长,2003年,预计将主要凭借化工毛利的提升,来推动盈利水平继续增

长。2002年,上海石化与扬子石化,分别大幅扩张了炼油产量与乙烯产量,大

幅增长的产能,不仅会带来商品量的增长,而且降低了单位成本,提升了毛利

水平。所以,上海石化、扬子石化等综合类石化股今年的盈利前景可继续看好



西方经验油价升不一定带动股价升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李晨

为了研究油价上涨对石油股的影响,我们选取20年内3次油价主要的上涨

阶段:“1990年6-10月”、“1999年1月到2000年9月”与最近的“2002年1月

-2003年1月”。

我们将上述三个时间段按照原油价格涨幅的中间值,分别分为“低位上涨

段”与“高位上涨段”两段,例如,将1999年1月到2000年9月的持续大幅上涨

阶段,以涨幅中间值23美元/桶价格分为“低位上涨段”(即从11美元涨到23

美元)与“高位上涨段”(即从23美元再涨到35美元)两段。

现将这6个上涨阶段的原油价格涨幅,以及英国与美国市场石油股指数的

绝对收益率与相对收益率水平,分别列于下表。我们认为上涨中的石油价格与

石油股价格存在以下两条简单的规律,即推动石油股价格的是“原油价格变化

率”而非油价本身,此外,不同的市场环境下,石油价格对石油股价产生的影

响也会不同。

原油价格变化率决定石油股价

在上述三个油价上涨阶段中,不论英国市场,还是美国市场,不论是绝对

涨幅,还是相对涨幅,“低位上涨段”对应的石油股指数表现,均优于相应的

“高位上涨段”。此结果表明,影响石油股指数收益率的主要是———“原油

价格的变化率”而非实际的原油价格数值。这一点,在比较石油股指数的绝对

涨幅中更为明显,比如在上表的2组中,低位上涨段与对应的高位上涨段相比

,前者的原油价格涨幅是后者的两倍,与英美石油股指数绝对涨幅对应的比例

相近,均为2倍左右。

当油价高于28美元/桶以上,英美市场石油股指数普遍出现“滞涨”。比

如1990年的8-10月,以及2002年的11月至今,均出现原油价格在30美元/桶以

上继续冲高的过程中,石油股指数却出现“滞涨”的情况,如果原油价格高位

震荡中出现阶段性回调,出现负的变化率,石油股指数将会随之下跌。

市场环境的影响

不同的市场环境,石油股跑赢大盘的表现也不同。

牛市中,油价大幅上涨,轻易的推动石油股跑赢大势,以2组数据为例,

其中“低位上涨段”由于更高的变化率,石油股指数相对涨幅是“高位上涨段

”的3倍(超过变化率倍数);

在熊市或弱平衡市中,只有油价处于“低位上涨段”时,才能有效的推动

石油股跑赢大盘。以1组与3组数据为例,“低位上涨段”对应的油股指数相对

表现,要远远强过“高位上涨段”的表现。

只有在“低位上涨段”买进石油股,才能更有效地跑赢大势。也就是说,

在平衡市或熊市中,就算预期油价将大幅上涨,在30美元/桶以上高价区买进

石油股的收益率也比较低。

海湾战争时期油价与英国油股表现

不论从任何角度衡量,与目前“美伊危机”情形最具有可比性的,无疑是

12年前的那次“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前后,正是欧美市场的熊市,美国市场标准普尔500指数,

从1990年6月的370点左右,一路下跌至1991年1月海湾战争爆发时的310点,半

年跌幅16%,这一点,不仅与现时欧美股市相近,而且也与中国股市相近,国

内证券市场亦从2002年6月的1700多点,下跌至目前的1450点左右,跌幅也在

16%左右。

所以,分析1990-91年间的那次“海湾战争”前后石油股指数的收益率情

况,对中国市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为了研究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我们选择英国的石油股指数作为研究对象。

我们假设分别在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前的一周、半个月、一个月

或是三个月、半年等时点买入英国石油股指数,并且分别持有到1991年的1月

10日或者1月24日,即在战争爆发前后各一周的时点上,卖出石油股指数。

研究上表,有两点参考较有价值:买入时机宜早不宜晚。只有在开战前6

个月以前,即在1990年7月底前,买入石油股指数,可以获得相对大盘为正的

收益率,而在战前3个月到战前一周买入石油股指数,其绝对与相对的收益率

均为负数;介入时,油价水平宜低不宜高。

伊拉克的产量增长将改变世界石油供需关系 单位:万桶/日

平均增速% 2003F 2004F 2005F 2006F

82-01 92-01

世界需求 1.14 1.46 7750 7860 8050 8250

世界供给 1.16 1.47 7600 7720 7950 8080

伊位克产量* 150 300 500 750

预计世界供给富余* 0 160 400 580

美伊战争三种预期对油价的影响 单位:美元/桶

情形 概率 未来3-5年油价运行区间 油价中枢

A 战争没有发生 25% 18-24 21

B 战争了,但美国没赢 5% 22-28 25

C 战争了,但美国赢了 70% 17-21 19

平均期望 17-21 19.8

2002-2006年布伦特原油均价预测 单位:美元/桶

2002F 2003F 2004F 2005F 2006F

原油均价区间 24.9 20-23 17-21 16-20 18-22

四家采油股基本情况

名称 代码 简要点评

辽河油田 000817 公司总股本11亿,流通股本2亿,年原油产量在80万吨左右,所

产原油油质偏低,国际参考油价为印尼杜里原油.2001年EPS

为0.32元,2002年预计为0.38元,同比增长18%,由于目前油价

水平远远高于2002年1季度的水平,预计公司今年1季度业绩

同比仍有明显的增长

中原油气 000956 公司总股本8.16亿,流通股本2.04亿,年产原油60万吨左右,

所产原油油质较高,国际参考油价为印尼米纳斯原油.2001年

EPS为0.624元,预计2002年基本与上年持平.预计公司今年1

季度业绩同比明显增长,而全年业绩同比下降

石油大明 000406 公司总股本3.64亿,流通股2.66亿,年产原油约40万吨,所产

原油油质适中,国际参孝油价为印尼辛塔或米纳斯原油。

2001年EPS为0.55元(送股摊薄后),预计2002年基本与上年持

平或略低.1季度与全年判断同上

中国石化 600028 公司总股本867亿,流通股A股28亿,年产原油3800万吨,而且

具有1.3亿吨/年原油加工能力.原油总体品质中等,国际参考

油价为印尼辛塔原油.2002年业绩预计为0.165元/股,2003年

预计将受益于化工毛利的上升,业绩同比增长10%左右

近20年内油价涨幅较大阶段英美油股指数的表现

组别 时间阶段 原油价 油价 英国市场指标涨幅% 美国市场指标涨幅%

格起止 涨幅% 大盘 油股指 油股指 大盘 油股指 油股指

数绝对 数相对 数绝对 数相对

1低 90.6-90.8 15to28 81 -6.9 8.3 15.2 -7.5

1高 90.8-90.9 28to41 46 -9.7 -8.7 1 -5

2低 99.1-99.10 11to23 110 4.8 25.4 18.6 -4.4 12 6.7

2高 00.1-00.9 23to35 55 5.8 11.2 6.5 5.5 6 2.5

3低 02.1-02.5 20to26 30 -0.6 7.9 8.3 -6 6.2 12.5

3高 02.5-03.1 26to32 23 -27 -29 -2 -16 -17 -1

注:以上六个时间段,最近20年来主要的几次油价上涨阶段,其中时间阶段1

和2为海湾战争时期;原油价格指布仑特原油价格,油价涨幅指对应时间阶段内

的涨幅

买入点 开战后一周卖出 开战前一周卖出

油股指 油股指 大盘指 油价 油股指 油股指 大盘指 油价

数绝对 数相对 数变动% 变动 数绝对 数相对 数变动% 变动

收益率% 收益率% 收益率% 收益率%

战前一周 -4.5 -3.5 -1 -22

战前半月 -9.2 -2 -7 -23 -4.9 -3.8 -1.1 -1.3

战前1个月 -7 -3 -4 -25 -2.7 0 -2.7 -4.7

战前3个月 -8.5 -8.5 0 -46 -3.9 -5 1.2 -27

战前6个月 -12.1 2.6 -15 18 -6.7 7.6 -14.3 52

注:上表假设在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前不同的时间点买入英国石油股指

数,并分别在开战争前后一周卖出石油股指数,对应的指数收益率水平,并且包

括石油股的分红

㈦ PVC期货的价格影响

供需状况 变化
供需求变化是影响pvc期货市场价格变动的最重要的因素
供应面 停车检修、新装置开车,进口量的变化;石化政策性减产,装置意外事故
需求面:下游制品生产和需求淡旺季等 需求旺季每年春季、秋季:建筑施工旺季
出口变化:原料和制品。下游行业门槛低导致加工能力大量过剩,旺季淡化,生产周期被提前和拉长,下游加工业利润微薄;恶性竞争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假冒伪劣产品盛行影响了使用的积极性
国际原油波动
成本传导:原油作为PVC的主要原料之一,原油—石脑油—乙烯—氯乙烯—PVC
油价相对稳定或小幅波动时,对PVC市场的影响不大,对PVC成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乙烯(氯乙烯)
成本优势的变化:油价与电石价格的比较优势
成本平衡点:油价50美元/桶 VS 电石3000元/吨
油价影响市场参与者的心态
3、宏观经济形势(建材及房地产、汽车市场)如果宏观经济形势好,对于PVC需求和消费就好,市场价格也比然较为理想。反之就会比较差。
国家政策变化
出口退税,加工贸易限制,影响出口
进口关税下调:6.5%
限制使用:供水管、食品包装
倾销与反倾销:PVC:2003年9月,台湾、日本、韩国及美国等;06年 土耳其,07年 印度,08年 南非、巴西
制品:管材、型材、包装膜、包装袋、玩具、灯饰等塑料制品
金融政策:利率、汇率变化
经济刺激政策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原料价格变化
(电石、VCM/EDC) 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pvc现货生产商的成本,它也属于对pvc期货市场价格影响力比较大的一个因素。
出口形势
4月份,受低价产品进口冲击和出口压力的影响,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出口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石油和化工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23.2%,降幅有扩大的趋势。
其中,中国2009年4月份聚氯乙烯进口量(含纯粉、已塑化、未塑化)为21.72万吨,同比大幅增加116.12%,环比减少6.89%。其中PVC纯粉进口量为19.76万吨,同比增加155.63%。
与进口相反的是,4月份中国聚氯乙烯出口量(含纯粉、已塑化、未塑化)为0.96万吨,4月份中国PVC产量为70.6万吨,表观消费量约为89.37万吨,而进口量占当月表观消费量的24.3%,进口PVC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不言而喻。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国内市场需求大幅扩大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进一步加大了化工对外贸易压力。

㈧ 商品期货中的“PTA”是什么产品。

PTA是郑交所在2006年12月28号推出的一种新的期货品种,是精对笨二甲酸.
根据近几年PTA价格变化情况分析,对PTA价格起决定作用的有两方面。一是供求关系。在供求失衡的情况下,供求关系对价格起决定作用;二是成本推动。在石油价格大幅波动的市况下,以石油为源头的石化行业中,上游的成本转移效应显著。PTA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原料PX及石油的价格,尤其在PTA价格与成本相当接近甚至倒挂时,原料价格变化的作用力非常明显。上述两种因素在现实中又常常交织在一起。如近年的行情中,当原油价格发生上涨,一般会很快反映到PX(对二甲苯)价格,进而造成PTA价格的上涨。在下游化纤企业和纺织企业可以承受的前提下,这种成本的变化可以有效向下传导。但当达到一定程度后,一旦PTA价格过高,超过了下游企业的市场承受能力,会造成下游产品销售不畅,聚酯产品产销下降库存上升即随之出现,聚酯工厂根本无法转嫁高额成本,聚酯大面积降负不可避免地发生,下游产业链的反作用力即传递上游,从而降低对PTA的市场需求。因此,PTA市场并非简单的成本推动型市场,而是成本推动型与需求决定型共同作用的市场。

PTA的应用比较集中,世界上90%以上的PTA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它部分是作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及其它产品的原料。
PTA生产工艺过程可分氧化单元和加氢精制单元两部分。原料对二甲苯以醋酸为溶剂,在催化剂作用下经空气氧化成粗对苯二甲酸,再依次经结晶、过滤、干燥为粗品;粗对苯二甲酸经加氢脱除杂质,再经结晶、离心分离、干燥为PTA成品。
精对苯二甲酸是生产聚酯纤维、树脂、胶片及容器树脂的主要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化纤、容器、包装、薄膜生产等领域。PTA的原料为二甲苯,二甲苯的原料为石油。而PTA是聚酯的原料,聚酯又是涤纶的原料,而化纤中80%为涤纶,化纤占纺织业原料36%的份额。

㈨ PVC期货走势与原油关系大吗

目前PVC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乙烯法和电石法。
乙烯法原材料价格对PVC价格走势的影响 :
乙烯法生产PVC的主要原材料是乙烯和氯气,生产1吨PVC大约需要消耗0.5吨乙烯和0.65吨氯气。目前国内乙烯法生产PVC有两条途径,一是以石油为原料,经过石脑油、乙烯、二氯乙烷(EDC)和氯乙烯(VCM)等中间产品,最后聚合成PVC,二是直接进口EDC或VCM单体,然后聚合成PVC。因此国际原油价格和进口EDC或VCM单体的价格对PVC价格走势产生较大影响。

热点内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晚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3 浏览:396
阿坝小金县橡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0 浏览:908
楚雄大姚县豆一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4:02 浏览:736
做期货能在网上开户吗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591
安庆宜秀区早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377
正确的原油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9:41 浏览:39
达州市纤维板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11 浏览:310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白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07 浏览:883
上海外盘期货哪里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4:10 浏览:448
香港日发期货开户网站 发布:2021-12-16 12:24:09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