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行情 » 观察期货市场行情感悟

观察期货市场行情感悟

发布时间: 2021-05-13 06:41:09

1. 期货交易心得及总结

期货交易心得及总结:

1、从对交易的理解角度:有了上面的理论认识,距离实现还差很远,概念怎么落地,就牵扯到对交易的理解,开始也分析了,我认为决定交易表现的几个参数:胜率、盈亏比、最大连续亏损次数(最大回撤幅度)。

2、从胜率(或交易次数)来看:这种视角有种天然优势,就是单个品种一年下来机会就很少,首先应该和基本面有关,一个品种不可能每年都有好机会的,甚至有的品种几年也没机会,比如这两年的有色,其次有了机会,多空博弈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看出结果

3、从盈亏比来看:最简单的提高方法是合理控制止损范围,止损越小,盈亏比就越大,这个就需要根据每个品种的性格特质去做合理的控制和调整,因为大行情不能每年都有,如果想在某个品种在一个合理的,不是特别大的幅度中取得高盈亏比,合理控制止损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4、所以在胜率和盈亏比的关系里我倾向于采取合理控制止损的模式去提高。当然这会带来一些负面问题,比如刚止损或者刚平推,价格又朝开仓的方向运行了,如果放大止损不仅不会止损,还会止盈,或者还有其他一些问题

5、从控制最大连续亏损次数(最大回撤幅度)来看:结合上面提到的交易频率和胜率、盈亏比,以及对历史所有交易结果的统计,我的最大连续亏损次数是五次,而且根据我的资金管理,把交易风险金分配在20次,每笔止损金额相同,这样分析影响我的最大回撤幅度的因素不是连续止损,而是未达到盈亏比没有止盈。



(1)观察期货市场行情感悟扩展阅读:

综上所述,交易策略能不能长期有效,我的看法是看我们采用什么角度理解市场。如果从最基本的量、价、时、空的元素去理解,是可以做到长期有效的,当然,表现的形式也很多,我的这种观察模式只要一直有人参与市场。

这种观察角度是一直会有效的,如果参与者很大比例集中于同一种交易思路,我认为机会是有,但越来越难做,毕竟都在进化,对方犯错的机会和漏洞就会越来越少,但真的走到这一步可能需要经历很久。

2. 证券公司对期货市场行情进行分析,为顾客提出投资建议是合法的吗

不仅合法,而且这本来就是证券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由证券分析师分析,然后投资顾问向客户做出建议。这个业务属于付费业务,要签合同的。

3. 期货市场为何大多亏

众所周知,风险投资市场(这里主要是指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是一个无硝烟的战场,参与期货投资,犹如在战场上作战,战斗最终结局是优胜劣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西方市场经济强国的成长经验表明,国民经济将走向集团化、垄断化:即各大行业的主要业务将被许多个大集团所控制,这个现象在经济学上被称作“寡头垄断”,这种发展促进了市场经济本身的效率提高、资本的有效利用及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期货行业的发展也不例外,以美国为例,目前散户在期货市场上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很难发展,这主要是因为,期货投资发展到今天,已演变为高科技、高资金量的投资项目,散户在这两点上无法与投资基金相抗衡。
在期货市场上,人们常常互相问这样一个问题:行情怎么看?但常常会出现明明看多,手上却留下一大堆空单在苦苦煎熬,为什么会这样?多数人抱怨自己立场不稳,或怪罪他人的误导,却很少对交易本身做一个更深层次的反思。我们目前从事期货投资的散户各有不同的背景,有做实业的,做现货贸易的,做股票的等等。许多人若论起管理经营、贸易谈判、请客公关、拓展市场的才能可以说是一流的,他们已经熟悉在商场上打交道。但期货投资不同,它是与期货市场打交道,而且市场永远是正确的,你不可能战胜它。顺应市场需要有专业知识与技术,而这些知识与技术是绝大多数散户所没有的,而且不是短时间内能学会的,这样就使大多数散户只凭感觉和现货交易的知识来操作期货,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期货市场上的价格高低是相对的,现货市场的价格高低概念在期货市场上毫无用处,期货价格高了还有可能再高,低了还有可能再低,价格只有“趋势”和“盘整”两种形式,对价格的恐惧心理使得一般散户产生了逆市操作(高抛低吸)比顺市操作更安全的感觉。散户大都害怕失败,这是人们心理的一个普遍弱点,况且止损点必须根据资金管理与风险控制的原则和市场本身的行为综合计算,散户往往没有什么好的交易原则和方法,因此大多不愿去设止损点。急功近利、落袋为安、没有耐心也是散户的普遍心理,本来可以随趋势产生巨额赢利的头寸被轻易了结,这样一来,赢利与风险不成比例,散户很容易赔钱,而且这种急功近利、落袋为安的思想很难改变。有的散户会说,我们依靠的是技术分析,只要掌握固定的分析方法,具体分析价格走势就行了,其实并非如此。散户在分析价格图形时,常对市场走势有一种先入为主的看法,有时自己也不易察觉,这样在分析价格图形时,往往可以构造出自己希望的价格图形、趋势线等等。有的散户喜欢用技术指标来分析行情,但在采用这类方法时,参数的选取十分随意,常常与所分析品种的周期特性不相符合。况且传统的技术分析系统,只能通过人为主观地设定技术参数,简单地显示技术形态,由人主观地或凭个人经验判断出入市的买卖机会,不仅存在技术参数取值的随意性、买卖信号的滞后性、技术形态的主观性,而且不具备模拟预测功能。
完整的期货交易应该包括投资心理、资金管理及市场分析,其重要性依排名递减,但大多数散户仅仅认识到“市场分析”的重要性,这显然有点本末倒置的味道。风险投资市场(特别是期货市场)上的交易是一种集认识与行动于一体的行为,正确的分析仅仅解决了认识上的问题,如果投资心理和资金管理这两个方面处理不当,即使是正确的看法也可能导致严重的亏损。

4. 期货市场行情:期货市场有确定的规律吗

总结国际国内期货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有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是国内外理论界的共识。
其一,期货市场是一个无限开放性的市场。
期货市场有卖空机制,是一个合约无限生成的市场,它对任何投资者来讲都是开放的。也就是说,在价格形成的过程中,不仅有行业保值者参与,而且有无数的投资者参与。只要你对价格变动有预测,都可以入市参与交易。因此,市场形成的价格是民主定价,是全体参与者的共识,谁也无法左右。“在市场上发生作用的力量彼此相等的时候的那个价格和数量水平,就是市场价格均衡。”(保罗·A·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10页)
期货市场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基本定位是形成价格,而市场均衡价格形成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完全竞争,即不存在垄断力量的干扰,也就是市场是开放性的。”我们的供给和需求曲线仅仅适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有组织的交易所拍卖某种标准化的商品如小麦,并且记载下许多买者和卖者的交易。”(《经济学》120页)。期货市场有一个独特的合约自动生成即有买者就会有卖者的机制,使所有的买卖过程都是完全竞争的,谁也垄断不了。
那么,在期货价格形成的过程中存在不存在大户操纵市场的现实?实际上,期货市场自身运行的特点决定了不可能出现市场操纵行为。因为期货市场是无限性的,任何大户都是相对的。进来一个大户可能会瞬间影响价格,若价格不合乎供求规律,马上会有更多的大户进场交易,以矫正价格,获取利润。所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的情况看,期货市场不同于股市,由于合约自动生成,市场是无限的、开放的,理论上不可能有大户操纵市场成功的可能性,实践中也无案例。因此,若想让期货市场正常发挥其功能,不能违背期货市场无限开放性的特点,不能限制交易者进入,不能给自由的资金进入设置障碍。
其二,期货市场是一个实行“三公”原则的公共市场。
期货市场形成价格之所以是贸易和金融交易的基准价,是因为它实行“三公”原则,即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交易。任何价格与之形成的价格相比,都不具有权威性。
真正反映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条件之一是不存在非市场的力量来扭曲价格,影响价格形成。如在战时经济条件下,国家为了战争而配置资源,不考虑供求关系,而实行统治价格,不存在交易双方的“三公”问题,是一种强制行为。而在和平时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公”原则是形成真正反映供求关系价格的保证。
期货市场的交易有公开性的特点,这一特点保证了市场是透明性的市场。在一个公开性的市场里,所有的信息都是公开的,经济、政策信息包括一些交易、交割、持仓信息都是公开的,市场的信息公开性使内幕交易不可能存在。交易者没有进入市场之前对于供求信息、市场信息、交易规则都是均衡占有的,没有信息特殊占有者,唯一不同的就是对未来走势的判断,因而形成了多空双方的交易。
在市场公开的条件下,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公平竞争。所谓公平竞争,指交易者都遵守公共约定的法规进行公平交易,谁也不存在特权。在交易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只有市场盈亏是不同的,即正确地认识了市场供求关系及其变动趋势者获利,反之则亏损。从目前的情况看,期货市场是一个人类社会迄今以来最为公平竞争的场所。
期货市场的公正性是指在期货市场交易双方都依照法规进行交易,其交易结果具有公正性。因为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不同,期货市场任何时期都具有多空双方,交易立场是时刻对立的。因此,所有的法规都应该是具有公正性,所有的监督和自律都是公正的,否则,便没有交易的另外一方,形不成市场。
实行“三公”原则的市场决不能有非市场的力量介入,假如交易规则不公正、市场存在行政力量干预,都会影响期货市场的发展。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教训是由于行政力量介入市场,期货交易所规则朝令夕改,使期货市场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其三,期货市场是一个层层分散风险的市场。
期货市场的另一个基本功能就是化解和分散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风险,给企业一个回避风险的理财工具,确保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从企业的角度讲,可以通过套期保值交易将风险转移出去,避免价格变动给企业经营带来冲击。与此同时,市场上有大量的投机者,通过价格变动的预测来获利,他们通过承担风险来获取价差利润。这种交易风险和收获是相对称的,因此,投机交易者是有风险的。
期货市场的高风险性源于其保证金交易,即期货市场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市场。因为市场的参与者多空双方的交易不同于现货交易,是保证金交易,用5%的资金进行100%贸易的交易。保证金有杠杆作用,投机者通过交纳初始保证金和交易保证金进行交易,由于价格每日都有波动,所以每日都有市场盈亏。在一些特殊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市场诸方面出现突发因素,会使价格变动幅度过大,使一方投资者出现较大亏损,甚至破产,如巴林银行事件、住友事件等等。这些事件出现后,一定要有机构承担亏损,否则市场就难以正常运行。
既然期货市场的投资者进行的是高风险的投资,对投资者个体而言,风险是经常出现的。为了确保期货市场的正常运行,发挥其分散、化解风险的功能,期货市场的架构是一个金字塔型,在保证金的结算制度方面实行每日结算制。
市场的金字塔构造形成了层层分散风险的机制。期货市场分成若干个层次,层次越多,分散风险的功能越强。如同汽车的减震器一样,汽车只要上路就肯定会颠簸,但有了减震器,颠簸的程度就会降低。以美国的市场为例,交易所对会员结算,只承受其风险,会员经纪公司对其分支机构结算,分支结构对客户结算,还有一些介绍经纪商,分成了若干层次,而每一个层次都把下一个层次变成一个客户控制风险。因此,很难有风险传递到交易所这个层次,只要交易所没有结算风险,市场就能正常运行。
保证金制度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是市场风险消化的关键。期货市场每日结算、清算盈亏,有亏损者第二天开市前要追加保证金,否则期货公司按规定予以强制平仓,这样,每天都不积累风险。层层管理风险的主要依据便是每一层次对下一个层次清算,及时化解、处理。因此,每日的盈亏都将每日价格波动的风险化解了,不会形成系统性的风险。
其四,期货市场是一个权责对称的市场。
期货市场是一个有着自我发展动力的市场,它不断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这种自我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它各个主体行为的权责对应性,而权力和责任是对称的、平衡的,否则,其发展将是失衡的。
期货市场的主体主要有市场参与者、经纪机构、交易所、自律机构和行政监管者。
市场参与者是市场的基础,是市场发展最基本的动力。市场参与者无论是保值者还是投资者,都是风险与收益对称的,谁都没有特权。保值者在市场上若方向相背也照样亏损,只不过现货盈利可以相抵而已。投机者更是如此,冒多大风险,与之对应的是收益。所谓期货市场的风险分散功能是指投机者为了获利而进行交易而承受风险的过程。若市场上出现了个别投资者风险与收益不对称的状况,市场就难以正常运行了。
期货经纪机构的收益是手续费、结算收益、基金发行、融资收益等服务型收入,与此相对应的是服务型支出,因此无力承担市场盈亏的风险。但是在实践中,在市场价格出现单方向连续涨跌停板的时候,客户存在穿仓问题,期货经纪机构只好被动承担风险,层层消化风险。因此,在期货市场的整个服务收入中,应根据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原则,将大部分分配给期货经纪机构。从美国的情况看,普通的手续费收入交易所和期货公司会员是1:12左右的关系,即经纪公司是交易所每笔交易收入的10—20倍左右,并且区分批发和零售,有的公司终端收费是交易所的50—60倍。
国际上期货交易所实行会员制或公司制。但无论实行什么体制,都是会员自我监管的一个机构。会员制的交易所不盈利,受会员大会通过的年度预算约束,每年达到收支平衡。公司制也是年终分红给股东会员,性质是一样的。由于交易所主要是组织交易,如果不发生整个社会金融体系崩溃之类的事件就不会出现财政问题,可以基本上不承担风险,因而其收入与维护交易所正常运营的支出相符即可。
自律机构的健全和发挥作用是期货市场的一个特色。由于该行业有严格的自律,其行为才会有信誉,市场才会不断壮大发展。历史证明,什么时候行业自律越完善,其行业发展速度就越快。行业自律机构是一个全行业的服务机构,与市场风险无关,因此,各国都是根据其预算收入从每笔交易中提取一定的费用,用于行业自律和行业拓展。行业自律机构是彻底不以营利为目的,也不承担任何市场变动的风险。
国家的行政监管机构是立法、监管市场的机构,它要行使监管、执法的职能。该机构是一个国家职能机构,其经费来源于财政。
其五,市场参与者的普遍化和结构合理化。
期货市场是一个自由竞争、无限开放的市场,其参与者必须普遍化。参与者越是普遍,市场的流动性越高,竞争性就越强,价格就越有代表性,其功能越能发挥得好。从期货市场的发展历史看,当市场参与者仅限于行业参与者和相关投资者参与,没有达到社会化的程度的时期,期货市场的作用范围仅限于该行业,并不是社会化的市场。只有当全社会投资者普遍参与的时候,才是全社会认可的市场,其发现价格、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因此,任何限制市场参与者的规则都是不合乎其运行要求的。
那么,是否对任何投资者来讲都可以任意参与市场,有没有市场参与者是不利于市场竞争的呢?一般来讲,所有的垄断权势部门不能进入市场。所谓垄断者如国家行政机构,没有成本概念,不是一个正常的经营者,若进入期市,将会扭曲价格,成为最大的市场操纵者。如据2004年11月15日《中国证券报》毕胜先生的文章中所讲,某机构有色金属的轮库,2003年9月,通过某期货公司的席位抛出10万吨国储铜,价格每吨1.8万元左右,使市场一度出现了恐慌,价格下滑,许多商家停止了在国外采购而买入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到了2004年11月,市场铜价达到每吨3万元以上之时,市场纷纷传言该机构从上海期货交易所接铜补库,仅该期货公司的席位上就有头寸近4万吨。因此,LME铜价居高不下,创出历史新高,中国每月的进口应该每吨多付出几百美元。有关机构利用轮库这一权力,不仅使国内市场价格严重扭曲,而且使全国铜进口多付出了上亿美元的成本。像这样的行为是应该严格禁止的,否则市场无法正常运行。
期货市场参与者的结构应该合理化,即既有行业参与者,又有非行业的投资者。而在投资者当中,既有中小散户,也应该有机构大户,他们各有优势,共同作用,才能保证价格形成的合理性。
行业参与者大多是套期保值者,代表行业对该产品供求的预测。中小投资者代表社会各个方面对该商品价格走势的看法,他们参与市场是市场价格形成中不可缺少的力量,也使得市场有流动性。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还很少,没有专业的机构投资者。但在国外,却占市场参与者投资比重的大部分。机构投资者资金实力雄厚,有专业人才研究和操作,分析预测能力较强,可以进行中长期交易,一般进行商品价格周期投资、根据价格周期变动进行中长期投资,是市场的稳健投资者,他们的参与有利于价格发现。
其六,从业人员的自律与诚信
期货行业属于金融服务业,主要的资本是人力资本,人是行业之本。因此,从业人员的自律与诚信是行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即自律程度越高,行业诚信度越高,其行业越能迅速地发展。
以人为本是由该行业的特点所决定的。金融衍生工具往往比较专业,有许多产品本身的设计及其交易交割规则,甚至包括合约点数换算都是专业化的,许多投资者往往对此不太清楚。因而,需要专业化的人才为其服务,包括投资保值方案的设计和技术上的进出市场。所以,从业人员的诚信与行为自律是非常必要的条件,否则,若从业人员不诚信,或单纯为了一己私利会使市场中显得到处都是骗局,毁坏市场最根本的信誉。
从期货行业发展的历史来看,从业人员的自律是其发展的必要条件。美国在发展商品期货初期,由于从业人员行为短期化,受到了社会的猛烈抨击,有的州甚至立法禁止期货交易。从业人员为了业务发展,要去开拓市场,说服客户,为自己创造收入。如果言行诚信、手段正当,无可非议。若相反,就会给行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期货市场的从业者们开始严格自律,从交易所会员之间自律开始,到从业人员的自律,创造了一系列自律规则,使市场有秩序地运行。可以说,翻阅期货市场的发展史,应该是一部不断完善自律的历史。美国颁布的第一个期货法规是在期货市场诞生70多年后的1922年,国会通过了《粮食期货交易法》。该法规只是规定了两项内容,第一是赋予了联邦政府收集期货交易各项资料的权力,第二是赋予交易所防止垄断价格的义务。到此为止,期货市场的运行主要靠行业自律。
从业人员的诚信和行业自律是共同促进的关系。诚信是从业人员行为的基础,自律是为了保证诚信。若从业人员违规出现了不诚信的行为,行业自律组织会将其清除出去,用不断淘汰的办法来维护其行业信誉。由于有了行业自律机制的不断作用,期货市场的发展会不断扩大其诚信度,创造其信誉,而市场的信誉又反过来推动市场不断扩大、发展,形成诚信和市场发展互相推动的良性循环。

5. 几天下来炒期货的感悟

闪牛分析:
最初接触期货时,我认为这是一个坐在家里发财的机会,但几次重仓碰壁后,自然而然的放低仓位,降低自己的心理预期,反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开始指望每半年翻一倍,结果4个月被强平了两次仓,然后预期降低到每年20%的收益,却已经连续5年35%以上的收益了
保守的性格让我很多时候做了傻子,却也让我得到了一些聪明人没得到的东西。我是典型的工科男,做一件事之前喜欢先研究,看看是否有长期盈利的方法。刚知道期货时,我简直欣喜若狂,这东西好啊,可多可空,T+0,手续费低,只要研究出一些规律,那不是可以坐在家里挣大钱么?
于是我花费大量研究K线均线,机构持仓数据,每日多空增减仓,上网搜索商品供需关系,甚至查看主产地天气情况。结果大家都能预期,这些东西看起来都好,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现在看起来,当时是走了很多弯路,但转念一想,没有那些弯路,或许也不会有后面的那些收货,这基本是每个做期货的人的必经之路吧。
几年后当我有了比较稳定的盈利后,我曾经非常推崇一句话,“技术指标反映一切数据',多空数据,主力散户持仓,参与者心理变化,甚至主力的刻意打压和拉升,一切的一切,全部可以从盘面上反映出来。当然可以反映是一回事,你能不能全部解读出来是另一回事。
技术派做到高手级别绝对是可以在期货上长期盈利的,他们完全可以无视基本面的一切信息。但是这不代表基本面一点用都没有,基本面派做到极致,一样可以挣钱,而且会挣更多的钱。问题在于,靠基本面做盘只适合于大资金的机构用户,人家有足够的钱,和人脉关系去了解商品真正的供需。那些谁都能在网上查到的所谓基本面信息,根本不叫基本面,甚至很多时候是用来引诱小散户反向操作的工具,依靠这些来做盘,你会死得很惨。原因很简单,你能看到的信息,别人也能看到,如果你靠这个来操盘,别人当然也可以,如果你能赚钱,别人为什么不行?如果大家都赚钱,那这还是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期货市场吗?

6. 期货究竟是现货的衍生还是人性的博弈

期货市场魅力无穷却又扑朔迷离,深陷其中的人们总想探究它的本质以求获得可以永恒的盈利秘诀。不同的人,处在不同的环境,怀着不同的经验,身受不同的限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探寻期货市场,得出的感悟或所谓的“结论”往往也是大相径庭的,由此而生的自认为可以盈利的交易模式也是千差万别的。期货市场看似能够轻易获取的财富魔力,让我们孜孜以求,即使求之不得,也无法妨碍我们追逐它的渴望。
粗俗者如我,也是其中一员。我想从我自己角度探寻期货的本质,以便能够在这个市场求得能说服自己的盈利模式。
我认为站在以盈利为目的的交易者的角度来看,期货的本质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解读:一、期货是现货的衍生;二、期货是人性的博弈。(如果站在市场的观察者角度、设计者角度、经营者角度或是其他角度,期货的本质完全可以另有含义)
首先,期货不是平白无故诞生的,每一个期货品种、期货合约对应的都是特定的现货,期货是为现货而生的。
虽然期货和现货的关系时而紧密、时而松散,偶尔甚至还背道而驰,但不管怎样,期货就是现货的衍生,期货和现货就是有着与生俱来的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不可割舍的,是必然存在的,而且是有矩可循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如果研究透了某个品种的现货,在期货市场赚钱也就能相对顺利地实现了。
其次,期货的每一个波动、每一个价格、每一笔成交都是“人为”产生的,是由带着不同观点的钱广泛而民主的投票后撮合、约定而成的。
每一个波动、每一个价格、每一笔成交的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力量、观点、情绪、意念的撞击和妥协,是期货市场不同的参与者之间人性博弈的过程和结果。从这个角度而言,如果深入剖析了人性特点并理解了人性的共同规律,也能相对顺利地在期货市场赚钱了。
因为我理解的期货本质一是现货的衍生、二是人性的博弈,所以站在我的视角,我所看到的期货价格的波动、趋势的形成、行情的拉锯和转变等,都可以理解为现货供求关系变化和参与者人性博弈共同影响的过程和结果。虽然现货供求关系变化和参与者人性博弈这两者无时无刻都在共同影响期货价格,但我还可以简单地把期货长期价格波动的主要决定力量定义为现货的供求关系;把期货短期价格波动的主要决定力量定义为参与者人性的博弈。这样一来,或许我的期货交易就变得相对简单和可操作一些。
不管以下两句话是否正确,是否经得起严格的考验,但处在目前阶段的我,身受较多局限的我,却可以坚信:供求关系决定长期价格走势的规律亘古不变,人性特征决定短期价格走势的规律亘古不变。有了这样的信念,相当于是有了看待期货行情的核心世界观和价值观,由此往下则可以衍生出对应的方法论出来,即在此核心观点的指导下寻找期货交易的盈利模式。
一个期货品种的行情处在牛市还是熊市,是由它现货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供不应求对应的是牛市,供过于求对应的是熊市,如果该期货品种的现货是某个大宗商品,供求关系的理解比较容易,而如果该期货品种的现货是股票指数或某个股票,供求关系其实就是股票筹码与货币的供与求,如果筹码的供应多,想要买筹码的货币少,就是供过于求,股票就会跌,反之则会涨。
牛市和熊市,即行情的运行方向是供求关系决定的,而牛市和熊市的五浪、三浪或多少多少浪,即行情的行走路径则是人性特征决定的。比如,我们所说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是人性的一种特征,因此每一段趋势行情的运行总会有“停歇”。
如果我们足够用心地去观察、理解、分析、识别,会发现市场参与的主流人群冲动时、跟进时、恐慌时、套牢时、想要落袋为安时……市场就会表现出相应的价格波动。市场上任何一个参与者在交易中的任何想法和情绪,都会在行情的波动中体现出来,只不过当主流人群没有形成相同或雷同观点或状态时,行情通常是无序的、随机的、震荡的。而当在某个时间框架内,主流人群的观点或状态趋同时,行情通常会出现可识别的趋势。
对所有投资者而言,体悟供求关系的宏观基本面,比如货币宽松程度、产业政策等,大家都可以实现;而要洞悉供求关系的细节基本面,比如一个农产品的种植面积、长势、替代品情况、种植者情绪等,普通的个人投资者就很难实现,只有机构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才相对容易实现。因此,通过基本面研究超级大方向,个人投资者并不输给机构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但通过基本面研究中短级趋势,个人投资者就明显处于劣势。供求关系的基本面分析必然是有用的,至于是粗线条分析应用还是细致分析应用,就要因人而异,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而非倚靠自己的短板。
交易者在观察行情时,如果认为某些类型的行情波动是无明显特征的,那么这些行情对他来说就是抓不住的,对他而言,应该主动“错过”这些行情;而如果认为另一些类型的行情波动是有明显特征、是可以识别的,那他就可以抓住这些行情,他所需要做的就是等待这些类型行情的出现,识别它们、捕捉它们。当然,因为个人分析、总结、识别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市场参与的主流人群的变化性,即使交易者看到了某个自认为有明显特征的行情的征兆时,它也可能是“假象”,而如果遇到了“假象”,有应对策略就行了,即及时止损。这就是技术分析及其应用了。
技术分析讲究“重演”,其实市场重演的不是图形,而是人性。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情绪组成的市场情绪必然是有规律可循的,因为人性是亘古不变的,人性是有规律可循的。只不过市场情绪是由千千万万的怀着差异化情绪的参与者组成的,比单个人的情绪更复杂也更难以识别。但不管怎样,当市场参与的主流群体的情绪趋同时,市场情绪就容易识别了。我想这就是技术分析的精髓吧。

7. 感觉曹先生也是在期货市场纵深多年了,小弟现在也是在从事金融行业有五年,目前对于期差不也有自己的一套

那些都是忽悠骗人的公司,无非就是配资公司一个类别的,最好还是找比较好一些的现货贸易公司,参与到期货相关岗位,慢慢做起,期间要认真努力学习,研究相对比较稳定风险较低的期限套利交易,或者同品种之间的合约套利交易,亦或者是品种之间的套利交易,比如15年时候玉米和淀粉有两个合约价差还有几十元钱,那么空玉米多淀粉套利最终有二三百的价差交易,这基本是无风险的套利交易,等等,这个需要自己多多研究,观察分析市场,有些品种机会是很大的套利交易,比如PP和塑料在15年最大价差接近2700现在价差才300左右,当时那时候套利交易可以做出1500点空间,前几天PP和塑料基本一个价,可能差百十块钱,现在扩大到三百多,套利可以200点,这个需要细致观察,再比如2011年初PTA历史最高价12500时候,塑料价格12000左右,正常市场行情TA应该低于塑料三千以上的价差,那一次是最好的一次跨品种套利机会。所以,期货交易赚钱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你能够把市场观察分析比较细致,尤其在暴涨暴跌的趋势行情中,可以赚到趋势方向的钱,在趋势接近尾端时候可以选择不合理品种的价差跨品种套利的利润,把这些都形成文字和案例,估计给现货企业服务交易,应该没有问题。 来自职Q用户:曹先生
我和你一样,在上海也是这种情况?找工作不容易啊!人脉有限,很难遇到贵人相助! 来自职Q用户:孙先生

8. 期货市场中 如何培养自己的盘感~

简单来说,“炒手”是以极高的频率、良好的盘感,在期货市场进行超短线交易的客户。这些交易单往往在市场停留不会超过几分钟,“炒手”赚上1到3个点马上就出来,砍仓也一般不会超过1至2个点,这样的做法使得他们拥有极高的成功率。平均下来,“炒手”基本都能达到200%的年收益

“炒手”是期货市场上非常奇特的一类人。简单来说,“炒手”是以极高的频率、良好的盘感,在期货市场进行超短线交易的客户。这些交易单往往在市场停留不会超过几分钟,“炒手”赚上1到3个点马上就出来,砍仓也一般不会超过1至2个点,这样的做法使得他们拥有极高的成功率。金融界期货大赛成交额冠军姜瑛鹏就是这样一位“炒手”。

平均年收益200%

姜瑛鹏告诉记者:“我属于炒手,主要对市场行情起推波助澜的作用。”不过,这并不是他进入期货业的第一个角色。

2004年,上海期货交易所举办沪铝模拟期货大赛,姜瑛鹏参赛并获得二等奖。当时期货公司正开始扩张,于是姜瑛鹏在2004年加盟了汇鑫期货。此后,他在期货公司做过研究员、营业部服务部经理。2006年离开期货公司,姜瑛鹏去了大连商品交易所、现货铝企等,将期货产业链上下游摸了个透。

姜瑛鹏坦言:“对于整个产业链的深入了解影响了我的交易风格。我是基本面派而非技术派,产业研究让我学会如何系统地去分析一个行业。很多期货投资者由于这第一层窗户纸没有捅破,‘牺牲’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

期现结合起来,了解现货市场,期货价格就是个影子。姜瑛鹏举例,现货低迷,期货价高,期货价格要么回归市场,要么主力逆向操作扩大价差。比如,0809橡胶期货现货月仍然有2.7万元的高价,多头如何自处呢?当时对应的消息是云南地区橡胶减产,下游企业从泰国、马来西亚进口橡胶抛到国内的盘上价格不合适;另一方面,时间来不及,装船、检验等手续下来赶不上时间。分析一下现货市场情况就知道高价是出于市场行为还是非市场合约,就可以判断该碰哪个合约不该碰哪个合约、抛还是不抛了。

姜瑛鹏向记者透露,如果本金是50万元的话,“炒手”炒一天维持收益1.5万到2万元,这样算下来一年的收益在500%-600%,但有的时候状态可能不是很好,所以平均下来,“炒手”基本都能达到200%的年收益。

学完书本学偏门

“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利”,这是姜瑛鹏的座右铭。他表示,现在许多期货投资者和交易员的视野都太窄了,拥有广阔的视野才能感悟先机。

“真正成功的投资者不单单是赚钱,而是对价格走势判断正确且思维超前,预见了这个行情。当然,能抓住并赚到钱就更好了。”姜瑛鹏说。

但是做到这点非常难,他告诉记者:“国庆之前收盘前3分钟,我手中有一把空单,300手糖,28手铜,留还是不留我很犹豫。我已经预计到市场可能会下跌,但是没想到爆发时间那么快。最后我只留了两手铜。”

那么,初学者怎么成为一个出色的交易员?姜瑛鹏表示,“非常简单”。首先,交易者需经过一到两年时间的锻炼,但并不需要把全部的时间都花在交易上,一定要留出分析的时间,先看懂一个品种的上下游企业链,评判这个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当然,这个过程会很长,需跟踪总结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等到价格的涨、跌心里都有数了,则可以加强交易,证明自己的判断。但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需要确定自己是什么类型的交易者,是超短线、短线还是中线。这和你的性格有关,这个实践的过程是不断完善交易系统的过程。一个品种做好了,可以以这个品种为基础扩散到其他合约。

归根结底,“炒手”需要有先见之明,而这先见是建立在全局观之上的。“炒手”的思维需符合市场,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交易者学完了书本还不够,还需要学习偏门。这个偏门是市场盘感,比如对庄家的判断等。有些单子错了并不是你判断不对,而是主力玩了花招,这些需要交易者自己积累,是书本上没有的。

“做盘面是很灵活的。”姜瑛鹏告诉记者:“我有一个长远的判断,有一个具体细化的判断,再加上盘中的随机调整,这样做盘基本能八九不离十。”

9. 如何看懂期货市场波动

期货价格波动,实质上就是多头和空头双方的较量,当力量均衡时,价格就呈区间震荡;当某一方力量暴发时,则就产生突破行情。因此,价格波动的基本特征就是:
平衡市(区间震荡)+突破市(趋势行情)
所有的行情均在这2种状态下转换,平衡后产生突破,突破后再进入平衡,再突破。另外,这2种状态无论在哪种周期下都同样存在,所不同的是,周期大的平衡就能产生大级别的突破,周期小的平衡只能产生小级别的突破。当我们看到大平衡后的突破时,我们就能明白对后续行情有较大的预期,交易的策略自然偏向于日内波段或波段,而不是一昧地全是(超)短线,很多人看对方向而不赚钱,根本原因就在这儿,即:行情的属性和交易策略不配套。小周期的平衡后突破,自然支持的行情级别不会很高了。

10. 如何看懂期货市场

投资者可以通过期货行情软件,期货行情网页,期货交易所,期货大型网站,来查看国内期货市场行情走势,要了解开盘价,收盘价,最新价,最高价,最低价,结算价等常见交易数据,更要多看看日线图,周线图,月线图等长期行情,好做出准备的判断。

热点内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晚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3 浏览:396
阿坝小金县橡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0 浏览:908
楚雄大姚县豆一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4:02 浏览:736
做期货能在网上开户吗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591
安庆宜秀区早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377
正确的原油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9:41 浏览:39
达州市纤维板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11 浏览:310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白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07 浏览:883
上海外盘期货哪里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4:10 浏览:448
香港日发期货开户网站 发布:2021-12-16 12:24:09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