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股指期货风险
❶ 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美国的股指期货是不是全线暴跌有没有跌停大家都做空,那谁来做多接手呢
首先,结算机构是交易对手,不存在交易对手风险;
其次,无论在什么市场环境下,都总会有看多看空的分歧存在,没有分歧就没有成交。你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你觉得明显就该看空,不理解别人为什么看多。其实看多的人也觉得应该看多,不理解你为啥看空呢
❷ 美国期指融断的条件
美国期指总断的条件,这个具体的你可以看一下他们那边的相关资料。
❸ 美国股指期货与中国股指期货
如果说成交量的话当然是期货第一,现货黄金一天的成交量就几万亿美金,这个股票是没法比的,但是股票是资本市场的基石,至于资金还是看个人的投资喜好吧,对于美国民众来说还是股票多,期货毕竟有杠杆的。股票和期货的本质不同,股票是对一个公司的投资,而期货是为了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
❹ 美国股票期货大跌,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特朗普夫妇确证新冠后,道指、纳斯达克指数和标准普尔指数期货下跌超过2%。通过这些可以看出,期货涨跌几乎都是被利好利空影响。
最后,这次美国股市和期货大跌主要原因是特朗普确诊了新冠,这增加了市场的风险,不过后来又涨了回去,因为特朗普病情好转,同时宣布了一些刺激政策,这些对股市和期货来说是重大利好。
❺ 美国什么时候推出的股指期货
期货市场的发展历史可向前推到十六世纪的日本,不过直到1848年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正式成立后,期货交易才算迈入有组织的时代.事实上,当初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并非是一个市场,只是一家为促进芝加哥工.商业发展而自然形成的商会组织.直到1851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才引进远期合同.在期货市场150余年的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即是1972年5月16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国际货币市场推出外汇期货合约,标志着金融期货这一新的期货类别的诞生,从而掀起一个期货市场发展的黄金时代.
1975年10月,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了第一张利率期货合约,枣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的抵押凭证期货交易
1982年2月,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推出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交易.短短十年间,外汇期货和利率期货及股票指数期货相继问世,标志着金融期货三大类别的结构已经形成.期货市场也由于金融期货的加盟而出现结构性
至1993年,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期货交易所的成交量已超过美国,成长速度极为惊人.
股指期货的功能
(1)规避系统风险
(2)活跃股票市场
(3)分散投资风险
(4)可进行套期保值
❻ 美国股指期货看哪个指数
股指期货为交易者提供交易股票指数期货的可能,股票指数同时包含很多种股票产品,而不是一种或者少数产品。从而无需直接从事股票交易。同时,长线的股票交易者也可以同时作股指期货,这样可以对其持有的股票进行套保,例如,股指期货的头寸/部位和他们股票部位相反,无论市场向哪个方向变化,投资者都有利可图。股指期货的特点是允许投资者用较少的投入交易股票指数产品,而单独投资股票需要高出很多的资本。
股指期货是为了规避股票市场风险应运而生的,开放自由的市场条件下不应该出现单边走势
❼ 什么是股指期货的风险敞口
敞口
的英文翻译是Pant
一般这多用于美国外盘的评论,他们对大风险的行情都用pant来概括,比如说这次的豆粕行情。
股指的风险敞口
就是股指的价格偏离沪深300指数的价格。
❽ 美股股指期货是什么
美股期指就是美股期货指数,并不是单独的指道琼斯还是纳斯达克,就好像中国的股指期货一样道理,是以沪深300为标的的,美股期指也是期货,不是单纯的指数。
(1)股票和期货市场是区别在于保证金的不同,交割时间的不同,波动幅度的差异等,是不同的两个市场,交易规则也不相同.所以交易方式谈不上类似.虽然看上去也是开盘收盘,也是K线,也有相同的指标,但两个市场的区别很大.股票是用100%的钱去买现货.期货是用一定的比例的保证金购买未来的商品.
(2)任何时间转作中国期货都很容易,但需要了解期货市场的规则和风险.
(3)理论上计算的话,股票的涨跌停板幅度小于期货市场的幅度.所以从理论上讲期货市场的风险更大些,但风险与收益是对等的,风险大,收益的速度也快.但你收益高,说明有人赔得多.你赔得多,说明对方赚得多.
❾ 股指期货真的“风险大不可控”吗
弹指间,中国股指期货上市即将周年,初显国外市场历时多年方能达到的成熟水平。然而社会上对其风险认知并不客观,常有捕风捉影三人成虎。甚至一些市场分析人士也杯弓蛇影“谈期色变”。股指期货真的“风险大不可控”吗?
监控“五位一体”,风险两级分担
在充分吸取欧美及亚洲各国分业型与统一型监管、专职型与非专职型监管、机构型与功能型监管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中国证监会、证监会派出机构、交易所、保证金监控中心和期货业协会“五位一体”,构建起包括信息交换、风险预警、共同风控和联合调查等在内的统一协作监管体系和跨市场联合监管机制,科学整合监管资源,全面提高监管效率,严防监管套利行为。
市场一旦走势凶险反常,期货公司老总们就心惊肉跳守在风控中心寸步不离,证券公司老总们则大可不必如此紧张。这是因为投资者亏损不伤证券公司一根毫毛,而期货公司则可能面临灭顶之灾。保证金监控中心严格监控每笔交易,证监会和交易所对结算保证金不足的期货公司有权强制平仓,而客户穿仓则由期货公司买单。这就迫使期货公司对客户交易严加监控,把风险压到最低程度,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如股指期货推出3月后成交量猛增8.2倍。成交/持仓比平均高达14.4倍,其中主力合约曾一度最高达30余倍,显示盘中日内交易过度频繁,投机氛围较重。****理财网所立即采取限制开仓一名,提请证监会立案调查一起的措施。同时未雨绸缪防微杜渐,9次电话提醒,约请4家老总面谈。期货公司也主动自律,劝导客户从大局出发自觉降低日内频率。此后****理财网所更创造性实施了“监管前移”方针,指导单个客户每日盘中开仓不超过500手,使成交/持仓比稳定下降。至9月末维持在6倍以下。以上制度措施使交易风险“长痛变短痛、剧痛变阵痛”,以个别交易者“闯红灯罚款扣分”,换来整个市场的平安稳定,使交易风险不过夜,更不会传递到其他市场。上市以来在现货市场震荡加大的行情中,期指主力合约与沪深300指数间相关系数一直高于99%,基差率维持在-1%与+1%之间。当月合约的成交量占比总成交量超过80%,持仓量占比总持仓量达60%,分级结算制度稳定运行。去年10月开始大宗商品一轮大涨接一轮大跌,但股指期货从未发生会员结算风险和客户穿仓爆仓,极少出现追加保证金,更未出现“到期日效应”、炒作远期合约及其他重大风险事件,顺利实现10次现金交割。
“合格投资者”,套保盘将很稳定
股指期货首创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为投资者提高识别和防控风险能力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因而也逐渐为其他市场、其他品种所借鉴。
美国1982年首次推出股指期货时,投资者根本不知其所为何物。美林、高盛、所罗门兄弟等投行花费2到5年时间,“先交易后学习”,才逐渐懂行知规。而“会交易知风险”却是入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先决条件。没有商品期货交易经验者必须通过地毯式“期货扫盲”、仿真交易和开户前的严格测试,先成为“适当性投资者”,才有资格获准入市。
目前股指期货开户6万余户,其中散户占95%,机构约1000家。在日均2000亿左右的成交额中,散户占比约60%—70%。机构投资者包括基金、特殊法人(券商自营)和即将开闸的QFII等,其数量少却交易规模较大,往往与散户形成对手盘。但制度规定特殊法人仅能进行套保操作,且基本为卖出套保。公募基金和QFII也只能从事套期保值。据证监会网站和国家外汇局信息披露,截至去年12月底,共有106家外资机构获得QFII资格,其中94家QFII累计获批投资额度189.7亿美元。约相当于人民币1250亿元。按规定QFII在交易日日内的成交金额及日终持仓双向合约价值不得超过外汇局批准的投资额度。且多、空头合约不进行轧差。一家规模超10亿美元的QFII衍生品交易总监表示:作为全球性对冲基金,QFII优势在于全球视野和长期趋势研判,故进入中国期指市场后套保盘将十分稳定,不会频繁交易对期指市场造成冲击。
“零和”并非蒸发,“强平”止损杠杆
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不同,股市总市值随涨跌起伏而“热胀冷缩”,期市总市值则限定在多空盘对等之中。股市上涨时买者赢利但卖者未必亏损;反之下跌时买者亏损但卖者未必赢利。期市却是名副其实的“零和”。当市场传言有投资者做股指期货亏损累累的“杯具”时,背后一定有其他期民同等数额赢利的“洗具”。上证指数从6124点跌至1664点,市值蒸发近24万亿。但如果期民亏损24万亿,那肯定一点也没蒸发,而是转移成为其他投资者的赢利了。
股指期货与股票的另一区别为双向交易。世间没有只涨不跌的单向市场,交易难免总要朝双向演进。中国股市的融券交易其实领先股指期货开通了做空机制,只不过融券标的仅限于90多只蓝筹股且无杠杆机制,不同于沪深300对应300只标的股票。
认为期市风险大于股市主要理由就在于杠杆的放大效应。股指期货只需投入合约价值18%的保证金就可以全额交易。其实股市也存在杠杆效应。中国股市相当数量的非流通股未入市前,不少股票仅交易少量流通股就可能把整个股价拔高,未流通的“大小非”坐享其成。下跌时则相反。所以杠杆的放大效应其实普遍存在。当然,股民买入股票才承担风险;而期民只要开仓,无论买入还是卖出都要承担风险。杠杆效应虽然放大了交易风险,但防范机制早已健全——股民满仓操作较为普遍,证券公司无权强减强平;而期民满仓操作则期货公司有权按浮亏追保甚至强减强平以坚决止损。正是期市这种特有的“悬崖勒马”机制,一次次防止了风险意识薄弱的投资者“倾家荡产”,同时也避免了期货公司“殃及池鱼”,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期货的主要功能就是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上证指数曾于8个月内从3000点上涨1倍至6124点,又于1年内大跌70%至1664点,波幅远高于同期的期货价格指数(CRB)。继1987年股灾之后,本次金融危机再次成为股指期货的“极端压力测试”。危机中全球股指期货市场运行稳定,交易量和持仓量逐年显著增长。截至今年1月底,沪深300股指期货累计成交约5021万手,累计成交额45万亿元人民币,日均成交额基本与股市持平,低于2009年美国和日本的1.2倍、印度3.07倍、韩国29.7倍。目前市场保证金总额170亿元,持仓保证金100亿元,资金使用效率达60%。上述稳定健康、持续增长的数据指标,也为股指期货是否真的“风险大不可控”提交了一份无声的注释。
❿ 股指期货投资者可能遇到的风险有哪些
你好,所谓爆仓,是指投资者保证金账户中的客户权益为负值。在市场行情发生较大变化时,如果投资者保证金账户中资金的绝大部分都被交易保证金所占用,而且交易方向又与市场走势相反时,由于保证金交易的杠杆效应,就很容易出现爆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