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期货市场调研
A. 国际期货怎么样
国际期货在国内不受监管,资金无保障,风险大,谨慎操作。
B. 国际期货市场的近期发展趋势有哪些
国际期货市场的近期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品种不断更新
2.期货交易的全球化越来越明显
3.科学技术在期货交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4.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成为期货市场的共识
C. 国际期货市场不同软件的数据差异,高手请进
国际市场是连续的,文华他只显示到这个时间,博弈它全部都显示,就是这样的。
D. 外国期货市场和中国期货市场目前形势是什么样的谁能分析一下
就整个经济形势而言,全世界在经济危机后都还在休整过程中,预期该过程还需要一些时日。甚至不排除还需要数年。
期货市场的情况是国内和国外大的趋势没有明显差异。但从稍细一方面看差别就很大了。
首先,国外虽然也会通过货币等措施调整经济的景气情况,但是行政性的手段很少使用,基本主要都是靠市场来自身修复。国内在这方面要不就不管,等到没法收场就各种手段都上来了。这是不规范的市场经济。
其次,中国经济景气度要明显好于其他经济体,因为中国总的来看一直还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这次经济危机后,也是中国等经济体率先企稳,因此中国经济相对要稳定一些。这在国内外期货市场的表现就是国外常常把预期建立在中国需求变化的角度。而国内期货市场则市场性不强,政府行政化手段过多,加上受国外影响,动辄就跳开,操作性也很差。
综合而言:国外的期货市场相对要规范很多,而且出现异常走势的几率远少于国内期货市场。从大形势方面看:预期世界经济还需要一个整合休整期,个人估计2012-2014年期间的某段时间很可能完成上一轮危机的最后的调整,真正到那个时候,下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再次到来,那时候才是我们投资者的超级狂欢盛宴!
E. 国际期货市场的商品期货有几大类有哪些重要品种(简单明确)
国际期货市场的商品期货有三大类,分别是:农产品期货、有色金属期货和能源期货。
农产品期货又包括粮食期货、经济作物类期货、畜产品期货和林产品期货。
粮食期货的重要品种有:小麦、大豆、豆粕、玉米、红小豆大米和花生仁。
经济作物期货有:棉花与棉纱、咖啡、可可、橙汁、棕榈油、菜子。
畜产品期货有:猪肉与活猪、牛肉与肉牛、鸡肉与肉鸡、羊毛、生丝、干茧等。
林产品期货有:木材和天然橡胶
有色金属期货的重要品种有:铜、铝、镍、铅、锌、锡、钯、铂、金、银,其中金、银、铂、钯又称为贵金属。
能源期货的重要品种有:原油、取暖油、燃料油、汽油、轻柴油和丙烷
F. 国际期货跟国内期货有什么区别吗
国际期货与国内期货的区别在于:
(1)品种齐全、覆盖面广:包含外汇期货、贵金属期货、各类迷你合约、期权等,补充内盘品种空缺;
(2)交易时间连续:全球24小时滚动,交易时间长,可弥补内地期货盘节假日、休市时带来的大幅跳空风险;
(3)规律性优于国内期货:境外各大交易所价格权威,时间、走势连续;交易机制更成熟可靠;
(4)杠杆比例高:保证金比例5%-10%左右,保证金便宜;
(5)满足客户多元化投资需求:金融期货(如股指期货)入市门槛较低,可进行纯投机、套利、套保等交易,品种丰富,能提供套利、套保优质平台;
(6)手续费低:手续费基数低,且无税费、无点差、无隔夜利息。
(6)国际期货市场调研扩展阅读:
期货合约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有些美国期货合约品种如大豆、铜对国内期货价格变动会有影响,国内投资者可以参考外盘行情。大型生产商与贸易商也可根据外盘行情做好套期保值,对冲现货交易损失。
G. 国际期货市场的近期发展趋势有哪些
国际期货市场的近期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品种不断更新
2.期货交易的全球化越来越明显
3.科学技术在期货交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4.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成为期货市场的共识
H. 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国际期货市场的近期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一)品种不断更新。期货市场发展的前一个世纪基本上都是围绕商品期货交易进行的,主要有农产品、金属、能源等大宗商品。本世纪70年代后,随着利率、股票和股票指数、外汇等金融产品期货期权交易的推出,全球期货市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目前,新的金融衍生产品仍不断出现。
(二)期货交易所合并。各国期货交易所进行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通过合并的方式扩大市场规模,提高竞争能力。如日本的商品期货交易所最多时曾达27家,到1990年,通过合并减少到16家,1997年11月减至7家,形成以东京工业品交易所、东京谷物商品交易所为中心的商品期货市场。在欧洲,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于1992年兼并了伦敦期权市场,1996年又收购了伦敦商品交易所,其1996年的交易量首次超过历史悠久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成为仅次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世界第二大期货交易所。在美国,1994年,纽约商业交易所与纽约商品交易所实现合并,成为以金属和燃料油为主的期货交易所,1996年起,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也开始酝酿合并事宜。
(三)期货交易的全球化越来越明显。进入80年代以来,各期货交易所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相互间联网交易对方的上市品种已成为新潮。联网交易就是期货交易所之间通过电脑撮合主机的联网方式,使交易所会员可以在本交易所直接交易对方交易所上市合约的一种交易形式。联网后,各交易所仍保持独立法人的地位。先后联网的交易所有: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分别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纽约商业交易所、国际石油交易所、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和德国期货交易所联网,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分别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和东京期货与期权交易所联网,香港期货交易所分别与纽约商业交易所和费城股票交易所联网,纽约商业交易所与悉尼期货交易所联网等。
(四)科学技术在期货交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交易所间的联网和异地远程交易,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技术问题。在90年代初,为了满足欧洲及远东地区投资者在本地时间进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上市合约交易的需要,这两家交易所与路透社合作,推出了全球期货电子交易系统(GLOBEX)。此后,其他交易所纷纷效仿,并开发出各自的电子交易系统,如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的APT系统、法国国际期货交易所的NSC系统等。这些系统不仅具有技术先进、高效快捷、操作方便等特点,而且使全球24小时不间断进行期货交易成为现实。
(五)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成为期货市场的共识。作为一个高风险的市场,各国政府监管部门对期货市场无一例外地进行严格监管。特别是1995年具有百年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因其交易员在新加坡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从事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交易时,违规操作,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最终导致该银行倒闭的严重事件发生后,从监管部门到交易所以及投资者都对期货市场的风险更加重视,对期货交易中的合约设计、交易、结算、交割等环节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检讨,以求控制风险,更好地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
I. 国际期货市场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简单,明确)
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由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规模不断扩大过程。 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诞生;随着现货生产和流通的扩大,不断有新期货品种出现。最早的金属期货交易所诞生在英国伦敦,1876年成立;1933年,纽约商品交易成立,1974年推出黄金期货合约,在70~80年代的国际期货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的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市场带巨大的冲击,石油等能源产品的价格剧烈波动,直接导致了石油等能源期货的产生。 1972年5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设立了国际货币市场部分(IMM)首次推出外汇期货合约。1975年10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利率期货合约。1982年2月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推出综合指数期货合约,使股票价格指数也成为期货交易的对象。 1982年10月1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了长期国债期货期权合约,为其他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交易开辟了新天地引发了期货交易的又一场革命。目前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权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