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期货流动性避免风险
Ⅰ 金融衍生工具避险具体是避免那些风险
首先我们要清楚金融衍生工具指的是什么?金融衍生工具是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货币、债券、股票等为传统金融工具)其价格决定于后者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其基本特征有:1、跨期交易 ,2、杠杆效应, 3、不确定性和高风险 ,4、套期保值和投机套利共存;
常见工具有:
1、期货合约。期货合约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实物商品或金融商品的标准化合约。
2、期权合约。期权合约是指合同的买方支付一定金额的款项后即可获得的一种选择权合同。证券市场上推出的认股权证,属于看涨期权,认沽权证则属于看跌期权。
3、远期合同。远期合同是指合同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以约定价值,由买方向卖方购买某一数量的标的项目的合同。
4、互换合同。互换合同是指合同双方在未来某一期间内交换一系列现金流量的合同。按合同标的项目不同,互换可以分为利率互换、货币互换、商品互换、权益互换等。其中,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比较常见。
需要注意的风险:
①交易中对方违约,没有履行承诺造成损失的信用风险;
②因资产或指数价格不利变动可能带来损失的市场风险;
③因市场缺乏交易对手而导致投资者不能平仓或变现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④因交易对手无法按时付款或交割可能带来的结算风险;
⑤因交易或管理人员的人为错误或系统故障、控制失灵而造成的操作风险;
⑥因合约不符合所在国法律,无法履行或合约条款遗漏及模糊导致的法律风险。
Ⅱ 如何规避外汇期货风险
看经验,看水平,看实力。如果没有经验没有经济实力,还是别入市了。你扛不起,也玩不起,也赌不起,交不起学费也就没有以后。如果有经验也有经济实力,那么减少出手次数,拉大盈利空间。以长线盖短线是最好的规避风险方式,也是最好的盈利方式。
Ⅲ 外贸企业如何回避汇率风险
采用即时汇率计算方式、远期结售汇套期保值业务等方式可以有效规避贸易风险。
【即时汇率保护企业收益】
“前一段时间,欧元贬值给我国外贸出口造成很大的压力,欧洲人的消费力在降低,欧盟采购商的订单会明显减少。”石家庄好利服饰有限公司的参展人员说。“当卢布贬值时,外贸企业可以采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有效减少汇率风险和汇兑成本。另外,外贸企业通过本地化建厂,也能有效降低汇兑风险。”广州美纯服装有限公司外贸销售经理凌晨说。
吉林省纺织品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何荷表示,当欧元贬值时,我国出口企业在对欧元区市场签订合同时应尽量灵活,多走“短平快”路线,以短期小额合同为主,可先用美元结算,适当减少签订用欧元等非美元货币结算合同。此外,企业还可利用各类金融产品规避汇率风险。“我国出口企业可以与客户商量,当汇率剧烈变动时,可采取按照即时汇率计算的方式。此外,还可以考虑采取一半欧元,一半美元的结算方式。”广州轻工集团文体用品进出口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徐丹娜表示。
【远期结汇降低汇兑损失】
“使用远期结售汇套期保值,成为当今最主流且最能有效降低汇兑损失的一种办法。所谓套期保值,即企业与客户签订欧元销售合同后,与银行签订一个协议,约定未来结售汇的外币币种、金额和期限及汇率。”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孙兆坤说。
辽宁鸣宸贸易有限公司的参展商表示,虽然远期结汇业务能够减少人民币升值趋势下的汇率风险,然而1%的年保证金令不少出口企业感到压力不小。为了规避汇率风险,外贸企业可以采取美元提前结汇方式,即企业提前向银行贷款一定量美元,预计到企业外贸款项收到后还款。美元贷款利息较低,贷款额度、时限灵活简便,一般公司外汇收款周期是一季度,因此,按季期限贷款,其利息在0.3%左右,这降低了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金融成本。
【巧立合同条款减少贸易风险】
“为规避汇率变化风险,企业在签订出口合同时,应在合同中设立相应条款来规避这一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价格条款上增加汇率变动损失分担的约定。金额较大的贸易订单可以在签订合同时设立相应条款,协议当结算货币升值或贬值时,相应地提高或降低出口价格。”杭州爱丽芬进出口有限公司外销员李杰说到。
雨中鸟(福建)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翔鹏表示,我国出口企业也可以与国外采购商议价,但是议价能力则与企业规模大小、与客户的亲密度有关。如果企业规模较大,其公司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强。如果预期原材料涨价,或者当前在汇率波动的节点上有生意要谈,就可以与对方在约定调整范围进行议价,但是小型公司则没有这么强势了。“外贸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素质较高、技术较强的专门人员来对即将要进行的国际贸易进行评估和预测,通过加大信息的投入,对汇率作出一个独立的判断,同时外贸企业还要树立起合理的风险管理观念,确定自己最有优势的产品来开展国际贸易。”厦门宏阳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的参展商表示。
Ⅳ 股指期货风险的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可分为两种:一种可称作流通量风险;另一种可称作资金量风险。流通量风险是指期货合约无法及时以合理价格建立或了结头寸的风险,这种风险在市况急剧走向某个极端时或者因进行了某种特殊交易想处理资产但不能如愿以偿时容易产生。通常以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来衡量股指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广度是指在既定价格水平下满足投资者交易需求的能力,如果买卖双方均能在既定价格水平下获得所需的交易量,那么市场就是有广度的,如果买卖双方在既定价格水平下均要受到成交量的限制,那么市场就是窄的。深度是指市场对大额交易需求的承接能力,如果追加数量很小的需求可以使价格大幅度上涨,那么,市场就缺乏深度;如果数量很大的追加需求对价格没有大的影响,那么市场就是有深度的。较高流动性的市场,稳定性也比较高,市场价格更加合理。资金量风险是指当投资者的资金我无法满足保证金要求时,其持有的头寸面临强制平仓的风险。
Ⅳ 做期货和外汇,哪个风险更大一些
都有风险,哪个更大,不在产品,在于自己的把控,仓位配比,交易计划等!
Ⅵ 如何规避期货市场的流动性风险
期货交易尽量选择成交量大的合约,成交活跃流动性好,成交不活跃的合约就容易发生流动性风险。
Ⅶ 如何运用外汇期货与外汇期权交易来规避外汇风险
规避的话,分两种情况,具体如下:
1、如果你现在持有大量货币,担心货币贬值,可以在外汇市场做空这个货币。虽然你持有的货币现金贬值了,但在外汇期货和外汇期权却赚钱,两者扣除交易费用,差不多能减少损失,这要看两者的基差。2、如果货币升值了,那持有的现金货币是赚的,但期货或期权是亏的,也能抵消一部分。货币升值的情况亦然。
但如果说要做到完全规避外汇风险,是不存在的,银行和国家也做不到。
Ⅷ 如何运用外汇期货和期权来规避风险
我学的不深入,只知道外汇远期,好比我是中国出口商,和进口方签好了合同,货款100万美元,3个月之后有一笔美元100万进账。但是看样子美元很可能会贬值。
现在100万$值700万¥,那3个月后的100万美元若是值600万¥岂不大亏。为了锁定利润,我与银行签订一个远期外汇协议,约好价格比如说1比6.4(银行如果也觉得美元要贬值,怕是不会愿意按1比7,虽然这样最好),约定3个月后按这个汇价向它卖100万美元,换回人民币640万¥。亏是亏点,但毕竟落袋为安了,也可以安心的入账,不用再怕汇率老变来变去的影响利润。
这是远期外汇协议,但是不是说期货就是标准化的远期么,期权又是从期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下面都是我自己瞎想的了:
那我卖一张100万美元的外汇期货合约成不成(到期交割就是交出100万美元,买方把640万人民币给我)?
买一个100万美元的外汇期权成不成?到时一旦汇价突破1:6.4(比如,1:6.2)就行权,卖方必须把640万¥给我,一分不能少,多出的成本0.2×100万美元=20万人民币,让他自己承担。
这些方法,都可以把进账锁定在640万人民币,当然买期权还得付一个期权费的成本。
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你理解书上的内容,但估计照这么答肯定不全面
Ⅸ (1)该进口商应如何运用外汇期货交易来规避未来欧元汇率上升的风险
这个问题较复杂,有很强的定制性,只能大致给个方法。
假定中国商人进口欧盟商品,需要如何运用外汇期货。
首先,中国商人担心什么?担心人民币贬值,贬值导致需要更多的人民币才能兑换所需欧元。那么商人需要做的交易方向是汇率上升,这样假设真的发生,那么期货上盈利弥补兑换货币的亏损。同时如果汇率下降,期货上亏损需要兑换货币的盈利来弥补。
实际上相当于提前确定了汇率,无论怎么变,都是以同样的汇率兑换货币。这样避免了汇率波动的风险。
Ⅹ 金融市场的风险有哪些如何规避
巴塞尔委员会对金融风险的认定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
1、信用风险。
交易对手违约的风险。当交易对手方信用状况发生问题,就会违反交易合约。
规避信用风险,可以进行信用评价、增加担保、引入信用保险等。
2、市场风险
市场要素变动带来的风险。
有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价格风险等。
可以用期货、期权等工具规避风险。
3、操作风险
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按照发生的频率和损失大小,巴塞尔委员会将操作风险分为七类:
(1)内部欺诈。有机构内部人员参与的诈骗、盗用资产、违犯法律以及公司的规章制度的行为。
(2)外部欺诈。第三方的诈骗、盗用资产、违犯法律的行为。
(3)雇用合同以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由于不履行合同,或者不符合劳动健康、安全法规所引起的赔偿要求。
(4)客户、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引起的风险事件。有意或无意造成的无法满足某一顾客的特定需求,或者是由于产品的性质、设计问题造成的失误。
(5)有形资产的损失。由于灾难性事件或其他事件引起的有形资产的损坏或损失。
(6)经营中断和系统出错。例如,软件或者硬件错误、通信问题以及设备老化。
(7)涉及执行、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管理的风险事件。例如,交易失败、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失败、交易数据输入错误、不完备的法律文件、未经批准访问客户账户,以及卖方纠纷等。
规避操作风险:加强内控,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完善提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