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外汇期货例题
1. 国际金融案例分析题
外汇管制可以追溯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当时马国政府为了防止国外货币炒家阻击马币而进一步限制马币在马国以外的流通性。
1997亚洲金融风暴时开始管制外汇。2005年开始放松管制。
一、外汇管制主要有三种方式:
1、数量性外汇管制2、成本性外汇管制3、混合性外汇管制
二、定义:
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为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而对外汇进出实行的限制性措施。
三、利弊:
实施外汇管制的有利方面在于,政府能通过一定的管制措施来实现该国国际收支平衡、汇率稳定、奖出限入和稳定国内物价等政策目标。其弊端在于,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由于人为地规定汇率或设置其他障碍,不仅造成国内价格扭曲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而且妨碍国际经济的正常往来。一般情况是,发展中国家为振兴民族经济,多主张采取外汇管制,而发达国家则更趋向于完全取消外汇管制。
网上摘抄的,你看着写
2. 国际金融外汇风险管理练习题。
一年期泰铢贴水20%,即泰铢贬值,一年期远期为Ba20*(1+20%)/$=Ba24/$,萨姆公司预测泰铢一年后将降值10%,即为Ba22/$
1、如果汇率如预测,一年后得到的泰铢兑换成美元,可得:4800000/22=218181.82美元
2、做远期交易,把销售收入的泰铢现在就卖出远期,一年后可得美元4800000/24=200000
3、即期借泰铢(R,到期归还4800000),R=4800000/(1+28%),兑换成美元,进行一年投资(8%),一年后得美元:4800000/(1+28%)/20*(1+8%)=202500美元
建议:在本例中,从数字上看,显然是第一种方案最合适,第三种方案次之,第二种方案最差,但第一种方案有风险,这是以公司对一年后的汇率预测准确的基础上的,如果预算不正确会产生不同的后果,另两种方案均是将将来的美元数锁定。至于选择问题,要根据企业对风险的态度而定,如果愿意承担风险,则保留风险头寸,选择第一种方案。从企业经营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经营利润)考虑,应该是第二种方案较好。
3. 国际金融学外汇题 帮我做一下
按照你的提问顺序回答:
1,美元/日元 103.4(买入价)/103.7(卖出价)
英镑/美元 1.3040(买入价)/1.3050(卖出价)
英镑买进日元套汇价:先把英镑换成美元,此时要用银行的买入价1.3040,1英镑可以换成1.3040美元,然后把美元换成日元,此时还是要用银行的买入价103.4, 1美元可以换成103.4日元,
那么英镑换日元就是:1.3040*103.4=134.8336。那么该公司以英镑买进日元套汇价就是:1:134.83
(GBP/JPY=1.3040*103.40~1.3050*103.70=134.8336~135.3285)
2,美元/日元 153.40(买入价)/50(卖出价)
美元/港元 7.8010(买入价)/20(卖出价)
日元兑港元汇价:先用把日元换成美元,按银行的卖出价153.50换,然后把美元换成日元,按银行的买入价7.8010换,那么日元换成港元就是:153.50=7.8010,日元/港元=7.8010/153.50~7.8020/153.40=0.0508~0.0509,
某公司以港元买进日元支付货款,日元兑港元汇价就是:1:0.0508
3,有问题!
4,美元/日元 145.30/40
英镑/美元 1.8485/95
日元兑英镑汇价:先用卖出价145.40,把日元换成美元,然后再用卖出价1.8495,把美元换成英镑!
日元/英镑=1.8495/145.40~1.8485/145.30=0.01272008~0.01272195
(或英镑/日元=145.30*1.8485~145.40*1.8495=268.5871~268.9173)
5,(1)存在,
(2)以1.5000的汇价买入远期合约。并以1.5020卖出3个月合约!
4. 国际金融的计算题(急)
(1)我不认为一楼的人回答的是对的。这是掉期合同,与远期合同是不同的,在掉期的时候,不是先卖后买,而是买卖同时进行,因而只计算一次买卖差价!一楼这样写就是先卖后买,损失了两次买卖差价!注意掉期利率的计算与远期利率是不同的!因为即期汇率的选取对掉期结果不产生影响,掉期交易实际上只与买入和卖出掉期点有关!这是掉期交易的独特之处。
银行即期卖出美元 7.9836
三个月远期买入美元 7.9866(7.9836+0.0030=7.9866)
(2)直接用汇率买入价换算
100*2.00*1.93*1/3.82=101.0471万美元
100万美元经过三角套汇之后变成了101.0471万美元,有利可图。
(3)GBP买入价/USD卖出价:
GBP/USD=12.2426/7.1568=1.7106
GBP卖出价/USD买入价:
GBP/USD=12.2438/7.1542=1.7114
5. 国际金融计算题
1、
解释,2.0170是银行买入马克的价格,即购买者用一美元在银行只能换回2.17马克,反之理解就是银行卖出马克的价格,即马克/美元的卖出价,1/2.0170=0.4958
同理得出,马克/美元买入价格为1/2.0270=0.4933
2、
美国进口商现货亏损500000*(0.7-0.5)=100000美元
期货市场盈利125000*4*(0.71-0.0.51)=100000美元
进口商合计亏损100000-100000=0美元,即出口商盈亏平衡
3、1.6955+0.0050=1.7005
1.6965+0.060=1.7025
即三个月元气汇率为1.7005/1.7025
6. 兑换货币 国际金融学计算题
你这个题,跟市场预期没关系,直接兑换就好了,1000*8.4580=8458 CNY(买少),如果是人民币换欧元,假设你现在已经换了8458 CNY了,你想再换成欧元,8458/8.4590=999,88 CNY(卖多)。其实特好理解,就是银行要赚个中间差价,不然你卖高买少,银行不是无限亏损么。
如果你要算远期汇率,那就得多给个数据,叫远期汇水,比如1月远期汇水 40/50(左小右大,远期升水),1月远期汇率是两边加,8.4620/8.4640;再比如3月远期汇水50/40(左大右小,远期贴水),1月远期汇率是两边减,8.4530/8.4550。这样算出来的是市场预计1月后能兑换的钱,是炒货币期货或者货币套利的时候用的。平时你去银行换个外币,不需要考虑这个。
7. 跪求国际金融作业里面的几道题 1.期货交易所的主要工作是( )。
第1题个人觉得是 提供信息咨询 (因为期货交易所就相当于1个经纪商 只能为客户提供资料 个人觉得哈) 世界大战那道题(也相当于第2题) 应该是汇率制度 因为我现在还记得以前那个日本跟美国(其实有很多国家) 跟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 目的就是(汇率) 第3题(你上面写着第6题)目前因为还没有更多的接触到外汇这个东东 所以答案也无从晓得 但是可以给你提供1下资料 你应该能了解的 远期外汇交易与外汇期货交易不同,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交易主体。外汇期货交易,只要按规定缴纳保证金,任何投资者均可通过外汇期货经纪商从事交易,而在远期外汇交易中,参与者大多为专业化的证券交易商或与银行有良好业务关系的大厂商,没有从银行取得信用额度的个人投资者和中小企业极难有机会参与远期外汇交易。
(2)交易保证金。外汇期货交易双方均须缴纳保证金,并通过期货交易所逐日清算,逐日计算盈亏,而补交不足或退回多余的保证金。而远期外汇交易视银行与客户的关系是否缴纳保证金,通常不需要缴纳保证金,远期外汇交易盈亏要到合约到期日才结清。
(3)交易方式。外汇期货交易是在期货交易所公开喊价的方式进行的。交易双方互不接触,而各自以清算所结算中间人,承担信用风险。期货合约对交易货币品种、交割期、交易单位及价位变动均有限制。货币局限在少数几个主要币种。而远期外汇交易是在场外交易的,交易以电话或传真方式,由买卖双方互为对手进行的,而且无币种限制,对于交易金额和到期日,均由买卖双方自由决定。
(4)整体交易。在外汇期货交易中,通常以本国货币作为中介买卖外汇,如在美国市场仅以美元报价,因此除美元外的其他币种如欧元与日元之间的避险,只能以美元为中介买卖日元或欧元从而构成两个交易。而在远期外汇交易中,不同币种之间可以直接交易。
(5)结算方式。外汇期货交易由于以清算所为交易中介,金额、期限均有规定,故不实施现货交割,对于未结算的金额,逐日计算,并通过保证金的增减进行结算,期货合约上虽标明了交割日,但在此交割日前可以转让,实行套期保值,减少和分散汇率风险。交割日时存在的差额部分应进行现货差额结算,而且这部分所占比例很小。而在远期外汇交易时,要在交割日进行现货结算或履约。外汇期货与外汇远期的联系:
1、 外汇期货交易与外汇远期都是外汇市场的组成部分;
2、 外汇期货交易与外汇远期交易的对象相同,都是外汇;
3、 外汇期货交易与外汇远期交易的原理相同;
4、 外汇期货交易与外汇远期交易的作用相同,这两种交易的主体都是为了防止和转移汇率风险,达到保值与投机获利的目的;
5、 外汇期货交易与外汇远期交易都是约定在一个确定的未来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条件,交收一定金额的外汇;
6、 外汇期货交易与外汇远期交易都发源于国际贸易,并为防范汇率风险担当提供条件。汇率是在外汇市场上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相互兑换的比率,衡量两国货币价格高低的标准。购买力平价是对比国家间综合价格之比,即两种货币在不同国家购买相同数量和质量的商品和服务时的价格比率,衡量对比国家间价格水平的高低。根据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提出的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在一个充分开放、充分贸易和市场充分有效的世界经济中,汇率是购买力平价的无偏估计量,即汇率的变动收敛于购买力平价。因此,购买力平价作为均衡汇率,是评价汇率波动正常与否的依据。但是在现实经济中,由于各国存在着大量的非贸易品,且市场经济条件也千差万别,满足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前提条件并不成立,两者呈现出不同的走势。具体地说,它们所包括的范围和决定因素各不相同。
一是在范围上,购买力平价包含了各国之间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对比关系,而汇率只反映国与国之间贸易品部分的价格比率,没有反映各国建筑品、各种服务项目等非贸易品价格的对比关系。
二是在决定因素上,购买力平价直接受对比国之间实际价格水平的影响,反映某一货币在不同市场上的实际购买力;而汇率除了受各国通货膨胀率变动的影响以外,主要由外汇市场的供需关系所决定,并随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利率、经济增长、甚至政策干预、投机炒作、资本流动等诸多因素的变动而波动。而且,在当今世界中,汇率已成为各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因此,汇率在短期内变动幅度大,且较为频繁,而购买力平价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
8. 国际金融 计算题:(外汇、套汇)
(1)将不同市场换算成同一标价法
香港外汇市场:1美元=7.7814港元
纽约外汇市场:1英镑=1.4215美元
伦敦外汇市场:1港元=1/11.0723英镑
汇率相乘:7.7814*1.4215*1/11.0723=0.9990
不等于1,说明三个市场有套汇的机会,可以进行三角套汇
(2)因为是小于1,套汇操作,先将港元在香港市场兑换成美元,再将美元在纽约市场兑换成英镑,再在伦敦市场将英镑兑换成港元,减去投入的成本,即为套汇收益:
1000万/7.7814/1.4215*11.0723-1000万=9980.69港元
9. 国际金融 外汇、期货的几道作业题!急速求解!谢谢啦!! 最好写的详细点!加入一点自己语言陈述 谢谢了啊
都是大孩子了 不好好学习网上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