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美国原油期货价格
㈠ 12月14日投资黄金走势如何
12/14升息预期下美元狂飙,美联储会议或再危害金价
之前一周公布的美国11月强劲的非农就业数据启动了今年以来美元最为强势的反弹上扬,美元指数上周整体保持极度强势给金价带来致命性威胁,颓势氛围充溢在全周的五个交易日中;而上周五美国公布的11月零售数据表现抢眼,更是进一步催生了市场中对美联储提早升息的预期,美元狂涨势头重现,非美货币全线急速下挫,金价厄运加剧更是一度承压跌穿1110美元整数关口。金价上周最高1168.6美元/盎司,最低1109.3美元/盎司,报收于1115.8美元/盎司,比前一周五1161.4美元/盎司大幅下跌45.6美元,周跌幅3.93%,周K线图形呈现一根持续第二周大幅下挫并跌穿五周均线趋向十周均线回归的中阴线。上周五金价最高1142.1美元/盎司,最低1109.3美元/盎司,报收于1115.8美元/盎司,比前一交易日小幅下跌8.6美元,日跌幅0.76%,日K线呈现一根延5日均线持续第六日大幅下挫并不断趋向60日均线的长上引小阴线。白银上周最高18.54美元/盎司,最低16.89美元/盎司,报收17.13美元/盎司,较前一周五18.43美元巨幅下挫130美分,周跌幅7.05%,周线图形呈现一根延五周均线巨幅下挫跌穿10周均线的长阴线。白银上周五最高17.60美元/盎司,最低16.89美元/盎司,报收于17.13美元/盎司,比前一交易日小幅下跌6美分,日跌幅0.35%,日K线呈现一根延5日均线持续第七日大幅下挫并不断跌向百日均线的小阴线。美元指数上周五最高76.72,最低75.90,报收76.52,比前一交易日大幅上涨51点,日涨幅0.67%,日K线呈一根延5日均线强劲反弹飙升并触及60日均线的中阳线。原油上周五盘中最高71.20美元/桶,最低69.48美元/桶,报收69.90美元/桶,比前一交易日小幅下跌17美分或0.24%,日K线呈现一根延5日均线持续第六日下挫的长上引小阴线形态。
美国商务部上周五(12月11日)公布,美国11月份零售额升幅接近预期水平的两倍。11月份零售额上升1.3%,升幅高于此前经济学家预计的0.7%。10月份零售额经向下修正后为上升1.1%,初步数据为上升1.4%。11月份汽车及零部件零售额增长1.6%;不包括汽车的核心零售额增长1.2%,经济学家此前的预期为增长0.4%。10月份汽车及零部件零售额增长7.1%。11月份加油站零售额增6.0%,受汽油价格上涨推动。不包括汽油和汽车的零售额增长0.6%,为连续第四个月实现增长。美国商务部上周五(12月11日)公布,美国10月份商业库存月率增长0.2%,至1.3万亿美元,为2008年8月以来首次实现增长。此前,市场预计美国10月份商业库存月率下降0.2%。与此同时,美国10月份商业销售月率增长1.1%,至1.0万亿美元,9月份商业销售修正后为9,930亿美元。美国商务部称,10月份库存/销售比为1.30,上年同期为1.37。与上年同期相比,美国10月份商业销售下降8.2%,商业库存下降12.6%。
上周五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12月初美国消费者信心上升,并且达到9月份以来高点。报告显示,美国12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升至73.4,预期为68.8,11月为67.4。分项指标中,12月份现况指数初值升至08年3月以来最高的79.1,上月为68.8;预期指数初值升至69.7,上月为66.5。与此同时,12月一年期通胀预期初值降至2.1%,上月为2.7%;五年期通胀预期初值降至2.6%,上月为3.0%。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将会在月底进行修正。
关注本周的重要数据和事件有,周一的法国10月经常帐、欧元区10月工业产出;周二的德国12月ZEW经济景气指数入、美国11月生产者物价指数、美国11月工业产出、澳洲联储公布12月货币政策会议记录;周三的美国12月NAHB房价指数、欧元区11月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终值、美国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美国11月新屋开工、美国第三季度经常帐;周四的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美国12月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日本央行召开议息会议、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议息会议结束,公布短期利率决议及政策声明;周五的德国11月生产者物价指数、欧元区10月季调后经常帐、德国12月Ifo商业景气指数、欧元区10月季调后贸易帐、日本央行公布利率决议。
上周五公布的美国11月零售销售以及美国12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均好于预期,增强了美联储将要提早升息的预期,非美货币全线下挫,支持了美元强劲上扬,美元指数一度触及1个月高点76.72,为11月初以来最高,欧元则跌穿1.4600,最低触及1.4586,为10月初以来最低。美元的大幅走高,推动了金价的持续回撤,金价上周五跌穿1110美元四周低点。影响近期金价持续下挫的核心原因是美元的强势,金价能否企稳守牢1100美元整数关口,美元的后期走势极其关键。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将于12月15日至16日召开政策会议。美联储官员届时将重申,尽管经济正在缓慢走出数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但基准利率可能仍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维持在接近零的历史低位。但考虑到美国11月非农就业数据良好,预计FOMC也可能强调经济正在持续复苏,并朝着暗示退出紧急经济刺激措施的方向再迈一步,这些均可能提升市场有关美联储加息时间提前的预期,并利好美元走势。由于已经看到了经济逐步复苏的趋势,美联储应该会在此次会议上给出与近几个月类似的退出信号,美联储确实存在上调贴现率的可能性。美元指数出现了难得的两周连阳,自今年3月份触及89.62高点以来,美元指数持续回撤,期间仅两次连续两周收阳,但没有出现过周线三连阳。美元这一次能否维持强劲走势,打破尘封九个月的纪录,这是目前许多市场人士关注的一个问题。本周即将公布的美联储利率决议将决定美元是否能维持当前涨势,同时也是美元指数能否三周连阳的一大核心要点,需要密切关注。金价自今年8月底持续飙升走强,其核心推升动力就是美元的持续疲弱;而目前推动金价飙升的因素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美元已经步入强势的格局。国际基金年末的清仓结算导致大量资金开始流出贵金属市场,在即将要来临的圣诞和新年之际,资金逐渐流出金市这样的趋势还将可能将会持续。到明年金价才有望从颓势中苏醒过来,重新拾回强势反弹的信心。从技术角度来看,金价唯有重新收复1150美元上方,才能彻底摆脱颓势的负面影响;而下方十周均线1100美元附近的支撑将会极其重要,本周倍受考验,如若跌穿不排除有进一步下探百日均线1085美元附近区域的支撑。金价今日下方支撑位于1109美元和1100美元;上方压力在1123美元和1130美元。
今日(1214)操盘指导:
黄金于1093-1151之间振荡发展,白银于16.4-17.9之间振荡发展。
目前金银价波幅或将扩大和加速,请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承受严守止损点。同时选择黄金、白银、原油、欧元、铜、锌、铂金、股指期货、港股、美股等多种投资品种进行投资组合,以最大化降低投资风险,使合理的投资收益相对得到保障。欲知各类黄金投资品种更及时、详细、准确出入市价位的操作建议或者投资组合方案,请和资深投资顾问联系 张先生 (版权所有,要转载请和本人联系)
㈡ 悬赏:如何能够查到国际原油价格不同年月的历史数据,最好同时能有曲线图。
期货行情软件的数据不够全面.
1986年1月2日-2008年3月7日 每日WTI原油价格:
http://tonto.eia.doe.gov/dnav/pet/hist/rwtcd.htm
1987年5月20日-2008年3月 每日布伦特原油价格
http://tonto.eia.doe.gov/dnav/pet/hist/rbrted.htm
要图片的话给你一个EXCEL格式的,里面有数据 自己可以做图.
http://tonto.eia.doe.gov/dnav/pet/xls/pet_pri_spt_s1_d.xls
如还需要其他原油相关数据请联系021-68401015
㈢ 纽约原油期货交易的北京时间,具体一点:
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交易时间
人工喊价 23:00-03:30
电子报盘 04:15-22:30(周二——周五)
08:00-22:30(周一)
· 夏时制执行时间
美国 4月第一个星期天 —— 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天
· 时差
纽约/北京 -13小时
· 美国法定节假日
① 新年 (1月1日)
② 总统日 (2月第三个星期一)
③ 战争纪念日 (5月最后星期一)
④ 美国独立节 (7月4日)
⑤ 劳工节 (9月第一个星期一)
⑥ 感恩节 (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
⑦ 圣诞节 (12月25日)
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交易时间 20:50-03:35
· 夏时制执行时间
美国 4月第一个星期天 —— 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天
· 时差
纽约/北京 -13小时
· 美国法定节假日
① 新年 (1月1日)
② 总统日 (2月第三个星期一)
③ 战争纪念日 (5月最后星期一)
④ 美国独立节 (7月4日)
⑤ 劳工节 (9月第一个星期一)
⑥ 感恩节 (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
⑦ 圣诞节 (12月25日)
纽约期货交易所(NYBOT)·交易时间 23:30-03:15
· 夏时制执行时间
美国 4月第一个星期天 —— 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天
· 时差
纽约/北京 -13小时
· 美国法定节假日
① 新年 (1月1日)
② 总统日 (2月第三个星期一)
③ 战争纪念日 (5月最后星期一)
④ 美国独立节 (7月4日)
⑤ 劳工节 (9月第一个星期一)
⑥ 感恩节 (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
⑦ 圣诞节 (12月25日)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交易时间
人工喊价 23:00-03:15
电子报盘 09:30-20:00
· 夏时制执行时间
美国 4月第一个星期天 —— 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天
· 时差
芝加哥/北京 -14小时
· 美国法定节假日
① 新年 (1月1日)
② 总统日 (2月第三个星期一)
③ 战争纪念日 (5月最后星期一)
④ 美国独立节 (7月4日)
⑤ 劳工节 (9月第一个星期一)
⑥ 感恩节 (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
⑦ 圣诞节 (12月25日)
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交易时间
上午 08:00-10:00
下午 11:30-14:30
时差: 东京/北京 +1小时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场内交易时间
第一节 19:40-20:20
第二节 20:30-21:10
第三节 23:10-23:50
第四节 23:55-00:35
注:每小节八个品种,每个品种5分钟。
第二节交易在官方报价后于21:30结束。
第四节交易在01:00结束
· 夏时制执行时间
英国 3月底 —— 10月底
· 时差
伦敦/北京 -8小时
· 英国法定节假日
① 元旦节 (1月1日)
② 复活节 (春分后第一个星期一)
③ 银行初假日 (5月第一个星期一)
④ 银行春假日 (5月最后一个星期一)
⑤ 银行度假日 (8月第一个星期一)
⑥ 圣诞节 (12月25日)
⑦ 节礼日 (12月26日)
㈣ 石油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开采石油是非常昂贵的,也可能对环境带来破坏。海上探油和开采会打扰海洋环境。尤其以清理海底的挖掘工作破坏环境最大。油轮事故后泄漏的原油或提炼过的油在阿拉斯加、加拉帕戈斯群岛、西班牙和许多其它地区脆弱的海岸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石油燃烧时向大气层释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每能量单位石油释放的二氧化碳低于煤,但是高于天然气。但是作为交通用燃料要减少焚油导致的二氧化碳的释放尤其棘手。一般只有大的发电厂才能够装配吸收二氧化碳的装置,单个车辆无法装配这样的装置。
虽然现在也有可再生能源作为选择,但是可再生能源能够取代多少石油以及可再生能源本身可能导致的环境破坏还不肯定和有争议。阳光、风、地热和其它可再生能源无法取代石油作为高能量密度的运输能源。
要取代石油这些可再生能源必须转换为电(以蓄电池的形式)或者氢(通过燃料电池或内燃)来驱动运输工具。
另一个方案是使用生物质能产生的液体燃料(乙醇、生物柴油)来驱动运输工具,但是目前的技术还无法让生质燃料够环保。总而言之要取代石油作为主要运输能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4)12月14日美国原油期货价格扩展阅读:
在过去数十年中开采石油以及其副作用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导致了巨大的问题。在有些地区土著居民被驱逐,在分配石油带来的财富上也可能有些地区造成巨大的冲突。
外部的干涉和对冲突某一方的支持则导致更多的暴力。比如在阿尔及利亚平均每周就有约500次暴力冲突。
目前石油是现代工业社会最重要的原料。绝大多数运输工具使用石油及其衍生品驱动,此外石油还被用来发电,它也是化学工业重要的原材料。诸多国家有战备储油制度。
㈤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交易时间
交易时间周一至周五9:30 a.m. - 1:15 p.m.芝加哥时间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是当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交易所。1848年,由83位谷物交易商发起组建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1865年用标准的期货合约取代了远期合同,并实行了保证金制度。2006年10月17日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宣布已经就合并事宜达成最终协议,两家交易所合并成全球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所——芝加哥交易所集团。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是当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 - CBOT)是一个具有领导地位的期货与期权交易所。通过交易所的公开喊价和电子交易系统,超过3600个CBOT会员交易50种不同的期货与期权产品。在2003年,交易所成交量达到创纪录的4.54亿张合约。
㈥ 美国英法打击叙利亚对原油价格有何影响
4月14日凌晨,美国、英国和法国对产油国叙利亚军事设施实施打击,令市场继续对该地区潜在的原油供应中断产生担忧。
非原油主产国发生战争,不会对市场供需格局产生较大变化,油价与宏观经济走势相一致,此时宏观经济为主导;反之,则会导致油价的剧烈波动。
㈦ 石油价格为何一涨再涨
石油价格的猛涨,关系到全球各个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军事和外交等各方面的问题,而石油价格的涨落牵动着世界的每一根神经,由此也演绎了一出出惊心动魄的故事。
石油,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在今天这个发达的时代,石油已经像血液一样维系着社会生活的运转、经济的发展甚至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英国石油专家彼得稲·奥得尔曾这样论断:无论按什么标准而言,石油工业都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行业,它可能是惟一牵涉到世界每一个国家的一种国际性行业。面对越来越紧缺的石油,各国都做出的积极的应对。但人们在采取措施的同时,是否真正的明白石油危机背后的真相。
全球频频爆发石油危机
石油危机是由于世界经济或各国经济受到石油价格的变化,所产生的危机。1960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立,主要成员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南美洲的委内瑞拉等国,而石油输出国组织也成为世界上控制石油价格的关键组织。自从石油时代开始以来,全世界已烧掉约8000亿桶石油。据估计,约有1万亿桶到1.6万亿桶石油埋藏在可以廉价开采的地层中。按目前世界石油消耗速度看,1.6万亿桶石油大约60年就会消耗光。而且世界石油消耗速度并未停滞,而是在逐年增加。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达7100万桶,几乎每年增加2%。以每年这个增加数字计算,到2010年,全世界将消耗掉从经济到技术上都容易开采的全部石油的一半。地球上的石油到底还能供人类用多久?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石油危机的出现,人类开始越来越关注这个问题了。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其成员国阿拉伯在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石油价格由原来的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1978年,在世界第二大石油输出国伊朗的政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的情况下,再一次引发的石油危机。从1978年底至1979年3月初,伊朗停止输出石油60天,这造成了油价动荡和供应的紧张。与此同时,又爆发了两伊战争,全球石油产量受到了严重影响,从每天生产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随着产量的剧减,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这次危机成为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美国、英国经济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下跌2%。为此,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紧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也迅速增加产量,并使世界石油价格逐渐稳定下来。
除了这三次大的石油危机外,2003年国际油价也曾暴涨过,原因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发生暴力冲突,中东局势紧张,造成油价暴涨。这几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严重冲击。可见,石油资源在国计民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石油、天然气等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在现代社会,如果没有了能源,一切现代物质文明也将随之消失。冷战结束以来,全球面临经济发展与能源紧缺的双重压力。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短缺已成为世界性问题,能源安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也正是由于石油在人类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对全球能源资源的争夺,正在塑造着新的战略联盟,而旧有力量也将被重新洗牌。
从近几十年来国际关系的现实可以看出,石油资源已经成为国家间发生战争和冲突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谋求对石油资源的控制成为国际斗争的焦点之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非洲一些国家的内战、日本阻挠中俄“安大线”石油管道项目,以及涉及中国主权的南沙群岛问题等等,在这些问题背后无不存在着深刻的能源因素。过去半个世纪中,由石油引发的冲突已经有无数起,并且大多数还演变为武装冲突。伴随着石油资源的紧缺,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也将更加突出,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全球能源争夺战也将愈演愈烈。
国际油价大幅上涨
2004年,国际油价不断上涨,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在2004年1月初,纽约商品交易所石油期货价格为每桶32美元左右,而到了10月,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居然达到了每桶55.67美元,涨幅达73%!这给世界经济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油价每上涨5美元,将会使全球经济增长率下降约0.3个百分点。不断攀升的油价给消费者带来了影响,使家庭在能源支出方面大大增加,而不得不削减其他开支。油价持续上扬还使得企业成本增加,盈利空间缩小,尤其是航空、汽车等领域的企业,受之影响更大。在居高不下的油价面前,尽管亚洲经济增长没有明显的减缓,但由此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已显而易见,亚洲经济潜伏着滞胀的危险。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首次爆发石油危机后,民众第一次意识到石油短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今天的中国同样遭遇了史无前例的“石油危机”。
2004年,高昂的油价问题似乎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石油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威胁绝非危言耸听。在2004年下半年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3个月中,中国仅进口石油一项的外汇损失就高达3亿美元。甚至有专家预言,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将因能源短缺而被迫中断。石油储备将是一个昂贵的过程。为维护国家石油安全,中国正在有计划地建立石油储备制度,逐步发展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中国四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已经开建,分别为浙江镇海、杭州湾附近、山东黄岛、广东大亚湾。整体体系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建立石油储备基地的硬储备;另一个是通过参与国际原油市场操作,达到套期保值的软储备。
美国能源信息部发布的“2007年12月份短期能源前景”报告显示,预计全球两年原油的平均需求量将达到创纪录的8716万桶/天,在两年的水平上增加138万桶/天,增幅为1.6%。此前一月预期为增加146万桶/天,预期增幅为1.7%。
报告还预计,美国2月原油需求为2100万桶/天,比以前原油需求高24万桶/天,增幅为1.2%。预计美国两年原油需求增幅为0.3%。全球两年第一季度原油需求预期平均将达到8744万桶/天,比两年同期增长2.1%,美国两年第一季度原油需求预期比一月之前的预期增加3万桶/天,比去年同期增长1%,达到2099万桶/天。这些惊人的数字,无不在向人们警告,人类将会面临能源危机。
人类对能源的争夺战,使世界面临着能源危机。从石油资源的供求分布来看,“不平衡”一词可点破其中的根本特征。也正是由于这种不平衡,才从根本上导致了国际上各种因石油问题而产生的纠纷甚至是战争。
纵观全球,因石油问题而引起的战争和地区纷争愈来愈多,如美国借口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对伊发动军事行动,就是一个明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石油资源不断走向枯竭,几十年后,使用石油将成为历史。今后国际石油市场将充满更多的变数。世界能源危机是人为造成的能源短缺。石油的蕴藏量也并不是无限的,容易开采和利用的储量已经不多,剩余储量的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到一定限度就会失去继续开采的价值。在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导的条件下,如果能源消费结构不改变,就可能会引发能源危机。
石油价格的上涨,最后都将影响到终端消费品上,通货膨胀的上升将会抬高中央银行的利率,从而使企业的财务成本增加,加剧经济萧条。石油价格上涨是一场阴谋,从国际方面来看,油荒被人为夸大。随着美元的持续下跌,世界范围的货币泛滥,导致以石油为代表的实物资产接连跳空上涨。
在人类对石油能源的无休止的掠夺下,在不久的将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最终都会面临石油危机。
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危机的接连爆发,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并开始引起国际舆论对世界“能源危机”问题的关注。因此,地球是“不平”的,石油能源危机是不争的事实。许多人甚至预言:世界石油资源将要枯竭,能源危机将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危机,我们人类如果再不做出重大努力去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各种能源资源,那么人类在不久的未来将会面临能源短缺的严重问题。
㈧ 所谓的次贷危机,石油价格剧烈波动,世界经济危机
不是美国蓄意搞
是美国故意搞的,人人都知道是为了转移自己的危机到别的国家啊
攻打伊拉克美国是不是获得了巨大石油量,和石油控制权
但是美国到底开采了多少就不知道了,而且打仗是要花钱的哦!!
不是打赢了就是好的,伊拉克怎么穷!
扰乱国际油价,影响国际经济的大概不是美国指示的,政府肯定是不能允许有人跟它自己作对的拉!
美国太开放用经济攻击各个国家,还没那个实力!
㈨ 2016年11月原油价格走势怎么这么变态
2016年11月世界各地原油价格持续低位徘徊,但在月末因受OPEC最终达成减产协议的拉动大幅上涨,11月30日当日的涨幅超过10%。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期货(Brent)11月1日收报46.86美元/桶,30日收报50.47美元/桶,涨3.61美元/桶,涨幅达7.70%,其中最高价为11月30日的50.47美元/桶,最低价为11月14日的44.43美元/桶;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WTI)11月1日收报45.34美元/桶,11月30日收报49.44美元/桶,涨4.10美元/桶,涨幅达9.04%,其中最高价为11月30日的49.44美元/桶,最低价为11月14日的43.32美元/桶;中东迪拜原油(Du)11月1日收报44.05美元/桶,11月30日报47.91美元/桶,涨3.86美元/桶,涨幅达8.76%,其中最高价为11月30日的47.91美元/桶,最低价为11月8日的41.5美元/桶。(详见下图)
一、11月原油价格上涨的原因
第一,主要产油国达成减产协议是原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和俄罗斯为首的非OPEC产油国于11月末达成为期六个月的减产协议。OPEC同意从明年1月起将日产量减少约120万桶,或逾3%,至3,250万桶,减产后产量将处于9月阿尔及利亚初步协议中设定的产量区间的低端,当前的日产量水平为3,364万桶。OPEC最大产油国沙特称,为了能够达成协议,该国同意大幅减少产量,将日产量减少约50万桶,至1,006万桶。OPEC第二大产油国伊拉克同意减产20万桶/日,将日产量降至435.1万桶,伊拉克之前一直拒绝减产,给达成协议设置了障碍。另外OPEC同意伊朗从10月的产量水平小幅提升。OPEC石油减产协议将在2017年1月1日执行,同时,OPEC还会在2017年5月份再次召开能源会议,检视协议执行的状况,并商讨是否要继续限产行动。作为与OPEC达成协议的一部分,俄罗斯将在11-12月的水平上实施减产, 2017年上半年最高减产30万桶/日。减产协议达成的消息传来,石油价格在11月30日当天上涨超过10%。
第二,美国原油库存连续两周下降也助推了油价涨势。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11月25日的当周,美国原油库存连续第二周下滑至4.881亿桶。(详见下图)
二、近期原油市场展望
第一,OPEC成员国貌合神离,减产协议能否最终实施还未可知。OPEC11月11日公布的月报显示,10月OPEC组织每日产量为3,364万桶,较9月高出24万桶/日,为2008年以来最高。事实上,分析人士认为,沙特阿拉伯、伊朗及伊拉克不仅在石油市场上是竞争者,在地缘政治上也存有深刻的矛盾,几大产油国为保持市场份额能否按照协议减产并不确定。在这次减产协议中,伊朗的限额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日产量增加至380万桶。尽管如此,伊朗还是要求回到经济制裁前的400万桶日产量。
第二,非OPEC成员国如俄罗斯的减产计划也存在变数。过去几年油价下跌严重打击了非OPEC产油国的经济,市场一般上不看好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会履行减产的协议。在重新加入OPEC不到一年之际,印尼再次暂停了其OPEC成员国身份,OPEC建议印尼每日减产约37,000桶,或相当于该国原油产量的5%左右,印尼表示只能接受每日减产5,000桶,这已在2017年该国预算案中获得批准。
第三,美国页岩油公司产量增加或将抵消OPEC减产的效应。其实,OPEC在今年9月底达成初步减产协议后,油价攀升已经推动美国页岩油的产量。EIA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的一周内,美国页岩油产量每天平均增加9000桶。据美国油服公司贝克休斯(Baker Hughes)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25日当周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增加至593座,自9月初以来已经增加了96座(详见下图)。
第四,美元持续走强也为原油市场带来压力。特朗普当选美国下任总统后,市场普遍认为其将加大财政支出和刺激通胀的政策,美联储升息几率加大,美元飙升。美元指数11月1日报97.70,11月30日报101.50,月涨幅达3.89%(详见下图)。美元持续走强给对美元计价的原油价格带来压力。
㈩ 国际原油交易时间
1.早5-14点行情一般比较清淡。这主要是由于亚洲市场的推动力量较小所为!一般震荡幅度较小,没有明显的方向。多为调整和回调行情。一般与当天的方向走势相反,若当天走势上涨则这段时间多为小幅震荡的下跌。此时段间,若价位合适可适当进货。
2.午间14-18点为欧洲上午市场。欧洲开始交易后资金就会增加,且此时段也会伴随着一些对欧洲货币有影响力的数据的公布!此时段间,若价位合适可适当进货。
3.傍晚18-20点为欧洲的中午休息和美洲市场的清晨,较为清淡!这段时间是欧洲的中午休时,也是等待美国开始的前夕。此时间段宜观望。
4.20点--24点为欧洲市场的下午盘和美洲市场的上午盘!这段时间是行情波动最大的时候,也是资金量和参与人数最多的时段。这段时间则是会完全按照当天的方向去行动,所以判断这次行情就要根据大势了,此时间段是出货的大好时机。
5.24点后到清晨,为美国的下午盘,一般此时已经走出了较大的行情,这段时间多为对前面行情的技术调整。宜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