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个外汇期货市场
Ⅰ 外汇期货的发展历程
1972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市场分部,推出了七种外汇期货合约,从而揭开了期权市场创新发展的序幕。从1976年以来,外汇期货市场迅速发展,交易量激增了数十倍。1978年纽约商品交易所也增加了外汇期货业务,1979年,纽约证券交易所亦宣布,设立一个新的交易所来专门从事外币和金融期货。1981年2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首次开设了欧洲美元期货交易。随后,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也开设了外汇期货交易市场,从此,外汇期货市场便蓬勃发展起来。目前,外汇期货交易的主要品种有:美元、英镑、欧元、日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澳元、新西兰元等。从世界范围看,外汇期货的主要市场在美国,其中又基本上集中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国际货币市场(IMM)和费城期货交易所(PBOT)。
国际货币市场主要进行澳元、英镑、加拿大元、欧元、日元和瑞士法郎的期货合约交易;
费城期货交易所主要交易欧元、英镑、加拿大元、澳元、日元、瑞士法郎等。
此外,外汇期货的主要交易所还有: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LIFFE)、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SIMEX)、东京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TIFFE)、法国国际期货交易所(MATIF)等,每个交易所基本都有本国货币与其他主要货币交易的期货合约。在外汇市场上,存在着一种传统的远期外汇交易方式,它与外汇期货交易在许多方面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常常被误认为是期货交易。在此,有必要对它们作出简单的区分。所谓远期外汇交易,是指交易双方在成交时约定于未来某日期按成交时确定的汇率交收一定数量某种外汇的交易方式。远期外汇交易一般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相互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达成,交易数量、期限、价格自由商定,比外汇期货更加灵活。在套期保值时,远期交易的针对性更强,往往可以使风险全部对冲。但是,远期交易的价格不具备期货价格那样的公开性、公平性与公正性。远期交易没有交易所、清算所为中介,流动性远低于期货交易,而且面临着对手的违约风险。
Ⅱ 外汇期货市场中的止损包括哪些方面,该如何去理解
各位投资者朋友们,交易爱好者,大家好,今天跟大家一起谈谈关于止损的话题。我们都知道交易市场最大的特性就是不确定性,永远有你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永远会有突发性的重大事件发生,进而会导致我们承受财务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有句话说得好,在我们没有学会止损之前,我们所谓的投资投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在搏傻,今天老师通过下面几个方面来谈谈对止损的一点看法,希望对各位投资者有所帮助。
第1,风险不等于危险,其实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比方说我们开车上路也是有风险的,但不是说有危险。如果有危险,谁敢开车上路?我们坐飞机是不是有风险的呢,肯定是有风险,但是不是代表我们就不坐飞机了,并不代表有危险,如果是有危险的,那我们肯定也不会去坐飞机,等等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今天老师要纠正的观点是有风险并不代表有危险。
第5,止损对也是对,错也是对,止损没有对错之分。
希望我们投资者能够顺着以上五点,来重新理解止损对我们交易的重大意义,相信对你的投资交易一定有重要大的启发意义。最后老师还是要强调一点,做交易一定要防范风险,永远把风险放在第一位,防范了风险,我们就赢得了未来。祝大家交易进步,谢谢。
Ⅲ 世界上最大外汇交易市场是哪个
世界上最大外汇交易市场是伦敦外汇市场。
伦敦外汇市场由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及外国银行在伦敦的分行、外汇经纪人、其他经营外汇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英格兰银行构成。伦敦外汇市场有约300家领有英格兰银行执照的外汇指定银行,其中包括各大清算银行的海外分行。
世界100家最大的商业银行几乎都在伦敦设立了分行。它们向顾客提供了各种外汇服务,并相互间进行大规模的外汇交易。伦敦外汇市场上的外汇经纪人有90多家,这些外汇经纪人组成经纪协会,支配了伦敦外汇市场上银行间同业之间的交易。
伦敦外汇市场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而是用电传、电报、电话及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交易,因此它是一个抽象市场。市场上的交易货币几乎包括所有的可兑换货币,规模最大的是英镑兑美元的交易,其次是英镑兑欧元和日元的交易。此外,像美元兑欧元、欧元兑日元、日元兑美元等多边交易,在伦敦外汇市场上也普遍存在。
在伦敦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交易类别有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和掉期外汇交易等。除了外汇现货交易外,伦敦也是最大的外汇期货和期权交易市场。
(3)亚洲第一个外汇期货市场扩展阅读:
一、伦敦外汇市场的经营范围:
1、现汇交易。在伦敦外汇市场上,大部分经营的是现货交易(即期交易),即在外汇买卖成交2天之内进行交割。如果外汇银行直接向客户买卖外汇,其交割日则在当天。
在外汇行情表中,一般均标明两套不同的汇率,一种为上日幅度,即指前一天的最高与最低的行情;另一种为“本日收盘”,即指当日收盘时的买价与卖价。在该市场上,英国银行与顾客进行交易的汇率,均以市场行情为依据,各银行的分支机构每天清晨都收到当天的汇率表,可在此幅度内自行变动,银行也可以从中收取手段费。
2、期货交易。外汇期货交易是在外汇买卖成交时,双方签订合约,规定按约定的时间进行交割。伦敦外汇市场上的期货交易预约的期限都按月计算,一般为1 个月、3 个月或半年,最长可达1 年,通常以3 个月较为普遍。
二、伦敦外汇市场的主要特征:
1、由于伦敦时段承接东京和纽约两大交易时段,且由于伦敦是全球关键性的金融中心,该时段所进行的外汇交易量十分巨大。这导致市场上的流动性较高,且潜在的交易费用更低。
2、由于该时段会有大型的交易产生,伦敦时段通常也是市场波动最大的时段。
3、大多数趋势开始于伦敦时段,而且他们通常将会持续下去,直到纽约时段的开始。
4、该时段的中段市场几无波动,因为交易者通常会在这时候离开岗位吃午餐,并等待纽约时段的开盘。
5、市场趋势在伦敦时段的尾段可能出现逆转,因来自欧洲的交易者可能打算锁定利润。
Ⅳ 期货市场的发展简史
随着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国际贸易普遍开展,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市场供求状况变化更为复杂,仅有一次性地反映市场供求预期变化的远期合约交易价格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要求有能够连续地反映潜在供求状况变化全过程的价格,以便广大生产经营者能够及时调整商品生产,以及回避由于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产生的价格风险,使整个社会生产过程顺利地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期货交易就产生了。
最初的期货交易源于16世纪的日本,大阪。在日本的大米市场得到了发展。直到19世纪,仍是日本独有,后来渐渐被全世界效仿。
1848年美国芝加哥的82位商人为了降低粮食交易风险,发起组建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CBOT的成立,标志着期货交易的正式开始。1865 年,CBOT 推出了标准化合约并实行了保证金制度;1882 年,CBOT 开始允许以对冲方式免除履约责任; 1925 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结算公司( BOTCC )成立,同时规定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所有交易都要进入结算公司结算。至此,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开始形成。
期货交易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在现货远期合约交易发展的基础上,基于广大商品生产者、贸易商和加工商的广泛商业实践而产生的。1833年,芝加哥已成为美国国内外贸易的一个中心,南北战争之后,芝加哥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发展成为一个交通枢纽。到了19世纪中叶,芝加哥发展成为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和加工中心,大量的农产品在芝加哥进行买卖,人们沿袭古老的交易方式在大街上面对面讨价还价进行交易。这样,价格波动异常剧烈,在收获季节农场主都运粮到芝加哥,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价格暴跌,使农场主常常连运费都收不回来,而到了第二年春天谷物匮乏,加工商和消费者难以买到谷物,价格飞涨。实践提出了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市场机制以防止价格的暴涨暴跌,需要建立更多的储运设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谷物生产地的经销商应运而生。当地经销商设立了商行,修建起仓库,收购农场主的谷物,等到谷物湿度达到规定标准后再出售运出。当地经销商通过现货远期合约交易的方式收购农场主的谷物,先储存起来,然后分批上市。当地经销商在贸易实践中存在着两个问题:他需要向银行贷款以便从农场主手中购买谷物储存,在储存过程中要承担着巨大的谷物过冬的价格风险。价格波动有可能使当地经销商无利可图甚至连成本都收不回来。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最好的办法是未买先卖,以远期合约的方式与芝加哥的贸易商和加工商联系,以转移价格风险和获得贷款,这样,现货远期合约交易便成为一种普遍的交易方式。
然而,芝加哥的贸易商和加工商同样也面临着当地经销商所面临的问题,所以,他们只肯按比他们估计的交割时的远期价格还要低的价格支付给当地经销商,以避免交割期的价格下跌的风险。由于芝加哥贸易商和加工商的买价太低,到芝加哥去商谈远期合约的当地经销商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去寻找更广泛的买家,为他们的谷物讨个好价。一些非谷物商认为有利可图,就先买进远期合约,到交割期临近再卖出,从中盈利。这样,购买远期合约的渐渐增加,改善了当地经销商的收入,当地经销商支付给农场主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1848年3月13日,第一个近代期货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成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成立之初,还不是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所,还只是一个集中进行现货交易和现货中远期合约转让的场所。
在期货交易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次堪称革命的变革,一是合约的标准化,二是结算制度的建立。186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实现了合约标准化,推出了第一批标准期货合约。合约标准化包括合约中品质、数量、交货时间、交货地点以及付款条件等的标准化。标准化的期货合约反映了最普遍的商业惯例,使得市场参与者能够非常方便地转让期货合约,同时,使生产经营者能够通过对冲平仓来解除自己的履约责任,也使市场制造者能够方便地参与交易,大大提高了期货交易的市场流动性。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在合约标准化的同时,还规定了按合约总价值的10%缴纳交易保证金。
随着期货交易的发展,结算出现了较大的困难。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起初采用的结算方法是环形结算法,但这种结算方法既繁琐又困难。1891年,明尼亚波里谷物交易所第一个成立了结算所,随后,芝加哥交易所也成立了结算所。直到现代结算所的成立,真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才算产生,期货市场才算完整地建立起来。因此,现代期货交易的产生和现代期货市场的诞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内在要求。
从1848 年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期货市场的交易品种主要是商品期货,他们可以分为以小麦、玉米、大豆等为代表的农产品期货;以铜、铝、锡、银等为代表的金属期货和以原油、汽油、丙烷等为代表的能源期货三大类型。
上世纪 70 年代,利率、股票和股票指数、外汇等金融期货相继推出,而美国长期国债期货期权合约于 1982 年 10 月 1 日 在 CBOT 的上市,又为其他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交易开辟了一方新天地。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情况
我国的期货市场发展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方案研究和初步实施阶段(1988-1990年)
1990年10月,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作为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市场正式启动。
第二个时期:迅猛发展阶段(1990-1993年)
到 1993 年下半年,全国期货交易所达 50 多家,期货经纪机构近千家,期货市场出现了盲目发展的迹象。
第三个时期:治理整顿时期(1993-1998)
1993年11 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199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批转国务院证券委《关于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若干意见的请示》,开始对期货交易所进行全面审核,到1998年,14 家交易所重组调整为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三家;35个期货交易品种调减为12个;兼营机构退出了期货经纪代理业,原有的294家期货经纪公司缩减为180家左右。
1999年9月,一个条例、四个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构建了期货市场规范发展的监管框架。这样,在经过几年较大力度的结构调整和规范整顿,以《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四个管理办法为主的期货市场规划框架基本确立,中国证监会、中国期货业协会、期货交易所三层次的市场监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期货市场主体行为逐步规范,期货交易所的市场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不断增强,期货投资者越来越成熟和理智,整个市场的规范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在清理整顿过程中,我国期货市场交易量有了比较大的下滑,但是从2000年开始,期货市场逐步走出低谷。上海期货交易所目前已经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铜期货交易中心,2003年的成交量达到11166.29万吨, 10年内增长了50多倍。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货品种的交易量在2003年达到了2818.80万吨,已经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大豆期货交易中心,成交量仅次于美国的CBOT 。
2004 年1月31日 ,国家发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政策也由规范整顿向稳步发展转变。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纷纷参股期货公司,使期货行业获得新的资金流入。大米、股指期货等新品种也即将推出。在我国加入WTO 、融入国际经济大家庭之际,作为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的重要金融工具,期货市场将对中国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其无可替代的作用。
Ⅳ 世界上第一个有组织的金融期货市场是哪个交易所
1972年,CME成立国际货币市场分部,并推出英镑、加元等7个外汇期货品种,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金融期货品种。至今有40年的历史了。
Ⅵ 最早的金融期货品种外汇期货是在哪一家交易所率先推
上交所是最早的金融期货品种,
不过现在外汇黄金投资大部分选择知名度比较高的国外平台买卖
金融期货品种比较多,有42个外汇货币对,股指期货,人民币都是可以交易的。最重要是可以模拟学习,所以我觉得国外监管严格新手也可以多模拟模拟操作操作。
Ⅶ 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由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一) 商品期货
商品期货是指标的物为实物商品的期货合约。商品期货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农产品期货、金属期货和能源期货等。
1. 农产品期货。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诞生以及1865年标准化合约被推出后,随着现货生产和流通的扩大,不断有新的期货品种出现。除小麦、玉米、大豆等谷物期货外,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随着新的交易所在芝加哥、纽约、堪萨斯等地出现,棉花、咖啡、可可等经济作物,黄油、鸡蛋以及后来的生猪、活牛、猪腩等畜禽产品,木材、天然橡胶等林产品期货也陆续上市。
2. 金属期货。最早的金属期货交易诞生于英国。1876年成立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开金属期货交易之先河。当时的名称是伦敦金属交易公司,主要从事铜和锡的期货交易。1899年,伦敦金属交易所将每天上下午进行两轮交易的做法引入到铜、锡交易中。1920年,铅、锌两种金属也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工业革命之前的英国原本是一个铜出口国,但工业革命却成为其转折点。由于从国外大量进口铜作为生产资料,所以需要通过期货交易转移铜价波动带来的风险。伦敦金属交易所自创建以来,一直生意兴隆,至今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期货价格依然是国际有色金属市场的晴雨表。目前主要交易品种有铜、锡、铅、锌、铝、镍、白银等。 美国的金属期货的出现晚于英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以来,美国经济从以农业为主转向建立现代工业生产体系,期货合约的种类逐渐从传统的农产品扩大到金属、贵金属、制成品、加工品等。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成立于1933年,由经营皮革、生丝、橡胶和金属的交易所合并而成,交易品种有黄金、白银、铜、铝等,其中1974年推出的黄金期货合约,在70-80年代的国际期货市场上具有较大影响。
3. 能源期货。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的石油危机,给世界石油市场带来巨大冲击,石油等能源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直接导致了石油等能源期货的产生。目前,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能源产品交易所,上市的品种由原油、汽油、取暖油、天然气、丙烷等。
(二) 金融期货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经济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所取代,利率管制等金融管制政策逐渐取消,汇率、利率频繁剧烈波动,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期货市场。1972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设立了国际货币市场分部(IMM),首次推出包括英镑、加拿大元、西德马克、法国法郎、日元和瑞士法郎等在内的外汇期货合约。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市国民抵押协会债券(GNMA)期货合约,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推出利率期货合约的交易所。1977年8月,美国长期国债期货合约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市,是迄今为止国际期货市场上交易量较大的金融期货合约之一。1982年2月,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开发了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合约,使股票价格指数也成为期货交易的对象。至此,金融期货三大类别的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均上市交易,并形成一定规模。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欧洲和亚洲的期货市场,金融期货交易占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金融期货也成为交易的主要产品。 金融期货的出现,使期货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改变了期货市场的发展格局。世界上的大部分期货交易所都是在20世纪最后20年诞生的。目前,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金融期货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且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 期货期权
20世纪70年代推出金融期货后不久,国际期货市场有发生了新的变化。1982年10月1日,美国长期国债期货期权合约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市,为其他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交易开辟了一方新天地,引发了期货交易的又一场革命。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现的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都具有规避风险,提供套期保值的功能。但期货交易主要是为现货商提供套期保值的渠道,而期权交易不仅对现货商具有规避风险的作用,而且对期货商的期货交易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规避风险的作用。相当于给高风险的期货交易买了一份保险。因此,期权交易独具的或与期货交易结合运用的种种灵活交易策略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目前,国际期货市场上的大部分期货交易品种都引进了期权交易方式。
应当指出的事,在国际期货市场发展过程中,各个品种、各个市场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可以说,目前国际期货市场的基本态势是商品期货保持稳定,金融期货后来居上,期货期权方兴未艾。期货期权交易的对象既非物质商品,又非价值商品,而是一种权利,是一种“权钱交易”。期权交易最初源于股票交易,后来移植到期货交易中,发展更为迅猛。现在,不仅在期货交易所和股票交易所开展期权交易,而且在美国芝加哥等地还有专门的期权交易所。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权交易所。
Ⅷ 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市场是哪个
1982年,第一张股指期货合约在美国堪萨斯城诞生,标志着涵盖货币、利率及股票衍生品的场内金融衍生品体系在美国得以完整建立,期货市场最终实现了从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的革命性转变,金融期货的诞生成为现代金融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Ⅸ 全球主要的外汇交易市场有哪些
全球主要的外汇市场
世界上交易量大且有国际影响的外汇市场有伦敦、纽约、巴黎、法兰克福、苏黎世、东京、卢森堡、香港、新加坡、巴林、米兰、蒙特利尔和阿姆斯特丹等。在这些市场上买卖的外汇主要有美元、英镑、德国马克、法国法郎、瑞士法郎、日元、意大利里拉、加拿大元和荷兰盾等十多种货币,其他货币也有买卖,但为数极少。
一、伦敦外汇市场
伦敦外汇市场由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及外国银行在伦敦的分行、外汇经纪人、其他经营外汇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英格兰银行构成。伦敦外汇市场有约300家领有英格兰银行执照的外汇指定银行,其中包括各大清算银行的海外分行。世界100家最大的商业银行几乎都在伦敦设立了分行。它们向顾客提供了各种外汇服务,并相互间进行大规模的外汇交易。伦敦外汇市场上的外汇经纪人有90多家,这些外汇经纪人组成经纪协会,支配了伦敦外汇市场上银行间同业之间的交易。
伦敦外汇市场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而是用电传、电报、电话及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交易,因此它是一个抽象市场。市场上的交易货币几乎包括所有的可兑换货币,规模最大的是英镑兑美元的交易,其次是英镑兑欧元和日元的交易。此外,像美元兑欧元、欧元兑日元、日元兑美元等多边交易,在伦敦外汇市场上也普遍存在。
在伦敦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交易类别有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和调期外汇交易等。除了外汇现货交易外,伦敦也是最大的外汇期货和期权交易市场。
二、纽约外汇市场
纽约外汇市场不仅是美国外汇业务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外汇市场之一,从其每日的交易量来看,居世界第二位,也是全球美元交易的清算中心。
纽约外汇市场是抽象的外汇市场,它通过电报、电话、电传、电脑终端机与国内外联系,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参加市场活动的有联邦储备银行、美国各大商业银行的外汇部门、外汇银行在美国的分支与代理机构、外汇经纪人、公司财团、个人等。联邦储备银行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能,同许多国家银行订有互惠信贷,可以在一定限度内借入各种货币,干预外汇市场,维持美元汇率的稳定。纽约外汇市场上的大商业银行是最活跃的金融机构,外汇买卖和收付通过它们在国内外的分支行和代理机构进行。
纽约外汇市场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是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外汇交易市场,第二是纽约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市场,第三是纽约各银行与国外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市场。其中纽约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市场是交易量最大的市场,占整个外汇市场交易量的90%。因此,商业银行在外汇交易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外汇交易主要通过商业银行办理。
在经营业务方面,美国没有外汇管制,任何一家美国的商业银行均可自由地经营外汇业务。
在纽约外汇市场上交易的货币,主要有欧元、英镑、加拿大元、日元等。据纽约两帮储备银行的数据,在纽约外汇市场上,交易量最大的是欧元,占40%,其次为日元23%,英镑19%,加拿大元5%。
三、东京外汇市场
东京外汇市场是随着日本对外经济和贸易反展而发展起来的,是与日本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进程相联系的。
在交易方式上,东京市场与论歘市场、纽约市场相似,是无形市场。交易利用电话、电报等电讯方式完成。在外汇价格制定上,东京市场又与欧洲大陆的德国、法国市场相似,采取“订价”方式。每个营业日的上午10点,主要外汇银行经过讨价还价,确定当日外汇价格。
从交易货币和种类看,因为日本的进出口贸易多以美元结算,所以东京外汇市场90%以上是美元对日元的买卖,日元对其他货币的交易较少;交易品种有即期、远期和掉期等。即期外汇买卖又分为银行对客户当日结算和银行同业间的次日结算交易。东京外汇市场上即期、远期交易的比重都不高,掉期业务量很大。而其中又以日元/美元的掉期买卖为最大。
四、新加坡外汇市场
新加坡外汇市场是随着亚洲美元市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全球第四大外汇市场,日平均交易量仅次与东京。新加坡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商业客户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新加坡外汇市场上,银行间的交易都通过经纪人进行,但外汇经纪人只获准作为银行的代理进行外汇交易,不能以本身的账户直接与非银行客户进行交易。新加坡的银行与境外银行的外汇交易一般直接进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作为监督和管理外汇银行、干预外汇市场而参加。
新加坡外汇市场属于无形市场,通常上午8点开市交易,下午3点收市。
五、香港外汇市场
香港是个自由港,是世界第五大外汇交易中心。每天开市的正式时间是上午9点,但许多金融机构半小时以前就有行市显示。到下午5点,各大银行都已冲平当日外汇头寸,基本上不再作新的成交,一般可以认为下午5点是收市时间。但实际上,许多机构在香港的外汇市场结束后,继续在相继的伦敦市场、纽约市场完成交易,直到纽约市场收市才停止。
香港外汇市场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港元兑外币的市场,其中包括美元、日元、欧元、英镑、加元、澳元等主要货币和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当然也包括人民币。二是美元兑其他外汇的市场。这一市场的交易目的在于完成跨国公司、跨国银行的资金国际调拨。
在香港外汇市场中,美元是所有货币兑换的交易媒介。港币与其他外币不能直接兑换,必须通过美元套购,先换成美元,再由美元折成所需货币。
六、苏黎世外汇市场
苏黎世外汇市场没有外汇经纪人,所有外汇交易都在银行同业之间直接进行,参与的外汇银行有瑞士银行。瑞士信贷银行、瑞士联合银行等,还有外国银行在瑞士的分行、国际清算银行和瑞士中央银行即瑞士国家银行。外汇交易中主要是瑞士法郎对美元的交易,对其他货币通过美元进行交叉买卖,因此瑞士法郎对,美元的汇率是苏黎世外汇市场的主要汇率,瑞士法郎对其他货币的汇率采用以美元进行套算。
七、法兰克福外汇市场
法兰克福是德国中央银行(德国联邦银行)所在地。法兰克福外汇市场分为订价市场和一般市场。订价市场由官方指定的外汇经纪人负责撮合交易,它们分属法兰克福、杜赛尔多夫、汉堡、慕尼黑和柏林五个交易所,它们接受各家银行外汇交易委托,如果买卖不平衡,汇率就继续变动,一直到买和卖相等,或中央银行干预以达到平衡,订价活动方结束,时间大约是中午12:45。德国联邦银行派有专业人员参加法兰克福外汇市场的交易活动,以确定,马克的官价。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主要业务是美元对马克的交易,其中70%为即期外汇,30%为远期外汇,有时也对外币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动进行干预。外汇经纪人除了撮合当地银行外汇交易外,还随时与各国外汇市场联系,促进德国与世界各地的外汇交易活动。
八、巴黎外汇市场
巴黎外汇市场由15家左右的大商业银行和为数不少的外汇经纪人组成。法兰西银行也是外汇市场重要参与者,其目的是对外汇市场进行监督,必要时进行市场干预,以维持法郎回家的稳定。
巴黎外汇市场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结合。有形市场的交易项目仅限于对客户的交易,执行公定汇率,业务量不大。实际的交易,大部分还是在无形市场上进行的。与此相适应,巴黎外汇市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每日的订价市场,即每日在巴黎外汇交易所中通过拍卖外汇的方式确定法郎对各主要国家货币的当日汇价。另一部分是一般的外汇市场,银行通过电话。电传等按订价市场确定的价格进行交易。
Ⅹ 外汇期货交易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1972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市场分部,推出了七种外汇期货合约,从而揭开了期权市场创新发展的序幕。从1976年以来,外汇期货市场迅速发展,交易量激增了数十倍。1978年纽约商品交易所也增加了外汇期货业务,1979年,纽约证券交易所亦宣布,设立一个新的交易所来专门从事外币和金融期货。1981年2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首次开设了欧洲美元期货交易。随后,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也开设了外汇期货交易市场,从此,外汇期货市场便蓬勃发展起来。目前,外汇期货交易的主要品种有:美元、英镑、欧元、日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澳元、新西兰元等。从世界范围看,外汇期货的主要市场在美国,其中又基本上集中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国际货币市场(IMM)和费城期货交易所(PBOT)。
国际货币市场主要进行澳元、英镑、加拿大元、欧元、日元和瑞士法郎的期货合约交易;
费城期货交易所主要交易欧元、英镑、加拿大元、澳元、日元、瑞士法郎等。
此外,外汇期货的主要交易所还有: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LIFFE)、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SIMEX)、东京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TIFFE)、法国国际期货交易所(MATIF)等,每个交易所基本都有本国货币与其他主要货币交易的期货合约。在外汇市场上,存在着一种传统的远期外汇交易方式,它与外汇期货交易在许多方面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常常被误认为是期货交易。在此,有必要对它们作出简单的区分。所谓远期外汇交易,是指交易双方在成交时约定于未来某日期按成交时确定的汇率交收一定数量某种外汇的交易方式。远期外汇交易一般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相互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达成,交易数量、期限、价格自由商定,比外汇期货更加灵活。在套期保值时,远期交易的针对性更强,往往可以使风险全部对冲。但是,远期交易的价格不具备期货价格那样的公开性、公平性与公正性。远期交易没有交易所、清算所为中介,流动性远低于期货交易,而且面临着对手的违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