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期货菜籽油原油价格
Ⅰ 一手菜籽油(郑油)期货多少钱,菜籽油期货合约规则
大约6000左右一手吧
Ⅱ 期货菜籽油价格怎么这么低
从长线来看,菜籽油是出于一个明显的下降通道的,而且接近历史底部,价格的个哦地只能是相对去前期的高点来说的,这个只能是从宏观经济来判断,本质上反映在经济规律上就是供求关系的问题,需求不振,所以菜籽油价格会比较低。
期货(Futures)与现货完全不同,现货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货(商品),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因此,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投资者可以对期货进行投资或投机。大部分人认为对期货的不恰当投机行为,例如无货沽空,可以导致金融市场的动荡,这是不正确的看法,可以同时做空做多,才是健康正常的交易市场。
Ⅲ 做一手菜籽油期货需要多少钱
按目前市价计算,一手保证金需要6千多。手续费按交易所费率之上加0.1计算。
Ⅳ 菜籽油长期价格走势
收储价格有效封杀菜油下跌空间 菜油易涨难跌受国际原油以及国内外豆油大跌影响,菜油期货自4月底至6月初走出了单边下跌行情,尤其是远月RO1301,下跌幅度达1000元/吨之多。6月中旬以来,随着宏观经济面的渐趋稳定,外盘豆类因天气干旱炒作出现大涨,加之国内菜油减产、减质以及托市收储政策出台等一系列利好出现,菜油期货强劲反抽,其中RO1209再度回到前期高点。后市来看,外盘豆类天气炒作方兴未艾,而国内菜油生产成本支撑力度较强,两方面决定菜油期货仍将继续运行在相对高位。
最近几个交易日,外盘大豆、玉米、小麦联袂高走,在股市以及工业品纷纷下跌情况下异军突起,主要原因是目前美国大豆、玉米主产区出现干旱天气。南美去冬今春的干旱导致巴西、阿根廷大豆大幅减产,而一旦美国大豆再因天气干旱而减产,将使得本已捉襟见肘的国际大豆供应雪上加霜。菜油价格和豆油、棕榈油的价差达到历史峰值,成为市场看空菜油的一个理由。但国内菜油供需的小品种化,以及较高的生产成本将决定菜油价格高企的合理性。后市看,国内收储政策托底,外盘天气炒作提振,菜油期货易涨难跌。
我国油菜籽已经收获上市,由于油菜生长后期遭遇连续阴雨天气,油菜籽单产不及预期,加之播种面积下降,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国内油菜籽产量下降幅度超过10%。按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今年油菜播种面积为705万公顷,较上年减少2.08%;产量在1280万吨,较上年减少1.54%。更值得关注的是,连续阴雨天气导致油菜籽成熟度不够,油菜籽含油率降低,水杂偏高。主产区油厂在收购中发现,今年油菜籽含油率大多在34%左右,水杂在15%左右,大大劣于往年。
减产导致农民对油菜籽价格期望值增高,惜售心理抬头,油菜籽收购价格偏高。在主产区,油菜籽收购价格大多在2.4元/斤左右。目前菜粕价格在2200元/吨以下,使得菜油生产成本在10500—11000元/吨。目前主产区菜油报价多在10500—10800元/吨。这就使得近月期货菜油价格受仓单成本支撑而高企。
6月19日,政府公布了今年的油菜籽(油)临储收购政策,将收购价格提高0.2元/斤,达到2.5元/斤。这一价格水平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短期对市场影响有限,甚至一度被认为利多出尽。而我们认为,由于这一价格对品质要求相对较高,的确对目前2.4元/斤的市场价格提振作用不大。但是,计划托市收购量较大,据悉达到300万吨之多。临储政策的出台将有效封杀油菜籽价格的下跌空间,切实起到托市的作用。在该政策出台后,油菜籽收购进度明显加快。据来自主产省湖北的消息,目前该省油菜籽收购进度已达60%,各油厂则放宽收购标准,加大收购量。预计10天内油菜籽收购或基本完成。
Ⅳ 请教各个国际大宗商品期货的报价单位是什么如美黄金、玉米、铜、原油等.
商品期货是指标的物为实物商品的期货合约。商品期货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农副产品、金属产品、能源产品等几大类。
目前,我国经中国证监会的批准,可以上市交易的期货商品有以下种类。
(1)上海期货交易所:铜、铝、锌、天然橡胶、燃油、黄金、钢材期货。
(2)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豆粕、豆油、塑料、棕榈油、玉米、pvc期货、焦炭
(3)郑州商品交易所:小麦、棉花、白糖、pta、菜籽油、稻谷期货、甲醇期货
Ⅵ 菜籽油的价格
看你是买正宗的还是混榨的了,正宗乡里榨油枋价格在8.5-9.0元(市斤),城里油坊8元(市斤)左右。
Ⅶ 菜籽油期货与现货差价为什么那么大
因为期货。。是未来货的价格。、比如,现在维持供需平衡的话。一批货仓储一段时间。。有需要仓储费用的。所以到那个时候价格理论上是要高点。
Ⅷ 菜籽油的期货外盘看哪个
你好,菜籽油期货没有外盘,不过因为菜籽油和豆油的可替代性,两个品种的走势息息相关,美国芝加哥商业集团的豆油期货有一定的参考性,但是并没有决定性作用。
菜籽油期货不是24小时交易,白天和晚上都可以交易,但是有时间限制,至于你说的电子盘之类的,并不是正规期货平台。
Ⅸ 为什么说原油和美元的走势是整个期货市场的风向标
1.美元对商品期货影响
各大交易所商品多以美元计价,但购买商品的交易商不仅仅使用美元,而是使用各种货币。美元走低时,用其他货币(兑换为美元后)购买各种商品期货就变得便宜了,造成多头增加,期货价格上涨。反之。美元反弹,外汇买力减弱,商品期货价格变贵,买家减少,导致价格回落。前些日子美元一直走低,美国股市低迷,许多投资基金、货币交易商纷纷进入商品市场规避风险,造成商品期货价格走高;所以美元反弹会导致资金抽出期货市场,导致价格下降。
2.油价的影响
原油可以制造许多商品,影响塑料、橡胶等等价格,并与乙醇(牵扯到白糖、玉米)、生物柴油(牵扯到棕榈油、豆油、大豆、菜籽油……)有替代关系。上述许多都是期货品种。而且油价影响运费,左右贸易进口,影响进口成本。而且原油价格和美元相关度很高,美元跌原油涨。
Ⅹ 为什么期货评论上说原油价格与豆油价格有联动关系
柴油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原油,生物柴油作为重要的中间转换环节,将原油价格的波动最终传导至豆油,近年来豆油期价被动跟随原油的迹象较为明显。所以CBOT豆油期货连续合约与NYMEX原油期货连续合约的每日收盘价格数据多数时间具有较强的联动性。
美国对生物柴油产业的扶持政策
美国政府对于生物能源的扶持政策,最早可追溯到1980年开始的限制进口乙醇的关税政策。2005年以来,美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相应政策措施,以加快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步伐。而这些政策的根源即为“可再生能源标准”(RFS)。
《2005年能源税收政策法案》授权美国环保署全面实施RFS,要求每个汽油及柴油生产商和进口商向运输燃料中添加可再生燃料,并规定了可再生燃料的最低用量标准。目的在于减少美国对原油的进口依赖,同时提高能源供给能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以实现能源多样化。2007年美国国会通过《能源独立与安全法》,RFS得到进一步扩展和补充。2010年调整后的RFS(下称RFS2)对于每年生物质柴油最低使用量的规定为:2011年应达到8亿加仑,2012年最低总使用量标准增加到10亿加仑,此后直至2022年总使用量标准将以10亿加仑为基准并不低于10亿加仑。
为实现生物柴油使用量的连续增长,美国联邦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在RFS的指引下推出多项补贴政策,主要包括:对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每生产1加仑农业生物柴油补贴1美元;使用非农业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如黄油脂等回收油脂,每加仑补贴50美分等。该项政策于2011年年底到期,2010年曾暂停一年。此外,联邦政府要求各部门采购燃料时优先选择生物柴油,并对可再生燃料研发提供资助。而且各地方政府对可再生燃料的研发、生产和消费额外制定了不同程度的激励措施、法规和应用计划。
美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现状
此前在原油价格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下,美国政府的上述努力成效显著,其国内生物柴油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的数据,在RFS启动的2005年当年,美国生物柴油产量由2004年的不足100万加仑跃升至250万加仑,成为生物柴油产业快速扩张的起点。2009年年末补贴政策到期,生物柴油的加工利润随之出现严重缩水,产量也因此下降近四成。
2011年美国重新启动税收优惠政策,生物柴油产量出现爆发性恢复增长,总产量达到8.6亿加仑,超过8亿加仑的RFS2最低使用量标准。2013年1美元的税收减免政策再次恢复,并在同年年底到期。2014年美国参议院财政部多次提及恢复每加仑1美元的税收抵免,但最终并未通过。美国国内生物柴油的消费情况与产量的演变过程相似,生物柴油使用量过去几年飞速增加。而在生物柴油的国际贸易结构中,美国已经由2007年之前的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
生物柴油与豆油的联动关系
制备生物柴油的原料包括多种动植物油脂,其中豆油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生产的生物柴油绝大部分来自豆油。2007年RFS2的出台激发了美国生产生物柴油的热情,原料来源范围越发广泛,进口加拿大菜籽油、玉米油以及多种动物油脂更多地应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豆油所占比重由2007年的80%下降到2009年的49.2%,此后保持在50%左右。生产成本在原材料选择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豆油与其他油脂的替代联动作用不仅表现在食用油脂领域,还反映在工业应用方面。
美国是传统的世界大豆主要生产国,年产量在8000万—9000万吨,其中半数左右用于压榨,其国内豆油年产量在770万—950万吨之间。RFS实施后,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豆油数量开始快速攀升,工业用量占总产量的比重连创新高,2007/2008年度工业用量达到147万吨的阶段性高点,此后经过两年的休整,2010/2011年度豆油工业用量重回升势,近三年每年在210万吨左右。虽然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豆油数量不到总产量的三成,但其对豆油总需求的影响较为明显。以2010/2011年度以来豆油工业用量与美国国内豆油总需求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计算,两者的相关性系数为0.465,可见豆油制生物柴油对于豆油的需求以及价格的影响不可小觑。
通常生物柴油的价格波动会对其产量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刺激或者抑制其原材料油脂的需求。依据以上论述,豆油工业消费量与其最终总需求量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关系。豆油制生物柴油产量的增减,引发豆油总需求量的变化,最终体现在豆油甚至上游大豆的价格上。近年来豆油与大豆的价格波动率增大即是对柴油价格变动的反应。为了探究生物柴油与豆油的联动效应,将美国低硫柴油与豆油的价格数据进行比较,观察两者的变化方向以及变动频率,发现两者的变化特征较为一致,证明原油与豆油价格具有较强的联动性。
为了更好地比较豆油和原油的变化方向和速度,将原油和豆油进行比值处理,可以发现比值与豆油价格走势基本一致,并且吻合度要高于原油。一般当比值从高位回落时,CBOT豆油价格处于下跌趋势中;而当比值扩大,CBOT豆油价格往往随之上涨。2008年至今两者只出现三次背离,第一次发生在2010年9月至12月。当时俄罗斯小麦遭遇干旱,在拉尼娜现象出现并且发展速度快于市场预期等利多因素提振下,美豆油涨势远超原油,造成比值下降,豆油和原油共同上涨。第二次发生在2013年3月至5月,当时南美物流出现严重延迟,美豆出口旺盛,对美豆陈豆供给担忧情绪加重,成本推动美豆油独自上涨。第三次发生在2014年3月至7月,当时南美和北美大豆接连丰产,再加上全球棕榈油产量增加,全球油脂供应异常充裕。受此拖累,美豆油期价大幅下挫,与此同时,原油价格高位振荡,最终原油与美豆油比值扩大。
豆油价格与原油/豆油的比值具有较明显的同向运动特征。其背后传导逻辑是柴油受制于上游原油价格,同时和豆油制取的生物柴油互为替代物。在生物柴油中间作用下,原油价格的波动最终传导至豆油。受到页岩气革命影响,当前国际原油期价跌至60美元/桶以下,美豆油期价受到巨大压力,预计后期将继续振荡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