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达国际期货高级顾问陈凯
Ⅰ 抗日名将陈凯荣
陈凯荣,毕业于南省立第一中学,于1907年出生于广南县珠琳镇,逝世于1987年。
1925年云南省立第一中学高中毕业,成绩优良,被留校任教,不久投笔从戎,考入云南讲武学校第十九期步科,1927年毕业分在滇军胡若愚部,适龙云同胡若愚、张汝骥为争夺云南政权混战,陈在战斗中手臂负伤,转到成都治疗。
从1932年起,即在桂系部队任下级军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7军172师102团第1营营长,参加了“八一三”淞沪战役,奉命率部在蕴藻浜阻击从吴淞口进犯的日军,激战8天,腿部重伤。
1949年初,调任整编第125军少将军长。在国民党军大势已去、即将崩溃时,华中“剿总”司令长官白祟禧命令陈凯荣炸毁衡阳大桥,向雷州半岛撤退保存实力,陈未执行命令,于同年12月5日率部2万余人在广西横县百合圩向人民解放军投诚,并参加了解放海南岛战斗。此后,在广西军区、武汉军政大学直属总队学习,后因左的错误路线影响,曾被错处。1983年被任命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秘书,1984年,由广州军区给予彻底平反,后移居广西柳州,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柳州市政协常委、民革广西自治区顾问。1987年9月8日病故,享年80岁。
Ⅱ 大家好 ,我叫陈凯锋 ,我想起一个英文名字
Conrad
大胆而聪明的顾问
这个咋样,跟你名字首字母刚对上。。。。
Ⅲ 成铠甲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和陈凯佳,一个领域的贡献的科学家还有谁
屠呦呦、袁隆平等人获得「共和国勋章」荣誉,这 8 位获得者在各自的领域都做出了怎样的成就?
事件背景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将于 9 月 29 日上午 10 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于敏
于敏,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年8月生,2019年1月去世,天津宁河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等称号。
申纪兰
申纪兰,女,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12月生,山西平顺人,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积极维护新中国妇女劳动权利,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她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为发展农业和农村集体经济,推动老区经济建设和老区人民脱贫攻坚作出巨大贡献。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改革先锋”等称号。
孙家栋
孙家栋,男,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4月生,辽宁复县人,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科技委主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高级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七、八、九、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总设计师,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作出卓越贡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等称号。
李延年
李延年,男,汉族,中共党员,1928年11月生,河北昌黎人,原54251部队副政治委员。1945年参加革命,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等战役战斗20多次,是为建立新中国、保卫新中国作出重大贡献的战斗英雄。离休后,他初心不改、斗志不减、本色不变,积极弘扬革命优良传统,充分展现了一名老革命军人、老战斗英雄的光辉形象。荣立特等功1次,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称号,荣获解放奖章和胜利功勋荣誉章。
张富清
张富清,男,汉族,中共党员,1924年12月生,陕西洋县人,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来凤支行原副行长。他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冲锋在前、浴血疆场、视死如归,多次荣立战功。1955年,他转业后主动要求到湖北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他深藏功名,埋头工作,连儿女对他的赫赫战功都不知情。荣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战斗英雄”称号两次。
Ⅳ 乐善好施的陈凯希有什么事迹
在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的华人和华裔社会,提起陈凯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陈凯希有这么大的知名度,一方面与他的传奇经商经历有关,另一方面就是由于他乐善好施,做了很多实事。
陈凯希的财富来之不易。他祖籍中国福建,幼时家境贫寒,读到初中二年级就辍学打工。他在胶园割过胶,在罐头厂削过菠萝,还摆过地摊,修过自行车。1965年2月13日,陈凯希作为政治犯被关进监狱,在狱中一蹲就是8年。
出狱后,陈凯希一贫如洗,连糊口都难。有人劝他打工或是摆个地摊维持生计,他看到马来西亚已进入和平与发展经济时期,认为是投身经济领域的好机会。
可是,两手空空,要想在商海中闯荡,谈何容易!陈凯希找到几个当时人称所谓“左仔”的朋友,各人分头募股,一共募集了80个小股东,凑了16万林吉特(马来西亚货币名称),在马来西亚西海岸的小县城巴生开设了一个小店。小店以经营中国货为主,其中包括药酒。
小店经营药酒起步并不顺利,第一年就亏了本。股东们纷纷提出退股。陈凯希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继续坚持创业。终于时来运转,不久,他们取得了蚕蛾公酒的专营权。这时,小店已正式改名为海鸥公司。公司员工按陈凯希提出的“海鸥”精神:“我们要与众不同,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像海鸥一样拥有毅力、勇气,确定人生志向,努力展开双翼高飞。”加大了宣传力度。
在强劲的广告宣传和有效的市场策划下,海鸥公司代理的中药酒从18年前的一种年销售几百箱,到后来的100多种、年销售几万箱,占据了马来西亚中药酒市场的一半以上。海鸥公司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0多家子公司、5家联号商店、18家门市部的颇具规模的企业集团。
海鸥公司成长壮大了,陈凯希自然也发财了,成了一个有名的大亨。他没有安于享受,而是想着回报社会。他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取自社会,用于社会。”海鸥公司从未间断过对教育、慈善、文化团体的赞助。1991年,中国遭遇特大洪涝灾害,海鸥公司先后捐助了20万林吉特。
每年,海鸥公司搞周年纪念时,总少不了捐助社会公益这项内容。凡是社会团体搞活动、办特刊,海鸥公司出钱为他们登广告,赠送礼物,有时还为这些社会团体代付印刷费、代制海报,甚至派人协助卖票,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乐此不疲。
陈凯希作为海鸥集团的董事、总经理,在繁忙的经商活动中,还抽空亲自参加各项社会活动。他担任了马中经贸总商会会长、吉隆坡及雪兰莪中华工商会商业组主任、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顾问等一系列的社会职务。
陈凯希热心于社会公益的捐助和支持,他认为文学、艺术、教育是一个社会走向进步、走向繁荣必不可少的重要事业。一个工商业者要忙于自己的业务,没有时间和条件去开展这些活动,那么出一点钱支持别人去组织这些活动,这是工商业者道义上的责任,是参与推动社会前进、活跃社会文化的具体行动。
陈凯希认为,人对钱财应该有正确的观念。企业的利润固然来之不易,是一分钱一分钱赚回来的,但这一分钱也是来自社会。把来自社会的利润再用回到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上面,让大家来分享,是天公地道的。只要企业能生存、发展,就不能停止对社会的回报。
陈凯希以回报社会为己任,既支持了社会的发展进步,也为自己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了企业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