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美国股指期货
『壹』 股指期货升贴水是什么意思
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价格的差被称为基差,当股指期货价格高于现货指数价格时,股指期货处于升水,基差为正;反之,股指期货处于贴水,基差为负。股指期货上市以来,社会普遍关注其升贴水情况。有观点认为,升水就是做多看多、贴水就是做空看空股市的标志,甚至将股市下跌归罪于股指期货贴水。这是对境外市场个别观点的不当概括,很值得商榷。综合境内外研究及实践情况来看,股指期货升贴水主要受金融市场利率、股市分红、微观资金成本、套利力量、市场情绪等影响,升贴水不代表定价有偏差,也不是看多或看空的有效标志,更不是股市走势的指南针。
股指期货升贴水是反映市场运行的一个窗口指标。
1、期货价格与到期时指数实际价格无关,并非预测股市未来的指标
如前所述,股指期货理论价格公式为(F=S*[1+(r-y)*t/360])。可见,期货理论价格的决定基础是指数当期价格,与到期时的指数价格无关。准确地说就是,期货价格不是到期时指数价格的无偏估计。因此,期货价格高于或低于现货指数,并不意味就是对未来股市看高或看低,不能误将股指期货价格简单视为交易出来的到期时的指数价格。尤其是当市场套利机制十分有效的情况下,这种判断更加不合理。相对商品期货,金融期货期现套利更加便利和发达,上述这种理论价格关系也更加牢固和扎实。
2、基差存在不等于定价偏差,一定的升贴水区间仍属合理
升贴水或基差,是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的价差,而定价偏差是股指期货实际价格与理论价格的差异,二者既联系又不同。第一,基差存在不等于定价有偏差。举例来说,假设沪深300指数为2000点,期指价格为2015点,资金成本为5%,指数的股息率为2%,股指期货距离交割日还有90天,则期货理论价格为(2000*[1+(5%-2%)*90/360]=)2015点,定价偏差为(2015-2015=)0,而基差为(2015-2000=)15点。可见,基差和定价偏差是两个概念,基差存在不意味着定价偏差。第二,定价有个合理区间,在无套利区间内都是合理价格,实际价格不等于理论价格但也可以是合理价格。继续上述例子,假设考虑到各种套利成本后,当期货价格高于2035点时或低于1990点时,套利有利可图,套利者会自动介入,促进期货价格趋向合理。但当期货价格处于1990-2035点较小的区间内,收益不抵成本,套利无利可图,套利交易不会发生。这样,围绕着期货理论价格这样一个“中轴线”,存在一个所谓的“无套利区间”。在这个区间内,任何一个价格都是合理的。因此,6-7月间贴水较深、基差较大,实际价格低于理论价格,但考虑了融券不畅导致反向套利成本过高后,期货价格仍在无套利区间的较窄“箱体”内。
3、贴水并非看空股市、不影响股市大涨,升贴水不是股市预测神器
正如前面反复说的,期货升贴水有其内在原因,不排除市场情绪、预期等影响,但主要是分红与资金成本的影响。因此,升贴水自有规律,与股市走势关系不大,并不像一般的分析师或媒体所说的“升水”或“正基差”就是看多后市、“贴水”或“负基差”就是看空后市。
一方面,从境外市场实践来看,持续贴水并不会导致股市走势持续走低。例如,美国标普500指数期货自2009年出现持续贴水,截至2013年11月15日,1228个交易日只有13天正基差,正基差天数只有1%,但美国股市自2009年一路走高,累计涨幅超160%。标普500指数先是从2009年3月666点的近13年新低升至2010年4月末的1186点,涨幅超过78%;经过此后短短两个月的回调,该指数继续上攻,并在2011年4月突破1300点关口;短期休歇后,从2011年10月开始,标普500指数再次发力,至今25个月来上涨超过59%,最高达到1804点;今年涨幅已经超过26%,已创历史新高。分析显示,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刺激使得无风险利率持续走低甚至接近于零,而企业利润增长和劳动力市场好转等使得股息率一直维持在2%以上且稳步提升,无风险利率与股息率之间的巨大差异彰显出美国股市投资价值,成为拉动美股持续上涨的核心动力。可见,股市走势还是受宏观经济政策、利率资金成本、企业盈利状况等基础因素决定。
另一方面,针对沪深300指数及其期货的深入研究也没有发现升贴水与指数走势存在稳定关系。研究显示,一是股指期货基差与股指涨跌相关性系数仅为0.006,十分微弱,且统计上不显著;二是即便加入股市涨跌惯性和波动性等变量后,二者的相关系数也只有0.013,且统计上仍不显著,无法证明二者存在相关关系。并且,2013年7月2日股指期货出现最大负基差(沪深300指数收于2006.56点)后,股市并未继续下跌,而是逐步企稳,至今年11月15日涨幅为5.79%,期间最高涨幅达到12.41%(9月12日沪深300指数收于2255.61点)。可见,股指期货升贴水与股市涨跌既没有机理上的经济相关性,也没有统计上数据相关性,升贴水不是预测股市走向的指标。
『贰』 连续剧《大时代》里面,期货是怎么结算的中途丁蟹赚了很多钱为什么不止赢
大时代是一部港股恩仇录,它最令人熟知的是“丁蟹效应”。其实除了丁蟹效应,《大时代》中还有很多让你受益的股市哲理,比如什么是股灾。
了解H股历史的人都能看出来,《大时代》中两次股灾都有暗指。第一集开头字幕直接标明香港1973年股灾。在那时,随便一只股都能涨上天,连摆水果摊的大妈都开始不务正业,一门心思指望在股市上发财。还有就是之后陈滔滔与丁蟹一家对抗的那次股灾,从时间上推算应该说的是1987年H股“黑色星期一”。
H股于1969年至1972年短短4年间最高猛升7倍,成交量狂飚16倍。在“只要股票不要钞票”的观念刺激下,香港市民一窝蜂抢购股票。结果在1973年,H股半年间下跌1200点。这种毁灭性股灾让人一夜变疯,很多人跳楼自杀;H股“黑色星期一”是指在1984到1987年的H股大牛市中,恒指上涨2.3倍。然而在1987年10月26日,恒指暴跌千点,为有史以来全球最大单日跌幅。
《大时代》中的两次股灾多是人为因素造成,尤其是第二次和第三次。在第三次股灾中,丁蟹一家主要做股指期货,通过做空盈利。如果要让丁蟹服软,只能选择让股指飚起来。于是,丁蟹的对手方展博开始找香港三大阔佬借钱,通过融资将股指抬高,最终丁蟹不得不以高价买入,多年积蓄全部蒸发并负债数亿。
『叁』 股指期货的交易规则是什么
股指期货最新交易规则分为三点:
是调整股指期货日内开仓限制标准。自2015年9月7日起,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股指期货客户在单个产品、单日开仓交易量超过10手的构成“日内开仓交易量较大”的异常交易行为。日内开仓交易量是指客户单日在单个产品所有合约上的买开仓数量与卖开仓数量之和。套期保值交易的开仓数量不受此限。
是提高股指期货各合约持仓交易保证金标准。为切实防范市场风险,通过降低资金杠杆抑制市场投机力量,自2015年9月7日结算时起,将沪深 300、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各合约非套期保值持仓交易保证金标准由目前的30%提高至40%,将沪深300、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各合约套期保值持仓交易保证金标准由目前的10%提高至20%。
是大幅提高股指期货平仓手续费标准。为进一步抑制日内过度投机交易,结合当前市场状况,自2015年9月7日起,将股指期货当日开仓又平仓的平仓交易手续费标准,由目前按平仓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一点一五收取,提高至按平仓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二十三收取。而在8月26日之前,股指期货日内平仓手续费收费标准仅为万分之零点二三,即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平仓手续费提高到了100倍。
『肆』 如何看待中金所 2015 年 9 月 2 日再出股指期货四条新政
7日开市后的期指,应该再也不用为“抑制投机”而担忧了。今年做到全球第一的中国股指期货,其实已经“废了”。接下去最大的可能,是期指逐渐成为只有零星成交的小品种。
没了股指期货,我们将失去什么?
9月2日中金所发布公告,宣布再出四项措施抑制股指期货过度投机,其中包括单个产品、单日开仓交易量超过10手的构成“日内开仓交易量较大”的异常交易行为;非套期保值持仓交易保证金标准提高至40%,套期保值持仓交易保证金标准提高至20%;日内平今手续费提高至按平仓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二十三;加强股指期货市场长期未交易账户管理。
这种震撼到底到了怎样的程度?
尽管中金所此前已三番两次出招,但胜利日小长假前夕放出这则消息,还是让整个市场为之震惊。市场人士纷纷表示“股指期货已经没有交易价值”、“股指期货功能基本消失”,诸多文章以“纪念股指期货”为话题进行回顾。专业人士普遍认为,正是近期专家、学者、股民对期指持续不断的舆论轰炸,逼出了监管层的“自残”行为。那么这几项措施到底有多严重,让人震撼到什么程度呢?基金君这里先略作分析:
首先,“10手”限制,每天你不管开多单还是空单,开满10手之后就算违规。中金所8月25日第一次出手的时候,这个数字是“600手”;8月28日第二次出手的时候,这个数字是“100手”,由此可见力度大到难以想象。一个股民每天买上10手股票也是常事,何况期货市场。此招让程序化、高频交易基本告别股指期货。对于规模稍大的机构来说,除了做套保不受限,10手限制使其在期指上的交易也基本上失去意义了。
其次,40%保证金,在世界期货历史上都极为罕见。按照沪深300股指期货 2965点的收盘价和40%保证金计算,一手保证金在36万左右,此前正常时期保证金是10%。原来可以做4手的钱,现在只能做1手,资金成本上升了4倍。那些刚凑够50万开户门槛的投资者,现在入场只够做上1手。另外,套期保值保证金提至20%,机构套保成本也大为提高。
第三,当日平今仓万分之二十三的手续费。“当日平今”即为俗称的“T+0”,粗略估算,“T+0”一次手续费为2000多块!即便是只做一手的投资者,对于如此恐怖的手续费恐怕也已望而却步。而8月26日之前的手续费是万分之0.23,8月26日之后的手续费是万分之1.15,万分之二十三的力度大家可以体会吧。沪深300股指期货一个点是300块,投资者必须做对8个指数点,“T+0”才有赚钱的意义,如此一来,日内交易急剧下降几乎不可避免。
第四,如果有人想通过多开几个账户规避,那么“加强股指期货市场长期未交易账户管理”也将堵上这个漏洞。
综上所述,想必读者都已看出,哪怕您仅是个刚够格的投资者,都已经觉得期指“没法做”了。下周一开市后的期指,应该再也不用为“抑制投机”而担忧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今年做到全球第一的中国股指期货,其实已经“废了”。接下去最大的可能,是期指逐渐成为只有零星成交的小品种。
从理性上看,世界上任何一个交易所,都做不出如此堪称不可思议的“自残”举动。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压力迫使这个世界第一品种走到如此境地呢?
针对期指的惨烈“舆论战”
6月15日以来的大跌成为了期指命运的转折点。2010年4月16日期指上市后,沪深300股指期货经过5年的发展,基本做到了日成交量100-200万手,日持仓量20万手左右的大品种,用来衡量期指成熟度的成交持仓比也在5比1左右,已经逐渐向成熟市场靠拢。然而股灾的发生,引来了铺天盖地对于期指的指责,其中以刘姝威、叶檀、易宪容等非业内专家的声音最为响亮。当然,也不乏巴曙松等学者的反击,这其中尤以巴曙松的《股指期货,该责难还是该大力发展》为代表,论证了“股指期货市场始终自身多空平衡,没有给股市施加压力,反而承接了股市抛压。据统计,2015年6月15日至7月31日,股指期货日均吸收的净卖压约为25.8万手,合约面值近3,600亿元,这相当于减轻了现货市场3,600亿元的抛压。”但这一研究公布后,依然遭致了网友们的猛攻。
也就是从6月底开始,由于融券通道关闭、个股大量停牌,期指相对于现货的“贴水”大幅增加,市场指责期指带动下跌的声浪逐渐增大。于是,期指“限制开空”等消息不断传出,外界也将此视为监管层应对舆论压力的动作。然后正是这些非常规的措施,引发了一些参与期指的长线、稳定资金流出,持仓量大幅减少,导致了期指成交持仓比的恶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为外界指责期指“过度投机”提供了佐证。而管控措施的进一步出台,又导致期指流动性的进一步消失,导致期指贴水进一步加大,贴水扩大又进一步加剧了非专业的人士的怒火,将之又视为期指“带动下跌”的证据。由此,期指市场陷入了百口莫辩的恶性循环,直至最后用异常惨烈的方式“自废武功”以求自保。
不论这场巨大的论战中谁对谁错,这一情景都将载入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史册。同样的事件,曾经在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中都发生过,并且都成为了后世研究的经典。
先看当年的第二大经济体日本。1990年日本股市崩盘后,舆论纷纷谴责股指期货是下跌元凶,甚至有些学者专门出书论证股指期货导致股市下跌。在此压力下,日本对股指期货实行了提高保证金、征税、增手续费等系列手段,“废掉”了股指期货。不过随着日本股市步入长达20多年的熊市,后来的人们也逐渐看到了是泡沫破灭造成了股灾,对于期指的争议在1995年以后就逐渐褪去,但日本期指的市场已经被新加坡占据了较大份额。
而美国则是在1987年爆发的“八七股灾”之后,迸发出了对于股指期货的强烈质疑,以至于美国财政部长布雷迪出了《布雷迪报告》进行谴责,美国调查机构以卧底形式进入期货公司调查。随着调查深入,以及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国会作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顿米勒的独立调查完成,美国股指期货并未像日本那样遭受抑制,反而加快了发展步伐。
从历史经验看,各国股指期货发展,都经历了较大的磨难。中国期指市场能否躲过此劫,是像日本期指一蹶不振,还是像美国期指涅槃重生,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没了股指期货,我们将失去什么
股指期货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的简称,是指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比如沪深300股指期货,就是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进行指数交易的期货品种。投资者根据自己对股市的走向预期,报出不同的价格指数进行交易,如果认为指数会涨,便买进股指期货,反之则卖出。股指期货的最大作用,是投资者可以拿来做套期保值。
如果一个投资者看好格力电器,想要长期持有获取分红收益,同时又不想在大盘下跌中被迫止损抛售,他就可以做相应的股指期货空单,相当于给持股买了一份“保险”,这就是套期保值。对他来说,大盘下跌风险就被转移到了期指多头身上。很明显,运用期指套期保值的人,其实本质也是多头,而且其目的就是为了不卖掉股票。如果是一家机构运用期指做套期保值,那么也会有利于其长期持股,减少其在股灾中的抛压。这也是前述巴曙松研究的理论基础。
那么,在期指实质上“自残”以后,会出现哪些可能的后果呢?
首先,失去了套期保值这把“保护伞”的机构投资者,其行为将彻底回归散户化,财富管理能力将大幅下降。在股市中与散户完全一样追涨杀跌,接下去的市场波动可能会进一步加大。而刚刚发展起来的中国对冲基金行业,也将因为失去工具而大幅萎缩。不少基金专户、券商资管、理财产品的策略可能将不得不终止。从此绝对收益是路人。
沪上一家私募基金在6月中上旬对市场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大幅度降低仓位,只留下了极为看好的部分优质个股并进行了期指套保。由于准确的操作,该基金逃过了6月最初的暴跌。但是随后由于股指期货一再“限空”,该机构不得不在暴跌中大量抛售股票,引发了基金净值的大幅回撤也在事实上形成了对市场的抛压。而就整个市场而言,面临这样局面的私募又何止一家。
因此有业内人士感叹,失去了股指期货,整个财富管理行业都将倒退十年,回到完全“靠天吃饭”的时代。
其次,一个失去了“做空机制”的市场,可能会变得更加情绪化。从成熟市场来看,有做空机制,市场的意见能够得以更好的博弈,价格也会更快更高效地趋于真实。这种真实有时可能也是以泡沫提前一步被刺破为代价,对于情绪高涨的大众来说,也许难以接受。但是在灭掉期指这个“不配合者”之后,市场会不会迎来更为波澜壮阔的大涨和大跌,会不会恢复到从前从998点暴涨到6124点再暴跌回1664点的那种巨幅波动的市场环境?
而第三点,也是非常现实的一点是,期指是没有国界的。中国股指期货消灭了,新加坡、美国的涉中国期指可能会迅速发展壮大。对应国内市场的新加坡A50股指期货,已成为国内股指期货的首要替代标的。近期伴随着国内股指期货的“不断自残”,新加坡的股指期货倒是不断加强宣传,吸引内资出海交易。该做期指的继续做期指,只不过监管会变得更难了。只是,普通基民可能很难再有渠道分享这一“跨国”避险工具了。
『伍』 股指期货恢复常态利好哪些股票
股指期货松绑,期货公司有望受益,市场成交量回升。以下是受益股指期货常态化的上市公司:
中国中期:持有国际期货约20%股权,国际期货成交量及成交金额稳居行业前列,利润贡献占比28%。
弘业股份:持有弘业期货16%股权,利润贡献比20%。
厦门国贸:持有国贸期货100%股权,净利率贡献比约4%。
物产中大:持有旗下浙江中大期货95%股权,净利润贡献比约2%。
新 黄 埔(600638)100%控股的华闻期货 ,一亿元的注册资本,已经成为中金所交易结算会员,获准从事金融期货的经纪业务,
美 尔 雅(600107)控股90%的美尔雅期货,08年1月美尔雅期货已经获得中金所交易会员资格,曾经是前期股指期货概念股的龙头;
兴业证券控股兴业期货比例达到91.55%。
新湖中宝(600208)最近公告受让 浙江天地期货 股权,增资到6500万后控股71.15%股权,08.2.26公告浙江天地期货已更名为新湖期货,中国证监会已核准其金融期货经纪业务资格;
大连控股(600747)原名大显股份,已经审议通过收购100%的 沈阳建业期货股权,该期货公司的注册资本金3000万元,拟引进战略投资者将注册资本增至6000万元并继续保持控股地位;
伊 利 特(600197)2007年10月26日公告通过置换控股68.85%的 新天期货 准备增资到5000万元,占增资后49%,该期货公司正在申请中金所会员资格;
中大股份(600704)参股的浙江中大期货,增资到1亿元后将控股51%,是一家不错的期货公司;
天利高新(600339)持有 新疆天利期货 66.67%股权,其期货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已于2007年11月14日公告获证监会核准经营股指期货业务;
高新发展(000628)控股的 成都倍特期货 是一家实力很强的期货公司,可是公司一直在研究转让事宜,不知道是配合炒做的需要,还是什么其他目的,期货公司于2008年4月2日获得中金所交易会员资格;
现代投资(000900)受让100%股权的 湖南大有期货,正在办理过户,注册资本3000万元;
中捷股份(002021)公告拟受让中辉期货 55%的股权,中辉期货注册资本3,000万元,在此基础上公司拟再同比例增资1,760万元,2008年4月14日获证监会批准,使其注册资本达到6,200万元;
中金岭南(000060)拟收购 深圳金汇期货 95%股权,从而直接和间接持有100%股权,目前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
津滨发展(000897) 占津滨期货总股本51%
正虹科技(000702) 占湖南湘正期货95%
西北化工(000791) 占甘肃陇达期货总股本71.8%
鲁能泰山(000720) 投资鲁能金穗期货公司
江苏弘业(600128) 参股40%江苏弘业期货
张家界 (000430) 占湖南天通期货70%的权益
云南铜业(000878) 云晨期货经纪
万向钱潮(000559) 上海万向期货
宏达股份(600331) 出资1.72亿持有中期期货28.65%股权
深华新(000010) 拥有寰球期货95%股权
目前的证券公司也都在抓紧收购期货公司,如上市公司中:
中信证券(600030)全资收购深圳金牛期货(已更名为 中证期货) ,目前金牛期货的注册资本金3000万元,同时它还间接控股着华夏期货,大股东中信集团旗下还有 中信期货 ;
东北证券(000686)控股 渤海期货 96%股权,期货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2007年11月28日取得中金所会员资格;
宏源证券(000562)公司07.10.25公告收购的并100%控股的 华煜期货,增资其注册资本至1亿元;全资控股的 宏源期货 注册资本也是1亿元人民币;07.5.25公司公告退出收购天马期货。
海通证券(600837)2007年12月14日公告,其控股子公司 海通期货 (原名为海富期货)注册资本由3000万元变更为1亿元,核准其金融期货经纪业务,并取得金融期货交易结算资格;
长江证券(000783)全资控股长江期货,长江期货注册资本为1亿元,已获得金融期货经纪业务,并取得金融期货交易结算资格。
成都建设 (600109)控股子公司国金证券受让四川天元期货95.5%股权并于2007年11月30日更名为 国金期货 ,注册资本5000万元;
『陆』 沪深300股指期货IF当月合约是指哪个月呢
当月是第三个周五,我举例,比如,今天刚好是4月,当月是1804,这个当月最后交易日和最后交割日是在4月是第三个周五,看下日历是4月20号,4月20号是这个1804的最后交易日和最后交割日。我讲明白了吗?不明白再问我哈。
『柒』 美国股票期货大跌,跌幅大吗
历史上,一旦美国经济进入衰退,美股进入熊市,一般都是救不回来的。
只能够通过政策的利好,以及美联储的“救市”行为,来缓解一个下跌的空间,缩短一个衰退的时间,仅此而已。
所以,对于现在的美国经济和美股来看,需要保持的是一种风险预防的状态。
也就是说,美国股市大概率会在2020年走熊,而美国经济也大概率会在2020年见到衰退!
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是有许多理由和数据支撑的!
1、2019年8月的长短美债利率的倒挂,在历史上一旦这个现象出现,那么在未来的12个月里出现经济衰退的概率非常高,时间上来看就是2020年的8月之前;
2、美国股市的周期处于下半期,并且估值非常高,达到了24倍市盈率左右,而在历史上超过了20倍的市盈率就是风险,意味着会出现下跌;
3、美国债务问题已经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度,每年光偿还利息就已经让美国非常难受;
4、美股历史上一共才只有3次熔断现象,而且这次还是一周发生两次,可见影响之大,恐慌情绪之高;
5、美国历史上道琼斯周级别下跌超过10%往往就会引发大大小小的风险或者危机,而此次接连两周出现了道琼斯下跌超过10%的情况,一次是12%,一次是18%,因此后市确实不容乐观;
6、美国股市经历了11年的牛市,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
综上!
种种迹象表明美股,以及美国的经济已经无法支撑11年的牛市!而此次的疫情+原油问题,无疑是一个导火索,是一个外部因素,是一个催化剂。
而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内因,是美国内部的经济出现了问题,股市出现了高估的风险。从而才让此次的黑天鹅成为了雪上加霜的砝码!
所以,我认为,美联储未来虽然会展开一系列的救市行为,但是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只能是避免一个金融危机的爆发,而无法解决经济衰退和股市走熊的趋势。
说白了,他们希望的是美国经济和股市可以软着陆,而不是硬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