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期货的绩效工资是全额给吗
⑴ 新劳动法中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的比例
新劳动法中对于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的比例没有进行规定。
工资的构成,属于用人单位薪酬制度的一部分,可以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法律不干涉。
用人单位每月支付给正常出勤的劳动者的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⑵ 绩效工资和绩效奖金的区别居然这么大,HR说出了实情
企业现在都在做绩效管理,但是其中很多都不算成功,绩效管理最终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绩效指标和标准设置不合理,另一方面就是绩效结果应用不合理。
在这里,重点谈一下,绩效结果应用不合理。
绩效考核完成后,下一个环节就是绩效结果应用。进行月度考核的企业,绩效结果的应用,自然就是薪酬发放这一块。这时就牵扯到了薪酬结构的设计。绩效管理失败的企业,薪酬结构一般都是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的合计,这个合计是入职时候谈好的工资总额,只是在实际发放时,拆分成了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绩效考核的结果就应用到了这个绩效工资的发放上。这要的薪酬结构和绩效考核结果配合起来,实质上就是在进行负向激励,即惩罚。对绩效不好的员工进行工资上的处罚,这也是导致整个绩效管理体系失败的原因。因为惩罚应该是对人的极端行为进行处理的方式,而绩效不好不算是什么极端行为,对人采取经济伤害的方式,有些过分了。所以 很难被绩效考核双方接受。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会认同这种方式。职业管理人员在遇到这种绩效管理体系时,会给下属一个能够拿到全额工资的分数,也在情理之中。
再来说,绩效奖金。绩效奖金是由于员工绩效卓越而额外支付的工资。是在入职时谈好薪酬之外的奖励。主要设计目的是为了激励员工自发的努力工作,为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对员工行为起引导和指导作用。在支付绩效奖金时,员工获得的绩效奖金的额度,一定远远小于企业从员工的努力付出中,获得的收益。
所以,在建立绩效管理体系时,在考虑负向激励的同时,也要考虑正向激励。要注重薪酬结构的公平性,我认为,金额相同的绩效工资和绩效奖金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方式,既能满足企业出资人的心理,又可以对真正绩效卓越的员工进行奖励。使得绩效管理能够实际运作起来。
⑶ 绩效工资和年终奖是不是一样
1:绩效奖和年终奖是有区别的,两者的区别在于绩效奖强化了以业绩为奖励的强化依据,而年终奖更多是根据企业,老板的情况为依据的。
2:现代企业的薪酬结构主要有三大部分构成:工资、绩效、奖金(年终奖金与特殊专项奖金)与福利(法定福利与企业补充福利)。
3:绩效奖金,也称一次性奖金,绩效工资的实质是“岗位价值押金”。是根据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给与的一次性奖励,即企业在人岗不完全匹配的情况下,将员工对应的岗位薪资水平分拆成两部分,一部分固定发放,一部分则根据绩效调整发放。绩效奖金对于绩效不良者不会进行罚款。
4:年终奖是指每年度末企业给予员工不封顶的奖励,是对一年来的工作业绩的肯定;年终奖的发放额度和形式一般由企业自己根据情况调整。好的年终奖办法要有较好的考评指标、评价方法、发放规则等等相应的各项制度,可以有效激励员工,增加企业凝聚力。
⑷ 都是这样吗绩效工资,基本工资分开
是事业单位吧?
一个月的工资分两次发放,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分开发,不违法。绩效工资还可以一年发两次,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
⑸ 绩效工资如何体现在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中
不同的事业单位也是不同的,虽没有经营收入绩效,但无论干什么工作,都会有工作量的大小和工作业绩的不同,我有个朋友是教师,全财政拨款,绩效工资虽还没有执行,但基本意见已明确,和很多项目有关,比如在中学任教还是在小学任教,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学生数,任课节数,主科还是副科,出勤情况,各种考评结果和学生各方面成绩等,都是有区别的
⑹ 现在国家对这个绩效工资到底是怎么规定的
一、绩效工资分为广义绩效工资和狭义绩效工资,广义绩效工资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
二、绩效工资是以对员工绩效的有效考核为基础,实现将工资与考核结果相挂钩的工资制度,它的理论基础就是“以绩取酬”。企业利用绩效工资对员工进行调控,以刺激员工的行为,通过对绩优者和绩劣者收人的调节,鼓励员工追求符合企业要求的行为,激发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努力实现企业目标。
三、绩效工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通过激励个人提高绩效促进组织的绩效。即是通过绩效工资传达企业绩效预期的信息,刺激企业中所有的员工来达到它的目的;使企业更关注结果或独具特色的文化与价值观;能促进高绩效员工获得高期望薪酬;保证薪酬因员工绩效而不同。
四、绩效工资分配应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严格程序,强化监督。
五、实行总量控制。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由当地规范的津补贴和上年度十二月份基本工资及保留的活工资组成,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后下达到单位,各单位只能在核定的总量内,按规范的分配程序和要求进行分配。
六、完善分配程序。一是制定分配方案。分配方案涉及到每个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必须广泛征求工作人员意见,尽量做到公平合理。在制定方案时,要将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及各岗位职责等进行细化和量化,并提到职代会上反复讨论、修订,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突出“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完善的考核细则;要层层签订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人。此外,方案的制定必须考虑离退休人员的利益,离退休人员应参照机关离退休人员的标准执行。二是严格考核。方案顺利实施的关键是加强内部考核,抓好责任追究,公平兑现奖惩;要成立考核领导小组进行严格考核;要及时公开考核制度、考核办法、考核结果、运作程序等;要按月对工作绩效进行评价打分,兑现绩效工资;要认真分析考核方案中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案有缺陷的要及时讨论修正。另外,还要做好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和解释工作,从思想上进行疏导,化解局部矛盾,保证绩效考核的正常运行。
七、强化监督检查。一是规范审批程序。各单位实行绩效工资,方案必须经职代会通过后,由行业主管部门审批,报人事财政部门备案。人事、财政部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总体工资水平核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最后根据考核情况予以公示和兑现个人的绩效工资。二是纪检、组织、人事、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检查、审核、监督力度,对违纪违规现象及时纠正。三是通过公开举报电话、设立意见箱和意见簿、聘请社会监督员等形式接受社会监督,并经常召开座谈会,听取单位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修改方案中不合理成份的地方,保证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的公平合理。
⑺ “绩效工资”国家有相关的规定吗
这属于对政策理解产生的偏差。绩效工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公积金+保留津贴(每个地方有所不同)+绩效工资
其中,绩效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
每个职级的基础性绩效工资是有明确标准的,将单位中所有人的基础性绩效工资总额(A)作为基数,根据不同的比例(7:3,6:4,5:5)来计算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B),以7:3为例,公式为B=A*30%/70%。
7:3,6:4,5:5表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
B为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年度内所有人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之和不能大于这个数,换句话就是今年的蛋糕就是那么大的,想多吃的就努力工作,想偷懒的就只能少吃蛋糕。
根据以上可以看出个人的绩效工资也是由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组成,基础性绩效工资是固定的,奖励性是变动的,如果工作好,奖励绩效工资就高,比例也会大于7:3,反之则小于7:3。
当小于7:3时,就会感觉自己的工资被扣了30%。
⑻ 绩效工资是怎么回事,国家的发放政策是什么
教师的绩效工资是只涨校长不涨教师。教师只需要喝粉笔灰就行了。凭什么教师涨工资是空涨。一个钱都没有见到,绩效工资没有加到钱,第十三个月的工资也给取消掉了,年终奖也取消了,教师要不要活命,不让教师活命,我们就把学生给卖掉。
⑼ 关于财政全额拨款所谓的财政津贴和绩效工资是怎么一回事
一般情况下,打卡就是,每月打一次,就是工资,一年给你一万六,分到12个月,每月是多少,自己算算就知道了。另一万元的绩效工资,必须等到年底,经过考核,符合条件的,就发给,如果有不符合条件的现象,经过考核就会扣除,扣除剩下的绩效工资,年底一次发给。夜游可能对绩效工资,每月考核一次,然后同工资一起发放。给了你绩效工资,就是你的钱了,你想做什么都行,只要不违法。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