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债期货基本面分析
『壹』 期货基本面分析
基本分析法是根据商品的产量、消费量和库存量(或者供需缺口),即通过分析期货商品的供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来解释和预测期货价格变化趋势的方法。基本面分析主要分析的是期货市场的中长期价格走势,即所谓大势,并以此为依据中长期持有合约,不太注意日常价格的反复波动而频繁地改变持仓方向。 经济学的名言是:从长期看,商品的价格最终反映的必然是供求双方力量均衡点的价格。所以,商品供求状况对商品期货价格具有重要的影响。基本因素分析法主要分析的就是供求关系。商品供求状况的变化与价格的变动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商品价格与供给成反比,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价格上升。商品价格与需求成正比,需求增加,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供给和需求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影响商品价格变化,一方面,商品价格的变化受供给和需求变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商品价格的变化又反过来对供给和需求产生影响:价格上升,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供给减少,需求增加。这种供求与价格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使商品供求分析更加复杂化,即不仅要考虑供求变动对价格的影响,还要考虑价格变化对供求的反作用。 在现实市场中,期货价格不仅受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而且还受其他许多非供求因素的影响。这些非供求因素包括:金融货币因素、政治因素、政策因素、投机因素、心理预期等。因此,期货价格走势基本因素分析需要综合地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一)期货商品供给分析 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和某一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或卖者愿意并可能提供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决定一种商品供给的主要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生产技术水平、其他商品的价格水平、生产成本、市场预期等等。 商品市场的供给量则主要由期初库存量、本期产量和本期进口量三部分构成。 1、期初库存量 期初库存量是指上年度或上季度积存下来可供社会继续消费的商品实物量。根据存货所有者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生产供应者存货、经营商存货和政府储备。前两种存货可根据价格变化随时上市供给,可视为市场商品可供量的实际组成部分。而政府储备的目的在于为全社会整体利益而储备,不会因一般的价格变动而轻易投放市场。但当市场供给出现严重短缺,价格猛涨时,政府可能动用它来平抑物价,则将对市场供给产生重要影响。 2、本期产量 本期产量是指本年度或本季度的商品生产量。它是市场商品供给量的主体,其影响因素也甚为复杂。从短期看,它主要受生产能力的制约,资源和自然条件、生产成本及政府政策的影响。不同商品生产量的影响因素可能相差很大,必须对具体商品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便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其可能的变动。 3、本期进口量 本期进口量是对国内生产量的补充,通常会随着国内市场供求平衡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进口量还会受到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差、汇率、国家进出口政策以及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二)期货商品需求分析 商品市场的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和某一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所愿意并有能力购买数量。决定一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消费者预期的影响等等。 商品市场的需求量通常由国内消费量、出口量和期末商品结存量三部分构成。 1、国内消费量 国内消费量主要受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或购买能力、消费者人数、消费结构变化、商品新用途发现、替代品的价格及获取的方便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变化对期货商品需求及价格的影响往往大于对现货市场的影响。 2、出口量 稳定的进口量虽然量值大但对国际市场价格影响甚小,不稳定的进口量虽然量值小,但对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很大。出口量是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销往国外市场的数量,它是影响国内需求总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其变化应综合考虑影响出口的各种因素的变化情况,如国际、国内市场供求状况,内销和外销价格比,本国出口政策和进口国进口政策变化,关税和汇率变化等。例如,我国是玉米出口国之一,玉米出口量是影响玉米期货价格的重要因素。 3、期末商品结存量 期末结存量具有双重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商品需求的组成部分,是正常的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平衡短期供求的作用。当本期商品供不应求时,期末结存将会减少;反之就会增加。因此,分析本期期末存量的实际变动情况,即可从商品实物运动的角度看出本期商品的供求状况及其对下期商品供求状况和价格的影响。 (三)经济波动周期 商品市场波动通常与经济波动周期紧密相关。期货价格也不例外。由于期货市场是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联的开放市场,因此,期货市场价格波动不仅受国内经济波动周期的影响,而且还受世界经济的景气状况影响。 经济周期一般由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构成。复苏阶段开始时是前一周期的最低点,产出和价格均处于最低水平。随着经济的复苏,生产的恢复和需求的增长,价格也开始逐步回升。繁荣阶段是经济周期的高峰阶段,由于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张超过了产出的增长,刺激价格迅速上涨到较高水平。衰退阶段出现在经济周期高峰过去后,经济开始滑坡,由于需求的萎缩,供给大大超过需求,价格迅速下跌。萧条阶段是经济周期的谷底,供给和需求均处于较低水平,价格停止下跌,处于低水平上。在整个经济周期演化过程中,价格波动略滞后于经济波动。这些是经济周期四个阶段的一般特征。 比如,在本世纪 60 年代以前西方国家经济周期的特点是产出和价格的同向大幅波动。而 70 年代初期,西方国家先后进入所谓的"滞胀"时期,经济大幅度衰退,价格却仍然猛烈上涨,经济的停滞与严重的通货膨胀并存。而 80-90 年代以来的经济波动幅度大大缩小,并且价格总水平只涨不跌,衰退和萧条期下降的只是价格上涨速度而非价格的绝对水平。当然,这种只涨不跌是指价格总水平而非所有的具体商品价格,具体商品价格仍然是有升有降。进入 90 年代中期以后,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如韩国、东南亚国家等,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一些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下滑。但是,全球经济并没有陷入全面的危机之中,欧美国家经济持续向好。因此,认真观测和分析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点,对于正确地把握期货市场价格走势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周期阶段可由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值的高低来判断,如 GDP 增长率,失业率、价格指数、汇率等。这些都是期货交易者应密切注意的。 (四)金融货币因素 商品期货交易与金融货币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利率的高低、汇率的变动都直接影响商品期货价格变动。 1、利率 利率调整是政府紧缩或扩张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利率的变化对金融衍生品交易影响较大,而对商品期货的影响较小。如 1994 年开始,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大幅度提高利率水平,提高中长期存款和国库券的保值贴补率,导致国债期货价格狂飙,1995 年 5 月18 日,国债期货被国务院命令暂停交易。 2、汇率 期货市场是一种开放性市场,期货价格与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紧密相联。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比较必然涉及到各国货币的交换比值-汇率,汇率是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交换的比率。当本币贬值时,即使外国商品价格不变,但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价格将上升,反之则下降,因此,汇率的高低变化必然影响相应的期货价格变化。据测算,美元对日元贬值 10%,日本东京谷物交易所的进口大豆价格会相应下降 10%左右。同样,如果人民币对美元贬值,那么,国内大豆期货价格也会上涨。主要出口国的货币政策,如巴西在 1998 年其货币雷亚尔大幅贬值,使巴西大豆的出口竞争力大幅增强,相对而言,大豆供应量增加,对芝加哥大豆价格产生负面影响。 (五)政治、政策因素 期货市场价格对国际国内政治气候、相关政策的变化十分敏感。政治因素主要指国际国内政治局势、国际性政治事件的爆发及由此引起的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各种国际性经贸组织的建立及有关商品协议的达成、政府对经济干预所采取的各种政策和措施等。这些因素将会引起期货市场价格的波动。在国际上,某种上市品种期货价格往往受到其相关的国家政策影响,这些政策包括:农业政策、贸易政策、食品政策、储备政策等,其中也包括国际经贸组织及其协定。在分析政治因素对期货价格影响时,应注意不同的商品所受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如国际局势紧张时,对战略性物资价格的影响就比对其他商品的影响大。 (六)自然因素 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条件、地理变化和自然灾害等。期货交易所上市的粮食、金属、能源等商品,其生产和消费与自然条件因素密切相关。有时因为自然因素的变化,会对运输和仓储造成影响,从而也间接影响生产和消费。例如,当自然条件不利时,农作物的产量就会受到影响,从而使供给趋紧,刺激期货价格上涨;反之,如气候适宜,又会使农作物增产,增加市场供给,促使期货价格下跌。因此,期货交易必须密切关注自然因素,提高对期货价格预测的准确性。 (七)投机和心理因素 在期货市场中有大量的投机者,他们参与交易的目的就是利用期货价格上下波动来获利。当价格看涨时,投机者会迅速买进合约,以期价格上升时抛出获利,而大量投机性的抢购,又会促进期货价格的进一步上升;反之,当价格看跌时,投机者会迅速卖空,当价格下降时再补进平仓获利,而大量投机性的抛售,又会促使期货价格进一步下跌。 与投机因素相关的是心理因素,即投机者对市场的信心。当人们对市场信心十足时,即使没有什么利好消息,价格也可能上涨;反之,当人们对市场推动信心时,即使没有什么利空因素,价格也会下跌。
『贰』 2017年债券基金市场怎么样
综合基本面、通胀面、资金面的情况来看,债券市场的利好因素还将存在,2017年的市场并不悲观。但是由于短期因素的扰动,年末仍然存在一定压力,需要在调整中把握中长期机会。
2016年的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债券尤其是信用债增量配置的最重要参与主体从银行自营资金变成了理财资金。这里的银行理财资金包括银行理财部门的直接投资、委外、定制公募基金等。预计到2016年末,银行理财规模达30万亿元。
在委外资金中,大部分管理机构都是通过以债券底仓+加杠杆获取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以获取资本利得(包括利率债波段、信用债拉长久期)为增强收益的方式来完成业绩目标。
这一切的银行资金大循环,在债券牛市下,当然是没问题的。如果由于货币政策边际收紧,资金价格易上难下的情况下,若委外资金达不到预期收益(最大可能是估值亏损),可能导致银行委外规模收缩,委外的资金管理机构被迫卖券降杠杆,导致债券卖盘增多,对债券市场造成较大的二级市场供给压力,从而逐步将收益率砸上去。
总结而言,债券被动去杠杆的螺旋式路径:
风险事件触发收益率上升-->收益率不及预期-->银行委外资金供给量的收缩-->委外管理机构被迫去杠杆-->债券卖盘增多-->收益率上行-->导致更多的债券抛盘。
在资金价格易上难下、流动性边际宽松概率减小的情况下,如果股市向好,股市债市的跷跷板效应凸显。
2017年的判断是区间震荡,那么利率出现阶段性上行时,就是好的配置机会。
目前各方面经济数据看起来,经济软着陆概率很大。展望17年,房地产能不给经济增长带来拖累已是不错,指望房地产给增长带来多大正贡献不太可能。17年财政政策(基建、PPP)和改革政策(国企混改)对经济增长尤为重要,若这些政策执行不力或效果不达预期,经济有可能在17年年中或下半年出现进一步衰退,货币政策只能被动进一步宽松(汇率利率权衡下,保利率要紧)。
投资机会分析:
1、信用违约主体所在行业的产业龙头债
如果个别过剩产能的信用主体违约了,那么就会出现如2016年一季度的机会那样,产业龙头债的性价比非常高。银行受限于风控制度,属于风险规避型,这块的机会应该属于券商、基金、私募基金等。
2、CB、EB的机会
可转债、可交换债拥有债性和股性双重属性,防守性和进攻性兼备。若股市出现行情,CB、EB表现估计不错。
3、PPP等结合财政的非标机会
PPP目前仍是雷声大雨点小,关键点在于政府是否意愿让渡出真实利益给民间资本。17年估计PPP会进一步落实,以激发民间资本的投资意愿。
『叁』 国债期货涨跌会带来什么影响
是根据对市场的预期来的,国债期货涨跌会带来的影响有限,因为国债期货的成交量相对较小,其门槛较高,需要50万以上资金才能开通账户。
『肆』 请教一下一个关于国债期货基本常识,谢谢
安字面含义理解即可.国债是一国的政府发行的债券,投资的违约风险是比较小的\而国债发行的票面利率常常是申明约定的,属于固定利率,此两点决定了国债的价格的投资群体相对比较稳定(基本上以风险厌恶型的大型机构\大户为主),价格自然波动不大
『伍』 国债期货的基本特点
你好,国债期货具有可以主动规避利率风险、交易成本低、流动性高和信用风险低等特点。
『陆』 国债期货有哪些基本功能
作为基础的利率衍生产品,国债期货具有如下功能: 第一,规避利率风险功能。由于国债期货价格与其标的物的价格变动趋势基本一致,通过国债期货套期保值交易可以避免因利率波动造成的资产损失。 第二,价格发现功能。国债期货价格发现功能主要表现在增加价格信息含量,为收益率曲线的构造、宏观调控提供预期信号。 第三,促进国债发行功能。国债期货为国债发行市场的承销商提供规避风险工具,促进承销商积极参与国债一级和二级市场。 第四,优化资产配置功能。通过交易的杠杆效应,国债期货具有较低的交易成本,能够方便投资者调整组合久期、进行资产合理分配、提高投资收益率、方便现金流管理。
『柒』 国债期货有哪些基本功能
国债期货(Treasury future)是指通过有组织的交易场所预先确定买卖价格并于未来特定时间内进行钱券交割的国债派生交易方式。国债期货属于金融期货的一种,是一种高级的金融衍生工具。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金融市场不稳定的背景下,为满足投资者规避利率风险的需求而产生的。美国国债期货是全球成交最活跃的金融期货品种之一。2013年9月6日,国债期货正式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
作为基础的利率衍生产品,国债期货具有如下功能:
第一,规避利率风险功能。由于国债期货价格与其标的物的价格变动趋势基本一致,通过国债期货套期保值交易可以避免因利率波动造成的资产损失。
第二,价格发现功能。国债期货价格发现功能主要表现在增加价格信息含量,为收益率曲线的构造、宏观调控提供预期信号。
第三,促进国债发行功能。国债期货为国债发行市场的承销商提供规避风险工具,促进承销商积极参与国债一级和二级市场。
第四,优化资产配置功能。通过交易的杠杆效应,国债期货具有较低的交易成本,能够方便投资者调整组合久期、进行资产合理分配、提高投资收益率、方便现金流管理。
望采纳,谢谢~
『捌』 国债期货的基本知识有哪些要点
国债期货的概念:
国债期货作为利率期货的一个主要品种,是指买卖双方通过有组织的交易场所,约定在未来特定时间,按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数量进行券款交收的国债交易方式。
在国际市场上,国债期货是历史悠久、运作成熟的基础类金融衍生产品之一。从成熟国家国债期货市场的运行经验来看,国债期货在推进利率市朝改革、活跃债券现货市场交易、促进国债发行、完善基准利率体系等方面发挥着一定作用。
国债期货的特点:
国债期货具有可以主动规避利率风险、交易成本低、流动性高和信用风险低等特点:
第一,可以主动规避利率风险。由于国债期货交易引入了做空机制,交易者可以利用国债期货主动规避利率风险。运用国债期货可以在不大幅变动资产负债结构的前提下,快速完成对利率风险头寸的调整,从而降低操作成本,有效控制利率风险。
第二,交易成本低。国债期货采用保证金交易,这可以有效降低交易者的套期保值成本。同时,国债期货采用集中撮合竞价方式,交易透明度高,降低了寻找交易对手的信息成本。
第三,流动性高。国债期货交易采用标准化合约形式,并在交易所集中撮合交易,因此流动性较高。
第四,信用风险低。国债期货交易中,买卖双方均需交纳保证金,并且为了防止违约事件的发生,交易所实行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这有效地降低了交易中的信用风险。
国债期货的基本功能:
作为基础的利率衍生产品,国债期货具有如下功能:
第一,规避利率风险功能。由于国债期货价格与其标的物的价格变动趋势基本一致,通过国债期货套期保值交易可以避免因利率波动造成的资产损失。
第二,价格发现功能。国债期货价格发现功能主要表现在增加价格信息含量,为收益率曲线的构造、宏观调控提供预期信号。
第三,促进国债发行功能。国债期货为国债发行市场的承销商提供规避风险工具,促进承销商积极参与国债一级和二级市常
第四,优化资产配置功能。通过交易的杠杆效应,国债期货具有较低的交易成本,能够方便投资者调整组合久期、进行资产合理分配、提高投资收益率、方便现金流管理。
国债期货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国债期货最初是发达国家规避利率风险、维持金融体系稳定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受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及石油危机爆发的影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陷入了滞涨,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各国政府纷纷推行利率自由化政策,导致利率波动日益频繁而且幅度剧烈。频繁而剧烈的利率波动使得金融市场中的借贷双方特别是持有国债的投资者面临着越来越高的利率风险,市场避险需求日趋强烈,迫切需要一种便利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在这种背景下,国债期货等利率期货首先在美国应运而生。
1976年1月,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推出了90天期的国库券期货合约,这标志着国债期货的正式诞生。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到1980年代以后,美国的利率变动幅度加大,这使得国债期货交易更加活跃,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开始利用国债期货市场来规避风险。因此,国债期货的成交量逐渐攀升。
世界上主要的国债期货有哪些:
在美国成功推出国债期货后,为了满足投资者管理利率风险的需求,其他国家与地区也纷纷推出各种国债期货品种,全球国债期货交易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末,全球共23个国家和地区的23个期货交易所已推出国债期货产品。
『玖』 影响国债期货走势的因素有哪些
国债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国债价格总的来说,是随着国债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市场的供求关系对国债价格的变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市场上的国债供过于求时,国债价格下跌,反之,国债价格则上涨。因此,分析国债价格变动的因素,可以从影响国债供求关系的因素中找到答案,接下来由法律快车编辑在本文为您介绍。
1、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是否景气,对国债市场行情影响很大。当经济处于衰退时,市场利率下降,资金纷纷转向国债投资,国债价格也随之上升。
2、利率水平
债券是一种典型的利率商品,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的高低与债券价格的涨跌有密切关系。当市场利率上升时,信贷紧缩,投资于国债的资金就减少,于是国债市价下跌。当市场利率下降时,信贷放宽,流入国债市场的资金就增加,需求增加,国债市价上升。国债的价格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成反比。
3、物价水平
物价的涨跌也会引起国债价格的变动。当物价上涨时,出于保值的考虑,人们会将资金投资于房地产或其他可认为保值的物品,国债供过于求,从而引起国债价格下跌。另外,物价上涨会阻碍经济的正常发展,这时,中央银行会采取提高再贴现率等金融控制措施来平抑物价。这样,随着利息的上升,国债的收益率也会提高,而国债市价则随之下降。同样,在物价下跌时,预计利息下降,使国债的收益率降低,造成国债市价上涨。
4、新发国债的发行量
对市场来说,新发行的国债构成了提拱金融商品的一个要素。如果随着发行量达到一定程度,金融资产相应增加了,就不会给市场造成压力。然而,当新发国债的发行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打破国债市场供求平衡,使国债价格下跌。
5、财政收支状况
财政在整个年度内,有一直是盈余的情况,也有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当出现结余时,财政可以把结余资金存在银行;当财政处于赤字或短暂性的收不抵支时,可以依靠向社会发行公债而取得收支平衡。前一种情况使国债市价趋涨,后一种情况则使国债市价趋跌。
6、汇率
汇率变动对国债市价行情也有较大影响。当某种外汇升值时,就会吸引投资者购买以该种外汇标值的债券,使债券市价上涨;反之,当某种外汇贬值时,人们则抛出以该种外汇标值债券,债券市价下跌。
7、国债的期限长短
期限长短与票面利率同向变动,它通过影响票面利率直接影响着国债的发行价格。期限长本身就意味着不可测度的风险,只有以较低的价格出售,才能保证投资者有较大的收益。
8、金融政策
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力量的加强,中央银行的金融政策工具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债市场行情。为调节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于信用扩张时,在市场上抛售债券,债券价格就会下跌;当信用紧缩时,中央银行又从市场上买进债券,这时债券价格会上涨。
9、投机操纵
在债券包括国债交易中,人为的投机操纵会造成债券行情的波动。特别是证券市场刚建立的国家,由于市场规模小,人们对债券投资缺乏正确认识,加之法规不健全,因而使一些不法投机者有机可乘,以哄抬或压低价格的方式来操纵债券价格的涨跌。
10、债券的市场性
债券的市场性通常用买卖金额、交易次数、价格的稳定性来表示。市场性高的债券,其投资者资金比较安全,在投资者需要现金时也容易脱手转卖,这种债券可以把利率定得低一些,价格可高一些。市场性低的债券则应把发行价格定得低一些。
11、利息支付方式
利息支付方式通常有一次性付息和分次付息两种,分次付息相当于复利计息,一次性付息则有单利计息和复利计息两种。计息方式不同,债券的票面利率及发行价格也不相同。通常复利计息债券的发行价格应定得高一些,单利计息的发行价格应定得低一些。
『拾』 "3.27"国债期货风波事件的原因分析
当时期货市场管理很乱,国债期货是十分狂热的。贴补率的博弈1994年,国内面临两位数的高通胀压力,银行储蓄利率达到10%以上,固定利率的国债自然少人问津,当时公布的保值贴补率为8%,而且每月都不断上升,到12月突破两位数,受此刺激,“327”国债期货的价格开始直线上涨。从1994年10月的110多元上涨到1995年初的140多元,上涨了20%多。
当时,国债期货保证金的标准定在2.5%,也就是缴纳250万保证金可以做1亿元市值的交易,20%以上的上涨幅度意味着在短短的三个月内,买入者已经有了相当于本金十余倍的暴利!投资机构能日进千万,欣喜若狂。当时有这样一个插曲:某机构客户代表上午打电话给公司本部,要求再想办法筹资,趁行情如火如荼再做1000万进去,但过了一小时后,该客户电话再次打回本部,告诉那边说:你那1000万不用筹了,我这边刚才已经赚出来了!“327”国债应该在1995年6月到期,它的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补贴率,每百元债券到期应兑付132元。与当时的银行存款利息和通货膨胀率相比,“327”的回报太低了。 于是从1995年2月初开始,市场上开始传闻财政部又将提高保值贴补率,“327”国债将会以148元兑付。面对传闻,市场出现了急剧分化,权倾一时的国内证券界“教父”人物,时任万国证券总裁管金生认为,宏观调控三年的三大目标第一条就是治理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因此没有可能再提高保值贴补率,而且财政部也没有必要为此多支付10多亿元的利息,使财政更加吃力。管金生的观点代表了当时一批券商的看法,因此,他们把宝都押在做空上。
这个时候,中国经济开发总公司开始进场坚定地做多,当时市场上绝大部分的中小散户和部分机构也做多,他们的看法就是通货膨胀短期内肯定是控制不住的,保值贴补肯定会涨,327国债的兑付价也会跟着涨。到当年的2月中旬,“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市场界限已经清楚的划出来了:满山遍野的散户和中小机构,跟着“多头司令”中经开做多;万国证券和辽国发等一批机构做空。到2月23日,“327”合约每涨跌1元,万国的账面上就将浮动4亿元的盈亏。有知情者后来评论说,其实这个时候,多空都已经没有退路了,由对政策预期的差异变成了市场上的资金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