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债期货 » 国债期货含权分析

国债期货含权分析

发布时间: 2021-05-23 10:25:09

1. 为什么国债期货的交易价格能高于兑付价格

这个游戏规定了点差,应该在3个点,比如做渣国债成交价价格在150,那么你的交割价会在147。沽空的成交价在150,那你的交割价会在153,不然券商这么活下去,

2. 请投资学的大侠帮一下忙,很困惑

CFA®知识架构内容简介 此课程专为广发证券分析师而设计,总共有10VCD,由金程教育师资团队总设计,由金程教育首席培训师汤震宇老师讲授。
1、 职业伦理:系统介绍CFA®应该遵循的code ðics,对职业的责任(个人代表自己所处的行业),对雇主的责任与关系(忠诚、披露利益冲突、披露其他收益、承担监督责任),对顾客的关系与责任(尽职、信托责任、公平对待、顾客优先、替客户保密、披露利益冲突、披露介绍费),对社会公众的责任(不使用内幕信息、不误导投资者)
2、 财务分析:三大报表(资产负债表、收益表、现金流量表)介绍及分析,全新角度的会计学基本原理,存货、固定资产和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全新认识,债券和递延税会计处理方法,融资租赁与资本租赁的会计方法,资产负债表表外融资业务分析,EPS计算方法
3、 权益类证券分析技术:权益证券分析基本原理,DDM模型及评价,FCFF模型,FCFE模型,P/BV, P/E, P/SALES分析方法,MM理论,股利政策
4、 固定收入证券分析技术:固定收入证券特性,风险分析,利率风险测度(久期与凸性),估价方法介绍与运用,含权债券分析与估价,利率二叉树与OAS,息差率比较与分析(名义息差,无波动息差,期权调整息差),利率衍生产品估价,国债期货估价,利率期权估价,互换估价,债券投资策略
5、 金融市场分析:股票市场交易原理,股价指数编制方法介绍,市场有效假设及实证分析,股价技术分析,期权期货衍生金融产品,B-S定价公式
6、 证券组合分析理论:收益测度,风险测度,Markowitz理论,CAL线,CML线,SML线,APT理论,CAPM实证分析,CAPM与APT比较
7、 投资数量分析技术

3. 国债与国债期货和利率互换的差异有哪些

具体差异可以给你分析,,

4. 国债期货理论价格计算

选B,直接用95.2906/1.02601=92.8749,观看其他答案只有选项B是最接近的,实际上还是需要考虑回购利率报价的,但由于其他选项相距很大,可以忽略不计了。

5. 提一个国债期货的问题。

买入价格=1000000(1-(1-0.9640)/4)=
短期国债期货合约的报价方式采取的是100减去不带百分号的年贴现率,即所谓的指数式报价,本题中期货合约的成交价格为96.40,也就是说这张国债的年贴现率为(100-96.40)%= 3.6%那么三个月的贴现率为3.6%/4=0.9%

6. 市场利率变化,标的物期限不同的国债期货,套利。下面这句话,谁能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实际上这种套利模式是利用基差(所谓的基差实际上可以理解成不同期限的合约之间价格上差额,甚者有时候也会利用跨品种期货之间的差额,但一般跨品种的比较小,同品种的较多)大小进行套利的。由于短期和长期债券对于利率变动时存在价格变动敏感程度不同这样就存在一定程度的套利机会。由于市场利率上升时,长期国债价格跌幅大于短期国债价格跌幅,虽然是同样是有跌幅,但明显是存在差异的,这样就会导致长期国债对于短期国债期货价格上的基差会变大,这是通过长期国债比短期国债的期货基差扩大盈利。相反,市场利率下降时,是通过长期国债比短期国债期货基差缩小盈利。

7. 分析“327国债期货事件”对我国推出股指期货有何影响

95年的327国债事件透漏出我国证券监管法制的不健全,当时竟然可以透支去投资也就是说个别的缺少监管的机构资金是无限大的这与整个资本市存在的意义是相搏的,因为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的资金是无限大的话那就没有投资的意义了。另外也可以说是对这种新生事物的不了解算是金融期货的一个试点。事件发生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我国在这方面监管法制的欠缺才推迟了股指期货的上市。

8. 要用它做期末论文,327国债期货价格分析用的,有没高手帮忙阐述一下(上涨、下降的原因。1000字左右。急)

国债327事件原因之深度分析
中证视点:强化中介责任 推进发行改革 松口气 时未至 A股发行可向Facebook学什么 山城里的“麻辣会” 抢手的矿产信托 上交所1、管金生在最后交易日的临收市前抛出700多万口合约把合约价格打压下去。但是在收市后所有未平仓的合约都要进行实物交割,他根本交割不了这么多国债。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事件猜测猜测:管金生在临收市前抛出大量空单的目的有两个:(1)促成协议平仓;(2)打压国债期货的价格,降低结算价格。所谓协议平仓,一般都是在多、空双方都出现违规行为的情况下,监管者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双方平仓。协议平仓的原则一般是“赔者少赔,赚者少赚”。在327事件发生前,国债期货市场上已经有过多次协议平仓,并且在327国债事件中多、空双方都违规了,管金生当然不肯就这么束手就擒。于是乎,他就棋行险招,大抛空单,以造成更大的影响,使监管者和社会注意到该事件,并可能发现多、空双方都违规的事实,从而迫使监管者再次行政干预,促成协议平仓。因为协议平仓时的价格一般是以收市日的结算价格为参照的。所以,如果大量抛单的两个目的都达到的话,管金生就可能不仅减少了自己的损失,还能把多头主力(中经开)也拉下水,以解心头之恨。

金融背景当时期货市场管理很乱,国债期货是十分狂热的。贴补率的博弈1994年,国内面临两位数的高通胀压力,银行储蓄利率达到10%以上,固定利率的国债自然少人问津,当时公布的保值贴补率为8%,而且每月都不断上升,到12月突破两位数,受此刺激,“327”国债期货的价格开始直线上涨。从1994年10月的110多元上涨到1995年初的140多元,上涨了20%多。

当时,国债期货保证金的标准定在2.5%,也就是缴纳250万保证金可以做1亿元市值的交易,20%以上的上涨幅度意味着在短短的三个月内,买入者已经有了相当于本金十余倍的暴利!投资机构能日进千万,欣喜若狂。当时有这样一个插曲:某机构客户代表上午打电话给公司本部,要求再想办法筹资,趁行情如火如荼再做1000万进去,但过了一小时后,该客户电话再次打回本部,告诉那边说:你那1000万不用筹了,我这边刚才已经赚出来了!“327”国债应该在1995年6月到期,它的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补贴率,每百元债券到期应兑付132元。与当时的银行存款利息和通货膨胀率相比,“327”的回报太低了。

内部传言于是从1995年2月初开始,市场上开始传闻财政部又将提高保值贴补率,“327”国债将会以148元兑付。面对传闻,市场出现了急剧分化,权倾一时的国内证券界“教父”人物,时任万国证券总裁管金生认为,宏观调控三年的三大目标第一条就是治理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因此没有可能再提高保值贴补率,而且财政部也没有必要为此多支付10多亿元的利息,使财政更加吃力。管金生的观点代表了当时一批券商的看法,因此,他们把宝都押在做空上。

这个时候,中国经济开发总公司开始进场坚定地做多,当时市场上绝大部分的中小散户和部分机构也做多,他们的看法就是通货膨胀短期内肯定是控制不住的,保值贴补肯定会涨,327国债的兑付价也会跟着涨。到当年的2月中旬,“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市场界限已经清楚的划出来了:满山遍野的散户和中小机构,跟着“多头司令”中经开做多;万国证券和辽国发等一批机构做空。到2月23日,“327”合约每涨跌1元,万国的账面上就将浮动4亿元的盈亏。有知情者后来评论说,其实这个时候,多空都已经没有退路了,由对政策预期的差异变成了市场上的资金博弈。

法律手段法律手段不健全,缺乏法律法规约束。1994年11月22日,提高“327”国债利率消息刚面世,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债期货就出现了振幅为5元的行情,未引起注意,许多违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在“327”国债的前期交易中,万国证券预期已经形成错误,当出现无法弥补的巨额账面亏损时,干脆以搅乱市场来收拾残局。事发后第二天,上交所发出《关于加强国债期货交易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中国证监会、财政部颁布了《国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中国终于有了第一部具有中国性效力的国债期货交易法规。但却太晚了。

保证金规定不合理,炒作成本极低。“327”事件前,上交所规定客户保证金比率是2.5%,深交所规定为1.5%,武汉交易中心规定是1%。保证金水平的设置是期货风险控制的核心,用500元的保证金就能买卖2万元的国债,这无疑是把操纵者潜在的盈利与风险放大了40倍。这样偏低的保证金水平与国际通行标准相距甚远,甚至不如国内当时商品期货的保证金水平,无疑使市场投机成分更为加大,过度炒作难以避免。

缺乏规范管理和适当的预警监控体系。涨跌停板制度是国际期货界通行的制度,而事发前上交所根本就没有采取这种控制价格波动的基本手段,出现上下差价达4元的振幅,交易所没有预警系统。当时中国国债的现券流通量很小,国债期货某一品种的可持仓量应与现货市场流通量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并在电脑撮合系统中设置。从“327”合约在2月23日尾市出现大笔抛单的情况看,交易所显然对每笔下单缺少实时监控,导致上千万手空单在几分钟之内通过计算机撮合系统成交,扰乱了市场秩序,钻了市场管理的空子。

管理漏洞管理漏洞,透支交易。中国证券期货交易所以计算机自动撮合为主要交易方式,按“逐日盯市”方法来控制风险,而非“逐笔盯市”的清算制度,故不能杜绝透支交易。交易所无法用静态的保证金和前一日的结算价格控制当日动态的价格波动,使得空方主力违规抛出千万手合约的疯狂行为得以实现。

监管职责监管职责不明确。中国的国债期货交易最初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推出的,《办法》颁布前,中国一直没有在法律上明确国债期货的主要主管机构。财政部负责国债的发行并参与制定保值贴补率,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包括证券公司在内的金融机构的审批和例行管理,并制定和公布保值贴补率,证监会负责交易的监管,而各个交易组织者主要由地方政府直接监管。多头监管导致监管效率的低下,甚至出现监管措施上的真空。

9. "3.27"国债期货风波事件的原因分析

当时期货市场管理很乱,国债期货是十分狂热的。贴补率的博弈1994年,国内面临两位数的高通胀压力,银行储蓄利率达到10%以上,固定利率的国债自然少人问津,当时公布的保值贴补率为8%,而且每月都不断上升,到12月突破两位数,受此刺激,“327”国债期货的价格开始直线上涨。从1994年10月的110多元上涨到1995年初的140多元,上涨了20%多。
当时,国债期货保证金的标准定在2.5%,也就是缴纳250万保证金可以做1亿元市值的交易,20%以上的上涨幅度意味着在短短的三个月内,买入者已经有了相当于本金十余倍的暴利!投资机构能日进千万,欣喜若狂。当时有这样一个插曲:某机构客户代表上午打电话给公司本部,要求再想办法筹资,趁行情如火如荼再做1000万进去,但过了一小时后,该客户电话再次打回本部,告诉那边说:你那1000万不用筹了,我这边刚才已经赚出来了!“327”国债应该在1995年6月到期,它的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补贴率,每百元债券到期应兑付132元。与当时的银行存款利息和通货膨胀率相比,“327”的回报太低了。 于是从1995年2月初开始,市场上开始传闻财政部又将提高保值贴补率,“327”国债将会以148元兑付。面对传闻,市场出现了急剧分化,权倾一时的国内证券界“教父”人物,时任万国证券总裁管金生认为,宏观调控三年的三大目标第一条就是治理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因此没有可能再提高保值贴补率,而且财政部也没有必要为此多支付10多亿元的利息,使财政更加吃力。管金生的观点代表了当时一批券商的看法,因此,他们把宝都押在做空上。
这个时候,中国经济开发总公司开始进场坚定地做多,当时市场上绝大部分的中小散户和部分机构也做多,他们的看法就是通货膨胀短期内肯定是控制不住的,保值贴补肯定会涨,327国债的兑付价也会跟着涨。到当年的2月中旬,“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市场界限已经清楚的划出来了:满山遍野的散户和中小机构,跟着“多头司令”中经开做多;万国证券和辽国发等一批机构做空。到2月23日,“327”合约每涨跌1元,万国的账面上就将浮动4亿元的盈亏。有知情者后来评论说,其实这个时候,多空都已经没有退路了,由对政策预期的差异变成了市场上的资金博弈。

热点内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晚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3 浏览:396
阿坝小金县橡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0 浏览:908
楚雄大姚县豆一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4:02 浏览:736
做期货能在网上开户吗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591
安庆宜秀区早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377
正确的原油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9:41 浏览:39
达州市纤维板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11 浏览:310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白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07 浏览:883
上海外盘期货哪里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4:10 浏览:448
香港日发期货开户网站 发布:2021-12-16 12:24:09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