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棕櫚期貨開戶
Ⅰ 普洱少數民族有哪些
普洱少數民族主要有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瑤族等。
2017年,普洱市常住人口262.7萬人。其中思茅區31.58萬人,寧洱哈尼彝族自治縣19.35萬人,墨江哈尼族自治縣36.91萬人,景東彝族自治縣36.93萬人,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29.98萬人,鎮沅彝哈尼拉祜縣21.32萬人,江城哈尼彝族自治縣12.78萬人。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14.20萬人,瀾滄拉祜族自治縣50.09萬人,西盟佤族自治縣9.56萬人。
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少數民族人口達1551313人,占總人口的61.01%。全區少數民族有26個,世代居住在這里的有14個。主要有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瑤族等,普洱市民族風情迥異多彩,極具魅力。
(1)普洱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棕櫚期貨開戶擴展閱讀:
普洱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地處北緯22°02′—24°50′、東經99°09′—102°19′之間,東臨紅河、玉溪,南接西雙版納,西北連臨滄,北靠大理、楚雄。東南與越南、寮國接壤,西南與緬甸毗鄰,國境線長約486公里(與緬甸接壤303公里,寮國116公里,越南67公里)。
普洱市境內群山起伏,全區山地面積佔98.3%。北回歸線橫穿普洱市中部,由於地處北回歸線附近,受地形、海拔影響,垂直氣候特點明顯,海拔高度在376米至3306米之間,與北美洲的古巴和中國的台灣省同處一個緯度。
Ⅱ 普洱市孟連行健普洱茶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普洱市孟連行健普洱茶開發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茶葉基地建設,產品研發,市場營銷,茶文化傳播的企業·
法定代表人:徐天劍
成立時間:2005-03-03
注冊資本:3396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3272810000026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雲南省普洱市孟連縣城東路77號附2號
Ⅲ 雲南省 普洱市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轉孟啊 哪個快遞到
估計只有EMS能到了。孟連已經是邊界上的城市,猛啊都到口岸了。普通快遞在普洱的縣上送貨對方付了郵費還收個3塊5塊的提貨費,到鄉鎮的估計很少有了。
Ⅳ 普洱市有哪些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沒有。
普洱市別稱思茅,是雲南地級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轄1區9縣,。
普洱市分別管轄思茅區、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景東彝族自治縣、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西盟佤族自治縣,市人民政府駐思茅區月光路。
普洱市有9個少數民族自治縣,居住著漢、哈尼、彝、拉祜、佤、傣等14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佔61%。普洱當地的民族傳統節日有佤族木鼓節、拉祜族葫蘆節、彝族火把節、傣族潑水節等。
Ⅳ 0879-230xxxx是雲南普洱地區那個縣的號碼段
0879230
固定號碼信息如下:
歸屬地:雲南 普洱
區號:0879
郵政編碼:665000
普洱的管轄范圍是西盟佤族自治縣、思茅區、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景東彝族自治縣、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雲木香、大理石工藝品、天麻酒、騰沖玉器、斑銅製品、卷煙、蟲草、雞齎、雲南白、羽毛畫、傣族筒帕、蒼山杜鵑花、猴頭攻、扎染布、蜂蜜、大理雪梨、無眼菠蘿、過橋米線等等為雲南的特產。 普洱的車牌是雲J。 與普洱相鄰的地區都有:臨滄市、緬甸、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寮國、楚雄彝族自治州、越南、玉溪市。 普洱的人口有237萬。 雲南的景點有元江世界第一高橋旅遊風景區、麗江觀音峽、麗江黑龍潭、雲南石林、大理崇聖寺三塔、麗江玉柱擎天、麗江玉水寨、麗江束河古鎮、大理彌渡東山、楚雄黑井古鎮等等。 普洱是雲南的一個地級市。 普洱位於雲南省西南部。 普洱的面積有44221.34平方公里。
Ⅵ www.0879123.COM 思茅普洱論壇要邀請注冊嗎
普洱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2007年4月8日,思茅市改名普洱市。
普洱市轄1個市轄區、9個自治縣。分別是思茅區、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景東彝族自治縣、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西盟佤族自治縣,市人民政府駐思茅區月光路。
普洱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總面積44221.34平方千米。總人口237萬。市人民政府駐思茅區月光路,距離省會昆明市570千米。郵編:665000。行政區劃代碼:532700。區號:0879。
普洱市曾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的驛站。由於受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這里大部分地區常年無霜,是著名的普洱茶的重要產地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產茶區之一。
普洱市境內群山起伏,全區山地面積佔98.3%。由於地處北回歸線附近,因此受地形、海拔影響,垂直氣候特點明顯,海拔高度在376米至3306米之間。與北美洲的古巴和中國的台灣省同處一個緯度。
普洱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轄1區9縣,全區面積44221.34平方公里,是雲南省面積最大的一個地區。東南與寮國、越南接壤,西南與緬甸比鄰,國境線長達625公里,是祖國重要的西南門戶,僅陸上邊境通道就有18個,瀾滄江、紅河、南亢河三條水道直通境外,是著名的南方絲綢之路之一。
普洱市總人口數為237萬,其中少數民族人口達144萬,佔61%。全區少數民族有36個,世代居住在這里的有14個。主要有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瑤族等。民族風情迥異多彩。
歷史沿革
1950年設寧洱專區,專署駐寧洱縣。轄寧洱、思茅、六順、車里、佛海、南嶠、鎮越(駐易武)、瀾滄(駐募乃)、景谷(駐威遠)、景東(駐錦屏)、鎮沅(駐按板鎮)、墨江(駐玖聯鎮)、江城(駐勐烈)、寧江(駐勐往)、滄源(駐勐董)等15縣。
1951年寧洱專區改稱普洱專區;寧洱縣改名普洱縣。普洱專區轄15縣。 1952年將滄源縣劃入緬寧專區。瀾滄縣遷駐勐朗壩。普洱專區轄14縣。
1953年將車里、鎮越、佛海、南嶠4縣劃歸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撤銷六順縣,並入思茅縣;撤銷寧江縣,將勐往、安康2區劃歸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雅口、新營盤2區劃歸瀾滄拉祜族自治區。1953年4月7日由瀾滄縣部分地區設立瀾滄拉祜族自治區(駐募乃)。思茅專區轄8縣、1自治區。
1954年5月18日江城縣改設江城縣哈尼族彝族自治區(駐勐烈);同年10月16日由瀾滄縣和瀾滄拉祜族自治區各一部地區合並設置孟連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區(駐孟連城子)。思茅專區轄7縣、3自治區。
1955年普洱專署遷駐思茅後改稱思茅專區(駐復興鎮)。江城縣哈尼族彝族自治區改為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撤銷瀾滄縣,並入瀾滄拉祜族自治區。思茅專區轄6縣、1自治縣、2自治區。
1959年瀾滄拉祜族自治區改稱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孟連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區改稱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轄6縣、3自治縣。
1960年撤銷思茅縣,並入普洱縣;撤銷鎮沅縣,並入墨江、景東、景谷3縣及玉溪專區的新平縣。思茅專區轄4縣、3自治縣。
1962年恢復鎮沅縣(駐按板鎮)。思茅專區轄5縣、3自治縣。
1965年由西盟山區設立西盟佤族自治縣。同年3月6日西盟佤族自治縣正式成立(駐西盟)。思茅專區轄5縣、4自治縣。
1970年思茅專區改稱思茅地區,地區駐普洱縣思茅鎮(原復興鎮)。轄普洱(駐寧洱鎮)、景東(駐錦屏鎮)、鎮沅(駐按板鎮下觀音)、景谷(駐大街鎮)、墨江(駐玖聯鎮)等5縣及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駐勐烈鎮)、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駐勐朗鎮)、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駐孟連城子)、西盟佤族自治縣(駐西盟鎮)等4自治縣。
1979年撤銷墨江縣,改設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思茅地區轄4縣、5自治縣。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思茅地區總人口2480346人;思茅市 230834 普洱哈尼彝族自治縣 188106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 355364 景東彝族自治縣 352089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 288794 鎮沅彝哈尼拉祜縣 205709 江城哈尼彝族自治縣 100243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 208593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 464016 西盟佤族自治縣 86598
2003年10月30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3]113號):撤銷思茅地區,設立地級思茅市。(1)撤銷思茅地區和縣級思茅市,設立地級思茅市。市人民政府駐新成立的翠雲區思茅鎮月光路。(2)思茅市設立翠雲區,以原縣級思茅市的行政區域為翠雲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思茅鎮過街樓路。(3)地級思茅市轄原思茅地區的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景東彝族自治縣、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西盟佤族自治縣和新設立的翠雲區。
2006年1月20日,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調整瀾滄縣等十個縣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雲政府[2006]6號)文件正式批准思茅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2007年1月21日,國務院(國函[2007]8號)批准:同意雲南省思茅市更名為雲南省普洱市,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更名為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思茅市翠雲區更名為普洱市思茅區。
Ⅶ 普洱的人口分布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思茅地區總人口2480346人;思茅市 230834 ,普洱哈尼彝族自治縣 188106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 355364 ,景東彝族自治縣 352089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 288794,鎮沅彝哈尼拉祜縣205709,江城哈尼彝族自治縣100243,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 208593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 464016, 西盟佤族自治縣 86598 。
其中少數民族人口達153.7萬,佔59.4%。全區少數民族有26個,世代居住在這里的有14個。主要有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瑤族等,普洱市民族風情迥異多彩。
普洱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極具魅力。普洱市有9個少數民族自治縣,居住著漢、哈尼、彝、拉祜、佤、傣等14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佔61%。
Ⅷ 普洱在哪
你好!
普洱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地處北緯22°02′~24°50′,東經99°09′~102°19′之間,北回歸線橫穿其境。東接紅河州、玉溪市,南接西雙版納州,西北沿瀾滄江為界與臨滄市相望,東北接楚維州,北接大理州;東南邊界與越南、寮國接壤,西南邊界與緬甸接壤,國境線長486.29千米,其中中越段67千米,中老段116千米,中緬段303.29千米。全市南北縱距208.5千米,東西橫距北部55千米,南部299千米,總面積45385平方千米。總人口256.56萬人(2006年),有漢、哈尼、彝、拉拈、佤、傣、布朗、傈僳、回、白、苗、瑤、蒙古、景頗等民族。
全市轄1個市轄區、9個自治縣:思茅區、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景東彝族自治縣、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西盟佤族自治縣。共有30個鎮、61個鄉、12個民族鄉;36個居委會、993個村委會。市政府駐思茅區月光路,距省會昆明市570千米。
地處雲貴高原西南邊緣,橫斷山脈南段,山川相間排列,烷蜒南下,北部籃密,向東南、西南散開,呈北窄南寬的帚狀構造。地勢北高南低,北部無量山的貓頭山最高,海拔3307米;南部江城縣內李仙江出境處最低,海拔317米。境內山脈有哀牢山、無量山、怒山南段余脈的大黑山、西盟山,由北向南,縱貫全境。水系有紅河、瀾滄江、怒江三大水系的100多條文流分布在祟山峻嶺之中。氣候主體為南亞熱帶山地濕潤季風氣候。
境內森林、水能、礦藏、熱區土地資源和野生動植物種類豐富。為雲南省第二大林區。有菜陽河國家級森林公園、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無量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盛產茶葉、尤以普洱茶享譽國內外。農業主產水稻、旱稻、玉米、小麥、蕎麥、豆類和薯類。工業以林產、食品、礦產、建材為主。
國道213、214、323線和省級公路干線過境,各鄉鎮均瀾滄江航運由思茅境經寮國可至泰國;昆明至思茅有航班。境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孟連宣撫司署,景東文廟(黌學),瀾滄雅口整控摩崖、糯福教堂;景谷遷糯緬寺、勐卧雙塔(樹包塔、塔包樹),江城賀開塔及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等。
Ⅸ 雲南省的原思茅市為何更名普洱
2007年1月21日,同意雲南省思茅市更名為雲南省普洱市,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更名為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思茅市翠雲區更名為普洱市思茅區。
普洱市,位於中國雲南省西南部,轄1區9縣,全市面積45385平方公里。普洱市轄1個市轄區、9個自治縣。分別是思茅區、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景東彝族自治縣、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西盟佤族自治縣,市人民政府駐思茅區月光路。普洱市有9個少數民族自治縣,居住著漢、哈尼、彝、拉祜、佤、傣等14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佔61%。
普洱當地的民族傳統節日有佤族木鼓節、拉祜族葫蘆節、彝族火把節、傣族潑水節等。普洱由於受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 這里大部分地區常年無霜,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享有「綠海明珠」、「天然氧吧」之美譽普洱市曾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的驛站,是著名的普洱茶的重要產地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產茶區之一。
普洱自然資源豐富,有「懷金孕寶」之譽。已探明黃金儲量103.7噸,鐵儲量僅惠民鐵礦就達21億噸,銅儲量253萬噸,鉛儲量35.5萬噸,江城鉀鹽礦是全國唯一的可溶固體鉀鹽礦,儲量達2000多萬噸。
旅遊景點:普洱市地區名勝古跡甚多,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項,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9項。古為「普陽八景」之一的「西嶺溫泉」,位於縣城7公里處的陽廣河頭。現已建成溫泉室,可游泳洗澡,露天有一泉水潭,水質清澈見底。由漫灣、哀勞山杜鵑湖、無量山荒草嶺、大朝山、錦屏、仙人寨等六片和安定至漫灣一線組成,該風景區因地處南北地質地理的重要分界線上,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態展示出獨有的自然風光,使其景觀具有「神奇的自然博物館」的美譽。
凡是到景谷中外遊客,都要打聽地點到奇異的勐卧佛寺雙塔—睹奇觀。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的勐卧佛寺雙塔,傣語稱「梅赫窩廣勐」(即樹包塔)、「廣勐赫窩梅」(即塔包樹),俗稱樹包塔塔包樹。這勐卧佛寺雙塔在威遠鎮大寨,是昔日的官佛寺,有山門、側門、雙塔、戒堂、大殿、僧房,雙塔在大殿兩側,南北向並列。這座建築群為明末清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