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噶爾縣期貨開戶
❶ 阿里地區到各縣的距離
下面是各個縣的詳細信息。
●普蘭縣
普蘭,藏語意為「獨毛」。1959年以前,稱為普蘭宗。1960年將「普蘭宗」更名「普蘭縣」 ,建立了中國共產黨普蘭縣委員會和縣人民政府。歸屬阿里地區管轄至今。縣府駐普蘭鎮。
普蘭縣地處西藏西南部、阿里地區南部、喜馬拉雅山南側的峽谷地帶及中國、印度、尼泊 爾三國交界處,是我區邊境縣之一,面積1249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萬畝。總人口 7300餘人萬。轄3個區,10個鄉,51個村民委員會。
該縣以高原山地為主,中部較高。主要山峰有納木那尼峰,是喜馬拉雅山的主要高峰之一, 海拔7694米。礦產資源主要有砂金、鐵、硼等。
普蘭縣屬半農半牧縣,糧食產量占阿里地區糧食總產量的1/3以上。
工業主要以生產農具及生活用品為主。
目前境內主要公路有兩條,可通日喀則、拉薩等地。各鄉均有公路相通。土特產品主要有酥油、牛羊皮、羊毛,瑪旁雍裸裂腹尻魚、長體裸鯉魚。吉讓在孔淮河東南岸。道路整潔寬敞,綠樹成蔭,幽雅清靜。
普蘭縣為西藏佛教聖地之一。境內有著名的神山「岡仁波齊」、聖湖「瑪旁雍錯」等風 景名勝區。
●札達縣
札達,藏語意為「下游有草的地方」。原為扎布讓宗和達巴宗屬地。1956年10月兩宗合並,設立札達宗辦事處。1960年5月建立札達縣,屬阿里地區管轄至今。縣府駐托林鎮。
札達縣地處西藏西部、象泉河流域,為我區邊境縣之一。面積2467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萬畝,森林面積37萬畝,草場面積3190萬畝。總人口5200餘人。轄6個區,15個鄉,60個 村民委員會。
該縣屬高原地帶,平均海拔4000米。礦產資源主要有鉻、銅、鐵、蘭晶石、葉臘石、紅寶石、大理石、白雲母、石英沙等。札達縣是阿里地區以牧為主、牧農並舉的縣。1965年修通了札達至獅泉河的第一條公路,全長279公里。1984年又修通了至獅泉河的第二 條公路,全長380公里。現在全縣除薩讓區外都已通了汽車。至1990年,全縣公路總長1065公里,鄉村道路6條,總長118公里。
托林為縣府駐地,也是著名的托林寺所在地。現佔地面積已擴大到0.3平方公里,人口近600 人,為該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境內著名的古格王朝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噶爾縣
噶爾,藏語意為「帳篷、兵營」。原西藏地方政府在抗擊克什米爾的森巴(錫克族)軍隊入侵時,蒙古人甘登次旺率兵打敗森巴軍隊後曾在此扎營,由此得名。清代在此設宗。1959年10月8日噶爾縣成立,隸屬阿里專區(地區)管轄至今。縣址曾幾度遷移,1988年9月遷到獅泉 河鎮至今。
噶爾縣地處西藏最西部、沿森格藏布和噶爾藏布流域,是西藏18個邊境縣之一。面積17197 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0.89萬畝。總人口0.98萬。轄4個區,1個鎮,11個鄉,36個村民委員會。
該縣四周環山,中部低平,平均海拔4350米左右,最高海拔為6554米。目前已發現的礦種有煤、硼、鹽、鐵、鉛、金、水晶石等。
該縣經濟以牧業為主、農牧業相結合。民族手工業僅為少量家庭作坊,主要生產氆氌、木碗等。
噶爾縣境內的主要公路有三條,即葉獅公路、阿日公路和黑阿公路。境內公路里程達498 公里。
獅泉河鎮,既是阿里地委、行署的機關駐地,也是噶爾縣府的駐地,鎮區建築總面積為1133 6平方米。
●日土縣
日土,藏語意為「槍叉支架狀山下」。噶廈政府時期,日土縣為日土宗。日土宗又分為宗政 府和 拉讓兩個機構。宗政府官員由噶廈政府從拉薩直接委派。拉讓設堪布,由拉薩色拉寺委派。 1961年3月設立日土縣,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管轄,1978年劃歸西藏自治區,隸屬阿里地區 管轄至今。縣府駐日土鎮。
日土縣地處西藏西北部、阿里地區西北部,是我區邊境縣之一。面積7540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6平方公里。草場面積7000萬畝,耕地面積0.73萬畝。總人口6300餘人。轄4個區,12個鄉,30個村民委員會。
喀喇昆侖山和岡底斯山支脈橫穿全境,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最高海拔為6800米。已知的礦產資源有砂金、鉛、鉻鐵礦、硼砂、食鹽等。
日土縣屬半農半牧縣。牧業比重較大,農業生產局限性很大。交通便利。新藏公路貫穿全縣,可通獅泉河、日喀則、拉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鄉、村 都有公路相通。土特產品主要有酥油、皮張、羊毛、牛羊絨、裂腹魚、斜齒裸鯉魚等。
●革吉縣
革吉,藏語意為「美麗富饒的土地」。舊時境內曾駐有包括革吉部落在內的7個部落,與藏北 其它部落一道被稱作藏北十八區,統屬阿里噶本所轄。1960年8月合並7部落設立革吉縣。1962年春,縣址正式確定在那坡。革吉縣自建縣起一直隸屬阿里地區管轄至今。縣府現駐革 吉 鎮。
革吉縣地處西藏西部、獅泉河的源頭。面積47225平方公里。草場面積4萬余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0餘畝。總人口11萬。轄4個區,15個鄉,52個村民委員會。
革吉縣屬羌塘高原大湖盆區,平均海拔4800米,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稱。礦產資源有鹽、硼砂、硼 鎂 石、煤、水晶、鐵、銅、琥珀、黃金等。革吉縣基本上是一個純牧業縣。1989年建成國 內 第一個光能電站,使用良好。風力發電正在試驗中。公路建設始於60年代,現有獅泉河至改則公路橫貫境內。1990年全縣共有公路495公里,區鄉通車道路約560公里。土特產品主要有高原畜產品和高原魚類。
那坡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始建於1978年,佔地面積5平方公里,現轄3個小區,人口400餘人。擁有全國先進的光能電站1座。該縣較大的寺廟有扎西曲林寺、扎加寺和執熱普寺等。
●改則縣
西藏民主改革前,這里為改則、色鍋和幫巴三大部落之地。「改則」、「色鍋」、「幫巴」 原是族名,後演變為部落的名稱。分別隸屬於西藏噶廈政府和後藏的扎什倫布寺管轄。1960年10月,改則縣人民政府成立,轄路南、路北共4個區。1961年3月23日,縣址由門董村遷至 現在的隆仁。1970年底將路南2個區劃出,新成立了措勤縣,兩縣均隸屬阿里地區管轄至今。縣 府現駐改則鎮。
改則縣地處西藏西北部、阿里地區的東部、藏北高原腹地。面積97437平 方公里。草場面積1億畝,可利用草場面積7000萬畝。總人口15萬。現轄5個區,21個鄉,75個村民委員會。改則縣地處南羌塘高原湖盆區,均為高山河谷地帶,無平原。全縣平均 海拔4700米,最低海拔4416米。礦產資源主要有砂金、銅、天然鹼、食鹽、鉀鹽、冰洲石 、石膏等。
改則縣境內有廣闊的牧場,經濟以牧業為主。改則縣已形成以隆仁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路。安獅公路貫穿改則縣境,各區、鄉均通公路,通車里程已達1000多 公里。土特產品主要有酥油、皮張、牛羊絨、食鹽等。隆仁,因其北面的魯瑪仁布河而得名。居民500多人。城區建築面積1萬多平方米。
●措勤縣
措勤,藏語意 為「大湖」,因距縣駐地東部 10多公里處的「扎日南木錯」大鹹水湖而得名。解放前分屬申扎宗、昂仁宗、崩巴宗和橋秋 等八部落。解放後至1970年屬改則縣管轄。1971年7月22日建立措勤縣,縣府駐措勤鎮。
措勤縣地處西藏中西部、阿里地區東南部、岡底斯山中段北側。面積22388平方公里。總人 口1萬多,轄4個區,21個鄉,53個村民委員會。
該縣地處羌塘高原大湖盆地帶,屬高原丘陵型和高原寬癱型地貌。礦產資源主要有硼鎂石、水晶石、鉻、原煤、硼砂、硼晶石、磁 鐵 、鉛等。措勤縣境內有廣闊的草原,為純牧業縣。境內江河、湖泊眾多,魚類資源較為豐 富。工業除民間簡易的家庭手工業外,因歷史、地理等原因,目前還沒有其它工業。現有拉薩至獅泉河公路貫穿縣境,還有幾條簡易公路通往區鄉。除兩條主要公路外,其它公路 段夏季多有翻漿現象,冬季時又大雪封山,不便通行。境內人文景觀主要有:位於達雄 區西部的布噶寺和位於門董鄉東部的門董寺。兩寺都信奉白教。自然景觀有湖水碧綠、與藍天交相輝映的扎日南木錯。
❷ 從噶爾縣到阿里機場大巴早上幾點發車
你說的是噶爾縣獅泉河民航售票處 ,到阿里昆莎機場的,機場大巴是吧!
這個車沒有固定的運營時間的,是根據航班出港,進港的時間,來安排發車的,據我所知,好像是7點多就有大巴了!
我建議你問一下機場那邊,他們可以給你准確的時間的!
噶爾縣機場巴士發車點:獅泉河民航售票處(古格大酒店)
❸ 從噶爾縣到阿里機場大巴幾點發車
你說的是噶爾縣獅泉河民航售票處 ,到阿里昆莎機場的,機場大巴是吧!這個車沒有固定的運營時間的,是根據航班出港,進港的時間,來安排發車的,據我所知,好像是7點多就有大巴了!我建議你問一下機場那邊,他們可以給你准確的時間的
❹ 阿里概況
1、噶爾縣基本情況介紹:噶爾縣地處西藏最西部、沿森格藏布和噶爾藏布流域,是西藏18個邊境縣之一。面積17197平方公里。耕面積0.89萬畝。總人口0.98萬。轄4個區,1個鎮,11個鄉,36個村民委員會。噶爾縣是西藏阿里地區行署的所在地,海拔4350米,因位於獅泉河畔而得此名。也叫「獅泉河鎮」,藏意為「兵營、帳篷」,因清政府派蒙古族將領甘登次旺率軍攻退了敵軍,當時清軍曾在此扎營,由此而得名。噶爾縣在一大片紅柳灘上新建起的西部高原的交通樞紐,雖然它在來自都市人的眼中只能算一座小城,但往北到葉城,往東到日喀則,二三千里內都沒有比它更大的城市。對它的第一印象是「發展迅猛的小城』。在陝西、河北兩省的援建下,其基礎設施發展得很快。它可以給旅行者們所提供的條件已經超出了旅人的想像。在阿里的荒原上奔波顛簸數天之後來到這里簡直就像到了天堂。高高矗立的電視和通信發射塔及迎賓館和對面的電信賓館都是當地最醒目的建築。迎賓館後門出去就是阿里地區行署,當年孔繁森工作的地方,很寬敞氣派的大院子。獅泉河鎮,即是阿里地委、行署的機關駐地,也是噶爾縣府駐地,鎮區建築總面積為11336平方米。行政、文教、郵電、通訊、電力、照明、給水等基本設施雖然簡陋,但大體齊備。2、其實西藏真的是很美麗、讓人從心底感覺清爽的好地方。到西藏工作是樓主明智正確的選擇,相信西藏不會讓你失望的。
❺ 去西藏阿里要辦邊防證嗎
去西藏阿里地區部分縣市需要辦理邊防證。
目前西藏74個縣(區)里,有19個邊境縣需辦理《邊境通行證》才能進入,這19個邊境縣分別在林芝市、山南市、日喀則市、阿里地區。
阿里地區需要辦理邊防證的地區:
普蘭縣:雄巴多,崗薩鄉,公珠鄉,幫仁鄉,科加鄉,細德鄉,多油鄉、吉讓鄉、赤德鄉、仁貢鄉。
扎達縣:托林鄉、東嘎鄉、波林鄉、曲木底多、香孜鄉、熱市鄉、加林鄉、魯巴鄉、什布奇鄉、薩讓鄉、日巴多、達巴鄉、東波鄉、曲龍鄉、底雅鄉、楚魯松傑鄉。
日土縣:日土鄉、烏江鄉、狀大角多、過巴鄉、德汝鄉、東汝鄉、松西鄉、多瑪鄉、包庇甲崗鄉。
噶爾縣:索麥多、嘎爾新鄉、那木如鄉、門士鄉、索多鄉、扎西崗鄉、如木鄉、朗瑪多、曲角鄉。
(5)阿里噶爾縣期貨開戶擴展閱讀:
辦理邊防證出發前的工作:
在戶口所在地辦理:
1、先去戶口所在地的派出所,拿一張邊防證辦理的申請表。
2、自己填寫個人資料,最重要的是具體寫明將要到達的西藏的哪個地區,然後讓單位保衛科或居委會寫意見,蓋章。
3、拿回戶口所在地派出所,蓋章。
4、到戶口所在地管轄區的公安分局邊防證辦理處辦理邊防證(免費)。
5、辦證全程需要個人身份證及戶口本,以及免冠一寸相片二張。
阿里地區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被稱為「世界屋脊之屋脊」、「世界第三極」、「生命之禁區」。境內主要山脈有喜馬拉雅山脈、岡底斯山脈、喀喇昆侖山脈等,主要河流有獅泉河、象泉河、孔雀河等,主要湖泊有扎日南木錯、班公湖、拉昂錯等。主要旅遊景點有古格王國遺址、托林寺、札達土林等。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阿里地區
網路——邊防證
❻ 阿里地區
阿里地區(藏語拼音:Ngari Sanai,威利:mnga' ris sa gnas),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的一個地級行政區。元朝稱納里,明朝稱俄力思。位於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帶,是中國西藏自治區的一個地區級行政區劃,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區之一,擁有獨特的高原自然風貌。地理坐標為東經78°23′40″~86°11′51″,北緯29°40′40″~35°42′55″。地域面積約30.4萬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全地區總人口95803人。地區行政公署駐噶爾縣獅泉河鎮。
阿里是喜馬拉雅山脈、岡底斯山脈等山脈相聚的地方,被稱之為「萬山之祖」。同時,這里也是雅魯藏布江、印度河、恆河的發源地,故又稱為「百川之源」。
❼ 噶爾縣康樂新居綜合專業合作社怎麼樣
噶爾縣康樂新居綜合專業合作社是2018-06-14在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注冊成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注冊地址位於噶爾縣康樂新居。
噶爾縣康樂新居綜合專業合作社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3542523MA6TB7PP7F,企業法人桑嘎頓珠,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噶爾縣康樂新居綜合專業合作社,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噶爾縣康樂新居綜合專業合作社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