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瑪依烏爾禾區菜油期貨開戶
㈠ 新疆克拉瑪依是否有烏爾禾土方剝離及油沙礦開采這個項目
不知道你是什麼開發背景?這個項目目前一直在扯皮。
新疆油田公司希望開發這個項目,但這些油砂屬於地面礦產,目前周圍幾個地區的地方政府已經高度重視這些資源。如果是偷偷的自己開采,地表的油砂早已經被鏟完了,如果是大規模的開發,還需要完整的開發方案和技術、人員設備的配合。
至於是否有具體的油砂開發項目立項,這個目前據我所知還沒有。
㈡ 想做菜子油期貨,有誰知道菜籽油期貨開戶流程
手機開戶流程:
下載期貨雲軟體;
輸入期貨公司名稱或代碼;
手機號驗證;
上傳身份證、銀行卡照片、個人簽名照;
跟著提示往下走即可……
一切順利大概十來分鍾完成,必需是在上班期間
㈢ 新手期貨交易開戶具體的流程,臨櫃還是手機上開戶這塊
都可以,附近有營業部就去現場,一般內盤品種,期貨公司開戶,只需要銀行卡身份證原件就可以
特殊商品期貨需要臨櫃,驗資之類的。看你交易關注的種類 了。做好了一個能賺錢也行啊
㈣ 克拉瑪依市益輝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怎麼樣
克拉瑪依市益輝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是2014-06-03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新疆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柳園街道百口泉玉溪路5號。
克拉瑪依市益輝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50200399603929D,企業法人付元輝,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克拉瑪依市益輝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有關的輔助活動;技術推廣服務;信息咨詢服務;物業管理;汽車租賃;機械設備維修;化工產品、機械設備、五金產品、建材、石油製品、工藝美術品銷售;道路普通貨物運輸;廣告業;水污染治理;固體廢物治理;其它建築設計及安裝。(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克拉瑪依市益輝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㈤ 克拉瑪依斷階帶油田分析
克拉瑪依油田位於准噶爾盆地西北緣的克拉瑪依市區附近,東南距烏魯木齊市約400km。油田呈NE—SW向展布,長約50km,寬約10km。
克拉瑪依油田發現於1955年10月,發現井為克拉瑪依1號探井,位於油田西部二區南黑油山背斜軸部。該井於1955年7月6日開鑽,10月20日完鑽,完鑽井深620m,鑽穿侏羅系、三疊系進入石炭系完鑽。產層為中三疊統克拉瑪依組下亞組(T2k1)S7砂層組,井段為487.5~507.5m。折算日產油19.62t。
克拉瑪依油田發現後,立即在盆地西北緣展開了大規模的油氣勘探,到1958年基本探明了克拉瑪依油田的規模,並選定了一區、二區和七東區陸續投入正式開發。
克拉瑪依油田共鑽各類探井1000多口,鑽各類開發生產井6300多口,油田的采出程度為16.09%,綜合氣油比100m3/t,綜合含水率59.7%。
5.1.1構造及圈閉特徵
克拉瑪依油田位於准噶爾盆地西北緣沖斷帶上,受斷裂帶控制。沖斷帶呈NE向展布,由紅—車斷裂帶、克—烏斷裂帶、烏—夏斷裂帶組成。克拉瑪依油田處於克—烏斷裂帶的西南端,即克拉瑪依—白鹼灘段。
主斷裂穿過油田中部,NE走向,斷面向NW傾,上陡(60°~75°)下緩(20°~45°),呈「犁狀」。以三疊系底界計算,其垂直斷距280~1200m,水平斷距100~1400m,斷裂發生於海西晚期,活動一直延續到燕山早期的中侏羅世末期,斷裂帶隱伏在晚侏羅世—白堊紀沉積層之下,為油氣聚集創造了良好的保存條件。主斷裂具有明顯的同沉積性,使上下盤地層有顯著的差別。在長期構造活動中,主斷裂又派生出若干分支斷裂。從其走向可分為兩組:一組近東西向,主要包括有南黑油山斷裂、北黑油山斷裂、南白鹼灘斷裂、北白鹼灘斷裂等;另一組為NW-SE向,主要有大侏羅溝斷裂帶等。由於斷裂在剖面上呈雁行狀的切割,使油田形成了由北西向南東逐級下降的斷階構造。地層為由北西向南東傾的單斜,傾角一般為5°~10°;近斷裂附近往往形成局部撓曲或鼻狀構造,地層傾角可增大到15°~25°;根據斷裂的切割情況,油田被劃分成10個開發區,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和黑油山區(圖5.1)。
克拉瑪依油田東南方的瑪納斯湖生油凹陷,是油田的主要油源區。從晚二疊世開始至白堊紀末,盆地逐漸擴大,各時期沉積向邊緣地區逐層超覆,因而使處在邊緣相的克拉瑪依油田地區形成5次大規模的地層超覆不整合。加之斷裂活動相伴隨,為油氣的運移和儲集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在其構造和沉積的背景下,具有克拉瑪依油田多種類型的圈閉,主要是:
圖5.1 克拉瑪依油田綜合圖
(1)斷塊圈閉
多為沿主斷裂線分布的前緣斷塊,即被兩條斷裂所夾持的封閉型斷塊,如七區、九區南部的小斷塊區等。
(2)斷裂遮擋的地層超覆圈閉
各區塊克下組油藏多屬此類。
(3)斷裂遮擋的岩性圈閉
如五區、八區的中三疊統油藏、上二疊統烏爾禾組油藏等。
(4)地層超覆不整合圈閉
多見於主斷裂上盤,侏羅系、白堊系超覆不整合在石炭系或三疊系之上,形成淺層稠油藏,如六區、九區上侏羅統齊古組油藏等。
(5)潛山型不整合圈閉
地層超覆不整合面之下,往往形成基岩潛山型不整合圈閉,如一區、三區、六中區石炭系火山岩油藏,五區、七區和九區南部下二疊統佳木河組(P1j)火山碎屑岩油藏(圖5.2、圖5.3)。
圖5.2 克拉瑪依油田五區—三區油藏剖面圖
5.1.2儲集層
5.1.2.1儲集層簡況
(1)石炭—二疊系(C—P1)
以中基性火山噴發岩為主,其次為少量酸性噴發岩、輕變質砂礫岩和凝灰岩。以裂縫和次生溶孔、晶間孔為主的雙重介質的低容量、低—中滲透性的儲集層,多分布於主斷裂上盤、前緣斷塊以及主斷裂下盤的基岩中。該類儲集層的探明儲量約占油田探明儲量的18.7%。埋藏深度各斷階帶不同,一般為400~3000m。在剖面中儲集層多分布在不整合面以下50~300m范圍內,300m以下多為零星儲集層或油氣顯示。
(2)上二疊統烏爾禾組下段(P2ura)
為巨厚沖積-洪積扇緻密礫岩(扇體分水上和水下兩部分),以微裂縫、次生溶孔、晶間孔為主的低容量、特低滲透性儲集層。主要分布在主斷裂下盤的八區,埋藏深度2800~3000m。
(3)上二疊統烏爾禾組上段(P2urb)
為中厚層狀礫岩與泥岩互層,以粒間溶孔、晶間孔為主的低容量、低滲透儲集層,主要分布在主斷裂下盤的五區。埋藏深度2200~2800m。
圖5.3 克拉瑪依油田六、七、八、九區油藏剖面圖
(4)中三疊統克拉瑪依組下亞組(T2k1)
以洪積扇礫岩夾泥岩為主,次為山麓河流相砂礫岩和泥岩交互層、濱湖三角洲相細砂岩和泥岩互層。孔隙以粒間孔為主的中等容量、中低滲透性儲集層,是油田的主要儲集層,遍布全油田,埋藏深度300~2200m。剖面上可分為兩個砂層組。
(5)中三疊統克拉瑪依組上亞組(T2k2)
為山麓河流相砂礫岩與泥岩交互層。孔隙以粒間孔為主的中等容量、中等滲透性儲集層,是油田的另一主要儲集層,遍布全油田。埋藏深度150~2000m。剖面上可劃分為5個砂層組和10個砂層。
(6)上三疊統白鹼灘組(T3b)
該組岩性為分流平原相的灰色中—細砂岩與灰綠色泥質粉砂岩、灰黑色泥岩交互層。孔隙以粒間孔、粒間溶孔為主的中等容量、低滲透性儲集層,是油田的次要儲集層,只分布在七中區、七東區和八區。埋深900~1900m。剖面上可劃分為3個砂層組,即Bj1、Bj2、Bj3。只有Bj1是主要儲集層。
(7)下侏羅統八道灣組(J1b)
該組岩性為辮狀河流相砂礫岩與河沼相泥岩、煤層交互層。孔隙以粒間孔為主的中等容量、中高滲透性儲集層。主要分布在主斷裂下盤的七區、八區和五區東部。埋藏深度850~1800m。剖面上可劃分為5個砂層組。
(8)上侏羅統齊古組(J3q)
該組岩性為河流相中—細砂岩與泥岩互層。砂岩孔隙以粒間孔為主的大容量、高滲透性稠油儲集層。主要分布在主斷裂上盤的六區、九區地層超覆尖滅帶上。埋藏深度150~350m。剖面上可劃分3個砂層組,即G1、G2、G3。G2砂層組為主要儲集層。
5.1.2.2儲集層沉積相特徵
(1)沖積-洪積相砂礫岩儲集層特徵
作為油田主要儲集層的沖積-洪積相砂礫岩具有下列明顯的特徵:
1)儲集層平面展布明顯受控於沉積環境:克下組(T2k1)洪積扇砂礫岩平面呈扇形展布,扇體由源區向盆地內可分為扇頂、扇中和扇緣3個亞相帶;每個亞相帶又可細分出2~4個微相。扇體側向毗鄰疊加形成洪積裙,使儲集層疊合連片分布。克拉瑪依油田自東向西大體上可劃分出5個扇體:六-七-八區扇、三2-四-七西區扇、三3-三5區扇、二中-五1區扇、四2區扇。
克上組(T2k2)和八道灣組(J1b)為山麓河流相和辮狀河流相砂礫岩儲集層,多沿河流主流線呈條帶狀分布,山麓河流相砂礫岩體規模較小,明顯地呈條帶狀,而辮狀河流相砂礫岩體規模大,主流線呈披麻狀分布,砂礫岩側向疊加,形成具有方向性的連片砂礫岩體。
2)儲集層岩性變化大,粒度組成復雜:儲集層岩性以礫岩為主,一般可占沉積厚度的50%~80%,扇積或河床沉積往往可達100%,單層厚度大,層數多。而扇緣粒度明顯變細,礫岩所佔比例減少,一般在30%以下,單層厚度薄且層數少。洪積相砂礫岩為礫、砂、泥混雜,分選差,分選系數3~8,泥質含量可達10%~18%。單個砂礫岩體在空間展布並不大,但往往明顯錯疊構成復合砂礫岩體,使泥岩隔層失去穩定性。
3)儲集層物性變化大,多為中等孔隙和中低滲透性:在埋藏較淺的主斷裂上盤,礫岩孔隙度為17.5%~24%,平均為20.02%;在埋藏深的主斷裂下盤孔隙度明顯降低,為10.7%~23%,平均為15.6%。即使是在同一岩性段中孔隙度也可相差4.4%~8.9%。礫岩滲透率的變化更劇烈,它與孔隙度沒有明顯的關系可尋,一般滲透率在100×10-3μm2以下;同一砂礫岩體滲透率級差可達數十倍。在剖面上滲透率多呈復合韻律變化;一般在砂礫岩單層的中、上部滲透率最好。滲透率分布為槡rx型,滲透率變異系數一般大於0.8。沖積—洪積相砂礫岩還有一種特殊的結構,即為沒有膠結物充填的支撐礫岩,礫徑3~10cm,礫石互相支撐堆積於沉積層中。這是洪積相沉積中的篩濾結構,是在成岩過程中未被充填的殘留部分。在剖面結構中所佔相對密度不大,一般厚度為30~50cm,但滲透率特高,對注水開發有較大的影響。
4)儲集層孔隙結構復雜,形成「復模態」結構:在不同粒徑礫石支撐的孔隙中,充填了各種粒級的砂,砂粒間又被膠結物和其他微粒充填,這種結構稱為「復模態」,其特點如下:
(a)孔隙類型多種多樣:原生孔隙有粒間孔、界面孔、粒內孔和雜基孔;次生孔隙有溶模孔、晶間孔和交代孔;微裂縫有構造縫和解理縫,但以粒間為主。
(b)孔大喉小連通性能差:一般孔隙直徑10~200μm,而喉道半徑只有0.1~2μm。孔喉比高達30~150,孔喉配位數一般為2~3。
(c)孔隙大小分布極不均勻:從壓汞毛管壓力曲線正態概率圖上可見,孔喉累積頻率分布曲線一般呈多段式,孔喉分布頻率直方圖上呈雙峰、三峰或平峰,峰態值在1.0以下,分選系數為3.7~4.4。
(2)河流相砂岩儲集層特徵
分布在超覆尖滅帶的上侏羅統齊古組(J3q)淺層稠油儲集層,屬典型的河流相沉積。由於時代較新,埋藏淺,與下伏稀油儲集層有顯著的差別。
1)剖面上為正旋迴結構的辮狀河流相沉積特徵:上侏羅統齊古組(J3q)超覆沉積在中、下侏羅統或中、上三疊統之上,個別地區超覆在石炭系之上。目前已發現的該組儲集層主要分布在克拉瑪依油田的六、九區。在區內為一套辮狀河流相沉積,剖面上由3個正旋迴組成,總沉積厚度平均為114m。按旋迴自上而下劃分為3個砂層組,命名為G1、G2、G3。G1為河流晚期沉積,以漫灘的泥岩、砂質泥岩為主,在區內遭受剝蝕嚴重,多被上覆下白堊統吐谷魯組(K1t)超覆不整合,殘留不全,平均殘留厚度為17.4m,在區內為非儲集層。G2為辮狀河流的發育時期,沉積厚度平均71.5m,是一套完整的正旋迴結構。自上而下可劃分為2個砂層(G21、G22)。中下部(G22)47.8m為辮狀河床和心灘沉積,底部一般可見3~5m的礫狀砂岩和砂質礫岩,向上漸變為中—細砂岩,斜層理、交錯層理發育,是區內主儲集層;上部(G21)則以漫灘泥岩、泥質粉砂岩為主,偶夾細粉砂岩薄層,沉積厚度平均為23.7m,水平層理發育,是區內的次要儲集層。G3為河流早期沉積,沉積厚度變化大(17~52m),岩性偏細且變化大,以漫灘泥岩、泥質砂岩為主,多見水平層理,局部地區為河床砂礫岩和中—細砂岩,多呈條帶狀分布,平均沉積厚度為25.4m,為區內次要儲集層。
2)儲集層具有膠結疏鬆、物性好的特徵:砂岩滲透率,經153塊樣品分析變化在(100~10000)×10-3μm2之間,全區平均為2000×10-3μm2。滲透率的分布屬γ(χ2)型,平面上的變化明顯與沉積相帶有關,而剖面上的分布多呈低—高—低的復合韻律型,少數為低—高的反韻律型。
3)以原生的粒間孔隙結構為主。
4)儲集層存在嚴重的非均質性:齊古組砂岩儲集層具有復雜的油層組合形態。由於沉積環境變化,在砂層中常夾有泥質條帶和不含油的緻密砂層。因此,油層系數(油層有效厚度與相應的砂礫岩沉積厚度之比)一般較小,為0.3~0.75;單油層層數可達6~7層,一般均在3層以上。不同砂體的滲透率差異大,平面上滲透率級差可達5~12倍,縱向上可達87倍,非均質系數達0.29~0.67。對比主要儲集層中的各砂層,以G22-1非均質性最嚴重,G3次之,G22-2相對較好。
5.1.2.3石炭-二疊系儲層特徵
從目前的資料看,克拉瑪依油田石炭—二疊系儲集層可分為2種類型。
(1)以八區上二疊統烏爾禾組下段(P2ura)為代表的巨厚緻密礫岩儲集層
上二疊統烏爾禾組下段(P2ura)巨厚緻密礫岩主要分布在克—烏下盤掩伏帶。目前發現的油藏只見於八區。這是一套沖積-洪積相的巨厚礫岩,沉積厚度111~815m。岩性為砂質不等粒礫岩,幾乎沒有泥岩夾層。礫岩的粒度區間很寬,顆粒大小混雜,分選極差,但可見粒度遞變層理。顆粒成熟度低。礫岩成岩後生作用嚴重,主要表現在成岩壓實嚴重,顆粒表面綠泥石化、火山噴發物的脫玻化、硅化,形成了一定的晶間孔;在淋濾及壓溶作用下形成部分顆粒的粒內溶孔、粒間溶孔及壓溶縫等,使之幾乎全失去了原生孔隙,產生了一套次生孔隙體系。據岩心分析統計,原生的粒間孔只佔9%,孔徑為60mm;溶蝕孔佔49%,孔徑為70~200mm;晶間孔佔20%,孔徑一般為14mm;交代孔佔13%,孔徑一般小於24mm。另外,據鑄體薄片觀察,礫岩孔隙結構有孔大喉小的特徵,喉道半徑均值僅0.06mm,且分選較差,孔喉配位數為2~3,而孔喉比為317。從岩心觀察中發現2期裂縫,一期為傾角小於30°的低角度裂縫,形成較早,多為方解石充填;另一期為高傾角(60°~80°)裂縫,未充填,縫寬為0.3~1.1mm。裂縫多見於儲集層的中、下部。
礫岩孔隙度變化在5%~13%之間,平均為9%;空氣滲透率均小於1×10-3μm2。
這類儲集層除見於八區之外,還見於五區和七區下二疊統佳木河組(P1j)的中、上部砂礫岩等。
(2)以一區石炭系(C)為代表的火山岩儲集層
克拉瑪依油田沿主斷裂上下盤分布著火山岩儲集層。該類型規模最大的是一區推覆體核部的石炭系玄武岩儲集層,其次為七中區下二疊統佳木河組(P1j)下部安山-玄武岩儲集層、六中區石炭系安山岩儲集層、九區石炭系安山岩儲集層、五區下二疊統佳木河組(P1j)安山-玄武岩儲集層、八區下二疊統佳木河組流紋岩儲集層等。
一區石炭系玄武岩儲集層,分布面積約30km2,埋藏深度一般變化為800~1100m。鑽井揭露厚度300~1100m(未見底),屬於基岩塊狀儲集層。據岩心觀察統計,玄武岩噴發系數(火山角礫岩岩體/火山熔岩岩體)為18%~22%,屬裂隙中心式噴發。據現代火山噴發的實地觀察,火山岩相可劃分為:爆發相-火山角礫岩相、溢出相-火山熔岩相、過渡相-火山角礫熔岩相、漂散相-凝灰岩相。一區玄武岩儲集層亦大體可劃分為:爆發相-玄武質角礫岩相,分布在一區中部偏北,緊靠北黑油山斷裂;溢出相-玄武質熔岩相,分布在玄武質角礫岩帶外圍,占據了一區的大部分面積;漂散相-玄武質凝灰岩相,分布在一區的邊緣地帶,有向二區增多的趨勢;過渡相在一區很難劃分成帶,只在剖面上見有玄武熔岩與玄武質角礫岩的混合帶。
一區石炭系玄武岩儲集層,在三疊系沉積之前長期暴露於地表,遭受強烈的風化剝蝕,因此,火山岩體發生了一系列變化:
1)風化殼的分帶性:據野外露頭和岩心觀察,一區石炭系風化殼自上而下大體可分為4帶:風化帶,厚0.5~14m,是形成基岩油藏的良好蓋層;崩解帶,位於風化帶之下,厚約200m,其厚度的變化,隨古地貌高低而變化,古地貌高者,崩解帶則厚,反之則薄,這為油氣向高部位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儲集空間;淋濾帶,位於崩解帶之下,厚200~300m,在地層水作用下,使玄武質熔岩遭受不同程度的淋濾蝕變,微裂縫和次生孔隙發育起來,形成了一定的儲集空間;滯流帶,位於淋濾帶之下,距風化帶500~600m以下。由於長期地層水的沉澱作用,使早期形成的構造縫、火山岩原生縫、洞等均已充填,導致儲集性能極差。
2)玄武岩體蝕變:其蝕變形成了自生礦物綠泥石、綠泥石-沸石、綠泥石-蛋白石、綠泥石-方解石、沸石-方解石、沸石-蛋白石、沸石、石英-蛋白石、方解石等。
3)裂縫發育,且分期性顯著:據熒光薄片資料統計,大致可將裂縫的形成劃分為3個時期:一期裂縫主要發育在塊狀玄武岩段和凝灰岩段,裂縫密度為38條/100cm2,發光縫佔40%左右;二期裂縫主要發育在蝕變玄武岩段,裂縫密度為40條/100cm2,發光縫大於70%;三期裂縫主要發育在火山角礫岩段,裂縫密度80條/100cm2,發光縫達100%。3期裂縫的發光率不同,還與其充填的自生礦物有關,早期縫多充填早期析出礦物如綠泥石、蛋白石,不易被水溶解,溶蝕孔、縫不發育,發光率低;二、三期縫多充填中晚期析出礦物如沸石、方解石類,易溶於水,溶蝕孔縫發育,發光率高。
一區玄武岩儲集層孔隙結構特徵可分為4種類型:
1)玄武質岩熔角礫岩:為油縫型儲集層,孔隙度大於20%,滲透率大於40×10-3μm2。根據霍布森公式計算的非潤濕相飽和度為79.6%,退汞率較高(57%)。為大孔、中喉道組合。
2)角礫狀玄武熔岩:深蝕孔、晶間孔交互分布,壓汞毛管壓力直方圖為無峰曲線,連通喉道為微裂縫,孔隙度、滲透率極低,非潤濕相飽和度為65%,退汞效率中等(36.8%)。大中孔、小喉道組合。
3)蝕變玄武岩:玄武岩蝕變後生成次生礦物沸石、綠泥石等,因而產生晶間孔、溶蝕縫、洞。但孔隙度低,滲透率高,非潤濕相飽和度為48.6%,退汞效率中等;滲流好而孔隙儲集性能差。
4)緻密塊狀玄武岩:該類火山岩的蝕變程度較差,大部分由玻璃質組成。孔隙度很小,如無裂縫發育,則無儲集滲流能力;如有裂縫發育,則為純裂縫性儲集層。
由上述可見,火山岩的儲集性能與其岩性、岩相及其風化模式密切相關。
據岩心觀察統計,一區石炭系玄武岩儲集層的裂縫產狀及發育程度為:
(a)低角度(小於45°)裂縫:頻率為37%,縫寬一般小於8mm。
(b)中角度(45°~60°)裂縫:頻率為1%~35%,縫寬一般小於1~3mm。
(c)高角度(60°~80°)裂縫:頻率為30%,縫寬一般大於5mm。
岩心分析的基底孔隙度平均為7.2%;空氣滲透率為1.2×10-3μm2;測井綜合解釋的裂縫孔隙度為0.8%,利用復壓資料計算求得有效滲透率為5.4×10-3μm2。據生產動態反映,主裂縫方向與北黑油山斷裂方向近於平行。
綜上所述,火山岩儲集層遠較沉積岩儲集層復雜。在復雜的火山岩岩性、岩相控制下,經風化蝕變,形成了以次生孔隙為主的儲集空間,裂縫和微裂縫是油氣滲流的主要通道,這就是非均質程度很高的小容量、低—中滲透性的多重介質系統的火山岩儲集層。
5.1.3油氣藏類型及流體性質
克拉瑪依油田是多種油藏類型疊合的油田。從總體上看,主要的油藏是:與斷裂遮擋有關的單斜-岩性油藏、地層超覆尖滅油藏、基岩油藏。三疊—侏羅系油藏的主要類型是第一類;稠油油藏的主要類型屬第二類;石炭—二疊系油藏屬第三類。據已投入開發的49個層塊,其油藏性質可分為5類。
克拉瑪依油田地面海拔平均為300m,油層中部深度為150~2900m。油藏中部海拔為150~2600m。油藏的原始地層壓力變化在1.8~34.85MPa,壓力系數變化在1.02~1.71之間,不同的斷塊、不同的層系,都有自己獨立的壓力系統。地層壓力隨埋藏深度增加而增高,而壓力系數的變化卻沒有規律。
油藏的壓力變化在1.8~29.6MPa之間。在克—烏斷裂上盤各層塊,油藏的原始地層壓力與飽和壓力基本接近,屬飽和油藏。而克—烏斷裂下盤各層塊,原始地層壓力均高於飽和壓力,油藏的飽和度一般在80%左右,屬高飽和度油藏。油藏溫度隨埋藏深度而變化,為17~72℃。
克拉瑪依油田天然驅動類型以溶解氣驅為主,彈性驅動為輔,且僅見於克—烏斷裂下盤各油藏,彈性能量有限。在少數層塊構造低部位見有邊水,但很不活躍,無明顯的油氣界面。
克拉瑪依油田的地面原油性質,總的變化趨勢與油藏埋深密切有關。在主斷裂上盤的高斷塊,油藏埋藏淺,地面原油相對密度高(0.86~0.92),黏度大(20℃時為50~4200mPa·s),凝固點低(-45~-20℃),含蠟量低(微量至5%),多屬低凝油。而地層原油飽和程度高,均在90%~100%,地飽壓差趨近於零,原始溶氣量較低(5~50m3/t),原油相對密度較高(0.8~0.86),黏度較高。溶解氣相對密度0.62~0.75,甲烷含量達70%~80%。主斷裂下盤,油藏埋藏深,地面原油相對密度低(0.79~0.85),黏度小(20℃時為20~100mPa·s),凝固點高(-10~+15℃),含蠟量高(3%~7%),為普通原油。而地層油飽和程度較低(80%左右),地飽壓差在2MPa左右,原始溶氣量較高(50~150m3/t),原油相對密度較低(0.67~0.8),溶解氣相對密度較高(0.7~0.82),甲烷含量為80%以上。
地層水在油田上不活躍,只見於分割的斷塊區構造低部位。水型以重碳酸鈉型為主,氯化鈣型次之。三疊系及其以上地層的水礦化度變化在6~7.2g/L之間,三疊系以下地層的水礦化度變化在7~49g/L之間。
5.1.4油氣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克拉瑪依油田成藏控制因素中,構造條件為主控因素:
1)油源豐富,油田近臨瑪納斯富油氣坳陷,二疊系、三疊系、侏羅系烴源岩供油,還可能有石炭系烴源供油的潛在因素,這是最基本的條件。
2)斷裂構造發育,存在多個不整合,為油氣運移、儲集創造了條件。
3)儲油構造發育良好,圈閉類型多種多樣,其中與斷裂有關的圈閉尤為發育。
4)儲集條件優越。本油田儲集層系有石炭—二疊系、三疊系、侏羅系砂岩、礫岩儲層,還有石炭系火山岩儲層等多層系、多類型儲集體。
5)構造形成期與烴源岩生、排、運期匹配,大體在侏羅紀,即已處在生烴、排烴高峰期時適遇大批構造圈閉定型,後又歷經多次構造運動,多次不整合面發育以及出現多次地層超覆,形成了重要地層、岩性圈閉,為油氣聚集創造了必要的空間場所。
6)克拉瑪依油田分布在西北緣克—烏沖斷帶上,該構造帶是准噶爾弧西翼構造成分,以斷裂為主,具左行扭動特點,為壓扭性,斷裂分支較多,形成入字型、雁行型、小型帚狀以及反S形等多種利於油氣聚集的構造型式,為油氣富集創造有利條件。
㈥ 期貨開戶手續費一般怎麼算
您好,看下部分品種的費用
白銀期貨手續費3.22元(手續費比例0.5%%),當天平倉即平今手續費0元,保證金4498元(保證金比例7%),
黃金期貨手續費10元,平今0元,保證金21391元(6%),
銅期貨手續費11.43元(0.5%%),平今0元,保證金15998元(7%),
鋁期貨手續費3元,,平今0,保證金4797元(7%),
鋅期貨手續費3元,平今0,保證金5992元(7%),
鉛期貨手續費2.85元(0.4%%),平今0元,保證金4984元(7%),
鎳期貨手續費6元,平今6元,保證金10563元(10%),
錫期貨手續費3元,平今0,保證金10764元(8%),
螺紋鋼期貨手續費3.40元(1%%),平今3.40元(1%%),保證金2716元(8%),
不銹鋼期貨(SS)手續費6.74元(1%%),平今6.74元(1%%),保證金5386元(8%),
漂針漿期貨手續費2.25元(0.5%%),平今2.25元(0.5%%),保證金3142元(7%),
熱卷期貨手續費3.40元(1%%),平今3.40元(1%%),保證金2717元(8%),
瀝青期貨手續費3.00元(1%%),平今3.00元(1%%),保證金2690元(9%),
橡膠期貨手續費5.15元(0.45%%),平今手續費5.15元(0.45%%),保證金10287元(9%),
燃料油期貨手續費1.10元(0.5%%),平今0元,保證金2195元(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