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開戶 »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期貨開戶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期貨開戶

發布時間: 2021-11-07 20:27:40

A.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的行政區劃

清朝時期
清代他郎廳轄三里零半甲,三里即定南里、德化里、善政里,半甲為儒林里。儒林里為今玖聯鎮及聯合、碧溪鄉一帶,定南里為今新安、孟弄、景星、雙龍鄉一帶,德化里為今雅邑、龍壩鄉一帶,善政里為今魚塘、龍潭、文武、壩溜、那哈、泗南江鄉一帶。
民國時期
民國初期,墨江縣行政區劃為一城區六鄉及一行政區,即城中區、德化鄉、定南鄉、德溥鄉、善政鄉、善化鄉、永安鄉及猛烈行政區(江城縣北部地區)。德化鄉轄碧朔、小猛連、南北、水癸、坤勇、須立、賴蚌、曼婆、榪木9村,定南鄉轄白土、那罕、邦轟、布奄、大猛連、宿南、谷麻7村,德溥鄉轄土地塘街、南陽、路思、班丫房、岩子腳5村,善政鄉轄奄巴、石頭寨、雅邑、南溫4村,善化鄉轄石頭、柯馬、龍潭、秉禮、花山5村,永安鄉轄罵尼、老李寨、豬街、丫迷、三楞、聯珠、扭龍山、丫竜、羊八寨、西歧10村。
民國21年(1932),墨江、江城兩縣官紳結束了長達四年的劃界爭執,劃李仙江以南地區歸江城縣。墨江縣共設7區(7區均以序數命名),下設71鄉8鎮,530閭、2065鄰。
民國27年(1938)廢閭鄰改保甲,墨江哈尼族自治縣仍設7區,原71鄉8鎮縮編為9鄉5鎮,下設105保、1038甲。第一區轄聯珠鎮及義勇鄉,第二區轄碧溪鎮及卧龍鄉,第三區轄定南鄉、白鶴鄉,第四區轄景星鎮及慶雲鄉,第五區轄青雲鎮及新化鄉,第六區轄復興鎮及廣豐鄉,第七區轄雅邑鄉、龍壩鄉。
民國28年(1939),廢區而擴大鄉鎮,重編保甲。墨江哈尼族自治縣設白連、漣漪、回龍、龍潭、壩溜、雅邑、龍壩7鄉及聯珠、碧溪、景星3鎮,下設102保,932甲。
民國37年(1948)調整保甲數為79保,493甲,保持至1949年1月結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49年8月3日,墨江縣臨時人民政府成立,以原聯珠鎮行政區域組建聯珠區,以原碧溪鎮行政區域組建碧溪區,以原景星鎮和回龍鄉行政區域組建景回區,以原白連鄉、漣漪鄉、龍潭鄉、雅邑鄉、壩溜鄉、龍壩鄉行政區域各組建白連區、漣漪區、龍潭區、雅邑區、壩溜區、龍壩區。至1950年5月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共組建成9個區,91個行政村,4個行政街。1956年撤聯珠區設玖聯鎮,墨江哈尼族自治縣設8區1鎮,8個區下轄90個鄉,玖聯鎮下轄2個街區。
1958年3月,從普洱縣劃入通關區,10月,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至年底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共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9個及1個鎮、40個管理區、149個大隊,鎮下設2個街道居民委員會。1959年從鎮沅縣劃人新撫公社,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有10個公社1個鎮,170個管理區、2個居民委員會。1961年改公社為區,原管理區改為小公社。1962年4月又改區為公社,下仍設小公社。1962年11月再次改公社為區。1966年6月,墨江哈尼族自治縣行政區劃作較大調整,墨江哈尼族自治縣10個區改為16個公社。將原新撫區劃為新撫、團田2個公社,龍潭區劃為魚塘、龍潭、文武3個公社,白連區劃為新安、孟弄2個公社,另增設聯合、那哈公社。至1983年底,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共16個公社1個鎮、164個大隊、2個居民委員會。
1984年初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區鄉改制,原公社改為區,大隊改為鄉,並新增忠愛橋、泗南江區。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共18區鎮(區級),166個鄉和鄉級鎮,其中少數民族鄉24個。1987年龍壩、那哈兩區與紅河縣的三村、垤瑪兩區合並組成黑樹林特區,由墨江縣代管。1988年改區、鄉、鎮制為鄉(鎮)、村公所(辦事所)制,同年黑樹林特區撤銷。 墨江縣處於低緯度高海拔地區,墨江哈尼族自治縣2/3的地域在北回歸線以南,1/3的地域在北回歸線以北,屬南亞熱帶半濕潤山地季風氣候,四季冷暖不太分明,有四季如春之稱,干濕季明顯。
溫度:據1957~1984年墨江氣象資料統計: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年平均氣溫17.8℃,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11.5℃;最熱月為6月,平均氣溫22.1℃。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1974年1月5日,為零下4℃。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1969年5月16日,為34.2℃。以氣象學(候溫小於10℃為冬季,10℃至12℃為春秋季,大於22℃為夏季)的劃分標准,墨江有345天為春秋季,20天夏季,無冬季。
雨量:墨江縣雨量充沛、干濕季節分明。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因受大陸高原西部乾暖氣流的影響,天氣晴朗少雨,空氣乾燥,為乾季。5~10月,受印度洋孟加拉灣潮濕氣流和北部灣太平洋潮濕氣流的影響,降雨日多,形成雨季。降雨地域上的分布特點是南部多、北部少,高海拔地區多,低海拔地區少。
日照輻射:全年總日照時數2161.2小時,年日照率為50%,一年中3月份日照時數最多,為255.1小時;7月份最少,為128小時。一般11月至次年4月,月平均日照時數在210小時左右,雨季中的5~10月則顯著減少,月平均日照時數在149小時左右。日照在季節分配上的特點是冬春多,夏秋少。
濕度、蒸發量:墨江縣多年平均濕度80%。年平均蒸發量1696.7毫米,月平均蒸發量141.4毫米,3至5月蒸發量最大,合計617.1毫米;10至12月蒸發量最小,合計301.3毫米。
風霜:墨江縣境內盛行風向為西南風,多和風,除風口處外,很少有大風,最大風力5級左右,局部地區不時有7級大風出現。墨江哈尼族自治縣霜期平均59天,出現在12月29日至次年2月24日,無霜期長達306天,霜日年均為15.3天。 墨江縣山脈屬雲嶺橫斷山脈南段之哀牢山系,山脈大部分呈南北走向。哀牢山從景東分兩支由北向南延伸墨江全境,東支經鎮沅、新平兩縣進人境內孟弄、新安、碧溪、聯合、雙龍、雅邑、龍壩、那哈鄉,主要山峰有大平掌梁子、民潭山、摸嘎箐大尖山、老箐梁子、大尖山、玉碗水梁子、金廠梁子、別那梁子、打錠果梁子、老箍桶梁子、竹箐梁子、土堆梁子、觀音山、徐卡梁子、大魚塘尖山、大箐山、刺竹林、爬茨俄賀等山。另外,壩溜鄉全境和泗南江鄉南部境內的山脈也屬哀牢山東支,系從綠春縣自東向西插入,經壩溜鄉全境轉南至泗南江鄉南部出綠春縣。主要山峰有大風丫口、石碑尖山、鳳凰山、馬馱子、摩天嶺、哈紅梁子、刺竹林梁子等。西支經鎮沅縣進人境內團田、新撫、景星、通關、魚塘、龍潭、文武鄉(鎮),主要山峰有老圍山頭、綠葉岩子、他那布梁子、空心樹梁子、老屋基梁子、梅子箐、梁子嶺、城新梁子、秧草塘、羊神廟大山、干壩塘山、營盤山、老君廟、山門口、岩羊山等。
據1984年墨江地名普查,境內有名稱並標高的山峰共250座,海拔在949.8至2278米之間,其中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5座。 墨江縣河流屬紅河水系。主要有三江五河,三江為把邊江、阿墨江、泗南江,五河為他郎河、布竜河、壩蘭河、壩干河、那卡河。
另外,境內其餘有名稱的河流主要有:蒲葉河、漣漪河、金廠河、壩卡河、壩浦河、依瑪河、聯珠河、毛驢河、瓦碧河、大團田河、綠葉河、車沙河、小樓滿河、四甲河、谷麻河、曼怕河、田壩河、涵德河、務竜河、烈馬河、措樂河、曼干河、大灣河、板橋河、幫島河、蒙阿河、白馬河、磨鋪河、臘脂河、曼興河、糯干河、欖皮河。

B. 雲南省普洱市墨江縣建設銀行開戶行號

中國建設銀行(墨江支行)

地址: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其他紫金大道普益公園附近

開戶行全稱中國建設銀行墨江支行

支付聯行號壹零伍747300101

C. 雲南省普洱市墨江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南部,思茅地區東部,地處東經101°08′~102°04′,北緯22°5l′~23°59′。東與元江、紅河兩縣接壤,西與普洱縣隔把邊江相望,南鄰江城縣,北接新平縣,東南接綠春縣,西北連鎮沅縣。東西橫距64千米,南北縱距135千米,總面積5 312平方千米。 縣人民政府駐地聯珠鎮,北回歸線穿城而過,沿昆洛公路距省會昆明350千米,距思茅行署駐地思茅市220千米。

D. 墨江縣公證處有幾家

只有一家,墨江縣司法局-墨江公證處

墨江公證處

地址: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南正街

服務時間:周一到周五:9:00-17:00

E. 哈尼族支繫到底有幾個

哈尼族內部支系繁多,有多種自稱,其中哈尼、卡墮、雅尼、豪尼、碧約、白宏等六個自稱單位人數較多,另還有哦怒、阿木、多泥、卡別、海尼等自稱單位。

本民族內部各自稱單位之間的互稱和其他民族對哈民族的稱謂也不一致。如元陽的哈尼互稱糯美、糯比、各和等;雅尼互稱覺圍、覺交,漢族又稱其為愛尼;稱豪尼為布都、稱哦怒為西摩洛等。

在漢文史籍中,哈尼族的歷史名稱有:和夷、和蠻、和泥、禾泥、窩泥、倭泥、俄泥、阿泥、哈尼、斡泥、阿木、羅緬、糯比、路弼、卡惰、畢約、豪尼、惰塔等。可以看到這其中大部分與目前的自稱和互稱相近或相同。



(5)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期貨開戶擴展閱讀

哈尼族歷史:哈尼族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於古代羌族。古代的羌族原游牧於青藏高原。公元前384至前362年間,秦朝迅速擴張,居住於青藏高原的古羌人游牧群體受到攻擊,流散遷徙,出現若干羌人演變的名號。

「和夷」是古羌人南遷部族的一個分支,當他們定居於大渡河畔之後,為適應當地平壩及「百穀自生」的地理環境和條件,開始了農耕生活。

哈尼族在於大渡河畔定居農耕之後,因戰爭等原因被迫離開農耕定居地而再度遷徙,進入雲南亞熱帶哀牢山中。

根據史籍記載,公元前3世紀活動於大渡河以南的「和夷」部落,就是今天哈尼族的先民,從公元4世紀到8世紀的初唐期間,部分哈尼族先民向西遷移到元江以西達瀾滄江地區。唐人文獻中,哈尼族的先民被稱為「和蠻」。

哈尼族的居住習俗:哈尼族居住在向陽的山腰,依傍山勢建立村寨。村寨一般為三四十戶,多至數百戶。村寨背後是鬱郁蔥蔥的古樹叢林,周圍綠竹青翠,棕櫚挺拔,間以桃樹、犁樹,村前梯田層層延伸到河谷箐底。離村寨不遠有清澈酣涼的泉水井。

房屋建築一般是土、木結構的兩層樓房,牆基用石塊從地下半米深入砌至高出地面半米,便從基石上用土坯砌牆,用堅實的圓形或方形木柱支撐屋檐或門樓。

屋頂有平頂的「土掌房」和雙斜面、四斜面的茅草房。平頂房在內地和紅河南岸均較普遍,其構造是在橫樑上鋪一層木條,上覆茅草,茅草上再鋪上粘土夯實,堅硬、平整,類似水泥地面。

墨江、元江等縣的平項房由正房、廈子耳房組成。正房為二層樓房,廈子相當於正房前廳,與正房前牆相連;耳房與正房西側或東側相連而與廈子相通。廈子與耳房上面均為堅固的泥土平台。正房有平頂的,也有地層頂上封泥後再設雙斜面茅草頂的,又稱「封火樓」。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