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開戶 » 六盤水六枝特區商品期貨開戶

六盤水六枝特區商品期貨開戶

發布時間: 2021-04-08 06:59:09

㈠ 六枝特區有幾個鄉鎮趕集

六枝特區,位於貴州省西部,屬六盤水市轄區域。是中國唯一以「特區」命名的行政區劃。系「三線建設」時期由原「六枝特區」與「郎岱縣」合並而成。地理坐標為東經105°08′~105°43′;北緯25°59′~26°33′之間。東臨本省的普定、鎮寧兩縣,西接普安、晴隆、水城三縣,南連關嶺縣,北靠織金、納雍縣。南北長61公里,東西寬56公里,國土總面積1792平方公里。2015年底轄3個街道、9個鎮、6個鄉(其中5個民族鄉),常住人口49.46萬,境內居住32個民族。
六枝特區地處「中國涼都」六盤水市的東大門,長江、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大小河流共40餘條,屬亞熱帶季風氣候。農作物品種以水稻、玉米、小麥、薯類、油菜籽為主。先後被列為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縣、商品糧基地縣、重點產煤縣等榮譽。[1]
六枝特區是貴州省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示範區;貴州省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先導區,畢水興資源富集區與黔中經濟區的重要結合部;國家統籌規劃建設的攀枝花—六盤水經濟區和南貴昆經濟帶的重要支點。[2] 煤炭、機械、電力、建築材料、食品加工等行業形成了地方的發展主要格局。[3]
六枝特區歷史文化厚重,是夜郎文化和牂牁文化的發祥地。5萬年前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境內的桃花公園距今是2萬年前的新舊石器交替時期古人類遺址。1995年中國和挪威兩國政府建立的亞洲第一座生態博物館梭戛苗族生態博物館就落戶於此。近代人物有安健、龍騰、李興隆等革命烈士。

㈡ 六枝特區鑫陽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怎麼樣

六枝特區鑫陽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是2011-07-28在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注冊成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注冊地址位於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牛場鄉牛場村牛場街上。

六枝特區鑫陽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3520203MA6EGGFR8G,企業法人包成艷,目前企業處於注銷狀態。

六枝特區鑫陽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經營范圍是: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禁止的不得經營;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應當許可(審批)的,經審批機關批准後憑許可(審批)文件經營;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無需許可(審批)的,市場主體自主選擇經營。(商品豬、牛、羊、雞、鴨、鵝養殖及銷售;經濟果林、農作物種植、銷售。)。在貴州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21760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100-1000萬 和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301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六枝特區鑫陽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更多信息和資訊。

㈢ 貴州六枝適合種植什麼水果

六枝特區轄19個鄉鎮其中14個鄉,5個鎮,其中少數民族鄉9個。5個鎮分別為:平寨鎮、郎岱鎮、岩腳鎮、木崗鎮、大用鎮。5個鄉分別為:新華鄉、新窯鄉、新場鄉、墮卻鄉、龍場鄉。9個民族鄉分別為:灑志彝族布依族苗族鄉、梭戛苗族彝族回族鄉、落別布依族彝族鄉、折溪彝族鄉、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鄉、牛場苗族彝族鄉、箐口彝族仡佬族布依族鄉、毛口布依族苗族鄉、隴腳布依族鄉。六枝特區,位於貴州省西部,屬六盤水市轄區域。系「三線建設」時期由原「六枝特區」與「郎岱縣」合並而成。地理坐標為東經105°08′~105°43′;北緯25°59′~26°33′之間。東臨本省的普定、鎮寧兩縣,西接普安、晴隆、水城三縣,南連關嶺縣,北靠織金、納雍縣。南北長61公里,東西寬56公里,國土總面積1792平方公里。六枝特區地處「中國涼都」六盤水市的東大門,長江、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大小河流共40餘條,屬亞熱帶季風氣候。農作物品種以水稻、玉米、小麥、薯類、油菜籽為主。先後被列為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縣、商品糧基地縣、重點產煤縣等榮譽。

㈣ 六枝特區的自然資源

據六枝特區2008年土地利用變更資料,農用地143182.8ha,占總用地的78.68%,建設用地6544.2ha,占總用地的3.6%,未利用地32265ha,占總用地的17.73%。
農用地中耕地67373ha,占總用地的37.2%,主要分布在特區中西部的中寨鄉、岩腳鎮、新場鄉、新窯鄉、郎岱鎮,各鄉鎮耕地佔其土地總面積的比例差距較大,其中最高龍場鄉為60.4%,最低的毛口鄉為21.5%,相差近3倍;園地993.5ha,占總用地的0.55%,主要分布在特區南部的毛口鄉、郎岱鎮以及北部的梭戛鄉;林地41442.2ha,占總用地的22.77%,主要分布在特區中西部新場鄉、中寨鄉、墮卻鄉、隴腳鄉;草地24905.8ha,占總用地的13.69%,主要分布在特區西南部的中寨鄉、墮卻鄉;其他農用地8468.3ha,占總用地的4.65%。建設用地中,建制鎮用地421.6ha,占總用地的0.23%,獨立工礦用地792.5ha,占總用地的0.44%,農村居民點用地4133.7ha,占總用地的2.3%,特殊用地440.6ha,占總用地的0.24%,交通運輸用地620.9ha,占總用地的0.34%,水利設施用地134.9ha,占總用地的0.07%。未利用地中草地3339.9ha,占總用地的1.83%,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689.6ha,占總用地的0.93%,其他未利用土地27235.5ha,占總用地的14.97%。 民國時期,境內交通蔽塞,商品流通受到制約,經濟落後,都是以自己的自然經濟以個體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為主體,沒有現代工業支撐。1950~1995年,經過不斷的艱苦奮斗,逐步改進了貧窮落後的面貌。國民經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長。
發展至2011年,生產總值完成69億元、工業總產值完成89.14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1.6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9.63億元,分別為2006年的2.19倍、3.54倍、12.01倍、2.32倍;財政總收入、一般預算收入和財政支出預計完成67520萬元、35660萬元和21.44億元,分別為2006年的3.09倍、2.85倍、4.33倍;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達64.5億元和36.5億元,分別為2006年的2.86倍和3.19倍。經濟綜合排位從2007年的全省68位進位到2011年的34位。
至2012年,該區主要指標創造「六枝速度」,達到「四個高於」的要求。預計全區生產總值完成82.3億元,同比增長17.7%;工業總產值完成116.56億元,同比增長23.5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0.69億元,同比增長126.9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4.49億元,同比增長25.05%;財政總收入、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0.05億元、7.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0.91%、52.9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13218元、4722元,同比分別增長25.11%、17.3%。據省統計局預評,2012年該區經濟發展綜合排位在全省排第16,比2011年上升18位。
2013年,特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100.11億元,同比增長17.8%;工業總產值預計完成125億元,同比增長7.25%;預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0億元,同比增長95.36%;財政總收入預計完成15億元,同比增49.2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預計完成12.15億元,同比增60.4%;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5422元,同比增長14.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17917元,同比增長17.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完成28.3億元,同比增25%。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速、稅收收入增速、旅遊總收入增速在全省分別排1、3、4位;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預計達79.31%,比2012年提高5.71個百分點;在全省經濟發展增比進位綜合測評中,六枝特區排第15位。 民國時期,農業經營單一,廣種薄收,生產經驗不足,農業基礎薄弱。解放以後,逐步引進先進技術,改善農業技術設備,農業機械的應用范圍逐步擴大。生產經驗不斷提高。推廣良種和改進耕作方式,農業生產和農業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1984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2.3萬噸,是1949年的20多倍。1995年,糧食總產量上升到13萬噸。經濟作物發展較快,油菜籽總產量1949年182.75噸,1995年增加到4647噸,專業蔬菜種植面積2600畝,產量在一萬噸以上,西瓜從無到有,逐步擴大,年產量1000~1500噸。牧業發展穩步上升,1922年大牧畜存欄由1949年的2.23萬頭增到9.01萬頭。漁業從單純野生捕撈發展到山塘、水庫、池塘養魚,稻田養魚業逐步推廣,1988年產魚31.54噸,以後,逐年增長。生豬存欄由1949年的3.35萬頭增加到1992年的13.54萬頭。農民年平均收入從1949年的不足百元增加到1995年的378,農村貧困人口絕大部分得到溫飽。農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868元增加到1995年的21000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平均每年遞增3%以上。
2011年,全年農業總產值達11.03億元,同比增長22.4%,實現農業增加值7億元,比上年增長1.9%。糧食種植面積39163公頃,比上年增加1037公頃。油料種植面積5459公頃,比上年增加189公頃。糖料種植面積9公頃。蔬菜種植面積4150公頃,比上年增加108公頃。全年糧食產量153097噸,比上年減產6745噸,比上年下降4.22%。截止2012年,全區農業總產值預計完成13.8億元,同比增長25%。 民國時期,境內以個體手工業為主,發展單一。1949年,工業總產值只有22.2萬元,解放後,境內迅速恢復和發展一批小手體工業,連續興辦了一些縣屬小型骨幹企業。1958~1975年,共有26個中央、省、市及地方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先後建成投產,1978年,地方工業生產總值增加到5933萬元,比1949年增長46倍。地方工業主要有煤炭、機械、電力、建築材料、食品加工等行業。主要產品產量均有較大增長。1988年與1978年比較,原煤炭產量由23萬噸增至76.17萬噸,增長2倍多,發電量由69萬度增至1126.95萬度,焦炭產量由6.43萬噸增至10.34萬噸,增長60.89%。水泥、皮鞋等產品從無到有,具備了相當的規產規模。鄉鎮工業發展迅猛,從單一的煤炭生產向多行業轉換,並建成投產了一批骨幹企業,1988年,鄉鎮工業產值占特區地方工業總產值的60%。與前期地方工業總產值13835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49年增長435倍,平均每年遞增16.44%,比1978年增長8倍。1991年後,工業發展最快的是個體經濟,以197.22%的速度向前發展,比國有工業經濟發展速度高97.98個百分點,比集體經濟高35.42個百分點。「三資」(即合資、獨資、合作)及其他行業從無到有。到1995年,地方工業總產值達到26781萬元。
2011年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94.32億元,比上年增長50.9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完成47.03億元,比上年增長46.75%,規模以下工業產值完成47.29億元,比上年增長55.38%。工業增加值完成29.75億元,比上年增長29.1%,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億元,比上年增長30.1%。截止2013年,全區工業總產值完成125億元,同比增長7.25%。 六盤水第一座循環經濟示範基地,六盤水路喜循環經濟園區(六枝境內),於2012年3月30日開工建設。六枝特區黨委書記高玉林指出,路喜循環經濟園區是六枝特區第一產業的牛鼻子,是帶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企業。
六盤水路喜循環經濟產業園2012年被省發改委列為省級循環經濟示範基地,2013年初納入貴州省政府著力打造的省100個產業園區成長工程省級重點園區名錄。園區採取分步實施原則,項目佔地6300畝著力打造「15155」工程,即:產值1000億元、投資500億元、創利稅100億元、解決50000人就業、帶動5倍產值的相關產業發展;構建以煤一電一化、煤一電一鋁、煤一電一材一體化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共規劃建設涉及煤礦開采、重介選煤、特種玻璃、搗鼓機焦、熱電聯產、石墨電極等21循環經濟支撐項目,其中,已開工建設的核心項目有:2萬平米生態辦公區、打造1000萬噸/年煤礦規模集團、4×120萬噸/年焦化廠、4×350MW熱電聯產項目、4×600噸/日特種玻璃生產項目、2×300萬噸/年選煤項目、中船路鑫礦用高新裝備項目、那玉貨場改擴建項目。
貴州省100個標志性工業園區建設六枝特區佔3個,分別為:六枝特區岩腳工業園區、六枝經濟開發區、六盤水路喜循環經濟產業示範園區(六枝境內)。省級工業園區一個(木崗工業園),省級農業園區一個(郎岱農業園),市級工業園區一個(岩腳工業園),市經濟開發區一個(平寨經濟開發區)有六枝工礦集團、六盤水煤機廠、一四二隊、水源隊、鐵五局水泥廠等省、市屬企業事業單位;有綠色食品廠、領先食品廠、家鄉土豆片廠、犇鑫牛肉乾廠、宏奇制葯廠等區屬企業和上規模的民營企業102家。

㈤ 六枝在六盤水的那個地方

http://ke..com/view/406701.htm 六枝特區位於貴州西部,地處攀西---六盤水國家重點經濟開發區的東南側,是「江南煤都」六盤水市的東門,距省會貴陽174公里,與黃果樹瀑布、龍宮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毗鄰,全區總面積1792平方公里,下轄19個鄉(鎮),總人口59.76萬人,有漢、彝、苗、布依等20多個民族。
六枝特區轄5個鎮、5個鄉、9個民族鄉:平寨鎮、郎岱鎮、岩腳鎮、木崗鎮、大用鎮、新窯鄉、落別布依族彝族鄉、折溪彝族鄉、牛場苗族彝族鄉、新場鄉、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鄉、墮卻鄉、箐口彝族仡佬族布依族鄉、灑志彝族布依族苗族鄉、毛口布依族苗族鄉、龍場鄉、新華鄉、梭嘎苗族彝族鄉、隴腳布依族鄉。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1913年置郎岱縣,1960年縣治遷駐六枝區下雲盤,改置六枝市,1962年改縣,以境內六枝(少數民族社會組織)命名。1966年置六枝特區。
2000年,六枝特區轄5個鎮、14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541762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平寨鎮 120457 郎岱鎮 30881 岩腳鎮 47330 木崗鎮 20716 大用鎮 22902 新窯鄉 34278 龍場鄉 31487 新華鄉 21010 梭戛苗族彝族回族鄉 16068 牛場苗族彝族鄉 19380 新場鄉 30037 墮卻鄉 22864 箐口彝族仡佬族布依族鄉 12349 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鄉 35765 毛口布依族苗族鄉 9512 灑志彝唉布依族苗族鄉 14090 隴腳布依族鄉 9861 折溪彝族鄉 12859 落別布依族彝族鄉 29916。2003年,六枝特區轄5個鎮、14個鄉(其中9個民族鄉),394個村委會、17個社區居委會。年末總人口63.5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91萬人;少數民族人口19.38萬人。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境內有市級經濟開發區一個,有六枝工礦集團、六盤水煤機廠、一四二隊、水源隊、鐵五局水泥廠等省、市屬企業事業單位;有綠色食品廠、領先食品廠、家鄉土豆片廠、犇鑫牛肉乾廠、宏奇制葯廠等區屬企業和上規模的民營企業102家。工業基礎堅實,鄉鎮企業發展前景良好。
六枝特區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3.5--15.2℃,無霜期294天,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量充沛,平均海拔1350米,最低海拔609.5米,最高海拔2126.9米,是一塊得天獨厚的風水寶地,適宜發展農業生產和烤煙、蔬菜、茶葉、中葯材、水果等經濟作物,是六盤水市的糧油和蔬菜生產區,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農業綜合開發縣、全國重點產煤縣、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縣。 [編輯本段]社會發展六枝有良好的地理位置,處於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嶺,南有北盤江的上游牂牁江,北有烏江上游三岔河,東有黃果樹瀑布的源頭白水河。水流落差大,水能資源極為豐富。
六枝的交通發達、通信快捷。貴昆電氣化鐵路、貴(陽)至煙(堆山)公路橫貫全境,株(洲)六(盤水)電氣化鐵路復線正在建設之中,已經動工建設的水(城)黃(果樹)高等級公路穿境而過。縣鄉公路四通八達,共有各級公路48條,從昆明發往全國各地的各次列車均在六枝站停靠,已成為貴州西部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交通樞紐。通信設施先進,採用日本NEC交換機,已開通了萬門程式控制電話、行動電話、網際網路、160、168聲訊台、180投訴台、可視電話,安裝了用戶自動查詢系統,本地網建設完成傳輸從模擬向數字轉化。平均電話普及率1.3部/百人,城市普及率5.8部/百人。 [編輯本段]旅遊資源六枝特區風光秀麗多姿,人文景觀獨具特色。六枝的前身為郎岱縣,因郎山和岱山而得名,郎山下臨牂牁江,據《史記》記載,「夜郎者,臨牂牁江,江廣百餘步,足以行船」。區內有牂牁江、回龍溪、滴水灘瀑布、銅線洞等多處旅遊景點;有新舊石器時代交替的桃花洞古人類遺址、獨一無二的梭戛長角苗風情點、落別壩灣布依族風情點;有悠久的夜郎文化和獨特的歷史景觀;中心區有公園2座。亭台樓榭、湖光山色和獨特的人文景觀更增添了這座新興工業城市的秀色。
六枝特區還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世界著名的黃果樹大瀑布的源頭就在六枝境內,距大瀑布50公里。在黃果樹瀑布的上游白水河兩岸有以銅線洞為代表的溶洞群,洞內晶瑩剔透,奇瑰多姿;落別壩灣滴水灘瀑布群清秀典雅,令人留連忘返。雄偉壯麗的省級風景區牂牁江風景素有「小山峽」之稱,矗立在牂牁江邊上的郎山又叫老王山,峻峭挺拔,遠遠望去那王者的氣度令人折服。新舊石器交替時代的桃花洞遺址和古夜郎驛道上的「岩疆鎖鑰」石刻都在向你講述著一個個古老民族和國度的悠長歷史。回龍溪岸上的美女峰,岸邊二道水的竹樓水榭告訴你這是一個休閑度假的好去處。中國第一座生態博物館-----六枝梭戛生態博物館保護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長角苗風情文化,吸引著國內外遊客。六枝的人文自然景觀,充分顯示著它的不可替代性、獨特性和神秘感,具有巨大的科研、考察、觀光旅遊價值。 [編輯本段]礦產資源六枝特區礦藏資源十分豐富,有煤、鐵、砷、鉛、鋅、瑩石、冰 石、重晶石、硅砂、石灰石、石膏等十餘種礦產資源。煤炭探明儲量為25.5億噸,煤種齊全、煤質好、易開采,現年產250萬噸;瓦斯儲量為69.5億立方米。
境內水能資源豐富,有河流25條,總長316.2公里,流域面積1370平方公里,河流落差大,水能蘊藏量15.06萬千瓦,可開發水能資源4.85萬千瓦,投資8000多萬元的阿珠電站已經貴州省計委立項。被譽為長壽村的六枝特區岩腳鎮木貢村蘊藏豐富的富碘復合型礦泉水,經貴州深山實業有限公司開發已打入市場,響譽省內外。另外,岩腳鎮木貢溫泉,新窯鄉洗馬河溫泉已經有關專家考證,正待開發。
六枝不僅有富足的礦藏和豐富的水資源,而且生物資源也十分豐富,區內有草場3萬余公頃,宜牧荒山2.4萬公頃,牧草茂盛,無污染,是發展畜牧業的理想場所。經中國科學院論證,該區生產的富硒茶,對人體具有防癌和抗衰老等特殊功效,已成片開發,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全區森林34.8萬畝,林木19.03萬畝,經濟林木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7.5%。

㈥ 六枝特區唱響KTV電話

六枝特區,位於貴州省西部,屬六盤水市轄區域。是中國唯一以「特區」命名的行政區劃。系「三線建設」時期由原「六枝特區」與「郎岱縣」合並而成。地理坐標為東經105°08′~105°43′;北緯25°59′~26°33′之間。東臨本省的普定、鎮寧兩縣,西接普安、晴隆、水城三縣,南連關嶺縣,北靠織金、納雍縣。南北長61公里,東西寬56公里,國土總面積1792平方公里。2015年底轄3個街道、9個鎮、6個鄉(其中5個民族鄉),常住人口49.46萬,境內居住32個民族。
六枝特區地處「中國涼都」六盤水市的東大門,長江、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大小河流共40餘條,屬亞熱帶季風氣候。農作物品種以水稻、玉米、小麥、薯類、油菜籽為主。先後被列為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縣、商品糧基地縣、重點產煤縣等榮譽。[1]
六枝特區是貴州省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示範區;貴州省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先導區,畢水興資源富集區與黔中經濟區的重要結合部;國家統籌規劃建設的攀枝花—六盤水經濟區和南貴昆經濟帶的重要支點。[2] 煤炭、機械、電力、建築材料、食品加工等行業形成了地方的發展主要格局。[3]
六枝特區歷史文化厚重,是夜郎文化和牂牁文化的發祥地。5萬年前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境內的桃花公園距今是2萬年前的新舊石器交替時期古人類遺址。1995年中國和挪威兩國建立的亞洲第一座生態博物館梭戛苗族生態博物館就落戶於此。近代人物有安健、龍騰、李興隆等革命烈士。

㈦ 六枝特區有哪些鄉鎮

截至2016年,六枝特區轄19個鄉鎮(14個鄉,5個鎮,其中少數民族鄉9個)。

5個鎮分別為:平寨鎮、郎岱鎮、岩腳鎮、木崗鎮、大用鎮。

5個鄉分別為:新華鄉、新窯鄉、新場鄉、墮卻鄉、龍場鄉。

9個民族鄉分別為:灑志彝族布依族苗族鄉、梭戛苗族彝族回族鄉、落別布依族彝族鄉、折溪彝族鄉、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鄉、牛場苗族彝族鄉、箐口彝族仡佬族布依族鄉、毛口布依族苗族鄉、隴腳布依族鄉。

(7)六盤水六枝特區商品期貨開戶擴展閱讀

六枝特區屬六盤水市轄區域,位於貴州省西部,是中國唯一以「特區」命名的行政區劃。系「三線建設」時期由原「六枝特區」與「郎岱縣」合並而成。東臨本省的普定、鎮寧兩縣,西接普安、晴隆、水城三縣,南連關嶺縣,北靠織金、納雍縣,總面積1792平方公里。2015年底轄3個街道、9個鎮、6個鄉(其中5個民族鄉),常住人口49.46萬,境內居住32個民族。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