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阿魯科爾沁旗原油期貨開戶
㈠ 巴林左旗和阿魯科爾沁旗哪個的經濟實力強還有未來的發展哪個更有潛力
概況比較:
巴林左旗地處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北部,大興安嶺山脈向西南延伸處,西遼河支流烏爾吉倫河中上游地段,內蒙古高原向東北平原的過渡地帶上。地理坐標為東經118°44′-119°48′,北緯43°-48°48′之間。東與阿魯科爾沁旗為鄰,西南兩面與巴林右旗接壤,北與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交界。總面積6644平方公里,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林東鎮位於旗境中部。全旗轄2個蘇木、7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165個嘎查村、10個社區,總人口35.8萬人。巴林左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林東鎮,城區人口7.2萬,城南即遼代都城臨潢府遺址。
巴林左旗是"富河文化"的發祥地,大約五千餘年前就有人類活動。十世紀,契丹建立遼,在此建都--上京臨湟府,一時成為遼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清順治五年(1648年)建旗,隸屬昭烏達盟。民國時期屬熱河特別區,解放後復屬昭烏達盟,曾為昭烏達盟所在地,1983年撤盟改市制,改屬赤峰市。
阿魯科爾沁旗為蒙古語,阿魯是山北之意,科爾沁意為弓箭手。簡稱阿旗。阿魯科爾沁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赤峰市東北部。地理位置在北緯43°21′43〃--45°24′20〃,東經119°02′15〃--121°01′。東部與通遼市扎魯特旗、開魯縣接壤,西與巴林左旗、巴林右旗為鄰,南與開魯縣、翁牛特旗隔河相望,北和錫林郭勒盟西烏旗、東烏旗毗連。
阿旗地處大興安嶺南段山地東麓,地質構造系新華夏構造帶東段、西拉沐淪河構造帶北側。地貌地勢表現為山巒起伏、丘陵廣布、平川狹長,總體為北西高、東南低,海拔最高1540米,最低261米,平均海拔430米,是大興安嶺中山山地向科爾沁沙地過渡帶。年均氣溫5.5℃,年日照時數2760—3030小時,極端最高氣溫40.6℃,極端最低氣溫-32.7℃,年平均積溫2900~3400℃,年均降雨量300-400毫米,無霜期95-140天,屬典型的大陸型氣候。
全旗南北狹長最長達232公里,東西最寬約114公里,總面積為14277平方公里。全旗轄11個鄉(蘇木)、鎮,一個天山辦事處,245個村(嘎查),總人口29.6萬人,共有13個民族,蒙族人口11.3萬人,漢族人口17.6萬人,形成蒙古族為主體,漢族佔多數,以牧為主,農牧結合多種經濟兼營的蒙古民族聚居的農牧業地區。
經濟比較: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阿旗經濟得到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均取得較大成就。1998年,國內生產總值6.69億元,全旗工農業總產值達5.85億元,其中農業產值3.11億元;全旗財政收入6709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915元,其中牧民人均純收入85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47元。
阿魯科爾沁旗是以牧為主的旗,畜牧業經濟為主要經濟支柱。種植業生產能力逐年提高,有耕地面積155萬畝,正常年景糧食總產量15—20萬噸,主產綠豆、小豆等,僅綠豆年總產達萬噸左右,是本旗農產品主要出口產品。年產玉米、高粱7萬噸左右,具備了發展飼料加工和釀造業的深厚基礎。
全旗工業經濟日益發展,1998年末,工業總產值達4.56億元,主要工業產品有原煤、原油、水泥、皮革、絨毛、地毯、羊毛(絨)衫、天然食品加工、肉食品系列加工等產品300多種。
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左旗逐步形成了以冶金、化工、機械、食品、建材、皮革為主體的工業體系。巴林左旗屬半農半牧區,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畜牧業正向舍飼,半舍飼的商品型牧業經濟發展,其中馴鹿飼養業在全國縣級單位中名列前茅,鹿茸主要銷往日本和東南亞。
集錫國道、集通鐵路以及縱橫交錯的旗鄉級公路四通八達,林東鎮也成為赤峰與錫林郭勒盟、通遼市及霍林河礦區的交通樞紐。
下面有兩個旗的詳細介紹:
http://ke..com/view/20980.htm 左旗的
http://ke..com/view/418341.htm 阿旗的
我看了下,各有千秋的,不過,個人感覺阿旗更有發展前途,從網路看,阿旗的經濟介紹明顯比左旗多啊。呵呵。
不過看了樓下幾位的回答,總結一下:左旗比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