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蟲對期貨品種的影響
① 蝗蟲的品種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東亞飛蝗,蝗蟲是直翅目短角亞目蝗總科昆蟲的統稱,中國有600多種,為害性大的有東亞飛蝗和亞洲飛蝗,屬直翅目蝗總科,分布在中國北起河北、山西、陝西,南至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東達沿海各省,西至四川、甘肅南部,黃淮海地區常發。中國史籍中的蝗災,主要是東亞飛蝗,先後發生過800多次。東亞飛蝗在自然氣溫條件下生長,一年為兩代,第一代稱為夏蝗,第二代為秋蝗。飛蝗有六條腿,驅體分頭、胸、腹三部分,胸部有兩對翅,前翅為角質,後翅為膜質,體黃褐色,雄蟲在交尾期呈現鮮黃色,雌蝗體長39.5~51.2毫米,雄蝗體長33.0~41.5毫米,成蟲善跳,善飛。
② 常見的蝗蟲有哪些種類
有土蝗、稻蝗、東亞飛蝗、棉蝗、竹蝗等。
1、土蝗
土蝗又叫土螞蚱,常見的有笨蝗、短星翅蝗、黑背蝗、尖翅蝗。屬蝗蟲的一類,形狀略似飛蝗,分布地區很廣,多生活在山區坡地以及平原低窪地區的高崗、堤田埂、地頭等處。
除危害糧食作物外,還可危害棉花、蔬菜等。但不成群飛翔,也很少飛到較遠的地區,危害性比飛蝗小。
2、稻蝗
稻蝗是對直翅目、斑腿蝗科、稻蝗屬昆蟲所有種類的統稱。在我國分布有無齒稻蝗、山稻蝗、擬山稻蝗、中華稻蝗、海南稻蝗等14種。
北方地區常見稻蝗有5種:中華稻蝗、日本稻蝗、小稻蝗、長翅稻蝗、無齒稻蝗。其中中華稻蝗為優勢種,占稻蝗總數的85%以上。稻蝗主要分布於中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斯里蘭卡、越南等。
3、東亞飛蝗
東亞飛蝗,別名螞蚱、蝗蟲,為遷飛性「雜食性大害蟲。東亞飛蝗屬昆蟲綱,直翅目,蝗科。據統計,蝗總科共有223個屬,859種。
東亞飛蝗在自然氣溫條件下生長,一年為兩代,第一代稱為夏蝗,第二代為秋蝗。飛蝗有六條腿;驅體分頭、胸、腹三部分;
胸部有兩對翅,前翅為角質,後翅為膜質。體黃褐色,雄蟲在交尾期呈現鮮黃色。雌蝗體長39.5~51.2毫米,雄蝗體長33.0~41.5毫米。成蟲善跳,善飛。
4、棉蝗
棉蝗,又名大青蝗,屬直翅目Orthoptera,蝗科Locustidae,斑腿蝗亞科Catantopidae棉蝗屬的一種蝗蟲。
分布於內蒙古、河北、山東、陝西、江蘇、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安徽:緬甸、斯里蘭卡、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亞、泥泊爾、越南、朝鮮。
在我國長江以南地區密度較大。棉蝗食性較雜,寄主植物有木麻黃、團花、欖仁樹、刺槐、抽木、南嶺黃檀、相思樹、竹類、棉花、甘蔗、水稻、柑桔、棕擱、可可、花生、美人蕉、大豆等豆類、芝麻、雜草等。
5、竹蝗
竹蝗,是網翅蝗科竹蝗屬一類常見的竹類害蟲,大面積發生時常造成成片竹林枯死。乾旱天氣會導致竹蝗食量增大,發育速度加快,繁殖更活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蝗蟲
③ 蝗蟲有多少種類
全世界有超過10,000種,我國有1000餘種,其中對農、林、牧業可造成危害的約60餘種。例如:東亞飛蝗、稻蝗、蔗蝗、尖翅蝗、短星翅蝗、苯蝗、負蝗、棉蝗、負蝗竹蝗、西伯利亞蝗、戟紋蝗、小車蝗、牧草蝗、雛蝗、痂蝗、義大利蝗等。
一、稻蝗
對直翅目、斑腿蝗科、稻蝗屬昆蟲所有種類的統稱。在我國分布有無齒稻蝗、山稻蝗、擬山稻蝗、中華稻蝗、海南稻蝗等14種。北方地區常見稻蝗有5種:中華稻蝗、日本稻蝗、小稻蝗、長翅稻蝗、無齒稻蝗。其中中華稻蝗為優勢種,占稻蝗總數的85%以上。稻蝗主要分布於中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斯里蘭卡、越南等。
二、小墊尖翅蝗
斑翅蝗科尖翅蝗屬的一種蝗蟲。成蟲體型較小,黃褐色、褐色或暗褐色,有時呈綠色。頭短,側面看略高於前胸背板。前胸背板的背面中央具紅褐色或暗褐色縱條紋,向前可達頭部。在我國分布很廣,主要分布於西北、華北、東北、內蒙古、江蘇等地區。主要為害禾本科、豆科、菊科、黎科、寥科等牧草及玉米、高粱、穀子、小麥等作物。
三、負蝗
為直翅目錐頭蝗科負蝗屬的一類昆蟲。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華中、華南、西南以及台灣。除為害水稻、小麥、玉米、煙草、棉花、芝麻、麻類外,還為害甘薯、甘蔗、白菜、甘藍、蘿卜、豆類、茄子、馬鈴薯等各種蔬菜、農作物及園林花卉植物。以成蟲、若蟲食葉,影響植株生長、降低蔬菜商品價值。
四、短星翅蝗
斑腿蝗科下的一種蝗蟲,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華南等地。雄成蟲體長13-21毫米,雌25-32毫米;雄前翅長7.8-12毫米,雌者14-20毫米。身體褐色至暗褐色。前翅短,僅達或幾達後足股節的頂端、翅上有許多黑色小點;後翅黃褐色。
五、西伯利亞蝗
國外分布於前蘇聯的西伯利亞和蒙古人民共和國;國內分布於新疆、內蒙古和黑龍江、吉林地區的夏秋牧場上,在甘肅的部分地方亦有分布。主要以禾本科、莎草科牧草和農作物為主要食料,喜食的植物有天山賴草、狐茅、牛毛草、芨芨草、冰草、細柄茅,三棱草、野蔥、蒲公英、馬藺、小麥等,常對牧草造成嚴重損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蝗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稻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小墊尖翅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負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短星翅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伯利亞蝗
④ 蝗蟲銷路好不價格是多少
養殖技術是一方面,你的考慮是對的,關鍵是銷路,要等回收的話你八成會上當,要自己建立渠道,如果沒有好的渠道,建議養殖大路貨.很多特種養殖都是因為渠道原因而夭折,我朋友就是養殖鴯鶓虧損了.至於技術,簡單介紹一些,規模化,你要自己好好學習的.蝗蟲,就是人們常說的螞蚱,它雖然是害蟲,但它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人們餐桌上的一道名菜.投資很少,但回報卻是多年的,養殖成本低,利潤是最高的,可以說投入一分回報一萬.養殖蝗蟲投資不會很大。因為蝗蟲本身繁殖能力強,一個蝗蟲產卵量在50-80粒左右,而且沒有病害。成本低,它的飼料是草,只需要做一個棚,用紗窗把它罩住就行,成長期50天,北方三代,南方可以不停的生長和繁殖. 在我國,食用蝗蟲歷史悠久。人們習慣將蝗蟲洗凈用油炸,撒上鹽、花椒粉等後食用;一些飯店、賓館對蝗蟲進行煎炒烹炸,做出「飛蝗騰達」、「陸地飛蝦」等美味佳餚;對蝗蟲深加工還可製成罐頭食品、脫水干製品、冷凍食品、腌漬食品等各種風味食品。 下面是有關蝗蟲的養殖技術,供參考: 養蝗蟲的前期准備:養蝗蟲要建養殖棚。地點選擇通風向陽的地方為宜,房前屋後,閑置的院落、地塊等都可以。養殖棚的地面要高出周圍地面10厘米~15厘米,以便雨季排水。棚的建造可用竹片、竹竿、木棍等做支架,再用紗布做一個如溫室大棚一樣的棚罩,底邊埋於地下,留下一個門口,門口安上拉鎖或者用粘連布條對粘。棚的高度為1.5米~2米,4月底必須建好。棚的面積根據蝗蟲的數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養600隻~800隻成蟲,起初養1萬只蝗蟲有15平方米即可。每隻雌蝗可產卵50粒~80粒,隨著蝗蟲量的加大,再繼續擴建大棚。建好養殖大棚後,在棚內地面上種上密密麻麻的小麥,准備讓幼蝗食用。 蝗蟲的管理:先准備無毒土壤,新鋸末和土按2:1拌勻,含水量為20%~30%,在器具或木板上鋪3厘米~5厘米厚,卵上再蓋約1厘米厚的土。經過10天~15天孵化,到「五一」前後,蝗蟲就可以全部孵出。幼蝗孵出後,7天脫一次皮,脫一次皮為一齡,共脫5次皮後變為成蟲,再過50天,成蟲就可以銷售(每公斤蝗蟲在500個~700個)或留種產卵了。在1齡~3齡期間,幼蟲的採食量很小,經過35天變為成蟲後,採食量倍增,除了採集部分野雜草喂養外,還可以采割人工種植的墨西哥玉米草飼喂。 但是飛蝗的危害最重,尤其是東亞飛蝗,所以平時談論的都是它。別看蝗蟲個頭不大,但蟲多力量大,最大的蝗群可達2500億只,飛行時聲震數里,地動山搖,所過之處片綠皆無。蝗蟲的食性極雜,幾乎綠色植被皆可作為它們的食物,其取食不僅為了獲得營養,更重要的是為了獲取水分。貪婪取食和長途遷飛是蝗蟲賴以生存的看家本領。在農作物和其他植物缺乏時,它們甚至可以去吃羊背上的毛、房屋頂上的草及有汗味或油味的農具木柄。當沒有東西可吃時,它們便自相殘殺,吃自己的同類。蝗蟲的外殼極硬,撞中疾馳的汽車照樣安然無恙。飽餐之後的蝗蟲可在短短的30分鍾內將食物消化一空,而在食物缺少時又可6天不吃不喝繼續前進。 蝗蟲可利用:蝗蟲雖然害處多,但也不是一無是處,比如它是食用昆蟲的主要資源之一。有資料顯示,蝗蟲體內粗蛋白含量高,還含有豐富的氨基酸以及人體必需的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ATP、輔酶Q等。民間早就有把蝗蟲當做美味佳餚的習俗,將其油炸或燒烤,風味獨特。在泰國,「油炸飛蝦」(油炸蝗蟲)的大名無人不知。浪漫的法國人還用蝗蟲生產出了高蛋白食品。蝗蟲還具有很高的保健和葯用價值。把夏、秋季捕捉的蝗蟲燙死後曬干入葯,有止咳平喘、定驚止搐、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支氣管哮喘、百日咳等疾病。
⑤ 蝗蟲的外形特點
蝗蟲後腿發達,用後腿可以跳比身體長數十倍的距離。為不完全變態昆蟲,稚蟲和成蟲相似,只有翅膀有無的分別。後翅為半透明。一些種類的蝗蟲翅膀退化變小,一些種類如菱蝗已喪失飛行能力。
體色有綠色和褐色,與種類無關;是生活環境的保護色。蝗蟲口大、下巴發達,以植物葉片為食,蝗蟲喜食蘆葦、稗、白茅、垂盆草及蒿類植物,蝦須草和海蓬子。一些蝗蟲種類是雜食性,也吃昆蟲屍體,甚至連同類的屍體都吃。
一些種類的雄蟲會發出聲音吸引雌蟲,但是是以磨擦翅膀和後腿發出聲音,與蟋蟀用前翅的發音器官發音結構不同。
(5)蝗蟲對期貨品種的影響擴展閱讀:
蝗蟲,是蝗科,直翅目昆蟲。全世界有超過10,000種。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
其俗稱基本上有蚱蜢、短角蚱蜢、草蜢、螞蚱等數種,但因為蝗蟲和螽斯的外型相近,所以不同地區的人士對此兩種昆蟲常有各種相異的俗稱,例如「把蝗蟲稱為蚱蜢,把螽斯稱為草蜢」,或是「把蝗蟲稱為短角蚱蜢,把螽斯稱為長角蚱蜢」,以及「把散居的蝗蟲稱為蚱蜢或草蜢,把群居的蝗蟲才稱為蝗蟲或飛蝗」等等。
在生物學分類上,「蚱蜢」一詞可分指「菱蝗科」和「短角蝗科」的蝗蟲;「菱蝗科」又稱之為「蚱科」,而「短角蝗科」則又稱之為「蜢科」。蝗蟲的起源,以及其某些種(有些可以長達十五公分)的滅絕,至今仍不明了。
⑥ 養蝗蟲的注意事項
一、養殖蝗蟲種源的選擇和鑒定
確定蝗蟲種類的方法有:⑴咨詢蝗蟲分類專家。⑵查閱蝗蟲檢索表或圖譜。⑶咨詢有經驗的蝗蟲養殖戶。⑷把蝗種寄送給客戶鑒定審查等。
常見的養殖蝗蟲種類有:東亞飛蝗、棉蝗、中華稻蝗、中華蚱蜢等。這些品種各有優缺點,要綜合考慮其生長周期、代數、味道、食料、個頭大小以及客戶所需品種等因素,並結合當地的氣候、食料來源等情況選擇養殖品種。
二、蝗蟲養殖棚的建造
棚的面積視蝗蟲的數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養300隻左右的成蟲。利用自然條件養殖飛蝗,棚的建造必須在4月底前完工,因為北方蝗卵一般在5月就可以孵化。
三、若蟲期管理
⑴蝗蝻取食量很小,且喜歡取食鮮嫩植物,此期蝗蟲非常纖弱,應注意防雨,以防淹死蝗蝻。⑵溫度最好控制在25-30℃,光照在12小時以上,濕度保持15%左右,這種條件下蝗蟲最活躍,喜食,有利於生長。⑶三齡以上的蝗蝻食量逐步增大,此時要保證棚內有充足的食物,否則影響其正常生長,還會出現自相殘殺的現象。4、保持棚內干凈,1-2天清棚一次,以防疾病發生。(曹成全 山東農業大學植保學院 泰安 271018)
⑦ 蝗蟲災害利好哪些期貨
利好涉農期貨品種。像蟲害直接影響的農作物,玉米,大豆,小麥,大米;像受到波及的雞蛋,大棗,蘋果,都存在上漲預期。
⑧ 蝗蟲該怎麼養
一、養殖蝗蟲種源的選擇和鑒定 確定蝗蟲種類的方法有: 螞蚱(20張) (1)咨詢蝗蟲分類專家。 (2)查閱蝗蟲檢索表或圖譜。 (3)咨詢有經驗的蝗蟲養殖戶。 (4)把蝗種寄送給客戶鑒定審查等。 常見的養殖蝗蟲種類有:東亞飛蝗、棉蝗、中華稻蝗、中華蚱蜢等。這些品種各有優缺點,要綜合考慮其生長周期、代數、味道、食料、個頭大小以及客戶所需品種等因素,並結合當地的氣候、食料來源等情況選擇養殖品種。 二、蝗蟲養殖棚的建造與棚地的整理 在建棚前先將地面上的螞蟻、螻蛄消滅干凈。可採用捕捉、誘殺、開水燙等方法。以上幾種昆蟲是蝗蟲的天敵,能捕食蝗蟲和破壞蝗卵,所以在棚內決不能讓這些動物存在。為了便於雨季的排水,棚內地面要高於地面10—15厘米,土質最好採用砂壤土,此土不易結塊,便於產卵取卵。可在四月中旬,在建棚地面上種上小麥等作物,准備幼蝗食用。 棚的建造面積,按飼養蝗蟲多少確定,養一萬只蝗蟲,用十五平方米即可。可利用院內外空閑的地方,根據自己的條件可用鐵絲、木棍、竹片等建造一個棚支架,再按這個棚架的大小,用棱布(紗窗布)做一個像蚊帳一樣的棚罩,掛於棚架上,底邊埋在地下,留下門口,門口安上拉鎖。這個裝置是為了不讓蝗蟲跑出來和便於進出喂養管理。(也可以搭成拱形棚) 棚的高度在1.5—2米即可,為了保溫和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在溫度高的時候和蝗蟲較大(大齡以上)不怕下雨時可不罩塑料布。如利用自然條件養殖飛蝗,棚的建造必須在四月底以前完工,選擇陽光充足的地方為宜。 三、若蟲期管理 ⑴蝗蝻取食量很小,且喜歡取食鮮嫩植物,此期蝗蟲非常纖弱,應注意防雨,以防淹死蝗蝻。 ⑵溫度最好控制在25-30℃,光照在12小時以上,濕度保持15%左右,這種條件下蝗蟲最活躍,喜食,有利於生長。 ⑶三齡以上的蝗蝻食量逐步增大,此時要保證棚內有充足的食物,否則影響其正常生長,還會出現自相殘殺的現象。 ⑷保持棚內干凈,1-2天清棚一次,以防疾病發生。 四、 蝗蟲是災害性昆蟲 它不同於其它的特種養殖業,養殖它一方面可以變害為寶,增加農民收入,一方面又增加蝗蟲的種量,形成了潛在危害。必須對它的養殖進行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成規模的養殖,按1畝地養殖為標准,在養殖場地四周應建有半米寬的植物染毒隔離帶,周圍要用鐵絲網做圍欄,並配有農葯噴霧器,殺蝗蟲的農葯有很多種,可以用75%馬拉硫鱗乳油,也可以用2.5%敵殺死等菊酯類殺蟲葯進行殺滅。 養殖戶如果不想對蝗蟲進行養殖,要進行最後一次的滅絕措施。養殖戶不想養殖了,應提前做好准備,在每年的春季5月20號之前不能反養殖棚撤掉,待蝗蟲全部出土以後,未成蟲之前,用農葯將其全部殺死,這樣就不會有危害了。養殖戶在秋末之前,決定不在養殖了,必須在9月10號之前,即蝗蟲沒有交配前將其全部出售,或用農葯殺死,不得讓其在養殖棚內產卵,這樣的措施才能保證根除以後的潛在危害,利於養殖蝗蟲產業的健康發展。
⑨ 螞蚱、蚱蜢和蝗蟲的有什麼區別
首先,螞蚱和蚱蜢都是昆蟲綱、直翅目的動物,屬同類,但不同種。螞蚱的身體大,蚱蜢的身體小。蚱蜢的身長通常為1~2厘米,螞蚱的身長通常在1~3寸之間。蝗蟲不同種,顏色也與螞蚱,蚱蜢不一樣。
蚱蜢的翅膀顏色通常為褐色,而螞蚱通常前翅為淺粉色,後翅為淺藍色。
螞蚱的頭是圓的,蚱蜢的頭是尖的。蚱蜢有4片湯勺狀的口器(口器是昆蟲的嘴)。而螞蚱只有2片。螞蚱和蚱蜢不是同一種昆蟲。蝗蟲頭部是圓的,身體是黃色的。
拓展資料:
螞蚱,具咀嚼式口器,為植食性昆蟲。它的觸角呈短鞭狀,擁有強而有力的後腿,可利用彈跳來避開天敵。體色有綠色和褐色,是生活環境的保護色。螞蚱口大、下巴發達,以植物葉片為食,蝗蟲喜食蘆葦、稗草、白茅、狗牙草及蒿類植物,蝦須草和海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