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時間 » 土地期貨如何影響房價

土地期貨如何影響房價

發布時間: 2021-04-16 17:30:33

Ⅰ 土地新規對房價有影響嗎

你所說的土地新政是否指《國務院關於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其實國土新政主要是針對工業用地出讓這塊。 而且,經營性用地在大部分地方已經實行了招拍掛制度,不會對現在地價產生很大的沖擊

Ⅱ 土地價格上漲有何影響 房價上漲的原因有哪些

房價上漲的因素有: 一、需求旺盛。供給嚴重不足是房價上漲的重要原因。停止福利分房,使近幾年全國住宅市場化消費成為一股洪流。而且,目前我國正處於城市化和工業化加速階段,大量農村人口湧入城市,每年約有幾百萬大學畢業生留在城市

Ⅲ 北京未來的房價趨勢如何

北京的房價未來的趨勢個人認為是繼續上漲,作為理財師,我對於股票、期貨和房地產的預測幾乎沒有出過偏差,而我對於北京市區的房價更有信心,上漲基本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主要的理由有下面幾個:
第一、中國的大城市的房價具有稀缺性,特別是北京市更是如此,因為中國的城市模式完全不同於歐美國家,我們是摞起來的城市,密度高,人口高度集中。這種趨勢一旦形成,很難改變。
第二、北京市區的擴大幾乎已經是極限了,如果繼續擴張的話,其實已經不是北京了,當然好的地段更加少,所以漲價的趨勢不可能抑制住,除非出現不可抗力。
第三、地域性和首都情節,也是我對北京房價有信心的原因,從我國的基本國情看,誰也希望進入首都居住,而且每年進入的人口在不斷的增加,這樣趨勢下,要房價下跌幾乎不可能。
第四、北京的人口政策也在變化,特別是計劃生育獨生子女政策已經取消,可以生二胎,這樣北京市的未來居住會更加緊缺,所以這個原因也會出現上漲。
當然未來的北京房價,大漲的可能性也不會很大,基本保持每年小漲,原因是房產稅的出台將使樓市未來發生深刻轉變,具體情況如下:
第一、是改變人們的理財觀念。以往可能是買房就發財,但是從房地產稅落地之日起,這一途徑的發財概率就降低了。
第二將可能改變城市的資源配置。隨著市民納稅人意識的覺醒,人們對於上繳的稅款天然有追問透明度和去向的要求,這一要求倒逼政府部門在資源配置端重新調配資源。
第三、房地產稅的出現對於實體經濟的影響也是巨大的。此前,由於持有土地、房產的成本極低,很多非房地產企業蜂擁進入這一市場,以後就不會有這樣的情況了。

Ⅳ 地價怎樣影響房價

今年以來,高價地塊在一些大城市不斷出現,再次引發了業內關於房價和地價因果關系、招拍掛政策對房地產市場影響的討論。 縱觀三十多年來土地政策的變遷,我們大致可看出經歷了三個階段,1978年至1987年是土地商品化和使用方式市場化的摸索階段,《土地管理法》的出台明確了土地集中統一管理。1987年至2004年,《土地管理法》確立了對土地集中統一管理和依法有償使用的制度。2001年首次明確經營性用地一律實行招拍掛出讓,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協議出讓仍是市場主流。2004年至今,土地政策基調從嚴,供應方式由協議出讓全面轉向招拍掛出讓方式,並加大了對土地閑置的處理力度,調整土地供應結構,限制別墅類項目供地,增加中低檔商品住宅的土地供應量。 要釐清地價與房價的關系,首先要弄清楚地價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筆者以為,第一是政府土地供應計劃。經營性用地必須通過「招拍掛」的方式進行,土地供應計劃也因此成為影響地價的關鍵因素。第二是商品房市場形勢及未來走勢。開發企業決定購買土地時,往往會從商品房市場形勢出發,預測該地塊未來可能帶來的收益,從而決定對該地塊的報價。如果商品房市場銷售活躍,房價處於上升通道,開發商拿地意願就高,土地市場競爭也會更加激烈;相反,如果商品房市場處於下行通道,開發商拿地意願不強,地價就會下降。例如,去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較上年大幅減少20%,導致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滑8.6%,土地流拍現象頻頻出現。第三是企業資金狀況和融資環境。對於已經上市的開發商,土地是在資本市場籌資的工具,成為吸引股民購買公司股票的題材。房價上漲擴大了開發商從資本市場融資的空間,開發商拿著從資本市場籌集來的資金大量購買土地,導致地價上升;同時企業資產規模的擴大和預期盈利的增加,也使企業更易於從資本市場融資。土地市場與資本市場相互推動,促使地價上升。此外,開發商取得土地往往還需要銀行信貸的支持。信貸政策的變化會影響開發商能夠籌集資金的規模以及資金的使用成本,從而影響開發商取得土地的數量以及取得的地價之高低。當銀行對房地產企業大規模放貸時,會有更多的開發企業競投土地,也有可能推高地價。 再來看房價的影響因素。第一是宏觀經濟形勢對房價有重要的影響。宏觀經濟形勢好,居民收入增長速度快,對未來收入預期樂觀,會增加住宅消費,推動價格上漲。第二是信貸政策。住宅消費涉及金額巨大,絕大多數居民一次性支付房款比較困難,銀行的信貸支持使大量潛在的需求轉化為現實的購買力。比如,降低住房首付比例也就是降低了居民的購買門檻,降低貸款利率也可降低購房者的月供款,從而降低購房成本,增加住房需求。第三是稅收政策。政府在房地產發展的不同時期,開征不同的稅種、稅率,都會對房地產市場產生重要的引導和調控作用,進而影響房價。第四是地價。地價在住宅成本中佔有較大的比例,往往成為房價的決定因素。短期看,地價的變動會影響推盤速度,影響市場供給量,從而對房價產生影響。第五是經濟結構。大城市基礎設施好,就業機會多,已成為吸引社會資金、資源和勞動力的強大磁場,房地產市場需求巨大,房價會在相當長期內處於上升通道。 分析地價與房價的相互關系,筆者認為,首先,不論長期還是短期內,房價及其預期都是地價最主要的影響因素。處於上升趨勢的房價以及活躍的商品房銷售市場會使得開發商對市場前景充滿信心,加大土地競購力度,從而推動地價上升。其次,長期看,地價是房價的底線,如果地價高於房價或者房價與地價的差額使得開發商投資地產項目無法達到目標收益率,那麼一部分開發商會逐漸轉移到其他收益率更高的行業。這樣,將減少商品房供給,推動房價上升,使得房價與地價的差額達到一個市場滿意的水平。歸根結底,房價是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地價作為一種成本能否向房價轉移,企業的資金實力,回款意願和利潤率的高低等因素也不容忽視。

Ⅳ 土地出讓金怎麼影響房價

比如08年北京市西北5環的某地塊,容積率2.1,競標後出讓金摺合樓面價8000元,拆遷2500平米,建設裝修等成本大約共25000!加上銀行利息,這房子賣3萬開發商就不虧
但10年同樣在某地塊的旁邊1公里內,另一地塊同樣2.1容積率,競標後出讓金摺合樓面價22000元每平米!拆遷3000元,建設成本變成40000左右!因為地價上漲,開發商必須賣到43000以上才不虧損!

Ⅵ 土地供應對房價的影響如何




今年的土地儲備量、開工量和庫存量,我們發現


上市房企的存貨已經達到了歷史的低點;市場的新開工體量也達到了近幾年的低值;


一二三線各級城市的庫存已經連續多月探底;全國的庫存去化周期也同步達到了近年的低值——9個月;供需緊張值也是近8年來的高峰……


Ⅶ 政府可以通過限購,限貸,限賣,增加土地供給等方法影響房價這句話對嗎

這個當然是可以去影響房價的咯,最關鍵的就是增加土地供應,如果說土地供應這塊兒比較充足的話,房價是漲不起來的

Ⅷ 地價對房價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啊

土地佔房價的最高不超過15%,多數的地方都在10%以內。

Ⅸ 土地制度是如何影響房價的

【中國經濟增長模式轉型需要土地房屋制度改革】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周天勇

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概括為:擴大土地供應,國有延長年期,賦予近似產權,土地平等入市,徵收以稅代金,規劃調節管理。未來徹底進行土地制度改革的局面將轉變為:形成競爭性的土地供應市場,降低地價;抑制房屋投機需求,平抑房價;形成未來政府永不枯竭和可持續的地方財政,防止地方政府圈地囤地、浪費使用土地,並防止通過土地財政擴張濫用土地;防止現行土地及房屋等財產、財政制度形成的兩極分化。

未來推進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之一,來自於城市化進程。最近一些學者的改革方案,專注於戶籍制度的改革。雖然這非常重要,但是中國城市化與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相比,存在兩個重要區別:一是日本、韓國、中國台灣城市化進程中,人民群眾創業活躍、失業率低,而中國大陸創業不活躍,實際失業率高;二是日本、韓國、中國台灣城市化進程中,農民的產權明晰,農民及其進城的農民從土地財產上分享了發展帶來的利益,成為其創業資本、購買城市中住房和其他消費的能力,而中國大陸農民在城市化進程中沒有從土地財富的再分配中分享發展帶來的利益,形成創業資本缺乏、無法贖買城市住宅和消費能力較低的狀況。土地制度對於經濟增長的內在關系在於:在土地實物不斷再分配過程中,其利益分配的流向,對於經濟良性增長的推動和拉動力如何。從目前的土地制度看,土地強制低價徵用,與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的城市化過程相比,從土地再分配過程中形成的相應利益沒有留給農民創業和消費;推高房價,又剝奪了一部分城市居民的創業和消費能力;而由於房價上漲形成財富積累的城市房東居民,則是食利階級,並且其收入的邊際消費率很低;行政寡頭壟斷高價賣地,使巨額的國民收入流入和集中在政府手中,形成腐敗叢生、效率低下的投資建設、公務支出,甚至是三公消費。以上情形致使經濟增長過程中,投資與消費的比例失調,政府消費和民間消費失衡,增長沒有居民創業小微資本的推動,民間消費拉動增長的力量也就很弱。

具體來說,其問題在於:(1)地方政府將屬於農民的土地,低價強制不平等徵用,高價倒賣,世代以土地為生的農民,沒有從土地的城市化中獲得應有的利益,財富被轉移集中到城市,相比日本、韓國、中國台灣農民富裕起來了的城市化,是中國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城鄉發展和收入差距持續擴大的最重要原因。(2)越來越高的土地出讓金,推高房價,使許多城市居民背上沉重的貸款,成了房奴,或者望房興嘆,只能租房,成為收入40%要由房東盤剝的租客;多套房者由於房價上漲而積累了大量財富,形成新型城市中的房東與租客兩個階級。(3)地方財政越來越依賴於土地倒賣,實際上是從農民和許多剛買房的居民手中積累收入,而大量的具有房產財富的居民卻不交稅,是典型的向窮人收稅,而不向富人征稅;從國民收入分配講,政府通過土地的強制低價徵收和高價倒賣集中了大量的收入,使GDP居民分配獲得的比例下降,居民創業資本來源和消費能力都因此而受到嚴重影響。(4)由於地方政府收入的80%來自於倒賣土地和辦開發區,而不是來自銷售(銷售稅)和居住(房產稅),政府熱衷於擴城賣地招商,空城越來越多,土地浪費日益嚴重。土地成為了地方政府的鴉片,一天不賣土地,地方政府一天難以維持。並且,因征地拆遷而引發的地方政府與群眾的沖突此起彼伏,甚至發生了許多以生命進行的抗爭。可見,土地制度必須進行徹底改革。

那麼,怎樣改革中國的土地和房屋制度呢?
第一,在嚴格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節水技術、確立農民土地和宅地產權、防止假冒改造的前提和制度安排下,改造鹽鹼沙漠灘塗低丘緩坡等未利用土地,正視人口城市化和村莊衰落的客觀趨勢,整治村莊用地,跳出18億紅線思維來考慮和解決問題,擴大土地供給來源。

第二,廢除政府賣地的格局,取消土地的行政「招拍掛」。所有土地,不管是法人擁有還是自然人擁有的土地使用權,都平等地進入農地、建設用地等各類交易市場,改變土地供應的行政寡頭壟斷格局,平等入市。我們堅決不能走土地私有化這條路,但要創新土地使用權和財產權,實現土地資源的市場配置方式。

第三,為了便於土地制度改革的推進,鑒於農村村委會不是一級經濟實體組織,以及農村大量土地實際上是村長所有並進行租賣,包括縣鄉強制行政收取農村集體土地等問題,應當取消和廢止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全部農村土地改為國有制,同時延長土地使用權,林地、耕地、改造過的沙漠鹽鹼灘塗地,其使用權定為1000年;農民宅基地、居民住宅用地為500年;工商金融等企業及社團法人用地為300年,形成近似土地財產權。

第四,對上述土地的長期使用年期進行確權發證,國有土地年期在法律上均視為一種近似財產物權,有繼承、交易、抵押、入股、出租等所有財產的物權屬性。

第五,廢除土地出讓金制度,以及取消在土地開發和商品住宅方面的各種費項,合並一些稅項,改為徵收土地房屋交易增值稅和房地產稅。對因賣地而一夜暴富的,徵收累進的交易稅和對個人所得稅進行調節。

第六,政府宏觀調控和規劃管理,對於土地用途仍然要有嚴格的規劃管理,包括國土利用規劃,以及村鎮建設規劃,以及城市和城鎮內土地的功能用途規劃;對土地供需規模,中央政府用貸款窗口指導、利率和稅收等手段進行調節。

總之,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概括為:擴大土地供應,國有延長年期,賦予近似產權,土地平等入市,徵收以稅代金,規劃調節管理。未來徹底進行土地制度改革的局面將轉變為:形成競爭性的土地供應市場,降低地價;抑制房屋投機需求,平抑房價;形成未來政府永不枯竭和可持續的地方財政,防止地方政府圈地囤地、浪費使用土地,並防止通過土地財政擴張濫用土地;防止現行土地及房屋等財產、財政制度形成的兩極分化。使農民的土地財產化,能變現為在城市裡創業的資本。避免城市居民無家可歸,流落街頭,防止企業再交出讓金而倒閉引起大規模失業,避免社會矛盾激化。並且,由於城鄉居民能從土地城市化的再配置過程中獲得利益,政府向低收入人群讓出利益,使他們的創業資本、購買能力等增強,形成國民經濟新一輪增長的推動和拉動力。

來源: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1016/c40531-23224142-2.html

Ⅹ 土地政策對房地產市場有什麼影響

土地政策對房地產市場有著調節作用.不過房價過高不能只怪地價過高,其實地價高是因為當地的房價太高,不知道這樣說對不對.要是一塊地有偏遠的山區肯定沒有多少錢,而在中心地帶就會很貴,那是因為中心地帶的商貿、房價等都與偏遠地帶有著很大的優勢。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